矿井类计算公式「最全整理」

矿井类计算公式「最全整理」
矿井类计算公式「最全整理」

矿井类计算公式「最全整理」

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

高+0.39×巷宽)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二、风速测定计算:V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式中:V表:计算出的表速;n:见表读数;t:测风时间(s)V真=a+ b×V表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a、b:为校正见表常数。V平=K V真=(S-0.4)×V真÷S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0.4)/S,迎面测风时取1.14);S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三、风量的测定:Q=SV式中Q:井巷中的风量(m3/s);S: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2); V: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 m3/min,风速超限吗?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Q瓦=QC(m3/min)式中Q:为工作面的风量;C: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3/min,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2、相对瓦斯涌出量(q 瓦)q瓦=(m3/t)式中Q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

为每天1440分钟;N:工作的天数(当月);T:当月的

产量五、全矿井风量计算: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

数计算Q矿=4NK(m3/min)式中4:为《规程》第103

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井下最多人数;K:系数(1.2~1.5)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Q 采+∑Q掘+∑Q硐…+∑Q其他)×K式中K:校正系数(取1.2~1.8)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 采=100×q采×KCH4 (m3/min)式中100:为系数;q 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2.0)2、按采面气温计算:Q采=60×V×S (m3/min)式中60:为系数;V:采面的风速(温度为

18~20℃时取0.8~1.0m/s,温度为20~23℃时取1.0~1.5 m/s); S:采面平均断面积。3、按采面人数计算:Q采=4N (m3/min)4、按炸药量计算:Q采=25A (m3/min)式

中25:为系数;A:为一次性爆破的最多炸药量5、按风

速进行校验:15≤Q采≤240 (m/min)或0.25≤Q采≤4 (m/s)式中15与0.25:为工作面最低风速(m/min)(m/s)240与4:为工作面最高风速(m/min)(m/s)例:某采面工作人数15人,一次性爆破炸药5kg,温度20度,瓦斯涌出量为1 m3/min,请问采面需风量是多少。七: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掘×KCH4

(m3/min)式中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2~1.8)

2、按炸药量计算:Q掘=25A(m3/min)

3、按人数计算:Q掘=4N(m3/min)

4、按局扇吸风量计算:Q掘=Q局+60VS式中Q局:为局

扇实际吸风量;V:为最低风量1.5m/s;S:断面积5、按

风速进行校验:煤巷或半煤岩巷:15≤Q掘≤240(m/min)或0.25≤Q掘≤4 (m/s)岩巷:9≤Q掘≤240(m/min)或

0.15≤Q掘≤4 (m/s)

八、硐室风量取值(按经验选取)1、机电硐室需风量:独

立回风的机电硐室可取150~200 m3/min;2、爆破材料库

需风量:中小型取60~100 m3/min;3、充电室需风量:100~200 m3/min

九、其他巷道的需风量计算按下列方法分别进行计算,采用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其他=100×q×KCH4 (m3/min)

2、按风速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取值:Q其他=9S(m3/min)S为断面面积十、矿井有效风量率计算矿井有效风量:是指矿井各独立用风地点的风量之和矿井有效风量率=×100%注:规程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例:某矿有效风量是540 m3/min,主风机风硐面积4m2,风速为3m/s,矿井有效风量率符合规程规定吗?十一、矿井漏风率计算1、矿井

外部漏风率=×100%注:《规程》第121条规定:外部漏风率

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

2、矿井内部漏风率=×100% 十二、瓦斯积聚计算瓦斯积聚:是指积聚的瓦斯浓度大于2%,体积≥0.5m3的现象。Q积=SLC (m3)

例:某盲巷长200m,断面3m2,栅栏内侧1米处瓦斯浓度为3%,计算该盲巷浓度量。注:盲巷是指没有通风其长度大于6米的独头巷道。

2011.130矿井资产评估标准通知(定稿)

关于规范兼并重组煤矿资产评估有关问题 的通知 公司机关各部门、地煤公司、各区域公司和所属煤矿企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2010〕32号)和省政府国资委资产评估专家组意见,现就兼并重组煤矿资产评估中的有关政策明确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关于资产评估范围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10〕55号)和省政府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有关文件统一要求,兼并重组煤矿资产评估只对煤矿有效、在用的资产进行评估。包括如下资产: 1.被重组煤矿合法所有的、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的、服务于煤矿的地面房屋及其附属物; 2.被重组煤矿合法所有的、有效在用的、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的煤矿井巷工程及其附属物; 3.被重组煤矿合法所有的、有效在用的、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性能标准的煤矿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存货(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大型工器具等); 4.合作双方通过书面方式确定的其他资产。被重组煤矿合法取得的、服务于煤矿的土地使用权。 二、关于土地问题 被重组煤矿剩余可采储量在500万吨以下的,为煤矿服务的土地只实行租赁模式;被重组煤矿剩余可采储量在500万吨以上的,煤矿合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另行聘请有资质的土地评估机构

进行评估。 三、关于资产评估目的 本次评估目的是反映被兼并重组煤矿申报的符合第一条标准参与兼并重组的部分资产于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值,为煤层气或下属投资公司兼并重组小煤矿之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四、关于资产评估报告名称 资产评估报告名称按资产评估指南规定编写,统一为“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拟兼并重组×××煤业有限公司(或煤矿)所涉及的部分资产评估报告”。 五、关于前期及其他费用、建设工期和人工工资取值 (一)前期及其他费用 1.房屋建筑物类资产(不含井巷工程) 前期及其他费用,对地面建筑物工程参照当地政府规定收取的建设费用及建设单位为建设工程而投入的除建筑造价外的其它费用两个部分。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取费标准见下表: 房屋建筑物前期及其他费用取费表费用 经测算,地面建筑前期及其他费用的费率统一按7%执行。 2.井巷工程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审批稿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煤矿巷道及通风计算公式 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 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巷宽) 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巷宽)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 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 二、风速测定计算: V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 式中:V表:计算出的表速; n:见表读数; t:测风时间(s) V真=a+ b×V表 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 a、b:为校正见表常数。 V平=K V真=()×V真÷S 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迎面测风时取); S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 三、风量的测定: Q=SV 式中Q:井巷中的风量(m3/s);S: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2); V: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 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 m3/min,风速超限吗?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

Q 瓦=QC (m 3/min ) 式中Q :为工作面的风量;C :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 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 3/min ,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 瓦) q 瓦=1440Q 瓦*N T (m 3/t ) 式中Q 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 N :工作的天数(当月); T :当月的产量 五、全矿井风量计算: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 Q 矿=4NK (m 3/min ) 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 :井下最多人数;K :系数(~) 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Q 采+∑Q 掘+∑Q 硐…+∑Q 其他)×K 式中K :校正系数(取~) 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100×q 采×K CH4 (m 3/min ) 式中100:为系数; q 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 K 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 2、按采面气温计算:

工龄计算方式

1.[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7.转入企业工作前的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军人的军龄,均作连续工龄计算;[1] 8.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龄计算,临时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职工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最后一次进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国营农场,垦殖场当职工的知识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城镇知识青年,在他们按政策离开农村、垦殖场或农村回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场、垦殖场或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10.归国华侨职工,从进入本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归侨职工在国外从事革命工作,确因工作需要调回国内或受迫害回国的,如有可靠证明,报经中侨委审核属实者,其在国外参加革命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不计情况编辑 职工在下列情况从事工作的时间,不作工龄计算: 凡判刑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其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计算工龄。计算公式编辑 工龄计算公式 计算工龄的步骤已完成,公式如下:

热力学公式汇总

物理化学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第一章 气体的 pVT 关系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m/M )RT nRT 或 pV m p (V /n ) RT 式中p , V ,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 K 及mol 。 V m V /n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 积,其单位为m 3?mol -1。R=8.314510 J mol -1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 1) 组成 摩尔分数 式中 n A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 量。 V m ,A 表示在一定T , p 下纯气体A 的摩 A 尔体积。 y A V mA 为在一定T ,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A ( 2) 摩尔质量 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y B n B /n p B / p V B /V 式中P 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 B 的分压力。V B 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y B (或 x B ) = n B / n A A 体积分数 B y B V m,B / yAV m,A A y B M B m/n M B / n B B B B 式中 m m B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n B n B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上 M mix B

叮叮小文库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p P B B 上式适用于任意气体。对于理想气体 P B n B RT/V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V B ri B RT/V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 U Q W 或dU 8Q SW 9Q P amb dV SW'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作功为负。式中P amb为环境的压力,W为非体积功。上式适用于封闭体系的一切过程。 2. 焓的定义式 H U pV 3. 焓变 (1)H U (PV) 式中(pV)为pV乘积的增量,只有在恒压下(pV) P(V2v1)在数值上等于体积功。 2 (2)H 1n C p,m dT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的一切过程,或真实气体的恒压变温过程,

通风计算公式

. ... ..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 2005年九月 前言 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2005年9月 . .. .c

编者

目录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 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7) 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0) 四、矿井通风网路解算 (24) 五、抽放参数测定 (16) 六、瓦斯抽放设计 (24) 七、瓦期泵参数计算 (26) 八、瓦斯利用 (27) 九、综合防尘计算公式 (28) 十、其它 (30) 通风计算公式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空气比重(密度)ρ A: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P(kg/m3) ρ=0. 461 T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465T P (1-0.378 P P 饱 ?) (kg/m 3) P~大气压力(mmHg) T~空气的绝对温度 (K) ?~空气相对湿度 (%)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mmHg ) B : 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ρ =0. 003484 T P (kg/m 3)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003484 T P (1-0.378P P 饱?) (kg/m 3) P~大气压力(pa) T~空气的绝对温度 (K) ?~空气相对湿度 (%)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pa ) 2、井巷断面(S ) A :梯形及矩形断面 S=H ×b (m 2) B :三心拱 S= b ×(h+0.26b) (m 2) C :半圆形 S= b ×(h+0.39b) (m 2) 式中

工龄及其计算方法

工龄及其计算方法: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计算工龄的方法: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

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 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计算连续工龄的原则规定: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

工程热力学的公式大全

5.梅耶公式: R c c v p =- R c c v p 0''ρ=- 0R MR Mc Mc v p ==- 6.比热比: v p v p v p Mc Mc c c c c = = = ''κ 1-= κκR c v 1 -=κnR c p 外储存能: 1. 宏观动能: 2 2 1mc E k = 2. 重力位能: mgz E p =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系统总储存能: 1.p k E E U E ++= 或mgz mc U E ++=2 21 2.gz c u e ++=22 1 3.U E = 或 u e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 热力学能变化: 1.dT c du v =,?=?2 1dT c u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2.)(12T T c u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3.10 20 121 2 2 1 t c t c dt c dt c dt c u t vm t vm t v t v t t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4.把 ()T f c v =的经验公式代入?=?2 1 dT c u v 积分。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5.∑∑====+++=n i i i n i i n u m U U U U U 1 1 21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和,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 6.?-=?2 1pdv q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q u =?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8.?=?21 pdv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 9.0=?U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10.W Q U -=? 适用于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1.w q u -=? 适用于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2.pdv q du -=δ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13.pv h u ?-?=?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 焓的变化: 1.pV U H += 适用于m 千克工质 2.pv u h += 适用于1千克工质 3.()T f RT u h =+= 适用于理想气体 4.dT c dh p =,dT c h p ?=?2 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现行)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储量计算 (2) 第一节储量的分类和分级 (2) 第二节各级储量的圈定 (5) 第三节储量计算标准 (6) 第四节含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8) 第五节可采储量计算 (11) 第三章储量动态与损失 (12) 第一节储量增减 (12) 第二节储量的开采与损失 (13) 第三节损失率 (19) 第四节储量变动及损失的管理 (24) 第四章保护资源,减少损失 (27) 第一节一般要求 (28) 第二节责任制度 (28) 第三节业务监督 (29) 第五章附则 (31) 附一 (31) 附录二 (33) 附录三 (34) 附录四 (38) 一、一般要求 (38) 二、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填报要求 (39) 三、“生产矿井含量损失量表”填报要求 (39) 编表文字说明 (40)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煤炭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能源。为贯彻国家矿产资源法规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加强生产矿井煤炭资源的管理,进行合理开采,减少损失,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搞好储量管理,提高资源回收,是与地质、设计、征税技术和生产管理等都有直接关系的一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并由主管生产的局、矿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 地质测量部门要负责了解、掌握矿井储量的数量、质量、面布、损失等及其变化情况,并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 第3条储量数字是矿井设计、改扩建、开拓延深和安排生产接续的主要依据,任何人必须严肃对待。矿务局、矿掌握或上报的府量,必须以地测部门提出的经过审核的数字为准,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动。 第4条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 一、查清生产矿井煤炭资源情况,定期测算并上报储量的变化及开采、损失情况,为矿井生产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二、根据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的要求,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对违反技术政策,破坏和丢失煤炭资源的行为,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 三、积极寻找煤炭资源,扩大可采范围,增加可采储量,为矿井政党持续

矿井通风设计及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通风设计施工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的含义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矿井风量计算办法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三条:“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要求,根据《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结合本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全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 全矿井总进风量按以下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并且必须取其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风量: Q 矿进=4×N×K 矿通 (m3/min) 式中:Q 矿进 ——矿井总进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m3/min.人;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取K 矿通 =~)。 2、按各个用风地点总和计算矿井风量: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巷道等用风地点需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进=(∑Q 采 +∑Q 掘 +∑Q 硐 +∑Q 其他 )×K 矿通 (m3/min) 式中:∑Q 采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硐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其他 ——矿井除了采、掘、硐室地点以外的其他巷道需风量的总和,m3/min。 K 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K 矿通 取~)。 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按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采=∑Q 采i +∑Q 采备i (m3/min) 式中:∑Q 采 ——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 采i ——第i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 采备i ——第i个备用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有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时,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 Q 采=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温 (m3/min)

正规请假工资计算方式方法.doc

正规请假工资计算方式方法 正规请假工资计算方式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8小时。 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假外,各地一般都规定了奖励产假,各地奖励产假的期限有所不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 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正规请婚丧假工资计算方式 《劳动法》没有对职工婚假、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原劳动部曾于1959年6月1日发布(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此后,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于198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

号[80]财企字41号)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 但目前全国层面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各地规定情况不一: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 正规请病假工资计算方式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

提高矿井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提高矿井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行业发展迅速,很多矿井经过了多年的开采,资源都面临枯竭,储量已十分有限,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矿井回采率进行提高,促使矿井服务年限得到延长,以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的目的。文章以某矿为例,分析了如何提高矿井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矿井;回采率;服务年限 本文以南方某煤矿为例,本煤矿规模较小,煤层不稳定,有着较高的万吨掘进率,没有较高的效率,有着诸多的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与产出不经济。在开采过程中,因为地层条件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如何促使矿井回采率得到提高,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的目的。 1改变传统矿井布置方式,简化系统,突出资源回收率 本煤矿在20世纪50年代构建,初期设计最大生产能力为每年21万t,经过后期的设计,矿井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可以达到每年30万t;结合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方式,来合理设置本井田的开拓布置、开采顺序以及采煤方法等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对矿井布局理念进行了深入的革新,将矿井无采区布置的设计思路给应用了过来;将无采区布置给应用过来,一组大巷对全部井田进行开发,采区上下山得到了取消,将工作面直接布置到大巷的两侧,这样采区巷道煤柱及采区间保护煤柱等损失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减少,同时采区开拓工程量也得到了有效减少,回采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对采区设计进行优化,促使资源回收率得到提升 结合本矿区的具体情况,总结了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如主运输、辅助运输、通风系统以及支护工艺和回采工艺等,对采区进行了不断的优化,促使采区回采率得到有效提高。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①在对采区进行布置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多种布置方案,然后通过详细的对比,将比较合适的方案给选择出来,选择出来的方案除了经济技术较为合理之外,还需要有较高的回采率。②在布置采区的过程中,需要对采区巷道尽量减小,以便促使煤柱损失得到减小。在两煤层层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布置施工集中运巷,将巷道布置在两煤层之间,施工短巷及反眼分别对两煤层进行开采,合理利用巷道,减小采区巷道布置。③在对工作面进行布置时,需要将采区巷道尽量利用起来,将其作为工作面的顺槽,完成了采区回采之后,可以将其作为上个采区最后一个工作面的顺槽,这样采区巷道煤柱损失就可以得到更大限度的降低。 3加强管理和考核,实现煤炭资源的精细生产 ①公司结合具体情况,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回采率检查考核方法进行了

通风计算公式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 2005年九月 前言 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月9年2005 者编 目录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 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7) 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0) 四、矿井通风网路解算 (24)

五、抽放参数测定 (16) 六、瓦斯抽放设计 (24) 七、瓦期泵参数计算 (26) 八、瓦斯利用 (27) 九、综合防尘计算公式 (28) 十、其它 (30) 通风计算公式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空气比重(密度)?A: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P3 (kg/m) =0. 461 ?T时60%当空气湿度小于 ?PP3) (1-0.378 (kg/m) =0. 465饱?TP P~大气压力(mmHg) T~空气的绝对温度(K) ~空气相对湿度(%) ?P~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mmHg)饱B: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P3) (kg/m =0. 003484 ?T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PP3) =0. 003484 (kg/m(1-0.378) 饱?TP P~大气压力(pa) T~空气的绝对温度(K) ~空气相对湿度(%) ?P~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pa)饱2、井巷断面(S) A:梯形及矩形断面 2) (m b S=H×B:三心拱 2) (m S= b×(h+0.26b)

最新工资待遇计算公式大全

最新工资待遇计算公式大全 1.休息日加班费的计算公式 2020年8月,小A被一家医药公司聘用为行政专员,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刚刚还处在试用期,小A便被告知需要在十一长假加班2天,此后一个周末,小A没有补休,却又被要求加班一天。小A想知道,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该如何计算? 点评: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 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 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即:节假日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2.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 2020年12月,由于年底公司业务繁忙,小A又需要延长每日工作的时间,晚上8点 才能下班。该年年末几个星期,小A有时候还要值夜班。小A想知道,延长工作时间的加 班费该如何计算? 点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 劳动者加班工资: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按小时计算加班工资时,每小时的加班工资,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而在确定加 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 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 3.医疗期的计算公式 2020年1月,因为连续加班,小A过度疲劳,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住院治疗数日,医生建议小A休医疗期,并开具了相关诊断证明。小A想知道,医疗期的时间,以及期间 的工资该如何计算? 点评: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 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 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 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 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 四个月。

矿山开采设计用计算定律

计算公式 一、矿山服务年限计算 N=) 1(e A Q -?η (a ) 式中:N —矿山服务年限 (a ); Q —设计利用储量 万t ; η—矿石回采率 %;(地下开采80%-90%,露天开采85%-95%) A —矿山年产量 万t/a ; e —废石混入率 %;(地下开采10%,露天开采5%) 二、矿山生产能力计算 1、按采矿工程延深速度验证确定矿山生产能力(露天) A=) 1(e H V P -??η (a ) 式中:A —矿山生产能力 万t/a ; P —水平分层平均矿量 万t ; V —采矿工程年延深速度 m/a ; η—矿石回收率 %; H —阶段高度 m ; e —废石混入率 %; 2、根据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计算和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地下开采) A=β αγ-???1S V K 1·K 2·E (万t ) 式中:A —矿山年生产能力 万t/a ;

V—回采工作面下降速度m/a;(浅孔留矿为10-25 m/a) S—矿体开采面积m2; γ—矿石体重t/m3; α—矿石回收率%;(80%-90%) β—废石混入率%;(10%-20%) E—地质影响系数(0.7-0.9); K1—矿体倾角修正系数 K2—矿体厚度修正系数(0.8-1.2) 3、矿山生产能力计算(地下开采) A= Z E K Q N -? ? ? 1 (万t/a) 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万t/a; Q—矿块生产能力万t/a; N—分布矿块数个; K—矿块利用系数(0.1-0.4); E—地质影响系数(0.7-0.9); Z—废石混入率(10%-20%); 4、露天矿总生产能力计算 Aα=A(1+n s)=Ak+nsAk (万t/a)式中:Aα—年矿岩总生产能力t/a; A—年矿石生产能力t/a; n s—生产剥采比t/t; 5、露天矿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A=N·n·Q (t/a)

煤矿巷道及通风计算公式

煤矿巷道及通风计算公式 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 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39×巷宽) 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 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 二、风速测定计算: V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 式中:V表:计算出得表速;n:见表读数;t:测风时间(s) V真=a+ b×V表 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得风速); a、b:为校正见表常数。 V平=KV真=(S-0、4)×V真÷S 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0、4)/S,迎面测风时取1、14);S为测风地点得井巷断面积 三、风量得测定: Q=SV 式中Q:井巷中得风量(m3/s);S:测风地点得井巷断面积(m2);V:井巷中得平均风速(m/s) 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就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m3/min,风速超限吗?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得计算: 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 Q瓦=QC(m3/min) 式中Q:为工作面得风量;C:为工作面得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3/min,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瓦) q瓦= (m3/t) 式中Q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 N:工作得天数(当月);T:当月得产量 五、全矿井风量计算: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 Q矿=4NK (m3/min) 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井下最多人数;K:系数(1、2~1、5) 2、按独立通风得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她地点实际需要风量得总与计算 Q矿=(∑Q采+∑Q掘+∑Q硐…+∑Q其她)×K 式中K:校正系数(取1、2~1、8) 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采×KCH4(m3/min) 式中100:为系数;q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 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2、0)

补偿金工作年限的计算

三:企业需要正确计算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正确计算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避免企业支付无谓的补偿金,同时避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上面出现问题,避免形成新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 1、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如下: 经济补偿是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大的平均工资。 如何正确计算经济补偿标准呢,主要按照如下确定计算: 2、关于年限的计算标准 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大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个情况与元劳动法存在区别,原劳动法并没有规定不满六个月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工作年限,应当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应该从形成事实关系算起。续签过几分劳动合同的,工作年限应从第一份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开始计算,即自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此外,根据规定,对于因分立、合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名称更改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 3、计算经济补偿金按照累计工作年限而并非连续工作年限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按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而不是本单位连续的工作年限,去掉连续两个字就变成了累计计算了,不再是连续了,这一变化说明《劳动那个合同法》在计算工作年限时不再局限于连续工作年限了,即时劳动关系中断,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了,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候应当首先审查该职工是否原先在本企业工作过。 此外,还要注意,在我国法律中,以上、以下、以内、届满一般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一般不包括在本数中间,因此,工作时间正好六个月的,经济补偿是按照一个月来进行计算的。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热力学基础计算的题目-问题详解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全 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1 --??K mol J 1,ln 3=1.0986) (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 000333ln d d V V V V RT V V RT V p W 2分 =8.31×298×1.0986 J = 2.72×103 J 2分 (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V V V p V p W V V V V d d 0 0003003??-==γγ RT V p 1 311131001--=--=--γγγγ 2分 =2.20×103 J 2分 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 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 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 11A B A B V V p p W -+= =200 J . ΔE 1=ν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 Q =W 1+ΔE 1=950 J . 3分 1 2 3 1 2 O V (10-3 m 3) 5 A B C

2016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年限计算方法

2016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年限计算方法报考人员年龄和工作年限的计算方法? 答:报考人员年龄要求如为“年龄上限40周岁”,这个条件是指1975年1月1日之后出生,以此类推。 招聘简章中有关工作年限要求,计算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指报考人员必需具备的最低工作年限,如“一年”,其工作年限则要求为一年及以上,即要求2014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以此类推。报考人员实际工作年限应按截止日期实足计算;以往在不同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可累计计算;部分岗位要求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考生必须同时符合。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具有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 2016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考生可以参照2015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相关时间节点进行本次考试准备,2015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报名时间:2015年3月2日10:00至3月6日16:00 准考证下载时间:2015年3月25日10:00至3月26日16:00 笔试时间:2015年3月28日 笔试成绩和面试分数线发布时间:2015年4月30日10:00 考试在准备2016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的同时需要及时查看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职位简章等详细信息进行准备。 具体考公告信息参照2015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问答进行了解。 一、笔试的科目、时间、地点是什么? 答:笔试科目为《基本素质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基本素质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基本素质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大纲在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系统上发布。 考试日期为2015年3月28日,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网上下载打印的准考证标明为准。 二、考试报名的方式、时间是什么? 答:本次考试报名一律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时间为2015年3月2日10:00至3月6日16:00,报名网址为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网上报名栏目。报考人员根据自身情况、拟报考岗位的资格条件和专业要求进行报名,每人限报考一个岗位。报名实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选择岗位并提交确认后,报考信息自动锁定,不能更改。

采矿学毕业设计-矿井储量服务年限计算

2.井田境界和储量 2.1井田境界 2.1.1井田地理边境 宝山煤矿地处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府矿区三道沟井田的北部,行政区划隶属府谷县老高川乡管辖。矿井工业场地东距府谷县城约64km,交通较为便利,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o34′40″~110o38′10″,北纬39o13′31″~39o16′10″。煤矿整合区拐点坐标如表2-1-1所示。 2.1.2井田划分方法 该井田划分以地质条件、开发强度、照顾全局为原则,力使井田合理,井田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地质构造划分; 2.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 3.按储量分布情况划分; 4.按煤质、煤种分布规律划分,适用于煤质和煤种变化较大的矿区; 5.按地形地物界限划分; 6.按其他条件划分,例如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瓦斯、地温); 7.人为境界的划分,需保证开采工作的方便。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该井田划分各方向均符合标准规定,保证正常开采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2.1.3井田尺寸 依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235号文”《关于划定府谷县宝山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宝山煤矿整合区由14个拐点圈定。井田东西长度5.1km,南北宽度4.9km,面积14.6669km2。 井田内可采煤层两层,分别为2-2#煤层,3-1#煤层,厚度分别为5.20m、3.20m,煤层容重1.40t/m3,煤层倾角平均为0.5°,煤层赋存稳定。 2.2矿井工业储量计算 依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中关于化工、动力用煤标准计算能利用储量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m,原煤灰分不大于40%,计算暂不能利用储量的煤层厚度为0.7—0.8m;夹石厚度不大于0.05m时,与煤分层合并计算,复杂结构煤层的夹石总厚度不超过每分层厚度的50%时,以各煤分层总厚度作为储量计算厚度;井田内主要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平缓,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采用地质块段的算术平均法计算;该煤层赋存状况稳定,容重为1.40 t/m3。 该井田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方法采用地质分块段法进行计算,将井田以断层为界限划分为A、B两个块段,在各个块段内利用算术平均法分别进行计算,总储量即为两块段储量之和,矿井两块段的划分如下图2-1-1所示。 图2-2-1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 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 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1 --??K mol J 1,ln 3=1.0986) (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 0000333ln d d V V V V RT V V RT V p W 2分 =8.31×298×1.0986 J = 2.72×103 J 2分 (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V V V p V p W V V V V d d 0 0003003??-== γγ RT V p 1 311131001--=--=--γγγ γ 2分 =2.20×103 J 2分 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 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11A B A B V V p p W -+==200 J . ΔE 1=ν 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 Q =W 1+ΔE 1=950 J . 3分 B → C : W 2 =0 ΔE 2 =ν C V (T C -T B )=3( p C V C -p B V B ) /2 =-600 J . Q 2 =W 2+ΔE 2=-600 J . 2分 C →A : W 3 = p A (V A -V C )=-100 J . 150)(2 3)(3-=-=-=?C C A A C A V V p V p T T C E ν J . Q 3 =W 3+ΔE 3=-250 J 3分 (2) W = W 1 +W 2 +W 3=100 J . Q = Q 1 +Q 2 +Q 3 =100 J 2分 3)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