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标题的十大修辞格及其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6
英语新闻标题的十大修辞格及其翻译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而标题则是新闻的“文眼”。
因此,新闻标题除了在选词上做到新颖、抢眼之外,“通常还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简练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英语新闻要吸引住更多的广大中国读者的目光,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法的翻译方法就很值得探讨。
简洁(brief)、准确(accurate)、抢眼(eye-catching )是新闻标题翻译的宗旨,力求在汉译时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
以下对英语新闻标题的十大修辞格的特点及其相关翻译法进行初步探讨。
押韵:押韵包括元韵(Assonance )和头韵(alliteration )等。
元韵“是指连续几个词重复同一个或近似的元音,求取悦耳效果的辞格”,而头韵读来则很有节奏感,如“Decision and Division ”就是利用头韵来加快句子的节奏,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
拟人:拟人(Personification )]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
如:Lonely gibbon from Zhuhai seeking loving wife (September 21,2005China Daily )
在此标题中,长臂猿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孤独(1onely );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寻找爱妻(seeking loving wife )。
读者读后不禁莞而一笑,自觉甚是有趣。
译文:《珠海一孤独长臂猿苦寻爱妻》
反语:反语(Irony )旨在通过发笑达到讽刺的目的。
如:Chr one —Plated Independence
这则新闻标题嘲弄的是一个每年只能生产出80万吨铬的小国扬言要完全独立。
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来翻译,保留了原语的幽默与讽刺意味,同时,译文读者还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译文:《铬板式的独立—年产80万吨铬的小国扬言要完全独立》
设问:设问(Rhetoric Question )就是“用疑问句的方式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如:Is love for Labor lost?(Ne wsweek ,Oct .16,2000)
译文:《工党失宠了吗?—英首相布莱尔支持率下降》谚语、典故:引用谚语典故(allusion )等可增强标题趣味性,在标题中,一般都借助原有的典故,带着联想,略加改动,其语言效果事半功倍。
如:Mea sur e for measure (The New York Times ,Nov .13,2002)
文章谈及戴安娜王妃之死和查尔斯王子有间接关系,因此若查尔斯放弃王位,威廉王子即位,王妃地下有知,可以安息了。
标题引用圣经中典故,中国读者不了解,因此,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将其意译。
译文:《一报还一报,恩怨就此了》
比喻:标题中运用比喻(metaphor ),使新闻中的人物和事件更为鲜明突出。
汉译标题为保留原文标题的生动性,也要采用相应的比喻形式来翻译,体现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信、雅”的原则。
如:U ’W (D y ,O .,)文章讲述美国中学发生枪击事件后,许多家长亲自送孩子上学。
原文标题中形象地用翅膀来比喻父母的保护,译文读者接受这种喻体,可用直译法。
译文:《父母“翅膀”底下的孩子》
双关语:双关常常为了幽默而用,其直译往往不能表达作者原文的寓意所在。
为便于读者理解,汉译要将双重含义分别译出。
是否能译好含有双关的标题决于译者的语音、修辞知识和运用英语、汉语的能力。
故译者可采用意译的方法,适当的增补词语,以利读者理解。
如:Microsof t opens a new window (U .S .News &World Report Feb .26,2001)“window ”是双关语,既有本意,又是指微软新品window XP 。
译文:《微软又开“新窗”,window XP 进军市场》
对照:英文标题常常用到对照修辞格(antithesis ),并列的两句,形式上工整,内容上形成鲜明对照。
汉译时,要保证形式对等,可参照汉语的对偶等修辞格,必要时,可用意译。
如:Old Dogs ,New Tricks (U .S .News &W orld Repor t ,Feb .26,2001)
译文:《传统企业新理念,互联网上生意忙》
借代:借代修辞格(metonymy )指两件事物虽不相似,利用不可分离的关系,借此代彼。
下句标题中,以美国首都华盛顿代替美国,翻译时可将其还原。
Israel T e sts W ashington's T olerance (China Daily ,Oct .8,2002)
译文:《以色列:“美国,你还能忍多久?”》
夸张:夸张(hyperbole )通过明显而过分的方法使语言生动,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直译。
下面这个标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达到幽默强调的目的。
A Vow to Zip His Lips (The New Y ork Times ,Jan .14,2003)
译文:《誓将守口如瓶》
结束语:新闻标题追求新颖多采用修辞格,在语言转换中则应注意与汉语的契合,标题做到流畅地道,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才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标题的翻译可采用(1)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契合点就直译;(2)难以找到契合点,我们可以用直译加注解的方式来翻译;或者必须舍弃原来的标题,按照原文报道的内容概括出合适的译文标题,即意译;总之,翻译时,切忌生搬硬套,标题晦涩难懂,运用灵活的翻译手段,既要表达出原标题的神韵,又要吸引更多的读者。
参考文献:
[1]端木义万.英语报刊标题的功能及语言特色[J ].外语研究,2001,(2):49.
[2]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M ].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322;362.
[3]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
[4]王钟林,王志彬.修辞与写作[M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吴春梅
教学方法
2008
8Children nder Parents ing China ail ct 8200219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