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降尘颗粒垂直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严重,青岛市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冬季,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明显升高,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有效监测和治理该城市的大气污染提供参考。

一、污染特征1.季节变化:青岛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中,冬季的PM2.5和PM10浓度最高,春季次之,夏季和秋季相对较低。

这主要与冬季霾天气频繁、旅游旺季等因素有关。

2.污染来源: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此外,沙尘天气和海洋喷射也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因素之一。

3.空间分布: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主城区和经济开发区污染最为严重,郊区和海边空气相对清新。

二、变化规律1.近年来,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以PM2.5为例,2015年全年平均浓度为78.4μg/m³,而2018年为53.4μg/m³,降幅达32%以上。

2.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PM2.5的下降速度最快,而PM10的下降速度相对较慢。

3.政策和天气条件是影响颗粒物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2015年起,青岛市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如燃煤污染治理、机动车限行等,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天气因素也会对颗粒物浓度产生一定影响,比如风向、风速等。

三、治理建议1.进一步加强减排措施,特别是在燃煤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等方面。

同时,要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2.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规律,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理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鼓励社会各界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2024年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其城市发展迅速,同时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对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其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建筑施工等。

这些颗粒物不仅会降低空气质量,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来源、传输、转化和沉降等过程,为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

首先,在济南城区多个地点进行大气颗粒物的现场采样,采样时间覆盖全年不同季节。

其次,将采集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 现场采样数据:在济南城区多个地点采集的大气颗粒物样品。

2. 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3. 文献资料: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传输、转化和沉降等过程。

四、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分析1. 数浓度特征分析通过对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数浓度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冬季数浓度较高,夏季数浓度较低。

此外,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地区的数浓度也较高。

这表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是造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因素。

2. 粒径分布特征分析通过对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呈双峰型或多峰型。

其中,细颗粒物(PM2.5)和超细颗粒物(PM1)的数浓度较高,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

此外,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粒径分布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气象条件、污染源类型等因素有关。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了空气质量的下降。

了解和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对于制定和改进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对大气污染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浓度垂直分布的调查。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垂直分布可以反映不同高度上的污染物浓度情况,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显著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污染物浓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接近地表的低空层,大气层压较大,污染物排放源密集,导致污染物积累;而在较高空层,大气稀薄,流动性强,污染物能够较快地被扩散和稀释。

除了这种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外,实际情况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地理和气候条件。

不同地理区域具有不同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这会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垂直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山区通常会出现气流上升和下沉,导致大气污染物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不均匀。

而沿海地区则可能受到海洋风的影响,使得污染物浓度在垂直方向上有所差异。

此外,季节变化也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情况会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产生影响。

例如,冬季由于加热需求的增加和稳定的逆温层形成,大气污染物更容易积聚在低空层,导致浓度垂直分布不均匀。

相反,在夏季,对流作用和风的强度增加,大气污染物能够更好地扩散,浓度垂直分布相对均匀。

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也对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物在不同高度上的浓度分布情况,政府和环保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例如,在高污染物浓度的低空层区域,可以加强监测和控制污染源,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而在高空层区域,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工业布局,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沉降分析研究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沉降分析研究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沉降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其中,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沉降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对于提高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颗粒物。

颗粒物,即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要由气溶胶、尘埃、烟雾等组成。

颗粒物的粒径可以从纳米到数十微米不等,小到可以被肉眼观察到的浮尘,大到直径几十微米的颗粒。

这些颗粒物通过空气传播,人们往往通过吸入的方式将其带入体内。

然而,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颗粒物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等。

它们可以沉积在肺部,并损害肺组织,甚至引发癌症。

其次,颗粒物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也带来负面影响。

当颗粒物落在植物表面时,会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了解颗粒物的危害后,我们需要研究颗粒物的来源和沉降情况,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等。

然而,由于大气流动的存在,颗粒物能够长距离传播。

因此,进行颗粒物沉降分析研究,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的排放源,还需要综合考虑区域性的污染贡献。

颗粒物的沉降分析通常包括采样、测量和模型计算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采样方法,收集环境中的颗粒物样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空气质量监测站或移动式监测设备来进行采样。

其次,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采集的颗粒物样本进行测量,以了解其物化性质和成分。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对颗粒物沉降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预测颗粒物在空气中的传输和沉降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对颗粒物沉降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传统的捕集-称量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无法提供颗粒物的详细成分信息。

因此,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如质谱仪、激光仪器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与扩散特征分析

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与扩散特征分析

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与扩散特征分析大气污染物是当今社会亟需关注和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猛,特别是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排放,导致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与扩散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污染物分布的垂直特征主要受到大气层结的影响。

大气层结指的是大气垂直方向上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规律。

一般情况下,大气层结表现为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但在特定的边界层中,可能会发生逆温、层云等现象,从而影响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

根据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将大气分为地表层、对流层和平流层。

地表层是指地面接触的那一层大气,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分布在这一层。

对流层是指从地表层向上到平流层顶部的那一层大气,这一层大气的物理性质和温度梯度对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

平流层是指在对流层之上的大气层,这一层的风向风速变化较小,污染物传输较为稳定。

在地表层,大气污染物的分布主要受到局地排放源的影响。

车辆尾气、工厂废气等排放源直接将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地表层,导致地表层的空气质量下降。

根据气象条件和排放源的位置,地表层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均匀性。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和交通繁忙地段,污染物的浓度相对较高。

同时,地表摩擦对空气的垂直混合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污染物往往呈现较强的局地性分布。

在对流层中,大气层结的变化会对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递减,湿度则相对较低。

这种温度梯度使得污染物能够在对流层中上升和下沉,产生垂直混合。

当温度梯度较大时,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会较为均匀;而温度梯度较小时,污染物往往会在较低的高度范围内累积,导致污染物容易积聚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平流层中,污染物的传输受到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平流层具有较为稳定的气象条件,层内大气上升和下沉的速率相对较慢,从而使得污染物有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时间。

因此,平流层中的污染物往往具有较为广泛的空间分布。

城市高层建筑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噪声垂直分布特征

城市高层建筑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噪声垂直分布特征

城市高层建筑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噪声垂直分布特征摘要:城市高层建筑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噪声产生复杂而多样的影响。

高层建筑改变了大气层流,导致颗粒物在周围区域积聚;建筑内部通风系统和空调影响颗粒物传播路径。

颗粒物在垂直方向呈现地面至建筑高度[M2012K11A1]的[浩2]浓度递减趋势。

噪声方面,交通、建筑施工和内部设备成为主要噪声源,而高层建筑的结构导致噪声随高度变化。

大气颗粒物和噪声相互影响,共同加剧城市空气质量和噪声水平。

[浩3]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大气颗粒物;噪声引言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的崛起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深刻[M2012K11A4]的影响,其中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噪声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深入研究城市高层建筑对这两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制和垂直分布特征。

在大气颗粒物方面,高层建筑不仅改变了大气流场,还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独特的浓度梯度。

对于噪声,建筑结构和活动[浩5]源头使得噪声在高度上呈现复杂的变化趋势。

通过深入理解[浩6]这些影响,我们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减缓高层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城市高层建筑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一)高层建筑与大气颗粒物的相互关系城市高层建筑在大气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建筑结构、高度和布局直接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大气颗粒物浓度。

首先,高层建筑作为立体空间的存在,改变了大气层流的流场分布,导致气流受到建筑物的阻挡和分流,使得颗粒物在建筑周围区域有所积聚。

其次,高层建筑表面的材质和形态对颗粒物的附着和沉积产生影响[浩7],不同材质的建筑可能对颗粒物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从而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二)大气颗粒物在城市高层建筑中的传播与积聚城市高层建筑内部的大气颗粒物传播与积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差异,气流在建筑之间形成湍流,使得颗粒物的扩散受到空间结构的限制。

在垂直方向上,颗粒物因受到建筑外墙的遮挡,其浓度存在高低层差异。

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设施也影响着颗粒物的传播路径和浓度分布,使得大气颗粒物在城市高层建筑中呈现出独特的垂直分布特征。

《2024年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大气环境质量亦受到广泛关注。

大气颗粒物不仅对能见度、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对于评估空气质量、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济南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大气颗粒物的采样和测定。

利用颗粒物计数器和粒径分析仪,对收集到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的测量。

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结果与分析1. 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特征通过对济南城区多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呈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日变化方面,数浓度在早晨和傍晚出现高峰,这可能与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排放有关。

在季节变化方面,冬季的数浓度较高,这可能与冬季采暖期的大量排放有关。

2. 粒径分布特征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以细颗粒物为主,其中PM2.5(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占比最高。

这表明,细颗粒物是济南城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差异,如PM10(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在交通繁忙区域的浓度较高。

3. 影响因素分析气象条件对大气颗粒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风速较大时,颗粒物易被吹散,数浓度相对较低;而静风或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则可能导致颗粒物积聚,数浓度升高。

此外,交通排放、工业排放、建筑扬尘等因素也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本研究表明,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细颗粒物是主要的污染来源,其中PM2.5的占比最高。

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等因素对大气颗粒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济南城区的空气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加强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的管理、控制建筑扬尘等。

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交通运输、电力、化工等工业活动。

近年来,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的研究备受关注,因为对于减轻大气污染产生的影响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气污染物的复杂来源及行为特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多种多样,它们包括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未经大气化学转化而在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粉尘等。

二次污染物是指大气中一次污染物在大气化学条件下,与空气中形成的其他物质反应而成,如O3、NO3−、SO42−、NH4+等。

大气污染物的群体行为特征较为复杂。

如NOx,由于其是氧化性污染物的一种,对氧化剂而言是还原剂,而对还原剂而言又是氧化剂,因此其在大气中的行为很复杂。

VOCs也同样存在很复杂的化学反应,如OH自由基可以氧化VOCs,从而在大气中形成有机酸。

这些生物和化学反应受到物质含量、大气物理和化学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大气污染物的复杂性。

二、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因素在垂直分布的过程中,大气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变化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一)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常,稳定的天气条件会导致污染物在下部空气中聚集增加浓度。

另一方面,薄雾、云霾、雨和风等天气条件能够使污染物向上扩散,降低污染浓度。

(二)季节变化季节因素对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也有很大影响。

夏天气温高,大气稳定性较差,污染物大部分在低层空间中,并积聚在城市周围。

冬天,变冷的气温和较稳定的大气层结形成堆积效应,使得污染物在低层空间中聚集,从而导致卫星观测到的气体浓度相对较高。

(三)地形和气流地形和大气气流对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有重要影响。

例如,山谷地形使得污染物在地面处积聚,难以扩散至高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植物 , 通过减少浇灌达 到节能 的 目的。
可节油 2 1 多千克。学校还不 断改进建 设施 工方案 , 取地源 .万 采 热泵 、 末端平 面辐射空调系统 、 独立 新风系统 、 冰蓄冷系统 、 中庭通
3 2 建设雨水 回收 系统 和污水 处理 系统 , . 实现 节水 目的
变频供水系统 等措施 , 处处体现 了环保和节能新理念 。 将 回收的雨水 和部分 生活用 水经处 理后 作为 中水系 统用 于 风系统 、 植物灌溉和生 活用 水。雨水 收集 系统通 常使用储 水池 ( ) 罐 或者 34 开设 节 能环 保 教 育课 堂 , 立 节 能 环保 行 为 约 束 . 建 用封闭的储水 箱来 蓄积从 屋顶或 其他相 对清 洁 的不 渗水 表面 收 机 制 集来的雨水 。生活 污水可分类进行处 理 , 污染 较重 的污水 经市政 要 实现节能环保 的真正可持续性发展 , 必须从教 育本 身开始
系统用 于灌溉 和冲洗 马桶之类 的生活用水 。
性规定例 如垃圾分类 收集 、 节水节 电等节能环保生 活行为方式 。
33 采 用节 能 环保 电 器设 备 , 学 建设 新 能 源 采 集 装 参 考文献 : . 科 [] [ 尼 古拉斯 , 1 美] 丹尼 斯 ・ 尔, 朗. 凯 布 景观 设 计 师便 携手 册 置, 实现 节能 目的
1 1 在大气降尘颗粒物 中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 .
接使 用导电胶带将 其粘 贴 到铜制 S M 样 品桩 上。在高 真空下 , E
0n 1 测定方法 : ) 重量法 , 用国家环保局编制 的《 采 空气 和废气监 使用离子溅射法给样 品镀一层厚 2 m 左右 的金钯合 金 以进 行 形貌分析。 测分析方 法》 。用重量法 测定 颗粒物 的含量 ; 用原 子吸 收法测 采 定颗粒物中的 C , Mn C , b N 和 Hg的含量 ; 子荧 光法测 2 分 析 与讨论 aK, , uP , a 原 定r i g的含 量 。2 样 品 的测 定 。测 定 : 焰 原 子 吸收 分 光光 度 2 1 金属 元 素浓度 分布 特征 ) 火 . 法——将 标准系 列溶液依 次喷入火 焰 , 定其 吸光度 , 测 以标 准系 降尘 污染 的垂 直剖面动态变化见 表 1根 据表 1 G 0 5 , 及 B 39 — 列溶液 的吸光度对 浓度作 图 , 制标 准 曲线 , 将待测 溶液 一次 19 环境 空气质 量标 准的功能区划分标准 , 区域为 二类 区 , 绘 再 96 该 应 最低 。种植时要将审美 和功能 目标 与生态兼 容性 及长期 维护 相 实现 自供 电能照明 , 还可实现风能和太 阳能综合 采集来实现照 明。 平衡 。植物选择 的范 围从 中乔木 到小乔 木 、 木 、 、 灌 草 地被 植物 、 如同济大学在学生浴 室屋顶安装 太 阳能热 水系统 , 水温稳定在 使 多年生和一年生植 物。尽 可能 采用适应 当地 土壤 和降 雨情况 的 3 o℃左右 , 这样每天可节省燃油 8 , 7 年光照若按 20 计 , 5 d 一年
在具备条件的地 区 , 利用建 筑屋 顶、 面和 阳 台等 空 间安 可 墙
[ . M]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0 2 1 . 20 :0
2 美] 多贝尔. 园景观 [ . 校 M] 北京 : 中国水利水 电 出 装太 阳能采集装置 , 并利用 适 当的场地 安装风 能采集 装 置 , 决 [ ] [ 理查德 , 解 版 社 , 识 产 权 出版 社 ,06 知 20 . 校园 内部 分能源需 求。校园 内的室 外照 明也应采 用太 阳 能转 换
城 市 大 气 降尘颗 粒 垂直 动态 变 化 分 析 研 究
摘 要: 针对城 市垂直 剖面 4 以下大气污染浓度 的垂直梯度分布及 引起 变化原 因进 行 了分析 , 0m 通过对相 关数据 的测
定 , 区域环境进 行评价 , 对 从而为此 区域的治理工作提供一定 的参考科 学依据。 关键词 : 降尘颗粒 , 垂直剖面 , 气污染 大
第3 6卷 第 1 5期
20 10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I RE ' U
V0 . 6No. 5 13 1
Ma. 2 1 y 00
・3 9 ・ 5
文章编号 :096 2 {0 0 1 —3 90 10 8 5 2 1 )50 5 —2
污水管网排入城 市污水处理 厂进行集 中处理 , 而污染较轻 的污水 实现 。利用 开设节 能环保教 育课堂 、 辩论 、 园学生会 活动等 教 校 ( 如来 自洗浴 、 面盆 的污水 ) 在校 园 内进行 集 中处 理 , 可 再经 中水 育方 式让 学生有根本 的节 能环保 意识 。在 校 园行 为规 范 中强 制
中图分类号 : U9 4 1 5 T 8 . 1 文 献标识码 : A 喷入火焰 , 测定 吸光度 。
1 概 述
. 大气降尘是指在空 气环境条件下 , 靠重力 自然沉降在集 尘缸 12 颗粒 物 的扫描 电子 显微 镜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 方 向: ) 微 观 的角度 研究 颗粒 的微 观 结构 1从 中的颗粒物。降尘 在一定程 度上指示着 大气 污染 的程 度 , 沉降 其
2 通过对 污染 物质定 性定 量分 析 , 研究颗 粒 物粒 径 、 来源 、 危 量、 化学组成及各成分含 量反 映了大气 的质量 。由于大气降尘 污 等 ; ) 害程度 以及防护措施 。扫描 电子显微镜 ( 置 x射线能谱 仪 ) 配 主 染对象为土壤 、 水体和沉积物等环境 介质 并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 因 成分 、 素的微观 鉴定 与分析 。扫描 电子显 元 此, 研究大气降尘中污染物特征并解析污染物来源对了解 污染物的 要用 于样 品的形貌 、 微镜图像分析 : 将采集有样 品的聚碳酸 酯滤膜剪 下 l 1 /5左右 , 直 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研究区的污染防治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