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吊的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

平衡吊的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
平衡吊的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

平衡吊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作者:** 指导老师:**

********** ***************

1绪论

1.1平衡吊的概要

平衡吊是的主要结构是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放大形态和螺母升降结构,通过外力的作用下达到重物的上升和下降的目的,平衡吊可以满足重物随时停留在需要的工作区域内。比其他的吊装设备更具有优越性,它比一般吊装设备更加的灵活,从而更加的精准,与机械手相比等其他吊装设备比,其结构更加得合理,性能较好,广泛的使用于重工业的生产中,在机床厂中更是被用作吊装作业,在小型企业装卸货物,例如码头的施工,集装箱的搬运,非常适合于作业区域窄,时间间隔短的作业方式。其极大减少了人力使用,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

平衡吊在市场上主要常见的有3种,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机械式,顾名思义,通过外力的使用,使其达到升降的目的,主要在生产,搬运的的领域中常见,后期,更是添加了电动装置,优化了他的配置,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气动式平衡吊主要是对于气压的控制原理实现升降功能的我们成为气动式平衡吊,液压式,主要是根据液压系统来设置的,在大多数重工业生产地使用广泛。现在主要使用的为气动式平衡吊,主要省力,都是自动化进行的,按照平衡吊臂的类型还可以将平衡吊分为通用和专用类型,他们各有各的特色,相对于大型的吊车来说,其缺点是工作的行程范围较小,区域局限化。

平衡吊的种类及其特点:

液压平衡吊的特点:液压平衡吊有3大类,有级,单级,无级变速的,他们通过不同的油路控制来达到不同的工作地点;

气动平衡吊的特点:体积不大,比一般的平衡吊具有灵活的特色;

电动平衡吊:又称为机械式平衡吊,具有控制重物在任意指定地点的特点,一般为定速转动;

Cad(2D)+solidworks(3D)图纸整套免费获取,需要的

加QQ1162401387

1.2平衡吊的结构

平衡吊主要有大小臂,起重臂,短臂,电机,立柱,丝杆螺母传动副构成的,其中的几个臂件通过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构成的。在外力的作用下起到升降重物的作用。

1.3平衡吊存在的缺陷

以下是平很吊仍旧存在的一些缺陷,我们根据国外的吊装装置进行了对比,后期需要集中地优化和处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一直是个广泛受关注的焦点,国内的产品一直较国外的稳定系差距很大,极大地影响了使用的期限,出产的配件较少,我国的平衡吊的吊钩部分仅为吊钩,虽然可佩手抓机构,由缺少配件极大了使得生产灵活性受到了限制。平衡吊在安装的途径,设计的流程,可靠性能,外观和细节中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其系列还不够完善,规格和种类相对较少,在特定的领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传动装置的设计方面不够理想,我国的标准型电动平衡吊为定速的升降速度,极大地降低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极大地影响了使用和安全性。气动,液压式虽然有无级和有级的变速,达到稳定性,控制性却很低,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控制性能,才能使其满足生产作业的需求。2平衡吊的设计

以下部分主要是机构的选择和计算,包括对于整个装置的受力分析,得到相应的的数据,由得出的数据进行后续的SolidWorks建模与动力学与运动学的仿真分析。

2.1平衡吊的工作原理

如图(a)(b)所示,吊钩处施加外力的作用可以带动物体使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做水平方向左右往复运动,而电动机带动丝杆螺母机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再由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传递运动,进而控制吊钩处的物体上下运动,此外,,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上部分还可以通过立柱进行360度的旋转,通过外力的作用下就可以使整个平衡吊装置处于一个较大范围的立体工作区间,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为作业提供了较高的便利。

平衡吊设计理念本就是在设计一个平衡机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他能随时保持平衡。平衡吊的平行四边形杆件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要求,其平衡状态才有可能完成。而这个最基本的条件是:平行四边形杆件满足杆长的比值相同,即:

AD/AB=DF/DE=m

m为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比例因数。由上公式可得在平衡吊在工作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忽略连杆的自重,摩擦力,连杆的承载变形,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可以使其平衡状态得到实现。在竖直导轨出杆件节点处上下的滑动,带动真个机构上下运动,固定竖直方向的运动,在水平向添加外力,带动吊钩F运动,其运动距离为x=X/m,外力消失的条件下,电机带动螺旋机构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距离Y,吊重点F运动距离y,满足y=2Y/(m—1)。

以下证明上述的原理公式,以下的分析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忽略一切的摩擦力,杆的重力,连杆承受载荷后所受的变形等因素。

图2.2机构运动简图

以下分析图2.3的连杆机构杆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杆ABD,DEF在受力分析可得受到3个力的作用,由此可得为三力杆件,根据静力平衡原理,这三个

力所受的合力为零,且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与一点,而杆件BC,EC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为二力杆件。DEF在F点吊起物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E杆通过铰链E施加给DEF的力P的方向和CE的方向相同,G力和P力相交于K点,Q力的方向经过D点和K点,已知重力G的大小和方向,Q力和P力的方向也知道,可知Q力和P力的大小。

图2.3 连杆机构受力图

同理可得ABD同样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DEF 对ABD的作用力Q’与Q力的方向相反,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3所示,二力杆BC通过B点给ABD的作用力S沿着BC轴线方向,Q’力和S力相交于J点,第三个力为固定铰链A对于ABD杆的支持力R力,R力必须通过J点,满足以下受力分析图。已知Q’力的大小和方向,S力的方向已知,有作图法可得R力和S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2.4为ABD杆的受力分析图

平衡吊必须达到平衡状态的主要条件是R力必须只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将ABD杆和DEF杆的受力分析图综合到一起研究,以下是综合受力分析图4。

图2.5平衡吊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力的封闭图

根据以上受力分析可得,当连杆装置满足过F点做一条轴向线FK和EC杆相交于K点,在连接K,D两点,并与BC杆相交于J点,但J点恰好过A点的轴向线,可以满足R力竖直向下。

机构需要满足下列的几何条件:△KEF∽△ABJ ,△KDE∽△DJB

根据三角形相似比的原理可得以下比例公式:

AB/BJ=KE/EF ,KE/DE=DB/JB

由以上公式联立可得:AB/BD=DE/EF

经以上推倒可得: △ABC∽△CEF,可得AC∥CF

又因为AC和CF有公共点C,可得A,C,F三点共线,AC=(m-1)CF;

2.2.平衡吊的运动分析

平衡吊的运动由横轴向,纵轴向组成,以下单独对两个方向的装置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2.2.1对装置横轴向状态的计算

进行运动分析,当A点不动时,水平移动C点,看F点的运动轨迹是怎样变化。如图2.5所示,过C点做一条水平直线MN,A点与F点的投影在这条直线上分别为,M,N两点。对C点进行平移,平移后为C’点,F点则平移至F’点,同样得到A,F’,C’共线,F’点在MN上的投影为N’点。

在C点左右水平移动之前有:

FEC∽△CBA,CE/AB=EF/BC=FC/CA=m—l

AFN∽△AMC,FC/CA=FN/AM= m—l

所以有FN=(m-1)*AM

C点移动后有:

△F’E’C∽△C’B’A,则C’E’/A’B’=E’F’/B’C’=F’C’/C’A’= m—l

F’C’/C’A=F’N’/A M=m-1,F’N’=(m-1)*AM

所以可得:F’N’= FN

可证明当C点做水平方向移动时,C’点也是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AFF’∽△AC’C,得:FF’=m*CC’

所以可得当F点做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C点也随着F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且F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m倍;

2.2.2:对装置纵轴向状态的计算

当A点运动时,F点的运动轨迹,C点固定住,A点移动到A’点的位置上,由图可得F’,C,A’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过C点做一条水平线MN,可得FN⊥MN,

△CFE∽△ACB,CF/AC=EF/BC=m-1

同理:△CNF∽△CMA,CN/CM=CF/AC=m-1

再对F点的位置变化进行分析,以上公式可以推导出△CNF’ ∽△CMA’,即NF’∥MA’,F点一直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由公式△CNF’ ∽△CMA’可得到FF’/AA’ =m-1,即F点的竖直方向速度是A点速度的m-1倍,当A点做匀速运动的条件下,F点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且F点的位移是是A点位移的m-1倍。

在以上的的计算中可以看出:再设计过程中m的取值直接影响到平衡吊的结构,与平衡吊的建模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m的取值范围为5到10之间,但m的取值不易过大或者过小,过小会造成工作范围较小,过大会导致各杆件受力不均匀,出现倒伏的现象。该平衡吊的吊钩处悬挂重载荷,m的取值相对较小,取6,从而使其结构更加的紧凑,符合其作业要求。

2.3平衡吊的设计流程

平衡吊设计主要步骤为,机构的选取,分析及选取合适材料,加以计算,根据材料及其机构的配合确定最后方案,检验是否合适。

1.连杆机构的设计→整理基本布局图→计算各部分铰链所受的力→杆件的材料的选择→截面尺寸与杆件长度的选择→再进行校核验算→确定杆的配重及质心的位置

2.丝杆螺母的设计→对螺母受力分析及其计算→螺母的设计→螺母的校核→选择合适的外力

3.将两个设计流程联合起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SOLIDWORKS建模

2.3.1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设计

以下图示是机构的作业简化图,由图示可以清楚地求出作业的工作区域,吊钩处的最大和最小移动距离,整个连杆机构的运动状态可以精准的看出来,包括各杆件在上下左右移动时候的角度变化趋势,对以下建立模型时提供了直观的运动体系,方便了建模时的尺寸的计算出错等。

图2.6 作业方框图

根据查阅的资料得出一般IT平衡吊的工作区域为:s=1800,z=1500,吊钩在悬挂重物的条件下上升的速度为6米每秒,根据力学平衡的原理分析已知:A,C,F三点共线,AF/AC=FF’/CC’=m=6;

当A点固定的情况下,重物点F水平方向上移动,则C点也会沿着水平方向上移动,重物点F的距离和C点呈现m倍的关系,水平移动的距离S=1800mm,理论上可在水平导向槽里移动300mm的距离;

同理,当C点固定不动时,重物F在上升或下降的移动中,A点也会随着F的轨迹移动,方向相同大小不等,他们的关系呈现为F是A的m-1倍,即竖直移动的距离z=1500mm,理论上竖直导向槽的距离为300mm。令K=0,由以下经验公式

H0=L0=1/2√(s+r)2+r2+z2·m2/(m-1)

令H0为最小Ⅱ杆长,L0为最小Ⅰ杆长,初步取H0= L0=1650,为杆H最小值,实际尺寸H应大于H0,最后确定最终布局图;

忽略自身的重力的情况下,对各个铰链受力分析,确定各杆件的截面尺寸;

图2.7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简图

通过以上图示可以测出4个极限位置的时候,α,β的角度值如下表格所示:

表2对α和β角度值的大小对应的各个点的极限位置

αβ

上内-7°55°

上外45o35°

下内-30o-19°

下外40°-25°

表2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当所受的载荷为1T是,各铰链计算公式:

I—IV铰链,IV—III、V铰链的计算公式:

R=±sinα·m·G /cos(α-β) α角的±和公式中的±保持一致

I—II铰链计算公式:G√(m-1)2(sinα) +[cosα+m·sinα·tan(α-β) ]2

1I—Ⅵ铰链计算公式:R=(m一1)G

V-Ill,IV铰链计算公式:R=N=m·G

以上公式中的α,β角的正负值的判断,根据以上纵横方向的界限划分,α,Β所在的方向确定他们的正负值。

位置α β F1 F2F3F4 F5F6 F7

(Kg) (Kg) (Kg) (Kg) (Kg) (Kg) (Kg)

上内-7°53°1300 6030 2110 4000 5010

上外43°35°3500 4950 3040

下内-30° -20°2500 4800 2336

下外37° -25°6020 9500 6430

计算各截面处所受的弯矩,杆臂的危点B,E,立柱的弯矩计算公式为:

ME=G·LEF· sinα,MB=(m-1)G·LAB·cosβ,ML=L·G

L是立柱距吊钩的水平尺寸,将以上表格的数据代入公式可得下表:(弯矩的单

位为100×10 3N·mm)

表3

由以上的计算所得到的数据,杆件的横截面可以初步确定,选择合适的长度和宽度,并添加合适的外形设计,选择适合的截面的高度和宽度,厚度,最后在进行校核,查阅文献得校核公式:

K(N/16H+M/4H2)≤[δ]

以上的公式成立后即可进行下面的SOLIDWORKS建模。

2.4平衡吊的丝杆螺母机构的设计

在整个设计过过程中我们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主要有旋转装置间的摩擦力,轴向的拉力,轴和杆件的摩擦力,旋转的力矩等

2.4.1选择材料

螺母和螺杆的材料分别选取45号钢,ZCuSn5Pb5Zn5,初步选定滑移速度较低的丝杆,V=4m/s,根据查阅的机械设计手册:螺旋副材料的允许压力范围是7MP 到10MP,我们选择合适的许压力位为9MP,查阅表格所得,螺杆的许压力δa=340MP,则螺杆的许压力值δP=85,MP,δP取值范围为65MP到115MP之间。同理,查表可得螺母的许压力值范围为45MP到65MP之间,δbp=50MP,而τp的取值范围是30到40MP之间,这里我们取中间值,即τp=35MP。

2.4.2耐磨性的选择

丝杆处的压力可由公式:

F=Q(m-1)=49000

选用的丝杆螺牙为呈梯形螺纹,螺纹的高度为h=0.5p

d2≥0.8√(F/ψ[P])

ψ的取值范围是1.2到2.5之间,选择合适的值,这里取2,[P]取9,有:

d2≥0.8√(F/ψ[P])=38.2

查阅机械手册,选择取公称直径为d=48mm, 螺距P=8mm,中径d2=44mm,螺杆大径为49mm,螺杆,螺母的小径分别为39mm,40mm。

可求得螺母高度H=ψ·d2=88mm,圈数n=H/L=11圈

2.4.3计算螺纹牙的强度

螺纹牙在工作的情况下容易受到挤压变形和剪切压力,而一般螺母的强度相比螺杆要低,只要检验螺母螺牙的强度即可:

螺纹牙的校核公式根据其危险截面抗剪切和抗弯曲条件:

τ=Q/πDbu=4.7≤35

螺牙截面弯曲强度条件:

δ=6FL/ΠDb2u

其中b为其根部厚度,b=0.65p,L是弯曲力臂,其大小由公式L=( D-D2)/2算得: 以上各数据可以算出δ=14.5≤35MP

2.5 SolidWorks建模

根据以上所得所得到的数据依次的建立各个零件的模型,在进行装配,最后得到装配图:

图2.8平衡吊的三维模型图

3.平衡吊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仿真分析

在以上我们仅仅得到了平衡吊的模型,并不能得到具体的动力与运动的特性以及应力应变的情况,下一步将运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学及其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并检验是否满足需要的运动及动力的曲线特征。

3.1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简介

由很多零件通过各个运动副约束关系构成的系统简称为多体系统,基本分为两大类,多刚体和多柔体系统,在运动的过程中构件的弹性变形对整个系统具有较大影响,则需要将各构件的弹性变形和系统进行配合,这属于多柔体动力学进行研究的范围,而对于多刚体系统,只要该系统运动的速度较慢,而配件弹性变

形对于整个系统不产生较大的影响,该系统中的各部分零件可视为刚体。多体动力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刚体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受力情况等。我们列出自由物体的变分运动方程,再有拉格朗日乘子定理,可以推导出多体运动学的方程。

3.2 ADAMS软件

ADAMS的全程是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 ,他具有建模,可视化,求解等功能,被广泛的使用在各个领域中,他的基本理论基础是根据拉格朗日方程组求解得到的,再进行建模,在多刚体,多柔体系统中均能使用,在求解动力学方程中主要有3种,分别为INDEX结合NEWTON-PAPSON公式求解法,SI1降阶积分法,SI2降阶积分法,ADAMS包含较多的模块,本论文中使用的主要是基础模块,我们主要在导入模型后为材料添加材料的属性,根据各个零件中的运动状态在添加合适的约束条件,施加一定的载荷,驱动等;再设置适合的仿真时间和步数进行计算和求解,得到仿真的速度,加速度,力矩等曲线图。

对于平衡吊,其主要机构是平行变形连杆机构及丝杆螺母机构,连接构件主要是轴件,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相对较低,由以上结论中,运用运动学的可看成多体刚性系统,用ADAMS可以得出他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仿真结果。优化参数更是缩短了其设计的时间,减少了设计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先导入仿真的模型,将SolidWorks的模型保存为paraSolid(x_t)的格式,打开ADAMS,找到保存的文件,开始我们先简化模型,去除多余的零件,最后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进行仿真,对得到的曲线图进行分析。

3.3处理模型

先简化模型,添加零件的材料属性,根据模型的运动轨迹添加相应的约束,这里主要涉及到旋转副,移动副,固定副,并在相应的运动副之间添加摩擦力因素,并在需要的运动副之间添加驱动力,处理完模型之后设置仿真步数和时间。

3.4仿真分析

图3.1

在此图中我们添加相应的约束副,这里主要是移动副,旋转副,固定副等,再设置相应的摩擦力因素等;进行下一步仿真分析。

3.4.1水平方向分析

图3.2

在去掉竖直方向的移动副后,改为旋转副,分别得出水平轴及其吊钩处的位移,速度曲线图,图3.2,可看出各零件的位移是时间成正比的,速度保持不变。

图3.3

图3.4

图3.5

图3.3和图3.4主要是对动力学的分析,主要为个旋转副及其移动副之间的摩擦力的变化,图3.5为各个力矩之间的变化的曲线图,可看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不规律的趋势,证明零件之间的受力不均匀。

3.4.2竖直分析

图3.6

在去掉水平方向的移动副后,改为旋转副,分别得出竖直轴及其吊钩处的位移,速度曲线图,图3.6,可看出各零件的位移是时间成正比的,速度保持不变。

图3.7

图3.8

图3.9

从图3.7,3.8,3.9亦可看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不规律的趋势,零件之间的受力不均匀。

3.4.3综合方向分析

图4.1

图4.2

图4.3

结论

在综合方向可知满足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是均满足运动学的曲线的,在各个约束副之间的力的变化是不均匀的,符合动力学特征

致谢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通过袁伟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最后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我的论文,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即将迎来大学的毕业,所以这次的论文使我们最后的一个在校的任务,我还是很用心的,毕竟这也是我对大学四年的总结,最后我要真诚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袁伟萍,您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同时也要谢谢我的同学们,和你们一起讨论的时刻真的很充实。

参考文献

[1]张昌明.三维打印机ZPrinter310系统Z向升降台的结构设计[J]. 机械管理开发, 2008(4):19-21.

[2]赵军健.某紧凑快速自动化传送装置的动力学与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吴宝伟陆素梅.物体受力图受力分析一课教学难点的突破[J].职业,2014(33):105-105.

[4]陶思危.基于摩擦齿轮的体积显示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5]闫爱和.平衡吊的运动分析及平衡方法[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0(4):43-48.

[6]王波.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及在汽车上的应用[D].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平衡吊的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

平衡吊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作者:** 指导老师:** ********** *************** 1 绪论 1.1 平衡吊的概要平衡吊是的主要结构是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放大形态和螺母升降结构,通过外力的作用下达到重物的上升和下降的目的,平衡吊可以满足重物随时停留在需要的工作区域。比其他的吊装设备更具有优越性,它比一般吊装设备更加的灵活,从而更加的精准,与机械手相比等其他吊装设备比,其结构更加得合理,性能较好,广泛的使用于重工业的生产中,在机床厂中更是被用作吊装作业,在小型企业装卸货物,例如码头的施工,集装箱的搬运,非常适合于作业区域窄,时间间隔短的作业方式。其极大减少了人力使用,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平衡吊在市场上主要常见的有3 种,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机械式,顾名思义,通过外力的使用,使其达到升降的目的,主要在生产,搬运的的领域中常见,后期,更是添加了电动装置,优化了他的配置,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气动式平衡吊主要是对于气压的控制原理实现升降功能的我们成为气动式平衡吊,液压式,主要是根据液压系统来设置的,在大多数重工业生产地使用广泛。现在主要使用的为气动式平衡吊,主要省力,都是自动化进行的,按照平衡吊臂的类型还可以将平衡吊分为通用和专用类型,他们各有各的特色,相对于大型的吊车来说,其缺点是工作的行程围较小,区域局限化。 平衡吊的种类及其特点:液压平衡吊的特点:液压平衡吊有3 大类,有级,单级,无级变速的,他们通过不同的油路控制来达到不同的工作地点; 气动平衡吊的特点:体积不大,比一般的平衡吊具有灵活的特色;电动平衡吊:又称为机械式平衡吊,具有控制重物在任意指定地点的特点,一般为定速转动; Cad(2D)+solidworks(3D) 图纸整套免费获取,需要的 加QQ1162401387 1.2 平衡吊的结构 平衡吊主要有大小臂,起重臂,短臂,电机,立柱,丝杆螺母传动副构成的,其中的几个臂件通过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构成的。在外力的作用下起到升降重物的作用。

动力学主要仿真软件

车辆动力学主要仿真软件 I96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了动力学软件DYNA主要解决多自由度 无约束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进行车辆的“质量一弹簧一阻尼”模型分析。作为第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代表,对于解决具有约束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工作量依然巨大,而且没有提供求解静力学和运动学问题的简便形式。 随着多体动力学的谨生和发展,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软件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N.Orlandeo和,研制的ADAM 软件,能够简单分析二维和三维、开环或闭环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侧重于解决复杂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并应用GEAR刚性积分算法,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提高计算效率° 1977年,美国Iowa大学在,研究了广义坐标分类、奇异值分解等算法并编制了DADS软件,能够顺利解决柔性体、反馈元件的空间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随后,人们在机械系统动力学、运动学的分析软件中加入了一些功能模块,使其可以包含柔性体、控制器等特殊元件的机械系统。 德国航天局DLF早在20世纪70年代,Willi Kort tm教授领导的团队就开始从事MBS软件的开发,先后使用的MBS软件有Fadyna (1977)、MEDYNA1984),以及最终享誉业界的SIMPAC( 1990).随着计算机硬件和数值积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欧洲航空航天事业需求的增长,DLR决定停止开发基于频域求解技术的MED YN软件,并致力于基于时域数值积分技术的发展。1985年由DLR开发的相对坐标系递归算法的SIMPACI软件问世,并很快应用到欧洲航空航天工业,掀起了多体动力学领域的一次算法革命。 同时,DLR首次在SIMPAC嗽件中将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开创了多体系统动力学由多刚体向刚柔混合系统的发展。另外,由于SIMPACI算法技术的优势,成功地将控制系统和多体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发

刚体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

刚体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 编者按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2000 年第十九次会议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并决定从 2002 年起在复赛题与决赛题中使用提要中增补的内容. 一、竞赛涉及有关刚体的知识概要 1. 刚体 在无论多大的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其形状和大小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刚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效应不显著可被忽略时,即可将其视为刚体,刚体内各质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是其重要的模型特征. 2 . 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刚体运动时,其上各质点的运动状态(速度、加速度、位移)总是相同的,这种运动叫做平动.研究刚体的平动时,可选取刚体上任意一个质点为研究对象.刚体运动时,如果刚体的各个质点在运动中都绕同一直线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叫做转动,而所绕的直线叫做转轴.若转轴是固定不动的,刚体的运动就

是定轴转动.刚体的任何一个复杂运动总可看做平动与转动的叠加,刚体的运动同样遵从运动独立性原理. 3. 质心质心运动定律 质心这是一个等效意义的概念,即对于任何一个刚体(或质点系),总可以找到一点C,它的运动就代表整个刚体(或质点系)的平动,它的运动规律就等效于将刚体(或质点系)的质量集中在点C,刚体(或质点系)所受外力也全部作用在点C时,这个点叫做质心.当外力的作用线通过刚体的质心时,刚体仅做平动;当外力作用线不通过质心时,整个物体的运动是随质心的平动及绕质心的转动的合成. 质心运动定律物体受外力 F 作用时,其质心的加速度为aC,则必有F=maC,这就是质心运动定律,该定律表明:不管物体的质量如何分布,也不管外力作用点在物体的哪个位置,质心的运动总等效于物体的质量全部集中在此、外力亦作用于此点时应有的运动. 4 . 刚体的转动惯量J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题型1运动学、动力学类问题练习

计算题题型1 运动学、动力学类问题 角度1: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2017·江西吉安一诊)如图所示,在赛车训练场相邻两车道上有黑白两辆车,黑色车辆停在A线位置,某时刻白色车速度以v1=40 m/s通过A线后立即以大小a1=4 m/s2的加速度开始制动减速,黑车4 s后开始以a2=4 m/s2的加速度开始向同一方向匀加速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两车同时在B线位置.两车看成质点.从白色车通过A线位置开始计时,求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同时在B线位置及在B线位置时黑色车的速度大小. 2.质量M=10 kg的木板A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当A的速度v0=5 m/s时,在A的左端施加一个恒力F=35 N,如图所示,同时在木板上表面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m=5 kg的滑块B.已知滑块B右端的木板上表面粗糙,长度为12.5 m,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滑块左端的木板上表面包括滑块所放的位置均光滑,长度为 2.5 m,g 取10 m/s2. (1)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与木板的速度相等? (2)共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与木板分开? 3.(2017·辽宁鞍山一模)如图所示为在某工厂的厂房内用水平传送带将工件的半成品运送到下一工序的示意图.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2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将质量

为m=20 kg的半成品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处,半成品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传送带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半成品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所经历的时间; (2)半成品工件与传送带间发生的相对位移大小; (3)若每分钟运送的半成品工件为30个,则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因运送工件而增加多少? 角度2: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与磁场中的平衡与运动 1.(2017·黑龙江双鸭山一模)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被置于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物块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取g,sin 37°= 0.6,cos 37°=0.8.求: (1)水平向右电场的电场强度; (2)若将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物块的加速度是多大? (3)电场强度变化后物块下滑距离L时的动能.

平衡吊的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

平衡吊得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作者:** 指导老师:** ********** *************** 1绪论 1、1平衡吊得概要 平衡吊就是得主要结构就是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得放大形态与螺母升降结构,通过外力得作用下达到重物得上升与下降得目得,平衡吊可以满足重物随时停留在需要得工作区域内。比其她得吊装设备更具有优越性,它比一般吊装设备更加得灵活,从而更加得精准,与机械手相比等其她吊装设备比,其结构更加得合理,性能较好,广泛得使用于重工业得生产中,在机床厂中更就是被用作吊装作业,在小型企业装卸货物,例如码头得施工,集装箱得搬运,非常适合于作业区域窄,时间间隔短得作业方式。其极大减少了人力使用,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 平衡吊在市场上主要常见得有3种,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机械式,顾名思义,通过外力得使用,使其达到升降得目得,主要在生产,搬运得得领域中常见,后期,更就是添加了电动装置,优化了她得配置,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气动式平衡吊主要就是对于气压得控制原理实现升降功能得我们成为气动式平衡吊,液压式,主要就是根据液压系统来设置得,在大多数重工业生产地使用广泛。现在主要使用得为气动式平衡吊,主要省力,都就是自动化进行得,按照平衡吊臂得类型还可以将平衡吊分为通用与专用类型,她们各有各得特色,相对于大型得吊车来说,其缺点就是工作得行程范围较小,区域局限化。 平衡吊得种类及其特点: 液压平衡吊得特点:液压平衡吊有3大类,有级,单级,无级变速得,她们通过不同得油路控制来达到不同得工作地点; 气动平衡吊得特点:体积不大,比一般得平衡吊具有灵活得特色; 电动平衡吊:又称为机械式平衡吊,具有控制重物在任意指定地点得特点,一般为定速转动; Cad(2D)+solidworks(3D)图纸整套免费获取,需要得 加QQ1162401387 1、2平衡吊得结构 平衡吊主要有大小臂,起重臂,短臂,电机,立柱,丝杆螺母传动副构成得,其中得几个臂件通过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构成得。在外力得作用下起到升降重物得作用。

仿人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仿人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姓名:王建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指导教师:马宏绪 20031101

能力;目前,ASIMO代表着仿人机器人研究的最高水平,见图卜2。2000年,索尼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研制的仿人机器人SDR一3X,2002年又研制出了SDR一4X,见图卜3。日本东京大学也一直在进行仿人机器人的研究,与Kawada工学院合作相继研制成功了H5、H6和H7仿人机器人,其中H6机器人高1.37米,体重55公斤,具有35个自由度,目前正在开发名为Isamu的新一代仿人机器人,其身高1.5米,体重55公斤,具有32个自由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也在从事PINO机器人的研究,PINO高0.75米,采用29个电机驱动,见图卜4。日本Waseda大学一直在从事仿人机器人研究计划,研制的wL系列仿人机器人和WENDY机器人在机器人界有很大的影响,至今已投入100多万美元,仍在研究之中。Tohoku大学研制的Saika3机器人高1.27米,重47公斤,具有30个自由度。美国的MIT和剑桥马萨诸塞技术学院等单位也一直在从事仿人机器人研究。德国、英国和韩国等也有很多单位在进行类似的研究。 图卜1P2机器人图卜2ASIMO机器人图1.3SDR-4X机器人图1-4PINO机器人 图卜5第一代机器人图l-6第二代机器人图1.7第三代机器人图1—8第四代机器人 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国内也开展了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主要有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从事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研制机器人已有10余年的历史,该实验室在这期间分四阶段推出了四代机器人,其中,2000年底推出的仿人机器入一“先行者”一是国内第一台仿人机器人。2003年6月,又成功研制了一台具有新型机械结构和运动特性的仿人机器人,这台机器人身高1.55米,体重63.5公斤,共有36个自由度,脚踝有力 第2页

QJ1E47FMD发动机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计算

QJ147FMD发动机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计算 一、QJ147FMD发动机的参数: 标定转速:6000r/min 曲轴半径:19.6mm 连杆长度:80mm 缸径:47mm 曲柄连杆比:0.245 二、曲柄连杆机构再ADAMS软件中的仿真计算: 上图是燃气的爆发压力和往复惯性力以及合力的曲线图。 上图是用ADAMS软件仿真计算出的往复惯性力和理论计算的比较图。粉色——理论计算,蓝色——仿真计算。理论计算:max=745N,min=-1230N; 仿真计算:max=546.6316N,min=-901.3991N. 出现上诉的原因个人理解是: (1)仿真计算的往复加速度=理论计算的往复加速度,那么产生仿真计算所得到的往复惯性力和理论计算所得到的往复惯性力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往复质量的计算;(2)在理论计算中,往复质量的计算是由活塞组的质量+连杆小头的质量,而在小头质量的换算过程中教科书上介绍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两质量和三质量系统来等效代替

连杆。并且可以确定的是用三质量系统来代替两质量系统计算的更为精确只是计算起来比较困难。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可以的话用四质量系统来代替连杆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比三质量系统来代替连杆是不是更为精确?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用无数个质量点来代替连杆系统所计算得到的结果将会比2质量系统来代替连杆计算的精度要高很多,这一点用ADAMS软件可以轻松的做到。(3)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即同一个连杆用两质量系统和三质量系统分别来代替的时候,同一个连杆在换算到连杆小头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很容易想到用三质量系统来代替连杆的时候换算到连杆小头的质量应该比两质量换算到连杆小头的质量要小,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用无数个质量点来代替连杆的时候,换算到连杆小头的质量要比教科书上按两质量系统来代替连杆换算到连杆小头出的往复质量要小。(4)由于摩托车的发动机的转速很高,所以他的往复加速度很大。我们这次所研究的发动机的加速度的数量级:几千。可见,当往复质量减少1%时,则往复惯性力将减少几十牛。(这也是我们在设计高速发动机的时候要注意减少往复惯性质量的原因,而我们按照理论公式来计算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人为的增大了往复质量。)由以上的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用ADAMS仿真软件来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比按纯理论方法所计算的更为精确。 三、主轴径的受力分析: (1)我们用ADAMS软件,将所研究的发动机的轴径作为刚体并且还考虑到了轴承的安装位置以及曲柄系统的质心位置的影响之后所得到的曲轴主轴径的受力分析图。 上图是曲轴的两个轴径受力的极坐标图。

大学物理练习题运动学动力学答案

练习题1:质点运动学和动力学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速率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 2.质点的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一定作直线运动。(√) 3. 物体匀速率运动,加速度必定为零。( × ) 4. 对于一个运动的质点,具有恒定速率,但可能有变化的速度。( √ ) 5.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 √ ) 6.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7.一个系统如果只受到保守内力的作用,此系统机械能守恒。(√) 8.质量为 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的子弹水平地射入木块后又穿出木块,则在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9. 子弹分别打在固定的软和硬的两块木块内,则木块受到的冲量相同,但硬木块的平均作用力大。(√) 10. 一对内力作功之和必为零。(×)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则:( B ) (A)对该物体必须做功;(B)对该物体必须施力,且合力不会为零; (C)它的速率必然增大;(D)它的动能必然增大。 2. 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r?=2ti?+(4?t2)j? (SI),则当t=2S时,质点的速度是 ( A )

(A) (2i ??4j ?)m s ? (B) (?2i ?)m s ? (C) (?4j ?)m s ? (D) (2i ?+4j ?)m s ? 3、下列几种运动形式,哪一种运动是加速度矢量a ??保持不变的运动?( C )。 A 、单摆运动; B 、匀速度圆周运动; C 、抛体运动; D 、以上三种运动都是a ??保持不变的运动。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5. 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A)/dv dt (B)2/v r (C)2//dv dt v r + (D) 6. 质点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中 ( C ) (A) 动能和动量都守恒; (B) 动能和动量都不守恒; (C) 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D) 动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7. 质点的内力可以改变 ( C ) (A) 系统的总质量; (B) 系统的总动量; (C) 系统的总动能; (D) 系统的总角动量。 8. 一物体沿固定圆弧形光滑轨道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则 ( B ) (A) 它的加速度方向永远指向圆心,其速率保持不变; (B) 它受到的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C) 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管道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变径机构仿真

MECHANICAL ENGINEER 机械工程师 管道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变径机构仿真 史继新1a,1b,刘芙蓉1a,1b,胡啸2,袁显宝1a,1b,陈保家1a,1b,李响1a,1b (1.三峡大学 a.湖北省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重点实验室;b.机械与动力学院,湖北宜昌443002;2.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223) 摘要:基于对核电站压力容器和主管道接管内部检查的需要,研发了一种多履带可变径式管道检查机器人。分析机器人四种不同的运动情况,得出机器人履带轮角速度和机器人在管道内旋转速度及行走线速度的函数,建立了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学模型。针对机器人可变径机构,建立力学模型,得出变径机构中弹簧的理论数据,并运用Inventor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 关键词:管道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变径机构;Inventor运动仿真 中图分类号:TP242.3;TH122文献标志码:粤文章编号:员园园圆原圆猿猿猿(圆园员9)04原园014原园3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Variable Diameter Mechanism Simulation of Pipeline Robot SHI Jixin1a,1b,LIU Furong1a,1b,HU Xiao2,YUAN Xianbao1a,1b,CHEN Baojia1a,1b,LI Xiang1a,1b (1.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Hubei Key Laboratory of Hydroelectric Machinery Design&Maintenance;b.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Yichang443002,China;2.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Ltd.,Wuhan430223,China) Abstract院Based on the need for internal inspe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pressure vessels and main pipelines,a multi-track variable-diameter pipeline inspection robot is developed.The four different motions of the robot are analyzed,and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robot crawler wheel and the rotation speed of the robot in the pipeline and the traveling linear velocity are obtained.The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robot in the pipeline is established.For the robot variable diameter mechanism,the mechan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the theoretical data of the spring in the variable diameter mechanism is calculated,and the rationality is verified by Inventor mo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Keywords:pipeline robot;kinematics model;variable diameter mechanism;Inventor motion simulation 0引言 随着核电厂运行时间的增加,各种规格管道内表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实施检查与维修。因这些部位处于强辐射区,人员无法直接实施这些工作,必须开发具有行走功能的管道机器人携带摄像头完成核电厂管道检查工作。目前,发达国家对于管道机器人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1]:德国ECA公司研制出一系列管道爬行机器人,在满足多尺寸规格管道的前提下,能搭载多种检测工具,其检查的管道范围从150耀2000mm;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制出Thes系列管道机器人[2];韩国汉城汉阳大学研制出双模块协作管道检测机器人[3]。中国在管道检查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晚,北京德朗检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DNC100、DNC150等管道爬行器,已在核电领域中得到运用;东华大学研制除了自主变位履带足管道机器人[4];上海交通大学针对煤气管道的检测,研制出煤气管道检测机器人样机[5]。 针对目前国内外传统机器人在面对垂直、微小、复杂管时,存在通行性能差、稳定性弱、牵引力不足等缺点。本项目所研制的多履带可变径式管道检查机器人,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移动方式等方面做出改进,能适应150耀160mm管径的管道内部运动,分析了其管道内部运动的运动学模型和变径机构的力学模型,并针对变径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1管道检查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 为了满足核电厂管道内部检查的需要,机器人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能力:1)机器人的速度调节能力;2)机器人的转向能力;3) 析, 构设计,如图1 道机器人具有三组履带轮, 很好的夹紧力。 立的电动机控制, 每组履带轮的独立运动, 节不同电动机的转速来使机器人顺利通过弯管。履带轮和主体之间的连杆机构配上弹簧的特性使机器人具有很好的管道适应能力,可以适应150耀160mm管道直径的运动。2运动学分析 机器人每组履带轮的角速度决定机器人整体的运动情况,因此本节根据机器人履带轮角速度和机器人整体运动情况的函数关系建立运动学模型。该模型的坐标系、关节变量和参数如图2所示。XY Z表示全局坐标参考系,并且xyz表示附接到管线检查机器人的中心的局部坐标系;i、j 和k是局部坐标系的单位矢量。无论机器人如何移动,x轴 图1管道机器人 三维模型 1.履带轮组 2.变径机构 3.主体 3 2 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05112);湖北省教育厅 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D2*******);湖北省水电机械 设备设计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6KJX15、 2017KJX04) 14 圆园员9年第4期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431663.html,电邮:hrbengineer@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431663.html,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概念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概念 运动学 运动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至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则是动力学的研究课题。 用几何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系,因此,单纯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对任何运动的描述都是相对的。这里,运动的相对性是指经典力学范畴内的,即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时间和空间的量度相同,和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不过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的量度就同参照系有关了。这里的“运动”指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的改变;所谓“从几何的角度”是指不涉及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如质量等)和加在物体上的力。 运动学主要研究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点是指没有大小和质量、在空间占据一定位置的几何点。刚体是没有质量、不变形、但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的形体。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两部分。掌握了这两类运动,才可能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的运动。 在变形体研究中,须把物体中微团的刚性位移和应变分开。点的运动学研究点的运动方程、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征,这些都随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而异;而刚体运动学还要研究刚体本身的转动过程、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更复杂些的运动特征。刚体运动按运动的特性又可分为:刚体的平动、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定点转动和刚体一般运动。 运动学为动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学)提供理论基础,也包含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很多学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运动学的发展历史 运动学在发展的初期,从属于动力学,随着动力学而发展。古代,人们通过对地面物体和天体运动的观察,逐渐形成了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和时间的概念。中国战国时期在《墨经》中已有关于运动和时间先后的描述。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落体运动和圆运动,已有了速度的概念。

《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实验指导书

《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 2014年10月

实验一虚拟样机几何建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虚拟样机建模的目的 2、掌握利用Adams/View 进行几何体建模的方法,熟悉典型几何体的建模命令和相关的属性调整方法 二、实验要求 实验前预习相关知识和实验内容。 三、实验原理 Adams/view 中的几何建模工具集如图1所示。 图1 几何建模工具集 调用几何建模工具通常有两种方法:使用主工具箱上的建模工具集选择工具图标,或通过菜单选择几何建模工具命令。 使用主工具箱建模方法: 1)在主工具箱中,用鼠标右键选择上部的几何建模按钮,屏幕弹出如图1所示的几何建模工具集; 2)用鼠标选择相应的建模工具集的图标; 3)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修改参数值。 4)按照屏幕下方状态栏的提示,绘制几何图形。

图形 图2 基本形体图库 四、实验设备 机房,adams软件 五、实验步骤 1)在几何建模工具集中选取所要建的三维实体建模工具图标; 2)在参数设置栏,设置所建立的几何体是新构件(New Part)、添加到现有构件(Add to Part)还是添加到地基上(On Ground); 3)在参数设置栏,选择输入有个尺寸参数。 4)按照屏幕下方状态栏的提示,用鼠标确定起始绘图点; 5)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屏幕出现所绘图形。可以在参数设置栏设置形体的尺寸; 6)释放鼠标,完成简单形体建模,绘图结束点定义了几何体的方向和部分形体。 六、实验注意事项 无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原理和要求画出2个基本的形体

实验二约束类型及工具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中常用的约束类型 2. 掌握 Adams/View中添加运动约束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实验前预习相关知识和实验内容 三、实验原理 ADANMS/View提供了12种常用的运动副工具。作用:可以将两个构件连接起来。条件:被连接的构件可以是刚体构件、柔性构件或者是点质量。常用运动副如图1所示。 图1 常用的运动副 1)在连接工具集或者在连接对话框,选择连接工具图标。

机械系统动力学作业---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分析

机械系统动力学作业---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分 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摘要] 机器臂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这里主要对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动力学研究。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正向动力学。经过研究得出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为后续更深入研究做铺垫。 [关键字]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拉格朗日方程 一、介绍 机器人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简化解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在线计算的时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课题。 机器人动力学问题有两类: (1) 给出已知的轨迹点上的,即机器人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相应的关节力矩向量Q r。这对实现机器人动态控制是相当有用的。 (2) 已知关节驱动力矩,求机器人系统相应的各瞬时的运动。也就是说,给出关节力矩向量τ,求机器人所产生的运动。这对模拟机器人的运动是非常有用的。 二、二自由度机器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机器人是结构复杂的连杆系统,一般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方程,对其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1) 选取坐标系,选定完全而且独立的广义关节变量θr ,r=1, 2,…, n。 (2) 选定相应关节上的广义力F r:当θr是位移变量时,F r为力;当θr是角度变量时, F r为力矩。 (3) 求出机器人各构件的动能和势能,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4)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求得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下面以图1所示说明机器人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完整版)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绪论 (1) 1.1CATIA V5软件介绍 (1) 1.2ADAMS软件介绍 (1) 1.3S IM D ESIGNER软件介绍 (2) 1.4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2) 2 曲柄连杆机构的建模 (3) 2.1活塞的建模 (3) 2.2活塞销的建模 (5) 2.3连杆的建模 (5) 2.4曲轴的建模 (6) 2.5汽缸体的建模 (8) 3 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 (10) 3.1将各部件导入CATIA装配模块并利用约束命令确定位置关系 (10) 4 曲柄连杆机构导入ADAMS (14) 4.1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之间运动副分析 (14) 4.2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之间运动副建立 (14) 4.3曲柄连杆机构导入ADAMS (16) 5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17)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1 绪论 1.1 CATIA V5软件介绍 CATIA V5(Computer-graphics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是法国Dassault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一套完整的3D 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它的内容涵盖了产品概念设计、工业设计、三维建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生成、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电缆和管道布线、各种模具设计与分析、人机交换等实用模块。CATIA V5不但能保证企业内部设计部门之间的协同设计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企业整个集成的设计流程和端对端的解决方案。CATIA V5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摩托车行业、机械、电子、家电与3C产业、NC加工等领域。 由于其功能的强大而完美,CATIA V5已经成为三维CAD/CAM领域的一面旗帜和争相遵从的标准,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及摩托车领域。法国的幻影2000系列战斗机就是使用CATIA V5进行设计的一个典范;波音777客机则使用CATIA V5实现了无图纸设计。另外,CATIA V5还用于制造米其林轮胎、伊莱克斯电冰箱和洗衣机、3M公司的粘合剂等。CATIA V5不仅给用户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而且具有先进的开发性、集成性及灵活性。 CATIA V5的主要功能有:三维几何图形设计、二维工程蓝图绘制、复杂空间曲面设计与验证、三维计算机辅助加工制造、加工轨迹模拟、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标准零件管理。 1.2 ADAMS软件介绍 ADA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该软件是美国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开发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目前,ADAMS己经被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数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根据1999年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软件国际市场份额的统计资料,ADAMS软件销售总额近八千万美元、占据了51%的份额。 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

动力学主要仿真软件

车辆动力学主要仿真软件 196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了动力学软件DYNA,主要解决多自由度无约束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进行车辆的“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分析。作为第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代表,对于解决具有约束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工作量依然巨大,而且没有提供求解静力学和运动学问题的简便形式。 随着多体动力学的诞生和发展,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软件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N.Orlandeo和,研制的ADAMS软件,能够简单分析二维和三维、开环或闭环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侧重于解决复杂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并应用GEAR 刚性积分算法,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提高计算效率。1977年,美国Iowa 大学在,研究了广义坐标分类、奇异值分解等算法并编制了DADS软件,能够顺利解决柔性体、反馈元件的空间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随后,人们在机械系统动力学、运动学的分析软件中加入了一些功能模块,使其可以包含柔性体、控制器等特殊元件的机械系统。 德国航天局DLR早在20世纪70年代,Willi Kortüm教授领导的团队就开始从事MBS软件的开发,先后使用的MBS软件有Fadyna (1977)、MEDYNA(1984),以及最终享誉业界的SIMPACK(1990).随着计算机硬件和数值积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欧洲航空航天事业需求的增长,DLR决定停止开发基于频域求解技术的MEDYNA软件,并致力于基于时域数值积分技术的发展。1985年由DLR开发的相对坐标系递归算法的SIMPACK软件问世,并很快应用到欧洲航空航天工业,掀起了多体动力学领域的一次算法革命。 同时,DLR首次在SIMPACK软件中将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开创了多体系统动力学由多刚体向刚柔混合系统的发展。另外,由于SIMPACK算法技术的优势,成功地将控制系统和多体

机器人机械臂运动学分析(仅供借鉴)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摘要] 机器臂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这里主要对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动力学研究。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正向动力学。经过研究得出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为后续更深入研究做铺垫。 [关键字] 平面二自由度 一、介绍 机器人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简化解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在线计算的时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课题。 机器人动力学问题有两类: (1) 给出已知的轨迹点上的,即机器人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相应的关节力矩向量Q r。这对实现机器人动态控制是相当有用的。 (2) 已知关节驱动力矩,求机器人系统相应的各瞬时的运动。也就是说,给出关节力矩向量τ,求机器人所产生的运动。这对模拟机器人的运动是非常有用的。 二、二自由度机器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机器人是结构复杂的连杆系统,一般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方程,对其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1) 选取坐标系,选定完全而且独立的广义关节变量θr ,r=1, 2,…, n。 (2) 选定相应关节上的广义力F r:当θr是位移变量时,F r为力;当θr是角度变量时, F r为力矩。 (3) 求出机器人各构件的动能和势能,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4)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求得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下面以图1所示说明机器人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ADAMS软件在汽车前悬架-转向系统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上课讲义

ADAMS软件在汽车前悬架-转向系统 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尤瑞金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利用国际上著名的ADAMS软件对工程上多刚体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 方法,并用这一方法模拟了某货车悬架-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研究开发了前、后处理专 用程序,使该软件适用于车辆系 统,并得出了许多具有工程意义的结果。 主题词:汽车总布置-计算机辅助设计县架转向系 一、前言 汽车悬架和转向的动学及动力学分析是汽车总布置设计、运动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研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汽车性能的基础。由于汽车前悬架一转向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空间机构,特别是前独立悬架,一般多设计成主销内倾和后倾,并且控制臂轴也大多倾斜布置。这些就给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带来较大困难。过去多用简化条件下的图解法一般的分析计算法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并且费时费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不断提高,国外研制了IMP、ADAMS及DAMN等很多专用程序,用于车辆运动学及 动力学分析。 本文是在消化吸收引进的ADAMS软件过程中,结合汽车设计,解决运动学及动力学问题,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二、ADAMS软件概述 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化分析软件包)是由美国机械动力公司开发的。由于该软件采用的比较先进的计算方法,大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其精确度也相当高,因上,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的各个领域。 1.ADAMS软件功能如下: 一般ADAMS分析功能如下: (1)可有效地分析三维机构的运动与力。例如可以利用ADAMS来模拟作用在轮胎上的垂直、转向、陀螺效应、牵引与制动、力与力矩;还可应用ADAMS进行整个车辆或悬架系统道路操纵性的研究。 (2)利用ADAMS可模拟大位移的系统。ADAMS很容易处理这种模型的非线性方程, 而且可进行线性近似。 (3)可分析运动学静定(对于非完整的束或速度约束一般情况的零自由度)系统。 (4)对于一个或多外自由度机构,ADAMS可完成某一时间上的静力学分析或某一时 间间隔内的静力学分析。

大学物理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习题解答

第二章 习题解答 2-17 质量为2kg 的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j t t i t r ?)133(?)16(22+++-= (单位:米,秒), 求证质点受恒力而运动,并求力的方向大小。 解:∵j i dt r d a ?6?12/22+== , j i a m F ?12?24+== 为一与时间无关的恒矢量,∴质点受恒力而运动。 F=(242+122)1/2=125N ,力与x 轴之间夹角为: '34265.0/?===arctg F arctgF x y α 2-18 质量为m 的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j t b i t a r ?sin ?cos ωω+= ,a,b,ω为正常数,证明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总指向原点。 证明:∵r j t b i t a dt r d a 2222)?sin ?cos (/ωωωω-=+-== r m a m F 2ω-==, ∴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总指向原点。 2-19在图示的装置中两物体的质量各为m 1,m 2,物体之间及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都为μ,求在力F 的作用下两物体的加速度及绳内张力,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可 伸长。 解:以地为参考系,隔离m 1,m 2,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图示,其中:f 1=μN 1=μm 1g , f 2=μN 2=μ(N 1+m 2g)=μ(m 1+m 2)g. 在水平方向对两个质点应用牛二定律: ②①a m T g m m g m F a m g m T 221111)(=-+--=-μμμ ①+②可求得:g m m g m F a μμ-+-= 2 112 将a 代入①中,可求得:2 111) 2(m m g m F m T +-= μ 2-20天平左端挂一定滑轮,一轻绳跨过定滑轮,绳的两端分别系上质量为m 1,m 2 的物体(m 1≠m 2),天平右端的托盘上放有砝码. 问天平托盘和砝码共重若干,天平才能保持平衡?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伸长。 解:隔离m 1,m 2及定滑轮,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图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 1 N 1 m 1 g T a F N 2 m 2g T a N 1 f 1 f 2 T' m 1g a T' m 2g a

运动学、动力学知识要点

《直线运动》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x ?——路程l 速度v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 加速度a ——t v a ??=??,物理意义 二、基本模型 质点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抛体运动) 三、基本规律(模型草图) 1.匀速直线运动:vt x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at v v ±=0,202 1at t v x ±=,ax v v 2202±=-,220 t v v v v =+=,2aT x =? 3.t v -图象、t x -图象(点、线、面积、斜率、截距) 四、基本方法(过程草图) 比例法——相等时间、相等位移 逆向运动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其它 对称法——往返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平均速度法 逐差法 图象法 五、基本实验 打点计时器 纸带法测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平均速度法)、加速度(图象法、逐差法) 六、难点题型 1.刹车问题——刹车时间 2.追击、相遇问题(草图、图象) (1)相遇问题——同一时刻、同一地点 (2)追击问题——关键:速度相等; 分析:速度相等前后; 结果:相距最近、最远,或能否追上。 *3.相对运动:相对参考系绝对v v v ???+= 七、易错点汇集 1.纸带处理:2naT x x m n m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矢量性:减速运动或往返运动中,加速度为负值(一般规定出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图象问题:用图象解决追击相遇问题 4.答题技巧:抓关键词,统一单位,字母区别 画过程草图,灵活选取公式——平均速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