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概述、腹前外侧壁解剖

合集下载

腹部概述腹前外侧壁

腹部概述腹前外侧壁

二、腹壁Abdomina wall
以腋后线为界分为
腹前外侧壁和腹后壁2 部分
除后正中部以脊柱
腰段作支柱外,大部 分为肌性成份 因腹壁大部柔软宽 阔,故便于触摸腹内 脏器,执行诊断、治 疗及开腹手术
三、腹腔 Abdominal cavity
是由腹壁围成的腔
境界
•上界
--随膈穹隆高达第4 (右侧) 和第5(左侧)肋间隙水平 •下界:小骨盆上口 •前外侧界:腹前外侧壁 •后界:腹后壁 特点与意义 •其实际范围比表面范围大 •胸下部贯通伤可同时损伤胸部 与腹上部器官;反之腹上部器 官损伤可合并胸下部器官损伤
四、腹股沟区 Inguinal region
位臵与境界
腹股沟区的层次
腹股沟管
睾丸下降与腹股沟斜疝的关系 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疝
(一)位置、境界
(二)腹股沟区的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分两层) 3.腹外斜肌腱膜 腱膜形成的结构★
①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
②腔隙韧带 Lacunar
睾丸降入阴囊后,腹膜鞘突上部闭锁,形成鞘韧带; 而下部不闭锁,围绕睾丸形成睾丸鞘膜,其脏、壁 两层之间的腔隙的腔称鞘膜腔。 如未降入阴囊而停滞于腹腔或腹股沟管内,则形成 隐睾(→不育;恶变为睾丸肿瘤)。 如腹膜鞘突不闭锁,则可导致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
Fig
Descent of Testes
ligament
③耻骨梳韧带 Pectineal
igament
④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位置:耻骨结节外上方 形态:三角形 •内侧脚 --裂隙内上部纤维 --止于耻骨联合 •外侧脚 --裂隙外下部纤维 --止于耻骨结节 •脚间纤维 --为连于两脚间的横行纤维

局部解剖学-腹部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腹壁的解剖

腹壁的解剖
(3)腹股沟管浅环:
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 结节外上方的 三角形的裂隙。
(4)内侧脚:
腹股沟管浅环的上缘部分, 附着于耻骨联合。
完整编辑ppt
11
(5)外侧脚:腹股沟管浅环的下缘部分,附着于耻骨结节。
外侧脚的部分纤维经过精索的深面与内侧脚的后方 向内上返转,附着于白线,称返转韧带。 两脚之间的纤维为脚间纤维,个体差异较大。
过浅环的上方,保留浅环的完整。观察腹股沟管的前壁、
上壁和下壁。在精索表面找出骼腹股沟神经及其上方平行
的骼腹下神经,观察睾提肌并摸认精索内的输精管。在女
性尸体上找出子宫圆韧带。观察腹股沟管上壁和下壁之间
裂隙的大小。
完整编辑ppt
26
7、解剖腹内斜肌,观察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神经: 沿肋弓下缘至腋中线切断腹内斜肌,再沿腋中线向下至 骼嵴,沿骼嵴向前内下方切断腹内斜肌在其腹股沟韧带 的起始部,注意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连结紧密,其间在助 问后血管和肋问神经贴附在腹横肌表面。观察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和旋骼深血管走行,注意腹内斜肌下缘和腹横 肌下缘的关系,不必强行分离。提起精索,观察腹股沟 管后壁的腹股沟镰和腹横筋膜,找出腹壁下动、静脉及 其外侧的深环(腹环)。
完整编辑ppt
14
(二)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 (1)下5对肋间后动脉、 (2)肋下动脉、 (3)4对腰动脉、 (4)腹壁上动脉、 (5)腹壁下动脉、 (6)旋骼深动脉
完整编辑ppt
15
腹股沟三角:是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 所围成的区域内。
完整编辑ppt
16
2.淋巴:
与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完相整编延辑续pp。t
6
1.浅动脉:
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腰动脉、 腹壁上动脉、 腹壁下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骼浅动脉

腹前外侧壁1

腹前外侧壁1

四壁
前壁 : 腹外斜肌腱膜,外1/3段的前壁还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 后壁 :腹横筋膜,内侧1/3段之后壁还有联合腱;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 : 腹股沟韧带及腔操作注意
⒈三层扁肌并不厚,此层解剖时不宜太用力以免 凌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不易分开,以其间血管 神经为分界平面。
⒉股环的境界,股部解剖时不能看到,此时重新 辨认。 ⒊股小凹、股膈 ⒋有无异常的闭孔A(由腹壁下A发出)
小结
一、复习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共有九层,可归纳为
腹侧壁前正中线弓状线下皮肤皮肤皮肤皮肤皮肤浅筋膜浅筋膜浅筋膜浅筋膜深筋膜深筋膜深筋膜深筋膜腹横筋膜腹横筋膜腹横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外脂肪腹膜外脂肪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腹膜壁层腹膜壁层腹膜壁层腹膜壁层二腹股沟管腹股沟lig内侧半上方从外上斜向内下方长约45cm女性狭长些组成通常分四个壁两个口来描述四壁前壁
(二)髂腹下N 在髂前上棘前内侧约2.5厘米 处穿腹内斜肌浅出,该神经于腹 外斜肌腱膜深面(腹内斜肌表 面),至皮下环上方约2.5厘米 处(或经皮下环内侧脚)穿腹外 斜肌腱膜浅出 ,分布于耻骨联合 上方一横掌区域的皮肤和弓状下 缘。 (三)髂腹股沟N 走行同髂腹下神经,在其下方 约一横指处与之平行,经腹股沟 管皮下环浅出,分布于阴囊或大 阴唇前部皮肤。
腹壁浅A 旋髂浅A 阴部外A 三者都为股A分支,在临床显微 外科中,常取腹股沟区的浅A及 其供血区的皮肤,成为带血管瓣, 用于植皮术。 (二)深血管,主要行于腹内 斜肌和腹横肌之间。 ⒈动脉: ⑴ 下5对肋间A、肋下A、及四 对腰A。 ⑵ 腹上部有腹壁上A(腹直肌 与鞘后层之间,胸廓内A分支) ⑶ 腹下部还有腹壁下A及旋髂 深A(均起自髂外A)
⒉ 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⑴ 起自腹股沟韧带外侧2/3段 和髂嵴等处 。 ⑵ 呈扇形,行向内上方、内侧 和内下方 。 ⑶也在半月线附近移行为腱膜 , 并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 在腹正中线终于白线,后束肌纤 维几乎垂直上行,止于下位三个 肋。 ⑷ 腹内斜肌下缘为肌性,呈弓 状跨越精索及其被膜,即弓状下 缘,内侧端终于耻骨梳,终止之 前与腹横肌下缘纤维联合,形成 肌性或腱性的腹股沟镰或联合腱。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
针对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肌肉拉伤可采 用休息、冷敷、压迫包扎等措施,疝气可能需要手术修补, 腹膜炎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预防腹前外侧壁疾病的关键是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腹部 肌肉锻炼以及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谢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腹前外侧壁的呼吸功能腹前外侧壁参与呼吸运动,腹 横肌和腹内斜肌在吸气时收缩, 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有助
于吸气。
在呼气时,腹横肌和腹内斜 肌舒张,使膈肌上升,胸腔
缩小,有助于呼气。
腹前外侧壁的呼吸功能对于维 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和气体交换
具有重要作用。
腹前外侧壁的疾病与治疗
腹前外侧壁常见的疾病包括肌肉拉伤、疝气、腹膜炎等。
04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
腹壁浅血管
腹壁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是腹前外侧壁的主要血管之一,它从胸廓内动脉发出,沿着腹前外 侧壁下行,为腹前外侧壁提供血液供应。
腹壁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与腹壁浅动脉伴行,主要收集腹前外侧壁的静脉血,最终汇入胸廓 内静脉。
胸廓内血管
胸廓内动脉
胸廓内动脉是胸前壁的主要血管之一,它从锁骨下动脉发出,沿着胸前壁下行, 为胸前壁提供血液供应。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
目录
• 腹前外侧壁的概述 • 腹前外侧壁的肌肉 •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 •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 • 腹前外侧壁的骨骼与关节 • 腹前外侧壁的生理功能与疾病
01
腹前外侧壁的概述
位置与分区
位置
腹前外侧壁位于腹部前方和侧方 ,上至第7-8肋软骨处,下至耻骨 联合平面。
分区
腹前外侧壁可分为上腹部、中腹 部和下腹部三个区域,每个区域 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
胸神经前支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专家讲座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专家讲座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18页
(三)腹股沟管
位置: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1.5cm。 内容: 男性 精索;女 性 子宫圆韧带
有4壁2口。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19页
1.腹股沟管前壁: 腹外斜肌腱膜、 部分腹内斜肌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20页
2.腹股沟管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 3.腹股沟管下壁: 腹股沟韧带
3.毗邻:
上方: 肝 下方: 十二指肠上部及横结肠 左: 幽门 右: 结肠右曲 前: 腹前壁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54页
胆囊管: 内有螺旋状黏膜皱襞,称Heister瓣。 以锐角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
Heister瓣
胆囊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 肝脏面围成, 其内 经过胆囊动脉。
(二)肝管、肝 总管及胆总管
4.腹股沟管后壁: 腹横筋膜 、联合腱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21页
腹股沟管两口
腹股沟管浅环 腹股沟管深环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22页
腹股沟管内容 男性: 精索 、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 女性: 子宫圆韧带、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23页
(四)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第5页
(三)肌层 腹直肌及3层扁肌组成
1. 腹直肌 上宽下窄,
起于胸骨剑突和5~7肋软 骨前面,
止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嵴。 有3-4条横行腱划, 腱划与 腹直肌鞘前层愈合, 与后层无 愈着。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第6页
2.腹外斜肌
1)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以下 移行为腱膜。
2)腹股沟韧带
3)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和 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 4)腹股沟管浅环:

腹部腹前外侧区

腹部腹前外侧区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康复锻炼
仰卧起坐
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耳旁,膝盖弯曲,慢慢 卷起上身,再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平板支撑
肘部和脚尖着地,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尽 量长时间保持姿势。
俯卧撑
双手撑地,双脚并拢,慢慢弯曲手肘使胸部 贴近地面,再慢慢伸直手臂。
腹部按摩
双手搓热后,轻轻按摩腹部,顺时针和逆时 针方向各按摩数十次。
循环系统的功能
血液流动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血管为身体各部位 提供血液,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淋巴回流
淋巴系统通过腹部腹前外侧区的淋巴 结收集淋巴液,过滤并清除病原体等 有害物质。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细胞分布
腹部腹前外侧区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参与身体的免疫防御。
免疫应答
当身体受到病原体攻击时,免疫系统通过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方式进行免疫应答,消灭病原体并促进组织修复。
腹部腹前外侧区
•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概述 •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解剖结构 •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生理功能 •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疾病与治疗 •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保健与康复
01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腹部腹前外侧区是指位于腹部前 面的一个区域,主要包括腹部的 外壁和部分内脏器官。
位置
腹部腹前外侧区位于胸廓的下方 ,骨盆的前方,上起自剑突,下 至耻骨联合平面,两侧至腋中线 。
04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疾病与治疗
腹部腹前外侧区的常见疾病
阑尾炎
胆囊炎
阑尾位于右下腹,急性阑尾炎表现为转移 性右下腹痛,需及时手术治疗。
胆囊位于右上腹,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 腹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

腹前外侧壁-解剖学

腹前外侧壁-解剖学
腹前外侧壁
腹部境界 上界:胸廓下口周界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腹股沟,
髂嵴,第五腰椎棘突 腹壁
腹部上下界之间的皮肤壁 腹腔
由腹壁围成的体腔。由于膈穹向上,大骨盆属固有 腹腔的下部。所以,腹腔范围大于腹部境界。
1.体表标志
• 1) 白线 • 2) 脐 后平L3,4椎间 • 3) 半月线 • 4) 其它
脐平面以上→ 腋淋巴结
脐平面以下→ 腹股沟浅淋巴结
• 胸腹壁皮神经的节段性 分布
T2--胸骨角平面的皮肤区 T4—乳头平面 T6—剑突 T8—肋弓 T10—脐 T12—腹股沟韧带中点 髂腹下N--耻骨联合上方 L1--腹股沟韧带上方
3)腹前外侧壁3 扁肌
• 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 腹前外侧壁主要切口
弓状线以上
弓状线以下
*皮肤切口
1.从剑突 耻骨联 合纵切皮肤
2.从髂前上棘 耻 骨联合,沿腹股 沟斜切皮肤
*观察浅筋膜并去 掉浅筋膜
*切并翻肌---如图
剑突 肋弓 髂前上棘 髂嵴: 最高点平第4腰
椎棘突尖 幽门平面 脐与剑胸
结合的连线中点 ..….
2. 腹部分区
左、右季肋区
腹上区
左、右腰区(外侧区)
脐区
左、右腹股沟区
肋弓下缘最低点
腹下区
两侧髂结节连线
腹股沟韧带中点垂直线
腋后线以前的腹壁部分
3 腹前外侧壁层次
• 1) 皮肤 • 2) 浅筋膜 superficial
止:耻骨嵴和耻骨联合
* 腱划 (3-4个)
* 腹直肌鞘
位置:白线两侧,包腹直肌
构成:3对扁肌腱膜形成结构。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 斜肌腱膜前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神经 第7-12胸神经前支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内容
• 腹壁
• 结肠上区 • 结肠下区、腹膜后隙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前外侧壁
• • • • • • 1、皮肤 2、浅筋膜 3、肌层 4、腹横筋膜 5、腹膜外组织 6、壁腹膜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横肌:肌纤维起自下6
对肋骨内面、髂棘、胸腰 腹 筋膜及腹股沟韧带外侧1/3, 横 肌 自后向前内侧横行,在腹 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4、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为腹内筋膜的一 部分,位于腹横肌深面, 形成的结构有:
浅淋巴管:与浅血管 伴行。脐以上入腋淋 巴结;脐以下入腹股 沟浅淋巴结;脐部淋 巴管可经肝圆韧带与 肝的淋巴管交通。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
1.血管
①腹壁上、下动脉
②下5对肋间后动脉 ③肋下动脉
• 层次 • 局部结构 • 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肤 薄而
富有弹性,
临床常选择 为游离皮瓣
的供皮区。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凹间韧带
腹股沟管深环
精索内筋膜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5、腹膜外组织
腹膜外组织又称腹 膜外脂肪,是位于腹 横筋膜与壁腹膜之间 的疏松结缔组织,向 后与腹膜后隙的疏松 结缔组织相续。在腹 股沟区此层含脂肪较 多。输精管、腹壁下 动脉等均行于此层内, 临床行泌尿外科和妇 产科手术,尽量避免 进入腹膜腔,经腹膜 外组织入路进行。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④4对腰动脉
⑤旋髂深动脉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壁下动脉 腹壁下动脉是髂外动脉
第 712 胸 神 经 前 支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 2~3cm处穿入腹内斜肌, 腹股沟管浅环上方3 ~4 cm 处穿出。分布于耻骨联合上 方皮肤和腹壁下部的肌肉。 阑尾手术麦氏切口强调钝性 分离腹内外肌,以避免损伤。 髂腹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 经的下方,进入腹股沟管, 行于精索上方,出腹股沟管 浅环。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 皮肤,肌支支配腹壁下部的 肌肉。
2、浅筋膜
腹前外侧壁浅筋膜较厚,在脐平面 以下分浅、深两层。 ① 浅层:为含大量脂肪组织的
Camper筋膜(脂肪层),向下与股部的
浅筋膜相续 。 ②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Scarpa筋
膜(膜性层),中线处附于白线,向下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于阔 筋膜,向内下与阴囊肉膜及会阴浅筋 膜相续 。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 直 肌
腹 直 肌
腹 直 肌 鞘
腱划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浅筋膜内含有丰富的浅血管、
淋巴管和皮神经。
浅动脉:有三组
①腹侧壁浅动脉:来自肋间后 动脉、肋下动脉及腰动脉。
②正中线附近浅动脉:来自腹 壁上、下动脉的分支。 ③腹前壁下半部浅动脉:腹壁 浅动脉、旋髂浅动脉,为股 动脉分支。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旋髂深动脉
旋髂深动脉:与腹壁下
动脉同一水平发自髂外动
脉,经髂前上棘内侧,行 向髂棘前部的上缘,在此
分支入髂棘内唇,临床上
常取其为营养动脉的带血 管蒂髂骨移植。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皮神经:呈节段性分布 第7肋间神经—剑突平面 第10肋间神经—脐平面 第12肋间神经—髂前上 棘平面
第1腰神经—腹股沟平面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分区
九 分 法
四 分 法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腹内斜肌:肌纤维起自腹 股沟韧带外侧1/2-1/3、髂 棘及胸腰筋膜,呈扇形斜 向内上,后部纤维止于下3 对肋,余纤维在腹直肌外 侧移行为腱膜,并分两层 包裹腹直肌,止于腹白线。 腹 内 斜 肌
3、肌层
腹 外 斜 肌
腹 内 斜 肌
腹 直 肌
腹 横 肌
January, 2007
Copyright© Depart. Anatomy, School of Medicine, La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by YP HOU and YF SO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