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0年)
中国城市十大败笔

中国城市十大败笔虽然我们的城市与若干年前相比已经日新月异,虽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钱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好,但这并不能成为面对无处不在的城市败笔保持沉默的借口。
今天,那些打着各种幌子对城市的无知和不负责任的破坏、摧残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对城市的破坏,肯定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最大的腐败之一。
事实上,与这种行为以及与好大喜功的官员、利欲薰心的开发商和弱智的设计师的斗争,半个世纪以来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即便收效甚微也难以遏止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生活要求的坚定捍卫和出于良知和责任感对城市建设中所存在问题义正辞严的批评。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专业问题。
对城市的挑剔和批判体现的是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同时更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尽管这会激怒一些人,但如果我们对那些既浪费了金钱,又糟蹋了环境的城币败笔熟视无睹,那么这种沉默就是可耻的,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观点是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的前提。
强暴旧城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收获却是对古城和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
1982年始,我国先后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但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
1992年7月1日,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一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起因是其官员说“它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岁月那钟楼的绿顶子(穹隆顶)像是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有什么好看的?”照此逻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建筑群理应夷为平地!19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郑孝业、罗哲文等专家称之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
之前,还有福州三坊七巷的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和浙江舟山市定海的老街区被拆。
甬舟铁路

甬舟铁路甬舟铁路甬舟铁路为规划中浙江省内一条连接宁波市(简称甬)与舟山市的铁路,规划时结合舟沪通道预留至上海的铁路建设条件。
其中,宁波至金塘岛段为客货混运线路,舟山段为城际客运铁路,线路选择北部走廊。
并规划在金塘岛设置集装箱货运站。
舟山岛设白泉、勾山2个城际客运站。
规划马目铁路枢纽站,预留用地35公顷。
该线路的建设将结束舟山市不通火车的历史,也对于完善宁波铁路枢纽以及宁波港运输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名甬舟铁路起点宁波终点舟山普陀区时速设计时速200公里运行时间30分钟规划沿革?2005年10月,《宁波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中将甬舟铁路列入远期(2050年)建设目标。
同月《宁波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接受铁道部计划司会审,跨杭州湾铁路通道和宁波至舟山的“甬舟铁路”均首度被列为远期(至2050年)拟建项目。
?2008年国家铁路中长期调整方案中出现甬舟铁路通道。
铁道部将杭州湾跨海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2] 。
对此,宁波方面积极准备,铁路大桥选址已基本确定,沿线土地也已预留,将在“十一五”启动前期工作。
?2011年年甬舟铁路列入浙江省铁路网规划(2011-2030年)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2013年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国函[2013]15号)。
据此舟山市组织编制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并网上公示。
该规划以舟山市行政管辖范围为规划区范围,并划定本岛及周边重要岛屿为城区范围。
?2015年12根据《浙江省铁路网规划(2011—2030)》,舟山的首条铁路——甬舟铁路已经被提上议程,形成了计划草案。
规划构想?在筹建跨海铁路通道的策略上,宁波人又走在了我们前面。
但铁道部建设“沿海大通道”的远景规划,同样也给舟山建设“半岛铁路”带来了良好机遇。
此外,根据《浙江省铁路网络规划研究报告》,预期到2020年,浙江省铁路运输将形成以杭州为中心覆盖全省地级城市(除舟山外)的“2小时交通圈”。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舟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19•【字号】舟政办发[2007]5号•【施行日期】2007.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护正文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舟政办发〔2007〕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舟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九日舟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依据《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舟山市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2001-2005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市残疾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法规,先后出台了《舟山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舟山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等多项有关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扶贫、保障金征收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机制。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国助残日” 等节日活动,深入开展“志愿者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形式的助残活动,助残者队伍逐渐壮大。
无障碍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市图书馆设立盲人图书室,市及各县(区)残联都建立了网站,舟山电台、电视台开播了残疾人专题节目,公共文化、体育场所都能向残疾人开放,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二)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
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生活等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拓展。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舟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2.29•【字号】舟政发〔2018〕50号•【施行日期】2018.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舟政发〔2018〕5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舟山市人民政府2018年12月29日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舟山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原则同意〈舟山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规划〉的函》(农渔法函〔2018〕70号)的要求,特制定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实施“八八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实现“渔场富饶、渔村美丽、渔民增收、人海和谐”为目标,以渔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发展方式和业态创新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具有舟山特色的绿色渔业发展新体系,探索出一条资源、环境、产业、民生统筹协调的现代渔业发展新路子,为我国渔业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舟山方案。
(二)主要目标。
渔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舟山沿岸渔场渔业权或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改革取得突破,开展渔业资源产权或捕捞配额的交易。
建立渔业投入-产出双向控制管理制度,形成渔业新型管理组织。
环杭州湾地区城镇群开发空间战略规划

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汇报材料1.规划的背景、目的与作用一、规划背景1.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全球城市体系(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市场化,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程度不断提高,对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提出新的定位。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进一步演变成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
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措施,区域城市化发展在空间上促使单一城市向群体城市转型。
(2)新科技革命与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新科技革命正影响着全球的产业分工格局,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转型。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城市职能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其在信息网络节点中所处的区位,城市竞争力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其占有、处理与支配信息的能力。
(3)全球城市体系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重心是一批国际化的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在一定区域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大都市带是一个高度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地域。
2.“长三角”: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个大都市带(1)继美国的波士华士、日本的东海岸、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西北欧大都市带及美加五湖大都市带后,中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全球第六个即将兴起的大都市带。
(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和舟山共15个城市,土地面积9.9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8300万人。
(3)对“长三角”南翼都市区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大都市区,第二层次是杭州、宁波大都市区,第三层次是嘉兴、湖州、绍兴、舟山都市区。
整个“长三角”南翼,跨杭州湾南北分布,随杭州湾大桥建设而趋向一体化,推动杭州湾地区进入了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成为新时期浙江发展的新兴地区和浙江省的“杭州湾经济区”。
3.接轨上海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新兴大都市带,“长三角”在世界经济与城市格局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上海的“世界城市”功能与“长三角”承担全球产业分工的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基地功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二○一〇年五月目录前言 4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一)优势条件 4(二)机遇和挑战 5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6(二)战略定位 6(三)发展目标 7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8(一)优化总体布局 8(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0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10(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10(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4(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4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5(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5(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6(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9(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20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1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3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4(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4(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6(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8(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9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1(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1(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5(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6(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9(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9(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40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41(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42(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43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43(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3(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45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46前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长三角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发,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务院关于《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10•【文号】国函〔2024〕171号•【施行日期】2024.11.1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7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宁波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全国航运物流中心、“一带一路”港航合作重要节点城市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宁波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宁波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0.1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6.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428.50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16.6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81.25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31%;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6.4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第35卷 第3期2021年3月Vol.35 No.3Mar.,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绿色空间指环境中的任何植被,包括山地、丘陵、水体、矿野地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等空间的总称[1]。
其内涵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种园林绿地所构成的城市空间与城市郊区的林地、农田和河流水系等空间双重意义,这既符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又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协同发展的需求[2]。
绿色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辅助功能,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3-4]。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土地整治向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下优化、提升国土空间功能和质量,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5]。
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方向,其工作内容包括化解国土空间结构布局矛盾和调配国土空间结构要素比配。
绿色空间对环境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绿色空间的组成结构、时空演化规律及规划布局的合理性[6]。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加剧的背景下,调节绿色空间与城市扩张、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环节。
绿色空间研究是进行城市规划、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关绿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绿色空间遥感信息提取。
陈志强等[7]以ASTER和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福州市和台北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信息。
随着影像数据获取方法的不断丰富,杨柳等[8]以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像元统计特征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两种方法,对宁波市部分区域进行绿色空间信息快速提取。
(2)景观格局研究。
赵海霞等[9]以南京市绿色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研究其演变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发布时间:2006-12-11 来源:舟山市政府门户网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舟山城市的合理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特制定《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舟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定海区、普陀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舟山本岛及其周围主要岛屿,包括金塘、册子、盘峙、大小五奎山、长峙、岙山、马峙、小干、鲁家峙、朱家尖、普陀山、洛迦山等为本规划的城市规划区,总面积721.4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64.52平方公里。
第三条舟山市域的城镇体系发展和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四条本规划期限:近期2000~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五条本规划自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舟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六条近中期实现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远期争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七条舟山市市域总人口规划近期(2005年)104万人,中期(2010年)106万人,2020年110万人。
第八条舟山市主要经济发展目标:近期(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左右(以2000年价格计算,下同),人均20000元左右;中期(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左右,人均26000元左右;远期(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500亿元左右,人均45000元左右。
预测2005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2.5∶39.5∶38.0。
第九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对策:加快舟山的区位优势和“渔、港、景”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化,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统缆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抓住机遇,进中求快,强化基础,勇于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创机制市场化、区域城市化、陆岛一体化,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海洋经济大市,创海洋文化名城。
(2)六横??桃花岛屿型经济区:包括六横、桃花、虾峙等,主要承担渔农业加工、贸易、旅游等职能。
(3)金塘岛屿型经济区:主要承担港口交通、渔农业加工商贸两大职能。
(4)洋山岛屿型经济区:主要包括大、小洋山、滩浒等,承担为上海港配套职能和旅游度假职能。
(5)岱山岛屿型经济区:包括岱山、秀山、长涂等,主要承担海产品加工、贸易、旅游和农业综合开发职能。
(6)衢山岛屿型经济区:主要承担为海产品加工和渔农业综合开发职能。
(7)泗礁??绿华??嵊山岛屿型经济区:包括泗礁、黄龙、绿华、枸杞、嵊山等,承担海产品加工、渔业、旅游度假等职能。
第十七条以一个中心、“一主三副”四条轴线构成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态。
(1)一个中心是以舟山中心城市为核心。
(2)城镇发展主轴线为329国道沿线,即金塘岛??册子岛??舟山本岛??朱家尖岛轴线。
(3)城镇发展副轴线为三条:上海芦潮港??洋山岛??衢山岛??岱山岛??舟山本岛的城镇纵向发展轴线,主要城镇为洋山、岛斗、泥峙、岱东、高亭、长涂、秀山。
六横岛??虾峙岛??桃花岛??沈家门的城镇纵向发展轴线,主要城镇为六横、虾峙、桃花。
上海??泗礁岛??马鞍列岛城镇横向发展轴线,主要城镇为菜园、黄龙、嵊山。
第十八条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宜开展岛际航空;加强大岛之间的直通航线建设;加强连岛工程建设,规划预留舟山本岛?岱山岛?衢山岛?大小洋山岛?上海的连岛工程路线;规划舟山本岛电网与大陆省电网220千伏、岱山电网与本岛电网联网工程的建设;应编制风景名胜区、古文化遗址、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的专项规划,加强保护与管理。
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第十九条城市性质: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现代化的港口和海岛旅游城市。
第二十条城市人口规模:规划近期39万人,中期42万人,远期50万人。
第二十一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远期城市建设用地49.7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9.6平方米。
发展条件分析图规划范围第五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布局原则及用地发展方向第二十二条按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现代化城市标准进行城市用地布局。
第二十三条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定海城区向盐仓、城东拓展,普陀城区向东港发展,开辟临城(含长峙岛)新城区。
第二节布局结构第二十四条舟山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为三组团二点带状城市组群,三组团即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二点即朱家尖、老塘山两个发展点。
第二十五条城市组团和发展点的主要职能:(1) 定海城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舟山市近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 临城城区:舟山市中远期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
(3) 普陀城区:全国著名的渔港,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舟山市旅游金三角的组成部分,普陀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 朱家尖: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以休闲度假、海洋科研教育等为特色的旅游区。
(5) 老塘山:以港口、工业、仓储功能为主的临港工业区。
用地分析用地评价用地现状用地规划第三节居住用地规划第二十六条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居住区建设。
第二十七条居住用地内不得安排工业项目,现状居住用地内影响生活环境质量的项目要逐步搬迁或改造。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单位大院内零星建设新的住宅,已有的单位大院居住用地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改造,逐步改善其居住环境。
第二十九条居住区规划:(1) 定海城区应在规划期内完善居住小区??组团功能,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居住环境。
在城区内划分为四个居住区,分别为解放路以北、环城东路以西居住区;解放路以南、环城东路以西居住区;解放路以北、环城东路以东居住区;解放路以南、环城东路以东居住区。
规划14万人居住。
(2) 临城城区规划三个居住区,分别是世纪大道(暂名)以西居住区;定沈路以北、世纪大道以东居住区;定沈路以南、世纪大道以东居住区。
另规划长峙岛居住小区。
规划安排14.5万人居住。
(3) 普陀城区规划三个居住区,分别为浦西、老城区、东港居住区。
规划18.5万人居住。
(4)老塘山规划0.5万人居住。
(5)朱家尖规划2.5万人居住。
(6)规划区范围内各建制镇的人口和居住区需编制建设规划。
第三十条2020年规划城市居住用地140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8.2%,人均居住用地28.04平方米。
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三十一条城市公共设施按市级、区级(含区次级)、居住区级三级配套,对公益性及非赢利性公共设施予以优先安排。
第三十二条在临城新区规划布局市级行政中心,在东港建设普陀区级行政办公设施。
第三十三条在临城新区建设市级商业金融中心;在定海城区人民路、解放路一带建设区级商业中心,在沿港路建设区次级商业中心;在沈家门老城建设普陀区级商业中心,在东港建设区次级商业中心。
第三十四条在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分别建设相应的居住区级商业中心。
在朱家尖建设旅游度假区配套商业设施。
第三十五条在临城规划市级文化、娱乐中心;改造定海城区、普陀城区现有文化娱乐设施;各居住区建设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
第三十六条在临城建设市级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保留定海城区现有体育场;扩建东港现有体育馆,作为市级体育中心的组成部分;在东港北部、浦西布局相应的体育设施。
第三十七条在临城城区新建市级综合性医院及其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东港规划建设一个综合医院。
第三十八条完善定海文教区;在临城城区建设新的文教区;在东港布置教育科研用地。
第三十九条2020年城市公共设施用地69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3.94平方米。
第五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第四十条舟山中心城市工业主要发展机械、电子、生物化工、食品加工、船舶修造业等产业,化工、建材等工业企业在烟墩集中建设。
第四十一条工业用地按照五个工业区布置:(1)盐仓工业区,集中发展大中型工业项目。
(2)舟山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3)临城??浦西工业区,主要发展中小型(个私)工业。
(4)普陀东港开发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长峙岛主要发展修造船等港口工业。
其它分布较散的工业企业逐步向上述工业区内搬迁。
第四十二条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64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3%,人均工业用地12.92平方米。
第四十三条在老塘山集中规划建设仓储区,远景布置临港工业区;依托舟山经济开发区、临城??浦西工业区、普陀东港开发区等地安排仓储用地。
第四十四条保留临城危险品仓库,规划在盐仓耸岗尖山麓建设城市危险品仓库区,与建成区保持一定的隔离距离。
第四十五条2020年规划仓储用地88.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8%,人均仓储用地1.78平方米。
第六章对外交通规划第四十六条公路建设规划。
(1)建设连岛工程,陆路连接舟山本岛与大陆,路线为宁波北仑-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舟山本岛,与环岛公路连通,近期按照一级公路建设,远期形成高速公路,与宁波市高速公路环线连通。
(2)舟山本岛建立“一环三纵”的公路系统,近期为二级公路,远期为一级公路。
“一环”为环岛公路,即定海城区-东皋岭-临城新区-芦花-展茅-北蝉-白泉-干览-马岙-小沙-大沙-烟墩-岑港-紫微-定海。
“三纵”东线为长峙岛-临城-白泉-西码头,并预留向北连接大小洋山至上海的道路出口;中线为现有定马公路拓宽改造,路线为定海(城北文教区)-长春岭(隧道)-马岙三江口;西线为老塘山工业区-小沙-毛峙。
(3)现329国道改造为城市道路,其功能由连岛工程、环岛公路南段、平东线等道路承担。
第四十七条保留并扩建定海、普陀现有长途汽车站,规划于临城北部和东港跨海大桥南侧新建长途汽车站各1处。
第四十八条航空运输。
现有机场建设用地基本可以满足机场自身的建设需要。
为适应旅客运输增长的需要,扩建候机楼,增设国际厅等设施。
第四十九条舟山港的发展目标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为我国国际远洋集装箱深水中转基地,大宗散货水-水转运和旅游客运为主,具有中转、储存、加工并兼顾商贸、渔业和国防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第五十条规划新建或完善定普、嵊泗、岱山三大港域,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泗礁、衢山、绿华山、洋山八大港区。
定海、沈家门、老塘山、洋山四大港区的疏运,除水-水中转外,还要通过连岛公路、芦洋大桥解决水-陆转运;高亭、泗礁、衢山、绿华山四大港区的疏运则靠水-水中转解决。
在浦西建设中心渔港。
道路交通第七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五十一条道路等级分为四级:即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