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机动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机动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缆插入过深

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

9. 压接过于靠前 10. 喇叭口过小 11. 喇叭口过大 12. 尾料过长 13. 弹性片弯曲准则

介绍

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

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

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

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

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

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

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

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

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光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3. &

4. 绝缘压接区过小或过大(图III和图IV)

由于绝缘类型和厚度的多样性,连接器制造商一般不会提供绝缘层的压接高度。绝缘压接为导体压接区提供应力释放,这样在线缆弯曲时不会使线芯折断。过小的绝缘压接区会使绝缘压接区中的金属应力过大,削弱其应力释放功能。

大多数类型的压接工具可以独立于导体压接高度而调节绝缘压接高度。正确的调节使得端子夹紧绝缘层至少180度,并且不会刺穿绝缘层。在端子的绝缘压接件的外径与线缆绝缘层的外径接近相同时,最好的方法是IDT技术。

5. 松散的线芯

松散的线芯(图V)是导致压接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如果所有线芯没有完全封闭于导体压接区,压接件的强度和电流负载能力都会大幅降低。要获得良好的压接,您必须满足连接器制造商指定的压接高度。如果并非所有线芯都对压接高度以及压接强度起到作用,那么压接件的性能将无法达到规定要求。一般来说,松散线芯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只需重新收拢线缆成束,然后插入进行压接的端子中。如果从线缆上剥下绝缘层是单独的操作过程,在处

理或集束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将线芯分离。使用?剥线并保持?工艺去除绝缘层,这样绝缘套并没有完全从线缆上去除,直至准备用端子压接在线缆上,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小线芯松散问题问题。

6. 剥线长度过短

如果剥线长度过短,或者线缆没有完全插入导体压接区,端接可能不能达到规定的拉拔力,因为线缆与端子之间的金属间接触减少了。如(图VI), 所示,线缆的剥线长度过短(注意绝缘层处于正确位置),伸出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无法获得要求的一个线缆外径。解决方法很简单:增大剥线设备的剥线长度至该端子的规定值。

7. 线缆插入过深

与过短的剥线长度相关的另一个压接问题,出现在线缆插入压接区过深的情况下。如(图VII)所示,绝缘层向前过深地插入绝缘压接区,导体伸出至过渡区。在实际应用中,这可能引起三种失效模式。其中两种是由于导体压接区中金属间接触减少,使得额定电流和线缆拉拔力降低。金属与塑料的接触没有金属间接触牢固,而且它不导电。

第三种失效模式在连接器接合时可能出现。如果线缆伸出至过渡区过深,插针端子的尖端碰撞上线缆,可能会阻止连接器完全就位,或者可能导致插针或插孔端子弯曲。这种情况称为?端子碰撞?。

在极端情况下,即使端子在外壳内完全就位,但是会被推出外壳背部。要解决这个问题,确认没有使用过大的力将线缆插入压接机而使之越过压接机的线缆止口,或者调节线缆止口的位置使之正确地轴向定位已剥皮的线缆。

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

最形象的压接问题之一称为"香蕉"压接(图VIII),因为压接端子呈香蕉形状。这使得端子很难插入外壳中,可能引起端子碰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调节压接机上的限制销的位置即可。这个小销位于压接机中,在压接区压接在线缆上时接触端子的接合区。在压接过程中,端子一端的大量金属(在压接区中)移动。如此大的作用力趋向于强迫端子的前部上翘,除非被适当的"限制销"所限制。

9. 压接过于靠前

比较明显的一个压接问题是过渡区的局部被损坏,如(图IX)所示。在图示的端子中,竖直的突起部分是称为"端子止口"的设计特征。其功能是防止端子过深地插入外壳。如果止口被完

全损毁,实际端子会被推向一直穿过外壳。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端子和金属条(当你从制造商处收到货时端子所连接的金属条)相对于压接机的位置不正确。只需放松可互换工具的基板,然后重新对准压接机,即可解决问题。

10. 喇叭口过小

喇叭口(图X)的正确尺寸是接近端子材料厚度的2倍。例如,如果端子由厚度为.008"的材料制成,喇叭口应当约为.016"。虽然几千分之一英吋的偏差不会在本质上影响端子的性能,如果缺少喇叭口,或者小于端子材料厚度,会有割断线芯的危险。保留的线芯减少会降低端接强度。要校正该问题,确认压接设备上的冲头和砧座正确对准。

11. 喇叭口过大

如果喇叭口过大也会出现问题(图XI),因为这会减小端子压接区与线缆接触的总面积。线缆与端子的接触面越小,线缆拉拔力越小。如果压接高度正确,那么可能是由于工具磨损引起的问题,应当予以更换。

12. 尾料过长

在压接过程中,尾料从端子上裁切下来。如果保留的尾料过长(图XII),就会出现问题。当端子插入外壳中时,过长的金属尾料会伸出至连接器的后部,在施加较高的电压时引起连接器的相邻触点之间的电弧。如果端子前部的尾料过长,会干涉连接器的接合和引起"端子碰撞"。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基板,使端子在压接机中正确居中。端子没有正确居中的另一个标志是喇叭口没有正确成形。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喇叭口与尾料的工具具有空间关系。

13. 倒钩弯曲

尽管倒钩弯曲并不一定是不正确的压接过程产生的,但是连接器还是会失效。倒钩 (图XIII)可能向内或向外过度弯曲,这会影响端子完全锁入塑料外壳的能力。倒钩的损害可能是由于端子从卷轴上展开时,压接机的转轴固定器上的摩擦轮过紧,也可能是端子压接在线缆上之后的搬运引起的。通常已端接的线缆会捆扎成束,库存或运输至工厂的另一个地点。在捆扎过程中,或者每根已端接的线缆从线束中取出时,倒钩也可能会弯曲。

如果是在压接机上出现损坏,那么需要调节摩擦轮的松紧度,只需保持端子卷轴不会由于其自重而展开即可。如果问题出在捆扎过程,需要采用更小的线束或改进搬运程序。

圖A

圖B

圖I

圖II

圖III 圖IV

圖V

VI 圖VII 圖VIII

圖IX

圖X

圖XI

圖XII

FFC 薄膜電纜壓接示意圖

圖XIII

接线端子 冷压端头 接线端子标准 接线端子规格 (26)

网站首页 / 产品目录 / 铜管端子 / 日成铜管端子 HUPD90 日成铜管端子 HUPD90 特点:90度端头 产品材质,日成HUP铜管端子采用优质紫铜制成,导电性良好,,耐久性不易老化. 产品特点:采用优质亚光电镀,防锈时间大大加长,无锋利部位;配套日成端子钳即可压紧电线,接线 美观, 产品颜色:见实物图片 国际认证:欧盟RoHS环保认证,欧洲CE认证. 产品特性:品质优良,压紧后不断裂松开,-40度耐热至150度正常使用. 使用方法:将电线剥开外皮,穿入端子后铜管,使用日成端子钳压紧即可. 特性: 管端尺寸适于细绞线,标准 VDE60228(如VDE 0295 第 5、6 类) HUP内孔扩大型,易于插入电缆 不带窥视孔的电缆端子,型号:HUP35D-8/N Hole for eyes 细绞线截面图 优势: 在受到机械应力时或在强振下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最优的稳定性。 维修和维护工作较少。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压接电缆端子形成 45°和 90°的角度。 为即使是转角型的和困难的安装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接线端子冷压端子铜管端子 产品规格

90度-型号Item No.E DφdφW B L1 HUPD90-10/5 5.38 5.5121413.5 HUPD90-10/6 6.58 5.5121413.5 HUPD90-10/88.58 5.5161418.5 HUPD90-10/1010.58 5.5161422.5 HUPD90-10/12138 5.5191422.5 HUPD90-16/5 5.39.5 6.6131513.5 HUPD90-16/6 6.59.5 6.6131513.5 HUPD90-16/88.59.5 6.6161520 HUPD90-16/1010.59.5 6.6171524 HUPD90-16/12139.5 6.6191524 HUPD90-25/5 5.3117.9151715 HUPD90-25/6 6.5117.9151715 HUPD90-25/88.5117.9171720 HUPD90-25/1010.5117.9171724 HUPD90-25/1213117.9191724 HUPD90-35/6 6.512.59.2171915 HUPD90-35/88.512.59.2181920 HUPD90-35/1010.512.59.2181924 HUPD90-35/121312.59.2191924 HUPD90-35/141512.59.2211924 HUPD90-50/6 6.51511212120 HUPD90-50/88.51511212120 HUPD90-50/1010.51511212124 HUPD90-50/12131511212126 HUPD90-50/14151511232126 HUPD90-50/16171511282126 HUPD90-70/88.51713252520 HUPD90-70/1010.51713252524

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 缆插入过深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9. 压接过于靠前10. 喇叭口过小11. 喇叭口过大12. 尾料过 长13. 弹性片弯曲准则 介绍 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光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3. & 4. 绝缘压接区过小或过大(图III和图IV) 由于绝缘类型和厚度的多样性,连接器制造商一般不会提供绝缘层的压接高度。绝缘压接为导体压接区提供应力释放,这样在线缆弯曲时不会使线芯折断。过小的绝缘压接区会使绝缘压接区中的金属应力过大,削弱其应力释放功能。 大多数类型的压接工具可以独立于导体压接高度而调节绝缘压接高度。正确的调节使得端子夹紧绝缘层至少180度,并且不会刺穿绝缘层。在端子的绝缘压接件的外径与线缆绝缘层的外径接近相同时,最好的方法是IDT技术。 5. 松散的线芯 松散的线芯(图V)是导致压接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如果所有线芯没有完全封闭于导体压接区,压接件的强度和电流负载能力都会大幅降低。要获得良好的压接,您必须满足连接器制造商指定的压接高度。如果并非

YH端子压接规范-Rev03

YH Crimping Specification 页数:第1页共18页 编写:王静 校对: 审核: 批准: 版本修定记录 日期 版本号 章节号 更改内容 修订者 10.4.13 02 2.4 端子弯曲变形判断图示更新 王静 2.1 增加旗型端子的判定总则 刘少华 3.2.1 3.2.2 增加旗型端子压接截面分析判定依据 刘少华 5.1 增加旗型端子压接高度的测量方法 刘少华 11. 6.14 03 6 增加刺破式护套压接的标准及测量方法 刘少华 11.11.25 03 6.1.1 6.1.2 修改刺破式护套压接的标准 刘少华

YH Crimping Specification 页数:第2页共18页 前言: 本规范是对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线束加工生产中压接工艺的要求和规范。 随着本公司汽车线束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对线束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压接作为线束产品生产加工中的主要及重要工位——压接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标准参考、引用TYCO、YAZAKI、MOLEX,JST等压接标准以及各大线束公司压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定。 总则: 此规范适用于YH的线束压接工艺。 图纸上有特殊压接要求的按图纸执行,没有定义的则按此规范执行。

YH Crimping Specification 页数:第3页共18页目录 1. 定义 1.1 端子压接定义 1.2 相关术语和名词 2. 压接要求 2.1 芯线(导体)和塑线(绝缘体)压接接合处外观要求 2.2 喇叭口压接要求 2.3 余料切断要求 2.4 端子压接容易发生的变形及判断标准 2.5 有密封塞的端子压接要求 3. 压接截面要求 3.1 目的 3.2 压接截面分析判定 4. 压接参数要求 4.1 压接高度和宽度 4.2 压接后机械强度(拉拔力)参数 5. 相关测量及测试方法的说明 5.1 压接高度的测量方法 5.2 拉拔力的测试方法 5.3 摇摆测试 6. 关于刺破式连接器压接参数的要求及测量方法 6.1 压接参数的要求 6.2 测量方法

端子压着标准及检验规范(全)


端子压着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发行日期 页码
2011111101 A.0
2011-11-11 Page 1 of 4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3. 权责:
3.1 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品质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着部位名称: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
C
ab
拉力强度
2.弹片
F 3.芯线观察窗口
4.芯线压着部(IS)
5.喇叭口
C:压着高度(Crimp Height)
6.绝缘皮观察窗口 7.绝缘皮压着部(WS)
4.2 各部位压着规范标准:
8.料带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須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9-.1.料0m带m
4. 芯线压着部----------必須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後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須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着部--------必須铆合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料帶----------------前端料带尺寸范围为 0-0.3mm,后端尺寸范围为 0-0.5 mm
4.3 端子各部位压着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后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二次线作业工艺及端子压接判定

电阻、二极管成型操作要求 一、根据元器件清单或样机对需要成型的元器件确认: 1、元器件型号、规格; 2、成型形式(卧式或立式); 3、跨距; 二、成型操作 1、卧式成型: ①根据确认的跨距,调整轴向成型机,注意:调整关键是切断引脚的 旋转刀片须紧贴靠板,折弯处应离成型元件端面1mm以上。 无法使用轴向成型机的元件,可选用相应模具手工成型; ②对成型后的首件,可在线路板上该元件相应的孔位插装验证; ③首件验证合格后,可连续进行该元件的卧式成型操作;过程中和结 束时应抽样验证。 ④若切断的元器件引脚不平整(如带毛刺)时,需调整设备(如靠板 偏心、刀片钝等)。 2、立式成型: ①参照样机或样件,手工进行立式成型,二极管立式成型应注意弯曲 端极性; ②弯曲端起始弯曲处离该端面应大于2mm,(特殊情况允许1mm)弯 曲部位应呈弧形; ③立式成型的首件,可在线路板上该元件相应的孔位插装验证,插装 后弯曲一端的引脚超出PCB板焊盘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3mm; ④首件验证合格后,可连续进行该元件的立式成型;过程中和结束时 应抽样验证。 3、注意: ①操作者手上不得有油或污渍,成型用工具、器械要清洁,成型时形 成的切屑要及时清理; ②同一型号、规格的元件成型操作应连续一次性完成,不得在过程中 穿插成型其它型号、规格的元件; ③同一型号、规格的元件成型后放在同一容器内,不可与其它型号、 规格的元件混放。 三、成型作业结束,清洁工作场地及设备。

线材生产操作要求 一、裁线、剥线 1、根据生产单,设计文件或样件要求,确认: a)线材型号、规格、颜色 b)裁线长度(无特殊要求时,实际裁线长度的误差为±5mm) c)形式(全剥或半剥) d)剥头长度(无特殊要求时,剥头长度为3—4mm) 2、依据以上确认的内容,调试剥线机参数,并进行试裁、试剥。 3、对试裁的首件长度、剥头形式、剥头长度进行确认。 4、首件经确认无误后,可进行连续操作,无特殊要求时,每年100根为 一捆扎单元,将线材理顺齐后,用不掉色的橡皮筋捆扎,整齐摆放转 入下道工序。 5、每连续生产工艺1000根时,应取其最后一根对线长、剥头形式、剥头 长度进行验证。如验证不合格,应查找原因,重新从第2项开始。 6、无特殊情况,剥线机加工的线材必须是机器设备允许的规格种类,材 质主要是铜材、铝材,其它如铁质线材及并线不得在剥线机上加工。 7、操作完毕后将剩余线材整理盘好顺序回库,剥下护套头收集到专用箱 内。 8、操作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解的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进入《反映问题的 渠道》。 二、线头浸锡 1、捻紧每根需浸锡的线头。 2、将需浸锡的线头浸过助为焊剂后,无铅锡275℃±5℃,外包皮线材不 耐高温时,在锡炉内浸锡1~3秒,外包皮线材耐高温时,在锡炉内浸 锡时间为3~5秒。 3、浸过锡的线扎,应沾锡均匀,线头不散,线头间不连锡,绝缘层无污 染。 4、用不掉色的橡胶圈困扎的成扎线扎整齐摆放,转入下道工序。 5、原则上浸过锡的线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且存放时要防潮、防阳光 (紫外线)、防氧化。 三、特殊线束生产 1、对超长、超长剥、超粗线束生产(符合其中一项)一般采用手工操作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1)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名词 电线位置浅打检验要求

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 剥线不良 注:1.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以上。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外观检验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CCD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检验余料长度 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 ②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③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④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 车间线束压接巡检检验步骤及方法 1.线束在自动机调好机后,IPQC取5PCS不包线皮的开始做先做拉力测试。(参考) 2.拉力测试合格,产线按成品生产20PCS,给IPQC按外观检验要求在CCD下,进行外观检验。 3.外观检验OK后,取5PCS进行测试线材与端子的接触电阻,接触电阻不超过30mΩ,为合格。 4.接触电阻检验OK后取5PCS做剖面分析,(剖面分析判定准按文件YSTZ-W-QC-003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5.剖面分析OK后,填好产品首件报告,通知车间可以生产。 6. 巡检IPQC每半小时巡检外观及抽检5PCS,做线材整体拉力测试及接触电阻,每4小时取5PCS做剖面分析。订单生产完成好再取最后5PCS做剖面分析。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立即让生产停机,并马上知会品质主管进行确定处理,如确认不良马上向前追遡,直到确认上一个巡检段为良品为止。 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 一、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 二、测试方法: 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③启动拉力试验机,直到端子与电线脱落为止。 ④查看拉力机仪表板上显示的最大拉力值并与标准对比,以确定测试是否成功。 ⑤同样之测试需要连续做5PCS,全部成功方为合格。 ⑥拉力测试首件测只包线芯不包线皮的拉力,巡检测线材整体拉力 附表1.拉力测试标准

molex端子压接,压着技术规范

介绍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 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 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 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端子压接能符合质量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接检验。 3. 权责:
3.1 生产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质量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接部位名称:
拉力强度
F
C
ab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2.弹片;3.芯线观察区域;4.芯线压接部(IS)
5.喇叭口;6.绝缘皮观察区域;7. 绝缘皮压接部(WS);8. 连筋
C:压接高度(Crimp Height)
4.2 各部位压接规范标准: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须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1.0mm 4. 芯线压接部----------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后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须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接部--------必须压接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连筋----------------连筋(端子与端子间连接的料带切除后,保留在端子上的剩余部分)不能 损伤电线绝缘层和密封塞,连筋最大长度不应超过 0.5mm。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4.3 端子各部位压接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4.3.2 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后 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4.3.3 电线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接过短,此种不良现象将 绝缘皮压接过长,将造成铜丝易断落 芯线压接过短,此种现象易造 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或瞬间开路。 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缆插入过深 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 9. 压接过于靠前 10. 喇叭口过小 11. 喇叭口过大 12. 尾料过长 13. 弹性片弯曲准则 介绍 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 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 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 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 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 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 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 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 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B 20161212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4.1名词

4.2通用要求 4.3压接要求 4.4常见不良或缺陷4.4.1剥线不良

注:剥线长度:①2.8铜件/2.8四方插:4±0.2mm ②小5556铜件:2.5±0.2mm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4.4.2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4.5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 4.6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4.6.1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4.6.2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4.6.3检验余料长度 4.6.4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0.13mm ②拉拔力要求(参照4.7) 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4.6.5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接受。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4.6.6.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 4.7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4.7.1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端子压接标准

1.范围 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 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 GB-T18290-2 DIN EN 60352-2 3.内容 3.1端子基础知识 端子各部分功能: 嵌合区: 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 导体压接部: 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 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 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 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拉拔力也会不合格。 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3.3.1外观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端子压接品质问题及判定

端子压接品质问题及判定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 1. 压接高度过小

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2. 压接高度过大 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3. & 4. 绝缘压接区过小或过大

由于绝缘类型和厚度的多样性,连接器制造商一般不会提供绝缘层的压接高度。绝缘压接为导体压接区提供应力释放,这样在线缆弯曲时不会使线芯折断。过小的绝缘压接区会使绝缘压接区中的金属应力过大,削弱其应力释放功能。 大多数类型的压接工具可以独立于导体压接高度而调节绝缘压接高度。正确的调节使得端子夹紧绝缘层至少180度,并且不会刺穿绝缘层。在端子的绝缘压接件的外径与线缆绝缘层的外径接近相同时,最好的方法是IDT技术。 5. 松散的线芯

压端子规范

端子压接规范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缆插入过深 8."香蕉"(过度弯曲) 端子 9. 压接过于靠前 10. 喇叭口过小 11. 喇叭口过大 12. 尾料过长 13. 弹性片弯曲 准则 介绍 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

(图A)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

图B[/b] 。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名词 通用要求

压接要求 常见不良或缺陷 剥线不良 注: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 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 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检验余料长度 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 ②拉拔力要求(参照) 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接受。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端子压接技术经验标准

1.范围 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 GB-T18290-2 DINEN60352-2 3.内容 3.1端子基础知识 端子各部分功能: 嵌合区: 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导体压接部: 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 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 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拉拔力也会不合格。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3.导体压接区应可见芯线(导体)伸出,但不能太大。 尺寸要求:0.2~1.0mm 4.嵌合部不可变形,逆止卡爪不可变形。 5.导体压着部,绝缘体压着部两压接片之间不可有间隙。 6.钟形口)可以在导体压接片的两侧形成,也可以只在如图的这一侧形成 钟形口轴向长度不可过小或过大。其尺寸取决于所压接的线材,可参考以下: 0,03-0,56mm2(AWG32-20):0,25±0,15mm 0,30-0,81mm2(AWG22-18):0,3±0,15mm 7.尾料片应可见,但长度不可太大。 尺寸要求:max0.5mm. 8.端子上下弯曲不大于5° 9.端子左右弯曲不大于3° 10.端子扭曲不大于5° 3.4导体压着截面分析: 3.4.1压着截面切片的制做要求: 切面应垂直于线的轴向方向,在压接区域的最中间位置进行选取。但同时,当导体压接区压接端子上设置有规则凸起时,应进行相应避开。为了获取较好的截面效果,应对切片截面进行研磨和蚀刻。 1.压接高度: 一般端子厂家会提供具体产品所对应的压着高度。 线材型号压着高度公差 0,03-0,20mm2(AWG32-24) ±0,02mm 0,20-0,50mm2(AWG24-20) ±0,03mm 0,30-0,81mm2(AWG22-18) ±0,04mm B. *以下为UL1007线压着时参考值。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1.目 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名词 通用要求 电线位置浅打检验要求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1.绝缘皮检查窗口 2.喇叭口(前/后) 3.刷尾检查窗口 4.锁紧片 5.绝缘铆压区 6.导体压接区 7.端子结合区 8.料带残耳 9.压接柱停止耳朵

×?不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着过短,此种不良 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 脱落。 绝缘皮压着过长,将造成铜丝 易断落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 或瞬间开路。 芯线压着过短,此种现象 易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 脱落×?不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 导体压着过长,此现象将造 成端子不易与HOUSING实 配,影响装配。 芯线压着过短,此种现象易造 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芯线飞丝,可能造成拉力不 足,且存在与相邻芯线短 路的隐患 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 剥线不良 注:1.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以上。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线束铜线根数<77-1516-2526-4041-6061- 121 >121 允许最大铜丝损失数0003455% 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 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外观检验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CCD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检验余料长度 导体压着区检验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4.1名词 4.2通用要求1.绝缘皮检查窗口 2.喇叭口(前/后) 3.刷尾检查窗口 4.锁紧片 5.绝缘铆压区 6.导体压接区 7.端子结合区 8.料带残耳 9.压接柱停止耳朵

4.3电线位置浅打检验要求 ○良好△可接受△可接受 ×不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着过短,此种不 良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 足,易脱落。 绝缘皮压着过长,将造成铜 丝易断落或接触不良,出现 开路或瞬间开路。 芯线压着过短,此种现 象易造成端子拉力不 足,易脱落×不可接受×不可接受×不可接受

导体压着过长,此现象将造成端子不易与HOUSING 实配,影响装配。 芯线压着过短,此种现象易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芯线飞丝,可能造成拉 力不足,且存在与相邻芯线短路的隐患 4.4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 4.4.1剥线不良 注:1.剥线长度:①2.8铜件/2.8四方插:4±0.2mm ②小5556铜件:2.5±0.2mm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 以上。 线束铜线根数 <7 7-15 16-25 26-40 41-60 61-12 1 >121 允许最大铜丝损失 数 0 0 0 3 4 5 5% 4.4.2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

端子压接作业指导书

标题端子压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NT01-018 版本: A/01 页数: 1/4 发行日期: 2014.07.01 1.目的:描述端子压接工序的操作过程,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端子压接工序的操作生产。 3.职责:生产部长,冲压工序质检员及与端子压接工序相关的人员均有将本指导书付诸实施的职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 员工依据生产指令及下线压接表,备齐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5.2 校对所备材料和工具与生产指令及下线压接表的符合性; 5.3 选择相应的设备,配合维修工调试设备,进行资源点检,填写设备点检表; 5.4 完成首件产品的作业; 5.5 员工对自己加工首件产品用目测和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检压接端子与相应工艺文件的符合 性及其强度,检验员检验合格,员工则继续进行生产操作,对于合线或者共压的产品进行拉力检验时,选择线径最大的拉力标准作为依据; 5.6 操作过程中,员工要随时目测外观; 5.7 作业结束时,质检员随同员工用目测和拉力试验机检查产品压接外观及拉力的符合性; 5.8 作业结束,检验员确认后将合格品转入冲压半成品合格区; 6.备注: 6.1.首件作业的合格产品应予以保存,直至本批次或本班次产品作业结束. 6.2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必须重新执行本指导书: a)更换操作员工;b)设备关闭后又开启;c)第二天生产前一天未完成的产品; 6.3 端子压接拉力强度的判定基准应符合如下要求: 6.3.1电线束端子与电线或合点(线)压接后拉力强度应不小于下表中的规定: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值N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值N ① 0.3~0.5 50 6.00~8.00 450 0.75~0.85 80 10.00 500 1.00~1.25 100 15.00~16.00 1500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 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 内容 4.1名词 1. 绝缘皮检查窗口 2. 喇叭口(前/后) 3. 刷尾检查窗口 4. 锁紧片 5. 绝缘铆压区 6. 导体压接区 7. 端子结合区 8. 料带残耳 9. 压接柱停止耳朵4.2通用要求

4.3压接要求 圧接区压揆片互相顶世=紧闲?两压片浚端子背茴来成聊显的圧搂沟 4.4常见不良或缺陷 4.4.1剥线不良 注:剥线长度:①2.8铜件/2.8四方插:4土0.2mm ②小5556铜件:2.5 ± 0.2mm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442端子压接缺陷 4.5 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 4.6 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4.6.1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刺破绝缘皮-NG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端子变形-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462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463检验余料长度 4.6.4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0.13mm ②拉拔力要求(参照4.7) 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4.6.5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 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接受。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4.6.6.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 4.7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4.7.1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 4.7.2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 4.7.3测试方法: 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③启动拉力试验机,直到端子与电线脱落为止。 ④查看拉力机仪表板上显示的最大拉力值并与UL标准对比,以确定测试是否成功。 ⑤同样之测试需要连续做三次,全部成功方为合格。 附表1.拉力测试国际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