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原始社会

第1课 原始社会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原始社会

学习目标

1、列举早期人类的代表,三大主要人种。

2、归纳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公社形成的原因、特点、知道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3、重点: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公社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预习导学

1、人类从哪里来?听说过“女娲造人”、“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吗?

2、阅读“人类的起源”一目,完成“参与园地”的表格。

合作探究

比较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相同点

生产活动

社会地位

导学测评

1、人类的起源:最早的人类远祖,是约年前生活在___

的。

2、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

①黄种人②白种人③黑种人④红种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语言的产生

B、直立行走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

4、_________的传说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厄瑞斯特的故事反映了由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的转变。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检测练习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选择题 1.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选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中原始社会是最初阶段,A正确。 2.把下列事件按因果顺序排列(序号代表事件),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产生②生产力提高 ③国家建立④阶级出现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 解析:选A。本题是因果顺序排列题,生产力提高是根本原因,②排在首位;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③排在末位;先有私有制产生,后有阶级出现,正确的顺序是①④,A 正确。 3.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可以看出( ) ①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国家是在阶级产生的基础上出现的 ③国家是氏族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 ④国家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奴隶制国家由此产生,①②正确;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③④错误。 4.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思想、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妄图削弱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剥削和统治的斗争意志。这是( ) A.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B.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要支柱 C.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思想统治 D.地主阶级利用政权进行政治统治 解析:选C。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为了维持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会对农民阶级散布封建迷信思想、传播封建道德等,这说明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思想统治,C符合题意。 5.杜甫《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诗句,揭示了( )

部编高中政治必修1练习讲义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 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初学教材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备知识 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直到解放初期,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氏族公社生活:土地归村社公有;农业生产广泛实行共耕的形式;狩猎所获用原始平均

主义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这里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四川凉山的奴隶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差别巨大。奴隶在奴隶主家,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干活的义务。奴隶主层层剥削奴隶,随心所欲买卖奴隶、枪杀奴隶,奴隶们过着牛马不如、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直到解放以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他们的生活才得以改善。 新中国的成立,让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和四川凉山的彝族跨越千年,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地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思考以下问题: 原始社会为什么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提示: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产品没有剩余,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生存,所以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个体劳动逐渐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逐渐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于是产生了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为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提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建立,相较于奴隶制生产关系而言,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是一种社会进步。

第1章 原始社会时期

第二章室内设计(空间环境)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室内设计的起源) 一、社会背景: 原始社会又叫石器时代(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旧石器时期 人少禽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群居生活、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农业、畜牧业尚未出现。人类的审美意识处于初始的状态,有了简单的人体装饰。 新石器时期: 人类进入了半开化、半文明状态时代,学会了种植,并开始驯养家畜,能够磨制石器,并掌握制陶技术。重要的文化遗址有早期的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河南“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等。 二、建筑概况与规划 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树居、崖下和岩洞。 原始建筑:巢居和穴居 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 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与精神生活有关的建筑 “大房子”→宫殿 庙宇→祭坛 陵墓→葬墓 建筑平面规划 1、平面形式 圆形——矩形——圆形、矩形平面杂处群体,方式有两种 三、室内空间布局 四、装饰与陈设 1、三大界面的装饰 (1)地面——夯实——用火烧过的土块做垫层——地面、墙面用白灰涂抹。 (2)墙——树枝编成——火烧的土墙面和白灰面——土坯墙(夯土墙) (3)室内装饰: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圆点、平行线、墙裙等,颜色多为黑、白、红) 2、纹样 (1)抽象出来并逐步符号化了 (2)属于纯装饰而无具体内容的几何纹样,具有巫术和图腾的含意。 3、陈设 原始社会的工艺品以实用为主,它们都不以室内陈设的面目出现,表现为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器物。但是它们被置于室内,客观上也具有陈设的意义。并为以后的室内陈设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1、陶器 2、漆器 3、茵席

第一课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案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古代社会 本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古代几个社会制度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人类社会是如何从无阶级剥削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这种状况,不但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反而说明历史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是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前进的。 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 讲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极端低下的。指出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竭尽全力与自然界进行斗争,才能获得有限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指出了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人类生产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成百年、上千年,以至逾万年的时间。 第二层次,指出原始社会是一命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为什么?首先,在生产能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共同的劳动中,同自然进行斗争。其次,共同劳动必然要求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 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马因此,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再次,没有私有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 平等与合作的,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最后,说明原始 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极端低下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关系"这一基本概念;识记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的发展情况; 了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氏族是最基本的单位;懂得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 平决定的。 (3)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金属工具、手工业出现的意义,懂得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懂得 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能力目标 (1)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 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2)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并能正确认识原始社会。

第1课《原始社会》习题

第1课原始社会 一、选择题 1、动画片《人猿泰山》讲述了人类与猩猩的亲情,这些温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自身的迷惘与追溯。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最科学的是()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C、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 D、人是由古代的猿类演变而来的 2、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这种现象相当于古代()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种姓制度 D、君主专制 3、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于()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美洲 4、南方古猿露西骨骼化石反映的人类处于() A、类人猿发展阶段 B、直立人发展阶段 C、智人发展阶段 D、有色人种阶段 5、中国“北京人”处于世界人类进化过程中的() A、类人猿阶段 B、直立人阶段 C、智人阶段 D、有色人种阶段 6、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生产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B、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在氏族内部,掌握政治、经济大权 D、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信

二、填空题 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乃是今天人类已知的____________。 2、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晚期猿人,又称“___________”。 3、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产生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原始人类最后分别演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主要分支。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①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②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四、问答题 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

高中政治部编版(2019)必修1教案: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教材“探究与分享1” 提示远古人类中男子打猎,使用的工具简陋,不能经常获得东西,更不能获得很多东西来充分保障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比打猎更可靠和经常的生活资料来源。人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采集和渔猎。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①旧石器时代,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教材“探究与分享2” 提示查阅相关资料略。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必须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部落的人能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并发展下去。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氏族和部落联盟 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

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1.(1)旧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 (2)在氏族制度中,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员共同讨论决定。( ) 提示:(1)×(2)× (4)私有制的确立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教材“探究与分享3” 提示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始有了剩余产品,个体劳动逐渐发展起来,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地逐渐转归家庭私有。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上人们有了最初的私有观念。因此,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观念也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私有制将灭亡,私有观念也将随之消亡。 2.奴隶社会 (1)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①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教材“探究与分享4” 提示 (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增加,交换的发展,氏族显贵越来越多地霸占财物、畜群以及土地,一些普通氏族成员逐渐贫困,甚至沦为氏族显贵的仆人;同时,战争中用武力和武器从敌人那里俘虏来的战俘也成为胜利者的私有财产。奴隶主还有另一种形成的过程:一些农业家族由于自然形成的分工出现了分化,那些富裕的家族吸收少数劳动力,把他们变为奴隶,而主人就成为奴隶主。 (2)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就有了剥削的可能。私有制产生后出现了贫富分化,在贫富分化的基础上,特别富有的氏族首领和氏族贵族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就把战俘和还不起债务的穷人变成奴隶,强迫他们从事生产劳动,自己则成为奴隶主。这样社会第一次分裂成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阶级产生的过程说明,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

1、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 第一节从原始群到氏族制的出现 一、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我国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在云南开远、禄丰等地,先后发现拉玛古猿化石(下颌骨及较完整的头盖骨),据测定为距今八百万年前形成阶段的猿人。 1965 年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又发现属直立人的两颗门齿化石,测定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晚期猿人。这些发现充分证明,我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晚期猿人化石,还有蓝田人(距今八十万年左右)、北京人等。其中北京人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是我们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初期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猿人阶段-北京人 北京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是从 1927 年开始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陆续发掘出分属 40 余个男女老幼的人骨化石,据测定距今约六十九万年。 北京人洞穴中发现多达 10 件以上的石器。这些石器制作简单,一般不作第二次加工,大都没有固定类型。考古学上称使用这种原始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北京人的体质特点,一方面已具有人的性质,另方面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所以我们称之为猿人。北京人的原始特征是: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脑容量小,平均只有 1059 毫升(现代人 1400 毫升);眉骨隆起,吻部突出,牙齿粗大,没有明显的下颏。北京人门齿呈铲形,宽鼻,平面,有下颌圆枕,与蒙古人种特征相近。 北京人的四肢与现代人差别不大,特别是上肢已很接近,说明他们能直立行走,双手已能自由活动。这应是经长期劳动形成的,所以恩格斯言:“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 北京人洞穴中还发现厚达 6 米的灰烬堆积层,说明他们只知用火。火不仅能取暖,熟食,增强体质;又给人们一种与自然斗争的有力武器。所以恩格斯又说,火的使用“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2] 堆积物的厚度也说明北京人曾长期居住于此,估计约有数十人构成为一个群体。 原始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着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北京人时期,生产力极度低下,单个人不能独力生存,必须结合成群,尚未形成较稳定的对偶家庭,“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是较为普遍地存在的。 三、古人阶段 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人类体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脑壳变薄,脑量增大,前额增高,眉骨变小,吻部后缩,有了较明显的下颏,手脚也更为灵便,逐渐接近现代人了。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的人类称为“古人”,也叫“智人”,属旧石器时代中期。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课第一框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第一课第一框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本课的课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引言、两节(六个框题),共八个知识点。 引言:概括了本课的地位及其讲述的基本内容,包含四层意思: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历史过程,它从古代社会一直发展到近代社会。其次,指出了古代社会经历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和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次,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在这个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出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可比拟的社会财富。最后,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是以剥削雇佣工人劳动为基础的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第一节古代社会 本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古代几个社会制度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人类社会是如何从无阶级剥削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及封

建社会的。这种状况,不但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反而说明历史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是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前进的。本节设三个框题: 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 讲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极端低下的。指出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竭尽全力与自然界进行斗争,才能获得有限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指出了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人类生产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成百年、上千年,以至逾万年的时间。 第二层次,指出原始社会是一命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为什么?首先,在生产能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共同的劳动中,同自然进行斗争。其次,共同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马因此,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再次,没有私有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与合作的,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最后,说明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节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迄今所知,大概距今170万年到10万年之间,我们的祖先在自身的进化中还处于猿人(直立人)阶段,就劳动、生长、繁衍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我国的猿人化石及其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极其丰富,已正式发表的主要资料有: 1.元谋人: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两颗左右内侧门齿化石,与它共存的有三件打制石器以及一些原始动物化石,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但亦不能确证用火。经古地磁法测定距今170万年。但1984年有些学者提出是在73万至60万年之间。这个论点到1985年即被考古学界所批驳,而确认是170万年。1987年又采用新的科学方法测定仍是170万年。对此可以确信。 2.蓝田猿人:但经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对头骨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较北京猿人更为古态,推测时代稍早于周口店期,后依古地磁法研究,定为65-80万年之间。从1983年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又进行了重新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兰田猿人距今为110-115万年。 3.北京猿人:距今69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是四、五十万年前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重要住地。1929年由裴文中先生负责工作,贾兰坡参加,发现第一个猿人头盖骨,到1937年共发现5个比较完整的猿人头盖骨,解放以来又有陆续发现,共找到了约40个个体的人类化石,9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还有数以万计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里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宝库。 4.北京猿人体质特征:从北京猿人的头盖骨看,语言中枢已经隆起,说明有简单语言,双手骨骼较灵巧,上肢骨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骨也接近于现代人。这说明劳动对人类的体质发育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用火、熟食,对于大脑所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助促进转化,这使北京猿人有了质的变化。 5.血缘家族:中国猿人已摆脱了原始群时的乱婚状态,进入了血缘家族阶段。所谓血缘家族,即同辈人的婚姻集团,每一代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妻,排斥祖先和子孙,双亲和子女之间的婚姻,但并不排斥亲生兄弟姐妹之间的夫妇关系。这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神话人物女娲和伏羲就是兄妹互为夫妻关系,这与中国猿人的社会阶段相一致。 二、古人和古人创造的文化 大概到更新世晚期,距今2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展到了“古人”(早期智人)阶段。有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长阳人、许家窑人、贵州桐梓人等等文化遗址陆续发现。华北、长江流域、西南、华南均发现“古人”遗址。 “古人”的体质比猿人进步,但和现代人相比,还有原始性。许家窑选址的烧骨是人工取火的证据。人们生活来源仍然依靠采集和狩猎两大部门。 从中国猿人时期开始的血缘家族在这个时期继续得到发展,血缘家族经历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 族外婚,古人阶段,由于血缘家族的繁衍分裂,形成新的血缘家族,就为同一家族的一群兄弟与另一家族的一群姐妹之间的群婚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更高级的群婚形成,即后代

2019_2020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练习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国家产生以前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依次为( ) A.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B.部落—氏族—部落联盟 C.氏族—部落联盟—部落 D.部落—部落联盟—氏族 2、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他同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这表明( ) A.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氏族内部形成分工协作、互助的关系 C.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D.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3、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面对草蟒丛生、猛兽横行的恶劣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联合起来的力量,通过共同劳动,才能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获得食物,战胜野兽,抵御灾害,维持生命,求得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D.原始的生产关系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4、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农民起义推翻了奴隶制 B.封建制国家的建立 C.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出现 D.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5、“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分别体现的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是( ) ①榨取地租 ②向农民放高利贷 ③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

④从事各种徭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制的产生是( ) A.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C.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D.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7、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3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tt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8、金融专家指出,继各种各样经济泡沫一个一个破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恐慌形成。更为令人预感不祥的是,这一次的大恐慌较前几次无论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更为广大和沉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的绝对过剩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调和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改变 9、在不同的剥‘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 ) A.完全占有 B.人身依附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私人占有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先后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除 1990年的日本房地产泡 沫,1994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还包括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这些震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一直没有停止。早在19世纪40 年代,马克思便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 )

中国史第1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地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地主要特征: 1,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极端贫乏,生产资料公有 2,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3,没有剥削压迫,也就没有阶级,国家 关于原始社会地分期: 1,根据社会组织[血缘家族氏族社会(母系父系)] 2,根据考古学(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期) 3,根据人类学【猿人(直立人)古人(早期智人)新人(晚期智人)】 4,根据婚姻发展状况(血族群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5,摩尔根《古代社会》根据人类文明程度 人类起源蒙昧时期 制陶术发明野蛮时期 文字地使用与标音字幕发明文明时期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开端 一,人类社会地起源(《圣经创世纪》,女娲) 达尔文理论地提出:十八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引起人们极大重视,英国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恩格斯崭新论断:年,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地作用》,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提出崭新论断劳动创造了人 二,猿人血缘家族地早期(元谋,蓝田,北京) 人类学分期:猿人(直立人) 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地初期,其工具制作非常粗糙 婚姻状况:血族群婚,即年龄相近地男女之间地群婚 (蓝田人: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 牙齿较大,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 头骨上窄下宽,外形轮廓呈楔形 脑壳较厚,脑量较小(约) 北京人:无明显下额,鼻子宽而扁 同,,脑量(个别达到) 原始人与现代人地区别: 原始人:同,,,以上特征随年代推移而发生变化) 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 经济生活:采集和狩猎为主,其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等,能使用天然火三,古人血缘家族地解体 (主要代表:大荔人(万年)许家窑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万年). 大荔人头部楔形减少,嘴部不突出,脑量,原始特征依然存在,但又明显进 步) 人类学分期:古人(早期智人) 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中期(仍是打制石器,但制作更为精细) 婚姻状况:族外婚(排除旁系亲属间地婚姻关系,形成不同族群间地群婚关系) 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但族外婚导致其趋于解体. 经济生活:仍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学会了人工取火. 第二节原始社会地发展

第1课原始社会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课原始社会 主备教师:王蕾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二、课前检测 预习检测: 1、最早的人类远祖 500 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 ‘正在形成中的人’。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3、我们通常认为最早的人类是能人,出现于大约250万年前? 4、距今约15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直立人 5、大约30万年前,人类进化到早期智人阶段。 6、在距今5万年时出现了晚期智人,他们和现代人几乎没区别,当晚期智人出现时,也出现了,分为黑、白、黄三种。 7、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__氏族公社_。由于_生产力__比较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过着土地公有,集体劳动,平等消费的生活。 8、氏族社会的最初组织形式是_母系氏族公社。人们只知_其母,不知_其父。 9、在父系氏族公社组织形式中,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_。父系氏族公社是_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_私有制的出现,逐渐产生了_阶级和国家。 三、相关知识 人类的起源、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四、问题、例题与变式练习 问题一:人类的起源 问题1:人类是由什么起源而来的? 问题2:人类进化的过程是什么? 问题3:人种的产生及产生人中的原因是什么? 例题一: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世界上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很可能是( A ) A.非洲大陆 B.亚洲大陆 C.欧洲大陆 D.美洲大陆 变式练习:人类是由一种古猿发展而来的。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自然进化 B.环境因素 C.基因突变 D.劳动 问题二:氏族社会 问题1:什么是氏族? 问题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4:人类进入氏族时期后,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后来发展为父系氏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时作业

第一课第一框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练案1] 一、选择题 1.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 C.原始社会处于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的旧石器时代 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 [解析] 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别,A说法错误;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B叙述正确;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C叙述错误;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低下,但是原始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等技术,积极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D说法有误。 2.人类文明是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 ) ①文字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文明的跃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④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与“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原始社会的特点,与题意不符;①②是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的依据。 3.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关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C )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④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①②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③④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讲解学习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第1页

第1课 原始社会

第1课原始社会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2、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

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 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 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 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 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 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 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 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随堂训练-【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第一课第一框 1.原始社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不包括(D) A.劳动技能低下B.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C.劳动对象范围有限D.以个体劳动为主 [解析]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故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2.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长达二三百万年,导致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的原因有(B)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③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④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跃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这些是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的原因,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特点;从奴隶社会起,人类才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④不是导致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的原因。 3.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D) A.原始社会生产关系B.奴隶制生产关系 C.封建制生产关系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雇佣关系的出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故选D。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A.生产能力的过剩 B.商品销售不出去的过剩

1课原始社会

官渡区金马中学双向细目表与教材二度开发 年级初三科目历史章节第一单元内容史前时期的人类设计教师蒲晟吉要求 内容考查知识点 要求层次 检测 形式 学 生 自 评 二度开发 掌 握 理 解 知 道 学 会 第1课南方古猿、现代三大人 种、母系氏族社会、父 系氏族社会* 填空、解答氏族社会的 定义 国家出现的 逐级原因 人类起源、氏族社会* * 选择 母系氏族特点* * 选择 父系氏族特点* * 选择 官渡区金马中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九年级历史学科主备教师:蒲晟吉备课时间:2012年8月课题第一课原始社会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课的图片,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世界,也创造了美。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2)通过表格归纳、神话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最后到国家产生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教学重点各个阶段的原始人;母系氏族的特点;父系氏族的特点 教学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 易错点原始人类名称、时间及基本特征的对应 易考点各个阶段原始人类的名称、时间及特征;母系氏族的特征;父系氏族的特征国家出现的意义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课前5分钟小测验: 在七年级的历史教学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些知识点。 1.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云南距今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知道使用天然火。 2.能不能制造工具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 4.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5.距今约3万年左右的在北京发现的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 〖引入新课〗 20世纪70年代,在坦桑尼亚的火山沉积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科动物”的足迹。足迹从南方来,呈直线向北行进,然后 突然中止在峡谷里。这一长串清晰的足迹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 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何方?人类的历史从哪里开始?为什么我们 与欧洲人、非洲人的体貌特征不一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到 今天的新课学习——原始社会。 〖新课教学〗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 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 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教师个人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