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模拟题集

元明清模拟题集
元明清模拟题集

元明清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清初论诗主张?神韵?的是()。

A、王士禛

B、朱彝尊

C、施闰章

D、宋琬

2.清代诗坛上,人称?随园先生?的是()。

A、厉鹗

B、翁方纲

C、袁枚

D、沈德潜

3.清代讲唱文学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弹词,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是()。

A、《天雨花》

B、《再生缘》

C、《笔生花》

D、《榴花梦》

4.《三国志演义》的结构是宏伟而严谨的,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A、蜀汉的兴衰

B、吴蜀的矛盾斗争

C、蜀魏的矛盾斗争

D、吴蜀魏的矛盾斗争

5.按照作品内容的主要特点来分类,《水浒传》属于()一类。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神魔小说

D、侠义公案小说

6. 在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地反映当时的政治事件,竭力严嵩罪行的作品时()。

A、《宝剑记》

B、《浣纱记》

C、《鸣凤记》

D、《红梅记》

7.猴行者的形象最早出现于()。

A、《大唐西域记》

B、《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D、《罗摩衍那》

8.主要运用双线并进、交错映照手法结构全剧的作品是()。

A. 《梧桐雨》

B. 《赵氏孤儿》

C. 《陈州粜米》

D. 《琵琶记》

9.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

A. 乔吉

B. 郑光祖

C. 钟嗣成

D. 宫天挺

10.《琵琶记》是()。

A. 元杂剧

B. 诸宫调

C. 散曲

D. 南戏

11. 《陈抟高卧》作者是()。

A、王实甫

B、马致远

C、乔吉

D、郑光祖

12.高明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被称为()。

A、浪子班头

B、南曲之祖

C、元人第一

D、南戏祖师

13.明代传奇第一次用昆腔曲调写作的是()。

A、《鸣凤记》

B、《宝剑记》

C、《杀狗记》

D、《浣纱记》

14.?一人永占?是指哪个作家创作的戏剧()。

A、李玉

B、李渔

C、吴伟业

D、尤侗

15.《寒花葬志》是明代散文家()的作品。

A、归有光

B、王世贞 C 、李梦阳 D、宋濂

16.《聊斋志异》的版本中,一般通行本的底本是()。

A. 手稿本

B. 铸雪斋抄本

C. 青柯亭刻本

D. 会校会注会评本

17.()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A.翁方纲 B.袁枚 C.沈德潜 D.郑燮

1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作者是()。

A.高启

B.刘基

C.于谦

D.唐寅

19.吴江派主要是()。

A.强调文学性

B.强调舞台性

C.强调通俗与典结合

D.注意宾白与词曲的写法

20.《南词叙录》一般认为是( )所作。

A.徐渭

B.周德清

C.吕天成

D.王九思

21.元代出现了一大批杂剧的优秀作家,《析律志》说:?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的作家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C.马致远 D.高明

22.在众多著名元曲作家中,有一位天资很高,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A.马致远 B.张养浩 C.张可久 D.乔吉

23.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语言的一大特色。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24.?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提倡的口号。

A.公安三袁 B .袁枚 C.前后七子 D .沈德潜

25.《西湖七月半》是()的作品。

A.袁宏道

B. 徐霞客

C.张岱

D.祁彪佳

26.《报刘一丈书》是()的作品。

A.袁宏道

B.徐霞客

C.张岱

D.宗臣

27.?性灵论?的倡导者是()。

A.沈德潜 B. 袁枚 C. 王士祯 D. 翁方纲

28.《风筝误》是()的作品

A.汤显祖

B.白朴

C.李玉

D.李渔

29.下列哪部小说属于炫耀学问的?()

A《说岳全传》 B《西游记》 C《镜花缘》 D.《歧路灯》

30.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下列三人为《三国演义》?三绝?()。

A. 刘备、关云长、张飞

B. 刘备、诸葛亮、关云长

C. 曹操、关云长、张飞

D. 诸葛亮、曹操、关云长

31. 白朴所写的《墙头马上》是一部()。

A. 爱情喜剧

B. 历史剧

C. 神仙道化剧

D. 讽刺喜剧

32.在?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白朴

D. 马致远

3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

A. 郑光祖

B. 周德清

C. 乔吉

D. 钟嗣成

34.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 袁宗道

B. 张岱

C. 袁宏道

D. 归有光

35.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

A. 《聊斋志异》

B. 《虞初新志》

C. 《夷坚志》

D. 《阅微草堂笔记》

36.标志着申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

A.李渔 B. 洪昇 C. 吴伟业 D. 李贽

37.《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署名为()。

A. 王世贞

B. 屠隆

C. 冯梦龙

D. 兰陵笑笑生

38.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

()。

A. 《紫钗记》

B. 《牡丹亭还魂记》

C. 《南柯梦记》

D. 《邯郸梦记》

39.王士祯提出了()。

A. 神韵说

B. 肌理说

C. 性灵说

D. 格调说

40.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的作家是()。

A. 刘大櫆

B. 姚鼐

C. 方苞

D. 梅曾亮

41. 在众多著名元曲作家中,有一位天资很高,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A. 马致远

B. 张养浩

C. 张可久

D. 乔吉

42.我国小说开始由说书体向小说家小说过度的标志,是我国第一部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金瓶梅》

43. 赵盼儿这一戏剧人物见于()

A. 《拜月亭》

B.《调风月》

C.《救风尘》

D.《望江亭》

44. 清代最流行的《水浒传》版本是()

A. 一百回本

B. 一百二十回本

C. 七十回本

D. 二百四十回本

45.第一部被介绍到西方去的中国戏剧是()

A.《窦娥冤》

B.《汉宫秋》

C.《赵氏孤儿》

D.《张生煮海》

46.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女性形象沈琼枝出自 ( )

A.《聊斋志异》

B.《露泪缘》

C.《侠女奇缘》

D.《儒林外史》

47.合称为"一人永占"的四个剧本的作者是( )

A.桂馥 B. 李玉 C. 丘园 D. 尤侗

48.下列汤显祖《牡丹亭》唱词中,暗喻青春蹉跎之意的是()。

A.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C.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D.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

49.作为读书人典范的王冕形象出自( )

A. 《聊斋志异》

B. 《野叟曝言》

C. 《蟫史》

D. 《儒林外义》

50.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沈千运

B. 沈雄

C. 李良年

D. 张惠言

51.[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A.白朴

B.张养浩

C.刘时中

D.睢景臣

52.纳兰性德的词集名()。

A.《迦陵词》

B.《饮水词》

C.《味隽斋词》

D.《人间词》

53. 《三遂平妖传》的作者是()

A. 余邵鱼

B. 冯梦龙

C. 罗贯中

D. 施耐庵

54.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是( )。

A. 杜少卿

B. 杜慎卿

C. 庄绍光

D. 景兰江

55.清初被并称为?南洪北孔?的两位戏曲家的代表作是( )。

A.《桃花扇》《牡丹亭》

B.《琵琶记》《桃花扇》

C.《长生殿》《桃花扇》

D.《长生殿》《清忠谱》

56.宋元?话本?属于()。

A.文言短篇小说 B.白话短篇小说 C.笔记小说 D.长篇章

回小说

57.鲁迅评()的结构为?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58.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院本

59.纳兰性德的词集名()。

A.《迦陵词》

B.《饮水词》

C.《味隽斋词》

D.《人间词》

60.《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关汉卿B.王实甫 C.董解元 D.马致远

61. 《陈抟高卧》作者是()。

A、王实甫

B、马致远

C、乔吉

D、郑光祖

62.高明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被称为()。

A、浪子班头

B、南曲之祖

C、元人第一

D、南戏祖师

63.明代传奇第一次用昆腔曲调写作的是()。

A、《鸣凤记》

B、《宝剑记》

C、《杀狗记》

D、《浣纱记》

64.?一人永占?是指哪个作家创作的戏剧()。

A、李玉

B、李渔

C、吴伟业

D、尤侗

65.《寒花葬志》是明代散文家()的作品。

A、归有光

B、王世贞 C 、李梦阳 D、宋濂

66.《聊斋志异》的版本中,一般通行本的底本是()。

A、手稿本

B、铸雪斋抄本

C、青柯亭刻本

D、会校会注会评本

67.()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A.翁方纲 B.袁枚 C.沈德潜 D.郑燮

6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作者是()。

A、高启

B、刘基

C、于谦

D、唐寅

69.《大唐三藏取经话》属于()话本。

A、小说

B、讲史

C、说铁骑儿

D、说经

70.《南词叙录》一般认为是( )所作。

A、徐渭

B、周德清

C、吕天成

D、王九思

71. 宋濂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被朱元璋誉为()。

A、天下文章第一

B、文臣第一

C、开国文臣之首

D、一代词臣

72.()是桐城派的奠基者。

A、戴名世

B、方苞

C、刘大櫆

D、姚鼐

73.提出?神韵说?的是()。

A、王士禛

B、沈德潜 C 、翁方纲 D、袁枚

74.将以玄奘为中心的历史事件衍化为文学形态故事的是()。

A、《大唐西域记》

B、《唐三藏西天取经》

C、《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75.《圆圆曲》的作者是()。

A、钱谦益

B、吴伟业

C、龚鼎孳

D、吴嘉纪

76.莘瑶琴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B、《滕大尹鬼断家私》

C、《卖油郎独占花魁》

D、《张廷秀逃生救父》

77.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女性形象沈琼枝出自 ( )

A、《聊斋志异》

B、《露泪缘》

C、《侠女奇缘》

D、《儒林外史》

78.?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A、刘备与曹操

B、刘备与袁绍

C、曹操与孙权

D、刘备与诸葛亮

79.被称为"我明一绝"的是()

A、明代民歌

B、明代散曲

C、明代诗词

D、明代小说

80.明末传奇形成了以沈璟为代表的()。

A、吴江派

B、骈俪派

C、吴州派

D、临川派。

81.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指()。

A.《牡丹亭》、《琵琶记》、《娇红记》 B.《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

C.《玉簪记》、《香囊记》、《鸣凤记》 D.《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

82.清初古文三大家是指()。

A.侯方域、魏禧、汪琬 B.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C.钱谦益、屈大均、王夫之 D.侯方域、钱谦益、顾炎武83.临川四梦是指()。

A.《紫箫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B.《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离魂记》

C.《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D.《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84.《聊斋志异》中能嗅出文章好坏的瞎和尚出自()。

A.《贾奉雉》 B.《于去恶》 C.《司文郎》 D.《叶生》

85.元散曲作家睢景臣的代表作是()

A.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B.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C.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D.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86. 借用昭君出塞,而又一反传统故事,塑造了一位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表现了

勇于牺牲以息刀兵的可贵精神的人物形象的作品是()。

A.《琵琶记》 B.《梧桐雨》 C.《赵氏孤儿》 D.《汉宫秋》

87.对《红楼梦》的创作影响较大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A.《金瓶梅》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三言?

88.下列作品中属于?神仙道化?剧的是()。

A. 《倩女离魂》

B.《陈抟高卧》

C.《秋胡戏妻》

D.《扬州梦》

89.()是明人张岱的作品。

A.《渔洋诗话》 B.《随园诗话》 C.《陶庵梦忆》 D.《姜斋诗话》

90.《儒林外史》中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以()为代表。

A、匡超人

B、马二先生

C、王冕

D、范进

91. 元代著名的人神相恋剧有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和尚仲贤的()

A、《吴天塔》

B、《老生儿》

C、《柳毅传书》

D、《东堂老》

92.《秋胡戏妻》的作者是()

A、郑廷玉

B、武汉臣

C、石君宝

D、杨显之

93.《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D、尼姑

9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的是()。

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

D、豪放派

95.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D、《词律》

96. 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的是()。

A、《拜月亭》

B、《西厢记》

C、《墙头马上》

D、《倩女离魂》

97.下列不属于元诗四大家的是()。

A、虞集

B、范梈

C、杨维桢

D、揭傒斯

98.明代小说中获得?第一奇书?美誉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金瓶梅》

99.现存《三国演义》最早的刊本是()。

A、嘉靖本

B、李评本

C、毛本

D、罗本

100. ?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

A、《琵琶行》

B、《感事》

C、《圆圆曲》

D、《悲落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王国维认为关汉卿的杂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2.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是()。

3.?西厢?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的传奇小说(),而金代()

的()为王实甫《西厢记》打下基础。

4.曾制造轰动效应,?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戏剧是汤显祖的()。

5.嘉靖年间,洪楩辑印的()是现认为最早的话本集。在小说选集中,

抱瓮老人所编()影响最大。

6.明初杂剧作家中,影响较大的是皇室贵族朱权和()。朱权()是我

国戏剧史上一部重要著作。

7.?借()、写()?,既是《桃花扇》的主题思想,也体现作者的艺术

构思。

8.《红楼梦》描写的()扑蝶,()葬花、()补裘、()醉卧芍药

裀等,全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9.子弟书流行于( ),属( )的一个分支。

10.元杂剧一般是一本()折。

11.元杂剧的剧本主要由()和宾白组成。剧本还有表示演员动作、表情

及舞台效果的文字,叫做()。

12.()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代伟人,是元杂剧的奠基者。

13.?梅村体?的代表作是(),它以()的悲欢离合为线索,表现

个人身世和国家命运。

14.清初阳羡词派的领袖是(),?阳羨词派?倾向于学习宋朝的()、

();浙西词派的领袖是(),?浙西词派?倾向于学习宋朝的()、();清初词坛成就最大的是(),况周颐推他为?国初第一词人?。

15.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一回里很感慨地吟咏道:?满纸荒唐言,()。

都云作者痴,()。?

16.冯梦龙除了编撰?三言?外,还编辑了两部明代民歌专集()和()。

17.拟话本是仿()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体制上与宋元话本大致

相同,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创制的。

18.《聊斋志异》之后较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有纪昀的(),袁枚的()

等。

19.《金瓶梅》的作者署名为( ),它的题材是由( )中?( )?一段演义

而来。

20.白朴《墙头马上》是受唐代诗人()( )一诗的启发。《梧桐雨》写( )

和( )的爱情故事。

21.良辰美景奈何天,()。

22.徐渭的《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

23.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结尾几部分构

成。

24.以()、()、《西游记》、()?四大奇书?为标志,清晰展示了明

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

2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26.《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7.《西游记》影响下产生的续补之作有( )、( )等,受《西游记》的影

响,最出名的神魔小说还有( )。

28.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的诗人是()。

29.我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唯一著作权不存争议的是( ),作者是( )。

30.《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用西晋()的《三国志》以及南北朝时

()的注作为历史材料,最终写成这部巨作。

31.徐渭的杂剧集()代表了明代杂剧最高成就,它由渔阳弄、()、

女状元、翠乡梦四个短剧组成。

32.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 )、陈鸿的()

和白朴的()等。

33.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当时,?说话?有( )、( )、( )、

( )四家。

34.《紫钗记》故事取材于唐人小说( ),《南柯梦记》取材于唐代传奇

( ),《邯郸记》取材于唐代传奇( )。

35.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爱情风月剧的代表作是()。

36.徐渭的《四声猿》包括()、()、()、()。

37.()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发展起来的。

38.《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男主人公叫()。

39.元杂剧的角色,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40.《金瓶梅》的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三人。

41.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42.清代以日常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署名为西周生所作的()和

()所作的《歧路灯》。

43.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含()和()。

44.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

他们的基本主张是()。

45.在关汉卿的笔下,窦娥的性格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46.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性,是名副其实的?()之曲?。

47.?临川四梦?是著名戏剧家( )创作的四部传奇的合称,又称

( )。

48.《三言》是()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原称《古

今小说》)、()和()。

49.吕天成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王骥德的()是

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等戏曲方面的理论著作。

50.子弟书是清代由()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子弟书的曲调分为东城

调和西城调两种,或称东韵与西韵,东韵的代表作家是(),西韵的代表作家是罗松窗。

51.李渔的戏剧理论主要见于(),并提出?结构第一?的重要主张。

52.元杂剧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

53.诸宫调是一种( )文学,主要流行于( )时期。

54.《桃花扇》的内容是以明末复社文人()与秦淮名妓()的爱情故

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作者自称其写作目的是?借()之情,写()之感?。

55.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大德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

为中心,后期以()为中心。

56.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体裁——( )的发展和定

型,是明代对中国文学最为宝贵的贡献。这种小说体裁是在( )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57.公安派的理论主张主要是:(),()。

58.()本是现存最完整的《水浒传》百回繁本,附有李贽的评语。七十

回本是()删改而成。

59.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称为?四大奇书?,

他们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四种类型。

60.元杂剧是在宋()、金()的基础上,吸收()等说唱文学的成就

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形式。

61.元代杂剧作家()的《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

描写了()为追求爱情幸福而灵魂离开躯体的故事。

62.()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有散曲集()。

63.《红楼梦》流传一般称有两大版本系统:一是()系统,一是()

系统。

64.《西厢记》是由唐代元稹的()、金代董解元的()演变而成的。

它的主题是()。

65.()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的创作方法是?用传奇法而

以志怪?。

66.公安派的三个代表作家是()、()、()。

67.散曲的体制有().和()两类。

68.?王国维认为关汉卿的杂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69.()代表了唐宋派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散文名篇有()等。

70.金圣叹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合称为?六

才子书?。

71.明代嘉靖年间形成的四大声腔是:()、()、()、()。

72.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王世贞的()、梁辰鱼的()。

73.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问世后?家传户

诵,几令《西厢》减价?。

74.清初散文分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两类,学人之文以()、()、()

为代表;文人之文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三人也被称为()。

75.从明代开始,文言小说形成了?()系列?、?虞初系列?、?()系

列?、?阅微系列?和?世说体系列?等。

76.元至治年间的()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宋末元初佚名的

()是现传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

77.明代初年,文言小说出现了复兴的态势,()的《剪灯新话》影响了有

明一代乃至清代的文言小说创作,起而仿效者纷起,较为出名的有李昌

祺的()、邵景詹的(),这三部书被后人称为()。

78.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

其后又出现了李东阳为代表的()。主张抒写自然的人性,提出?童

心说?的是以三袁为代表的()。

79.清代诗歌创作中,?肌理说?的代表人物是(),?格调说?的代表人物

是()。

80.清代戏剧流派中以()为代表的是?苏州派?。()是中国戏曲史上

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所作()几乎全是敷演男女情事的

风情喜剧。

81.号称?清初三大家?的是()、()和(),他们代表着清初词坛的

三种不同流派和风格。()是阳羡词派的领袖,()是浙西词派的领

袖,清词流派还有以张惠言为代表的()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说话四家

2.小令:

3.?七实三虚?

4.《今古奇观》 5《四声

猿》 6.浙西词派 7.桐城派 8.南戏 9. 临川四梦 10. 茶陵派

11.格调说 12.散曲 13.明清传奇 14.鼓词 15. 温州杂剧 16.

唐宋派 17. 花雅之争 18. 苏州派 19.复社 20.元诗四大家

2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22. 拟话本 23.元杂剧 24.诸宫调

25. 南洪北孔 26. 台阁体 27.脂本 28.套曲 29.一笠庵四种

曲 30. 梅村体 31.神仙道化剧 32.临川派 33.话本 34. 历史演义 35.竟陵派 36.?南施北宋? 37. ?荆刘拜杀?: 38.

铁崖体: 39.三绝: 40.明代三大传奇: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单刀会》的结构艺术。

2. 王实甫《西厢记》对董解元《诸宫调西厢记》作了哪些发展?

3. 元杂剧的发展情况如何?各阶段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4. 简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5.《倩女离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简述临川派和吴江派的主要分歧。

7. 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

8. 简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

9. 简述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不同。

10. 简述《琵琶记》结构的艺术特色。

11.宋元小说话本主要有哪些内容?

12. 简述《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

13. 《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14. 简述《水浒传》的结构特点。

15.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16. 《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17. 《西游记》在人物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8. 《三言》和《二拍》在体制上的区别。

19. 明代长篇小说的主要类型。

20. 晚明小品文的创作有何特色?

21. 明代的杂剧有何新变?

22. 简述《长生殿》主题思想。

23.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主要分哪几类?

24. 如何理解《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

25. 《聊斋志异》的结构模式是什么?

26. 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27. 简述《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28.《红楼梦》?好了歌?说明了什么?

29.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30. 简述清代戏剧创作的三种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论关汉卿戏剧的艺术成就。

2.简论窦娥的品格和反抗精神。

3. 分析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4. 比较分析《牡丹亭》与《西厢记》所表现爱情的异同?

5. 简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6. 《三国演义》为什么会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7.论述《水浒传》的思想内涵。

8.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

9. 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0.论述《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1. ?三言??二拍?在选材上,表现出与前期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

12. 从杜丽娘艺术形象的塑造,看《牡丹亭》主题的积极意义。

13. 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14.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你怎么看?

15. 分析《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成就。

16.试述《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的突出成就。

17.简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18.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了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19.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20. 结合林黛玉形象谈一谈你对《红楼梦》在人物塑造方面突破?恶则无一

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理解。

六、阅读分析题(共15分)

1.以下是《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关于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描

写:

嘉靖本卷五《青梅煮酒论英雄》:?操以手先指玄德,后指自己,曰:‘方今天下唯使君与操耳。’言未毕,玄德以手中匙筯尽落于地。霹雳雷声,大雨骤至。操见玄德失筯,便问曰为何失筯,玄德答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毛本第二十一回:?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执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1)分析比较嘉靖本与毛本对《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对曹操、玄德人物刻画有何不同?(10分)

(2)毛本一段中刘备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5分)

2.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1)[聪明累]这支曲子的出处和作者,这支曲子是描写谁的?(6分)

(2)结合作品分析[聪明累]曲子中所描写人物的性格。(9分)

3.【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1)指出该选段散套名称以及作者(3分)

(2)结合作品,分析元散曲的句式特征、语言风格和审美取向(12分)

4.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1.说出上文的出处和作者。(4分)

2. 翻译句子:?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文中用了三个?奇?,含义不同,这样写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11分)

5.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

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1)指出本曲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8分)

(2)概括本曲所表达的莺莺的内心情感。(7分)

6.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

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1.说出该文字的出处和作者。(5分)

2.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6分)

3.解释?异史氏?,说明其由来,并指出其作用。(4分)

7.【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百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吃吐介)(唱)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不吃放碗介)(唱) 【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老年纪,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

1.说明以上曲词的出处和作者。(5分)

2.说明以上曲词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试分析之。(10分)

8.(马二先生)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马二先生……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马二先生……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合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丁了当当的响。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

1.说明这段文字的出处。(2分)

2.马二先生游西湖看到了什么?作者塑造了马二先生怎样的性格?(8分)

3.指出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5分)

9.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1.说出上文的出处和作者。(4分)

2.此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谁?文章三次提到魏孺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3.分析文章刻画人物的特点。(5分)

10.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成裘,妄续《幽

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1.说出上文的出处。(3分)

2.文中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意图?结合作者生平与创作分析之。(12分)

古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明初杂剧作家40多人,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_______ 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种,合称_________ 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_________ 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_________卷五之_________《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_________两大系统。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____、____三派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___的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____ 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_________的_________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陈寿《三国志》 B.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A.《窦娥冤》 B《蝴蝶梦》 C. 《鲁斋郎》 D. 《哭存孝》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A.嘉靖壬午本 B.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C.毛宗岗本 D. 崇祯本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十家小说》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性灵说 D. 肌理说8.《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 A《雌木兰》B.《狂鼓史》 C. 《玉禅师》 D. 《女状元》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A《看钱奴 B.《柳毅传书》 C.《张生煮海》 D.《老生儿》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才子佳人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 D.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1.拟话本 2.戏曲 3.明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五、论述题(共30) 1.论崔莺莺 2.试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韩山师范学院二00六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珠串式链式结构 2.朱权、朱有燉 3.《浣纱记》 4.《属玉堂传奇》5.李渔 6.《说苑》、《贵德》7.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8.程本9.唱词、宾白 10.索隐派、考据派11.裴松之、《三国志注》12.《金瓶梅》13.《庄子》《外物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多选题多选少选俱不给分) 1. BC 2. ABC 3. ABCD 4. A 5.ABC 6.D 7.A 8.B 9.AB 10.A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1.(3分)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评分标准:时间,文人模仿、独创,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归类必须全部具备,缺一项扣1分 2.(3分)戏曲: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评分标准:传统戏剧形式,各种因素、主要表现手段必须全部具备,缺1项扣1分 3.(4分)明传奇: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兼取北曲杂剧的成果发展而成戏曲形式。其特点如下:一、情节繁多、篇幅长至四五十出以上;二、传奇分出,每出标写题目;三、南北合套普遍;四、建立了南九宫或十三调的音乐体系;五、角色分工更细,被统称为江湖十二角色。 评分标准:如何发展而来,各条特点必须全部具备,缺一项扣1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个别例外。(2)文学要素:唱词与宾白两部分,唱词为主,曲以抒情,白以叙事。 (3)音乐体制:一人主唱,一折一宫调,四折不相重复,每折曲牌数不等 (4)角色体制:旦、末、净、杂四大类 2.“内在型冲突形态”,着重表现了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冲突 评分标准:每一小点2分,每一点简略扩充各3分3.(1)选取重点(2)侧重人物(3)斗智为主(4)表明倾向(5)虚构夸张 评分标准:每一点1分,每点简略扩充各1分 4.(1)、以戏言寓诸幻笔,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 (2)、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3)《西》幽默诙谐的突出表现: 评分标准:每一小点2分,一二点简略扩充各1分,第三点简略扩充2分 五、论述题(共30) 1.(15分)略(1)热情、大胆追逐爱情。(2)聪明、灵慧、狡鮚、(3)美丽、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一、填空(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元杂剧是以_________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西厢记、_________ 、墙头马上、_________。 3.元杂剧在剧本体制上采用_________形式。 4.有关元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_________。 5.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_________ 一带。 6.在文学要素上,杂剧剧本包括唱词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7. 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有单刀会、_________ 、《哭存孝》等。 8.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所评的是_________。 9. 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来源于唐朝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 10. 金人董解元的_________为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12.《西厢记》是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明人鉴于它体制上的创新,称其为_________。 13.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_________。 14. 明人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评语“《牡丹亭》格调全祖此”指的是剧作家的杂剧代表作倩女离魂。 15.元前期剧作家郑廷玉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 。 16.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_________。 17.元代作家虞集的诗歌主张是_________。 18.贯云石的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散曲总集中最为著名的“杨氏二选“是指杨超英的_________和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 考试试题(A 卷) 一、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0 分)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2.明初杂剧作家40 多人,以、为代表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 种,合称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卷五之《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 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 与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与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三派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的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的篇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 分,单选多选不定) 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 陈寿《三国志》 B. 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A.《窦娥冤》B《蝴蝶梦》C.《鲁 斋郎》D. 《哭存孝》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 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 《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A《雌木兰》B.《狂鼓史》C.《玉禅师》D. 《女状元》 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A《看钱奴B.《柳毅传书》C.《张 生煮海》D. 《老生儿》 A. 嘉靖壬午本 B. 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 C. 毛宗岗本 D. 崇祯本 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 是()1.论崔莺莺 2.试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 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 湖二集》D. 《六十家小说》A. 才子佳人小说B. 历史演义小说 C. 英雄传奇小说 D. 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 分) 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 性灵说D. 肌理说8 .《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1.拟话本2 .戏曲3 .明 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 .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2 .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五、论述题(共30)

元明清文学

1 元明清文学选讲引言——元明清文学的基本特征1、通俗文学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潮 元明清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大变化、大转折的时代。中国古代文学从传统的以“贵族”、“精英”为主的文学转变为以“通俗”、“庶民”为主的文学,从“纯文言” 的文学转变为“文”、“白”并重,甚至“白话文学”大行其道的文学。白话通俗文学逐步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潮。文学创作与消费的主体既包括少数“贵族”、“精英”阶层,也包括广大庶民百姓。文学已成为一种全民的事业。2、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学 现行的多种中国文学史,只讲汉民族作家及其作品,好像中国一部五千多年的文学史只是汉民族的文学史,这是不全面的。中国古代诸多少数民族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元明清时代蒙古族的《蒙古秘史》、藏民族的《格萨尔王传》、《颇罗鼐传》、满族传说《尼山萨满传》以及苗族、白族、土家族等古典诗歌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光辉篇章。它们是元、明、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 3、流派众多,百家争鸣 “流派”是元明清文学、尤其是明、清文学的一个关

键词。明、清诗词流派之多可谓超轶前朝,为中古代文学之“极盛”。明代诗歌有“明初五派”、“三杨台阁诗派”、“茶陵诗派”、“前、后七子诗派”、“唐宋诗派”、“公安诗派”、“竟陵诗派”等重要流派,清代诗歌则有“神韵”、“格调”、“肌理”、“性灵”、“娄东”、“虞山”、“秀水”、“湖湘”、“同光”等重要门派。清词则有“云间”、“柳洲”、“浙西”、“阳羡”、“常州”、“临桂”等重要派别。 4、文学创作的多向多维 其一,文学体式的多样态。 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如小说、戏曲、诗歌、散文、词、赋、散曲等在元明清时代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此时代,“新文学”小说、戏曲后来居上,且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潮,但传统文学,如诗歌、散文、词、赋,并不象一些文学史著作所宣称的那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被边缘化,而是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依然是明清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体式而言,明清文学再也不是“有残缺的文学”。 其二,有自已独特的风格。 与唐宋时代中国古代文学比照,元、明、清文学有着自已的独立风神,尤其是元明清诗、词有着自已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唐诗以风华取胜,宋诗以理趣独擅,那么明清诗词则以风骨的“冷峻”打动人心。如果说,唐诗以青春的活力而光彩照人,宋代诗、词以中年的理性而独辟蹊径,那么,明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及答案要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 1、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____折。 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_____。 4、睢景臣《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这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 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 6、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_________。 7、《圆圆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8、《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 二、选择 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张可久 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 A.唐宋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茶陵诗派 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D.《花部农谈》 4、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A.朱彝尊 B.陈子龙 C.纳兰性德 D.陈维菘 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董解元 D.马致远 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院本 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 ) A.宋代人 B.元代人 C.明代人 D.清代人 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是( ) A.袁枚 B.张岱 C.陈子龙 D.汪中 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 ) A.九王 B.郡司 C.城隍 D.冥王 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 A.秋瑾 B.龚自珍 C.梁启超 D.张维屏 三、名词解释。 1散曲2.前七子 五、赏析 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就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谈谈你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和认识 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3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一段曲词,并就此分析其蕴涵的思想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2.《陈州粜米》是(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14.陈维崧的词风是(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元明清文学总结

一.填空 1、北方作家传承元好问 2、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奚斯 3、 4、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6、马致远有“万花丛里马神仙”的美誉 7、山东作家群,善写水浒戏,有水浒双壁之称的是:高文秀《双献功》、康进之《李逵负荆》 8、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9、反对台阁体的派别是茶陵诗派 10、前后七子的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11、唐宋派的代表作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12、临江派的代表作家:汤显祖 13、吴江派的代表作家:沈璟

14、白话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三言”: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5、明朝文言小说集,有“三灯”之称的是: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 16、常州词派的代表张惠言 17、阳羡派的代表陈维崧 18、戏曲“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的作者是李玉 19、李渔有《闲情偶寄》的作品 20、《长生殿》的作者洪昇 21、《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22、“格调说”是李梦阳提出的;“肌理说”是翁方纲提出的;“性灵说”是袁枚提出的;“神韵说”是王士禛提出的 23、《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一、名解

1、南戏:它产生于浙江永嘉(温州)一带,所以又称“永嘉杂剧”,它形成于南宋初年,在东南地区广泛流传,并渐渐进入杭州,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有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不似杂剧本、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南戏的曲调有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和北方情况不同,这里城乡舞台,既流行南戏,也演北方的杂剧。 2、散曲: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又称“叶儿”,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套数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明初杂剧作家40 多人,以_______ 、_______ 为代表 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 的_______ 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 种,合称 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_________ 卷五之 ________ 《贵德》 7.《桃花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_________ 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_________ 与 ________ 两部分 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_____ 、___ 三派 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 与___的 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_________ 的 _________ 篇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 分,单选多选不定) 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 A. 陈寿《三国志》 B. 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窦娥冤》B《蝴蝶梦》C.《鲁斋郎》D.《哭存孝》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 () 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张协状元》 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 A.嘉靖壬午本B?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 C.毛宗岗本D. 崇祯本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 () 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 十家小说》 6.小山乐府是( )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 性灵说 D. 肌理说8 .《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 其中( )当属四部之冠 A《雌木兰》B.《狂鼓史》 C.《玉禅师》 D.《女状元》 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 A《看钱奴B.《柳毅传书》 C.《张生煮海》 D. 《老生儿》 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才子佳人小说 B. 历史演义小说 C. 英雄传奇小说 D. 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 分) 1.拟话本2.戏曲3.明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 .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五、论述题(共30)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一 一、填空(计10分) 1、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________与《赵氏孤儿》两部元代戏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2、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_________代表了清代戏曲的最高成就。 3、明清神魔小说成就最高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成就仅次于《西游记》的是许仲琳的__________. 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_______________、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5、__________在当时被视为“开国文臣之首”,以文才长期受到朱元璋的宠信。 6. 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文以文气见长,富有激情,行文纵横恣肆,人称_________;魏禧为文强调“积理炼识”,“有用于世”,长于议论,人称“策士之文”;汪琬文疏淡迂回,雍容尔雅,人称儒者之文。 7.杨维桢在元末被视为文坛的领袖,他的诗歌受李贺影响很深,追求新异,往往流于怪诞,其诗被称为_________。 8、清代诗歌创作中,“神韵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________________! 10、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_______________,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三、联线题(人物形象与作品、作品与作者联线,计10 分) 1.人物形象与作品 赵五娘《桃花扇》 桃杌《婴宁》 柳遇春《琵琶记》 王子服《窦娥冤》 李香君《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作品与作者 《汉宫秋》汪中《西湖七月半》李梦阳《解佩令·自题词集》朱彝尊《哀盐船文》张岱《石将军战场歌》马致远 三、名词解释(计20分) 1、临川四梦 2、章回小说: 3、拟话本: 4、桐城派 四、作品分析题(计12分)

元明清文学史名词解释一览表

■元明清文学史名词解释一览表 一、戏曲部 1.杂剧: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以其发展衍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元杂剧一般采取一本四折形式,有宾白、唱词、科介三部分组成。角色分旦、末、净、杂四类。 2、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3.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南戏在体制上较元杂剧自由。 4.四大南戏:元末明初出现的著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5.副末开场:副末不但扮演剧中人物,而且充当戏剧“报幕人”和“画外音”的角色。开演前副末上场介绍剧情大意并且在场与场之间穿插解说词,副末开场是南戏的格式特点。如《琵琶记》第一出。 6.传奇:明清时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元杂剧的优点。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明中叶到清中叶最为盛行。 7.昆腔: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魏良辅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扩大了昆腔的影响。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8.临川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也称“玉茗堂派”。其领袖人物是汤显祖。因汤显祖的祖籍是临川,时人称他为汤临川,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总名“玉茗堂四梦”,“临川派”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汤显祖重视创作上发挥作家的想象、语言上讲究“机神情趣”,既要本色,又要有文采。他强调“曲意”,主张“意趣说”,反对吴江作家“按字模声”、“宁协律而不工”的主张。此派的曲家还有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邹兑金、阮大铖、吴炳、孟称舜等。 9、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四剧”皆有梦境,故有“临川四梦”之说。 10.吴江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沈璟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等。 11.苏州剧派:明末清初,在苏州这个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群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玉、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等。他们相互往还密切,有时合作创作剧本,有时共同切磋曲律,在市民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戏曲流派。在题材上跳出了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圈子,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许多下层人物以正面形象活跃在舞台上。在艺术上,苏州派戏剧家能紧密结合舞台实际,戏剧冲突紧张、集中,结构周密、紧凑,熟谙音律,曲辞通俗,演出效果好。 12、南洪北孔: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故两人有“南洪北孔”美誉。 二、小说部 1.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2.“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 1、元杂剧一般就是一本_________折。 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就是_________。 4、睢景臣《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这就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 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 6、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_________。 7、《圆圆曲》的作者就是_____________。 8、《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就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 二、选择 1、在元散曲作家中,( )就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张可久 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就是( )。 A、唐宋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茶陵诗派 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D、《花部农谈》 4、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A、朱彝尊 B、陈子龙 C、纳兰性德 D、陈维菘 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就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董解元 D、马致远 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院本 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就是( ) A、宋代人 B、元代人 C、明代人 D、清代人 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就是( ) A、袁枚 B、张岱 C、陈子龙 D、汪中 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就是( ) A、九王 B、郡司 C、城隍 D、冥王 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就是( ) A、秋瑾 B、龚自珍 C、梁启超 D、张维屏 三、名词解释。 1散曲 2.前七子 五、赏析 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就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谈谈您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与认识 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尾]我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您钻入她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就是梁园月,饮的就是东京酒,赏的就是洛阳花,攀的就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您便就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就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3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一段曲词,并就此分析其蕴涵的思想内容。

元明清文学习题集

第六编元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元曲四大家"是指() ①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②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③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④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2、《窦娥冤》中揭示出产生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①高利贷的残酷剥削②张驴儿之流为非作歹 ③桃杌之辈贪脏枉法④天地(即社会)的黑暗腐败 3、赵盼儿这一戏剧人物见于() ①《拜月亭》②《调风月》③《救风尘》④《望江亭》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西厢记》中交口称赞的一支曲子。其中"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①比喻②拟人③借代④夸张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大中车儿"是指() ①大车②小车③大大小小的车④不大不小的车 6、李千金这一戏剧人物见于() ①《墙头马上》②《梧桐雨》 ③《汉宫秋》④《拜月亭》 7、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 ①关汉卿②王实甫③白朴④马致远 8、《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①高文秀②康进之③纪君祥④杨显之 9、《赵氏孤儿》中刻画最突出的一个英雄形象是() ①赵朔②程婴③韩厥公④孙杵臼 10、《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①乔吉②宫天挺③秦简夫④郑光祖 11、在元末四大传奇中成就最高者是() ①《荆钗记》②《白兔记》 ③《拜月亭》④《杀狗记》 12、[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①白朴②张养浩③刘时中④睢景臣 13、元散曲作品流传最多的作家是() ①马致远②白朴③张可久④乔吉 14、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曾创作了两套[端正好]《上高监司》,反映了现实内容,扩大了散曲的题材范围。这位散曲作家是() ①马致远②刘时中③白朴④睢景臣 15、元散曲作家睢景臣的代表作是() ①[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②[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③[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④[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资料讲解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 点知识

戏曲部分: 一、元曲 4、关汉卿的杂剧按题材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 搏, 总之,关汉卿的杂剧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表露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之一。 5、窦娥的形象分析 (1)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象。 (2)是遵守封建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3)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 )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 (2)戏剧冲突:在正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 (3)语言特色:关汉卿为本色派语言大师,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风格。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 7、王实甫被称为“花间美人”,代表作除《西厢记》(代表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天下夺魁”)外,尚有《丽春堂》、《破窑记》等。 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 本戏。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改变了元杂剧一般一本戏曲一个脚色主唱到底的限制,根据剧情的需要,采用多角色司唱,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表现手段。 (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双线复合结构。此剧有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的两条线索。正反面人物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等正面人物与老夫人、郑恒等反面人物的冲突,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卫道者的斗争;正面人物的

误会性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因为身份、性格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互相交错。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精确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烘托渲染的手法刻画出莺莺、红娘、张生和老夫人等概括性很强而个性又十分鲜明人物。 (四)文采派的语言特色。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 (1)语言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名曲为第四本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 (2)语言雅中有俗,自然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3)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剧坛最有影响的作品,与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 10、白朴《墙头马上》(杂剧代表作)与《梧桐雨》。 11、马致远有“曲状元”、“万花丛里马神仙”等称誉,代表作《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月亭》(又名《幽闺记》)、元·徐的《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 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 2、明清传奇:“传奇”一词,本是唐人小说的概称“唐传奇”,后人借用它当作戏曲的名称。明清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杂剧的戏剧体制。 记》。 4、《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1)标出了以情反理的时代主题。作品中的情主要表现为男女主人公对自由爱情(包括正常情欲)的追求,理主要表现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束缚。杜丽娘是剧中至情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想。(2)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牡丹亭》既是一部追求自由之爱的颂歌,也是一部鼓吹青春觉醒的颂歌。剧本深刻地解剖了一个人性从压抑到苏醒、爱情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反映了备受礼教摧残的广大女性要求主宰自己命运、要求实现生命价值的强烈呼声,显示出在新的时代思潮中的进步光华。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2.明初杂剧作家40多人,以、为代表 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 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种,合称 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 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 刘向的卷五之《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与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三派 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的 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的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 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陈寿《三国志》 B.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A.《窦娥冤》B《蝴蝶梦》 C. 《鲁斋郎》D. 《哭存孝》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 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 A.嘉靖壬午本 B.万历至天启年间 的诸本C.毛宗岗本 D. 崇祯本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 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十家小说》 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性灵说 D. 肌理说8.《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 A《雌木兰》B.《狂鼓史》 C. 《玉禅师》 D. 《女状元》 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A《看钱奴B.《柳毅传书》C.《张生煮海》 D.《老生儿》 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才子佳人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 D.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1.拟话本2.戏曲3.明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元明清文学主要流派

元明清文学 文学流派 浙西派:朱彝尊、厉鹗 常州派:朴学、张惠言 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 竟陵派:锺惺、谭元春。理论上接受公安派的“独抒性灵”,提出“势有变而必变,物有孤而为奇”。主张标新立异;提出“深幽孤峭”的风格。 “唐宋派”:指对嘉靖间文坛颇有影响的、以反拨李、何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实际是宗宋派即道学派)茅坤和归有光。 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临川派”和“吴江派”。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 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 “公安派”:袁宗道、宏道、中道代表。核心口号“独抒性灵”。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派”和以吴伟业为代表的“太仓派”是七子诗派文学主张复兴的两大支柱。 “阳羡派”:以陈维崧为首,聚集的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包括任绳隗、曹亮武、蒋景祁、陈维岳等,编有《今词苑》。 “桐城派”:由方苞提出以程朱理学为内核,以《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

及唐宋八家古文为正统,以无负于当代政治为目的,在文章体格和作法上又有细致讲求的系统化的古文理论,并以具体作品与之配合。同乡刘大(木魁KUI)、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他们以‘义法'为宗旨。与其异趣的是袁枚、郑燮等桐城之外的散文。“义法”,最基本的解释可以说得很简明:“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与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和文辞。 苏州派:李玉、朱、朱佐朝、叶时章、张大复、丘园等 张惠言,是“常州词派”和“阳湖派”首领。 作家作品 王实甫:《西厢记》 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张驴儿);《单刀会》;《望江亭》(谭记儿、杨衙内);《救风尘》(宋引章、赵盼儿、周舍);《拜月亭》(王瑞兰、将世隆);《调风月》(燕燕、小千户、莺莺)白朴——《墙头马上》(李千金、裴少俊);《梧桐雨》马致远,“曲状元”,——《汉宫秋》(昭君出塞);《荐福碑》(张镐); 《青衫泪》(白居易、裴兴奴);很多宣扬全真教教义如《岳阳楼》、《黄粱梦》纪君祥——《赵氏孤儿》(屠岸贾、程婴)不只是停留在“忠奸斗争”的主题上,强烈的家族复仇意识更突出,又强调了弱者对于残暴势力压迫的反抗。 康进之-《李逵负荆》,运用“误会法”构成的喜剧,剧情紧凑,饶有风 趣,语言老练。元代写水浒戏最多的是高文秀,小汉卿, 《双献 功》 《渑池 会》 尚忠贤一一-《柳毅家书》;李好古《张生煮海》(爱情神话剧)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 神木中学语文组:王秀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2.《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4.良辰美景奈何天,()。 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语。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 8.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三位一体。 10.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 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13.《桃花扇》的作者是()。 14.朱权着的《》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5.魏良辅的《》是关于昆曲的重要着作。 16.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17. 18.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 1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 3.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着名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的是()。 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 5.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7.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着()。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