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义复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请看高中教材中出现的涉及偏义复词的典型例句: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孔雀东南飞》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④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⑥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在“深”,“浅”是衬字。)

从上述句子来看,偏义复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结构上,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是相关、相近或相对、相反的,且意义相反相对的为多。二是意义上,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也就是说作为陪衬语素的意义并未消失,只不过在该句中不能再作解释。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例三:言其厉害。(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谈古今汉语偏义复词的不同特点

【原文出处】漳州师院学报

【原刊期号】199403

【原刊页号】050-054

【分类号】H1

【分类名】语言文字学

【作者】邓细南

【复印期号】199501

【标题】谈古今汉语偏义复词的不同特点

【正文】

朱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曾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

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1)]解惠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

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

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2)]宋学农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

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

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3)]周本淳主编的高校专科教材《古代汉

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

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4)]总括上述四家的看法:一致认为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

是由两个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从古今汉语的语

言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只说出偏义复词的共性,没有真实地反映偏义复词由于时代的不同,词义本

身的变化而赋予的不同特性。现从偏义复词的结构、词汇意义等方面,对古今汉语偏义词的不同特点加以比较

(一)从偏义复词的结构上看

古汉语偏义复词有二个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由于古汉语偏义

复词是以单音词的连用为基础,它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经历临时性的组合到凝固成词的发展变化。因此

这类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

性便随即消失,同时即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请看下列例句:

1、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左传·桓公二年》)

3、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

4、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盐铁论·本议》)

5、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诗经·邶风·绿衣》)

6、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7、年不顺成,君衣布jìn@①本,关粱不租,泽列而不赋,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

·玉藻》)

8、岂有文章惊海内,漫芳车马驻江干。(杜甫:《宾至》)

9、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

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

10、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1、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

汉书·张汤传》)

例1根据上下文义的相承关系,“国家”偏指“国”指晋国,“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例2“国家”无

偏义,“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作为单音词连用的“国家”均恢复其固有的词汇

意义。有时“国家”也可分用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例3“缓急”联系下文虞舜窘于井lǐn@②,

伊尹负于鼎俎……当偏指“急”就是急难的意思,“缓”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4“缓急”无偏义

,“缓”指“缓和”,“急”指“急迫”,是单音词连用。例5“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即“衣服”,“裳”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6“衣裳”无偏义,“衣”指上衣,“裳”指下裙,保留

各自原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7“车马”偏指“车”,因“造”只能与“车”相照应,“马”是不

能“造”只能“养”的,是偏义复词。例8“车马”无偏义,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9“

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例10“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

失”指“失败”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11作为偏义复词的“短长”由于两个词素结合不

够紧,允许颠倒成“长短”,而“长”正与上文的“高”相照应当偏指“长”,专指长处功劳。按张安世的话

,意思是不要自己夸张,所以“短”只起陪衬作用无义。

特点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请看下列例句。

12、询谋得失,深遂夙愿。

(王冰:《内经素向经序》)

13、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脏腑记叙》)

14、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