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5常见偏义复词33例

合集下载

偏义复词一览表ppt课件

偏义复词一览表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 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 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 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 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 28、曾不吝情去留 ❖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
的意思。 ❖ 29ຫໍສະໝຸດ 去来江口守空船 ❖ 去来:偏义在“去”,离去。 ❖ 30、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出入:偏义在“入”,进入。
“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 6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 7昼夜勤作息
❖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 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 “作息”偏指“作”,劳作;“息”无义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 2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 2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 23、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的分类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不同,偏“异”。“同”是 衬字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劳作,偏“作”,“息”是 衬字。 ③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死生:死亡,偏“死”“生”是 衬字。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⒏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⒐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 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 世之有饥穰(ráng ),天之行也,禹汤被(pī)之矣 。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 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 指“饥” ⒔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园圃:果园,偏“园”。“圃”是 衬字。 公姥:婆婆,偏“姥”。“公”是 衬字。 父兄:兄长,偏“兄”。“父”是 衬字。
②用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 “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 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曷不委心任去留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 是衬字。 ⒎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偏义复词知识汇总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偏义复词知识汇总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偏义复词知识汇总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偏义复合词呢?区分偏义复合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3、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兄”“逼迫有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有弟,故知“父兄”“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兄”。

偏义复词举例文言文

偏义复词举例文言文

偏义复词举例文言文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汇总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汇总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汇总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1.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13.但欲求*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4.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5.去来*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6.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1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8.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19.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的使者南来。

20.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噌hóng如钟鼓不绝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常见的偏义复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
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整个复音词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字作陪衬,无实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入”:进入)
2.忘路之远近。

(偏“远”)
3.昼夜勤作息。

(偏“作”,劳作)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姥”,婆婆)
5.逼迫兼弟兄。

(偏“兄”,哥哥)
6.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偏“兄”,哥哥)
7.死生,昼夜事也。

(偏“死”,死亡)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亡”,亡国)
9.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害”,危害)
10.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深”,深度)11.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往”,往使元军军营)
12.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去”,离开)
13.孰与君少长。

(偏“长”,年长、年龄大)
1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偏“死”,牺牲)
1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国”,国家)
1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异”,不同)
17.能谤讥于市朝。

(偏“市”,闹市)
18. 世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饥”,饥荒。

穰<庄稼丰熟>无意)。

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整理(3)

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整理(3)

《师说》 一、文言实词 1. 师
2. 道 3.贻: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作《师说》以贻之
二、文言虚词 1. 其
2. 乎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其可怪也欤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
2. 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四、文言句式 1. 是亦走也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3. 未之有也 4.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作业: 1. 复习语音和成语“宝典”。 2. 背诵第二次月考指定背诵篇目。 3. 每天完成一篇文言文阅读(10月1至4日、6 日、7日每天各1篇,共6篇)。 4. 复习必修1、2的文言知识。
△使负栋之柱 △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盘盘焉,囷囷焉 △杳不知其所之也 △多于南亩之农夫
2. 骊山北构而西折 3. 廊腰缦回 4. 未云何龙 5.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6.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四、文言特殊句式 1. 函谷举
《逍遥游》 一、文言实词 1. 志: 2. 适: 3. 绝: 二、文言虚词 1. 而: 2. 也 3.于: 4.焉:
二、词类活用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3. 下江陵 4.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 侣鱼虾而友麋鹿 6. 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文言虚词 1. 乎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2. 而 扣舷而歌之 顺流而东也 耳得之而为声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之
4.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学于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5常见偏义复词33例
【出入】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司马迁《鸿门宴》)说明:“出入”本指出去和进来,反义关系,偏取“入”。

【少长】例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司马迁《鸿门宴》)说明:“少长”本指岁数小和岁数大,反义关系,偏取“长”。

【车骑】例句: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司马迁《鸿门宴》)
说明:指随从人员。

“车”指战车,“骑”指骑兵。

“车骑”是近义关系,偏取“骑”。

【作息】例句: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说明:“作息”本指操劳和休息,反义关系,偏取“作”。

【公姥】例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
说明:“公姥”本指公公和婆婆,近义关系,偏取“姥”。

【父母、弟兄】例句:我有亲父母,逼迫兼父兄。

(《孔雀东南飞》)
说明:“父母”、“弟兄”都是近义关系,偏取“母”、“兄”。

【父兄】例句: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
说明:“父兄”近义关系,偏取“兄”。

【女子】例句: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
说明: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去来】例句:去来江口守空船。

(白居易《琵琶行》)
说明: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舟楫】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说明:偏义在“舟”,“楫”是衬字。

【多少】例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说明:“多少”是反义关系,偏取“多”。

【巷陌】例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明: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国家】例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说明:“国家”本指“国”和“家”,偏取“国”。

【归去】例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