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与反思

《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幻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为背诵、仿写做铺垫。

3、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能理解“花苞、悠荡、篷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幻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仿照前三节再编一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谈话导新

(课前播放歌曲《种太阳》,边听边唱)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美妙的歌曲,谁知道叫什么名字?说说自己有什么愿望?

2、PPT:课题补充板书“我想”,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收获。

1、出示词语,请同学来读读这些新朋友,谁愿意?(个别读、随机读、齐读等)

2、请大家推荐四个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当好小评委,觉得读得好的就夸夸他,有读错的就帮帮他。(生读)。

3、你最喜欢谁的朗读,为什么?(可从读正确,读流利,不添字不漏字等方面评议)

三、再读诗文,感知内容。

1、同学快速浏览诗歌,思考: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再用“——”画出。

(4)质疑:“悠荡”什么意思?动作表演。(慢慢在空中摆动的样子,自由自在,轻松)

(5)请你们闭上眼睛,举起双手,想像着把它接在桃树枝上。(音乐、过渡语同步)。孩子们,睁开眼睛吧,说说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一个词来概括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吗?(出示图画)

(6)小桃树,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能带着这种感觉读读吗?(个别读、齐读)

(7)指导破折号的作用。(出示三个句式)

a.在前四个小节的最后一句中都出现了一根横线,那是破折号,要怎么读出来呢,

b.请一生范读,评议。

c.师生共同带上左右轻摇的动作,边做动作过读句子。

(7)、板书总结:(出示一组图)难怪作者想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作者还有哪些奇妙的想法?(引出下一节)

汇报第二节:

(1)生答:我喜欢第二节。你能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来读读吗?读得怎样?(生评)

(2)师:还有谁喜欢第二节的一起站起来,用最美的声音读给大家听。

(点击句子)是啊,小树要想长大,就要把根伸进——(生接)湿软的土地,汲取那——(生读)甜美的营养。齐读这一句话。

(3)生质疑:“汲取”怎么理解?有哪些“营养”),师生释疑。

(4)(课件出示大树)孩子们,想让树长得再大一些吗?小组读,齐读。

(5)理解小树的愿望:小树就这样长啊长,它想长成——(点击词语)绿色的篷帐。

指导朗读。

(6)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

(7)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快乐读出来吧。(齐读)

(8)那我们也想长大,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畅言

(9)此时,老师也想把“脚丫”连在……(引读,板书)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四、配乐朗读,体味情感

1、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把1——3节读读,好好地享受这段奇妙的旅程。

2|师配乐引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生接读)

五、拓展延伸,表达愿望。

1、(观察板书)——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想把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它在哪儿,干什么?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把心中最真切的想法表达出来吧!

2、出示(课件)句式,仿写练习。

3、全班交流,评议。

五、实践作业

1、你有什么愿望?请你把自己编的一节小诗写进日记本里。

2、你喜欢诗歌的哪一节,请你背一背或画一画。

(附)板书设计:

手儿(接)桃树枝

我想脚丫(连)柳树根

眼睛(装)风筝

教学反思:

《我想》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全诗以:“我想”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孩子们置身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于是“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一是诵读。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是读,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这种梯度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来内化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得体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点是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独特理解、体验和感受”,创设情境(充分利用课件中的风景画和音像),辅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描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听赏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尔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理解诗歌。

本课比较不足的是没能给孩子留够讨论的空间,对《我想》这首诗前三节的写法没有进行指导,没能学生留够充足的仿写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