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

武汉市宏观经济统计表

武汉商业高度发达,2007年商品零售总额达1518.3亿元,位居中国16个副省级城市第五,全国第七。武汉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钢铁化工机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武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素有“历史文化古城”之美誉,现有定点旅游景区(点)26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是:全国最佳风景名胜之一的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地址红楼等。此外,新开发的道观河风景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2008年,武汉市旅游外汇收入及国内旅游收入都有大幅上升。

2008年武汉市旅游业统计表

武汉历史文化

武汉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历史精神文件有8类62项,其中非常重要的和影响极大地有:开启武汉文化之源的盘龙文化;从一场革命到一笔珍贵文化遗产的首义文化;蕴含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黄鹤文化;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忠孝精神的木兰文化等等。

武汉市文化产业统计表

武汉技术环境

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9所普通本专科高校,100万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大学生近12万。各类科研机构106所,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

个,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士47名。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大学及其东侧的“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中国较大的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激光(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农药学(华中师范大学)、地质及地质资源和新型材料(中国地质大学)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东湖风景区

东湖主要景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艺术馆,周边的著名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南湖位于武昌南部,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湖,北临东湖、沙湖,南临汤逊湖、黄家湖,周边有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学院5所大学。广阔的水域为发展漂流、溜索、赛艇、潜水、溯溪、溪降、游泳、帆船、冲浪、划船、垂钓、跳水等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市长江流域古老文化发祥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并结合了近代中西文化,拥有3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武汉境内江流、湖泊绿树青山密布,自然风光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璀璨夺目,拥有上百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武汉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因此1986年12月8日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被国家、省、市三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7处,其中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52处、“古建筑及历史缪建筑物”17处,“石窟、石刻”2处、“古文化遗址”9处、“古墓葬”7处。以上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这其中有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岳飞等,也有流芳千古的革命遗迹——武昌起义军政府、“八七会议”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还有代表古老文化的盘龙城、放鹰台、钟子期、张衡墓楚王墓群等,此外尚有一批古色古香的寺观塔亭。还有名列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的东湖风景区。

与其它著名的旅游城市的对比

武汉的景点资源的知名度不如西安,北京,南京,杭州。华山的知名度,兵马俑的世界影响,华清池的历史影响,还有大唐400年的历史,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文化感染,使得西安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商务游客和外地游客。南京的秦淮河的文化沉淀和知名度,中山陵的影响,也比武汉的景点知名度高,杭州,西湖的影响,也不用说了。这就提出了一个对比,武汉,如何打造景点的知名度,提高这些资源的历史文化分量,提高它的影响力的问题。黄鹤楼相对,要知名一些,但是,黄鹤楼,全不能和一个城市的印象契合。因为,西湖,杭州的重合度很高,南京秦淮河,北京故宫和长城,西安和大唐。但是,黄鹤楼和武汉,并不是能够让人一下子重合起来。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黄鹤楼在武汉。

武汉和上海,成都,青岛,大连,这些城市相比,又缺乏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大家的感受是都市的上海,休闲的成都,海滨风光的大连和青岛,这些能够给人一个旅游形象的定位。到上海,感受一种国际都市的感觉,到成都,体现一种悠闲的老成都的生活,青岛,大连,海滨风光。武汉呢?要想做好旅游业,让别人来消费,我们必须给别人一个来消费的理由。很明显,武汉,无法激起别人目的性旅游愿望。因为,他的城市形象非常模糊。我们说自己是江城,大都市,不过这些,每个城市都能这样说,不能算是买点。这样的结果,武汉不能有效的吸引高端旅游客人。

武汉的旅游市场,相对落后。制度建设,整体协调,交通,旅游,景点,酒店,旅游购物市场能使缺乏一个整体的互动。各哼各的音,各唱各的调。整个旅游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割裂的孤立个体,相互影响,不是方便了游客,而是使游客感到不便。例如,在上海,你能在酒店看到旅游手册,司机也可以给你介绍,只要愿意。旅游手册,对于景点,购物,消费,娱乐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但在武汉的很多宾馆,我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东西。在西安,的士司机就是一个导游似的。武汉的酒店,宾馆,会场等等,也没有形成很好的商务气氛。这些也都是现在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外地人的角度多考虑,毕竟,旅游业要思考的是如何吸引外国游客,商务游客和外地游客。这样来想,在旅游上,武汉的弱点很多。旅游是个大产业,尤其是价值链高端,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很大。

武汉的旅游业该如何发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上面的三方面,觉得也许应该采取些措施。

第一,开发新的景点,侧重于休闲度假性质的。武汉的山水资源非常丰富,很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即使开发了,没有知名度。而且,相关的配套更没有跟上。政府应该从行动上认识到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巨大意义,能够及时地把基础设施的配套跟上,最好采用一月带星的策略。用几个知名的景点,吸引游客。然后在旅游业的良好机制下,使游客能够去旅游休闲星星般景点,增加游客的吃住行和购物时间。在这方面,武汉应该提高现有的几个知名景点的文化历史内涵,提高他们的国际影响力。东湖,去过的人,都感觉得到比西湖漂亮,这是自然禀赋,但是,历史人文的沉淀,却远远不如西湖。如何提高东湖的历史人文沉淀,扩充他的文化内涵,是应该思考的。另外,发掘历史故事,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知名诗人的历史典故,诗作,并能够推广开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黄鹤楼,能否很好的重合武汉的城市认知,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也许,整合龟蛇二山,借助红楼和黄鹤楼,提炼一个新的城市形象品牌,未必不可行第二,提升和寻找一个明确的城市定位。也就是,给别人一个来这里的理由。其实,武汉的江湖文化,市民习气,未必就是不好的东西。比如吉庆街,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品牌。他,很好的契合了武汉,给人热的情趣。而且,这种对武汉的印象,夏天到武汉来消费,光膀子,吃排档,已经成为武汉被很多人热爱的理由。如果能够及时地引导,把他去粗存精,就像成都的休闲,打麻将,龙门阵一样,未必不可以成为武汉的一个城市形象。一个城市,有自己的,令别人欲罢不能非要到你这里来的理由就够了。形象没有卑贱,江湖也好,市民习气也好,纯粹的感觉就好

第三,武汉应该树立旅游是一个大产业的观念。使交通,旅游,酒店,购物,会展等等,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一个个互不关心,互相割裂的部门。这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出台激励的措施,使每个行业都意识到,“抱团”会使大家的收益更丰满。目前的这种状况,体现了我们这个城市对旅游的观点,还是一个落后的意识。政策落后,意识落后。这点,武汉应该好好学习学习那些优秀旅游城市的经验,而不是抱残守缺,坐井观天。

第四,大旅游的观念,还应该跳出武汉这一亩三分地,辐射整个城市圈。旅游,不意味着仅仅是门票。武汉,应该更记得着重吃住和购物,换句话说,留人。武汉的周边,像咸宁的桂花,温泉,赤壁,孝感,黄冈等等地方的旅游资源。应该形成一个大的“抱团”,开发、引导,提高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其实,武汉如果帮助周边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提高,收益很大的还是武汉。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