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发展简史
地铁简介 地铁工程基础知识 教学PPT课件

城市
上海 北京 广州 香港 深圳 重庆 天津 台北 南京 武汉 大连
线路数 (条)
15 17 9 10 5 5 4 11 2 3 2
车站数(座) 线路总长 (Km)
331
567
273
465
164
260.5
84
210
131
178
96
168.8
82
131
103
121
57
87
62
73
18
63
轨道交通简史
高速铁路
城市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结论—— • 1.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
入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 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 • 2.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 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市场)的位置 ,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 到贸易者的青睐
庭进行分工 • 北部家庭专门生产毛料,南部家庭专门
生产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小麦(公斤) 毛料(码)
• 北部家庭
8
1
• 南部家庭
12
6
• 运用机会成本,找出北部家庭和南部家庭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 北部家庭 • 南部家庭
• 486: Number of UAs
• 3,087: Number of UCs
• 249,253,271—— Total urban population
• 219,922,123: UAs population
• 29,331,148: UCs population
• 59,492,276—— Total rural population
• 不考虑运输成本 • 4公斤小麦 = 1码毛料 • 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码毛料 • 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2公斤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考虑运输成本 • 北部家庭行走2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负数 • 北部家庭行走0.5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正数
• 80.7%——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武汉国民政府的民主性新探

12 9 7年 3月 2 0日成 立 的武 汉 国民 政府 , 广 州 是 国 民政 府 的继 续 和发展 , 在 国共合 作 的北伐 战争胜 是 利发展 中建立 起 来 的 政权 。关 于 武 汉 国 民 政府 的 民 主性 , 史学 界 的论 述不 多 , 曾宪林 的《 武汉 国 民政府 论 的性 质 》 近代 史研 究 ,9 2年第 1 ) 朱 培 民 的《 ( 18 期 、 武 汉 国民政 府不 是新 民 主主 义 性 质 的政 权 》 近 代史 研 ( 究 ,9 2年 第 1期 ) 18 两篇 文 章 中 曾有 涉 及 。本 文 从 它 以 国共两 党 为主 体 , 调党 权 , 强 实行 委 员制 和联 俄 、 联
的 民主 政 权 理 论 为指 导 , 立 起 来 的 一 个 新 型 民主 政 权 。它 强 调 党权 , 对 独 裁 , 行 委 员 制 , 持 和 建 反 实 支 发 展 工 农 运 动 , 有 一 定 的人 民性 。 它 的 建 立 是 对 传 统 的独 裁 政 权 与 军 阀 政 权 的 否 定 , 中 国 的 民 主 具 在
权 于党 权 之下 。《 民政府 组织 法 》 国 明确 规定 , 民政 国
府 , 府 是 应 该 跟 着 蒋 介 石 跑 的 。④蒋 介 石 的独 裁 , 政 ”
遭 到共 产党 人 和 国民 党左 派 及 广 大 工 农 群 众 的激 烈 抨击 。武汉 临 时政府 建立 以后 , 起 了广泛 的反 蒋怒 掀 涛 。1 2 9 7年 2月 9日, 民 党 中央 在 汉 口召 开 高级 国
二 是 以党权 控 制军权 。武汉 国 民政府 的建 立 , 是
五个 部 , 扩大 国 民政府 群众 基 础等方 面论证 武汉 国民
和反对 蒋介 石军 事 独 裁 、 高 党 权 紧 密 相联 的 , 以 提 即
武汉的历史故事

武汉的历史故事
武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从古至今,武汉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承载着
无数令人感慨的历史记忆。
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的武昌、汉阳、汉口三
镇就已经形成。
在这个时期,武汉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
商业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逐渐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吸
引了大量商人、学者和艺术家前来定居。
清朝时期,武汉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军事据点。
在太平天国运动
和辛亥革命中,武汉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辛亥革命后,武汉成为了
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
20世纪初,武汉成为了中国工业的中心之一。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武汉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然而,这
一时期也是武汉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
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
近年来,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作为
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武汉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同时,武汉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这里生活、工作和创业。
武汉的历史故事,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兴衰沉浮。
从古至今,武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变迁。
它不仅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更是一座拥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值得我们去探寻和了解。
都市化城市视觉语言构建研究

那么如何 形成 有地 方特色 的城 市语言?以武汉 为例 , 近 几
年, 武 汉市为深化 党的十七大 六中全会 精神 , 大 力建 设 国家 中 心城 市, 促进 中部崛起 , 在武汉市经济飞速发展 的同时, 推动武 汉城市文化大发展 。 城市建设 者提 出:“ 城市国际化水平实现跨
越, 基 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观念、 城 市设 施、 公共服务和人
在长 期的城市发展中形成了一定 的城市的文化 内涵。 但正因为南 北风 格影响, 所 以城市 的风格特点来自够鲜 明。在前些年 , 城 市管
建筑群 。 在视 觉印象上形成 了首屈一指 的现代 国际化 大都市印
参考 文 献 :
[ 1 ] 尹定 邦 . 设计 学概 论 . 湖南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2 0 0 9 : 6 [ 2 】 吴明娣 - 中国艺术 设计 简史. 中国青年 出版 社 , 2 0 0 8 : 4 [ 3 ] 王 受之 . 世界 现 代设 计 史冲 国青年 出版 社 , 2 0 0 2 : 9 [ 4 】 张 夫也 . 外 国工 艺美术 史 中国编译 出版 社 , 2 0 0 3 : 9 【 4 ] 易中天 . 读城 记 . 上 海文 艺出版社 , 2 0 0 3 : 3 作 者 简介 : 夏 金钟 、 张婷, 江汉 大学艺术 学院 。 研 究 方向: 视 觉传 达
规划与设计, 道路 的公共设施与想要表现的楚文化不想匹配 , 甚 至影响了建筑 的外观, 这样就造 成了城市视觉语言的混乱, 与城 市国际化水平相差甚远。 作为一个中部大城市, 地处南北交通枢
纽, 有旅 游立市的需求, 又有楚文化古韵影响, 在城市视 觉语言 的构建上与楚文化 的融合不失是一个很好 的策略。 因此 , 从城市
武汉城市发展简史

青 衣
青 衣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脱离清朝,定国号中华 民国,此时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
1864年,汉口自西向东修建了一条城墙,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称作后城。 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在张之洞执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 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 洞在鄂期间,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兴办教育,创建了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武汉以 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内地的首要经济中心而名闻中外。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 北省省会。
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魏尔·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赞道:“汉口在 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当时作为美国钢铁冶炼业基地的芝 加哥城市实力仅次于纽约。除了产业重点各有千秋外,当时的武汉与芝加哥确有相似之处。
1899年,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汉水以北的汉口地区(北至摄口,西至硚口) 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
1907年,张之洞将后城城墙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汉路的后城马路,成 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青 衣
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展实业救国运动。1906年,宋炜臣等人在汉口创立了“暨济水 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公用水电企业。1909年,该公司为调节供水 修建了汉口水塔,成为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 在清末日本驻汉总领事水野幸吉所著的《汉口—中央支那事情(1908年)》中,对汉 口的崛起倍加赞誉:“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 ,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近而摩上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芝 加哥”。从此,“东方芝加哥”成为人们对武汉的流行印象。
城市地理学整理

城市地理学整理城市地理学乾乾乾er哥第一章:绪论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答: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五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主要内容)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即认识世界的任务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学科关系?答: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综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①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洽,例如:研究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③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以城市地理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④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二者研究内容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所吸收。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答:①1920年以前(萌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
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
尚未形成有系统的研究②1920-1950年(初创时期):尚未形成独立的分支科学,但城市地理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在该阶段得以确立。
武汉介绍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市区被长江、汉江分隔为武昌、汉口、汉阳隔水相望的三部分,素有“武汉三镇”之称。 全市土地面积8467.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2143.6平方公里,水域占土地总面积的1/4。地形上是北高南低,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北部为山地丘陵,其余均属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武汉地处中低纬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侯,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37-271天,降水丰沛,多年平均水量为1140-1265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武汉地区是典型的内陆盆地及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根据长期以来详尽的地震观测资料,武汉地区未有过大震,是难得的具有较稳定地质构造的大城市。 武汉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它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区,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达广州、西去西安,均在1200公里左右行程,有水、陆、空交通相连。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中,武汉具有承东启西的特殊区位。 武汉与其周边地区具有更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这个范围涉及四个省份的十多个城市。包括煤、铁、石油等重要资源的供应基地,以及与之共同构建的汽车、冶金、建材、纺织、石油化工工业走廊.
5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
武汉市有33所高等学校,在校生15万多人。基础教育稳定发展,有普通中学523所,小学203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城区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发展较快。另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126所,科技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文化。1995年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7个,藏书649.8万册。博物馆11个,文物藏品14.8万件。文化馆21个。 卫生。1995年全市有医院224所,卫生技术人员5.9万人,其中医生2.5万人,护士1.9万人,医院床位3.0万张。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基本医疗服务条件有所改善: 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为300.6/10万,比1990年下降了52.3%。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5.1%。全市疾病死亡率最高的前四种疾病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衣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江密切相关, 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 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 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另设江夏县 管理武昌。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 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 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 唐至明各代,在汉阳特别是鹦鹉洲 一带长期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 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 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代诗人 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 显示了武昌和汉阳正融为一体。
青 衣
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 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 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 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广州,几乎可 以与上海并驾齐驱。一时间,汉口经济高度繁荣。 1864年,汉口自西向东修建了一条城墙,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称作后城。 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在张之洞执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 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 洞在鄂期间,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兴办教育,创建了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武汉以 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内地的首要经济中心而名闻中外。 1899年,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汉水以北的汉口地区(北至摄口,西至硚口) 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 1907年,张之洞将后城城墙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汉路的后城马路,成 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青 衣
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展实业救国运动。1906年,宋炜臣等人在汉口创立了‚暨济 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公用水电企业。1909年,该公司为调节 供水修建了汉口水塔,成为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 在清末日本驻汉总领事水野幸吉所著的《汉口—中央支那事情(1908年)》中,对汉 口的崛起倍加赞誉:‚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 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近而摩上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 芝加哥‛。从此,‚东方芝加哥‛成为人们对武汉的流行印象。 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常 居全国第二位,是当时唯一可与沿海口岸匹敌的内地口岸。
青 衣
朱元璋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因朱桢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 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成化十年(1474年)汉江 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到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汉口 镇,来自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经营,当时汉口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明末 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中国全国性水陆交通枢 纽和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 景,享有‚九省通衢‛美誉。明崇侦八年(1635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汉 正街,下迄堤口-四官殿)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长堤街。 清乾隆年间,汉口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清嘉庆年间,汉口居民已达 三万七千户,计十三万人,但汉口很长一段时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 概念仍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 ‚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阳等府,汉口当时不是府郡。咸丰年间,湖北 巡抚胡林翼在其奏函中首次使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 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包括了汉口)两地。
青 衣
青 衣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脱离清朝,定国号中华 民国,此时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 北省省会。 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魏尔· 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赞道:‚汉口 在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当时作为美国钢铁冶炼业基地的 芝加哥城市实力仅次于纽约。除了产业重点各有千秋外,当时的武汉与芝加哥确有相似之处。 1922年,江岸火车站为京汉铁路大罢工总指挥部,2月7日二七大罢工遭反动派残酷镇革命先 行者—孙中山立像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并辖汉阳县城 。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都至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 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京 兆区’作为首都成立武汉特别市。故今天武汉市其历史只有83年。 1927年4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四· 一二事件,不久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8月7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决定中共今后将采取武装暴动的方式来反对国民党的统治。 1931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武汉市被水淹长达百日之久,仅武汉市区就死亡3619人, 财产损失巨大。 1938年6月至10月间,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进行长达数月的武汉会战。10月25日,武汉沦 陷。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四野战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分别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至此,武汉三镇解放。22日中国共产 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暂由中央 青 直辖。
武汉城市发展简史
青 衣
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就成为楚国兴起的 军事和经济中心。 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是东汉末年 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武昌蛇山 的夏口城。 东吴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221年 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武 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223年,孙权 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 矶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苏轼在 《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当时的武昌即现在鄂 州)。 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 屡次兴废,从三国至今已十余次,每次重建 都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风貌。
青 衣
青 衣
感谢您的关注
青 衣
Hale Waihona Puke 衣青 衣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将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6月25日,武汉关26.30米警戒水位被洪水突破。8月18日,武汉关水位上涨到29.73米,为有水文纪 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1955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桥全面施工。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相连,京广铁路就此贯通。 1975年,将武昌县划归武汉市。 1983年,将黄陂县和新洲县划归武汉市。 1984年5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武汉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与计划单列城市。 1986年,国务院公布武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1987年,以武汉为中心由长江沿岸17个地区组成‚武汉经济协作区‛。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第一站来到武昌。同年,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享受沿海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1998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经全省军民抢护数月后,武汉转危为安。10月,法国在 武汉设立总领事馆。 2000年,武汉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11月20日,美国在武汉设立总领事馆。12月28日,武汉过江隧道正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