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课

程设计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程设计报告

( 2015 -- 2016 年度 第 一 学期 )

名 称:《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课程设计 题 目: 标准节流装置的计算 院 系: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成 绩:

日 期: 年 月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为自动化专业《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专业课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过程参数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仪表的基本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二、设计正文

第一类命题

1. 已知:流体为水,工作压力(表压力)0.58MPa p =,工作温度30t =℃;管道

100mm D 20=,材料为20号钢旧无缝管;节流装置采用角接取压标准孔板,材料为

1Cr18Ni9Ti ,50.38mm d 20=;差压Pa 105p 4?=Δ,求给定差压值下的水流量

m q 。

解题过程: (1)辅助计算。

工作压力(绝对压力):0.68MPa 0.10.58p p p b a =+=+=

查表可得:水密度31/m 995.5502kg =ρ,其动力粘度s Pa 10828.0053-6??=η, 管道线膨胀系数/1011.16-6D ?=λ℃,节流件线膨胀系数/1016.60-6d ?=λ℃, 将水视为不可压缩流体则其可膨胀性系数1=ε。

(2)题目未对管道直管段长度做出要求,故无需考虑此项检查;由于没有查出20号钢旧无缝管的管壁等效绝对粗糙度K ,无法检查管道粗糙度K/D 是否满足要求。 (3)迭代计算。

对角接取压标准孔板:0.75

D

62.5

8

2.1

)Re 10(0.00290.1840.03120.5959C βββ+-+=

令∞=D Re ,得初值0.60253C 0=。 在MATLAB 中编写迭代程序: A=; beta=; C(1)=; i=1; deta=1; while (deta> Re=A*C(i); i=i+1;

C(i)=+*(beta^*(beta^8)+*(beta^*((1000000/Re)^; deta=abs((C(i)-C(i-1))/C(i)); end

迭代的中间结果如下: 则最终可得0.604337=C (4)最终结果。 第二类命题

9. 流体为过热蒸汽,最大流量kg/h 103q 3mmax ?=,常用流量

kg/h 102.5q 3mch ?=,最小流量kg/h 101.5q 3mmin ?=;工作压力(表压力)

1MPa p =,工作温度310t =℃;管道76.2mm D 20=,材料为20号钢新无缝管,允

许压力损失30kPa y ≤Δω;管道阻力件:上游第一阻力件为球形阀全开,上游第二阻力件为渐扩管。要求: (1)确定标准节流件形式; (2)选定差压计; (3)计算20、d 、C、εβ;

(4)确定最小直管段长度210、、l l l ; (5)计算压力损失并进行核算; (6)计算基本误差。

解题过程:

由题目要求建立下表:

(1)确定标准节流件形式。

1)考虑到对压力损失的要求较为严格,选取的节流件为标准喷嘴(ISA1932喷嘴). 2)考虑到角接取压的沿程压力损失变化对差压测量影响较小,采用角接取压方式;由于管道直径不大,故采用环室取压方式。 3)选择材料为1Cr18Ni9Ti 。 (2)选定差压计。

1)满刻度流量值*mmax q 确定。 规定的流量计满刻度系列值为

)05,6,8;n 2,2.5,3,4,1,1.2,1.6,(a 10a q 或任意正、负整数n

k ==?= 最大流量kg/h 103q 3mmax ?=,选取最近的流量系列值kg/h

103q 3

mmax ?=*。 2)对应的max p Δ确定。

(a)从对压力损失的要求出发,标准喷嘴差压上限y max 3.5)(3p Δω~Δ=,但实际上若取90kPa 3p y max ==ΔωΔ,选择最近的差压系列值100kPa p max =Δ,最终验算出的压力损失30kPa 45kPa ch >≈Δω,远不满足题目要求。

(b)为减小压力损失,选择较小的差压上限90kPa 3p y max ==ΔωΔ,选取最为靠近的差压系列值60kPa 10kPa 6p max =?=Δ。

(c)工作压力(绝对压力): 1.1MPa p p p b a =+= 验算

0.250.0545p p a

max

<=Δ,符合规定。

验算5t

mmin

Dmin 103.45336520.143D q 0.354Re ?≈==η,查表得所有β值对应的最小雷诺数推荐值Dmin Re Re Dmin

<*

,保证了流出系数C 变化的要求。

(d)常用流量对应的差压41.666kPa p )q q (p max 2

*

mmax

mch ch ==ΔΔ。 3)型号选定。

可选用1151DP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其量程范围186.8)kPa ~31.3(0-,仪表基本误差0.2%±,再根据max p Δ调整量程为Pa 106003?~。 (3)计算20、d 、C、εβ。 1)辅助计算。

查表可得:过热蒸汽密度31 4.1999kg/m =ρ,其动力粘度

s Pa 1020.6275-6??=η,

管道线膨胀系数/1013.38-6D ?=λ℃,节流装置线膨胀系数/1017.50-6d ?=λ℃,过热蒸汽等熵指数 1.3=κ。 2)迭代计算。 假设1C 00==ε。 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迭代:

从n=3起用快速弦截法公式:2

-n 1-n 2

-n 1-n 1-n 1-n n -X -X X X δδδ-=

精度判别公式:/A e n n δ= 假设判别条件:10n 105|e |-?≤ 在MATLAB 中编写迭代程序: A=; Re=560000; k=; tau=; j=1;

C(1)=1; epsilon(1)=1; e(1)=1; while (e(j)>5*10^(-10)) j=j+1; if j<=3;

X(j)=A/(C(j-1)*epsilon(j-1)); else

X(j)=X(j-1)-(delta(j-1)*(X(j-1)-X(j-2))/(delta(j-1)-delta(j-2)));

end

beta(j)=(X(j)^(2)/(X(j)^(2)+1))^(1/4); C(j)=迭代的中间结果如下:

则最终可得0.9999740.975981,0.503086,C ===εβ (4)确定最小直管段长度210、、l l l 。 向上估计0.55=β,查表得:

1.147m 0.530D 0.5)0.7,f(t 0渐扩管=?=?==βl

(5)计算压力损失并进行核算。

1)验算压力损失:

对ISA1932喷嘴,正常流量下压损为y ch 2

4

24ch 24.7kPa p C -1C --1ΔωΔΔω≤=+=β

βββ

压力损失验算合格。

2)核算正常流量: (6)计算基本误差。 9

1)对于ISA1932喷嘴:

由于0.60.5<≈β,0.8%c/C ±=δ 2)设0.05%/d 0.1%,/D d ±=±=δδD 3)1151DP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为级:

0.192%600000.2%41667

1

32)(p 132p 差压计允许绝对误差ch p =???=??=ΔΔΔδ 4)假设温度、压力的测量不确定度为1%±,则1%/±=ρδρ

5)总不确定度: 6)基本误差: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1. 所得:本次课程设计,虽只有短暂的五天,我却得到巨大的锻炼。当面对一个灵活

且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考虑的东西比平时面对理论知识要多,进而会从思考中发现,处理这个问题需要而自己欠缺的的东西,促动自己努力探索尚未涉足的领域!

2. 所悟:首先对于第一类校验问题的计算多了点熟练,相关计算并不是很难,重点在

于对题目中各个参数概念的把握及对应单位的留心,特别是对于工作压力与绝对压力的区别。迭代部分利用计算机实现,既加快运算速度,同时又提高精确度。 第二类设计问题是比较难的,主要思想是考虑用户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流量、压力损失的要求。节流件、差压计的选取不仅仅依靠计算结果,有许多数据是需要用经验值估计的,而在计算过程中感觉差压上限的选取特别重要。

四、参考文献

[1]常太华苏杰. 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M]. 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二版2009年6月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绪论 1.1 课程设计目的 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 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 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 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 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 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和化学法。 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 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 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 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 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 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 (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 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 (1-6) f f f f f f m Rδ λ λ ρ 1 = = c w c c R R R U 2 1 /1+ + = f f w f f f R R R R R U 2 2 1 1 /1+ + + + = f c f c R R R R 2 2 1 1 ,= = c f f f U U R R 1 1 2 1 - = + q T T R R R R U b f s f f w c f /) ( /1 ,1 2 1 - = + + + =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及仪表试题和标准答案-B

B卷 北京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1学期 参数检测及仪表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 1,温标是温度的标尺,常用温标包括:经验温标、热力学温标和_国际实用温标_。2,流量测量仪表中,速度式流量计很多,例如电磁流量计、_涡轮流量计_、涡阶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3,物位是指物料相对于某一基准位置的距离,是液位、料位和_相界面_的总称。 4,同型号热电偶异名极串联在一起,总的热电势为各热电偶热电势之和,这种接法称为__热电堆__。 5,弹性膜片分为平膜片和_波纹膜片_,将两膜片焊接在一起内有硬座及填充液,还可构成__膜盒___。 6,金属热电阻温度计的测量电路采用三线制的目的是在将热电阻的变化变成电压信号输出的同时,消除_引线电阻的影响__。 7,在工程上压力的表示主要有三种:绝对压力、表压和_真空度____。 8,节流式差压流量计的取压方式包括:_角接取压_、法兰取压、D/D/2取压、理论取压和损失取压等。 9,热电偶冷端温度处理方法主要有冰点槽法、恒温冰箱法和_补偿电桥法__等。 二,判断对错 1,电容式液位计容易受到虚假液位的影响。(ⅴ) 2,辐射测温仪表只能测量物体的表观温度,无法测量物体的真实温度。(ⅴ) 3,玻璃液体温度计无法在太空中使用。(×) 4,偏心孔板作为非标准节流装置主要是针对低雷诺数流体的流量测量。(×) 5,弹簧管压力计中的弹簧管是圆形的空心金属管子。(×)

三、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热电偶的补偿导线?为什么要使用补偿导线(10) (1)答案 热电偶补偿导线: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廉价金属导线称为补偿导线。 使用补偿导线的意义: A,为了使热电势和被测温度对应,热电偶的冷端必须恒定。实际应用中热电偶的长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一、两米。冷端离被测对象很近,易受热源影响,难以恒定。 B,通常热电偶信号要传至数十米的控制室二次仪表处。 上述原因都需要将热电偶延长,但是: A,工业上的热电偶结构都比较固定,不允许随便拉长电极。 B,尤其对于贵金属热电偶,电极比较昂贵,不宜拉长。 C,既使是廉价金属热电偶,电极比较粗,也不宜拉长。 因此要采用补偿导线将电极延长,这样: 可以: A,将热电偶冷端延伸至远离热源或环境温度比较恒定的地方,减小测量误差。 B,降低成本。 C,提高线路的柔性,便于安装。 (2)评分标准 补偿导线定义(3),补偿导线使用的意义(7)。 2,回答全辐射温度计中补偿光阑的作用是什么? (1)答案 全辐射温度计中感受全波段辐射出度的探测器为热电堆,热电堆式热电偶异名端串连形成的感温器件,其准确性依赖于热电偶冷端温度的恒定,当全辐射温度计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时,热电堆冷端温度变化,即环境温度升高时,冷端温度升高,热电堆热电势减小,反之热电势增加,使热电势与热电堆接受的辐射能不相对应。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补偿光阑,补偿光阑由双金属感温元件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双金属感温元件向外弯曲,光阑的通光孔径变大,有更多的辐射能量进入全辐射温度计,

物联网时代下的《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物联网时代下的《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 践 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是高校自动化、电气、测控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集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一门涉及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等多门学科的现代综合课程。通过仪器仪表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电子及微机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还可以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并具有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吹响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军号。该通知明确指出,新工科项目的开展與实施应当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进行,而不是简单地围绕传统工科教育专业融合或专业调整。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设备融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另一扩展方向——物联网。最初的物联网的概念是由美国提出来的,把所有的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官方定义是: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各种传感器,温度计,交通、流速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 借助新工科建设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我校结合近几年在仪器仪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5,6],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三方面实施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性的工程实践能力、探索学生创新创造潜能,以适

控制装置与仪表课程设计

控制装置与仪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 2013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控制装置与仪表课程设计 题目:炉膛压力系统死区控制系统设计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一周 成绩: 日期:2013年7 月5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 目的与要求 (1)认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仪表的应用过程。 (2)了解过程控制方案的原理图表示方法(SAMA图)。 (3)掌握数字调节器KMM的组态方法,熟悉KMM的面板操作、数据设定器和KMM数据写入器的使用方法。 (4)初步了解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系统调试的过程。 1.2设计实验设备 KMM数字调节器、KMM程序写入器、PROM擦除器、控制系统模拟试验台1 1.3 主要内容 1. 按选题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原理设计、仪表选型并将控制方案以SAMA 图表示出来。 2 . 组态设计 2.1 KMM组态设计 以KMM单回路调节器为实现仪表并画出KMM仪表的组态图,由组态图填写 KMM的各组态数据表。 2.2 组态实现 在程序写入器输入数据,将输入程序写入EPROM芯片中。 3. 控制对象模拟及过程信号的采集 根据控制对象特性,以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主构成反馈运算回路,模拟控制对 象的特性。将定值和过程变量送入工业信号转换装置中,以便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系统调试 设计要求进行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指系统与生产现场相连时的调试。由于生产 过程已经处于运行或试运行阶段,此时应以观察为主,当涉及到必需的系统修改 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安全措施,以免影响正常生产,更不允许造成系统或设 备故障。动态调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过程参数显示是否正常、执行机构操作是否正常; 2)检查控制系统逻辑是否正确,并在适当时候投入自动运行; 3)对控制回路进行在线整定; 4)当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时,如需进行控制结构修改、增加测点等,要重新组态下装。 二、设计(实验)正文 1设计题目:炉膛压力系统死区控制系统设计(如附图1) 附图1: 引风机 炉膛压力系统死区单回路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指导书

自动化专业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 实验指导书 周雪莲张建成编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006年12月19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及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1 基本要求………………………………………… 2 安全操作规程…………………………………………………… 3 误差的基本概念…………………………………………………… 4 误差的计算………………………………………………………… 5 检测结果处理……………………………………………… 第二章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实验……………………………………………… 实验二压力表检定实验……………………………………………… 实验三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实验……………………………… 实验四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实验……………………………… 实验五数字显示仪表实验…………………………………………… 实验六压力检测系统实验…………………………………… 实验七流量检测系统实验…………………………………………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是专为自动化专业的过程检测和控制仪表课程而编写的。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开好实验课对于全面实施教学大纲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必要的。 本实验指导书分两部分: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及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实验指导书。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部分主要讲述误差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计算公式、有效位取舍等内容。实验指导书部分主要包括检测仪表、显示仪表、控制仪表和仪表控制系统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参数检测的方法、所用仪表的性能特征、学会用仪表构成测量系统,并分析系统误差原因等。 本实验指导书的教学目标是:拓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仪表和自动化系统的专业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人才素质: 1) 掌握知识、加深理解通过对所学仪表进行校验、调整、拆装等操作,熟悉 仪表的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更深刻地理解仪表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仪表 的整机特性。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促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 掌握比较全面的、完整的仪表和过程自动化知识; 2) 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通过实验学会对仪表技术参数的测试手段和调校方 法,熟悉常用标准仪器、仪表等设备的性能、作用、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各实验,尤其是综合实验的锻炼,使学生逐步具备仪表和自动化专业 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能力,形成初步的解决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学生的素质是在每一个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逐步提 高的,这些素质包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有条有理、勤于 思考的行为习惯;分工协作、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综合应用已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被测信号的提取、转换、处理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实践。它的作用如下: 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查阅科技文献资料能力。 (2)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3)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展所学知识面。 (4)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二、课程设计时间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为1周。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以任务书的形式给出。 任务书的主要内容有: (1)给予的对象; (2)设计题目; (3)设计要求; (4)撰写的设计报告要求; (5)时间安排。 设计报告内容包括:目录,设计题目,前言,设计方案与设计工艺流程,各部分设计原理,设计计算及说明,器件、仪器设备的选择,设计图纸,参考文献,附录。设计图用专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打印。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一般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封面、目录、绪论、主体部分、结尾部分。 1、绪论 主要说明设计的目的、设计的任务和要求等。 2、主体部分 (1)总体设计方案的设计

(2)软硬件电路的设计 (3)设计结果(实验数据等) (4)参考文献 2、结束语 阐述本次设计的收获与体会,课题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与意见。致谢等。如有附录可放在结尾处。

设计题目一电机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一、电机控制系统描述 电机作为一种拖动动力设备,在机床加工、运输、电力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电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通过检测控制装置对它进行监控。重点监控的参数是电机 A、B、C三相线圈的温度、电机轴的径向振动振幅、电机轴的转速。 二、控制要求 上图为电机供电主电路。三相电经过空气开关KQ、交流接触器Z、热继电器PT,加到电机上,当接触器常开触点接通时,电机得电,运转。可以通过控制接触器线圈的方式控制接触器主常开触点的通断。正常接触器线圈得电,接触器主常开触点接通,异常接触器线圈断电,接触器主常开触点断开。 常规电机控制电路如图。 START STOP

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使用及特性分析 1实验目的 1.1了解压力表和霍尔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1.2掌握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测压仪表的方法。 1.3通过对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进一步了解仪表变差、绝对误差、相对误 差及精度等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 2.1学习活塞式压力计的操作方法。 2.2对弹簧管压力表进行精度校验。 2.3对霍尔式压力变送器进行精度校验和量程调整。 3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活塞式压力计1台 ?标准压力表1块 ?弹簧管压力表1块 ? HYD-2型霍尔式压力变送器1块 ?数字万用表1台 4校验步骤和方法 校验仪器连接图如图 用活塞式压力计作为压力表的压力输入源,关闭活塞式压力计上的切断阀a、b、c、d。将标准压力表、被校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压力输出端口。 4.1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4.1.1检查活塞式压力计是否正常 ?打开进油阀,转动手轮将螺旋杆旋出再旋进往复几次,将管内的空气挤出(在顺时针转动手轮将螺旋杆旋进时,观察油罐内没有气泡出现为止)。 ?逆时针转动手轮,将油罐中的油抽到发生器中来(螺旋杆旋出10cm左右即可)。然后关闭进油阀d,打开切断阀b、c。 ?顺时针转动手轮产生压力,观察标准表指针上升到被校表最大压力时,停止加压,保持五分钟,检查发生器是否有泄漏。若标准表指针保持不动,说明没有泄露。若标准表指针下移,说明有泄漏,查处漏处,减压后进行处理。 然后再重新检查指导不泄漏为止。然后逆时针旋转手轮是标准表指针指零。 4.1.2精度校验 在被校表量程范围内均匀取5点,填入表“被校表示值”一栏。 分别进行正行程校验和反行程校验 4.1.3将校验数据列表,计算仪器的绝对误差、变差及精度。

电子秤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 子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电子科技大学 设计题目:电子称姓名:

学生姓名 任务与要求 一、任务 使用电阻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实现电子秤。用砝码作称重比对。 二、要求 准确、稳定称重; 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提高称重精度; 实现“去皮”、计价功能; 具备“休眠”与“唤醒”功能,以降低功耗。

电子秤 第一节绪论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运用上,对电子秤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数显仪表。在机械结构方面,因材料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限制,会使力的传递出现误差,而传感器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加上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环节存在的非线性,使得整个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变得不容忽视。因此,在高精度的称重场合,迫切需要电子秤能自动校正系统的非线性。此外,为了保证准确、稳定地显示,要求所采用的ADC具有足够的转换位数,而采用高精度的ADC,自然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并且精度高的智能电子秤设计方案。通过运用很好的集成电路,使测量精度得到了大大提高,由于采用数字滤波技术,使稳态测量的稳定性和动态测量的跟随性都相当好。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AD620N放大电路,ADC模数转换,STM32单片机,OLED 显示屏,矩阵键盘,电子秤。 1.1引言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是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而AD620N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拟量转数字量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OLED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课程设计报告-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一、摘要: 随这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车牌识别技术准确率越来越高,识别速度越来越快。无论何种形式的车牌识别系统,它们都是由触发、图像采集、图像识别模块、辅助光源和通信模块组成的。车牌识别系统涉及光学、电器、电子控制、数字图像处理、计算视觉、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触发模块负责在车辆到达合适位置时,给出触发信号,控制抓拍。辅助光源提供辅助照明,保证系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拍摄到高质量的图像。图像预处理程序对抓拍的图像进行处理,去除噪声,并进行参数调整。然后通过车牌定位、字符识别,最后将识别结果输出。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设计目的: 1、让学生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 设计意义: 车牌定位系统的目的在于正确获取整个图像中车牌的区域,并识别出车牌号。通过设计实现车牌识别系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设计原理: 牌照自动识别是一项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牌照号码、牌照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某些牌照识别系统还具有通过视频图像判断车辆驶入视野的功能称之为视频车辆检测。一个完整的牌照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牌照识别等几部分。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牌照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牌照位置,再将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组成牌照号码输出。 四、详细设计步骤: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过程控制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 态特性? 解: 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 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只有将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的重点放在 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控制系统。 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解: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 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对于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参数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A ;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1y 与最终稳态值y (∞)之比的百分数σ;1 100%() y y σ= ?∞ 残余偏差C :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 (∞)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 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东北电力大学)

目录 第1章绪论........................................................................................................................ - 1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 - 1.2 总实验装置以及监测原理........................................................................................... - 1 - 1.3 检测和控制参数........................................................................................................... - 4 - 第2章温度的测量............................................................................................................ - 5 - 2.1 实验管流体进出口温度测量和控制.......................................................................... - 5 - 2.1.1 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 - 5 - 2.1.2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 - 5 - 2.1.3 测量注意事项................................................................................................ - 7 - 2.1.4 误差分析........................................................................................................ - 7 - 2.2 水浴温度的测量........................................................................................................ - 7 - 2.2.1 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 - 7 - 2.2.2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 - 8 - 2.2.3 测量注意事项................................................................................................ - 9 - 2.2.4 误差分析........................................................................................................ - 9 - 2.3 管壁温度测量............................................................................................................ - 9 - 2.3.1 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 - 9 - 2.3.2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 - 9 - 2.3.3 测量注意事项.............................................................................................. - 10 - 2.3.4 误差分析...................................................................................................... - 11 -第2章水位的测量.................................................................................................................. - 12 - 3.1 补水箱水位测量...................................................................................................... - 12 - 3.1.1 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 - 12 - 3.1.2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 - 12 - 3.1.3 测量注意事项.............................................................................................. - 13 - 3.1.4 误差分析...................................................................................................... - 14 -第4章流量的测量.................................................................................................................. - 15 - 4.1 试验管内流体的流量测量...................................................................................... - 15 - 4.1.1 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 - 15 - 4.1.2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 - 15 - 4.1.3 测量注意事项.............................................................................................. - 17 - 4.1.4 误差分析...................................................................................................... - 18 -第5章差压的测量................................................................................................................ - 19 - 5.1 实验管出入口差压.................................................................................................. - 19 - 5.1.1 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 - 19 - 5.1.2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 - 19 - 5.1.3 测量注意事项.............................................................................................. - 21 - 5.1.4 误差分析...................................................................................................... - 21 -设计心得体会............................................................................................................................ - 22 -参考文献.............................................................................................................................. - 23 -

过程参数检测仪表总结

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 小馒头总结 一、绪论 测量过程有三要素:一是测量单位;二是测量方法;三是测量工具。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利用某种工具并以实验或计算的方法获取被测参数数值的过程。绝对误差:仪表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代数差。 相对误差:测量值的绝对误差与其真实值的比值的百分数 引用误差:测量值的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的量程之比的百分数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是指仪表的某一个测量值(示值)的误差,它反映在该点仪表示值的准确性。 基本误差: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下,仪表整个量程范围内各点示值误差中绝对值最大的误差称为仪表的基本误差。 允许误差:按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仪表厂家保证某一类仪表的基本误差不超过某个规定的数值,此数值就被称为仪表的允许误差(容许误差)[允许误差去掉百分数为精度等级] 注意: 允许误差是一种极限误差,在仪表刻度范围内各点的示值误差均应保证小于至多等于允许误差值。 真值:被测参数的真实数值。一般无法准确已知。 约定真值:一般将某一物理量的理论值、定义值作为真值使用,称为约定真值,用

表示。 粗大误差:明显歪曲结果,由粗心大意造成,使测量值无效的误差 原因:测量者主观过失,操作错误,测量系统突发故障 处理方法:剔除坏值 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的变化没有一定规律、且不可预知。 特点:单次测量值误差的大小和正负不确定;但对一系列重复测量,误差的分布有规律:服从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无绝对界限,一定条件可相互转化。 系统误差:同一被测量多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种确定规律变化。 特点: 增加测量次数不能减小该误差 原因:仪表本身原因,使用不当,测量环境发生大的改变 处理方法:校正——求得与误差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的校正值,加上测量值随机误差 测量误差的来源有三个方面:测量仪器的精度,观测者技术水平,外界条件的影响。该三个方面条件相同的观测称为等精度测量。 精确度等级:以引用误差(γa)的形式表示的允许误差去掉百分号剩下的数值就称为仪表的精确度等级(或准确度等级),俗称精度级。 误差的合成:一个测量系统由m个彼此独立的环节构成,各环节的精度等级分别为 , ,…, 则该系统的精度等级

仪器仪表管理系统—C语言课程设计

仪器仪表管理 1.题目要求 Ⅰ.【要求】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1)新的仪器仪表信息的录入; (2)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 (3)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 (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仪器仪表基本信息(如仪器仪表名字、仪器仪表编等)的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 (5)对查询结果的输出。 【提示】 数据结构采用结构体。仪器仪表信息包括仪器仪表名、仪器仪表编号、购买时间、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维修时间、状态信息(0代表可借出,1代表已借出,2代表正在维修)等。 Ⅱ.需求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把仪器仪表信息的的数据存储在文件里,所以需要提供文件的输入输出等操作;在程序中要提供修改,删除,查找等操作;另外还应该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选择。 2.功能实现设计 2.1总体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图 2.2详细设计 1.主函数

主函数一般设计得比较简洁,只提供输入输出和功能处理的函数调用。其各功能模块用菜单方式选择。本题将main()函数体内的界面选择部分语句单独抽取出来作为一独立函数,目的在于系统执行完每部分功能模块后能够方便返回到系统界面。 【程序】 main() {menu(); } 菜单部分设计如下: 【流程图】 N 【程序】 main() { menu(); } void menu() { int w,n; do { system("cls"); printf("\t\t WELCOME TO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n\n\n"); printf("\n\n\t\t====================******====================\ n\n\n"); printf("\t\t\t1:Add message of new equipmen\n\n"); printf("\t\t\t2:Load the message of all equipment\n\n"); printf("\t\t\t3:Correct the message of equipment\n\n"); printf("\t\t\t4:Ddlete the message of broken equipment\n\n"); printf("\t\t\t5:Search the message of equipment\n\n"); printf("\t\t\t6:Search of all the equipment\n\n"); printf("\t\t\t7:Exit\n");

检测及仪表课程设计(DOC)

目录 1设计目的 (2) 2题目介绍 (2) 3 背景意义 (2) 3.1实验装置简介 (2) 3.2研究污垢传热的理论知识 (3) 4参数检测与控制 (5) 4.1进出口温度水浴温度测量 (5) 4.1.1 仪表种类选用及依据 (5) 4.1.2 注意事项 (6) 4.1.3 可能误差 (6) 4.2 实验管壁温测量 (7) 4.2.1 仪表种类选用及依据 (7) 4.2.2 可能误差 (7) 4.3 水位的测量 (7) 4.3.1 仪表种类选用及依据 (7) 4.3.2 注意事项 (8) 4.3.3 可能误差 (8) 4.4 实验管内流体流量的测量 (8) 4.4.1仪表种类选用与依据 (8) 4.4.2 可能误差 (10) 4.5 差压测量 (10) 4.5.1仪表种类选用与依据 (10) 4.5.2 可能误差 (11) 5.参考文献 (12)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2题目介绍 本课设题目以一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检测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该实验装置上,需要检测和控制的参数主要有: 1、温度:包括实验管流体进口(20~40℃)、出口温度(20~80 ℃), 2、实验管壁温(20~80 ℃)以及水浴温度(20~80 ℃) 3、水位:补水箱上位安装,距地面2m,其水位要求测量并控制,以适应不同流速的需要,水位变动范围200mm~500mm 4、流量:实验管内流体流量需要测量,管径Φ25mm,流量范围0.5~4m3/h 5、差压:由于结垢导致管内流动阻力增大,需要测量流动压降,范围为0~50mm 水柱 3 背景意义 3.1实验装置简介 如图3—1所示的实验装置是东北电力大学节能与测控研究中心杨善让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基于测量新技术—软测量技术开发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基于本实验装置,先后完成国家、东北电力公司、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奖,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部分实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