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到百岁三要素
(课件)健康百岁的要素

(3)心态
• 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长达三年的科学研究结果,他们对700名100 岁以上的健康寿星的研究,解开了他们长寿的秘密:性格开朗,很少 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心平气和。今年101岁高龄的现代民间文 学活动家贾芝身体硬朗,步履稳健,走路、上楼心不慌、气不喘,看 上去最多六七十岁。他总结自己的养生秘诀时说:“我就是个没心没 肺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由此可见,长寿之道不分中外。 长寿的人无一例外地具有良好乐观豁达的心态。《内经素问·上古天真 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民间谚语: “多愁必多病,多病必短寿;若要想长寿,切莫多忧愁”,“笑一笑 ,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都充分说明了心态年轻健康在防病 治病、养生防衰中是多么的重要啊。
(6)血液黏稠度和血管通畅度
• 正常的血液在血管中通畅地流动,运送组织所需的氧及代谢物 ,维持心、脑、肾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 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液垃圾”过多时,就会瘀积在血 管壁上“堵塞”血管(即形成了所谓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河道 发生瘀积,下游就会断水一样,堵塞的血管使得血液不能及时 供给,组织缺血、缺氧,当血管“堵塞”在心脏就会引起心肌 供血不足、冠心病、心肌梗塞,“堵塞”发生在脑部就会引起 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梗塞。因此只要减少“血液垃圾”, 就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延年益寿。
健康百岁的要素
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XXX
20XX-08-24
目录
• 前言 • (1)饮食 • (2)运动 • (3)心态 • (4)环境 • (5)良好的生活方式 • (6)血液黏稠度和血管通畅度 • (7)教你一招
前言
•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 健康和生命也越来越重视。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生七十 古来稀”。而在医疗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专家们公认只 有到了85岁以上人才算是长寿。健康百岁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健康长寿呢?
日常长寿秘诀如何长命百岁

日常长寿秘诀如何长命百岁长寿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通过一些秘诀来延年益寿,实现百岁长寿的目标。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日常长寿的秘诀,帮助您拥有健康长寿的生活。
饮食健康均衡是长寿的关键。
我们吃的食物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合理搭配膳食,摄入多种营养物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证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均衡。
其次,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的摄入。
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此外,减少盐和糖的摄入,限制饮食中的加工食品和饮料。
合理的饮食结构非常重要,它可以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适量的运动对于长寿至关重要。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提高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慢性病的风险。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和健康状态。
同时,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强度和稳定性也是很有益处的。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坚持日常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增加寿命。
保持良好的睡眠是延年益寿的秘诀。
睡眠是我们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的重要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维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成年人每晚7到9小时的睡眠是理想的。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我们可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饮食和运动过多的刺激,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
如果遇到睡眠问题,可以采取放松的方法,如冥想和深呼吸,有助于入睡。
积极应对压力和保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长期的压力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寿命。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对压力,如进行身体锻炼、参加舒缓放松的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等。
此外,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乐观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体检和早期疾病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此外,接种疫苗和进行常规筛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若要长命百岁 必知几条要诀

பைடு நூலகம்
4)夫妻恩爱
美国密歇根大学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照顾老伴的人在7年调查期内死亡危险降低36%。
5)生活有目标
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对1200名老年参试者的调查发现,生活目标明确的老人比生活没有目标的老人死亡危险低50%。
6)补充维生素D
爱因斯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导致早亡危险增加26%。
结语:健康一生因以养为先,虽然多吃进补的食物能让身体变更强壮,但不要忘了,如果自己不进行调养,“补”的永远没有“漏”的多!
1)夫妻一起锻炼
一起散步可以增加夫妻交流机会,一起打羽毛球有助于促进夫妻情感。运动有助于夫妻延年益寿。
2)快步走避免孤独
研究发现,5分钟无法走完400米的人,早亡危险大大增加。另一大收益是增加社交机会,避免孤独。
3)少吃红肉
一项为期10年涉及54万名美国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4盎司(约合113克)牛排或猪肉的人,早亡危险比每天吃肉少于1盎司(约合28.4克)的人至少高出30%。
若要长命百岁 必知几条要诀
长命百岁是我们最经常向长辈说的祝福语,而长命百岁也是许多老年人的希望。专家称,其实老年人要想长寿,一定要有一个规律的生活,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这样才能够保证健康地活到一百岁。下面介绍下老年人长寿必知的六要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健康长寿的健康公式

健康长寿的健康公式一、长寿的秘诀在于生活习惯你知道吗?其实长寿并没有什么神秘的配方,也没有什么"吃了能活100岁"的灵丹妙药。
就像人常说的,“长命百岁,靠的是自己”,那些能活到百岁的大爷大妈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超简单的健康生活习惯。
是的,别把长寿想得太复杂,往往简单的事儿才最管用。
动起来!不是让你每天都去跑马拉松,而是走路、跳舞、做做伸展操什么的,活动活动筋骨,保持体力。
大部分健康长寿的老人都说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有运动的习惯,虽然有些运动量不大,但始终坚持。
你知道的,懒得动就容易堆积脂肪,堆积脂肪就容易有各种健康问题,像心脏病、糖尿病这些可不好玩。
试试每天走个5000步,走着走着就能发现,哦,原来我也能不知不觉地走这么多路。
饮食很重要。
并不是说你吃什么都不重要,而是要吃得简单且均衡。
别总想着尝试那些所谓的“减肥餐”,说实话,有些所谓的“绿色健康食品”,只不过是商家的噱头。
一个平衡的饮食就是要有足够的蔬菜水果,别光顾着吃肉,那对身体可不一定好。
长寿的老人都没有什么太多的“饮食禁忌”,他们的饮食很简单,喜欢吃家常菜,重口味的食物没怎么碰过。
你得学会换个方式,吃饭不一定非得是个豪华大餐,平凡的食材做出来的简单菜肴,也能让你身体棒棒的。
二、保持心情愉快有句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也许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的确有道理。
那些活得长又健康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态特别好!他们对待生活不斤斤计较,不抱怨,不对任何小事耿耿于怀。
生活中的小困扰、小烦恼,能笑就笑,能放下就放下。
比起那些天天愁眉苦脸的人,他们心里似乎没有“压力山大”,更能享受每一天带来的点滴快乐。
常年愁眉苦脸、每天忙得像陀螺似的,身体怎么可能不“反抗”呢?说实话,烦恼能吃啥,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抗老药”。
如果每次看到让你生气或者不开心的事,就忍不住皱眉、叹气,那么请你赶紧调整一下,开心才是硬道理。
多看看搞笑的电影,和朋友出去玩玩,吃点自己喜欢的美食,或者听听轻松的音乐,心情会变得更好哦。
健康活到100岁

健康活到100岁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们都希望能活到高寿,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那么,如何健康活到100岁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建议。
1.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适宜的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都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并有助于预防许多常见疾病。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并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2. 均衡膳食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尽量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饮食中应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健康蛋白质(如鱼、豆类、坚果)和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鳄梨)。
此外,适量摄入钙质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3. 维持健康体重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都会增加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根据身高和体重指数(BMI),合理控制自己的体重。
一些有效的方法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4. 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恢复和调节功能的重要过程。
每晚至少保证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并有助于预防许多与睡眠不足相关的健康问题,如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定期体检有助于检测任何潜在疾病的早期迹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身体健康。
与您的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
6. 积极心理态度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积极的心态可以减轻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并有助于预防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参加兴趣小组、听音乐、阅读等,都可以帮助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7. 社交互动保持积极的社交互动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参加社区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可以提高幸福感、减少孤独感,并促进身体健康。
建议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关系密切的友谊和家庭关系。
8. 远离不良习惯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健康长寿的三个基本原则

健康长寿的三个基本原则说到健康长寿,这可真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
想想啊,谁不想活得长长久久,像老树一样,枝繁叶茂,活到能看见孙子孙女,甚至曾孙都成家立业?可是,健康长寿可不是光靠运气的。
得有几个基本原则,才能把这长寿的愿望变成现实。
咱们得说说饮食。
哎呀,饮食这块儿真是个门道。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吃快餐,外卖,结果身体遭了殃。
你看看,那些个整天吃蔬菜水果的人,皮肤光滑,气色红润,活得可有劲儿了。
健康饮食不一定得吃得多高大上。
那些绿色的蔬菜,水果,坚果,这些才是咱们的好朋友。
听说有个老奶奶,九十岁还在种菜,身体倍儿棒!她每天都吃自家种的黄瓜、番茄,简简单单却特别有营养。
咱们也该试试,少点油腻,多点清淡,既能减肥,又能保持健康。
每餐来点粗粮,全谷物,这可比白米饭强多了,营养价值高,吃着也不容易饿。
说到运动,嘿嘿,这又是个好话题。
运动啊,真不是只属于年轻人的特权。
年纪大了,更得动动。
要知道,动一动,心情就好了,身体也跟着有精神。
你看那些老年人,每天晨练,打太极,仿佛时间都在他们身上停滞,身姿矫健。
对了,运动也不用追求高强度,慢跑、散步、甚至跳跳舞,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能让心跳加速,流点汗,都是在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还有个小窍门,跟朋友一起运动,这样可乐趣多了,一边锻炼,一边聊天,简直是身心两全。
咱们得聊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可真不能忽视,尤其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压力山大。
别老是想着工作、学习,生活中得留点时间给自己。
放松一下,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或者干脆去大自然走一遭,亲近一下大山大水,心情一下子就开朗了。
别忘了和朋友聚会,聊聊天,诉诉苦。
人家说,笑一笑,十年少,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开心的心情,能把烦恼统统打败,身体也会因此变得更健康。
对了,生活习惯也得好好调整。
熬夜对身体真不好,尤其是年轻人,别总想着“拼”,晚上早点睡觉,早上起来精神饱满,这可比熬夜有意义多了。
不要太依赖手机,适当减少屏幕时间,对眼睛和心理都好。
寿星身上的长寿“三宝”

寿星身上的长寿“三宝”*导读:养生有三宝:好的习惯,好的心态以及好的人缘。
拥有这三件法宝,让你健康长寿。
*头件宝好习惯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嗜好及思维方式等,是人们日常行为的综合。
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
习惯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好坏之别、美丑之分。
从百岁老人的生活习惯看,他们都具有起居有常,行不妄失的好习惯。
长寿老人都能遵守符合养生要求的作息制度,并重视细节养生,无不良嗜好。
曾连续5次在北京春运会上夺取80岁以上年龄组5000米长跑冠军的初日长老人,已93岁高龄,身子骨挺结实。
他的长寿秘诀是坚持三定量健身法,即坚持定时定量的体育活动,坚持定时定量的合理饮食,坚持定时定量的睡眠。
多年来,他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从不妄动,把三定量作为日常行为准则,老而康健,身心保持着良好状态。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受生物钟的控制。
有规律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人体生物钟运转正常,有利于健康长寿。
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引起早逝的原因多与起居无常和不良嗜好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人类的健康长寿,60%以上取决于生活方式。
我国近年来的前10位死因中,因不良行为习惯而致病的达50%以上。
*二件宝好心态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
好心态,长寿一法宝。
综观世界各国百岁老人,无一不提及良好心态。
波兰年龄最大的老寿星,115岁的雅尼娜艾兹维科夫斯卡,是有名的遇事想得开的老太太。
她的大半生都是在战乱、贫困中度过的,但她坚强、自信,从不悲伤,身心没有被摧垮,活到了115岁高龄。
《内经》上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我国唐代诗人李贺,从小聪明伶俐,曾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
然而,他怀才不遇,20岁时赴考落第,心境十分悲伤。
吟诗道: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精神堕入痛苦深渊,27岁时便命归黄泉。
清代名医张培仁在《妙香堂丛话》中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善养喜欢神。
*第三宝好人缘大量的调查资料发现,百岁老人都具有好人缘的共同特点。
活到百岁三大秘诀 不可不知

活到百岁三大秘诀不可不知活到百岁三大要素基本吃素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膳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植物含有动物缺乏的生物活性成分: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类胡萝卜素、硫化物等,这些物质对机体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机制、抗菌、改善体内微循环、抵御肿瘤侵袭等多种功效,还能去除动物性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有害物,有益健康。
吃素为主,并不是膳食结构简单化,更应注意食物的多样化。
主食除米面,可吃些薯类杂粮。
副食应多选豆类、食用菌、海藻。
其次,每天保证一个蛋、一瓶奶,也可适量吃些肉类,首选水产品鱼肉,以保持营养均衡。
每天散步运动是健康的保鲜手段。
光吃不动易发胖,不吃想动白日梦,胡吃乱动最伤身,善吃会动才健康。
人类的进化起始于直立行走,行走是一种摆幅运动,全身肌肉协调工作,促进血液循环。
国外有人把双腿看作人体第二心脏,而中国也有俗话:人老先老腿,病从腿上来。
在现代社会,双腿的功能日益退化,因此要加强双腿的活动,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当推散步,时间可长可短,速度可快可慢,一人独走,可东张西望胡思乱想,多人共行,能聊天谈心沟通交流,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十分有利健康。
保持糊涂心态是健康的精神支持,养生贵在养心,养成一颗平常心。
人生苦短,事难求全,哪怕位居总统国王也未必事事称心如意,我们凡人更何必自己与自己较真。
追名逐利太累,斤斤计较太烦,患得患失太苦,怨天尤人太忙。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未知惊吓自己。
种种不良心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疾病乘虚而入,严重危害健康。
地球照转,日子照过,遇事糊涂些,世事看淡些,开开心心每一天,快快乐乐每一时,不枉人世走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ail 文化传播网 资料来自网络背景音乐风潮唱片元气2014-05-01 00:30
来源:网文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古人的标准,而今别说八九十岁,就连活过100岁也并非遥不可及。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11年6月17日报道,一项来自美国洛杉矶老年病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百岁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尤以美国为最。
百岁老人最多的国家中,美国位居第一,其次是日本、法国、瑞典、意大利等。
102岁“雕刻大师”:平常心,长寿第一要素
“从来不想伤心事,凡事平常心”,芝加哥102岁的罗伯特·希克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长寿箴言”。
1957年的一次飞机失事,
夺走了其独子小罗伯特的生命;第一任妻子与希克曼共度30年后,撒手人寰;第二任妻子也在结婚34年后先他而去。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很少记起。
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是小学时老师的表扬,还有5岁时和小伙伴玩的情景。
”他指着自己精心打理的花园说:“我这一辈子都很开心,看看这里的景色,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而今,希克曼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自己开车去教堂做礼拜,接着看报纸、做饭。
105岁长寿老人:坚持走路是第二法宝
105岁的无锡市民王老太太,就是靠着这种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创造了一个百岁老人30多年来没有吃过一粒药的生命
奇迹。
国内外多项研究提示,步行是对付生活方式病、维护健康
的最佳良策。
家住无锡市区,今年105岁的“百岁老人”王老太太告诉记者:走路是最有益于全身健康的运动,既舒筋强骨,又畅通气血。
她年轻时行医就走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不坐车,翻山涉水,一走几十公里是常事。
退休后,她更有时间走路了,每天坚持2个小时,胸背笔挺,双手轻摆,步子不大但频率很快,走到微微出汗后再缓步前行。
现在105岁了,她仍然背不驼,腰不酸,睡眠也好。
养肾,长寿第三根基
“健康”、“长寿”这两个词是不可分离的,健康是长寿的基础,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
说到健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亚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研究,人群中真正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人群总数的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通常称为“亚健康”状态。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人群健康状态进行双盲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65%左右。
这足见亚健康状态应该引起国人何等的重视。
一般来说,心神不宁、睡眠不好、频繁起夜、易出虚汗、面色憔悴、持续性腰背酸痛、视物模糊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
由于这些表现都不甚严重,常常被人们忽视。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民体质呈总体下降趋势:全国有约2亿高血压病患者,近1亿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和亚健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专家指出:现代医学上说的起夜、失眠、腰酸、易出虚汗、精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从中医的角度讲,多与肾虚密切相关。
40—65岁,生命的“一道坎”
调查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冠心病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肿瘤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
知识分子阶层受这些疾病的拖累尤为严重,目前,我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左右,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
40岁,常常被人们称为身体“报警”年龄。
40—65岁,被称为易形成疾病期。
因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忽视了很多身体的报警信号,致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形成。
这时养生的要点:1.定期体检,即使发现小病也应及时治疗;2.听从专家指导,重视每一个养生细节,积极调理身体;3.
调整情绪,保持乐观。
专家指出:人如果在易形成疾病期,采用科学的补肾方法及时调理精、气、神,纠正腰酸、失眠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现象,压力再大,活到100岁仍然是可能的。
为什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元气。
元气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肾里。
人就是靠元气活着,元气用尽的一天,生命就终结了,元气充足,则人长寿。
中医释疑:肾虚的人早衰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自杀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速,西医无法有效阻断,中医5000年的文化积淀在抗衰延寿方面却优势凸显。
我国传统医学强调“肾乃命门”,可见“肾”与人能否长寿息息相关。
“肾虚”是目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病证,它暗示人体正从健康向疾病方向转化,表现为身体各个系统各种功能,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失调。
如果不及时治疗,肾虚就相当于“慢性自杀”,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出现真正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前列腺增生等。
肾中的精气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给予的先天禀赋;二是后天饮食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人从幼年开始,由于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换牙齿、长头发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盈,达到“100分”产生了一种称为“天葵”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就开始按期排卵,出现月经、性功能逐渐成熟,有生育的能力。
人的精力也在这个时期最充沛,思维也最敏捷。
从30岁左右开始,随着年龄增长,肾中精气开始出现生理性的不足。
40岁以后,往往开始出现肾气亏虚,如果不及时补养,就可能越来越虚。
近年来,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成倍上升。
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
专家点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老年人肾中精、气的过度消耗与透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肾虚,不但导致机体精、血及微量元素的全面流失,促使体质变得更加虚弱,还加速了机体细胞的衰老。
現在時間06:43休息一下
谢谢欣赏
2018年10月23日星期二
PPS由W.J.YANG整理编制
2014.05.14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