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井网和注水方式

合集下载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层的渗透性较差的油藏,无压力驱动力,采油困难。

为了有效的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效率,需要采用合适的布井方式和合理的注采井网。

布井方式是指在油田开发的初期,根据地质构造、岩性、油藏特征等条件,合理的选择井位和井口布置方式。

低渗透油藏的布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井布井方式直井布井方式是指井身直立于地层的垂直方向,利用管柱的重力作用将石油产出井口。

直井布井方式适用于地层倾角较小的低渗透油藏。

该布井方式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但是采收率较低。

2. 斜井布井方式斜井布井方式是指井身呈倾斜或水平方向钻进地层,在具有较大储层厚度和倾角的地层中,采用斜井布井方式可增加井身的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

斜井布井方式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利用水平井、斜井等技术手段,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井身,增加石油的开采面积。

合理注采井网是指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根据油藏的特征和动态分析,确定合理的注采井排布方式,以提高采收率和采油效率。

合理注采井网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直井排布方式直井排布方式是指井口与井口之间保持等距排布,以保证各个井口之间的均衡注采作业。

直井排布方式适用于注采井井距较小、井口数量较多的情况。

2. 平面网状排布方式平面网状排布方式是指按照水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直线进行井口的排布,形成网状结构。

平面网状排布方式适用于井距较大、储量较大的油藏,可在平面上充分利用储层资源,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研究低渗透油藏的布井方式和合理注采井网,需要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特征、岩石物理特征、油层测井数据等信息,通过地质建模、油藏动态模拟等技术手段,确定最佳的布井方式和合理的注采井网,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效率和经济效益。

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精心整理版)

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精心整理版)

油田注水工艺技术注水是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保持油藏能量的主要手段,是保持油田稳产的主要措施。

本部分收集汇编了注水名词、分层配注、分层测试、注水水质、注水井洗井、水质化验、计量仪表及注水井管理等七方面内容。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可使采油工了解注水的目的及作用,掌握注水的全过程,懂得注水工艺和有关注水设备的性能,学会日常生产操作以及常见事故的预防、判断和处理,并能充分利用注采关系,进行油水井动态分析,提高幽静挖潜措施。

一、注水井名词1 什么是注水井?答: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注水井。

2 什么是水源?答:在注水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

因此,常用河水、湖水、海水、地下水及含油污水作为注入水的来源,简称水源。

3 什么是水的净化?答:将地面水或地层水在注入油层以前,必须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注入水标准,这种处理水的措施叫水的净化。

4 什么是注水站?答:为了将水源的水或经过水质处理后的水加压外输,以满足注水的压力要求,必须有一套设备,安装这些设备的地方叫注水站。

5 什么是配水间?答:控制和调节各注水井注水量的操作间叫配水间。

配水间分为多井配水间和单井配水间。

多井配水间可控制和调节两口井以上的注水量;单井配水间只控制和调节一口井的注水量。

6 配水间的设备主要有哪些?答:分水器、流量计及辅助设备。

7 分水器有哪几部分组成?答:由总闸门、汇集管、孔板法兰、上流阀门、下流阀门和泵压表组成。

8 有一cyb-150型注水井口,150表示什么?答:表示井口的工作压力是15个兆帕。

Cyb-150井口的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2倍即为30兆帕。

9 什么是试注?答:新井投注或油井转注的实验与工程叫试注。

10什么是转注?答:注水井通过排液和洗井达到井筒清洁并水质合格时,开始转入注水叫转注。

11什么是正注?答:从油管往井内注水叫正注。

12什么叫反注?答:从套管往井内注水叫反注。

13什么叫合注?答:从油管和套管同时往井内注水叫合注。

14什么叫笼统注水?答:在注水井上不分层段,在相同的压力下的注水方式叫笼统注水。

填空、简答、计算论述(油水井分析)

填空、简答、计算论述(油水井分析)

一、填空题1、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2、根据油田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分为(底水)﹑边水和夹层水。

3、在现场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应用油田水的水型和(总矿化度)的变化来判断油井的见水情况。

4、由油管向油层注水称为(正注)。

5、采油井水淹状况资料可直接反映油层的(剩余油)及储量动用状况。

6、含水率是表示油田油井含水多少的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层的(水淹程度)。

7、地质学上称(走向﹑倾向﹑倾角)为岩层的产状三要素。

8、多油层合采情况下,由于各小层之间渗透率相差较大,造成层间差异,可以用(单层突进)系数来表达。

9、砂岩的主要胶结物为(泥质)和灰质。

10、表示含油性好坏的指标用含油(饱和度)。

11、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

12、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且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其中间断块相对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断块组合称为(地垒)。

13、开发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另一类是采取人工补充油层能量进行开发。

14、七点法面积注采井网中,1口采油井受周围(6)注水井的影响。

15、保持一定的(沉没度)可以防止抽油泵受气体影响或抽空,有利于提高泵效。

16、电潜泵排量是单位时间内油泵排出液体的(体积)。

17、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18、所谓热力采油,主要有火烧油层和(注蒸汽)。

19、地层条件下的原油粘度除受油藏温度和油藏压力影响外,还受构成原油的(组分)和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的影响。

20、注汽井井下高温四参数测试主要是指井下注入蒸汽的(温度)、(压力)、(流量)、(干度)。

21、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提高驱油剂的波及系数),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提高驱油剂的洗油效率)。

22、油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它表示油层向井底的供液能力,它是分析油井动态和进行油井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

分层注水

分层注水
分层开采、配注、措施、完井等目的井下装置。 根据记载最早的封隔器是美国的“种子袋”封隔器,结构简单, 用途单一;1868年Bryson发明了裸眼封隔器。苏联研究始于20世纪三 十年代。
我国的封隔器研究开始于1962年大庆采油工艺研究所研制的
475-8水力压差式封隔器。
封隔器分类及型号标准
第一位字母—分类方式(Z自封;Y压缩;X楔入; K 扩张); 第一位数字—支持方式(1尾管;2单向卡瓦;3无卡 瓦;4双向卡瓦;5锚定); 第二位数字—座封方式(1提放管柱;2转管柱;3自 封;4液压;5下工具) 第三位数字—解封方式(1提放管柱;2转管柱;3钻 铣;4液压;5下工具)
Y341-114-JH-120/25
扩张式封隔器
依靠注水时内外形成压差,使胶筒 本身扩张实现座封;依靠返洗井形成的
压差,使胶筒收回实现解封。
扩 张 式 封 隔 器
压缩式封隔器
该封隔器油管内加压即可实现座封, 内设座封锁定装置,保持封隔器处于座 封状态,上提管柱即可实现解封,该型
号封隔器设有洗井通道,可实现反洗井。
油层油层人工井底油层偏心配水器偏心配水器筛管偏心配水器偏心配水器与封隔器等工具共同组成分层注水管柱内设偏心堵塞器通过测试投捞更换堵塞器内的水咀调整分层水量
分层注水及配套工具
注水工艺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时,为了保证油气田的压力, 将油驱替出来,向地层注水或注气等,注水的 称为注水井,是生产井的一种。 注水井,按功能分为分层注入井和笼统注 入井;按管柱结构可分为支撑式和悬挂式;按 套管及井况可分为大套管井、正常井和小直径 井。
压 缩 式 封 隔 器
笼统注入管柱
油管+喇叭口 该类管柱主要用于不 需要分层、不能分层的注
水井,是注入管柱中最简

井网井距设计概要 ppt课件

井网井距设计概要  ppt课件
ppt课件 5
开发井网类型
• (1)边缘注水 • 注水井环绕于油藏四周的含油边缘一带, 采油井全部位于注水井排以内,这样的注 采井网布置称边缘注水(图4-4-3)。
ppt课件
6
开发井网类型
• 边缘注水只适宜于油藏构造比较完整、油层平面 连通性与渗透性均好且含油面积较小的油藏。边 缘注水的优点在于油水关系比较简单,油藏边部 不易形成大片的死油区。边缘注水的缺点主要在 于油井见效不均,因为这样的井网一般会使采油 井形成一线井、二线井、三线井甚至四线井的差 别,导致一线井见效快但水淹也快,二线井见效 既慢又弱,三线井长期难于见效,从而导致油藏 采油速度不高,开发时间拖长,经济效益变差。
ppt课件 9
开发井网类型
• (2)边内切割注水 • 所谓边内切割注水,是指对于含油面积较大的油 藏用注水井排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进行注水开发。 边内切割注水可进一步划分为行列切割注水与环 状切割注水。 • 行列切割井网是将注水井布置成直线井排对油藏 进行切割,通常在两排注水井之间夹2--3排采油 井(图4-4-4)。 • 环状切割井网是在油藏内部利用注水井对油藏进 行环状分割,通常将油藏分割成外环与内圆两部 分进行开发 (图4-4-5)。
ppt课件 12
开发井网类型
• 边内切割注水的缺点是油井见效不均匀, 油藏采油速度不高,对严重非均质的油藏 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对 边内切割井网的补救措施一般是在切割区 内部增加点状注水井点,以解决远离注水 井排的二线、三线油井长期难于注水见效 的问题(图4-4-6)。我国大庆油田早期的开 发井网都是采用的行列切割注水井网,但 由于油井见效不均、水驱效果较差,以后 都陆续调整为行列加点状和面积井网。
§4—4 井网井距设计

水平井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水平井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水平井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田鸿照【摘要】水平井注采井网开发低渗透、薄层油藏可以增大注水量、降低注水压力、有效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藏的采出程度.结合M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应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对该油田的水平井注采井网类型、方向、排距以及转注时机与注采比等开发指标进行优化,达到经济、高效地开发目的.结果表明,水平井注采结构采用完全正对排状井网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优化后的井距为100 m,水平井与最大主渗方向呈45°夹角,注采井排距为300 m,地层压力水平在85%以上时注水保压,推荐注采比为1.0.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水平井;注采井网;注采参数;转注时机;注采比【作者】田鸿照【作者单位】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地质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420世纪90年代,Taber最早提出了水平井注水技术[1],并成功地经过了多个油田项目的论证[2-8]。

理论研究和油田实践表明,利用水平井注采井网开发低渗、薄层油藏可增大注入量、降低注入压力、有效保持油藏压力、提高单井产能和减少井数,进而提高油藏采出程度[9-11]。

2004年,Westermark[12]通过水平井注水案例分析认为,相对于直井注水,水平井注水更均匀、水驱效率更高。

2008年,李香玲等[13]在总结国内外水平井注水技术应用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储层物性均质、低渗透、薄储层、稀井网且油水流度比低的稀油油藏更适合水平井注水开发。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水平井井网类型、井距及注入量进行了研究[14,15]。

但是,在水平井整体部署中,对水平井注采井网类型、方向、排距以及水平井注采参数等研究较少。

M油田为薄层、低渗透油藏,采用水平井整体部署开发既要考虑整个油田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和单井控制储量,井网不能太密;又要充分考虑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关系,注采井距不能过大;另外还要最大程度地延缓方向性水淹和水淹时间。

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精心整理版)

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精心整理版)

油田注水工艺技术注水是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保持油藏能量的主要手段,是保持油田稳产的主要措施。

本部分收集汇编了注水名词、分层配注、分层测试、注水水质、注水井洗井、水质化验、计量仪表及注水井管理等七方面内容。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可使采油工了解注水的目的及作用,掌握注水的全过程,懂得注水工艺和有关注水设备的性能,学会日常生产操作以及常见事故的预防、判断和处理,并能充分利用注采关系,进行油水井动态分析,提高幽静挖潜措施。

一、注水井名词1 什么是注水井?答: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注水井。

2 什么是水源?答:在注水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

因此,常用河水、湖水、海水、地下水及含油污水作为注入水的来源,简称水源。

3 什么是水的净化?答:将地面水或地层水在注入油层以前,必须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注入水标准,这种处理水的措施叫水的净化。

4 什么是注水站?答:为了将水源的水或经过水质处理后的水加压外输,以满足注水的压力要求,必须有一套设备,安装这些设备的地方叫注水站。

5 什么是配水间?答:控制和调节各注水井注水量的操作间叫配水间。

配水间分为多井配水间和单井配水间。

多井配水间可控制和调节两口井以上的注水量;单井配水间只控制和调节一口井的注水量。

6 配水间的设备主要有哪些?答:分水器、流量计及辅助设备。

7 分水器有哪几部分组成?答:由总闸门、汇集管、孔板法兰、上流阀门、下流阀门和泵压表组成。

8 有一cyb-150型注水井口,150表示什么?答:表示井口的工作压力是15个兆帕。

Cyb-150井口的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2倍即为30兆帕。

9 什么是试注?答:新井投注或油井转注的实验与工程叫试注。

10什么是转注?答:注水井通过排液和洗井达到井筒清洁并水质合格时,开始转入注水叫转注。

11什么是正注?答:从油管往井内注水叫正注。

12什么叫反注?答:从套管往井内注水叫反注。

13什么叫合注?答:从油管和套管同时往井内注水叫合注。

14什么叫笼统注水?答:在注水井上不分层段,在相同的压力下的注水方式叫笼统注水。

石油注水井知识点总结

石油注水井知识点总结

石油注水井知识点总结一、石油注水井的原理和作用1.1 石油注水井的基本原理石油注水井是通过向油田中注入水来提高地层压力,进而推进石油流向井口,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产油方式。

石油注水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层水平向引压原油流动,通过增加地层压力使原油向井口运移并提高采收率。

1.2 石油注水井的作用①增加地层压力,推进石油流向井口,从而提高采收率。

②改善油层物理性质,提高原油粘度,减小地层渗透率,减缓水驱油,防止原油水平运移,控制毛细作用等。

③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减小油田地质压力,延缓地层动摩擦力作用,减小地质压力梯度,减少地质压力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二、石油注水井的构造2.1 石油注水井的类型按照注水井的注水方式和工作特点可以分为常规注水井、有压注水井、水驱气驱注水井、压裂注水井、辅助注水井等。

2.2 石油注水井的构造组成石油注水井主要由井口设备、注水管线、注水泵、注水井水处理设备等组成。

井口设备包括防喷器、油管、波纹管、注水管道等。

注水管线是指连接水源和注水井的管道系统,包括水源沟、生产水处理装置和输水管道等。

注水泵是注水井的核心设备,一般包括离心泵、螺杆泵等。

注水井的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除杂设备、水质调节设备、水泵系统等。

2.3 石油注水井的井筒结构石油注水井的井筒结构一般由水平井段和垂直井段组成。

水平井段是指位于井下水平方向上的井段,垂直井段是指井眼位置从地表到油层上部的井段。

水平井段是石油注水井的重点区域,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注水井的有效注水产能。

三、石油注水井的工程设计3.1 井网布点设计石油注水井的井网布点设计是决定其注水效果和注水产能的关键因素。

井网布点设计要充分考虑油层地质特征、含水层分布、渗透率分布、水源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注水井布点,避免重复开发和盲目开发,提高石油注水井的开发效率。

3.2 注水井的选址和设计注水井选址和设计是注水井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石油注水井的建设成本和注水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网和注水方式
边缘注水优点: 边缘注水优点:
优点: 油水边界比较完整,水线推进均匀; 优点:①油水边界比较完整,水线推进均匀; ②控制比较容易,无水采收率和低含水采收率高; 控制比较容易,无水采收率和低含水采收率高; ③注水井少,注入设备投资少。 注水井少,注入设备投资少。
边缘注水局限性: 边缘注水局限性:
井网和注水方式
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边缘注水方式
大港油田四区,70.8开发,74.4转注 大港油田四区,70.8开发,74.4转注 开发
边外注水+ 边外注水+环状注水 边外注水+ 边外注水+点状注水 产量从90吨上升到163吨 产量从90吨上升到163吨 90吨上升到163 0.4倍油藏半径 倍油藏半径
上次的作业题答题要点: 上次的作业题答题要点:
9. 设有一油田,既有边水,又有气顶,其中A,B,C分别为三口生产井,试分别画出 设有一油田,既有边水,又有气顶, A,B,C三井的开采特征曲线(包括压力、产量、生产气油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说明 包括压力、产量、
原因。 原因。
答:关键是分清楚A,B,C三口井的驱动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 关键是分清楚A,B,C三口井的驱动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 A,B,C三口井的驱动形式 A井:经过开发以后处于原始油气界面以下,目前的含油区以上,因此 经过开发以后处于原始油气界面以下,目前的含油区以上, 其主要的驱动能量来源于气顶和溶解气的分离 但是由于存在气顶 其主要的驱动能量来源于气顶和溶解气的分离,但是由于存在气顶,主要的 气顶和溶解气的分离, 气顶, 驱油能量为气顶的能量,所以体现为气顶驱动 气顶驱动。 驱油能量为气顶的能量,所以体现为气顶驱动。 B井:目前还处于含油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于地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 地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 目前还处于含油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于地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 属于弹性驱动为主; 属于弹性驱动为主; 弹性驱动为主 C井:目前已经处于原始油水界面以上,目前油水界面以下,所以主要 目前已经处于原始油水界面以上,目前油水界面以下, 的能量来自于边水 因此可以判断为水驱类型 的能量来自于边水,因此可以判断为水驱类型。 边水, 水驱类型。
井网和注水方式
When? Where?效果?合理性-采收率
1 注水时机的确定 2 注水方式 3 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4 井网密度研究
井网和注水方式
1、注水时机的确定
驱动方式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控制,所以,选择注水 驱动方式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控制,所以, 时间或时机实际上是选择油藏驱动方式的时间。 时间或时机实际上是选择油藏驱动方式的时间。 影响因素:油藏的天然能量大小(边底水和气顶) 影响因素:油藏的天然能量大小(边底水和气顶)、地饱压差 (反映弹性能量大小)。(大、足-好) 反映弹性能量大小)。(大 )。( 分类:早期注水、晚期注水、中期注水。 分类:早期注水、晚期注水、中期注水。
井网和注水方式
1、早期注水
油藏压力降到泡点压力之前,保持地层压力处于饱和压力以上。 油藏压力降到泡点压力之前,保持地层压力处于饱和压力以上。即 天然能量较小的油藏,有弹性驱动阶段,直接通过人工注水, 天然能量较小的油藏,有弹性驱动阶段,直接通过人工注水,转入水压 驱动, 不经过溶解气驱。 驱动,而不经过溶解气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井网和注水方式
3、中期注水
•注水时间:油藏压力降到泡点压力之后,生产气油比达到峰值之前。 注水时间:油藏压力降到泡点压力之后,生产气油比达到峰值之前。 在中期注水,油层压力保持的水平可能有两种情形: 在中期注水,油层压力保持的水平可能有两种情形: (1)使油层压力保持在饱和压力或略低于饱和压力,在油层压力稳定 油层压力保持在饱和压力或略低于饱和压力, 原油粘度低, 条件下形成水驱和混气驱油方式。如果保持在饱和压力,此时原油粘度低 条件下形成水驱和混气驱油方式。如果保持在饱和压力,此时原油粘度低, 对开发有利;如果油层压力略低于饱和压力(一般为15%以内),此时从 以内), 对开发有利;如果油层压力略低于饱和压力(一般为15%以内),此时从 原油中析出的气体尚未形成连续相 这部分气有较好的驱油作用。 原油中析出的气体尚未形成连续相,这部分气有较好的驱油作用。 尚未形成连续相, (2)通过注水逐步将油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此时脱出的游离 通过注水逐步将油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 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 气可以重新溶解到原油中,但原油性质却不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产能也 气可以重新溶解到原油中,但原油性质却不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将低于初始值,然而由于生产压差可以提高,仍然可使油井获得较高的产 将低于初始值,然而由于生产压差可以提高, 量,从而获得较长的稳产期。 从而获得较长的稳产期。

2.
油田大小和对油田产量要求
– 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及储量大小,确定相应产量规模,结合技术经济确 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及储量大小,确定相应产量规模, 定注水时机。例如小断块、整装大油田。 定注水时机。例如小断块、整装大油田。

3.
油田的开采特点和开采方式
要维持压力
– 不同开采方式决定可能采用的不同注水时机。例如自喷和机械。 不同开采方式决定可能采用的不同注水时机。例如自喷和机械。 – 确定注水时机需要综合考虑原油采收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确定注水时机需要综合考虑原油采收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井网和注水方式
3、中期注水
• 特点: 特点: • (1)随注水压力恢复,地层压力略低于饱和压力, (1)随注水压力恢复,地层压力略低于饱和压力,形成水驱混气油方 随注水压力恢复 式; (2)注水后,地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可获得较高产量。 (2)注水后,地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可获得较高产量。 注水后
!为什么采用注水的方式: 为什么采用注水的方式: 1)一般都有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稳定性好。 一般都有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稳定性好。 2)注水是相对容易的,设备比较简单,因为在注水井中的水柱本身就 注水是相对容易的,设备比较简单, 具有一定的水压, 具有一定的水压, 3)水在油层中的波及能力较高, 水在油层中的波及能力较高, 4)水在驱油方面是有效的。 水在驱油方面是有效的。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
第6讲 井网和注水方式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注水的原因: 油田注水的原因:
补充保持地层的能量,补充能量,提高开采速度。 补充保持地层的能量,补充能量,提高开采速度。 中国90%以上的油田需要注水开发,这与具体的沉积环境有关。 中国90%以上的油田需要注水开发,这与具体的沉积环境有关。天然能量充 90%以上的油田需要注水开发 足的只有1.3亿吨占2 3%,97%的需要注水开发 此外天然能量局限性大, 1.3亿吨占 的需要注水开发。 足的只有1.3亿吨占2-3%,97%的需要注水开发。此外天然能量局限性大,发 挥不稳定,初期快,后期慢,采油速度小,采油效率低。 挥不稳定,初期快,后期慢,采油速度小,采油效率低 保护油层及流体性质。 提高驱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油层及流体性质。 提高驱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注水也有缺点: 注水也有缺点: 使油藏见水早,生产成本升高。 使油藏见水早,生产成本升高。 便于开发调整。 便于开发调整。
井网和注水方式
2、晚期注水
•注水时间:在溶解气驱后期,生产气油比经过峰值,处于下降阶段。又称 注水时间:在溶解气驱后期,生产气油比经过峰值,处于下降阶段。 为二次采油。 为二次采油。 特点: 特点: (1)驱动方式转为溶解气驱 驱动方式转为溶解气驱; ↘、Qo↘、 (1)驱动方式转为溶解气驱;—— 导致粘度 ↗、J ↘、Qo↘、Rp ↗ (2)注水后 可能形成油气水三相渗流;——流动过程复杂 注水后, (2)注水后,可能形成油气水三相渗流;——流动过程复杂 (3)产量不能保持稳定 ——对脱气后粘度升高 产量不能保持稳定; 对脱气后粘度升高、 (3)产量不能保持稳定;——对脱气后粘度升高、含蜡量高的油田渗流 条件恶化 优点:开发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天然能量利用的比较充分。 优点:开发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天然能量利用的比较充分。 缺点:地层原油脱气以后,粘度升高,降低水驱开发的效果。 缺点:地层原油脱气以后,粘度升高,降低水驱开发的效果。采油速度 低。 适用:原油性质好,天然能量足, 小型油田,注水受到限制。 适用:原油性质好,天然能量足,中、小型油田,注水受到限制。
• 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 • • (1)油田面积不大,中小型,油藏构造比较完整; 油田面积不大,中小型,油藏构造比较完整; (2)油层分布比较稳定,含油边界位置清楚; 油层分布比较稳定,含油边界位置清楚; (3)外部和内部连通性好,油层流动系数高。水线均匀推进。压 外部和内部连通性好,油层流动系数高。水线均匀推进。 力有效传播。 力有效传播。
1.要求不断移动注水线,形成油田多阶段开发,地面工程大; 1.要求不断移动注水线,形成油田多阶段开发,地面工程大; 要求不断移动注水线 2.注入水利用率不高,一部分注入水向边外四周扩散; 2.注入水利用率不高,一部分注入水向边外四周扩散; 注入水利用率不高 3.受到注水井排影响的生产井排不多, 3.受到注水井排影响的生产井排不多,仅仅靠边缘注水只能影响构造 受到注水井排影响的生产井排不多 边部井,而要使构造顶部井生产,降低采油速度,延长开发年限。 边部井,而要使构造顶部井生产,降低采油速度,延长开发年限。 4. 对于较大的油田,其顶部由于不能有效受到注入水能量补充,易形 对于较大的油田,其顶部由于不能有效受到注入水能量补充, 成低压区,出现弹性驱或溶解气驱,需要在油藏顶部辅以顶部点状注水, 成低压区,出现弹性驱或溶解气驱,需要在油藏顶部辅以顶部点状注水,或 采用环状注水。 采用环状注水。

• 优点: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可保持较长稳产期,不影响最终采收 优点: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可保持较长稳产期, 率。 • 适用:地饱压差较大、天然能量相对较大的油田。 适用:地饱压差较大、天然能量相对较大的油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