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在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个主题,我们将从原核表达开始深入探讨,并结合蛋白的纯化过程,逐步展开全面评估和详细讨论。
1.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重要性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是一种编码人体内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酶的基因。
该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内能量代谢息息相关,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
深入了解这一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原核表达的意义和挑战在研究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时,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原核表达系统由于其高效、简便以及成本低廉而备受青睐。
然而,在原核表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例如蛋白的溶解和折叠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目标蛋白的纯化。
3. 蛋白的纯化过程蛋白的纯化过程对于后续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至关重要。
在纯化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确保目标蛋白的纯度满足后续实验的需求。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进行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克服不少困难,但一旦成功将获得来自对基因和蛋白的深入理解。
对于这一主题,我认为深入挖掘其相关的细胞机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过程。
通过从原核表达的意义和挑战开始,逐步对蛋白的纯化过程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也共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期望能够引发更多学术讨论和思考。
以上是一篇有关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的纯化是生物技术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乳酸脱氢酶英文名称: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定义:广泛存在的催化乳酸和丙酮酸相互转换的酶。
L-乳酸脱氢酶(编号:EC 作用于L-乳酸;D-乳酸脱氢酶(编号:EC 作用于D-乳酸,两者均以NAD+为氢受体。
在厌氧酵解时,催化丙酮酸接受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形成的NADH的氢,形成乳酸。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催化机理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
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
乳酸脱氢酶是能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
同功酶有五种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及LDH-5(M4),可用电泳方法将其分离。
LDH同功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所以可以根据其组织特异性来协用诊断疾病。
正常人血清中LDH2,〉LDH1。
如有心肌酶释放入血则LDH1〉LDH2,利用此指标可以观察诊断心肌疾病。
目录基本信息临床意义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简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测定及意义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乳酸脱氢酶(LDH)实验基本信息临床意义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简介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英文名称:LDH(lactate dehydrogenase)序列信息:1 gsgcnldsar frylmg长度:16 aa{物种来源:Homo sapiens (human)}正常范围:血清~L;尿560~2050U/L;脑脊液含量为血清的1/10。
编辑本段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简介乳酸脱氢酶[1](LD)分子量为135~140KD,由两种亚单位组成:H(表示heart)和M(表示muscle)。
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4个亚基的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1)、LD3(H2M2)、LD4(HM3)、LD5(M4)。
乳酸脱氢酶意义

乳酸脱氢酶意义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是一种重要的酶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参与了乳酸代谢过程,对维持能量供应、酸碱平衡以及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乳酸脱氢酶的结构、功能、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多个方面,探讨其意义。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具有四个亚基,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亚基:M亚基和H亚基。
M亚基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而H 亚基则存在于肝脏组织中。
通过这两种亚基的组合,形成了乳酸脱氢酶的五个同工酶,分别在不同组织中发挥作用。
乳酸脱氢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丙酮酸和乳酸之间的互相转换。
在有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产生能量。
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则催化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维持能量供应。
这种能量供应方式被称为乳酸发酵,它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缺氧状态下维持细胞的生存。
乳酸脱氢酶在维持酸碱平衡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乳酸是一个弱酸,可以与氢离子结合形成乳酸根离子,从而缓冲细胞内的酸性环境,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
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可以反映细胞内酸碱平衡的状态,一些疾病或损伤情况下,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乳酸脱氢酶还参与了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乳酸脱氢酶通过催化丙酮酸和乳酸之间的转化,调节了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
这对于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同时也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乳酸脱氢酶在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来辅助诊断一些疾病。
比如,心肌梗死、肝炎、肌肉疾病等疾病都会导致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来评估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此外,乳酸脱氢酶还可以作为肿瘤标记物,辅助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乳酸脱氢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对乳酸脱氢酶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细胞代谢调节、肿瘤发生和发展等方面的新机制。
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的作用

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的作用1. 引言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昆虫的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关键的催化酶,它能够催化乳酸的氧化还原反应。
本文将详细阐述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的作用机制、生理功能以及调控机制等内容。
2. 乳酸脱氢酶的结构与功能乳酸脱氢酶是一种酶类,它在昆虫的细胞质中广泛存在。
乳酸脱氢酶的结构由多个亚基组成,包括A亚基和B亚基。
这些亚基共同构成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中心,催化乳酸的氧化还原反应。
乳酸脱氢酶的主要功能是将乳酸氧化为丙酮酸,并同时还原NAD+为NADH。
这个反应在昆虫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使得昆虫能够从乳酸中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3. 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的生理功能乳酸脱氢酶在昆虫的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乳酸脱氢酶的生理功能:3.1 能量代谢乳酸脱氢酶是昆虫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
它催化的乳酸氧化反应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产生ATP供给昆虫细胞的生理活动。
昆虫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其生命活动,乳酸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提供的能量对昆虫的存活至关重要。
3.2 运动能力昆虫的运动能力对其求偶、捕食、逃离敌害等生存行为至关重要。
乳酸脱氢酶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维持昆虫的运动能力。
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乳酸脱氢酶催化的乳酸氧化反应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3.3 飞行能力昆虫中的一些种类具有飞行能力,如蝴蝶、蜻蜓等。
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乳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昆虫飞行肌肉的收缩。
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与昆虫的飞行能力密切相关。
3.4 生长发育乳酸脱氢酶参与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在昆虫幼虫阶段,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高,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昆虫的生长和发育。
随着昆虫进入成虫阶段,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4. 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的调控机制昆虫体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营养状态等。
乳酸脱氢酶结构

乳酸脱氢酶结构一、介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它在细胞内负责催化乳酸和NAD+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
本文将对乳酸脱氢酶的结构进行探讨。
二、乳酸脱氢酶的结构特点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四聚体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分别为A、B、C和D亚基。
这四个亚基可以形成两个相同的二聚体,每个二聚体由一个A和一个B亚基组成。
乳酸脱氢酶的结构特点如下:2.1 二级结构乳酸脱氢酶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构成。
其中,每个亚基都含有一个NAD+结合位点和一个乳酸结合位点。
2.2 三级结构乳酸脱氢酶的三级结构由四个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每个亚基都具有一个核心结构域和一个可变结构域。
核心结构域包含了乳酸结合位点和NAD+结合位点,而可变结构域则在亚基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2.3 四级结构乳酸脱氢酶的四级结构由四个亚基的相互组装所决定。
每个亚基通过非共价键(如疏水作用、氢键和离子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四聚体结构。
三、乳酸脱氢酶的功能乳酸脱氢酶在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了乳酸的产生和消耗过程,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3.1 乳酸的产生乳酸脱氢酶催化了乳酸的产生过程。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将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同时还还原了一个NAD+分子。
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的NAD+/NADH比值,保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3.2 乳酸的消耗乳酸脱氢酶还参与了乳酸的消耗过程。
在有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将乳酸氧化为丙酮酸,同时还氧化了一个NADH分子。
这样可以将细胞内的乳酸转化为能量,提供给细胞进行各种生物学过程。
四、乳酸脱氢酶的应用乳酸脱氢酶在医学和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1 医学应用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细胞损伤和炎症程度。
例如,在心肌梗死等疾病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会升高,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编码区全长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线性B细胞表位预测

物 电 泳 结 果 显 示 所 克 隆 的 基 因为 9 l p 基 因测 序 结 果 与 G n a k 报 道 的 基 因序 列 有 一 个 碱 基 差 异 , 编 码 氨 基 酸 无 差 异 。 5b , eBn 但 在线分析预测 出 1 2个 B细 胞 表 位 , 恶 性 疟 原 虫 乳 酸 脱 氢 酶 预 测 表 位 对 比分 析 , 现 一个 P L 与 发 v DH 特 异 性 表位 。结 论 成 功 克 隆 了我 国间 日疟 原 虫 乳 酸 脱 氢 酶 编 码 区全 长 基 因 , 预 测 出 1个 Pv DH 特 异 性 线 性 B 细 胞 表 位 。 并 L
( p rme t f irboo y a d Pa a ioo y,Be g uM e c lColg ,Be g u 2 3 3 De a t n M co ilg n r stlg o n b dia le e n b 3 0 0,Ch n ) ia
AB TRAC Th i o h s s u y i t l n n e u n e t e f l l n t e e i o i g rg o f lc a e d h d o e a e S T: e am ft i t d s o co e a d s q e c h u l e g h g n n c d n e i n o a t t e y r g n s —
PCR— m pl id pr du twa l e nt a i e o c s con d i o pM D 1 一 ve t r a d s qu nc d The DN A nd is pr en s qu nc r n y e n f 8 T c o n e e e . a t ot i e e e we e a alz d a d
L-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L-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李剑;唐赟;梁凤来;张心平;刘如林【期刊名称】《生物工程学报》【年(卷),期】2004(20)5【摘要】构建了一株产D,L-乳酸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MD-1的基因文库.利用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裂解酶缺陷的Escherichia coli FMJ144作为宿主,通过互补筛选分离克隆到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以ATG为起始密码子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为33.84kD;5′端存在典型的启动子结构,3′端的终止子是不依赖于ρ因子的转录终止子.ldhL编码的蛋白质有3个保守区域,其中Gly13~Asp50保守区域是NADH的结合位点,Asp73~Ile100和Asn123~Arg154保守区是酶的活性部位.该ldhL和其他乳杆菌的ldhL 基因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低,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仅为64.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仅为68.9%,是新的L-乳酸脱氢酶基因.【总页数】5页(P725-729)【作者】李剑;唐赟;梁凤来;张心平;刘如林【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相关文献】1.南方根结线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沉默效应分析 [J], 梅眉;黄永红;茆振川;刘志敏;谢丙炎2.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可溶性表达及突变体活性分析 [J], 徐小玲;杨瑞仪;杨雪芹;冯丽玲;曾庆平3.类乌齐牦牛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J], 黄兴;柴志欣;王会;信金伟;姬秋梅;钟金城4.嗜热芽孢杆菌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J], 王文珍;王慧慧;陈美雯;徐如飞;蒋培蓉;蒲首丞;巩菊芳;孙梅好5.中间球海胆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对海水酸化的响应 [J], 崔东遥;任丽媛;邢冬飞;孙景贤;李莹莹;常亚青;湛垚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

DU u yn HUANG in , W — ig, Ja g HU — h , Xuc u YU n bn Xi- i g,XU i Jn,L AO n — a g,DAIJal I Xi gj n i i—i n
A)we e a l e n r dc e y b onf r a isi hi t dy T he i m u l gia ha a t rs isoft s n e n r lo r nayz d a d p e it d b i i o m tc n t s s u . m no o c lc r c e itc hi ov lge e we e a s
疫 的 S 大 鼠血 清 、 染 了猪 带 绦 虫 的 病 人血 清及 猪 血 清 识 别 , 明 其 具 有 较 好 的 免 疫 原 性 和 免疫 反 应 性 。 结 论 应 用 生 物 D 感 表 信 息 方 法从 猪 带绦 虫成 虫 c A 文 库 中 筛选 出 了 T DH A 的全 长 序 列 并 预 测 得 到 其 编 码 蛋 白的 结 构 与功 能 方 面 的信 息 , DN sL —
果 该 基 因 全 长 13 2 p 编 码 3 1个 氨 基 酸 。 其 氨基 酸 序 列 与其 它 物 种 L — 氨 基 酸 序 列 一 致 性 可达 5 , 有 乳 酸 脱 氢 3b , 3 DH A 4 具
酶 保 守 结 构域 。其 编 码 的蛋 白理 论 分 子 量 为 35 6 . D 有 3 跨膜 区和 多个 磷 酸 化 位 点 , 白 的理 化 性 质 较 稳定 。预 测 有 4 1 1 a, 个 蛋 4 主 要 的 B细胞 抗 原 表 位 , _ 酸脱 氢 酶 活 化位 点 之 一 的 Hi 包 含 于 表 位 l 0 1 9 a中。 酶 催 化 位 点 的 3个 关 键 氨基 酸 个 L乳 s 9—9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卷5期2004年9月生 物 工 程 学 报Chinese Jou rnal o f Biotechnology Vol.20 No.5September 2004收稿日期:2004_03_08,修回日期:2004_05_31。
*通讯作者。
Tel:86_22_23505967;Fax:86_22_23505967;E_mail:meor@L_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李 剑 唐 梁凤来 张心平 刘如林*(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摘 要 构建了一株产D,L_乳酸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MD_1的基因文库。
利用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裂解酶缺陷的Escherichia coli FMJ144作为宿主,通过互补筛选分离克隆到乳酸脱氢酶基因(ldh L )。
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以ATG 为起始密码子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为33 84kD;5 端存在典型的启动子结构,3 端的终止子是不依赖于 因子的转录终止子。
ldh L 编码的蛋白质有3个保守区域,其中Gly13~Asp50保守区域是NADH 的结合位点,Asp73~Ile100和Asn123~Arg154保守区是酶的活性部位。
该ldhL 和其他乳杆菌的ldhL 基因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低,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仅为64 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仅为68 9%,是新的L_乳酸脱氢酶基因。
关键词 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MD_1,L_乳酸脱氢酶基因,互补筛选,功能分析中图分类号 Q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 3061(2004)05 0725 05乳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L_乳酸的生产及其聚合物作为可降解塑料和医用材料的研究日益深入。
D_乳酸的聚合物可以用于药物的缓释技术和可降解环保农药的前体物。
因此,高光学纯度的D_乳酸或L_乳酸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乳酸脱氢酶(LDH )是以NAD H 为辅酶,将丙酮酸经过生化反应生成乳酸,因此LDH 是乳酸菌合成乳酸的关键酶。
产D,L_乳酸的乳杆菌中存在L 和D 两种依赖NADH 的LDH,分别催化丙酮酸生成L_乳酸和D_乳酸。
作者筛选到一株产DL_乳酸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MD_1,能在48 含200g L 葡萄糖的发酵液中快速生长并生产乳酸,72h 产量可达140g L 以上。
如果使乳杆菌的D_乳酸脱氢酶基因(ldhD )缺失,则只生产高光学纯度的L_乳酸(理论上光学纯度可达到100%),同时可以大幅提高L_乳酸产量。
反之,如果使L_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 )缺失,则生产高光学纯度的D_乳酸。
本文报道了Lactobacillus sp.MD_1菌株的ldhL 序列,同时对ldhL 及编码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与质粒本文所用的菌株和质粒见表1。
质粒pJDC9、菌株E .coli FMJ144由Jean Delcour 教授惠赠。
表1 菌株和质粒Table 1Bacterial strains and plasmids used in this studyStrain or plas mi d Characteri stic(s)Source or referenceLactobacillus .s p.MD_1Wild_type s trainthis studyE .coli FMJ144 ldh pfl ::Cam r t rpR his _29(Am )pro _2ary _427deo B arc ts x IN (rrnD _rrnE )lacY 2 TG1suoE hsd 5thi (lac _proAB )F (traD 36)ProAB +lac I q lacZ M 153Plas mid pJDC9Em r ;l dhZ4 pLZD3083Em r;pJ DC9wi th a 3 11Bam H fragment from s train MD_1this studyEm r ,Ap r and Cm r indicate resistance to erythro myci n,ampicillin,and chl oramphenicol,respectivel y1 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5]Lactobacillus sp.MD_1:接种于MRS培养基中, 48 培养16h。
E.coli:TG1用LB培养基培养, FMJ144用LB培养基和M9培养基(葡萄糖0 4%和酪蛋白水解物0 2%)培养。
红霉素(Em)、氯霉素(Cm)工作浓度分别为250 g mL、50 g mL。
IP TG终浓度为0 1 mol L。
1 3 DNA提取及纯化基因组DNA提取及纯化参见文献[5];质粒提取方法参见文献[6]。
1 4 基因文库的构建将Lactobacillus sp.MD_1的基因组DNA用Bam H 不完全消化,得到约2~6kb的部分消化片段;用Bam H 酶切pJDC9,CI AP去磷酸化,回收pJDC9;连接菌株MD_1的基因组DNA片段和去磷酸化pJDC9;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E.coli FMJ144中,得到Lactobacillus sp.MD_1的基因组DNA文库。
1 5 互补筛选E.coli FMJ144是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裂解酶缺陷的突变株,在厌氧条件下不能生长。
如果将带有乳酸脱氢酶基因(ldh)的重组质粒转入E. coli FMJ144中表达乳酸脱氢酶(LDH),E.coli FMJ144将在厌氧条件下恢复生长。
利用菌株FMJ144的这种特性,将电转化的E.coli FMJ144细胞涂布在含有红霉素(Em)的M9培养基平板上,厌氧条件下37 培养168h以筛选阳性克隆。
提取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并转化到E. coli FMJ144中进行复筛;同时进行阳性克隆的乳酸脱氢酶酶活性及类型分析。
1 6 乳酸脱氢酶粗蛋白的制备蛋白质粗提物的制备: 将阳性克隆接种到M9液体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48h。
然后离心收集菌体,用0 5mol L的磷酸缓冲液悬浮菌体。
超声波破碎细胞:采用YJ92_II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破碎细胞,其细胞破碎功率为400W,工作时间5s,间隔15s,共10次。
14000r min离心30min,其上清液即蛋白粗提物。
蛋白含量用福林酚法测定[7]。
1 7 乳酸脱氢酶的酶活及酶类型的分析1 7 1 乳酸脱氢酶活性分析:参见文献[5]。
酶活单位的定义(u):在25 、pH7 0条件下,1min氧化1 mol NADH的酶量为1单位。
1 72 乳酸脱氢酶类型分析: 在3mL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100 L蛋白质粗提液、1 5mg丙酮酸、12 6mg NADH以及2 9mL pH7 0的磷酸缓冲液。
25 水浴30min。
用SB A_40C葡萄糖_乳酸生物传感器分析反应体系中反应产物乳酸的含量,从而分析阳性克隆的粗蛋白质液中的乳酸脱氢酶的类型。
SBA_40C葡萄糖_乳酸生物传感器分析的原理:将乳酸氧化酶固定在膜上,该酶特异性作用于L_乳酸,通过生化反应:L_乳酸+O2+H2O乳酸氧化酶酮酸+H2O2得到H2O2,其中H2O2再透过酶膜的内层与白金_银电极接触产生电流信号,得到L_乳酸的分析结果。
1 8 序列测定与分析DNA序列测定由TaKa Ra公司完成。
DNA序列分析采用Arte mis v5,蛋白质序列分析采用Dna man 4 0和Clustal X1 8以及NCBI相关数据库和软件。
1 9 基因扩增根据测序及分析结果,设计出以下引物:上游引物5 _gcgcg catatgNde Ittgactctaaaacgtc_3 ,下游引物5 _gc g ggatccBam Httaaagttgatccatgc_3 。
扩增条件:94 45s,5645s,72 90s,30个循环。
2 结果与讨论2 1 Lactobacillus sp.MD_1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以E.coli FMJ144作宿主、pJDC9作载体,构建了约有20万个重组质粒的基因组文库。
采用电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 FMJ144中,将涂有转化产物的M9平板置于37 厌氧培养168h,在厌氧条件下筛选到60个阳性克隆。
将阳性克隆划线在含有红霉素和氯霉素的LB平板上,37 厌氧培养168h,复筛得到2个阳性克隆b和c。
2 2 阳性克隆的鉴定提取阳性克隆的粗蛋白物,以丙酮酸作底物, NADH为辅酶测定LD H活性(见图1)。
结果表明,阳性克隆b和c有明显的LDH活性,活性分别为6 4u mg(protein)和4 64u mg(protein),其酶的比活性与菌株MD_1的LDH酶活几乎相同;而E.coliF MJ144 pJDC9的蛋白质粗提物的酶活仅为b和c的0 6%~0 7%,说明阳性克隆b和c的重组质粒具有菌株MD_1完整的乳酸脱氢酶基因。
将阳性克隆蛋白粗提物加入到具有丙酮酸和NADH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反应,测定LDH的类型(见表2)。
结果表明阳性克隆c和菌株MD_1的反应液中能检测到大量的反应产物L_乳酸。
说明阳性克隆c具有L_乳酸脱氢酶活性,证明了阳性克隆c的重组质粒中具726生 物 工 程 学 报20卷有菌株MD_1的ldhL ,其表达的LDH 属于L 型。
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部分限制酶分析(图2)。
表明在阳性克隆c 中,pJDC9的Bam H 位点插入有大小约为3 3kb 的菌株MD_1基因组片段,将此重组质粒命名为pLZD3083。
图1 乳酸脱氢酶活性分析Fig.1 Analysis of LD H activitya:blank;b and c:pos tive clones;d:Lactobac illus sp.MD_1;e:control (E .coli FMJ144 pJDC9)图2 重组质粒的酶切图谱Fig.2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plasmid by Bam H digestion1:posi tive clone c;2:E .coli F M J 144 pJDC9;3: Hin d DNA marker表2 阳性克隆的乳酸脱氢酶类型的测定Table 2 The typ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in positive clonesSample BlankE .coli FMJ144pDC9MD _1Clone bClone cL_lactic acid (mg mL)00390432 3 L _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将pLZD3083中菌株MD_1基因组DNA 插入片段测序并将测出的全部序列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得到2个开放阅读框架ORF P 和ORF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