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心灵剧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雷特的心灵剧场

——七次独白所显示的人生哲思独白作为文学的一种艺术手段,可以真实地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当代美国著名批评家、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我们从莎士比亚那里学习到,独白的首要功能是无意识中听到自己”。的确,在哈姆雷特的七次独白中,我们可以听到哈姆雷特的自我扣问,在他不断搭建的心灵剧场中,我们也跟随着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关于人生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性思考。

哈姆雷特的第一次独白发生在第一幕第二场,在参加完父亲的葬礼之后又参加了母亲的婚礼,我们的王子还未从丧父的剧痛中走出来,却要重整面容强颜欢笑地来恭贺他的母亲,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心灵的巨大煎熬,现实的残酷轻而易举地粉碎了他美好的幻想,他还有什么理由相信着世间还存在着坚定而纯洁的爱情?而他母亲所嫁之人又是刚刚登基的他的叔叔,且在他父亲亡故不到两个月。死亡的丧音还未飘散,换了的婚曲却已迫不及待的奏响,我们的王子不得不感叹“罪恶的仓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我们王子意识到“人世间的一切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这世间如同“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还有什么比身处此种境地的哈姆雷特对这世间更感心寒与绝望?

哦,也许就是当他得知他的父亲是被当今的国王、他的叔叔所谋害时,这无异于让哈姆雷特业已血肉模糊的心灵再经历一遍凌迟。于是乎我们听到了哈姆雷特的第二次独白(第一幕第五场)——“一个人尽管满面都是笑,骨子里却是杀人的奸贼”,还有见风使舵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曾经的同窗、现今国王的走狗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等等,人性的虚伪与残忍一次又一次的展现在他的面前。如果说哈姆雷特第一次的独白所显示的是他对世间坚定而纯洁的感情的怀疑,那么这一次是他对人性深处善恶感到的彷徨。是啊,面对一个刚还在你面前扮演慈父、仁君的角色,实际却杀了你父亲抢占了你母亲的“至亲”,你还有什么理由来说服自己人性之善呢?真是不得不怀疑过去一直坚守的信仰是否也只是一场谎言与欺骗。

如果说哈姆雷特的前两次独白让我们看到是我们的王子的孤寂与神伤,那么第三次独白(第二幕第二场)则显示了他的成熟与理性,他并未单方面地轻信鬼魂的话语而草率地决定“复仇”,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根据自己现实的处境加以辨别与验证——“我要先得到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凭着这一本戏,我可以发掘国王内心的隐秘”。身为一个父亲被谋害且知道真相的王子,哈姆雷特的处境是悲哀的,于情于理,他都得背负起“复仇”的重担,他生命的意义不再由自己的掌控,而被“复仇”两次字姥姥扼制。我认为哈姆雷特的父亲是自私的,他自己生前未能识破弟弟的险恶用心,未能保住自己的皇位(或未为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做好准备),而死后却只记着要让儿子给他复仇,根本为考虑这将会给哈姆雷特带来怎样的困扰与折磨,这又将他带到何种境地与结局。

于是我们也看到了哈姆雷特的第四次独白(第三幕第一场),即为我们所熟知的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索: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其实这种抉择并不单单只是作为复仇者的哈姆雷特王子所要面临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人性本真与生命意义时所要思考的。人类之所以害怕死亡,实则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因为那个神秘的国度是有去无回的,我们不知道死去后等待我们的又将会是什么。当然,我更愿相信哈姆雷特在此思考的不是关于是否要“自杀”的问题,“to be”应指用行动来完成复仇的决心,我将朱生豪所译的“生存”理解为有尊严、内心强大无所愧的活着,而“not to be”即完成不了复仇、未能手刃仇人,“毁灭”的是哈姆雷特的精神世界,他无法再信仰世间的一切感情与真善美,只能如行尸走肉般在世间苟延残喘。

在如此痛苦黑暗看不到希望的境地,我们的王子又该如何自处?哈姆雷特的第五次独白

(第三幕第二场)则已告诉我们答案——“心啊!不要失去你的天性之情”,如同《大卫·科波菲尔》中姨奶奶的忠告:千万不要吝啬,千万不要虚伪,千万不要残忍。在世间经历的越多,看到的黑暗与不公也就越多,我们的心也就慢慢变得钝了、狠了,可是我们不能讲敌人的凶残作为我们自己也变得凶残了的借口,我们不能在奋斗遗失当初奋斗的初衷,总而言之,如同哈姆雷特所呐喊的——我们不能失去了天性。

也许正因如此,才有了哈姆雷特第六次独白(第三幕第三场)中显现的犹豫,他想在国王做祈祷时杀了他是将他送上天堂,而他理应下地狱,因此哈姆雷特丧失了剧中唯一一次可以刺杀国王的机会。而我不禁怀疑哈姆雷特所谓的不想“以恩抱怨”只是给自己找的一个不想手染血腥杀戮的理由,毕竟杀一个人不是自以为的那样轻而易举,毕竟我们的王子天性善良纯真。

剧中哈姆雷特的最后一次独白是在第四幕第四场,看到挪威王子进攻波兰而发出了“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个稻草之微,也要慷慨力争”的感叹,这是他为复仇所下的最后一次决心,也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哈姆雷特的自我批判与自我怀疑。我们的王子因复仇所承受的本就已超乎我们的想象,再加上他那一颗敏感而聪慧心灵,使他进一步承受着精神上的磨难。

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这七次独白没有一次是发生在第五幕的,按照布鲁姆的观点认为,第五幕的王子比前四幕那个逃学的学生似乎老了十岁。也许,在几经生死与彷徨,一个人不得不成长。那一次又一次的独白就是哈姆雷特心灵成长见证,是他对这世间的爱与恨、生与死、理想与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扣问与怀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