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与填报说明
妇幼卫生信息医院报告制度出生缺陷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制度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市立医院临床医务制度三甲评审复评审修订版资料目录:妇幼卫生信息医院报告制度出生缺陷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制度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落实《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高度重视,依法做好妇幼健康相关信息报告工作。
二适用范围全市医疗保健机构三主要内容1各医院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妇幼信息人员负责院内妇幼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2医院内部与妇女儿童出生、死亡、出生缺陷、母婴阻断、两癌筛查、叶酸发放有关的科室(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急诊室、病案室、内科、外科、检验科、妇女保健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分娩登记簿、死亡登记簿及报告卡、出生缺陷登记薄及报告卡、放弃治疗登记薄及报告卡、母婴阻断咨询登记簿、三病检测阳性登记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登记簿、两癌筛查花名册、异常病例登记簿及阳性个案登记卡、叶酸发放登记簿。
3医院内发生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母婴阻断、两癌筛查、叶酸发放应做好相关登记并及时上报本院相应的负责科室,并于每月初3日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上报所在的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区级保健机构汇总后于每月5日前上报至市级妇幼保健院。
4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利用妇幼信息例会,根据家庭地址将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放弃治疗报告卡(漏报线索)返给乡镇妇幼人员,乡镇妇幼人员认真核实后于一周内返给区级妇幼保健院。
5发生于院外的死亡由所属辖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中心的妇幼保健信息人员负责调查核实,并上报至区级妇幼保健院。
6报送时限要求:1住院分娩月报于4日前报送,2.叶酸、两癌、母婴阻断月报于5日前报送;3.叶酸、两癌季报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报送;4.出生缺陷资料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报送。
四参考文献1《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3—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2关于印发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等八项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国卫规划函[2023]184号)3《省妇幼卫生监测报告工作手册》4《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使用手册》5《关于印发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方案(2023年版)的通知》(沪卫妇幼字(2023)2号)6《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的通知》(沪卫妇幼字(2023)4号)7《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疑难和微小畸形报告指南》(试用版2012)8《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版-制定目的1为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本市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2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3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4为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专题题库

共60 题)1.下列有关艾滋病感染者的陈述,哪项是正确的()A.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没有发病的人是艾滋病感染者,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B.艾滋病感染者携带病毒,但不具有传染性。
C.可通过HIV 抗体确认试验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D.艾滋病的窗口期为约2 周至3 个月,在这个时间段内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抗体,但临床上检测不到HIV 抗体。
E.约有一般的艾滋病感染者平均经过7~10 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
答案ACDE,艾滋病感染者携带病毒,并具有传染性。
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感染者隐匿性更强,是重要的传染源。
2.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传染源()A.艾滋病病人B.艾滋病感染者C.HIV 确诊试验阳性者D.HIV 初筛试验阳性者答案D,HIV 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确认试验结果为阳性作为判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标准。
3.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 性传播B 血液传播C 母婴传播D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一般性接触,如握手、拥抱等E咳嗽、打喷嚏和蚊虫叮咬等答案DE4.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些阶段()A 宫内传播,妊娠期间艾滋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B 产程传播,胎儿经产道与带有艾滋病病毒的母亲血液或宫颈、阴道分泌物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病毒C 产后传播,产后哺乳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
D 以上都不是答案:ABC5.有关艾滋病母婴传播中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A 妊娠期间,妊娠晚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较高。
B 从妊娠开始至分娩后,产时艾滋病母婴传播风险最高。
C 艾滋病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毒,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婴幼儿感染的危险越大。
D 混合喂养的婴儿发生母婴传播的危险低于纯母乳喂养婴儿。
答案D,艾滋病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
1、宫内传播:有研究显示,不同妊娠孕周母婴传播率不同,妊娠0~14 周为1%,妊娠14~36 周为4%,妊娠36 周至分娩为12%,提示在妊娠期,妊娠晚期母婴传播的危险性较高。
传染病报告卡、性病附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 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格式:2003 年01 月01 日)年龄单位:岁、月、天* 生日不详填实足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它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现住详细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 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公共场所服务员、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海员及长途驾驶员、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 发病日期:年月日* 诊断日期:年月日时死亡日期:年月日病例分类:(1) 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HIV 感染者请选实验室诊断,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2)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丙肝、血吸虫病填写)* 填卡医生:*医生填卡日期:年月日* 疾病名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HIV )、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INI 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菌—、未痰检、仅培阳)、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恙虫病、其他。
西南某地区HIV感染产妇孕产期未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原因浅析

因素 ( P < 0 . 0 5 ) 。结论 H I V 感染 产妇 使 用抗 病毒 药物 情况不 容 乐观 ,H I V 抗体 检 测不 及 时或者 不住 院分娩是 H I V 感染孕 产妇 错过 抗病 毒
2 4 ・论
著 ・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5
西南某地 区H I V 感染产妇孕产期未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原因浅析
孔 金 旺 冉 隆 蓉 黄 华敏
( 成都市妇女儿童 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9 1 )
2 0 0 9 t o t h e i f r s t h a l f o f 2 01 2 ,v e if r ie d wh e t h e r he t y r e a l l y Ac c e s s t o a n t i — v i r a l t r e a t me n t ,we c o mp a r e d he t d i fe r e n c e s o n e d uc a t i o n l e v e l , ma r i t a l s t a t u s , p r o v i d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e vi r c e s f o r h e a l t h c re a o r g a n i z a t i o ns a n d t o c o n ir f m HI V i n f e c t i o n t i me o f a p p l i c a t e d a n d n o t a p pl i e d nt a i v i r a l ma t e na r 1 . Re s u l t s I n t h i s s u r v e y , Th e h e a l t h c a r e o r g ni a z a t i o n s wh o P r o v i d e d i n t e r v e nt i o n s e r v i c e s . whe t h e r ma t e ma l s re a lo f a t i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nd a t h e t i me wh e n c o n ir f m HI V i n f e c t i o n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情况统计表

___________月份 筛查阳性人次数 确证检测数 确证阳性数
年
月日ຫໍສະໝຸດ 说明:每月5日前报上月数据.可用电子邮件,QQ邮件、传真等报告。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情况统计表
报告单位:
样本来源 筛查人次数 术前检测 受血(制品)前检测 性病门诊 其他就诊者检测 婚前检测(含涉外婚检) 孕产期检查 自愿咨询检测(VCT) 阳性者配偶或伴侣检测 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 职业暴露检测 娱乐场所人员体检 有偿供血(浆)人员检测 无偿献血人员检测 出入境人员体检 新兵体检 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 妇教所/女劳收教人员检测 其他羁押人员体检 专题调查(请注明人群) 其他(请注明人群) 总 计 日期: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培训郭燕PPT课件

8、梅毒检测流程
(4)出生时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测率达90%以上,提高孕早期检测比例。 • 2.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所生
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
• 3. 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0%以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 达90%以上。
•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 95%以上。 • 5.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5%以下。 • 6. 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
供艾梅乙检测。
• 5、检测结果交给谁凡是给予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的结果,由化验室直接转交给开单医生,由开单医生进行 相关登记本登记,并告知对象检测结果,依据检测结果提 供检测后咨询。
• 6、HIV、梅毒阳性(单阳、双阳)孕产妇管理对感染孕产 妇实行首诊负责,将其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提 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
•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表3Ⅱ)应 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产褥期(分娩至产后42日)后的5日 内填写完成,对发生自然流产、人工终止妊娠、死亡或失 访等其他情况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应在确定其结局后的5 日内填写完成。
• 10、梅毒阳性个案何时上报,上报时需要哪些资料?
• 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表4Ⅰ)应于梅毒感染孕产妇明确 感染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
助产医院孕产妇和所生儿童梅毒诊治随访登记本(保密)》登记,追踪随访结果
妇幼保健--群体保健

群体保健1.从事产前诊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符合的条件下列哪项不正确(C)A从事临床工作,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B从事医技和辅助工作,应取得相应卫生专业技术职称C只需取得卫生技术执业资格D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从事产前诊断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国家应建立的“三网”监测和报告制度下列哪项不包括在内(D)A孕产妇死亡B婴儿死亡C出生缺陷D新生儿疾病筛查3.下列哪一项情形原发证部门不会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D) A因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B因延误诊治,给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C因延误诊治,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D因延误诊治,造成轻微不良后果的4.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哪项是正确的(A)A剖宫产后半年B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性交后7天内放置C产后3个月D哺乳期闭经妇女5.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的机构必需是(A)A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B市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C省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D综合性医院6.有关婚前保健服务下列哪项不确切(D)A婚前卫生指导B婚前卫生咨询C婚前医学检查D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治疗7.婚前医学检查不包括下列哪一项疾病的检查(C)A严重遗传性疾病B指定传染病C恶性肿瘤D有关精神病8.鼓励按需哺乳下列哪项是错的(D)A坚持母婴同室B做好宣教,使母亲了解按需哺乳的重要性C加强对剖宫产母亲术后的护理的指导D每隔2~3小时喂哺新生儿9.爱婴医院指导母亲如何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保持泌乳,下列哪一项内容不正确(C)A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指导促进泌乳的方法、喂奶的体位、含接姿势及挤奶方法B母亲掌握正确的抱奶体位、新生儿的含接姿势以及挤奶的方法;有必要的母乳喂养知识C教会母婴分开的母亲挤奶时间应持续10分钟D教会母婴分开的母亲在产后6小时开始挤奶,每3小时1次并注意夜间挤奶10.关于《出生医学证明》下列哪一项不正确(D)A正本由新生儿监护人保存B副页由户口登记机关保存C存根联由签发单位保存D副页由新生儿监护人拆切后交由户口登记机关11.有关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下列哪项不正确(D)A标准住院日≤10天B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者C适用对象为输卵管妊娠行药物治疗者D适用对象为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者(D)12.各地要按国家推荐使用的方案,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进行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D)A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B确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及时、全程、规范用药C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孕产妇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免疫状况,密切关注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D没有条件可以不进行抗病毒药物应用后的随访13.有关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随访服务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A所生儿童于1月龄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B所生儿童于12月龄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C所生儿童于18月龄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D确证阳性者转入当地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14.有关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师和护士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D)A须具有《医师执业证书》或《护士注册证书》,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B每3年培训考核1次C护士不可单独上产前门诊或单独从事接产服务D每年至少培训2次15有关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A1月龄第1剂,3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B出生时第l剂,1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C1月龄第1剂,6月龄第2剂,1岁时第3剂D出生时第1剂,2月龄第2剂,3月龄第3剂18.夫妻一方或者双方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诊断胎儿可能患有伴性遗传性疾病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应当由下列哪一级机构进行(D)A县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B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c规模大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D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19.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当经鉴定实施机构几名以上的专家集体审核同意(B)A4名以上专家B3名以上专家c2名以上专家D5名以上专家20.哪一级政府可以设立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程序(A)A县以上B市以上C省以上D国务院21.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多少周的妇女,因非医学需要,不得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c) A妊娠12周以上的妇女B妊娠20周以上的妇女C妊娠14周以上的妇女D妊娠18周以上的妇女2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几年(A)A4年B3年C2年D5年23.有关孕妇、产妇保健下列哪项不确切(D)A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B为孕妇、产妇提供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c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D常规进行产前诊断24.对怀孕几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延长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夜班劳动(C)A怀孕5个月以上B怀孕6个月以上c怀孕7个月以上D怀孕8个月以上25.关于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适应证,下列哪一项不正确(B)A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B年龄超过30周岁的C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的D原因不明多次流产的26.婚前医学检查的具体项目按照哪一级行政部门规定执行(A)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B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c按照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D按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27.有关孕产期保健服务,下列哪项描述不确切(D)A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严重遗传性疾病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B新生儿保健是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和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c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D新生儿保健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28.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分中心)应当开展的工作,下列哪项描述不确切(D)A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实验室检测B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c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病例确诊、治疗D开展新生儿视力筛查32.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对下一级医学技术鉴定结论进行医学技术鉴定,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B)A婚前医学检查B新生儿疾病筛查c遗传病诊断D产前诊断33.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应为(A)A省(自治区、直辖市)级121一160人,市(地)级6l一90人,县(区)级4l一70人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161—220人,市(地)级91—120人,县(区)级71—90人c省(自治区、直辖市)级161—220人,市(地)级6l一90人,县(区)级7l一90人D省(自治区、直辖市)级121—160人,市(地)级91—120人,县(区)级41—70人34.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妇幼保健机构中专业人员应占(D)A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一75%B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一80%c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0%一85%D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5%一80%36开展儿童生长监测的目的是(B)B早期发现生长异常,及时于预c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情况D完善管理档案37.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适用于(A)A2个月一6岁的婴幼儿B2个月一3岁以下小儿C3—6岁小儿D1岁以内婴儿38.青春期开始体格生长的特点是(D)A生长速度无变化B速度减慢c速度略加快D速度明显加快39.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A营养的全面改善B,居住条件的改善c交通工具的改善D全球气候变暖40.幼儿期进行健康检查时间间隔为(B]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42.托幼机构发生1例水痘患者,该患儿隔离时间为(A)A皮疹全部干燥,结痂脱落B皮疹全部干燥后3天c皮疹全部干燥后5天D皮疹全部干燥后1周44.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A免费发放B根据各地印制费用,可按规定收取一定工本费c收取工本费4元D可与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查项目一起收取相应费用45.关于加强《出生医学证明》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保健机构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使用情况每半年至少检查核实一次,并做好记录B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保健机构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使用情况每年至少检查核实一次,并做好记录c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保健机构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使用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核实一次,并做好记录D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保健机构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使用情况每年至少检查核实一次,并做好记录46《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只适用于什么时间以后出生的新生儿(D)A:1990年1月1日B1992年1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47.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产前诊断报告,应由几名以上经资格认定的执业医师签发(B)A1名以上B2名以上c3名以上D4名以上48.哪一项不是申请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所必备条件(B)A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B有分子遗传诊断实验室c具有与所开展技术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和设备D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49.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内容包括(D)A婚前医学检查、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B孕前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c孕产妇保健、产后康复、新生儿保健D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母婴保健指导50.下面哪项技术服务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D)A产前诊断和遗传性疾病诊断B婚前医学检查c涉外婚前医学检查D施行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5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进行喂养指导下列哪项不正确(D)A提倡人工喂养B避免母乳喂养c杜绝混合喂养D无特殊要求52.《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A)A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B一般不得超过5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2日用量c一般不得超过6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D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1日用量5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相关报表和各类登记,下列哪一项相关报表不包括在内(D)A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B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c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D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计划免疫登记卡54.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各类登记,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D)A艾滋病咨询检测记录的婚前保健门诊登记B孕期保健门诊登记c分娩登记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结果报告单D出生医学证明记录55.关于群体保健科的功能任务,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D)A按规定利用计算机完成辖区内的妇幼卫生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B每年帮助基层推广新技术、新项目c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保健宣传教育和社会宣传,并有成效D定期对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执法检查56.社区保健的服务对象为(B)A患者B社区成员c儿童、妇女D老人57.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实施时间为(D)A2003年6月1日起施行B2005年6月1日起施行c2007年6月1日起施行D2009年6月1日起施行58.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不包括(B)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B新生儿眼病筛查c听力障碍D苯丙酮尿症59.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为(c)A登记、初筛、复筛、治疗B筛查、登记、确诊、治疗c初筛、复筛、确诊、治疗D初筛、确诊、治疗、反馈61.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B)A初步筛查(初筛):新生儿生后1—3天;第2次筛查(复筛):婴儿出生30天内B初步筛查(初筛):新生儿生后3—5天;第2次筛查(复筛):婴儿出生42天内c初步筛查(初筛):新生儿生后3—5天;第2次筛查(复筛):婴儿出生30天内D初步筛查(初筛):新生儿生后1—3天;第2次筛查(复筛):婴儿出生42天内62.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是(B)A五官外形检查B耳声发射或AABRc定向测听D声导抗63.下列哪一项保健服务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措施c)A孕期保健B哺乳期保健C孕前保健D产后保健65.《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几种药品(B)A4种B5种c6种D3种66.《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开具当日有效。
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总结doc

XXX卫生院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总结为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由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由市卫生局牵头,市民政局、妇联、人口计生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群策群力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市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情况2011年全市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检测率%,发现阳性孕产妇例,例阳性产妇已分娩,阳性产妇所生婴儿例,产妇用药率%,婴儿用药率%,人工喂养率%;已满18个月人,已接受检测例,检测率%,发现阳性婴儿0例。
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检测率%,发现梅毒孕产妇人,梅毒感染产妇人,所生婴儿人,梅毒孕产妇规范诊疗率为%;所生婴儿规范诊疗率%。
孕产妇进行乙肝检测,检测率%,表面抗原阳性产妇人,活产人,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
二、具体做法(一)加强领导,推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有序开展贺州市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对项目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市局组织召开了4次协调小组会议,及时研究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群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为了增强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提高检测率,我们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对目标人群早检测、早管理、早干预,将健康教育作为推动项目工作的切入点,利用婚前检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孕妇学校、禁毒日、艾滋病日和广场文化活动及到村寨、娱乐场所开展宣传活动,市保健院印制了5万份宣传小册子,60张宣传版报和标语发到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通过各级妇幼人员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表3–Ⅰ、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保密)省(自治区、市)县(市、区)医院(妇幼保健院)编号:□□□□□□—□□□—□□□□—□□□表3–Ⅱ、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保密)孕产妇编号:□□□□□□—□□□—□□□□—□□□儿童编号:□□□□□□—□□□—□□□□—□□□—□表3–Ⅲ、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保密)省(自治区、市)县(市、区)医院(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姓名:身份证号:.儿童姓名:性别:其他现住址(详填):乡(镇、街道)村(门牌号);联系电话(非必填):一、感染妇女情况已失访,失访原因死亡,死亡原因、提供,转介原因,转介机构其他二、儿童情况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时间:1 ,转介机构1(八)相关症状(多选)其他(九)预防接种情况:卡介苗:乙肝疫苗:针)、脊髓灰质炎疫苗:剂)、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针)、其他:接种,、(十)HIV(十一)HIV(十二)HIV其他停止原因(十四)备注(非必填):编号:□□□□□□—□□□—□□□□—□□□表4–Ⅰ、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表4–II、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登记卡孕产妇编号:□□□□□□—□□□—□□□□—□□□儿童编号:□□□□□□—□□□—□□□□—□□□—□儿童编号:□□□□□□—□□□—□□□□—□□□—□表4–Ⅲ、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省(自治区、市)县(市、区)医院(妇幼保健院)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登记卡(保密)填卡说明(一)本登记卡中,未标明“非必填”的项目均为必须填写项(跳转项目除外)。
(二)本登记卡中,未标明“多选”的选择题,一律为“单选”。
(三)本登记卡中所有的日期均为公历日期,年份4位、月份2位、日期2位。
若月份或日期不足2位时,则月份或日期的第1位填“0”。
月份、日期均不详时,填写“07”月“01”日;已知年份、月份,仅日期不详时,填写“15”日。
(四)编号:第一部分,6位,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统计局公布标准执行;第二部分,3位,医院助产机构编码,由当地卫生局统一编制;第三部分,4位,填报年度编码,填写填报所属年份;第四部分,3位,个人顺序编码,按每个医疗助产机构填报顺序依次编码。
每个婚检妇女、每个孕产妇的每一次妊娠须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
(五)省(区、市)、县、医院(妇幼保健院):请据实填写,注意与编码第一、二、三部分内容一致。
表3–Ⅰ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一、基本情况姓名:请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的姓名,与身份证(或户口本、军官证等有效证件)上的姓名一致。
身份证号:必须填写,既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码,也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码。
如果确实无法获得身份证号,则:前6位填写填报县(市、区)的行政区划代码;第7-10位填写出生年份;第11-12位填写出生月份;第13-14位填写出生日期;第15-18位填写:自9999开始依次逆序编写,如9999,9998,9997等。
出生日期:请填写公历出生的年月日。
如确实无法获得,请填写周岁。
民族:请在相应民族前划“√”。
如选择其他,请详细说明。
文化程度:请在相应文化程度前划“√”。
文化程度是指孕产妇/妇女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与现有文化水平相当的学历。
文盲/半文盲:指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的人;小学: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小学程度的毕业、肄业生,也包括没有上过小学,但识字超过1500个,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达到扫盲标准的人;初中: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初中程度的毕业、肄业及在校生,技工学校,相当于初中的,填写“初中”;高中: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中专程度的毕业、肄业及在校生,技工学校,相当于高中的,填写“高中”;大专或大学: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毕业、肄业及在校生,通过自学经过国家统一举办的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或本科证书的,也填写“大专或大学”;硕士及以上: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毕业及在校生。
职业:请在相应职业前划“√”。
婚姻状况:请填写本次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时的婚姻状况。
未婚指从未结过婚。
初婚指第一次结婚;再婚指离婚或丧偶后再次结婚。
同居指未办理国家法律婚姻登记手续,但同居共同生活。
离婚指因各种原因,夫妻双方已解除婚姻关系者并且未再婚。
丧偶指配偶去世未再婚。
孕产情况:孕次:填写所有的妊娠次数(含本次);产次,填写既往满28周后妊娠终止的次数,不考虑妊娠终止方式及妊娠结局(不含本次)。
现住址:请详细填写孕产妇/婚检妇女现居住地址,具体到门牌号。
户口所在地:请详细填写孕产妇/婚检妇女的户口所在地址,具体到门牌号。
工作单位:请填写孕产妇/婚检妇女的工作单位名称,如果没有工作单位,请填写“无”。
联系电话:请填写孕产妇/婚检妇女的联系方式。
孕产妇/妇女属于:请在相应的类别前划“√”,用于标识孕产妇/妇女现住地址与医疗助产机构所在辖区的关系。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情况确认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期:被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时期。
若选择其他,请具体说明。
确认艾滋病病毒感染具体时间:尽可能填写孕产妇/妇女被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具体时间。
月份不详时,填写“07”月。
日期不详时,填写“15”日。
本次妊娠前是否已知HIV感染(仅感染孕产妇填写):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如在本次妊娠前已知HIV感染者,请计算本次妊娠为确认HIV感染后的第几次妊娠。
最可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途径: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妇女的高危行为和危险因素判断其可能性最大的感染途径。
若选择其他,请具体说明。
注射毒品:包括静脉或肌肉等注射毒品,特别是有过共用注射器经历的,不包括单纯口吸、鼻吸等不刺破皮肤、粘膜的吸毒方式。
性传播:指通过与异性之间的性接触传播。
采血(浆):指献血/血浆等。
输血/血制品:指输受过全血/成份血/血浆/血制品等。
母婴传播:指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通过妊娠、分娩、母乳喂养等过程使其所生儿童被感染。
职业暴露: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等有关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传播。
不详:指感染途径无法判断。
其他:上述未列举,但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接触史。
如在此选项前划“√”,应在后面空白处进行说明。
相关危险行为:可多选,请在适合的选项前划“√”。
若选择其他,请具体说明。
与HIV感染配偶或男友的性生活:指配偶或固定性伴已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多性伴:指非商业性的有一个或多个非婚异性性伴。
商业性行为:指卖淫或嫖娼性行为。
注射吸毒:同前所述。
有偿采供血:指有偿地献(供)血或血浆。
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同前所述。
纹身或穿耳等身体刺伤:指纹身或穿耳等使用锐器刺伤皮肤的行为。
意外伤害:指可能造成感染的意外的伤害。
职业暴露:同前所述。
医源性感染:因为就医、就诊(包括手术、口腔、内窥镜等所有侵入性操作和各类手术)而受到感染。
不详:指危险行为无法判断。
其他:上述未列举,但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行为。
如在此选项前划“√”,应在后面空白处进行说明。
三、丈夫/性伴情况姓名:丈夫或性伴的姓名。
如丈夫及性伴超过1人,可另附该张表格上报。
出生日期:请尽可能填写丈夫或性伴的出生日期。
如确实无法获得,请填写实足年龄。
民族:请在相应的民族前划“√”。
如选择其他,请详细说明。
文化程度:请在相应文化程度前划“√”。
具体说明同前。
职业:请在相应职业前划“√”。
HIV检测情况: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选择不详或未检测者跳到“相关危险行为(多选)”处。
尽可能填写其确认感染时间,具体说明同前。
最可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途径:请在相应感染途径前划“√”。
具体说明同前。
其中,异性传播:指通过与异性之间的性接触传播。
同性传播:指通过与同性之间的性接触传播。
相关危险行为:多选,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具体说明同前。
其中,多性伴:指非商业性的有一个或多个非婚异性/同性性伴。
同性性行为:指与同性之间的性行为。
四、本次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情况本次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时期:请根据本次接受服务的时期,在相应选项前划“√”。
若婚前检查的妇女怀孕,则按孕妇登记,在“孕期”选项前划“√”,按孕妇要求填报相关个案登记卡。
艾滋病检测前咨询情况: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艾滋病检测后咨询情况: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报告人及报告单位信息报告单位(盖章):请填写报告单位的名称,并盖章。
报告医生:请填写报告医生的姓名。
联系电话:请填写填报单位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指填写本登记卡的日期。
备注: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以补充登记卡中未尽的事项。
婚检妇女完成本登记卡即结案。
表3–Ⅱ、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姓名:请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姓名,与表3–Ⅰ的姓名一致。
身份证号:与表3–Ⅰ的身份证号一致。
一、本次妊娠及孕产期保健情况本次妊娠末次月经时间:请填写公历日期。
末次月经时间指最后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
预产期:请根据本次妊娠末次月经时间计算并填写预产期。
预产期计算公式:末次月经第一天的月份数减3(或月份数≤3时加9),日期数加7即为预产期的日期。
应用公历日期计算。
初检孕周:请填写孕产妇第一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时间。
孕周自本次妊娠末次月经时间开始计算。
妊娠结局: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分娩指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娩出。
自然流产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无人为因素情况下,妊娠终止。
人工终止妊娠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人为干预的妊娠终止。
如选择其他,请详细说明。
是否失访: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失访时期请填写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孕周或产后周数。
妊娠结局为“自然流产”、“人工终止妊娠”或“其他”者,不必填写本登记卡的其余部分,填写完“是否失访”后,跳至“报告单位”处,并结案。
孕产期异常情况(多选):请在相应选项前划“√”,疾病需经过乡级(含)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诊断。
若选择其他,请具体说明。
分娩方式: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阴道产指从阴道分娩,包括阴道顺产和阴道助产;择期剖宫产指临产前的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指临产以后的剖宫产。
分娩时间:指胎儿娩出的时间。
阴道产填写总产程。
孕周以及总产程的计算同前所述。
分娩地点: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若选择其他,请具体说明。
产科操作:请在相应选项前划“√”,若选择其他,请详细说明。
会阴裂伤: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分娩胎数:请在相应选项前划“√”,若选择其他,请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