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文化教育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音乐文化教育与人文环境的塑造摘要:现代人文艺术的重要组成就是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和思想修炼、知识教育、创新意识培养关系密切。结合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特点,从品德观、素质教育、创新意识角度,剖析现代音乐文化,使音乐文化和人文环境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关键词:音乐文化人文环境创新意识素质教育德智美人类的艺术发展史表明,音乐、绘画、舞蹈是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由于音乐文化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音乐文化和人得全向发展即人文环境的塑造关系密切。但当代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想影响,教师重于传授乐理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忽视了音乐文化的传导作用。事实上,音乐教育是传递并体验文化的审美过程,是艺术教育多元化功能的体现。

一、德、智、体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在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音乐可发展形象思维、启发思想、开发智力、培养高尚情操、陶冶品格等等。

(一)德

音乐活动要想进行思想上的感化就要借助欣赏或演唱音乐作品才能达到。譬如说:让学生学习、欣赏并演唱《红星闪闪》、《让我们荡起双桨》、《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历史传统革命歌曲,反映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借此可加强锻炼学生的演唱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歌颂传统、美德教育歌曲和作品的同时,感悟并理解社会人生。具体的来说就是,借助欣赏和歌唱音乐作品,促使学生形成活

泼、勇敢、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国家和民族的爱国情怀。

(二)智

音乐对开发少年儿童智力有重要作用,科学家研究证明:音乐、语言是由左右脑分管的。一首曲子中“念”得词往往只有一侧大脑接受,但“唱”的歌却由于有曲有词,同步进行,同时作用两侧的左右脑,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去全面、合理的使用两侧的左右脑功能,促进两侧“半球”的功能协调合理运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音乐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就是音乐欣赏。通过欣赏各风格、体裁、题材的音乐艺术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广泛、有用的知识。这就可以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中外各民族文化和生活风貌等等。如果在学生感兴趣时欣赏或延长或演奏音乐作品,那么学生的听觉、记忆、精神就会得到锻炼发展,加强学生的情绪体验记忆。事实表明:一直长期从事音乐教育活动的人,记忆力特别的强,并且其记忆的准确性、持久性、敏捷性都高于常人。

(三)美

音乐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励学生积极向上,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审美情趣,加强了学生良好的感知社会心理素质。在体验音乐的情感过程中,音乐会用非理性方式来感受认知世界,学生通过唱词、唱旋律来感知音乐艺术作品中的酸甜苦辣和喜

怒哀乐,让学生明白了解并明辨理性背后的真假、是非、美丑、善恶,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价值和道德观念。

二、音乐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界大多认为“基础好”就是学生学得又快又深、会做难题,而“好学生”就是能够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成功。当代音乐教育现状亦是如此,比如说: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比赛中夺魁,家长及教师就会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比赛这一项上不断挖掘学生潜力,包括:牺牲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牺牲孩子亲近大自然和探索未知区区的时间和兴趣,去练习弹钢琴。到最后,孩子只会为了参赛或考级而去练琴,得不偿失呀。而大多外国艺术家如: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们,并不是从小就开始学琴,甚至有的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兴趣,那就是爱音乐,这样当他们把音乐中哟喂一生所求时,他们感知和理解音乐的整体素质就很高了。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取得明显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应一味追求成果和荣誉。

另外,我国音乐教育是一条缺乏岔路的笔直大道,让学生失去了自我尝试、发现的乐趣,缺少可供学生连结新意、触类旁通的机会,最后可能会导致学生缺失音乐学习的心理动力。在我们观看学生器乐演奏时,发现学生都很标准,弹奏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这就是教师对待学生严格的强化训练和积累知识结构的结果,学生无暇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创造,也就不回去质疑,这就大大扼杀了学生早期的思维敏感和直觉力。

普通的音乐教育首要目标就是育人,它不以培养音乐特长为己任,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音乐教育应当自觉承担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使命和责任。21世纪的现代中国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可培养并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模式。

结语:

音乐教学活动,可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音乐训练与演出,可帮助培养学生的毅力、自制力等其他非智力元素。音乐的多元作用和影响,有助于促进学生完善自由的个性、使其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奇.《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缪天瑞.《音乐百科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诸文蔚.吴鼎福.《教育心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4]齐东海.沈致隆.《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