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流程及技术简要精编资料

合集下载

黄鳝养殖人工养殖技术方法

黄鳝养殖人工养殖技术方法

黄鳝养殖人工养殖技术方法1.引言概述黄鳝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渔业养殖项目,随着人们对黄鳝营养和健康的关注,黄鳝养殖行业迅速发展。

人工养殖技术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黄鳝养殖的概况和人工养殖技术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黄鳝养殖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技术支持。

``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黄鳝养殖概况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黄鳝养殖的概况,详细介绍人工养殖的技术方法以及养殖环境及管理等相关内容。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展望黄鳝养殖的未来发展,并进行结束语的总结。

1.3 目的目的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黄鳝养殖的人工养殖技术方法,包括养殖环境及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养殖者了解黄鳝养殖的整体概况,提供可行的养殖技术方法和管理策略,以期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促进黄鳝养殖行业的发展,为养殖者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指导,推动黄鳝养殖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正文2.1 黄鳝养殖概况黄鳝,又名土鳝,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是市场上备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

黄鳝养殖具有投入少、回收快、适应环境广等优势,因此在我国各地都有广泛的养殖分布。

黄鳝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且对水质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适合在鱼塘、水库、湖泊等水域进行养殖。

由于其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可以进行多次收获,因此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黄鳝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因此,黄鳝养殖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2 人工养殖技术方法人工养殖黄鳝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技术方法。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主要包括黄鳝种苗的选择、水质调控、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黄鳝养殖方法与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与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与技术
黄鳝养殖?那可真是个超棒的事儿!就像在打造一个小小的黄鳝王国。

咱先说说养殖步骤吧。

首先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就像给黄鳝安个舒服的家。

得保证水质干净,这就好比人要喝干净的水一样,黄鳝也得在好水里才能快活成长呀!然后呢,投放黄鳝苗,看着那些小小的黄鳝苗,你能不期待它们长大吗?接着就是喂食啦,得选好饲料,可不能随便喂,这就跟咱得挑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一个道理。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然黄鳝可不乐意待着。

还有啊,要是水质变差了,那可糟糕啦,黄鳝会生病的哟!这就像人住在脏脏的环境里会生病一样。

再说说安全性和稳定性。

只要把环境弄好,黄鳝就能安全地长大。

就像在一个稳定的城堡里,黄鳝们可以安心生活。

要是出了啥问题,那可就麻烦啦,比如发大水或者有病虫害,这可咋整?所以得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黄鳝养殖的应用场景可多啦!可以自己吃,那鲜美的味道,哇,想想都流口水。

还可以拿去卖,赚点小钱,多好呀!优势也很明显,黄鳝长得快,市场需求又大,只要养得好,肯定能有不错的收益。

我知道有个养殖户,一开始啥也不懂,后来慢慢摸索,现在养得可好
了。

他的黄鳝又肥又大,卖得可火啦!这就说明,只要用心,黄鳝养殖肯定能成功。

黄鳝养殖真的很不错哟!只要用心去做,肯定能有好收获。

黄鳝养殖技术大全

黄鳝养殖技术大全

黄鳝养殖技术大全第一篇:黄鳝养殖技术大全一、黄鳝的生态习性1、生活环境:黄鳝偏好于清澈、流畅、光照良好、水流适中的水域,不喜欢淤泥和泥沙。

其生长的pH值为 6.5~8.5,水温17~28℃,适宜深度为0.5~1.5米。

2、饵料:黄鳝是一种底栖捕食鱼类,主要以小型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和藻类为食。

3、水质要求:黄鳝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要求水质清洁,进水量、出水量、水温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黄鳝生长的要求,否则会出现水质不佳、鱼死亡等问题。

二、黄鳝的繁殖技术1、选种技术:选择健康的种鱼,保证有足够的精子和卵子,同时要注意选择同龄、同色、同型、体形健壮的种鱼进行繁殖。

2、饵料管理:繁殖期间要提高饵料质量,增加营养成分,如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等,增加卵巢发育,提高孵化率。

3、控制水质:在繁殖期间要保证水质稳定,适宜水温,常规换水,积极减少饵料残留物和废水,以免影响黄鳝孵化。

4、水中环境的改良:优化黑暗的灰色水域,将其转化成阳光照耀下的蓝色水域,让黄鳝繁殖更顺利。

三、黄鳝的水质管理1、水质检测:经常检测水中各项指标,如pH值、溶解氧、铵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随时调整水质。

2、换水:繁殖期间要定期换水,一般每天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5%,时段可以适当调整。

3、过滤器使用:可以使用生化滤器、物理滤器、化学滤器等进行吸附、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增加氧气含量。

四、饲料管理1、饲料配方:合理配方,选择优质饲料,增加黄鳝的营养成分。

2、定时投喂:每天早、中、晚定时投喂,如果发现黄鳝没有食欲,应及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3、控制饵料量:适当控制饵料量,防止饵料残留,同时注意调整饵料的粗细程度,避免堵塞过滤器。

五、疾病治疗1、疾病预防:饲养者要随时注意鱼体情况变化,适时添加所需的营养成分和药物,保障黄鳝健康。

2、疾病治疗:如果发现黄鳝出现疾病,应当及时进行治疗,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比较常见。

3、疾病出现的处理:当一个繁殖平台确诊某一个病害时,应立刻使用药品消毒,然后将病害鱼塘隔离,以免病害扩散。

土池塘养黄鳝技术

土池塘养黄鳝技术

土池塘养黄鳝技术1. 简介黄鳝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土池塘养黄鳝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适合于农村地区或者小规模的养殖场。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池塘养黄鳝的技术要点。

2. 建设土池塘养黄鳝的条件要想成功地进行土池塘养黄鳝,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2.1 土地选择一块土地用于建设池塘,并注意以下几点: - 土地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排水。

- 土地应光照充足,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 土地的土壤质量要好,不宜过于肥沃,以免水质过度富营养。

2.2 水源养殖黄鳝需要充足的清水供应,建设土池塘时需要确保有可靠的水源。

如果没有自然水源,可以选择人工供水方式,例如引入附近的河流或是打井取水。

2.3 池塘设计池塘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池塘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进行合理规划。

- 池塘的深度应该适中,一般在1.5米左右。

- 池塘需要有合适的排水设施,以防止积水导致鱼病发生。

3. 黄鳝选种和放养黄鳝的选种和放养是土池塘养黄鳝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选种在选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指标: - 选择身体硕壮、活泼的黄鳝。

- 选择无病无虫的黄鳝。

3.2 放养数量放养数量要根据池塘的面积和水体容积进行合理计算,一般放养密度为每亩5000-6000尾。

3.3 放养时机放养黄鳝的最佳时机一般是在水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的春季进行。

4.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土池塘养黄鳝的关键环节,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4.1 饲料供给黄鳝的饲料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鱼饲料、虾饲料等。

饲料的供给要根据黄鳝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4.2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洁是关键,需要定期清理池塘,排除污水和杂物。

另外,要合理控制池塘的水位,保持适宜的水量。

4.3 疫病防治定期对黄鳝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疫病防治。

5. 黄鳝收获与销售黄鳝的收获时间一般在养殖3-4个月后,当黄鳝生长到一定体重时可以进行收获。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土地准备:需要选用河流、沟渠等水域为种植地块。

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除草、开沟、填塘等处理,以便流通、透气、排水。

2.建造鱼池:建鱼池必须合理设计,合理使用池塘容积,鱼塘的长、宽和深度都要根据鱼塘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3.水质处理:用松针、紫苏、茉莉等植物,对鱼塘水质进行调理。

保证水质的整洁,池塘的通风良好。

4.底泥清理:开漏斗式泥板过滤,一次转出大脏泥。

5.黄鳝选种:打育苗池、放苗,分别按照约2~3岁雌雄黄鳝,收集25斤左右成鱼,直接放入苗池内繁殖。

选购健康、生命力强的黄鳝。

6.喂养管理:黄鳝浮萍、绿菜、鱼饲等为主要饲料,饲料可以用活性酵母做成。

平时要根据毒饵和顺饵分别喂养,喂养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喂养的时间要定时定量。

7.预防保健:及时清理池塘,定期换水;注意卫生防疫,定期断药,放入鱼类防病剂。

8.销售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及鱼塘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销售。

需要留心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黄鳝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之一,具有植物性、动物性两类功能。

黄鳝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等成分,被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喜爱。

下面我将介绍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一、场地选择养殖黄鳝的场地应选择在无毒无害、向阳、通风良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如广阔的平原、山前平地等适宜的场地。

养殖场地选好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二、鱼池建设黄鳝鱼池的种类有自然鱼塘、地下水塘和人工水池等。

根据养殖规模和场地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合的鱼池建设。

1.自然鱼塘适宜规模大的黄鳝养殖场。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水流平稳的鱼塘,并加固鱼塘底部,防止渗漏。

2.地下水塘适宜规模中等的黄鳝养殖场。

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修建塘堤,并加固塘底,留有足够深度和土地面积。

3.人工水池适宜规模小的黄鳝养殖场。

选择平地,根据养殖的规模,决定水池的大小和深度。

三、饲料供给黄鳝的饲料一般分为骨肉和素饲料两种。

骨肉食饲料主要包括小鱼虾、虫卵等;素饲料主要包括豆饼、菜叶、稻壳等。

1.建立黄鳝的饲养基地,在基地周围种植一些饲料作物,如菜叶、豆饼等,以解决部分饲料的供给。

2.定时供给骨肉食饲料,保证黄鳝的营养需求。

一般每天喂食两次,早上和下午各一次。

3.通过喂食素饲料,提高黄鳝的养殖效益。

素饲料有助于增加黄鳝的体重和增进肉质的质量。

四、疾病防治1.严格管理鱼池的水质,保持水的清洁。

经常更换水源,确保水质的新鲜。

2.做好鱼体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如发现有黄鳝出现异常情况,如食欲减退、行为异常等,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来防治疾病,应首先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

可利用一些益生菌等治疗工具来增强黄鳝的抵抗力。

五、收获和销售收获时应尽量避免伤害黄鳝的身体,以保持肉质的完整和质量。

收获的黄鳝应及时处理和保存,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养殖黄鳝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黄鳝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所帮助。

鳝鱼养殖流程和用药

鳝鱼养殖流程和用药

鳝鱼养殖流程和用药
鳝鱼养殖流程和用药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鳝鱼养殖场选址:选择水质优良、水流平稳的地方建立养殖场。

2. 水体准备:清理养殖池或水塘,排除杂物和底泥,确保水质清洁。

3. 种鳝鱼:购买健康的鳝鱼幼苗,将其放入养殖池中。

4.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等,保持水
质稳定,并进行适量的水体替换。

5. 养殖环境管理:维护养殖池的温度、光照和通风等环境参数,为鳝鱼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6. 饲料喂养:根据鳝鱼年龄和大小选择合适的饲料,定时喂养,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7. 疾病预防和控制:定期检查鳝鱼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水质、合理饲喂等。

8. 防治疾病的药物使用: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养殖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

常用的鳝鱼疾病药物有:
- 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 抗寄生虫药物:如阿维菌素、多酯类药物等,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 消炎药物:如氨苄西林、磺胺类药物等,用于治疗炎症和感染。

- 防霉剂:如过氧化氢、普鲁卡因青霉素等,用于预防鳝鱼霉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和兽药使用规范进行,避免药物滥用和残留,保证鳝鱼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黄鳝的养殖技术

黄鳝的养殖技术

黄鳝的养殖技术
黄鳝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
良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面介绍一些黄鳝养殖技术,帮助农户提
高养殖效益。

1. 种苗选育
黄鳝的种苗选育是黄鳝养殖的重要环节,选育出品种优良、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种苗,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种苗的选育应根
据个体的选育、繁殖、生长等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2. 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应选择适宜深度、水质清洁、水温适宜的池塘或鱼塘。

养殖
初期,应注意保温和增氧,确保水温和氧气充足。

饲料应根据不同生
长阶段选用不同种类的饲料,尽可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3. 防病治疗
黄鳝养殖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疫病,要做好疾病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

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鱼体的健康状况,对一些异常现象要及时处理。

4. 销售渠道
黄鳝的销售是养殖的最终目的,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包括零售、
批发、网络销售等。

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机构和渠道,严格按照卫生和
质量标准销售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5. 管理策略
黄鳝养殖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包括计划养殖、科学管理、高效
运作等。

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形势变化灵活运营,
提高养殖效益。

黄鳝养殖技术涉及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农户经过实践和学习掌握,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鳝养殖流程及技术简要黄鳝养殖流程图挖塘→埋管→挖坑→拉钢丝→插竹竿→上网箱→进草→养草→进苗→筛苗→入箱→观察→摸底→投红虫→加蚯蚓→加鱼浆颗粒料→进入正常投喂,适时定期防治,早晚巡查,细心管理;→是否越冬→停口→待售管理→果断出售。

挖塘:提前晒塘,按照规划挖好进排水出路,加固提岸。

埋管:预埋好进排水管道。

挖坑:挖70公分以上的坑,用于埋钢丝和砖块。

拉钢丝:一头绑两块砖,埋紧,垒实。

需要拉线器,车轮盘。

插竹竿:每两个网箱的距离(6米左右)插一根竹竿(竖杆:长4米左右,横杆长2.0米。

)挂网箱:4平方(2*2*1.2),两个网箱的距离1米以上,两排网箱间距2米以上,留好增氧机的位置。

建议10亩配置3KW叶轮式增氧机。

进草:水花生清洗后再投到网箱里,每口箱投30到120斤。

养草:在投苗前把草养好(油绿,茂盛,无虫害)最好提前一个半月养草。

进苗:需要专业师傅把关,至关重要!!(苗选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筛苗:一般需要十一二人,分工协作,动作要轻快。

入箱:4平方,大条25,中条20,小条15(依据天气定,单位:斤)观察:入箱后当天就要巡查一遍,发现上草的鱼立即捞出。

连续观察5至7天。

摸底:根据具体情况,入箱后第5天到第7天间摸底。

投红虫→加蚯蚓→加鱼浆颗粒料:第一天每个网箱投四两,以后三到五天合理调整,第七天,开口率达到95%以上后,开始加活蚯蚓,减红虫,活蚯蚓投喂一周左右,逐渐过渡到冰蚯蚓,直到不加红虫。

此时可以少量添加鱼浆和颗粒料,鱼浆和颗粒料逐渐递增,冰蚯蚓逐渐递减,直至全部投喂鱼浆和颗粒料。

开口期后,逐渐用黄鳝专用料(昆虫蛋白)替代鱼浆,替代鱼浆时建议从5%开始,逐步增加,经过4-6天过渡期,直至黄鳝专用料(昆虫蛋白)的使用量占总饵料量的20%。

进入正常投喂,适时定期防治,早晚巡查,细心管理;是否越冬:泼保温肥(天晴时网箱和池塘泼,300箱泼4桶,每桶20kg)停口:根据具体天气情况,一般霜降前后停料。

待售管理:加深池水,合理泼洒保温肥,每天巡塘一次,发现问题(上草等)立即处理。

出售: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果断出售。

干塘:拔起部分竹竿,方便排干池水打收套养鱼。

消毒养草过年:排干池水后,收完鱼。

即可撒碳铵(有消毒增肥的作用),晒塘一周左右后,进水50公分以上,把岸上的花生草放回池塘。

用药:投喂鱼浆颗粒料之前不用药,正常投喂期间需要添加电解多维,复合中药药剂,除虫药(体内寄生虫),肠肝清,氟苯尼考,恩诺沙星,越冬宝,复合肥,叶面肥等。

生态养殖建议少添加或不添加抗生素,常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拌料,如乳酸菌,酵母,光合菌,EM菌等。

黄鳝养殖技术一、黄鳝的育种技术1、野生黄鳝苗种的挑选技术野生黄鳝苗种的挑选应注意以下几点:1.1.定大小: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商品鳝时间在5—6个月,增重2-8倍,一般在3倍左右居多。

而年底只有规格在100克以上的个体才有较高的价格。

所以4-5月份放养的苗种尾重应在20克以上,而且随时间推迟,选养苗种也需随之增大,当年才能获取较高的养殖效益。

1.2.知来源:黄鳝苗种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获二种来源。

人工繁育苗质量稳定,但目前极少,难以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自然水域捕获野生黄鳝方法主要有笼捕、电捕、针钓、药捕和徒手捕捉等。

其中只有笼捕苗种成活率高,而另外几种方法所获苗种成活率低。

因此,挑选时应先掌握苗种来源途径。

1.3.看体色:常见的黄鳝品种有:深黄大斑鳝,该种鳝个体肥壮,体色深黄,背部和两侧分布不规则褐黑色大斑,大斑从体前端至后端在背部和两侧联接成数条斑线;土红大斑鳝,其体色土红,尤以两侧较明显,其它特征与深黄大斑鳝相似;浅黄细斑鳝,体色浅黄,斑点细密,不明显,几乎无斑线;青灰细斑鳝,体色青灰,身体上有点状褐黑色斑点,但不形成斑线,人称花鳝。

实践证明,前二种鳝生长速度最快,是人工养殖的最优良品种。

1.4.查疾病:挑选鳝苗时常见有四种疾病:鳝体表有明显红色带血块状腐烂病灶,为腐烂病;尾部发白,粘液脱落,为水霉病;头大体细,甚至呈僵硬状卷曲、颤抖,为体内寄生虫病;肛门红肿发炎突出,为肠炎病。

凡带有该类疾病的鳝,选用时均应剔除。

1.5.探外伤:以口带血有针眼,头部及皮肤擦伤,腹部皮肤磨伤,身体有*眼等常见。

腹部磨伤,如果腹部不朝上较难发现,应注意检查。

如将黄鳝倒入3%—5%的食盐水中,受伤个体会立即窜跳起来,这类鳝也在淘汰之列(但也有部分特别敏感的健康鳝会窜跳,应检查外表,仔细辨别)。

1.6.试力量:健康鳝,手抓时感觉鳝体硬朗并有较大的挣逃力量;手抓即着,柔软无力,两端下垂者为不健康鳝。

1.7.摸粘液:病伤和中毒黄鳝,全身或局部粘液脱落或减少,手抓无光滑感或光滑感不强,或粘液明显脱落。

黄鳝一旦失去屏障作用的粘液就不能存活。

1.8.观敏感:将黄鳝倒入浅水的盆中,游姿正常,稍遇声响或干扰,整盆黄鳝会因忽然受惊抖动而出水响声,说明黄鳝敏感健康。

那些“浮头”,肚皮朝上的属不健康个体,应剔除。

2、有关黄鳝苗种的运输技术2.1、黄鳝的呼吸机理稚鳝具有胸鳍和鳍褶,上有许多毛细血管,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后来胸鳍和鳍褶退化消失,鱼鳃基本退化,鳃耙上仅留一点痕迹,不能独立在水中呼吸,主要依靠口腔、咽喉呼吸,即竖直前半段身体,吻端伸出水面呼吸,所以空气中含氧量不能太低。

当然,黄鳝在冬眠期其皮肤(侧线孔)和泄殖孔也能承担微呼吸。

当水质恶化、混浊或受外界惊扰时,黄鳝前鼻只呼不吸,后鼻则吸而不呼,所以水中溶氧量也不能太低。

其它鱼类在溶氧量小于2mg/L水中难成活,运输时要充氧运输,而黄鳝可以在溶氧量0.5~1mg/L的水中成活。

另外,黄鳝生命力强,喜欢群聚成团(尤其是小鳝)。

这些给黄鳝运输带来了便利,但运输密度也不能太高。

雄鳝伸出水面呼吸频率较高,雌鳝较低,小鳝甚至不到水面吞吐空气。

试验证明:黄鳝耗氧率与个体大小、环境温度高低及昼夜节律交替有关,体重20~105g的黄鳝,在25℃~27℃的室温下,平均耗氧率为63.64±14.46mg/kg*h,个体越小,耗氧率越高;从10℃~25℃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高,而在25℃~35℃,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黄鳝晚上的耗氧率平均比白天高26.99%。

这些为黄鳝运输提供了定量依据。

2.2、短途运输即运输路程小于50公里的运输。

一般采用湿润法运输,比较省事,成本低。

运输容器有木箱、木桶、麻袋口编织袋等,为了保持湿润,底部可铺垫一层湿草或湿蒲包或粘泥甚至鸡蛋清,防止鳝体摩擦受伤。

使用木箱、木桶、箩筐装运时,还要在四周和盖上打洞,以便通气。

要避免阳光直射,夏季运输时还要注意降温,经常在桶盖、箱盖上放上冰块,盛放密度不宜超过40kg/平方米。

当然采用带水运输法效果更好,盛放密度可达50kg/平方米,但成本较高,比较费事。

2.3、中途运输路程在50~500公里之间,一般采用带水运输法运输。

运输容器有木桶、帆布袋、水缸、泡沫箱、铁皮箱等。

鳝与水重量比为1:1,天气炎热时将冰块放在网盖上,使融化的冰水滴入水中逐渐降温。

同时按黄鳝重量10%的比例放入泥鳅,促进黄鳝活动并使容器内氧气有所增加。

泼洒庆大霉素4万单位/L或金霉素10g/立方米,并放入一些柔软的水草。

盛放密度不宜超过40kg/平方米。

2.4、长途运输长途运输路程大于500公里,运输时间要1~2天,距离远,时间长,风险大,要严格掌握好运输时间、温度和密度,其要领如下:2.4.1运输工具运输容器有木桶、泡沫箱、铁皮箱等。

一般用泡沫箱效果较好,成本低,重量小,能堆放,易于保温。

泡沫箱规格以50cm×40cm×25cm较好,规格太大,搬运不方便,泡沫箱易坏;规格太小,占用空间太大,操作费事。

当然,还可按运输工具(面包车、农用车等)的具体尺寸适当加以调整。

泡沫箱内垫以塑料薄膜,以防渗水;盖上等距离打几排洞,以便透气。

2.4.2饥饿运输前一定要让黄鳝在水泥池、塑料盆、薄膜围隔池等暂养池中饥饿1~2天,使其腹部排空。

2.4.3高密度锻炼在2~3天内逐日增加盛放密度,直到10kg/平方米,让黄鳝逐步适应高密度环境,期间不要喂食,并勤换水。

2.4.4梯级降温黄鳝运输温度在10℃~15℃较好。

如果温度较高,一定要梯级降温,即每次放入较前一次低2℃~3℃的水中浸泡10~30min不等,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缩短浸泡时间,直到水温降到10℃~15℃。

2.4.5严格控制运输密度每箱放鳝种不宜超过10kg,要求黄鳝的高度小于15cm,鳝与水的重量比为1:1,并按照温度和黄鳝规格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大鳝种密度较大,小鳝种密度较低;温度高时密度较低,温度低时密度较高。

2.4.6容器内放好鱼巢和冰块鱼巢用消毒过的塑料袋较好,可起到隔离黄鳝和在运输途中支撑黄鳝身体的作用。

水草因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气,在长途运输中最好不用。

冰块勿直接放置,用饮料瓶装满水在冰箱内冻成冰以后放入泡沫箱中,并稍旋松瓶盖让冰水缓慢滴出逐渐降温,每个泡沫箱可放2瓶。

洒入恶喹酸1g/立方米或庆大霉素4万单位/L。

然后将处理好的鳝种放入容器中,盖上盖子,并用胶带包扎作好标签或记号。

2.4.7运输时间一般在早晨或晚上起运,最好趁阴雨天运输。

2.4.8换水和分池运输途中看水质和气温情况,可以换1~2次水。

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消毒分池,饲补复合维生素和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如金银花、黄芪、茯苓等.3、黄鳝的选种技术黄鳝和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

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1)苗种的来源。

目前鳝鱼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

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

捕苗一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2)苗种的质量。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

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

因此,一般不宜选用。

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

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3)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60尾为宜。

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

一年鱼建议投规格大点的,两年段养殖投小规格苗。

4、黄鳝产卵孵化管理六措施养黄鳝,种苗是关键,因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高,笔者把自己近6年繁殖黄鳝苗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6条,供参考。

(1)选好场地。

在黄鳝养殖池里要种植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形式,以利其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

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碱度PH值应在6.2-7.8之间为宜,水位深20厘米-30厘米,新建的水泥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经常用1PPm-2PPm漂白粉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