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引言

工业监控设备(仪器仪表)主要由数据采集,显示以及数据输出(有

线向pc传送)等部分构成。现有工业用数据监控设备多为专用设备,

如安捷伦dso9000,日本bits的hm-2g等,其便携性差,成本高。

部分数据监控设备通过usb线或wifi等方式,将监控所得数据传

输至专用pc,有一定的制约性,价格昂贵。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器,

作为与pc机配合使用的专用硬件,通过usb线或wifi将串口数据

传输至pc机,进行数据采集和监视。

图1传统监控设备系统总框图fig.1system chart of the triditiona surveillance device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推广,采用智能移动终端替代专用设备

的显示以及数据传送的部分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和趋势。android

系统是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平台,凭借其开放性技术,大大

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用户青睐。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运行在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上的数据

监控系统。系统旨在利用移动终端在数据存储、远程传输、监控等

方面的优势,实现专业数据采集器的部分功能,由此,无需专用

pc,由个人所持智能移动终端便可实现现场数据查询和远程数据传送。降低产品自身的价格的同时,也能减少pc机的固定投资成本。1系统分析与设计

整套系统需实现工业数据监控设备的功能,故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数据采集器实现对工业设备中相关数据的采集,并传送至移动终端;

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数据的显示、存储、回放、远程发送等功能。

在移动智能终端方面,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

的操作系统,由于它的免费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使开发人员可

以随时取得程序的源代码,这对于程序开发人员和运营商定制非常

重要。在移动智能终端支持方面,三星、摩托罗拉、多普达等国际

一线厂商几乎倾倒性的发展android,在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

操作系统己经跃居智能终端操

作系统的榜首。随着android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趋成熟,android

操作系统在手持终端中所占比例正逐步上升,其开放性、便携性、良好的兼容性、无缝结合网络通信等特点将使android操作系统在

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rs232c在工业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及设备控制上占有举足轻重的

位置,原因在于rs232c的成熟性和简单性。串行通信网络物理层

是建立在rs232c(rs485)基础之上,至今rs232c仍被用于各种设

备之间数据交换。几乎所有的mpu都标准配备uart,在电路设计,设备编程,设备连接,以及设备数据交换的事实监视,都必不可少

的需要查看记录数据交换内容,由此产生了rs232c数据分析仪。

现有rs232c监视器多为专用硬件来采集串行通信中的数据线和控

制线信息,通过usb把信息送到pc上,由专用软件显示出来。也

有做成专用设备自带显示器和数据输出口。rs232c数据分析仪由于

是面对研发人员,使用数量相对较少,目前也只有少数厂家生产。

图2系统总框图

fig.2system chart of the whole system

采集数据的硬件设备将实现rs232c数据分析仪的功能,由于智能

移动终端已具有显示、存储数据等功能,故将传统数据监视器的相

应功能进行部分裁剪,并增加数据通过移动终端远程发送。

就采集数据的硬件与移动终端通信的方式而言,选择有usb、蓝牙、

及wifi传输等方式。其中,利用usb数据线进行传输的速率最高,但是由于手机厂商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android手机不具备usb host功能,并且若将数据采集硬件作为usb host的话,势必会增

加数据采集端硬件的制作成本,利用usb进行两者间的数据传输不

可行。就wifi而言,进行硬件端与手机端的wifi匹配不利于普通

用户操作,并且若建立wifi网络环境,也会增加相应成本。故,

最终选择以蓝牙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硬件与移动终端的通行。蓝牙2.0的传输速率为1m/s,传输距离为10米,完全满足两段通信的使用

要求。

2移动终端软件设计

2.1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包括android端与硬件端蓝牙通信的建立。android平台提供了android.bluetooth包用于蓝牙应用。本系统android智能终端作为客户端主动连接采集数据的硬件,连接流程

如下:

1.注册broadcastreceiver来获取蓝牙状态、搜索设备等消息;

2.使用blueadatper的搜索;

3.在broadcastreceiver的onreceive()里取得搜索所得的蓝牙设备信息(如名称,mac,rssi);

4.通过设

备的mac地址来建立一个bluetoothdevice对象;5.由bluetoothdevice衍生出bluetoothsocket,准备socket来读写设备;6.通过bluetoothsocket的createrf commsockettoservicerecord()方法来选择连接的协议/服务;

7.connect之后(如果还没配对则系统自动提示),使用bluetoothsocket的getinputstream()和getoutputstream()来读

写蓝牙设备。

通过以上步骤,android智能终端与硬件设备建立蓝牙通信,可进

行数据传输。

2.2波形显示模块

大部分仪器仪表中,对测试的数据采用数据和波形的形式在屏幕

上显示出来,故该模块以数据示波器为例,显示波形用于辅助频谱

观察,数据走势,提供视觉直观感受。

2.2.1坐标转换算法

在android端需将实际数据转换为软件界面的相应坐标进行绘制。首先按显示量程及纵坐标最大采样点进行相应的比例变化,然后在

按照android系统得窗口坐标系进行相应转化,主要代码如下:

实际电压值转化为屏幕视口纵坐标:private float

voltage2waveform(float voltage)

{return(voltage/generaldata.getgdata().

getgrange()+1)*(height/2);

}

其中,参数voltage为实际电压值;generaldata.

getgdata().getgrange()为用户选择的显示量程;height为绘图区域的高度。

视口纵坐标转化为窗口纵坐标:

public float testdata(float real_data)

{return height-real_data+1;

}

其中,参数real_data为视口纵坐标;height为绘图区域的高度。经过以上两步方法,便可将实际数据值转化为android端屏幕的

绘制值。

2.2.2软件绘图方式浅析

android sdk提供了两个可操作canvas(画布)的类:view和surfaceview。利用view的ondraw()方法绘制画布。在本软件中程

序启动时,即开启绘图线程,当接受到相应数据时,折算后的绘制值将被传入绘图线程,进行实时绘制。

以下为绘制波形所涉及到的部分代码:

public waveformplotthread(surfaceholder surfaceholder, waveformview view)

{holder=surfaceholder;

plot_area=view;

}

public void run(){

canvas c;

while(_run){c=null;try{

c=holder.lockcanvas(null);synchronized(holder)

{plot_area.plotpoints(c);}

}finally{

if(c!=null){

holder.unlockcanvasandpost(c);

}

}}

}

public void surfacecreated(surfaceholder holder)

{plot_thread=new waveformplotthread(getholder(),this); plot_thread.setrunning(true);plot_thread.start();

}

其中,plot_thread为waveformplotthread的对象。在绘制区域被创建时便启动该线程,实现实时绘制。本函数使用surfaceview 实现绘图,其绘制支持双缓冲区技术,绘制图形的效率更高。使用时,需继承surfaceview的类,并实现surfaceholder.callback

接口。

图3数据实时显示

fig.3real time display of the data

2.3数据存储模块

android采用专门为嵌入式产品而设计的轻量级数据库sqlite。

本软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至移动终端的sd卡上。通过sqlitedatabase.openorcreatedatabase方法可以打开已存在的数

据库,或创建新的数据库。开启软件时,自动建立data_monitor.db

数据库文件,每次接受数据会以接收时间作为表名建表,例如:2012

年01月04日23点28分55秒建表,存储周期为30秒,则表名为:

_2012_01_04_23_28_55_30。

2.4查看历史模块

在软件界面,点击“历史”按钮,系统将停止接受硬件传来的数据,并跳转至“回放”界面,在此界面中点击“查看历史”,进入

查看历史界面,浏览数据库存储的历史数据文件。点击相应表名,可选择查看或删除该表。查看时可进行数据回放,显示频谱。

图4查看历史

fig.4check the record

图5记录回放

fig.5record display

3结论

本文给出了使用移动终端的显示及远程传输功能,与外部硬件配合,能够简单的实现现场数据采集和远程数据监控等功能。移动终端在工业上的应用还处于萌芽期,而利用人手必备的移动终端,配合简单的数据采集硬件设备,达到监控仪表的部分功能,便是移动终端在工业应用上的良好实现方式之一。若建立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并进行进一步改善和维护,那么将推进工业数据采集步入云端处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正,陈强.基于android的gps应用中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西部科技,2010,9(32):15-16.liu z,chen q.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android’s gps applica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2010,9(32):15-16. (in chinese)

[2]杨丰盛.android技术内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7.yang f s.inside the android[m].bei jing:machine press,2011,07.

[3]reto meier.professional android2application development[m].usa:wrox,2010,231.

[4]赖超,龙曦,李金霖.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后台监听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3):https://www.360docs.net/doc/bf3569564.html,ng c,long

x,li j l.mobile backstage monitoring technique based on android[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010,

6(33):9472-9474.(in chinese)

监控系统方案模板

监控系统方案(适用于小区内现有局域网)

第一部分系统概述 目前在视频监控领域,正处于数控模拟视频监控与数字视频监控共存阶段,模拟视频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应用也较广泛,稍具规模的监控中心基本上都是以数控模拟切换矩阵为核心,基于模拟视频信号本身的特性,只能采用集总方式的、单向的信息采集网络,对于具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庞大组织来说,各分支机构的监控中心形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总部无法对各分支机构的安全防范实行有效的、实时的监管。近年来,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视频压缩技术与流媒体实时传输技术已成熟,数字视频监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字话、网络化与智能化代表了监控的发展趋势,而数字化的网络集中监控系统特别适合具有分散机构集中监控的要求。 1.1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公安部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标准》 《电视监控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 《电视监控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 70-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9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27-92

1.2 指导思想 一级风险大型工程 为了确保小区安全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其电视监控报警系统应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故本设计按一级风险电视监控报警工程进行设计 实用性: 本系统能对各监控点进行实时的监控、录像,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录像文件不能被修改,因此能为事后取证提供可靠的保障 先进性: 采用最新的H.264 (MPEG-4 PART10)视频压缩算法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具有极佳的清晰度、较小的系统容量占用、完全实时、一流的网传功能等诸多特点,是当前国内外一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系统建成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被淘汰 稳定性: 采用监控行业最新技术和高品质设备,设备具备专业性 兼容、扩展性: 全新“基于IP的视频切换矩阵技术”,为本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扩展性,只要IP资源足够,系统的扩展就不会受到限制,可根据需要任意增减监控系统前端的数量,而监控管理中心将不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 外观效果美观: 所选设备体积小巧,布线简单,充分考虑了安全性、隐蔽性和

三维可视化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三维可视化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交换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通信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其中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作为载体更是整体生态链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云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 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由于各类设备各自独立,如果没有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的定时巡检来进行系统监控,由于值班人员知识面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值班人员不可能详细地检查每套系统,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套“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监控系统,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维可视化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对机房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管理,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突破性的三维仿真技术是智能可视化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设备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缺少实时性管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全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增强机房设备、设施数据的直观可视性、提高其利用率。 系统特点 三维虚拟可视化平台 在现有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三维虚拟现实的形式展现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服务器设备物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三维虚拟现实方式对机房楼层、设备区、设备安装部署情况及动力环境等附属设施的直观展示,实时展现监控和报警数据。可实现360度视角调整。 IT资产可视化管理 在三维环境中通过鼠标点击实现楼层、机房、机房子区域、机柜、设备的分级直接浏览。实现机房可用性动态统计,包括空间可用性、用电量分布、温湿度分布情况和机房承重分布情况统计。当上架设备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设备位置根据数据库变化自动变更。用户也可通过维护工具自行调整。

医院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医院视频安防系统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 (2) 1.1.设计原则 (2) 1.2.系统设计依据 (3) 1.3.系统设计要求概述 (4) 1.3.1.监控中心要求 (5) 1.3.2.监控服务器单元 (7) 1.3.3.客户端单元 (8) 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10) 2.1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10) 2.1.1 数据采集层 (11) 2.1.2 网络传输层 (11) 2.1.3 综合服务层 (11) 2.1.4 综合应用层 (11) 2.1.5制度与标准规范 (12) 2.1.6安全保障与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12) 2.2 系统拓扑架构设计 (13) 第三章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14) 3.1 功能设计概述 (14) 3.2 系统功能组成 (14)

3.2.1 基础视频监控平台功能 (14) 管理功能 (14) 实时浏览 (15) 录像管理 (18) 云台控制 (20) 报警管理 (21) 3.2.2 综合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功能 (22) 主要管理功能 (24) 主要联动功能 (27)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 1.1.设计原则 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以及要求,在进行安防系统总体设计的时候,所选的系统必须具有 可靠的管理功能和符合国情的经济实用性,力求做到系统结构配置先进实用、更经济,节省 项目单位总体投资。 ●稳定性和安全性原则: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远程监控系统成功实施的首要前提。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涉及 不同部位对监控设备的不同使用要求,对设备及软件的选型上要考虑选用可靠、成熟的技术 和产品,以期构筑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远程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 ●合理性与易操作性原则: 远程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如音视频监控录像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远程控制、

三大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平台发展分析

三大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平台发展分析 9月29日消息,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无处不数据的时代,坐拥大数据这座富矿,国内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大数据平台,企图将这座宝矿开发成为熠熠生辉的“钻石”。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和规划各自不同,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平台已经扩展到31个省,基础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中国联通虽然起步晚一些,但是其大数据产品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六大产品种类;相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成熟,中国移动的数据中心资源略显不足,但是需求量不断递增,也在不断努力布局中。 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扩展到31个省基础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中国电信所有的大数据都是在云平台和云设施之上搭建的,如今其大数据平台建设从原来的5个省现在扩展到31个省,数据的种类从开始的几类主要的数据扩展到十几类,实效性是原来一周到现在小时的延时。 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大数据事业部首席数据分析师张宇中表示:“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平台跟其它合作伙伴的模式不一样,中国电信主要是做节约化运营,将数据的汇聚、接入、存储、加工、输出整合在一起,这样前端的响应可以快速的传递到客户中去,并且可以持续的循环。同时,中国电信的平台开发还做了具体功能区分。”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大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正在继续完善行业的应用。依托云网融合,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开放平台一直拥有强大的资源,中国电信有八大资源基地,还有内蒙和贵州两大数据中心,并且很多区域下沉的边界。 2015年11月28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大数据”品牌,并推出精准

营销、风险防控、区域洞察、咨询报告四类数据型产品和大数据云平台型产品,重点服务于旅游、金融、广告、政府、交通等行业。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第一个大数据业务品牌。 据了解,中国电信推出的4+1产品模块,拥有15个子项。其中有面向个人拥护推出的风控的和精准营销产品;还有一部分是输出具体数据,形成相关报告;此外,中国电信还开发了PAAS的平台对价值链的某一方面具有专业特色的公司能够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它所擅长的事情。可以说,中国电信通过多种手段为产业链打造了一个比较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平台。 此外,中国电信还和其它100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BDU中国企业大数据联盟,期望能够与产业链共同推进大数据生态的建设。 中国联通:大数据产品体系发展为六大类 中国联通从2013年开始发展大数据业务,如今其大数据产品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六大产品种类。 据了解,这六大产品种类分别是:一征信产品,例如大数据最大的应用是在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需求电信运营商所拥有的大量用户的真实性数据;二沃指数,分析包括市场洞察和行业指数两个方面,行业指数涉及到金融、交通、旅游、APP,以及各类的各个垂直行业分析的指数;三精准营销产品,中国联通有很多用户资源和渠道,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用户,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精准营销;四用户标签;五能力开放平台;六智慧足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底中国联通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发布了“沃指数”大数据产品体系。该产品体系以中国联通4亿用户数据为基础,具备海量、实时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与政府、行业权威机构的数据进行整合、提炼、分析和挖掘,具有真实、全量、安全、实时、公正的特点。 据介绍,“沃指数”涵盖了3000余个用户标签,能够轻松识别3.8亿条URL、6万个互联网产品、约3000个手机品牌、8.2万个终端型号,据此可助力政府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交通出行、旅游监控、抢险救灾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在商业选址、广告投放、信用控制、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分析报告及经营决策指导;为公众提供交通出行、旅游选择、消费指南等生活服务。 目前中国联通对移动网和固网用户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形

物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doc

物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一、应用范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厦、小区的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安全保障方面,需要提供对重要地点和公共场所的有效和可靠监控。楼宇监控服务系统的功能及使用可靠性会直接影响业主和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到物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高速发展使数字录像监控设备已经达到了物业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的要求,并正逐步投入到实用中。使用数字录像监控设备可以直观及时的监控重要地点、公共场所的现场情况,增强物业管理的安全保障措施,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重要地点监控 对于大厦和小区的出入口、停车库的路口等一些重要的地点,需要对其进行实时和完全的监控,将发生的所有情况进行纪录,保障客户的人身及财物安全。同时,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可以有效的保存现场情况的纪录。 利用新耀荣监控服务器系统,通过在重要地点安装的摄像头,就可以对大厦和小区的出入口、停车库的路口等一些重要的地点进行全实时的视、音频录像,这些地点发生的所有活动都可记录在内;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对摄像头进行远程控制,进行摄像头旋转、变焦等动作(需要云台及变焦镜头配合)。 公共场所监控 在大厦和小区的公共场所,如:楼道、走廊、小区道路等地点,地点较多、地域较广,保安的巡逻难以对每个地点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无法准确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而且,如果要保证对众多地点的密集巡逻,将大大增加保安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取证的时候,会因为没能保留现场情况而使得调查取证比较困难。 利用新耀荣监控服务器系统,通过在这些公共场所安装一定数量的摄像头进行监视,可以清楚、准确地记录这些场所的情况;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方便有效的了解事件的实际情况。如果需要进行夜间职守,还可以选用夜视镜头、低照度镜头、红外镜头等,配以各类报

长途大巴车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长途大巴车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一、车载监控系统应用的意义: 长途大巴车监控系统的应用与公交车监控类似,主要包括长途客运车、旅游大巴车等。 在长途大巴上安装车载监控系统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提高收入和服务质量:很多长途客运公司存在部分司乘人员在旅途中私自搭客,收钱不给票,或给假票等情况,一部车每天只要一两例,公司就要损失几百元,一个月就损失几千元;其二,长途旅行中旅客之间、旅客与司乘人员之间不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争议,导致公司时常遭到投诉,特别是有的旅客下车时顺手拿走别人的行李和物品等,因为没有有力的证据,解决起来无从下手,公司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安装录像系统后,可以对司乘人员过站载客,私收钱物等贪污公款行为形成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旅途安全、减少案件和事故发生:长途客车行驶时间长,路况和人员复杂,车匪路霸较多,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春运高峰期间偷、抢、拐、骗的案件恶性交通事故很多,司机违规操作、严重超载等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监控和录像系统,客运公司和管理部门可以检查司机是否违章和超载,同时录像资料可以犯罪分子的作案证据。 二、车载监控系统应用的目的: 在长途客运公司中,总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捆扰着公司的领导: 1.如何有效的控制司乘人员在旅途中私自搭客,收钱不给票,或给加票,对公司造成直接 的经济损失; 2.如何有效的调节司乘人员跟乘客之间的矛盾。长途旅行中,旅客之间、旅客与司乘人员 之间不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争议,导致公司时常遭到投诉,特别是有的旅客下车时,顺手拿走别人的行礼或物品等,因为没有有力的证据,解决起来无从下手。有些需要赔偿客人损失外,公司形象大受影响; 3.如何有效的提高乘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让旅客更加满意公司的服务; 4.如何有效的督促司机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文明驾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5.公司评优表模工作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更能让广大职工心服口服,从根本上提高公司的 效绩; 6.硬盘录像系统能否跟广告系统做在一起,共用显示屏,减少成本; 7.能否把硬盘录像系统做成带有汽车黑匣子功能综合系统,能够记录行车参数; 8.汽车调度中心是否能够做到,在知道汽车当前位置的情况下,同时能够看到图象; 采用锐明V6N、X6N车载式硬盘录像机跟无线网传系统(GPRS/CDMA/EDGE)就可以完全解决以上的问题。 三、系统功能概述: 1、系统网络示意图:

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

中安信可视化智能物流监控系统方案 1 整体分析 中安信要实现质量最优,成本领先,持续创新的战略,需要建立一个拥有符合企业需要 的物流监控系统的现代化物流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满足客 户要求,做到高效率、实时化监控,达到规化、科学化管理。 1.1 中安信物流现状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梳理,我们对案例中所提到的中安信在监控方面的现状作如下分析: (1)“对货物的全程监控是如何实现的?”董事长提出疑问。 部长细致全面地向大家解释着:“模式是通过AMLS仓储管理公司静态在库收发存管理与联运公司动态在途运输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全流程监管,此外,还有一些流程操作标准确保全流程监管,例如:上游卖家在平台挂牌的资源必须经仓储管理公司的验证;物资到库后由派驻的监管人员现场验收并录入自主研发的仓储管理系统;监管人员定期对在库物资进行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物资出库前实行统一换单,由监管人员审核是否可出库;运输途中使用GPS定位,每一次的装卸都要经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扫描。” (2)目前,从厂商成品库到监管库的运输主要由厂商自行负责;从监管库到客户的配送,也仅是为一些买家提供了部分服务。此外,由于公司仅仅是一个运输总包平台服务商,无法强制对分包的运输企业进行GPS的安装以及接受联运公司的监管。因此,现阶段还难以对平台交易货物实施有效的在途运输监管。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手段,运营部对全公司各个网点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成本、运输量、库存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检查各个分公司系统的合理使用情况,并通过呼叫中心的记录核查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仓储管理公司对于仓库话语权不够 (4)目前各个专场仓库之间并无交集,各自为政。在同一地区,如,不同专场有各自的的交割仓库,相互不能共用。 (5)根据规划,AMLS自有网点今后将纳入斯迪尔“平台+基地”的全流程业务体系中,但目前尚未整合利用。 目前中安信在物流监控方面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难以实现车辆货物的实时信息查询,因此无法提供货物实时状态查询服务,无法 依靠精确的信息实现运输作业生成与优化,缺乏运输业务完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异常情况监控不及时、不准确,因此对于异常情况相应能力低,难以实现异常成 本的严格管理。 (3)物流监控系统还是客户服务、业务级决策支持领域的重要信息来源,目前中安信物 流的监控系统数据收集无法满足精益化管理提供准确全面数据的要求,将成为中安信信息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1.2 中安信物流监控需求的特点 对于中安信而言,其在物流监控方面的需要有如下特点: (1)业务覆盖地域广。斯迪尔平台目前拥有7个品牌现货专场、3个物流园专场和1个现货交易中心。,业务涉及运输、仓储、配送等领域。

校园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校园监控系统整体解决 设 计 方 案 2011年1月22日

一、现状分析 现在各地市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校园面积大、场地分散,学生众多,学校大门口人流混乱,而且有的学校大门临街建设,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也有部分社会不良青年聚集学校门口滋事,校园周边的环境复杂等问题。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和突发事故的增加,传统的人力巡查已不能满足校园安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考虑通过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来建设平安校园。 随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学校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学校正逐步转向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集中处理管理、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大量数据。另外,随着应用的深入,很多校园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纷纷建立校区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整个学校的工作、安全防卫提供了一套实时视频监控,事件视频取证的平台工具。 二、实际需求 数字视频、音频以其直观性、易于存储、检索和共享,是学校可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IP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有关安防、管理的音视频数据的管理系统,它是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在功能上不断进步完善的产物,在平台结构和管理、视频资料安全方面功能强大,摆脱了传统模拟视频监控模式的大量弊端,是未来视频监控的发展方向。IVSPNET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就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以多级联网管理支持分布式应用的综合性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特别适合学校的局部自治,中心掌控全局的多级联网应用管理平台软件。 三、系统概述 IVSPNET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一个以多级联网管理并支持分布式应用的综合性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特别适合局部自治,中心掌控全局的多级联网应用。它具有客户端与服务器两部分,服务器又包括核心服务器、设备代理/消息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二级转发服务器。功能有集中监控与数字矩阵、回放下载、系统配置、电子地图、报警采集与联动等功能。同时,它具有兼容多厂家品牌视频设备的能力,目前可以兼容海康全系列(包括最新的9000系列)、大华、恒亿、朗驰相关的DVR、DVS、IPCAM。还具有良好的联动功能,不同的设备可任意联动,使系统能够协同工作,对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其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3.1.1设计思想的先进性 本系统一方面提升技防的科技含量,实现学校安全保卫手段的现代化。通过本系统,实现校园安全保卫由劳动密集性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提升安全系数和防范效率;

三维可视化机房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机房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交换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通信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其中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作为载体更是整体生态链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云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由于各类设备各自独立,如果没有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的定时巡检来进行系统监控,由于值班人员知识面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值班人员不可能详细地检查每套系统,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因此,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套“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监控系统,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系统简介 三维可视化机房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3DDCIMMS)对机房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管理,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突破性的三维仿真技术是智能可视化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设备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缺少实时性管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全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增强机房设备、设施数据的直观可视性、提高其利用率。 系统特点 三维虚拟可视化平台 在现有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三维虚拟现实的形式展现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服务器设备物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三维虚拟现实方式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概述 系统方案采用全网络传输、数字化存储、集中控制及显示,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控制键盘、视频存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以及其它传输、辅助类设备组成。系统具有可扩展和开放性,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视频监控系统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办公场所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内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系统组成 本方案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网络架构,基于现今高速的网络通讯技术,将前端的视频监控信号传送到后端,进行存储、显示。视频监控系统硬件组成架构如下图所示: 视频监控网络架构 1) 前端部分 OLT ONU 光纤收发器ONU 监 控中 心核心交换机 LCD/LED 图例 光纤网线视频线前端子系统分光器网络键盘监控管理终端视频综合平台 CVR/云存储(标准云、微视云)“深眸”行为分析相机球型鹰眼全景摄像机接入交换机 LAN 光纤收发器 常规视频监控大场景全景监控智能:人群、行为热成像单光谱筒机热成像双光谱球机热成像防盗、防火碗型鹰眼星光球机黑光球机室外pTZ 筒机电梯半球中心管理服务器 “深眸”客流相机 接入交换机

前端支持多种类型的摄像机接入,系统可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球机等,前端网络摄像机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网络数字信号,按照标准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的通信协议,可直接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2) 传输网络部分 前端与接入交换机之间可通过3种方式连接:光纤收发器的点对点光纤接入方式,直接接入交换机方式(距离100米以内),点对多点光纤PON接入方式,将前端信号汇聚至中心的核心交换机。 3) 监控中心部分 监控中心可采用CVR或视频云存储等主流存储模式对高清视频图像进行存储,特殊场景也可以采用NVR方式,解决数据落地问题,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另外,监控中心配置视频综合平台,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通过部署大屏用来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等。系统可将模拟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和数字摄像机都接入到视频综合平台,实现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的切换控制系统和统一的显示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统一配置和管理。 4) 平台部分 应用管理平台部署在通用服务器上,可以对视频监控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控,并实现浏览、回放、下载等视频应用。 应用场景设计 前端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监控需求,选择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组合的摄像机,室内可以选择半球型摄像机,美观大方,室外可以依据固定枪机与球机搭配使用、交叉互动原则,以保证监控空间内的全覆盖、无盲区,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前端基础配套设备如防雷器、设备箱等以及视频传输设备。 根据办公场所内各个场景监控的要求,应实现全天候高清成像的基本要求以及重点区域无死角全覆盖、智能化分析实现联动的应用需求。 大门出入口 办公场所出入口较多,是安全防范重要的区域,为了加强对进出车辆及人员的管理,需在每个门口设置监控点,考虑到夜晚的光照条件,可以采用全局摄像

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

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甘肃 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十一月

一、前言 非常感谢甘肃省兰州市数字办公室提供给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甘肃的机会。能为兰州市的信息化建设尽一份力量,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CLOUD DC)是中国电信提供云计算服务的高端数据中心。向客户提供按需使用IT基础资源能力(计算、存储、网络等)的IaaS服务,提供可用于构建开放、灵活、安全、标准的云应用环境的PaaS服务,并聚合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云应用SaaS服务。 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已相继推出云托管(VIP机房租赁、端口带宽租赁、机架机位租赁、主机托管、虚拟空间、企业邮局)、云服务(云安全、云灾备、云集成)及云增值产品。目前已为超过30000家政企客户提供高效服务,涵盖互联网、金融证券、党政军、房地产、教育、医疗、制造等行业客户及中小企业客户。 “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甘肃”是甘肃省唯一电信级高端数据中心,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兰州第二电信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楼体远离各类污染源,周边无强辐射及强信号干扰设施。荣获中国电信集团、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四星级数据中心认证,并获得国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ISO20000服务体系认证。 二、甘肃电信云数据中心功能 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CLOUD DC)面向客户按需提供电信级高端数据中心服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IDC)、数据中心服务(DC)和灾备中心服务(DRC)。 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IDC:Internet Data Center):为满足客户高速互联网连接和设备托管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安全可靠的基础资源服务、高速互联网连接以及各种增值业务的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DC: Data Center): 为满足党政军、金融、大中型企

三维可视化智能安防系统

三维可视化智能安防系统 重点: 数字三维技术、门禁系统、监控系统、陌生人智能分析报警四大系统全方位保护。防止暴力、盗窃和安全事故的综合性安防解决方案。 一、概述 三维可视化智能安防系统,是一套集三维景观漫游、三维场景仿真、视频监控、视频分析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安保系统。该系统以虚拟现实技术研发的三维数字模型数据为基础平台,提供给用户直观的三维交互界面,所有操作针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数据交互。包括:监控摄像机、报警设备、门禁等系统设备的基础数据、状态控制数据等。所有数据交互到三维实体模型系统中后,由三维实体模型系统进行状态展现,并反馈用户所进行的操作给各系统。

二、功能特点 三维场景交互式操作 系统可完成真实景观快速建模,亦可导入三维模型,形成由大量三维模型组成的三维场景。在场景中可以轻松地对模型进行移动、旋转、复制、缩放等操作。 三维摄像头的操作 主要包括查找、查看、编辑、布局分析等功能。针对摄像头查找功能,系统提供多个检索选项,包括:坐标点检索,按名称检索,摄像头型号检索和模型位置检索等。检索完成后,用户可以选择检索出的某摄像头进入监控画面(画中画)。 属性数据管理 系统可对三维模型进行查询、浏览、统计等操作,支持载入语音、文字、图片等多媒体信息;系统完善的层管理机制可实现对不同层的数据进行各种属性管理操作,支持ODBC数据库接口,可链接各种商用数据库。 门禁显示 门禁开关的动作,非法卡刷卡时报警提示刷卡情况和报警周边的情况,报警状态在三维场景中提醒显示,同时通过信息提示。

视频监控及管理 用户可实时浏览监控点,报警点,查询监控点、报警点的相关属性信息。当发生报警时能自动切换到事发地点,显示报警效果,弹出相关视频。结合在办公楼内部署的红外探测等报警设备,实现对人员通过被检测区域时的报警提示,并在三维场景中表示出来,提供管理员直观了解布防区域的情况。 视频分析 视频行为分析技术——对校园内的相关运动目标(人或物体)进行检测、分类及轨迹追踪,并根据制定的分析(触发)规则,由系统自动分析、判断运动目标的行为信息,并将信息输出到三维可视化系统中。 三、功能阐述: 传统以人来监视的监控系统中越来越多的视频通道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视频分析迅速成为安防应用中的一个关键元素。使用以智能视频分析和传感器输入为中心的数字产品和以虚拟现实技术研发的三维数字模型为平台的系统,可实现系统功能与操作可视化要求的最佳协调。这对于具有不同安防需要的广泛而复杂的地点来说变得日益重要。 门禁控制产品包括: 门控器

H3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H3C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网络产品部H3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前言 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是数据大集中而形成的集成IT应用环境,是各种IT应用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计算、网络传输、存储的中心。数据中心实现了IT基础设施、业务应用、数据的统一、安全策略的统一部署与运维管理。 数据中心是当前运营商和各行业的IT建设重点。运营商、大型企业、金融证券、政府、能源、电力、交通、教育、制造业、网站和电子商务公司等正在进行或已完成数据中心建设,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对IT信息系统的整合和集中管理,提升内部的运营和管理效率以及对外的服务水平,同时降低IT建设的TCO。 H3C长期致力于IP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H3C不但拥有全线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产品,还在网络安全、IP存储、IP监控、语音视讯、WLAN、SOHO及软件管理系统等领域稳健成长。目前,网络产品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安全产品中国市场份额位居三甲,IP存储亚太市场份额第一,IP监控技术全球领先,H3C已经从单一网络设备供应商转变为多产品IToIP解决方案供应商。 H3C长期保持对数据中心领域的关注,持续投入力量于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研发,融合了网络、安全、IP存储、软件管理系统、IP监控等产品的基于IToIP架构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已经在各行各业的数据中心建设中广泛应用。 基于H3C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长期研发与技术积累,纵观数据中心发展历程,数据中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层面: 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整合: 根据业务需求,基于开放标准的IP协议,完成对企业现有异构业务系统、网络资源和IT资源的整合,解决如何建设数据中心的问题。 数据中心基础网络的设计以功能分区、网络分层和服务器分级为原则和特点。通过多种高可用技术和良好网络设计,实现数据中心可靠运行,保证业务的永续性; 数据中心应用智能:基于TCP/IP的开放架构,保证各种新业务和应用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体系架构上平滑部署和升级,满足用户的多变需求,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服务和业务连续性。各种应用的安全、优化与集成可以无缝的部署在数据中心之上。 数据中心虚拟化:传统的应用孤岛式的数据中心模型扩展性差,核心资源的分配与业务应用发展出现不匹配,使得资源利用不均匀,导致运行成本提高、现有投资无法达到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一、概述 医院里的病人由于疾患的困扰,进入医院是为了早日告别病魔,重新走入健康的生活,但是医院每天有很多的家属亲友的探视和家属陪护,以及医护人员例行的查房等各项工作,给病房环境造成影响,使病人没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和治疗环境。甚至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致使疾病扩散,影响到健康的人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健康隐患。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到了医院,严重危害了医院和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实行扒、窃、抢、破坏等卑劣手段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窃取他人钱财、破坏社会治安。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社会的安宁,良好的医院环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改善医院的环境,我公司推出了这套具有医院安全监控管理自动报警能力、免接触监护、免接触探视的现代化多功能医院管理系统。 二、需求分析 医院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医院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门诊、住院大楼的安防监控、病房、监护室的患者 24小时监护、手术室的手术观摩学习、医生的共同会诊、家属远程探视等都是其用武之地,但最直接的应用点还要数危重急救病房和手术室等场所。 正是基于如上原因,医院迫切需要以手术室、危重病房等为首要监控场所,对各台手术和各病房患者尽可能的实施实时全程监控,有利于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改进对患者的诊治、护理水平,同时,将手术过程录像保存,有助于解决医疗纠纷,分清责任。 基于成熟可靠的监控系统平台先进视讯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平台及产品有着几千例的实际应用案例。凭借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监控平台软件、丰富经验的技术支持队伍、产品线齐全的硬件产品获得了行业内外的良好口碑。每个人看到的现场视频,并不是直接从医院里取的,而是通过访问监控平台来取得的。这样可以解决一个比较大问题:观看的人可以更广,且同一个点可以解决多个人观看的问题。而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该服务器采用安全方式接入互联网,这样,经过系统授权的专家、医生、病人家属等,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时浏览到医院的现场实时图象,并且可以实现诸如远程医疗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探视等功能。

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

中安信可视化智能物流监控系统方案 1整体分析 中安信要实现质量最优,成本领先,持续创新的战略,需要建立一个拥有符合企业需要的物流监控系统的现代化物流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满足客户要求,做到高效率、实时化监控,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1.1 中安信物流现状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梳理,我们对案例中所提到的中安信在监控方面的现状作如下分析: (1)“对货物的全程监控是如何实现的?”刘董事长提出疑问。李部长细致全面地向大家解释着:“模式是通过 AMLS 仓储管理公司静态在库收发存管理与联运公司动态在途运输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全流程监管,此外,还有一些流程操作标准确保全流程监管,例如:上游卖家在平台挂牌的资源必须经仓储管理公司的验证;物资到库后由派驻的监管人员现场验收并录入自主研发的仓储管理系统;监管人员定期对在库物资进行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物资出库前实行统一换单,由监管人员审核是否可出库;运输途中使用 GPS定位,每一次的装卸都要经过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扫描。” ( 2 )目前,从厂商成品库到监管库的运输主要由厂商自行负责;从监管库到客户的配送,也仅是为一些买家提供了部分服务。此外,由于公司仅仅是一个运输总包平台服务商,无法强制对分包的运输企业进行 GPS的安装以及接受联运公司的监管。因此,现阶段还难以对平台交易货物实施有效的在途运输监管。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手段,运营部对全公司各个网点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成本、运输量、库存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检查各个分公司系统的合理使用情况,并通过呼叫中心的记录核查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3 )仓储管理公司对于仓库话语权不够 (4)目前各个专场仓库之间并无交集,各自为政。在同一地区,如上海,不同专场有各自的的交割仓库,相互不能共用。 ( 5 )根据规划, AMLS 自有网点今后将纳入斯迪尔“平台 + 基地”的全流程业务体系中,但目前尚未整合利用。 目前中安信在物流监控方面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难以实现车辆货物的实时信息查询,因此无法提供货物实时状态查询服务,无法依靠精确的信息实现运输作业生成与优化,缺乏运输业务完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异常情况监控不及时、不准确,因此对于异常情况相应能力低,难以实现异常成本的严格管理。 (3)物流监控系统还是客户服务、业务级决策支持领域的重要信息来源,目前中安信物流的监控系统数据收集无法满足精益化管理提供准确全面数据的要求,将成为中安信信息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1.2 中安信物流监控需求的特点 对于中安信而言,其在物流监控方面的需要有如下特点: ( 1 )业务覆盖地域广。斯迪尔平台目前拥有 7 个品牌现货专场、3 个物流园专场和 1 个现货交易中心。,业务涉及运输、仓储、配送等领域。 ( 2 )车辆众多,联运方式复杂,信息量大。中安信拥有铁路,水路,公路三种联运方式,静态、动态信息都十分巨大。 ( 3 )区域与路线仓储监控要求突出。中安信各个分公司实行相对独立的运营,同时总公司拥有全局监控、管理的要求,因此要求物流监控必须能符合分区域与路线仓储监控的要求。

可视化动环监控系统

运营商基站/机房可视化动环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江苏亚奥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7月

目录 一、概述 (3) 二、系统架构 (4) 2.1、CSC组网 (4) 2.2、LSC组网 (5) 2.3、FSU组网 (6) 2.3.1、方案一(基于VS2008编码器的组网方式) (6) 2.3.2、方案二(基于HW801编码器的组网方式) (7) 三、主要设备介绍 (8) 3.1、VS2008编码器 (8) 3.2、HW801编码器 (10)

一、概述 目前在各运营商中应用的主流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通过对机房、基站动力设备和环境等信息量的采集实施监控,是抽象化的监控方式。随着现有传输网络的改善,仅有的数据监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助力于运营商提高通讯机房基站的运维保障水平,可视化监控系统必将成为基站/机房监控的新发展方向。 基站/机房可视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是在实现机房/基站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的基础上,融合机房/基站现场的视频监控;实现了视频监控与动环监控的无缝融合,不仅在动环监控量的采集和视频信号的采集上做到功能互通的一体化结构,而且在监控中心也采用一体化的网管平台进行动环和视频的综合管理,真正实现了动环视频一体化功能,有效提高通信运营商机房基站的运维保障水平,是实现机房/基站一体化监控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架构 2.1、CSC组网 【组网说明】: 集中监控中心CSC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动环业务台、磁盘阵列、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组成,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动环业务台通过网络交换机实现网络连接。当基站增加图像监控功能时,磁盘阵列可用来集中存储各个基站的所有的录像文件,以备后查。

H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前言 数据中心(DataCenter,DC)是数据大集中而形成的集成IT应用环境,是各种IT应用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计算、网络传输、存储的中心。数据中心实现了IT基础设施、业务应用、数据的统一、安全策略的统一部署与运维管理。 数据中心是当前运营商和各行业的IT建设重点。运营商、大型企业、金融证券、政府、能源、电力、交通、教育、制造业、网站和电子商务公司等正在进行或已完成数据中心建设,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对IT信息系统的整合和集中管理,提升内部的运营和管理效率以及对外的服务水平,同时降低IT建设的TCO。 H3C长期致力于IP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H3C不但拥有全线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产品,还在网络安全、IP存储、IP监控、语音视讯、WLAN、SOHO及软件管理系统等领域稳健成长。目前,网络产品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安全产品中国市场份额位居三甲,IP存储亚太市场份额第一,IP监控技术全球领先,H3C已经从单一网络设备供应商转变为多产品IToIP 解决方案供应商。 H3C长期保持对数据中心领域的关注,持续投入力量于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研发,融合了网络、安全、IP存储、软件管理系统、IP监控等产品的基于IToIP架构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已经在各行各业的数据中心建设中广泛应用。 基于H3C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长期研发与技术积累,纵观数据中心发展历程,数据中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层面: ??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整合: 根据业务需求,基于开放标准的IP协议,完成对企业现有异构业务系统、网络资源和IT资源的整合,解决如何建设数据中心的问题。 数据中心基础网络的设计以功能分区、网络分层和服务器分级为原则和特点。通过多种高可用技术和良好网络设计,实现数据中心可靠运行,保证业务的永续性; ???数据中心应用智能:基于TCP/IP的开放架构,保证各种新业务和应用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体系架构上平滑部署和升级,满足用户的多变需求,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服务和业务连续性。各种应用的安全、优化与集成可以无缝的部署在数据中心之上。 ???数据中心虚拟化:传统的应用孤岛式的数据中心模型扩展性差,核心资源的分配与

三维可视化机房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机房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交换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通信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其中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作为载体更是整体生态链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云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 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由于各类设备各自独立,如果没有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的定时巡检来进行系统监控,由于值班人员知识面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值班人员不可能详细地检查每套系统,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因此,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套“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监控系统,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系统简介 三维可视化机房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3DDCIMMS)对机房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管理,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突破性的三维仿真技术是智能可视化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设备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缺少实时性管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全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增强机房设备、设施数据的直观可视性、提高其利用率。 系统特点 三维虚拟可视化平台 在现有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三维虚拟现实的形式展现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服务器设备物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三维虚拟现实方式对机房楼层、设备区、设备安装部署情况及动力环境等附属设施的直观展示,实时展现监控和报警数据。可实现360度视角调整。 IT资产可视化管理 在三维环境中通过鼠标点击实现楼层、机房、机房子区域、机柜、设备的分级直接浏览。实现机房可用性动态统计,包括空间可用性、用电量分布、温湿度分布情况和机房承重分布情况统计。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93548

第一章项目概述 (2) 1.1. 项目概况 (2) 1.2. 设计原则 (2) 1.3. 设计依据 (2) 1.4. 建设目标 (3)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4) 2.1. 设计思路 (4) 2.2. 系统定位 (5) 2.3. 系统组成 (5) 2.4. 拓扑结构图 (7) 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 (8) 3.1. 前端子系统 (8) 3.1.1 监控点分布 (8) 3.1.2 高清红外网络筒型摄像机 (10) 3.2. 存储子系统 (11) 3.2.1 网络硬盘录像机 (11) 3.2.2 存储空间的计算 (13) 3.3.现实控制显示 (14)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从模拟到网络、从标清到高清,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为了解决监控视频系统的视频图像分辨率低、存储可靠性差、视频上墙显示复杂及系统管理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海康威视从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等方面出发,推出一套集前端采集、后端存储、上墙显示及应用管理于一体的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 1.2.设计原则 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本监控系统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监控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 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应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方便性:监控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物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为此,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开放性:产品选型必须具有开放的接口,便于整个系统的整合,达到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 1.3.设计依据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