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可达性分析
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协同发展策略

02
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域可达 性分析
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定义
轨道交通站域
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区域。
可达性
指客流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方便程度和快捷程度。
站域可达性影响因素
站点设置
站点数量、站点间距、站点周 边道路交通状况。
交通方式
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转换及换乘 便捷性。
土地利用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开发强度 及功能定位。
展策略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与空间分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高数据的精准度和分析
的深度。同时,结合天津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和地理特点,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协同发展策略,推动天津市城 市交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站域可达性评价方法
客流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乘客对轨道交 通站点的使用需求和出行目的。
交通网络分析
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道路交通网络 进行梳理和分析,评估不同出行方式 的可达性。
空间分布分析
对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 开发强度进行评估,分析其对可达性 的影响。
综合评价
将以上因素综合起来,采用定性和定 量评价方法,对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 进行全面评估。
协同发展策略实施路径与方法
1 2 3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 和空间分布的协同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统筹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阶段,统筹考虑轨道交通站域可达性 和空间分布的协同发展,确保各项措施得以顺利 实施。
建立协机制
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协 调机制,共同推进协同发展策略的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服务水平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服务水平评估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对其可达性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估,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服务水平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评估1. 可达性评估的概念与意义可达性评估指的是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到达能力和便利程度。
通过衡量不同地区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交通时间和出行成本等因素,可以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达性。
2. 可达性评估的方法a) 距离基准法:通过计算不同地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对不同地区的可达性进行比较。
b) 时间基准法:通过考虑交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候车时间和乘车时间等,评估不同地区的可达性。
c) 成本基准法:通过考虑出行成本,包括乘车费用和时间成本等,评估不同地区的可达性。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评估1. 服务水平评估的概念与意义服务水平评估是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评估不同方面的服务指标,可以了解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状况和用户满意度,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2. 服务水平评估的指标a) 出行时间可靠性:衡量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b) 车辆拥挤度:评估轨道交通列车的拥挤程度,以保证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c) 候车时间:衡量轨道交通站点的候车时间,以确保乘客的等待时间不过长。
d) 车站设施:评估轨道交通车站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包括无障碍设施、出入口通道等。
四、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与服务水平评估的应用案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例,结合可达性和服务水平评估的方法与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a) 通过距离基准法,评估不同地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分析不同地区的可达性水平。
b) 通过时间基准法,考虑不同地区的交通时间,评估不同地区的可达性。
天津地铁客流发展规律及特征分析

天津地铁客流发展规律及特征分析王多龙;李得伟【摘要】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初步形成后,线网客流出现了急剧性增长特征.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线网客流成长过程、发展规律和客流特征,包括客流构成、客流时间和空间特征等,以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过程中的运营管理及客流预测、分析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6(019)007【总页数】7页(P40-45,101)【关键词】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路网客流;客流特征;客流构成【作者】王多龙;李得伟【作者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300022,天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100044,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2.4+13;U231First-author′s address Tianjin Metro Operation LimitedCompany,300022,Tianjin,China截至2014年9月,天津地铁已开通运营1、2、3、9号线共4条线路,线路总长约140.24 km,设车站84座。
其中1、2、3号线在市域内呈“女”字型架构,贯穿天津10个区。
天津地铁各线路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统计,2013年天津地铁全年客流总量为19 986.45万人次。
2013年12月24日,天津地铁全线网日客流量达到101.67万人次[1],刷新了天津地铁日客流量记录。
随着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初步形成,客流大幅增长,本文对其客流发展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
1.1 客流总量至2013年底,天津地铁运送客流共计46 536.13 万人次[1],日客流量从2.5万人次发展到88.41万人次。
回首客流增长过程,天津地铁线网客流成长经历了从单线运营、双线运营到初步成网、成网等4个阶段[2]。
天津地铁客流与运营线路的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3]。
(1) 单线运营阶段(2006年6月—2012年7月):1号线单线运营,2011年日均客流量为20.39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达到33.30万人次。
天津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

4.市场层面:加强市场调研,准确预测客流量,制定适应性强的运营策略。
5.运营层面: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运营安全和效率。
6.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和应对。
(7)敏感性分析
为了评估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票价变动、客流量变化和运营成本波动是影响项目盈利的三个主要因素。项目对票价的敏感度较高,因此票价政策需谨慎制定。
四、风险评估
(1)政策风险
地铁项目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变化可能会对项目的投资额度、建设周期、运营模式等方面产生影响。
(5)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安全控制等方面。地铁运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项目造成负面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1.政策层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2.技术层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地铁建设技术,加强技术创新,确保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客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上。如果实际客流量低于预期,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3)技术风险
地铁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不成熟等,这些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4)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筹措风险和汇率风险。如果项目资金无法按计划到位,将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如果项目涉及外资,汇率波动也可能影响项目的成本和收入。
(5)收入预测
地铁项目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乘客票价收入和广告收入。根据天津市人口规模、出行需求以及票价设定,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带来约20亿元的票价收入。地铁车厢和站台的广告收入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预计每年可贡献约2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出行便利性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出行便利性评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和出行便利性对于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可达性和出行便利性两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可达性评价1. 线路覆盖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首先取决于线路的覆盖范围。
评价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可达性时,应综合考虑线网密度、线路长度、线路布局等因素。
合理密度的地铁线路和完善的线路布局能够有效改善乘客的出行条件。
2. 车站布局与间距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还与车站布局和车站间距有关。
合理的车站布局能够将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各个重要节点相连,减少居民徒步到达车站的距离,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合适的车站间距也能够增加乘客的选择余地,减缓车站拥挤情况。
3. 站点设施和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还需要考虑站点的设施和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设施、自动售票机、线路导航、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和服务的完善能够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
二、出行便利性评价1. 运营时刻表与频次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便利性时,需要考虑运营时刻表和列车频次。
有效的运营时刻表和合理的频次能够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出行需求,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2. 车辆质量与数量出行便利性还与轨道交通的车辆质量和数量有关。
良好的车辆质量能够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而足够的车辆数量则能够减少拥挤情况,保证乘客出行的顺畅。
3. 换乘衔接与换乘时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出行便利性还取决于换乘衔接的质量和换乘时间。
顺畅的换乘衔接可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步行距离,提高出行的便利性。
三、改进措施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和出行便利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拓展线网覆盖范围,增加线路长度和线网密度,确保轨道交通能够覆盖到城市的各个重要节点和主要交通枢纽。
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出行选择影响分析

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出行选择影响分析吴韬;严建伟【摘要】轨道交通运输是替代小汽车出行,构建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有效方式.轨道交通出行倾向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以及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发展等因素相关.为了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各大城市集中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本身,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本文讨论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各接驳模式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轨道交通配合步行和自行车是替代小汽车出行的有效方式.%Rail transportation is an efective way to replace the car trips and to 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transportation. The propensity to use rail can be considered as a factor of three elements: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rail service provided,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rail st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spat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rail travel transportation, cities concentrate on improving rail transit system service itself, while ignor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rail transit st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rail transit st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ail transport with walking and cycling is an efective way to replace car trips【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2页(P146-147)【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可达性;接驳模式【作者】吴韬;严建伟【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
地铁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

地铁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达性和交通便利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地铁规划中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一、地铁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地铁的可达性是指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地铁站,并借助地铁系统进一步到达目的地的程度。
地铁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站点布局与覆盖范围地铁站点的合理布局对于整个地铁网络的可达性至关重要。
优化站点布局能够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地铁的覆盖范围也需要保证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覆盖范围越广,可达性越高。
2. 换乘便利性换乘是地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对于乘客来说,换乘能否方便快捷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设计车站的换乘通道、提供良好的导引标识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乘客的换乘速度和体验。
3. 频次和运营时间地铁的运营频次和时间对可达性有着直接影响。
运营频次高和覆盖时间长的地铁线路,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可达性。
二、地铁规划中的改善策略为了提高地铁的可达性,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改善策略:1. 合理规划地铁线路在地铁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居民的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地铁线路。
通过分析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数据,优化线路布局,以减少换乘次数和提高出行效率。
2. 完善站点设施地铁站点是乘客进入地铁系统的重要门户,因此需要提供舒适便利的站点设施。
增加站点出入口、设立无障碍设施、提供导引指示等,有助于提升乘客的换乘体验。
3. 加强换乘导引和标识在车站内设置明确的换乘指示标识,利用数字化导引系统提供详细的换乘路线规划,以减少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迷失和浪费时间。
4. 提高地铁的运营频次和时间通过增加列车的运营频次和覆盖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地铁的可达性。
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合理安排地铁的运营计划,确保居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够方便使用地铁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特征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特征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王宇宁;运迎霞【摘要】Th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station consists of two aspects :mi-croscopic commercial environment and macroscopic commercial environment .Built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this paper used top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of six typical stations of Tianjin Metro Line 1.There is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class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in the commercial envi -ronment,that th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of the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city center is better than the ones located in city periphery region.Then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 location,class and function to improve th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stations which located in city periphery region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包括微观商业环境和宏观商业环境两个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