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中国城市发展区域层面的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重构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沿海的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迅速膨胀,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地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在作适应性的调整。

城市层面

●城市病的出现并迅速蔓延

交通拥堵

住房困难

环境恶化

公共服务差

●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

●城市竞争力不高

●城市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就业与居住问题

●……

中国区域与经济发展格局

为什么要关注城市与区域问题?

全球化的加速,区域(都市区)成为了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如,长三角城市群,认为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城市区域化:城市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问题的区域化

城市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日益重要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分析工具与手段

经济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解决城市与区域发展中产生问题的重要工具与实现手段。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目标

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明确提高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战略的要求

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1) 地域性或空间性

(2)区域存在于主权国家疆域内(或等同),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者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如次一级行政区或特殊地区)。

(3)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4)区域的专业化分工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三)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四)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关注重点

理论层面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实践层面

●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多种经济学方法加以解决

指导区域规划与区域开发

城市规划经济学理论框架

从工程技术到政策工具

成本——收益分析: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对投入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与预期成本相比,地方会认为比较满意的收益值。如果成本超过了收益,规划分析将得出这样的判断,项目将面临经济亏损而不是经济获利。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一般用来检验增加或减少经济物品对目前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它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决策技术。边际分析考虑了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成为经济学思考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竞标地租是指人们愿意向不同位置的土地支付的最大费用。它是竞标者为了某项用途而利用该地所愿意支付的最高费用

巨型城市地区:巨型城市区域一般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城市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城市区域,人口可能高达2000-3000万。

创意城市:

信息技术对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

信息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土地利用城市居民出行各方面影响):

麦肯锡报告出个论述题:

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城市的劳动力市场

城市的产业结构

城市基础设施

人力资本

文化和舒适度

人力资本是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支出(直接成本)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间接成本)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将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人力资本最明显、最直接的作用的是要素生产率。这种影响是其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的复合

内在效应表现为高人力资本可以获得高收入,即劳动力的收益递增,内在效应一般通过正规或不正规教育获得;

外在效应则产生于不脱离生产岗位的在岗培训和“边干边学”,它表现为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都发生递增。

主导产业的概念: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霍夫曼系数: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国际贸易的促动

区位墒的概念:Q=(j1/j2)/(b1/b2)

j1和j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同产业的就业人数。

Q1和Q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就业人数。

Q代表研究区域产业区位商。Q>1,表明该产业在研究区域中集中化程度高于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产品输出规模越大。Q越大,表明集中化程度越高。Q<1,说明这个产业就不是研究区域的专门化部门

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一个动态的、与高技术产业相对应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及不同发展阶段,传统产业的内涵是不同的。

就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传统产业主要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初级产品加工和重化工发展阶段成长起来的一系列产业群,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工业、纸品加工业、建筑建材工业、机械设备工业、一般家用电器业、石化工业、冶金工业等等,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

从生产要素密集度来看,传统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工业化以来,发达国家就以“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正面临着传统产业高峰与高技术产业高峰相当接近的“双峰逼近效应”的压力。一方面,传统产业潜力还需要继续挖掘,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又成为地方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正确认识传统产业的重要性,挖掘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并处理好其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产业规划

产业链概念: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它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产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因素

1.自然因素

2.竞价地租

3、成本因素

4、收入因素

5、利润率

6、社会文化因素

当前产业结构的空间变化

1、变化的总体趋势

1)地租规律作用明显

(2)集聚仍为主导

(3)布局弹性增强

2、制造业空间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因为技术的进步而不再过分注重运输成本和输入的资源,而转向了注重市场潜力、集聚效应、劳动力因素、投入的资源和能源、通讯和运输等基础设施、税收和政府政策,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

在国家内部,许多经营业务的最优位置也从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和大都市转向边远地区,从“福特生产技术”到“后福特生产技术”的转变而变化。后者强调了纵向一体化、资源外包、柔性专业化,小规模制造工厂(多址工厂)的利用和主要对熟练的劳动力的需求等。

这导致选址的范围已经明显开始由城市转向郊区或者由城市转向农村,而且,新兴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促使了新的城市出现。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相继迁出市中心或被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以产业层级和融合度更高的制造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的工业区在城市边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1)都市型工业逐步兴起

(2)产业园区经济日臻成熟

城市土地的涵义与特性

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内陆地和水域以及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从地域上看,城市土地有三个层次:

城市市区(建成区)的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狭义的理解。

城市规划区内,目前大部分仍为农副业生产和村镇占用的土地;

城市行政区的土地,包括城市规划区和城郊土地

三个属性:

1、自然特性——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

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土地自然供给的有限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这使得由于位置不同,其使用存在差异。

城市土地主要以其承载力服务于人们,并为人们的各项活动提供场所,为城市建设提供地基和空间。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2、城市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首先,供给人们从事各种城市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其次,特定地段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

因此,在供给稀缺性和位置固定性基础上出现了土地占有的垄断性和地价的昂贵性。

土地的资产性

土地作为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和交换价值;

土地可以被占有和控制,具有保值性。同时可流通,可以增值;

土地的资产性

城市土地区位的重要性。土地的位置影响其价值,从而产生土地级差收入。

而城市土地区位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状

况。

土地报酬的递减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土地集约利用的限度。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多样性。商业、工业、居住等

3、城市土地的法律特性

主要表现为一块土地在其所有权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可以衍生出其他权力,其中包括使用权、租赁权、经营权、处置权等。

城市土地供给:指城市范围内提供给人们可资利用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以及可供每一项用途的土地数量

土地供给划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前者是自然实际所能供给的各类型土地的数量。它是无弹性的。后者指土地具有多种用途,用途可以相互竞争和相互置换,它是动态的和有弹性的。但各类用地的弹性是不同的

城市土地供给的扩大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外延式地扩大城市土地供给规模,即通过减少其他用地,如农业用地,绝对

地增加城市土地供给面积。新城区开发属于这种方式,在我国通过政府向农民征用土地,然后在新征用的土地上进行开发,使之成为城区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比较直接地扩大城市土地供给的方式。

另一种是内涵式地扩大城市土地有效供给,即通过规划调整或者增加单位土地投资

的方法,更集约地利用现有城市土地。旧城改造属于此种方式,可以在现有城市土地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相对地扩大城市土地经济供给,这是一种比较间接地扩大城市土地供给的方式。

影响土地需求的因素有:

1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2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

3土地质量。质量好,需求高

中国的城市土地市场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以土地其

他权利的让渡、租赁、抵押、证券化作为基本内容,允许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组合,鼓励公开、公平竞争以及具有较强约束力的规范化专业性市场。

城市土地市场的核心是土地最终所有权和他项权在经济上相分离的,其他权利来自

于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相关权能,如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利用城市土地市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一般来讲,由国家土地管理部门

代表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使用人的市场称为一级土地市场,土地使用权的再转让市场称为二级市场。

城市空间扩展包括内涵式及外延式两种不同形式。

前者主要表现为城市土地的再开发,也就是通过对城市建成区内土地进行资本的再

投入,改变城市土地用途或者增加原有土地开发强度,如新增商业及住宅建筑面积来满足增加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的三维空间重构。

后者主要表现为城市在二维空间的连续或者跳跃式的扩展,通过兴建开发区、大学

城、卫星城等模式,实现预定的扩展目标。

中国城市空间增长概括为三种典型模式,即

单中心块聚式(包括同心圆扩张、轴线带状扩张)

主—次中心组团式(跳跃式组团扩张、卫星城式扩张、开发区式扩张)

多中心网络式(簇状生长、城市带模式)

中国土地使用结构变化

首先,表现在各种城市用地比例结构上的变化。

其次,表现为城市土地使用空间结构的变化,最为显著的表现在工业用地、居住用

地和商业用地空间结构的变化。

住房的特征和属性

?住房过滤及机制:所谓住房过滤,是指在住房市场中,最初为较高收入者兴建的住

房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老化折旧,使住房服务功能降低,较高收入的房客为追求更好的住房,放弃现有住房,而由较低收入者接着使用这一住房的过程。

?住房的耐用性特征决定了住房过滤作用的存在。通常来讲,新建的住房经过多年使

用后,本身的产品质量会逐渐下降,过滤机制此时就会发生作用。那些经济实力强、对生活质量追求高的住户就会迁出并寻找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更高的住房,原有的住房又会有新的住户进入。

中国城市住房供给问题:

3

影响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

(1)住房价格

住房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向反方向变化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需求的数量越大,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2)收入水平

一般来讲,家庭收入越高,用于购买住房的资金积累程度越高,势必买房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在支付生活、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开支后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拿出用于购房的昂贵支出,导致买房愿望破灭

(3)住房品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住房品种和住房结构存在着很大的认同差异。同时,一个家庭的人口也是选择住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口需要不同的住房面积和住房结构。

?在一个家庭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和子女对住房需求的目标也有很大的差

别。甚至包括文化层次、道德修养、情趣爱好等偏好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住房选择的结果。

(4)住房区位

?随着土地制度、住房分配方式的改革,城市居民对住房区位的选择也由被动变为主

动,择居行为已成为城市住房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区位的房价、交通、环境、学校、生活方便程度都影响着人们的选址取向。在有着较高舒适度的地区的租金或者房价会比较高。

(5)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结构(年龄、素质、地区、

性别等)的变化。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促使城市人口流动的空间范围拓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城市,使城市住房需求随之增加。随着城市化水平逐渐趋于成熟,居民的住房需求增速也会放缓,对住房的质量要求也会逐渐提高。

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和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等方面。家庭周期理论。随着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和高素质人才的增加,对高档住房的需求量也会大大的增加。

(6)住房政策

住房政策的基础策略是对中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分别采用不同的住房供给政策。即通过经济适用住房来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通过购买商品房解决中等以上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通过由政府提供廉租房或住房补贴解决最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这种分类解决住房的办法,无疑从多渠道提供了城市居民的住房产品。

居住分异的绅士化: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中国的城市空间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以居住空间分异为代

表的社会空间分异已成为当代城市转型的普遍特征。

?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受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构成的影响,

呈现出多极化分布的趋向,特别是受经济发达程度和历史原因的局限,在不同的城市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城市中心区

?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中心,都或多或少地留存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均质化住房社区,

当前的旧城改造力度正加速改变着这一现象,呈现出插花状的分布特点。

?这些主要是住房制度改革中由原机关企事业单位转卖给职工继续居住的住房小区。

这种居住区在不少大中城市的老城区都可见到。

(2)城乡结合部

?由于城乡结合部住房开发密度不取决于交通成本、城市规模和其他影响土地价格的

直接因素,土地价格一般只表现在农田价值和开发价值上。这就决定了该区位必然成为商品化住房建设的初期热选区位。加之,这些区位的住房开发密度相对老城区要小,且房价较低,随着城市交通(公交、轻轨)和城市生活、教育配套设施的快速跟进,使这些区位的住房不论在社区规模或是住房标准和质量,以及居住环境上,都大大超过了相对拥挤的城市中心的居住区。

?在这类居住区里,往往集合着多层、小高层、花园式洋房、联体别墅和独栋别墅,

形成了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的格局,其异质性表现十分明显。这些新型居住区与发达国家城市居住空间贫富邻里分明的大尺度居住区隔离截然不同,成为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重要特征。

?在城乡结合部,也分布着不少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社区。这类居住区主要由经

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组成。

(3)城市郊区

?郊区住房由于土地价格较城乡结合部更低,但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因此,

以湖景山水别墅为主要模式。供给对象主要是家庭收入高的有车族。

?在这类住房区内,大多为高档独栋别墅,住房占地面积较大,功能设施齐全,生活

舒适程度更高,一栋别墅售价一般都在几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以上。

?随着中国住房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住房空间分异的速度正在加快。它体现了住房

制度改革后的城市住房商品化发展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反映出不同经济地位的各类家庭对住房需求的真实意愿。

?伴随着城市中心区、城乡结合部、城市郊区住房建设的发展,一个高中低不同档次

的住房产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城市住房的空间区位分布逐渐趋于明晰,为不同收入阶层实现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提供了实物条件。

当斯定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当斯(Downs)对诱发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三头齐发原则”,即如果在

高峰时间特别拥挤的地段交通条件一旦大有改善,就会导致三种情况,从而使这种改善全被抵消。(1)汽车驾驶者原来走别的路,现在都挤到改善地段;(2)汽车驾驶者本来在其他时间行车,现在集中在同一时间行车;(3)汽车驾驶者本来乘坐公共交通,现在驾车通过这一改善地区。这三种情况将导致新的交通量的产生,有人称之为诱发交通。

●根据这一原则,交通拥挤与交通设施不断改善之间的矛盾可以描述为:交通拥挤→

交通设施改善→交通拥挤缓解→更多的交通需求→交通再拥挤→交通设施再改善→交通拥挤缓解→更多的交通需求→……,这种交替循环过程最终只能是创造了局部范围的经济效益,而对交通拥挤的缓解却微乎其微。

拥挤定价:一般指利用经济学中的价格原理对交通需求加以限制使系统处于最优或者适度拥挤状态的交通管理手段

城市交通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交通环境日益恶化

2、交通供需明显失衡

3、交通结构不够合理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空港都市区的概念:机场周边地区产业快速增长与集聚的现象

交通需求管理(TDM)

所谓交通需求管理,广义上是指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促进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动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从狭义上说,是指为削减高峰期间1人乘车的小汽车交通出行量而采取的综合性交通政策。

低碳经济概念:

环境外部性:

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所承担的那部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存在着差异,也就是污染问题,而污染造成的各种损失没有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得到反映,也就是私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了外部成本。外部成本不会在市场上自行消除,而是将经济上不利因素转嫁给他人。而这一过程又往往是发生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之外,不受市场力量的约束,长久以来就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由于环境的外部性,致使外部费用不能反映在价格信号上,无法通过其产品的价格杠杆来控制排污量。

市场

理想状态的市场应该是:1)充分竞争的;2)信息完备的;3)不存在外部性。

最优污染水平:

所谓最优污染水平,是指能够使社会纯收益最大化的污染水平

生态环境补偿: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为目的,以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活动为对象,以生态环境恢复为主要内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监督为保障条件的环境管理制度。

低碳城市,能源消费与城市空间的关联,要看一看。

排污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来进行污染排放控制。

公共产品是具有普遍公益性、使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特征的产品。

根据一般消费上绝对和相对的非竞争性,城市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大类。

●纯公共产品意味着,在现有的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并不需要增加供给成

本;同时,任何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此类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实行定价并由政府提供产品

及服务,如城市绿化设施、环境设施、城市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

●对于那些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常常称之为准公共

产品。准公共产品则可能是部分竞争性的,因而也往往是可以排他或部分排

他的。

城市公共财政理论是指政府凭借政权,为实现其社会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参加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

城市公共财政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就是:

●参与并引导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对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

●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与增长。也就是说,当出现市

场配置资源低效或失败时,公共财政通过预算、税收、财政投资等政策手段

进行调节,以优化资源配置,如提供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公益性服务,引

导产业发展方向等,以实现收入的基本公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快速增

长。

城市公共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公共利益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协调现象明显

近些年来,虽然城市政府在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快速的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规模扩张,还是难以满足公众需求的增长,城市公共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同时,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并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很多大中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成为了新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增长的不对称现象加剧

中国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但由于城市公共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小于需求,不能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需要。

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部门福利逐渐减少,以前由企事业单位自己承担的部分服

务改由政府所提供,使得城市居民的需求与政府供给之间的差距拉大。

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数量、质量与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开始从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表现在医疗、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的消费增长要高于总消费的增长。但是,城市公共产品的供应却显得明显不足,如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使得城市居民的发展需求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之间不对称现象加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民生与稳定和谐。

(3)公共产品产出中的过度超前或者严重滞后现象并存

城市公共经济发展不当,是中国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

●一方面是城市公共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公共投资的巨大浪费。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造成城市应该具备的功能缺失;城市公共投资浪费,使投入没有形成相应的产出,或产出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相对于城市系统来说是多余的,起不到强化城市功能的作用,还徒增了城市的发展成本,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导致巨大的城市浪费。

其根本原因是对城市公共投资的使用没有长远的规划,缺乏应有的制约、监督机制,更没有对公共投资是否有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强化及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4)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空间配置失衡

在不少城市也出现了公共产品与服务空间配置比例失衡的问题。

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中,开发商处于趋利心理,表现出对规划中的公共产品的不积极,甚至将原定的公共服务区位改作他用。如在城市街区缺少标准的绿地、开敞空间和停车泊位,以及承接流动人口的居留场所,特别是城市中义务教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配置的不均衡,引发了大量的城市社会矛盾和不和谐现象。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创意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意产业实指文化创意产业,狭义的创意产业指运用创造性智慧进行研究、开发、生产、交易的各种行业和环节的总和。

创意城市不是严格的学术概念,而是一种推动城市复兴和重生的模式。它强调消费引导经济、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经济发展。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边际分析即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 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小编收集了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一】读了奥利沙文的《城市经济学》,收获蛮多的,从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土地租金与土地利用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由此对于城市经济学更加了解,对于我们学习房地产经营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学到了城市经济学五个公理:通过调整价格实现区位均衡,自我强化效应产生极端结果,外部性导致非效率,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城市中每一个组成因素,我们都可以用这五个公理之一来解释,也可以利用这五个公理对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对于我们房地产的投资建设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在进行房地产投资建设时,可以根据城市的环境,结合这五个公理,进行有效率的投资建设活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土地租金版块则让我们更加了解制造业,写字楼,家庭各个部门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支付意愿,由此可以预测不同区位土地的利用模式。对于我们房地产开发来说,知道不同区位土地的利用有利于结合不同的区位特点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而对于城市人口分布,居民的居住选择来说,邻里、教

育、犯罪等因素是有很大影响的,城市的发展也是受这些所影响,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时,也要考虑城市中所选择区位、开发小区的档次等等对于该城市中居民的影响,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购房者。 读《城市经济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或许有些东西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并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通过《城市经济学》这本书,我们可以以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分析了解这些问题,从而对于问题的了解与运用有更好的效果。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二】西奥多·帕克说:“城市一直是文明的摇篮,在黑暗中散发光和热。”史蒂夫·麦奎恩说:“我宁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待,也不愿在地球上任何一座城市居住。”他们的话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复杂的感情。 从正面看,城市推动了创新、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负面看,城市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噪音、污染、拥挤等。而厂商和居民之所以选址于城市,是因为内部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这些城市问题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人们的决策问题,如:家庭制定效用最大化决策和厂商制定利润最大化决策。地理学是研究事物如何在空间上配置的学科,并回答人类活动的起源地问题。城市经济学将地理学和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研究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城市经济学一般以1965年美国学者威乐柏·汤普森发表《城市经济学导论》为标志。 2、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一、比较利益,二、规模经济,三、集聚经济。 3、集聚经济的内涵: 观点1: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观点2: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4、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关系? 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两者是相互替代的概念。 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联系性表现在①共存性②相容性 5、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一、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工业群集聚经济、另一种是购物外在经济)二、城市化经济 6、配第·克拉克定理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经济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7、三个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农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农业产业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2、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市场。 3、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动力和发动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1、比较优势。2、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3、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集聚经济使厂商向城市集中,从而引起城市的发展。)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原因:由于生产服务产业与生活服务产业构成城市的第三产业,它们在很长的时间内将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 8、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影响: 从直接作用于城市化的制度来看,一切涉及经济要素和人口流动与聚集的制度安排都影响着城市化进程。 从间接作用于城市化的制度来看,一切作用于工业化的具体制度都会通过工业化而间接地作用于城市化。 9、依据经济结构变变化的三个阶段——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工业经济过渡到第三产业经济,第三产业部门继续发展进一步成熟,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一、城市化。二、市郊化。三、逆城市化与内域的分散。 10、城市经济增长的内涵:城市经济增长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1、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国民收入指标和就业量指标。 12、城市经济增长问题的几种主要模型: 一、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1、城市基础部门模型,2、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二、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1、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2、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补:在城市经济中,供给的基础包括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专业化协作程度和投资环境】这三方面相互影响,会使城市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获得经济增长。 13、城市经济增长的两种模式及其特征: 一、粗放(外延)型增长模式。 (特征:①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而也是低效的。A是物质生产的内部不经济性b是物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c是政府目标结构中的增长偏好②粗放型增长模式往往伴随着规模效率的损失) 二、集约(内涵)型增长模式 (特点:①要素组合质量优化②只是程度的提高③资源的重新配置④聚集规模经济)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 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方伦:《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载《区域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3.林德全:《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6年专辑。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再兴等编:《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界定 二、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主要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 教学时数:3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 三、区位因素 四、区位决策

《城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城市经济学》 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城区(urban area) 2.大城市地区 二、单项选择题 1._____ 是城市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科区分点。 A.区位选择 B.空间研究 C.城市经济 D.以上都不是 2 ?城市经济学中由区位选择引起的最重要的问题发生在_____ o A.住房 B.工厂选址 C.城市中心 D.城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不属于传统城市的问题的是 A.住房不足 B.环境污染 C.犯罪 D.劳动力不足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传统城市的问题的是__________ A.人口拥挤 B.交通拥挤 C.歧视 D.就业困难 2.城市经济学是研究 _____ 和________ 区位选择的科学 A.经济 B.厂商

C.环境 D.家庭 四、填空题 1.城市化地区包括 _____ 和 _____ o 2.城市边缘是 ______ 的城市化地区。 3.传统城市问题包括住房不足、环境污染、犯罪、人口和交通拥挤、_______ 和 五、判断说明题 1.大城市地区不包含乡村地区。 2.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等同于市场方法。3?城区产业不能以农业为主,但可以有农业。 六、简答题 1?为什么称为城市经济学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或构成 七、论述题 如何看待城市问题? 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为什么城市会存在 一、名词解析 1.机会成本

2. 绝对优势 3. 规模经济 4. 木地化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域是工厂生产价格 家庭生产的区域。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出 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同的 C.不一定相同 3. 以下是互补品的是 _____ o A. 服装和饮料 C.冰淇淋和牙膏 4. 企业群落 _____ 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A.提高 C.二者没有关系 5. 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之间的贸易会 A.增加 D.二者没有关系 6. 如果在交通运输屮规模经济的存在,商品的运输成本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而— A.增加 B.不变 C.下降 D.二者没有关系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 所有。 A.国家 B.农村集体 C.城市居民 D.以上都是 三、多项选择题 1. 城市工作机会集中的原因包括— A. 地区的比较优势 B .生产的内部规模经 济 C.生产和销售的聚集经济 D.城市的交通优势 2. 下列对运输规模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___ A.运输成本随运输量的增加而下降 B.大宗运输将可以形成 C. 贸易企业将建立,替代家庭收集、运输、分配商品 D. 贸易企业在交通成本低的交通要道——路口、港口、河流交汇口选址 四、 简答题 1?城市发展的条件 2. 规模经济的原因 3. 聚集经济的类型 五、 论述题 D. A 和 C B.相同的 D.以上都不是 B.项链和手机 D.裤子和鞋子 B.降低 D.看具体情况 B.减少 C.不变

2021年区域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欧阳光明(2021.03.07)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五年九月毕业二十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在区域经济合作下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研究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

中日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治理模式研究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区域经济法制规制研究 从区划经济到区域经济 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与APEC的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与吉林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民营企业、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动关系分析 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香港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 城市经济区域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我国的战略对策 “增长极”理论影响下的我国西部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地理的结构演进与思维特征 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海洋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区域经济有序程度的微观度量 中国财政分权机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效应 主导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大成集团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因素影响研究 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 国内新兴财经报纸区域经济报道研究 市场与行政双重逻辑下的区域合作制度变迁 成都市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 博弈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运用研究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云南乡村区域中心发展模式研究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选择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 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评价与应用 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经济合作的构想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公正探析

周伟林《城市经济学》

周伟林《城市经济学》目录 第一章城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1.1 城市和城市经济学 1.2 城市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第二节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2.1 城市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 2.2 城市经济学:若干前沿问题 2.3 本书概要 第二章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城市的出现 1.1 从农村到城市:一个简单的城市模型 1.2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1.3 动态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 第二节城市集聚经济———实证研究和应用 2.1 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2.2 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政策 2.3 中国城市的集聚经济 第三节集聚经济研究前沿 3.1 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的研究 3.2 外部性和城市形成 3.3 规模报酬模型 第三章城市企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经典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1.1 韦伯模型的基本框架 1.2 韦伯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1.3 韦伯模型和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区位模型———理论的扩展 2.1 中间区位原理 2.2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 2.3 穆斯区位模型

第三节城市企业区位理论前沿 3.1 引论 3.2 制造业企业选址理论 3.3 零售业企业选址理论 第四章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 第一节中心地带理论与城市体系 1.1 中心地带理论 1.2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理论 第二节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分析 2.1 外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2.2 内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2.3 异质家庭的城市体系模型与城市收入差异分析 第三节城市体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1 对规模—等级规则的再回顾 3.2 城市体系理论和规模—等级规则 3.3 城市体系的随机增长模型:规模—等级规则的另一个解释第五章城市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基本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1.1 经济基础模型 1.2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1.3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的讨论 2.1 增长乘数效应分析 2.2 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2.3 城市经济增长的累积因果效应 第三节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 3.1 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3.2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分析 第六章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土地 1.1 城市土地的涵义 1.2 城市土地的特征 1.3 城市土地的分类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学、应用性、综合性与边缘性。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区位理论就是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和最佳空间结构的理论。 区位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以及市场区位论。 古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 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酝酿阶段:20世纪20至50年代初 2.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

艾尔伯特.赫什曼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 埃德加.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3.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 ●“十一五”规划时期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区域与区域分异的基础 1.区域与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即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且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2)区域内部具有经济活动的一致性(相似性)或关联性。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在区域经济合作下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研究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 中日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治理模式研究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区域经济法制规制研究 从区划经济到区域经济 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与APEC的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与吉林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民营企业、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动关系分析 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香港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 城市经济区域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优势论与我国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我国的战略对策 “增长极”理论影响下的我国西部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地理的结构演进与思维特征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海洋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区域经济有序程度的微观度量 中国财政分权机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效应 主导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大成集团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因素影响研究 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 国内新兴财经报纸区域经济报道研究 市场与行政双重逻辑下的区域合作制度变迁 成都市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 博弈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运用研究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云南乡村区域中心发展模式研究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选择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 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评价与应用 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经济合作的构想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公正探析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实证研究(1978~2004)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 1 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1956年胡弗《区域经济学导论》 (1)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经济区域。(强调空间) ①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多为具有相对完善的点、线、面结构的功能区。如:地域生产综合体、行政—经济区、 核心—边缘区,通常为异质区。 ②人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划分的经济区域,通常属于同质区。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强调经济活动) ①区域经济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经济活动。 ②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或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 ③在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并不具有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 ④国家尺度以下的地方经济,以及城市经济都可以被看作是区域经济。 ⑤在中国,区域经济往往还特指行政区经济。 2 经济区域的特点。 (1)、有限的空间。(2)、往往包括在一个国家的疆域内。(3)、经济上完整。(4)、在经济系统中具备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3 古典区位论的缺陷。 (1)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 (2)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往往不一致 ¥ (3)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导致区际间不平衡 (4)研究方法局部均衡,静态 (5)单纯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区域早期区位论:重商主义贸易观 古典贸易与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古典的区域经济学时期——古典的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 的研究 … 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 应用型的区域模型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区位与区位决策的含义。 (1)区位:指可以供(经济)活动选择的位置或者是(经济)活动位置的确定过程。 区位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最有利的有限空间范围。(特定空间,寻找最优空间过程) (2)区位决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得不为自身或所代表的机构(企业、社团、政府等)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之中,凡是要涉及到地点、距离、范围等区位因素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为区位决策。 2 区位决策的主体和区位决策主体的决策范围。 (1)厂商——在其市场区域范围内。(2) 居民——在有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3) 政府——在其行政管辖界限内。 ; 3 厂商的区位决策(厂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决策) (1)草根企业(Grass-roots Enterprises):是指那些经营活动集中在它们的起源地、主要面向本地市场的小型厂商。 草根企业建立的最直接基础,是它们在自己的诞生地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经济要素、特别是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等不动产在内的不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并且在它们可以达到的市场范围内存在着对其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系统内的两个主要力量:第一个是市场的力量;第二个是政府的力量;城市规划代表了政府的力量。城市经济学追溯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威伯尔。汤普逊1965年出版《城市经济学导论》是城市经济学独立的标志。阿隆索,穆斯,缪尔斯三位提出的城市土地和住房理论为城市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他运用经济学基础理论揭示出的经济运行原理来分析城市经济问题和城市政策,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2.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具有独特特征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特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空间关系的分析。 3.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学。对城市问题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涉及三种关系:即市场经济关系(是指众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公共经济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外部效应关系(是指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 城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基础理论;城市问题分析。 基础理论包括宏观的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增长理论;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和城市公共经济理论。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城市问题分析主要针对“城市病”,如交通拥挤,失业,城市犯罪,城市贫穷….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对的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即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矛盾就有分配方式问题,主要有两种分配方式:市场的分配方式和计划的分配方式(政府)。 经济人定义:就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所以有了效用最大化(是指消费者)和利润最大化(是指厂商)。利润=销售收入-成本=(产量x价格)-(劳动成本+资本成本+土地成本). | 边际效用的定义:在商品市场上,消费者每多购一单位的商品,都会给他带来新的效用,这新增加的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效用就称为边际效用,有了边际效用就会随购买量的增加效用减小,称为边际效用递减率。边际效用与收入分配;边际产出与总成本分配。 需求曲线是下降曲线;供给曲线为上升曲线;两线交点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此时生产者为利润最大化,消费者为效用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 第二章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有三个:土地规模;人口规模;就业规模。人口规模和就业规模。之间的差距,由一个带眷系数所决定。即每个就业人口抚养的非就业人口数。解释城市形成的经济学三个基本原理: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集聚经济原理;城市的集聚力和分散力作用带来城市的均衡规模和最佳规模,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交点是城市的最佳规模。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的最左交点是城市的最小规模,最右交点是城市的均衡规模。通常均衡规模大于城市的最佳规模,我们说城市规模过大是指城市均衡规模大于城市的最佳规模。 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不可再生,不具可持续),资本(可再生,三项要素中最具可持续),劳动(可再生,不具可持续)。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力; 经济增长。即产出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外延式增长(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如增加土地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内涵式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如知识经济,创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靠内涵式增长。 为什么要对外招商引资因为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比与生产技术有关,资本增长率=城市内储蓄率+资本净流入增长率。如果生产技术,城市内储蓄一定,只有靠资本净流入增长率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资本净流入增长率只有靠增加资本流入量,所以。。。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 区域经济学 主讲教师:韩淑梅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首页)

导论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传统意义上的区域 区域: 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解

自然地理学:自然区域 政治学:行政区域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不同学科理解的共同点: 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某种活动空间分异规律的一种认识。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特点: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经济区域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3、任一经济区域都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一般说来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国内与国际。一国范围内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世界经济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 划分经济区域的方法: 1.按照同一性或均质性的原则进行的划分 2.按照功能划分 3.按管理职能的划分 十大经济区域 东北区(辽、吉、黑)、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12省市区辽、冀、京、津、鲁、苏、浙、沪、闽、粤、桂、琼)中部地区(9省吉、黑、蒙、豫、晋、鄂、皖、赣、湘)西部地区(10省市区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 三、区域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四、区域开发 ?定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的、不合理的,就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中国城市发展区域层面的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重构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沿海的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迅速膨胀,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地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在作适应性的调整。 城市层面 ●城市病的出现并迅速蔓延 交通拥堵 住房困难 环境恶化 公共服务差 ●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 ●城市竞争力不高 ●城市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就业与居住问题 ●…… 中国区域与经济发展格局 为什么要关注城市与区域问题? 全球化的加速,区域(都市区)成为了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如,长三角城市群,认为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城市区域化:城市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问题的区域化 城市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日益重要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分析工具与手段 经济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解决城市与区域发展中产生问题的重要工具与实现手段。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目标 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明确提高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战略的要求 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1) 地域性或空间性 (2)区域存在于主权国家疆域内(或等同),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者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如次一级行政区或特殊地区)。 (3)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4)区域的专业化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