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研究参考文本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研究参考文本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研究参考文本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研究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建筑火灾中人员

疏散研究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0 引言

一般来说,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建立在消防工程学科

基础上的一种新兴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主要运用了消

防工程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根据每个建筑物的结构特

点、用途以及内部可燃物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

者根据每个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位置条件和功能条件及其

它,来自由地选择为达到最佳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

种各种防火措施,并最终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来构成该

建筑物的综合防火安全设计方案,从而为建筑物提供最合

理的防火保护,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成本。

因此说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一种全新的防火设计理念。

如在执行现行规范时,当某个建筑的防火间距未能达到规范的要求时,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或者说是减小开窗面积来进行弥补;如果当安全疏散距离比较长时,也可以通过增加安全出口或者说加强防、排烟设施来进行保证;如果当防火分区面积已经超过规范规定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自动喷水灭火设施来进行补充,对某一个建筑物,当某些方面不能达到必需的消防规范要求时,是可以采取其它措施补救的。

1 性能化防火设计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条件分析

建筑物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在发生火灾情况下的人身安全。这一设计不仅与建筑物的结构以及火灾的发展过程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物内人员的特征有关。所以一般地说,当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应该尽快将楼内人员疏散到楼外的安全区域,这

才是最保险的手段。

如何有效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在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的安全,这是一个涉及建筑物结构、火灾发展过程以及人员行为等三种种基本因素综合在一起的复杂问题。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几何条件已经限定了火灾发展和建筑物内人员活动的空间。

当某一个建筑内已经发生火灾时,火焰和烟气可由起火区向非起火区全面蔓延,尤其是烟气往往可以逐渐蔓延到很长的距离。所有的那些与起火区相连的相关走廊、楼梯甚至电梯井等均可成为烟气蔓延的主要通道。火灾时的浓烟将严重妨碍楼内人员的逃生行动以及消防人员的灭火行动,从而最终使建筑物内的人员生命和物质财产遭受重大的损失。

建筑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一般指的是在火灾烟气尚未达到危害人员生命的状态之前,就开始将建筑物内的所

有工作人员安全地疏散到主要安全区域的行动。当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建筑物其中的人员能否安全疏散,这一般主要取决于两个特征时间:一是时间是火灾发展到对人员已经构成危险所需的时间,这个一般可称为安全疏散时间;另一个是人员疏散到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总时间,这个称为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如果人员能在火灾达到危险状态之前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便可认为该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设计对于火灾中的人员疏散是安全的。 2 基于性能化防火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策略

首先我们可关注到建筑的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需要我们要使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要大于需用安全疏散时间,这样一来,才能有效确保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疏散到安全的区域。这个我们可以依据以下三个原则来提高建筑物的火灾疏散安全性:一是加强火灾预防的相关措施,防患于未然,这个本文就不再赘述;二是在

建筑火灾发生后,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来延长可用疏散时间,最后是采取措施减少必须安全疏散时间,对于减少需用安全疏散时间,可以从缩短人员反应时间和缩短人员行动时间入手同时进行。

2.1 延长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设计策略一旦建筑物中火灾发生后,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充分延长可用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

2.1.1 合理设置建筑的结构耐火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建筑时,所采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和相关构件要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要能确保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致于把整栋建筑物都烧垮,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人员疏散以及消防员灭火。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时,建筑材料以及构配件的选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建筑设计人员应该负有合理选择各种防火建筑材料的责任和重担,要在保障一定的耐火能力的同时,必须了解各种建筑材料

构配件的性能,然后结合设计实例,选用既经济又合理的构配件,最终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经济。

2.1.2 合理设置建筑的防火分区因为在实际的火灾中,建筑内的火焰和烟气蔓延速度很快,因此人员撤离的速度往往跟不上,这样以来,必须合理设置水平和竖向的建筑物防火分区,要将火灾局限在界定的范围内。一般可采用的分隔措施主要有防火墙,防火卷帘以及自动喷淋,水幕分割等。

2.1.3 合理设置建筑的防烟分区建筑物的防烟分区一般可以采用隔墙、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者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建筑梁进行分别划分。挡烟垂壁一般是指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的,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cm 的固定或活动的建筑挡烟设施。活动挡烟垂壁是指火灾时因感温、感烟等控制设备的作用,可以自动下垂的挡烟垂壁。在建筑防烟分区中应该尽可能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

利用窗户、阳台、凹廊或者说是专用的排烟口,使每个房间都尽可能有自然通风的可能,减少机械排烟装置及相应的功能房间的排烟系统,节约建筑造价。

2.2 缩短需用安全疏散时间设计策略

2.2.1 减小建筑火灾发现时间首先是减小火灾发现时间,对于那些采用现代技术的建筑物来说,就是建筑火灾探测系统的灵敏度,减小建筑火灾探测时间。如建筑物的地下室应该尽量使用感温探测器,建筑门厅等位置应选用光电感烟的探测器,而相对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应该尽量选用感温的探测器,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误报,并且充分发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

2.2.2 缩短火灾中人员反应时间当火灾发生后,一般来说,处于建筑中非着火点的人员并不知道火灾发生以及灾情的严重情况,因此要给建筑中所有的人员足够的火警信息。因此,建筑物内的火灾报警和通讯系统可以非常有

效地减少人员对火灾反应时间。一般现场工作人员由于对建筑环境熟悉程度比较高,对各种报警信号也比较敏感,因此应该在明确火灾发生以后,给周围的其他人员提供火警信息,并积极组织人员开始疏散。

2.2.3 缩短火灾中人员行动时间这个就是需要我们制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的预案。如果有完备的防火安全疏散预案,就能够大大缩短建筑火灾中人员的行动时间,保障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一般正常状态下人员的出入流线和火灾时的疏散途径相对来说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当电梯等在紧急状态下常常不能很好地供人逃生使用,而建筑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自动落下的同时也可能造成疏散路线与正常交通路线的相对不一致,因此我们在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根据场所的具体平面布置以及防火分隔物的具体情况,在科学划分建筑物疏散单元的基础

上,规定不同疏散单元内现场群众疏散线路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疏散组织职责,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疏散线路的畅通。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文本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 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 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 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 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 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 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 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 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 “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

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 设计的思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应该说现行的、条文式的设计方法对上述的问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存在的最大弱点是没有清晰、统一的安全水准,无法体现各消防系统间的协同功效,并导致综合经济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项目所特有的危险和防护这些危险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消防对策,所有系统都综合其中,而不是分别独立设计的,人们除了可增进对潜在的损失了解外,这种综合性工程方法通常可提供更具体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基本步骤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过程应该分为七个基本步骤: (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对建筑的工艺特征做专门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 ●本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型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等功能。系统包括以下内 容:手动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警铃和水流指示器等报警装置,系统同时监视 消火栓按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等的动作信号。 ●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所有消防信号将显示于总控制屏上,以便一旦发生火灾时,可迅速报告 消防局。 ●消防总控制室内有以下设备:消防系统主机(工作站)、火灾视屏显示屏(LED)、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总控制屏、消防联动控制盘、消防专用电话主机、应急电源配电盘和UPS电源、消防系统 运行记录打印机等。消防控制室可监听所有消防电源设备的状态。另外,消防总控制室内设置 一部直拨消防单位的外线电话,并同时提供与消防电话插孔匹配的手提电话。 (1)火灾报警系统保护目标 ●快速火灾探测 ●准确定位火灾地点 ●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警示相关人员以实现: ●快速疏散建筑物内人群 ●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救援措施 ●指示相关消防设备动作以实现: ●自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水系统灭火设备 ●联动火灾隔断手段如关闭防火卷帘门和防火阀等 ●开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防排烟设备 ●开启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应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消防管理条例和标准。 ●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严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避 免误报。 ●系统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安装调试、 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各方面均简便易行,并适合建筑特点,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在系统设计时应明确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且系统的各项技术规范 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预留该系统与综合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系 统的各项技术规范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优化设备配置,考虑了整个建筑全系统的统筹配置,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和管线的混乱局面。 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冗余度:探测点与控制点的容量上及回路卡的设置上均应保留不少于20%的扩展余地。报警系统施工主要程序:

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博物馆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设计依据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施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2.工期 工期目标: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工期为40天。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期为30天。 3.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将严格按有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和工程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合格率达到时100%,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优良。 4.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消防布线的总体要求: 根据消防弱电施工的规,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消防电气的施工布置如下: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J116-88)的要求。管线包括各层公共部分及其它层平面报警回路线、工作电源线、控制线等线管的穿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当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选用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电压等级

不应低于500V。穿线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工艺标准及要点进行。 (2)接线箱安装: 穿线完毕后,要对每回路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满足不了产品或规GB50166--92要求的(20MΩ),应仔细检查并替换。 要求:平稳,底部距地1.5M。安装前应在距盒底100MM处开一个口,并且开口处无倒刺,然后牢固固定在墙上。 (3)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A.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周围0.5m,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宽度小于3m的风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B.探测器底座安装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向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量,入端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结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范文本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矿山火灾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 对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设备、矿产资源以及地表环 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多年来,通过科研人员和现场技 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矿山防 火设计方法和设计规程。但由于各个矿山的开采条件、通 风系统、生产装备差异很大,难以适用统一的标准。因 此,要做好矿山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突出个性化特点的设 计,火灾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为这种思路提供了 实现的依据。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未来消肪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消 防安全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已有学者

研究性能化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文献[2]中给出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定义,并说明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可以达到的效果。但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领域中涉及较少,在矿山防火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笔者根据矿山内因火灾的特点,结合我国矿山多年来对自然发火区防火所取得的经验,探讨丁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矿山自燃火灾防治设计中的应用。 1矿山火灾的特点 1)矿内火灾是在有限空间的井巷中发生的,火焰及有毒气体随巷道内空气流动向各处蔓延,尤其是CO不易扩散冲淡。 2)井下空间狭窄,灭火困难,不便采用大型强力灭火器灭火。 3)矿内空间小,氧气不充沛,煤或者硫化矿自燃时,产

性能化防火设计

1、什么是性能化防火设计?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火灾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是运用火灾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开口、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分布以及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利用已开发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2、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应用领域? 建设工程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就建筑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进行单项或多项的性能化防火设计与评估: (一)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未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不适用于特定建筑情况的; (三)依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关于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构件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规定,难以实现建筑特定使用功能和构造需求的。 对于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不应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 3、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2)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3)与公安消防机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其定量的消防安全性能判据;4)设定火灾场景; 5)公选择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 6)对设定火灾场景下,建筑内的火灾、烟气发展和蔓延过程、人员安全疏散、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等进行量化分析预测; 7)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是否满足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8)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与批准。 4、什么是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常用的判定标准有那些?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是一系列在设计前把各个明确的性能目标转化成用确定性工程数值或概率表示的参数,要体现由火灾或消防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及其内部财产的损害、生产或经营被中断、风险等级等的最大可接受限度。 常见的判定标准包括:构件和材料的温度、气体温度、火灾蔓延、烟气损害、毒性、能见度、热暴露水平、防火分隔物受损和结构的完整性等。一项设计目标可能需要多个性能判定标准来验证,而一个性能判定标准也可能需要多个参数值予以支持,但并不是每一个性能目标都能达采用这种方式表达,因此,在量化时应主次有别,把握关键性参数。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文本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 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 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 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 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 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 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 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 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 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

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去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去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三、性能化规范与性能化设计方法

消防报警系统方案汇总

宁夏博物馆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设计依据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施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2.工期 工期目标: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工期为40天。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期为30天。 3.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将严格按国家有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合格率达到时100%,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优良。 4.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消防布线的总体要求: 根据消防弱电施工的规范,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消防电气的施工布置如下: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的要求。管内线包括各层公共部分及其它层平面内报警回路线、工作电源线、控制线等线管的穿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当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选用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电压等级不应低于500V。穿线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工艺标准及要点进行。

(2)接线箱安装: 穿线完毕后,要对每回路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满足不了产品或规范GB50166--92要求的(20MΩ),应仔细检查并替换。 要求:平稳,底部距地1.5M。安装前应在距盒底100MM处开一个口,并且开口处无倒刺,然后牢固固定在墙上。 (3)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A.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宽度小于3m的风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B.探测器底座安装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向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量,入端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结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防报警按钮安装距地1.5m处安装,安装时不得倾斜、松动。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英国在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安全设计方法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目前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以及两个国际组织-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CIB)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防火建筑所要求的工程工具和方 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美国已完成性能目标和基本完成性能级别分级的确定,并于20XX年发布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加拿大计划于20XX年发布其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英国于1985年完成了建筑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规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于1989年成立了建筑规范审查工作组,起草性能化的《国家建筑防火安全系统规范》,并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澳大利亚建筑-1996》(BCA96),并自1997年陆续被各州政府采用。新西兰1992年发布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1993~1998年,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 部分。互蔓延5 从国外性能化规范的研究过程 看,大部分是首先或同时研究与性能设计有关的消防安全设计评估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是先修改规范,后开发设计指南。

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一、消防报警系统方案 共设置了2台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机,控制喷淋泵、消防泵、排烟风机、排烟阀、防火门、空调强切、广播、警铃、气体设备等。 1.对整个消防系统功能性保养内容: ?通过总线连接各自楼层各类设备:检查烟感、温感、功能模块等运行状态,以确保系统高度得可靠性。 ?对各类探测器,通过交互式方案,实现各种环境得参数设置,以保证探测器无误报状态。 ?系统自动以中文显示所有探测器状态及事件。 ?控制主机操作控制面板、内部卡件、联动控制盘及各接插件清洁,系统功能检查,外围报警元件、控制元件得系统功能检查、各联动控制设备得测试检查工作(定期服务)、软件检测,后备电源系统检测,以及软件正常运行维护;消防报警系统有关得故障排除。 ?中文中央图形管理系统工作站、打印机功能检查、软件检测及正常运行维护。 2.对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功能性保养内容: ?消火栓控制系统 确认火警之后,中央手动操作控制柜可远程手动控制启动消火栓泵。每台消火栓水泵得运行故障讯号可在消防控制台及显示屏上显示,在紧急情况下。 ?自动喷淋控制系统 喷淋泵得自动启动由压力开关联动控制,喷淋系统水流指示器得讯号通过信号模块送至控制机,显示及打印记录。当报警确认后,由压力开关自动启动喷淋泵,在消控中心控制柜上反映泵得工作状态,并可进行直接应急手动启动与停止泵。?防排烟控制系统 当走道、电梯厅等处得烟感探测器发出报警讯号,控制机通过软件预设发出指令输出联动信号,手动/自动打开报警层(或及其上下层)排烟阀,同时开启排烟风机与正压送风机,进行机械防排烟。在消防中心手动控制柜上配有排烟阀、排烟风机得启停按钮,作紧急启停操作。 ?空调控制系统 当发生报警时,由主控制机发出指令,给相关楼层得继电器模块,手动/自动切断相关层新风机。 ?非消防电源得控制系统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浅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2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说明: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工程的 施工、服务和管理。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 传统规范是规定建筑设施的结构要求、耐火要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等;也可以说,传统的建筑防火规范和设计方法,仅规定了防火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设计参数指标,而对具体建筑物要达到的总的安全目标不予要求,也不进行评估。建筑设计者和规范执行者几乎不需要消防安全工程所要求的特殊技术能力,都是依据详细的规定开展他们的工作,对规范不能有任何偏离,即使违规设计微不足道。这种规范的优点是清楚明了,没有为不正当的验收评估留有余地,但其缺点是它使建筑设计千篇一律,因此阻碍了新材料、新产品、新施工技术或者创新设计的采用,很难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而性能化规范,则是只确定建筑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规定一系列性能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性能准则及设计准则,且一般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案 ●本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型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等功能。系统包括以下容: 手动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警铃和水流指示器等报警装置,系统同时监视消火 栓按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等的动作信号。 ●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所有消防信号将显示于总控制屏上,以便一旦发生火灾时,可迅速报告 消防局。 ●消防总控制室有以下设备:消防系统主机(工作站)、火灾视屏显示屏(LED)、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总控制屏、消防联动控制盘、消防专用主机、应急电源配电盘和UPS电源、消防系统运行记 录打印机等。消防控制室可监听所有消防电源设备的状态。另外,消防总控制室设置一部直拨 消防单位的外线,并同时提供与消防插匹配的手提。 (1)火灾报警系统保护目标 ●快速火灾探测 ●准确定位火灾地点 ●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警示相关人员以实现: ●快速疏散建筑物人群 ●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救援措施 ●指示相关消防设备动作以实现: ●自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水系统灭火设备 ●联动火灾隔断手段如关闭防火卷帘门和防火阀等 ●开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防排烟设备 ●开启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应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消防管理条例和标准。 ●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避免 误报。 ●系统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安装调试、 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各面均简便易行,并适合建筑特点,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在系统设计时应明确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且系统的各项技术规均 符合相应要求。 ●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预留该系统与综合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系 统的各项技术规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优化设备配置,考虑了整个建筑全系统的统筹配置,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和管线的混乱局面。 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冗余度:探测点与控制点的容量上及回路卡的设置上均应保留不少于20%的扩展余地。报警系统施工主要程序: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述 建筑设计中,除满足生活与生产所需的基本使用功能 外,保证建筑消防安全应是设计重要任务之一。搞好建筑 防火设计并避免设计出现本质性缺陷,是防止火灾发生、 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环节。建筑防火设计,系指结合建筑 物火灾防治要求,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骤确定建筑物防火措 施的工程行为。按不同方式和依据设计出防火措施,其火 灾防治能力之差异很大。据笔者工作经验表明,制定有效 的规章、规定、标准或要求以有效指导、约束建筑防火设 计行为,是保证建筑物抵御火灾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筑 防火设计赖以规划、操作的依据——技术规范的合理性、

科学性及其与现实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性,将对建筑消防安全功能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沿革及特点 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是从民间建筑设计中约定俗成的规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国家法令、法规的形式发布,用于强制规范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达到一定安全水平的基本要求(一般称之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法规效力和强制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不同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国所采用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基本上是用指令性条文给出的,对其所涉及建筑物的位置、布局、耐火等级和使用性质、内部的建筑消防设施要求逐条作出了规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我们居住的环境愈来愈相对的集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变得日益突出,火灾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越来越不可忽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各种各样的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和实验,人们更加重视对火灾发生的及时发现与报警。2011年,我国公安部消防局公布了当年的全国火灾情况,全国共接到报火灾一共125402起,死亡人数一共1106人,受伤人数有572人,直接造成的财产经济损失有18.8亿元。其中,尤其是在节日期间,燃放烟花原因所造成的火灾有所增多,还有建设施工的工地、以及小作坊和小商店等场所火灾发生的数量较多,同时由于用电用火所引起的火灾,在火灾发生总量上仍然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较大火灾共接报76起,死亡281人,受伤54人,直接财产损失8468.2万元,与2010年相比,死亡人数增加3.3%。全国公司厂房所发生的火灾6779起;居民住宅一共发生了火灾有48548起;而用作仓储场所引起的火灾一共5463起,人口比较集中的场所所发生火灾12471起,因为交通工具事故所造成的火灾13049起;易燃易爆地方事故所发生的火灾407起;城乡火灾总量下降。全国农村一共发生了火灾38469起,死亡349人,受伤15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有39301.3万元。而城市已共引发火灾有43171起,死亡331人,受伤196人,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有55330万元;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火灾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火灾发生的复杂情况了,而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多采用RS-485总线作为通信方式,通信可靠性比较差。所以现在各国更加注重,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开发。现代智能高效的火灾报警系统是一个将信号的检测、传输以及控制集于一体的控制系统, 指引了当今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方向[1]。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职业学院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设计人员:黄建恒- 设计日期: 2015年 12 月29日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说明 消防自控系统产业的形成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建筑物日见增多,并且社会各方面对预防和消除火情十分重视,这样就产生了需求拉动。经过短时间的混乱后,由于国家主管部门的适时介入,有力地整合、规了市场,使本产业在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消防报警系统又称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主机、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传感器、人工火灾报警设备、输出控制设备组成。传感器完成对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的探测,并将相关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完成对信号的显示、记录,并完成相应的输出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设计的是城市职业学院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男、女寝)的消防报警系统。通过对学校消防报警系统的勘察,我们了解了学校消防系统的布局,例如,学校在教学楼各层都按放有消防报警设备(灭火器、消防提示(导向)、声光报警器、感烟、感温探测器、火灾指示灯等),但是根据学校的情况,我们的学校面积比较小,学生人数很多,有时候放学下楼时就特别的拥挤,有的楼层消防设备就不足。所以对于本系统的设计,例如我们在系统设计中增加了消防广播报警系统和导向指示牌。 2设计依据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两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系统中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行业规 ●《安全防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 50348-2004)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系统》(DB33/T334-2001) ●《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50348-2004) ●《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EIA/TIA568A,EIA/TIA569A 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和空间 标准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矿山火灾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对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设备、矿产资源以及地表环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多年来,通过科研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矿山防火设计方法和设计规程。但由于各个矿山的开采条件、通风系统、生产装备差异很大,难以适用统一的标准。因此,要做好矿山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突出个性化特点的设计,火灾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为这种思路提供了实现的依据。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未来消肪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消防安全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已有学者研究性能化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文献[2] 中给出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定义,并说明了矿 山防火性能化设计可以达到的效果。但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领域中涉及较少,在矿山防火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笔者根据矿山内因火灾的特点,结合我国矿山多年来对自然发火区防火所取得的经验,探讨丁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矿山自燃火灾防治设计中的应用。 1 矿山火灾的特点 1)矿内火灾是在有限空间的井巷中发生的,火焰及有毒气体随巷道内空气流动向各处蔓延,尤其是CO 不易扩散冲淡。 2)井下空间狭窄,灭火困难,不便采用大型强力灭火器灭火。 3)矿内空间小,氧气不充沛,煤或者硫化矿自燃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特别是CO,SO2 的含量极高,易 致人死亡。 4)内因火灾征兆不明显,开始仅以井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缓慢增加而显现,从自热到自燃的过程较长,尤其在矿柱或采空区的自燃,难于及时发现。 正是由于矿山火灾的以上特点,更需要在防火设计过程中寻求适合矿山火灾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2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2.1 基本概念和优点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的概念首先在建筑领域中提出。它的主要特点是在防火设计时仅提出消防安全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或指标,而不明确规定设计人员采用某些特定的解决方法。如何达到这一指标要求,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措施完全由设计人员确定,但是设计人员最终要向审核人员证明其所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所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得到公认的,审核人员也要利用相应的评估工具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达到安全目标,其设计步骤如图1 所示。 图1 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1T14:06:46.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0期作者:朱俊 [导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防火方式逐渐显示出了较多的弊端,并因此对防火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6001 摘要: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防火方式逐渐显示出了较多的弊端,并因此对防火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就需要积极开展性能防火设计工作。在本文中,将就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我国建筑逐渐向着结构化、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传统建筑工程当中,还是以“处方式”方法进行防火设计,在该种方式中,对防火设计中的详细指标以及设计参数进行了规定,并因此使设计具有了较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够满足现今建筑设计的要求。对此,就需要能够对设计方式进行积极的改进,通过性能化防火方式的应用提升防火效果。 2 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 对于该设计方式来说,其是建立在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建筑防火设计方式,通过对方案对象火灾场景随机以及确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来判断不同方案的消防安全性是否能够对消防安全目标进行满足,以此在获得最优化设计方案的同时为建筑结构实现合理防火结构的提供。其设计目标为:第一,保护建筑不会因火灾造成较大损失、不会波及周围房屋;第二,能够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设施;第二,避免火势扩大,最大程度减少财物损失;第四,保证生命安全。根据这部分目标,其在实际设计中则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防护设备、建筑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3 同“处方式”设计比较 在“处方式”规范应用中,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条文同规范间存在沟通问题、相互矛盾、不能够给出清晰安全度水准等等,并因不能够发挥设计人员创造力而对建筑消防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性能化设计方式来说,其在对安全工程学方法、原理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火灾发展、蔓延以及发生的基本规律进行考虑,并在对火灾经验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对设计指标以及性能指标进行确定,同传统方式相比,其在设计中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对建筑的特殊用途以及性能进行体现,满足其特定风险需求;第二,更加注重安全目标的达成,而不考虑对什么样的途径进行应用,能够更好的对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进行发挥;第三,在联系工程需求的基础上为消防方案的开发以及选择提供方法;第四,能够在安全水平方面同替代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机制的应用对成本同安全等级间的最佳点进行确定;第五,要求在分析中对多种分析工具进行应用,在对工程精度进行提升的同时对具有革新性的设计进行产生。 4 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用 4.1 确定工程内容 在设计工作进行之前,需要对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做好了解,如建筑使用功能以及建筑特征等,并做好建筑工艺特征的研究,如危险物品使用区、零故障区、一般作业区以及昂贵设备区等。之后,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使用者的特征也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智力、是否睡觉、年龄以及体能状态等,都需要在工程建设前做好这部分内容的确定与把握。 4.2 确定安全目标 在消防设计中,安全设计目标可以说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关系到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水平。一把来说,消防安全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对财产、功能以及生命等实现保护,并保护建筑环境不会因火灾事故受到有害影响。 4.3 转化安全目标 在性能化防火设计中,需要将以往定性的消防目标进行一定的转化,形成具有定量特征的性能化判断依据。其主要判据有:第一,生命安全判据。包括有烟气层温度上限、高度下限、毒气浓度上限、能见度下限以及人员从建筑当中最不利位置到安全地点所需要的时间等;第二,结构安全判据。其包括有耐火极限以及承温上限等;第三,环境安全判据。其包括有燃烧物生成浓度上限以及烟气浓度上限等。 4.4 火灾场景确定 对于火灾场景来说,其是对某个火灾从开始引燃,或者从设定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所可能造成破坏的描述。在实际对火灾场景进行建立时,需要对以下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火灾荷载分布、建筑平面布局、火灾发生位置、室内人员分布以及在火灾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等。 4.5 建立“热释放速率-时间 ”变化曲线 在该内容中,需要对点火源、空间分布、燃料、通风状况以及火灾发生时主动消防系统动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对火灾规模、火灾载荷以及火灾增长趋势情况进行确定,进而实现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火灾增长曲线的制定,其中包括有最高热释放速率期、增长期、稳定燃烧期以及衰减期等阶段,在每个火灾场景中,都需要做好该火灾曲线的设计。 4.6 设计方案评估 对于不同方案的评估来说,其是一个具有反复特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对于很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需要在设计目标以及火灾曲线角度下进行,如对自动喷淋装置以及报警装置进行增加、建筑材料以及通风特征的修改、建筑内部摆设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时,也需要能够做好方案中各项关键因素的了解,看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目标要求。 5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实际设计工作当中能够做好把握,以该方式的科学应用提升建筑防火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溯.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实施建议[J].城市建筑.2013(08):66-67. [2]李亚清,张善竹,马玲芝.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及其展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4):122-123. [3]王在东,张杰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实践[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8):77-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