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合集下载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一、定义新生儿呕血或便血,提示出血部位来源于消化道。

通常把十二指肠,Treitz韧带以上的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而Treitz韧带以下的下消化道出血则多以便血为主。

二、评估/观察要点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神志、活动及反应情况。

2.观察患儿的大小便,腹部情况。

3.评估患儿出血量、颜色、性状以及出入量。

三、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休息与体位上消化道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给予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压力不可过大,必要时吸氧。

2.喂养急性出血期禁食禁水,延迟开奶。

在禁食期间,哭闹不安时可给予苯巴比妥镇静。

开始进食后,应严格控制饮食的温度与量,防止过热使血管扩张而引起再度出血,同时要控制饮食量,每3小时喂养1次,每次5~10ml,进奶后需严密观察患儿腹部症状及有无呕血、便血,如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时,应及时调整进奶量。

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到按需母乳喂养。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期无明显症状,此时可不出现呕血等典型症状。

多表现为呕吐物内带有咖啡色残渣。

应立即报告医生,尽快排除由于患儿出生时吞入母亲阴道血,或患儿由于母亲乳头皲裂,吸吮时吞入母血,或小儿鼻腔、口腔及呼吸道出血咽下所致的假性消化道出血。

宜尽早放置胃管,排出胃内容物,观察消化道出血的动态变化。

4.做好口腔、眼、脐部及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注意保暖。

(二)对症护理1.观察疼痛的时间、程度和性质,遵医嘱用药。

2.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大便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

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注意有无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如患儿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足。

皮肤逐渐转暖、尿量增加、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

(三)并发症的护理失血性贫血和(或)失血性休克注意监测血压、外周循环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分析
新 生 儿 有 窒息 抢 救 史 、 E 严 重 感 染 性 疾 病 时 均 可 使 胃 HI 、
消化 道 出血 是 新 生 儿 危 重 疾 病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 因 新 生 常
儿 窒 息 、 E 严 重 感 染 性 疾 病 而 诱 发 。 大 量 出 血 可 引 起 贫 HI 、
度更 为严 重 [ ] 胃 黏 膜 的屏 障 功 能 破 坏 , 于 H , 由 反 向 弥
散 , 使 溃 疡 发 生 , 成 胃和 十 二 指 肠 黏 膜糜 烂 、 疡 、 促 造 溃 出血 等
11 一般资料 .
入组 病 例 为 2 0 — 2 0 本 院 儿科 收 治 的 0 4 0 7年
护 胃黏 膜 ; 改 善 胃肠 循 环 , 复 胃肠 运 动 功 能 ; 积 极 防 治 ③ 恢 ④ 感染 ; 支 持 疗 法 ; 静 注 维 生 素 K 注 射 液 3 / ; 奥 ⑤ ⑥ l ~5mg d ⑦ 美 拉 唑胶 囊 胃管 注 入 : 奥美拉 唑胶 囊 ( 南迪诺 制药 有 限公 司生 湖 产 ). 1 k , 于生理 盐水 中 胃管 注入 , 次 / , 用 5d 07H /g溶 g 1 d连 。用 药 期 间 每 隔 6h抽 吸 胃管 1次 , 天 做 便 隐 血试 验 1 。 每 次 13 疗 效 判 断标 准 _ 显 效 : 药 4 出血 停 止 者 , . l 用 8h内 胃管 内未 抽 出 咖啡 样 液 体 或 鲜 红 色 液 体 , 便 逐 渐 转 色 或 1d以 大
新 生 儿 消化 道 出血 3 例 。病 例 选 择 标 准 : 吐 咖 啡 样 液 体 或 8 呕 鲜 血 和 / 插 胃管 抽 出 咖啡 样 液 体 或 鲜 红 色 液 体 , 柏 油 样 便 或 排 或 暗 红色 血 便 , 皮 肤 、 部 等 其 他 部 位 出血 , 隐血 试 验 阳 无 脐 便 性 , 小板、 血 出凝 血 时 间 正 常 , 除 咽 下 综 合 征 、 C及 先 天 性 排 DI 消 化 道 畸形 。男 2 例 , 1 1 女 7例 ; 日龄 0 8例 , ~6d ~3d1 >3 1 6例 , >6d4例 ; 月 儿 2 足 5例 , 产 儿 1 早 3例 ; 于 胎 龄 儿 2 小 例 , 于胎龄儿 3 适 4例 , 于 胎 龄 儿 2例 ; 础 疾 病包 括 新 生儿 大 基 窒息 1 例 , I 例 , 性肺 炎 7 , 损伤 综合 征 4 。 9 HE8 吸入 例 寒冷 例 12 方 法 . ①常规禁食 ; 1 ② %碳 酸 氢 钠 洗 胃 , 和 胃 酸 , 中 保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针对出血引起的其他症状,如 疼痛、感染等,进行相应的对 症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 的患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缝合出血点、切除病变组织
等。
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加强孕期保健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以降低新生儿消化道 出血的风险。
健康教育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 ,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的异常症状。
02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01
02
03
04
缺氧缺血
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 等疾病可导致胃肠道缺氧缺血
,引发消化道出血。
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肺炎等 严重感染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引发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
严重创伤、手术、多器官功能 衰竭等应激状态下,胃肠道黏 膜可能出现溃疡,导致出血。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
新生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较多,可能对胃 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引发出血。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和便血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 可能表现为呕出鲜血或咖啡渣样 物质,以及排出鲜红色或暗红色
血便。
贫血
长期或大量出血可能导致新生儿贫 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呼吸 急促等。
加强多学科协作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涉及多 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多学 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推动 该领域的发展。
提高早期诊断率
目前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 断仍存在一定难度,未来需要继 续探索更为敏感和特异的早期诊 断方法。
优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的新生儿消 化道出血,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 存质量。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儿童下消化道出血为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和结直肠出血,临床上常以便血为主要表现。

成人LGIB 发生率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20%~30%。

LGIB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严重出血者可危及生命,但国内外目前尚无针对儿童的共识或指南供临床借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消化疾病诊治协同创新联盟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对小肠和结直肠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和推荐,旨在规范儿童LGIB的诊治流程。

一、儿童LGIB的定义儿童L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病变所引发的出血,部位包括近段空肠及以下的小肠、盲肠、阑尾、结肠与直肠,不包括痔疮、肛裂等出血。

LGIB最常见症状为便血,粪便颜色因出血量、出血部位与出血速度而异。

显性出血常表现为柏油样便、果酱样便、暗红色便或鲜红色血便,小肠近端出血量大时偶有呕血;而隐匿性出血的粪便颜色可基本正常。

二、LGIB的病因【推荐意见1】LGIB病变最常见于结直肠,病因随年龄及出血部位不同而不同,要具体分析并排除消化道假性出血(证据等级Ⅱa;推荐强度B)。

LGIB的原发病灶约90%以上位于结直肠,其余发生于小肠。

儿童结直肠出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结直肠息肉、慢性结肠炎、肠套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肠道过敏性疾病、IgA血管炎(过敏性紫癜),少见病因包括肠重复畸形、肠白塞病、移植物抗宿主病、血管畸形、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等。

小肠出血常见病因为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克罗恩病、IgA 血管炎、小肠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及小肠炎等。

不同年龄儿童LGIB病因有所不同,新生儿出血病因:食物过敏、维生素K1缺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凝血功能障碍、未定型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肠扭转、肠重复畸形等。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一概述呕血和便血统称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重要症状,也是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

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提肌(又称Tre 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为主;而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为主。

当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较多,或肠内压力高于胃内压力时,血性液可反流入胃和食管,亦可引起呕血;反之,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3ml时,也可有黑便。

即黑便时可无呕血,而呕血时常有黑便。

二病因1.假性因素(1)咽下母血婴儿分娩时咽下母亲产道的污血或母亲乳头部皲裂出血时,母乳喂养儿可吸入母血,作血红蛋白抗碱变试验(Apt)可鉴别出血来自母血还是新生儿。

(2)口鼻损伤当口、鼻腔损伤后出血,咽入消化道都可以导致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3)药物口服铁剂、铋剂、炭末、酚酞等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而误认为出血。

(4)污染假月经时可污染粪便易被误认为消化道出血。

2.全身性出血性疾病(1)某些重症疾病如感染、硬肿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新生儿出血症多为维生素K缺乏所致。

(3)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相对较少见。

3.消化道疾病常见的有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急性胃肠炎、肠梗阻、过敏性肠炎、先天性巨结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疾病、血管畸形及其他消化道畸形(如肠道的血管瘤、动静脉瘘、消化道重复畸形等)。

三临床表现1.消化道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量少时多仅有黑便,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达到一定量时可出现呕血。

因上消化道出血时,血中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为硫化铁,大便呈柏油样黑色,但如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则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的血便。

洗胃后胃抽取液带有鲜血时则为胃以上消化道出血,但应排除因胃管对黏膜的操作性损伤。

(2)下消化道出血多为较鲜红或鲜红色的血便;当下消化道出血达一定量,且存在出血部位以下的梗阻时,可反流至上消化道而出现呕血,常带有胆汁。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膜 缺血和坏死 , 胃黏 膜 屏 障 功 能 破 坏 。 即 使 胃酸 分 泌 不 断 增 加 , 于氢离 子 ( ) 向弥 散 , 由 H 反 胃腔 中 H 逆 扩 散 至 黏 膜 组
据研 究 证 明 , 生 儿 胃酸 分 泌 低 , 出 生 时 , 内充 满 碱 新 在 胃
性 羊 水 ( H 值 7 3~ ) 剖 宫 产 出生 的 婴 儿 胃内 p p . 8 , H值 较 顺 产 出生 的 高 。 在 大 多 数 足 月 新 生 儿 和 早 产 儿 , 后 4h胃酸 p 生 H 值 下 降 到 4以 下 , 且 这 样 较 低 的 p 值 可 能 一 直 持 续 至 出 而 H 生 后 的 2 。在 生 后 几 个 月 中 , p 值 在 喂 养 前 是 可 变 的 , 4h 胃 H 包 括 健 康 新 生 儿 和 危 重 新 生 儿 , 往 是 低 于 4的 。 往
损 伤 , 终 造 成 胃 和 十 二 指 肠 黏 膜 急 性 糜 烂 、 疡 、 血 等 病 最 溃 出 理 改变 。 在 对 新 生 独 的研 究 中 发 现 , 重 窒 息 或 不 太 严 重 但 严
持 续 较 长 时 间 的 窒 息 后 肠 血 流 明 显 减 少 , 织 学 的 改 变 …。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 n gae rd i a C i s n s r eiie 0 0Jn 1 (7 dr ora o t rt Taio l hn eadWet nM dc 1 u , 9 1 ) Ie d tn e e n2
・ 19・ 29
另有 研 究 发 现 ,0周 的胎 儿 的 胃肠 道 解 剖 学 类 似 于 足 月 2
织中, 以及 应 激 反 应 致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分 泌 亢 进 , 胃壁 细 胞 或 主 细 胞 分 泌 胃酸 及 胃 蛋 白酶 — — 胃黏 膜 攻 击 因 子 增 多 , 加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及护理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及护理

表 1 新 生 儿 治 疗 经 过
时 间
出 血情 况
治 疗
篡 呕鲜血约6蚶 暗红色便4次 上 胃管 ,抽 出鲜红血约 2 mL,给予洗 胃,静脉用药 :维生素 K。、立止血 、西米替 丁 、抗生素等 ; 胃管 内注入药物 :立止血 、云南 白药。云南 白药保 留灌肠 、输血浆 。抽 胃管仍有 暗红色血液 胃管 内抽出暗红色血液约 2mL,给予去 甲。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洗 胃,30min于 胃管注入 云
血管 内无凝血作用 。小剂量静 脉注射立 止血 ,同时利用立止血 用 l" 21。
的凝血酶样作用 给予鼻饲 或 口服小 剂量 立止血 ,以达到局部止
4.5 云南 白药的主要成分为三七 ,可使创伤快速愈合。现
血 效 果 。
代 医学研究 证实 ,云南 白药 能改善凝血功 能 ,其凝血作 用机制
前先抽 吸胃内容 物 ,观察记 录其性质 、颜色 、量 。抽 出鲜红或 暗 红 色液 体 ,提示 出血量 较多 ;抽 出咖 啡渣样 液体 ,提示 出血量 少 。抽注洗 胃液体时 ,速度应缓 慢 ,以免损 伤 胃黏膜 而加重 出 血 ,并保持出入量平衡。注入云南 白药液体保 留时 ,将新 生儿 翻 身 2~3次 ,使药液与出血部位充分接触 ,促进止血 ,用生理盐水 溶液洗 胃,可降低 胃内温度 ,收缩血管达到止血作 用。洗 胃过程
4.3 奥美 拉唑是 目前治疗 消化性溃疡及 酸相关疾病 的理 是通过增加 血小板膜渗透性 ,引起 血小板成 分 ,包括腺苷 酸和
想药物 ,由于奥美 拉唑 的强 抑酸作用 ,既能 阻断高酸对 溃疡 出 钙的释放而产 生 ,与凝血酶诱发 的血小板反 应相似。 同时云南
血面的侵蚀 ,又使体液与血小板诱导 的止血作用得 以发挥 ,有 白药可显著促进机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长因子(BEGF)和血管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汇总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汇总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治疗<1 上消化道出血因素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绝大多数为早期新生儿,出生后最初2周易出现消化道出血,估计与新生儿出生后数天的高胃酸有关,新生儿出生后高胃酸持续到出生后第 10 天,尤以前2~4天为甚。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除与其本身的高胃酸有关外与下述因素也密切相关。

1.1 窒息、应激与上消化道出血研究显示,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围生期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而窒息在引起应激性溃疡的病因中占绝对优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是围生期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发生机制如下:包括窒息在内的各种因素所致应激状态下,由于潜水反射,全身血流重新分布,胃肠道血管收缩,初期局部血流量减少50%,若致应激的病因不能及时解除,8 h后胃肠道血流量减至应激状态前的20%,使胃肠道处于低灌注状态。

胃肠黏膜是全身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一旦发生低灌注,胃肠黏膜很容易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出现功能障碍,组织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严重者胃肠壁平滑肌细胞代谢障碍,组织损伤[2]。

初生儿第一天的胃酸度很高,在24 h达到最高峰(pH 3.0~4.0),以后胃酸分泌亢进,可持续到生后第10天,尤以2~4天为甚,黏膜缺氧性损伤可使黏膜的通透性增加,氢离子反向弥散又进一步损伤黏膜细胞,窒息复苏后因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从而造成消化道黏膜的进一步损伤[3]。

在纤维内窥镜下可见胃肠黏膜病变:早期充血水肿,中期出血糜烂,后期急性溃疡形成[4]。

另外,窒息时一方面肝脏作为非生命重要器官血流供应减少,肝细胞因缺氧与局部酸中毒而损伤;另一方面应激时高代谢状态易致内环境紊乱,肝脏作为解毒器官负荷加重。

两者作用结果发生肝功能障碍,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

再者,对窒息患儿尤其是重度窒息者临床上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影响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致内源性维生素K合成不足,使部分凝血因子不能活化从而导致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或加重其程度,消化道出血是经典型新生儿出血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便
粘稠性 稠
反光
很差

大便边缘尿布 显红
黑-便的形成
便潜血


精品课件
黑柏油样 胎粪

以血便为主 下消化道出血
鲜红血丝—乙状结肠下—直 肠肛门
色深—出血部位越高—回盲 瓣以上
呕血:量大,肠腔内压力>胃内压力—呕血
精品课件
治疗
一、即刻措施: 1. 体位:平卧或头低位。 2. 禁食 3. 保暖 4. 循环不良者吸氧
精品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 72 ~96% 下消化道出血:83 ~96% 适应症: 经一般止血治疗仍出血不止,无休克、 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体重在1500克 以上 镜下表现: 主要为溃疡、糜烂、和炎症。
精品课件
三、放射学检查:
1. 腹部平片 2. 钡剂或泛影葡胺造影 3. 同位素扫描
精品课件
诊断步骤
4. 少见:
5.
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肠系膜
血管
6.
栓塞、嵌顿疝、肠套叠。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 包括全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功能
检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 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检查。
精品课件
二、纤维内窥镜检查: 1978年Lietman首次为新生儿做内
窥 镜检查。
优点: 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 在急性出血24~48小时内止血。
精品课件
临床: 腹胀、呕吐、腹泻、便血 便血特点——病程1~2天或数天后 才出现,可呈鲜血、果酱样或便中 带血或仅有潜血(+)
精品课件
X线检查: 1. 早期:
1) 小肠轻中度胀气,结肠少气或无气 2) 部分胀气的肠管外形僵硬、分节、
官腔不规则或狭窄 3) 肠粘膜及肠间隙增厚模糊 4) 胃泡中度胀气,部分潴留
精品课件
当失血量占血容量的百分数:
<10%
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10-20% 增
血压正常
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脉搏 快、肢端凉、气急、 或下降
精品课件
脉搏 困难、血压
>160次/分、呼吸 下降、尿量减少。
>30% 搏

意识不清、面色死灰、脉 扪不到、血压测不
精品课件
(二)计划输血量: 计划输血量(ml/kg)=血容量(ml/kg)x
精品课件
量少,呕咖啡色

一、排除假性呕血呕和血为/或主 便血
量多,呕鲜血 或暗红色血
二上、消化排道出除血全身性出凝血障碍量疾少病,柏油便>3ml
三、对出血进行初黑步便定位:
临床上根据呕血、便血的量-鲜多颜红,色暗停进红留行时初间步短 定位:
精品课件
细菌、酶
Hb的铁
硫化铁
肠内硫化物
黑柏油便与胎便或移行便相鉴别:
胃粘膜屏蔽被破坏 胃粘膜组织变性坏死
溃疡糜烂出血
精品课件
三、新生儿出血症:
由于缺乏Vit K,影响Vit K依赖因子(Ⅱ、 Ⅷ、Ⅸ、Ⅹ)的合成。 病因: 1. 出生时血中Vit K水平普遍较低。 2. 母乳中Vit K很少。 3. 肠道菌群未建立,产生Vit K较少。 4. 肝胆疾病因胆汁分泌减少,可影响Vit
3. 化验: 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 酶激活时间。 正常——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 蛋白原。
精品课件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壁缺血缺氧或 肠粘膜损伤而发生的肠粘膜缺血性坏死。
四、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病因:早产儿(WT<1500g)多发 1. 各种原因致肠壁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
伤 2. 喂养因素如奶方过浓,渗透压过高 3. 细菌感染
精品课件
二、根据出血原因分类: 1. 全身性疾病: 1) 出血性疾病: 2) 感染性疾病: 2. 胃肠道局部病变: 应激性溃疡、胃食管返流、先天 性肠旋转不良、新生儿坏死性肠 炎……
精品课件
常见消化道出血 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精品课件
一、咽下母血(咽下综合症):
1. 病史:(1)母亲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
1.
烂,吸入
(2)母亲乳头皲裂、糜
2.
母血。
2. 表现: 生后1-2天呕吐咖啡色胃内容,一
3.
失血休克表
般情况好无贫血貌或
4.Biblioteka 现。精品课件方法:取呕吐物或血便1ml,加水5ml混均后, 在离心机上以2000转/分的速度
离心2 分钟后取上清液5ml,加1%NaOH
溶 液1ml,混合后静置2分钟,观
察上清 液。
精品课件
2. 进展期: 1) 肠管中度扩张,可见多个细小液平面 2) 粘膜下层可见肠壁囊样积气 3) 门静脉积气影 4) 可合并有腹膜外积气或胃壁积气 5) 腹腔积液或气腹影,提示有肠穿孔
精品课件
五、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外科疾病
常见:
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2. 消化道重复症
3.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
精品课件
5. 完成相关检查:病史、血型、交叉配血、 测Hb、Hct、Plt、BT、CT、凝血酶原时 间、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
6. 监测:精神、神志、面色、血压、脉搏、 尿量。
精品课件
二、输液及输血: 目的: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
恢复血液携氧容量。 补充凝血因子,止血。 (一)估计失血量: 1. 丢多少补多少 2. 根据Hb下降估计:Hb下降1g——失血量 6ml/kg 3. 根据血液动力学估计: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百分数
如果失血量为血容量的20%计划输血量应 为: 100ml/kgx20%=20ml/kg
K的吸收。
精品课件
5. 肠道菌群受抑制, Vit K合成不足。 6. 母亲产前用药,如抗惊厥药(苯巴比妥)
等。
7. 临床表现: 1. 症状出现时间:
1. 早发型——生后24小时出现 2. 经典型——生后2~5天出现 3. 晚发型——生后1个月左右
精品课件
2. 常见出血部位: 2. 胃肠道、脐残端、皮肤、鼻出血、 尿 3. 血、早产儿多见颅内出血。
结果:新生儿自身出血——不变色 咽下母血 ——黄棕色
精品课件
二、应激性溃疡:
引起应激性溃疡的诱因: 1. 窒息缺氧 2.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HIE、颅内出血、
化脑 3. 重症感染 4. 其他:如低血糖、寒冷损伤综合症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改变:
应激状态下
胃粘膜血流减少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异常增加 胃粘膜抗酸抗腐蚀能力下降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内九病房 杨彩云
精品课件
消化道出血系指血液从食管、胃呕出或 经肛门排出。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 重要症状,病因与年长儿有所不同。当 失血量较多时,更容易引起休克。如处 理不及时,容易引起死亡。
精品课件
分类
一、按出血部位分类:以Treitz韧带为界 1. 上消化道出血 2. 下消化道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