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基础

战术基础
战术基础

单兵战术基础动作

士兵要想在战场上有效地躲避敌火力杀伤和消灭敌人,就必须熟练掌握和能够灵活地应用战术基础动作。本节主要介绍几种最基本的单兵战术动作。

一、持枪

持枪,是士兵在战斗中携带枪支的动作和方法(这里讲的持枪是指战斗行动中的持枪)。持枪时要做到:便于运动、便于卧倒、便于观察、便于射击。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士兵根据敌情和任务可灵活采取不同的持枪动作。

(一)单手持枪

动作要领:右臂微曲,右手虎口正对上护木握枪(背带上挑压于拇指下),用五指的握力将枪身固定,枪身轴线与地面略成45度,枪身距身体约10公分。左臂自然下垂,运动时自然摆动(图8-1)。持95式自动步枪、班用轻机枪和四O火箭筒时,右手握提把,右大臂轻贴身体,运动时随身体自然运动。

(二)单手擎枪

动作要领:右手正握握把,食指微接扳机,将枪置于身体的右侧,枪口向上,机匣盖末端贴于肩窝,枪身微向前倾,枪面向后,右大臂里合,枪托贴于右胁(枪托折叠时除外),背带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左手自然下垂或攀扶,运动时自然摆动(图8-2)。

(三)双手持枪

动作要领:左手托握下护木或握弹匣弯曲部,右手握握把,食指微接扳机,将枪身置于胸前,枪口向前,枪身略成水平,背带自然下垂或挂在后颈上。

(四)双手擎枪

动作要领:在单手擎枪基础上,左手托握下护木或弹匣弯曲部,枪身略低,枪口对向前上方,背带自然下垂或压于左手下,身体与射向略成30度。

二、卧倒、起立

(一)卧倒

在战场上,士兵如突遭敌火力袭(射)击,应迅速卧倒,防止火力杀伤。卧倒分三种基本动作:双手持枪卧倒、单手持枪卧倒和徒手卧倒。

1.双手持枪卧倒的动作要领

卧倒时,左脚向前一步,上体前倾,

重心前移,按左膝、左肘、左小臂的顺序着地。然后转体,在全身伏地的同时两手协力将枪向目标方向送出(图8-3)。地面松软时也可按双膝、双肘、腹部的顺序扑地卧倒。

2.单手持枪卧倒的动作要领

卧倒时,左脚(也可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时身体前倾,按手、膝、肘的顺序卧倒,右手同时将枪向目标方向送出,左手接握下护术或弹匣弯曲部,全身伏地据枪射击。持筒时的动作与此大体相同。

3.徒手卧倒的动作要领

徒手卧倒时的动作与单手持枪卧倒动作基本相同,只是卧倒后,两手掌心向下放置于头部的两侧或交叉于胸前,

两腿自然伸直和分开。

(二)起立

1.双手持枪起立

应首先观察前方情况,而后迅速收腹、提臀,用肘、膝支起身体,左脚先上步,右脚顺

势跟进,双手持枪继续前进。

2.单手持枪起立

右手移握上护木收枪,同时左小臂屈回并侧身,而后用臂、腿的协力撑起身体,右脚向前一大步,左脚顺势跟进,继续携枪前进。

3.徒手起立

按单手持枪的动作进行。也可以双手撑起身体,同时左(右)脚向前迈步起立,而后继续前进。

三、前进

(一)屈身前进

屈身前进是战场上接敌最常用的一种运动动作,可分为慢进和快进两种姿势。

1.屈伸慢进

屈伸慢进通常是在距敌较远,有超过人身高或超过大部人身高的遮蔽物,以及敌情不明或敌火力威胁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图8-4)。运动时,通常是双手持枪(也可单手持枪),上体前倾,两腿弯曲,屈伸程度视遮蔽物的遮蔽程度而定,头部一般不可高出遮蔽物。前进时,注意观察敌情,保持正常速度前进。

2.屈伸快进

屈伸快进也可称为跃进,通常是在距敌较近,通过开阔地或敌火力控制区时采用(图8--5)。快进前,应先观察敌情和地形,选择好路线和暂停位置,而后起立快速前进。运动中,通常是单手持枪(也可双手持枪),枪口朝向前上方,并注意继续观察敌情。前进的距离掌握在15 ~30米为宜。当进至暂停位置或运动中遇澈火力威胁时,应迅速就地隐蔽或卧倒,做好

射击或继续前进准备。

(二)匍匐前进

士兵在敌火力威胁较大、自身处于卧倒状态下,如发现近处(10米以内)有地形或遮蔽物可利用时,可采用匍匐前进的运动姿势向其靠近。根据地形和遮蔽物的离低,匍匐前进又分为低姿匍匐、侧身匍匐和高姿匍匐三种姿势。

1.低姿匍匐

低姿匍匐是身体平扒于地面并降低至最低程度的运动方式,一般是在前方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采用。低姿匍匐携自动步枪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掌心向上,虎口卡住机柄,五指握枪身和背带,将枪置于右小臂内侧;另一种是右手食指卡握枪背带上环处,并握枪管,余指抓背带,机柄向上,将枪置于右小臂外侧。行进时,身体正面紧贴地面,头稍微抬起,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脚的蹬力和左手的扒力使身体前移,然后再屈回左腿,伸出右手,用左腿的蹬力和右手的扒力使身体继续前移,依次交替前进(图8-6)。

2.侧身匍匐

侧身匍匐是在前方的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所采用的一种运动方法,其特点是运动的速度稍快,但姿势偏高。

携自动步枪运动时,右手前伸握护木将枪收回,同时侧身,使身体左大腿外侧着地,左小臂前伸着地,左大臂支撑身体,左腿弯曲,右脚收回靠近臀部着地,以左大臂的扒力和右脚的蹬力带动身体前移(图8-7)。如果前方遮蔽物高约80~100厘米时,也可采取高姿侧身匍匐。动作是:左手和左小腿外侧着地,以左手的支撑力和右脚的蹬力使身体前移(图8-8)。

3.高姿匍匐

高姿匍匐一般是在前方遮蔽物高约80厘米时采用。持枪前进动作是,左手握护木,右手握枪颈,将枪横托于胸前,枪口离地,用两肘和两膝支撑身体,然后,依次前移左肘和右膝,如此交替前移。有时,也可采取低姿匍匐携枪方法。

(三)滚进

滚进是在卧姿时,为避开敌人观察、射击而左右移动或通过棱线时采用的运动方法。动作要领:在卧倒基础上滚进时,将枪关上保险,左手握枪于表尺上方,右手握枪颈附近或两手握上护木,枪面向右,顺置于胸、腹前抱紧,两臂尽量向里合,两脚腕交叉或紧紧并拢,全身用力向移动方向滚进(图8-9)。

直(曲)身前进中需要滚进时,应左(右)脚向前一大步,左手在左(右)脚外(内)侧着地,身体尽量下塌,右手将枪挽于小臂内,枪面向右,身体向右(左)转,在右(左)臂、肩着地同时,向右(左)滚进。滚进时,右(左)腿伸直,左(右)腿微曲,滚进距离较长时可两腿夹紧。滚进适当位置时,如需射击,应迅速出枪,成卧姿射击姿势。

四、利用地形地物

(一)利用地形、地物

利用地形、地物的目的在于“隐蔽身体,发扬火力”。利用地形时,要做到“三便于、三不要、一避开”。“三便于”:即便于观察和射击,便于隐蔽身体,便于接近和变换位置;“三不要”:即不要妨碍班(组)长的指挥和邻兵火器的射击,不要几个人拥挤在一起,以免增大伤亡,不要在一地停留过久;“一避开”;即避开独立、明显、易燃、易倒塌的物体和难以通行的地段。

(二)对各种地形、地物的利用

利用地形地物时,应根据敌情和遮蔽物的高低取适当姿势,迅速隐蔽地接近,由下而上地占领,周密细致地观察,不失时机地出枪(筒)。对不便于射击的位置,应加以改造。在一地不要停留过久,视情况灵活地变换位置。

1.对堤坎、田埂的利用

利用堤坎、田埂时,由于堤坎、田埂有纵向、横向和高低之分。应根据地物的高低采取不同(跪、蹲、坐、立)姿势。如横向坎要利用背敌面隐蔽身体,纵向坎要利用弯曲部、残缺部或顶端的一侧隐蔽身体,以其上沿做射击依托。对土坎最好利用残缺部,对堤坎利用凹陷部(图8-10)。根据坎的高度可取卧、跪、立等姿势射击。(图8-11)

2.对土堆(坟包)的利用

利用较大土堆、坟包时,身体一侧紧贴在土堆的背敌斜面上;如土堆较小时,也可纵向卧倒,头紧靠土堆。对独立土堆通常利用其右侧,视情况也可利用其左侧或顶端射击(图8-12)。双土堆(坟包)可以利用其鞍部射击。对空射击时,通常利用其后侧或顶端。

3.对土(弹)坑、沟渠的利用

利用土(弹)坑、沟渠时,通常利用其前切面(前沿)和底部隐蔽身体,纵向沟渠利用其壕壁或拐弯处隐蔽身体,其上沿作射击依托,根据敌情和坑的深浅、大小,可采取跳、滚、匍匐等方法进入。在坑里可采取卧、跪、立、仰等姿势实施射击(图8-13)。

4.对树木的利用

利用树木,可以有效防敌直瞄和间瞄火力的杀伤。通常利用其背敌面隐蔽身体,依其右后侧作射击依托。利用大树时(直径50毫米以上),可采取卧、跪、立等姿势;利用小树时,

通常采取卧姿利用根部(图8-14)。

5.对墙壁、墙角、门窗的利用

利用墙壁时,根据其高度取适当姿势。对矮墙可利用顶端或残缺部作射击依托。墙高于人体时,可将脚垫高或挖射击孔。

利用墙角时,通常利用其右侧作射击依托。射击时,左小臂外侧紧靠墙角,取适当姿势。利用门时,通常利用其左侧,右臂依靠门框进行射击,利用窗时,通常利用其左侧下角,也可利用其右侧下角或下窗框射击(图8-15)。

五、在敌火力下运动

战士在敌火力下运动时,应根据敌情、任务,善于利用地形,灵活地采取不同的运动姿势和方法,正确处理各种情况,迅速隐蔽地接敌或实施机动,以灵活的战斗动作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一)通过各种地形的动作

1.通过开阔地

距敌较远通过开阔地时,通常应持枪(筒)快步通过,距敌较近、敌火力封锁较严时,应乘敌火力中断、减弱、转移和被我火力压制等有利时机跃进通过。

2.通过道路

通过道路时,一般应选择拐弯处、涵洞、树木等隐蔽地点迅速通过。若敌火力威胁不大,可不停地快跑通过;敌火力封锁较严时,应先向隐蔽地接近并周密观察道路情况和敌火力规律,而后突然跃起,快速通过。

3.通过隘路、山垭口

通过隘路、山垭口时,如敌火力威胁不大,可快步通过;敌火力封锁较严时,应隐蔽观察敌人封锁规律,乘敌火力间歇、中断、减弱等有利时机,沿隐蔽的一侧快跑或跃进通过,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4.通过冲沟

通过较大的纵向冲沟时,应沿一侧的斜坡前进,尽量不要走沟底,以便观察和处理情况;遇有横向冲沟应快速通过;遇有断绝地应绕行或与友邻战士协同搭人梯通过;如敌火力封锁时,应利用冲沟两侧的沟岔、弹坑等跃进通过。

5.通过乱石地、灌木林、沼泽地

通过乱石地、灌木林、沼泽地时,应周密观察,保持前进方向,并与友邻战士协同配合及早发现情况,做好对突然出现之敌射击的准备。

6.通过高地

通过高地时应尽量利用高地两侧运动,不要从顶端通过。如必须通过顶端又无地物隐蔽时,动作力求迅速。

7.通过街道

通过街道时,应沿街道两侧隐蔽地逐段前进,接近拐弯处之前,应先察看对面街区,再迅速进到拐弯处,观察下一段的情况后继续前进。如需横穿街道时,应先观察左右和对面街区的情况,然后迅速通过。

(二)遭敌机轰炸、扫射时的动作

当敌机轰炸时,战士应按上级命令快速前进;或立即利用地形隐蔽,待炸弹爆炸后继续前进;也可利用敌机投弹间隙迅速前进。

当敌武装直升机发射火箭弹或扫射时,战士应立即利用地形隐蔽;或根据

上级统一口令,抓住敌武装直升机悬停、俯冲扫射等有利时机进行对空射击。

(三)遭敌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时的动作

当战士接到敌核武器袭击警报时,应根据命令,迅速隐蔽(图8-16、8-17)或继续前进,随时做好防护准备;当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迅速防护。冲击波一过,视情况,穿戴防护器材,迅速前进。

当战士接到化学武器袭击警报时,或遭敌化学武器袭击时,应立即穿戴防护器材,或利用就便器材进行防护;如遇敌染毒地段时,应穿戴防护器材迅速通过,或根据指示绕过。

当敌对我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时,战士应带防毒面具或戴简易防护口罩、自制防护眼镜等,做好对呼吸道、面部和眼睛的防护;如敌投掷带菌媒介物时,应带手套、穿靴套、披上斗篷或穿上雨衣,扎紧袖口、领口、裤脚口,以防生物战剂气溶胶污染和带菌昆虫叮咬皮肤。如有掩蔽工事,应立即进入工事进行防护。

(四)遭敌炮火袭击时的动作

战士在接敌时随时准备防敌炮火袭击。当遇到敌零星炮火袭击时,应注意听、看,快速前进,如判断炮弹可能在附近爆炸时,应立即卧倒,待炮弹炸后继续前进;当遭敌猛烈炮火袭击时,应趁炮火爆炸的间隙,利用弹坑和有利地形逐次跃进;当通过敌炮火封锁区时,战士应观察敌炮火封锁的规律,利用敌射击间隙快跑通过。如封锬区不大,也可绕过。

战士在防敌炮火袭击时也必须防敌化学弹的杀伤。当发现化学炮弹爆炸时,应立即利用地形,采取蹲、跪姿(如地面尚未染毒,也可采取卧姿),穿戴防护器材,而后快速通过。

(五)遭敌步枪火力封锁时的动作

当遭敌步枪火力封锁时,战士应利用地形隐蔽;抓住敌火力中断、减弱、转移等有利时机迅速前进;也可采取迷惑、欺骗和不规律的行动,转移敌视线,突然隐蔽地前进;或以火力消灭敌人后迅速前进。

(六)遇敌雷区、定时炸弹、电子侦察器材时的动作

遇敌雷区和定时炸弹时,战士应迅速报告上级并进行标示,按照班(组)长的口令排除或绕行。对敌设置(投放)的电子侦察器材,应迅速排除。排除时,应先查明是否设置有爆炸物,而后视情况将其排除或炸毁。

六、冲击准备与冲击

战士冲击时,必须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根据不同的冲击目标、地形及任务,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冲击行动,勇敢地冲人敌阵,坚决消灭敌人。

(一)冲击准备

战士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后,应根据情况构筑工事,注意观察和伪装,看清冲击目标、冲击路线、通路位置,记住班(组)、自己的任务和信(记)号。听到“准备冲击”的口令,应迅速做好如下工作:装满子弹(火箭弹),准备好手榴弹和爆破器材;整理好装备,系好鞋带,扎好腰带和子弹袋,装备尽量靠后,以免妨碍冲击动作;做好跃起或跃出工事的准备,遮蔽物较高时,应挖好踏脚孔。做好准备后,向班(组)长报告,报告方法:“×××冲击准备完毕”。

(二)冲击

1.通过通路时的动作

战士听到“冲击前进”的口令时或看到冲击信号时,应迅速跃起并跃出工事,最大限度地利用我方火力效果,迅猛地向指定目标冲击前进。接近通路时,应按班(组)长规定的序,迅速进入通路。如通路纵深较小时,应利用我方炮火掩护效果,快跑通过;通路纵深较大时,应在我方炮火掩护下分段逐次跃进通过。

2.向敌步兵冲击时的动作

通过通路后,近至投弹距离时,应自行按班(组)长的口令,向堑壕内投弹,乘手榴弹爆炸的瞬间,勇猛冲人敌阵地,以抵近射击和拼刺消灭敌人,并不停地向指定目标冲击前进。

当几个敌人同时向自己逼近时,应首先消灭威胁大的敌人,然后各个消灭;当敌与友邻战士格斗时,应主动支援;如敌逃跑时,应以火力追歼。机枪手和火箭筒手应迅速抢占敌前沿的有利地形,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消灭敌人。

3.打、炸敌运动坦克(步兵战车)时的动作

战士打、炸敌运动坦克时,应根据班(组)长的命令,预先在敌坦克必经道路的翼侧,利用地形、工事,待机打、炸或以火力追击将其摧毁。

火箭筒手在迅速判明其运动方向、距离和速度,适时占领发射阵地,做好射击准备,待敌坦克进至有效射击距离时,抓住有利时机,以突然准确的火力将其击毁。对敌逃跑坦克应迅速以火力追击。

爆破手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法:当敌坦克接近沟渠、堑(交通)壕时,应迅速沿沟、壕进至其将要越过的地点,快速布设防坦克地雷,阻、炸敌坦克,并乘其通过时,投挂爆破器材将其炸毁;当坦克接近土坎、土堆时,应进至其背敌斜面隐蔽待机,乘敌坦克爬坡、减速、转向和不便观察射击的有利时机,利用地形隐蔽迅速接近,投挂爆破器材将其炸毁;当敌坦克沿道路运动时,应提前在其必经之路快速布设防坦克地雷、压发炸药包,或在道路翼侧待机,用爆破器材将其炸毁;当敌坦克企图在近距离对我碾压时,战士应敏捷地采取直角转弯的动作躲避,并与邻兵密切协同,伺机以爆破器材将其炸毁。

4.打、炸敌坚固火力点时的动作

战士打、炸敌坚固火力点时,可担任爆破或掩护任务。担任爆破任务时,可根据敌火力点的性质、种类、射向及与其他火力点的联系,选好接近路线、爆破点、返回路线和隐蔽位置,在我火力掩护下,或乘敌火力中断、减弱之机,隐蔽迅速地向其翼侧或后侧接近,将其炸毁。遭敌射击时,应迅速投掷手榴弹或发烟手榴弹,并在爆炸的瞬间或烟幕的掩护下,突然靠近,将其炸毁。担任掩护任务时,应选择有利地形,以准确的火力消灭邻近的暴露目标,封锁射孔并随时准备接替爆破手的任务。火箭筒手可按班(组)长的口令,占领有利地形,以准确的火力将其击毁。

5.消灭敌步兵时的动作

在阵地内消灭敌人,应充分利用掩体、堑壕拐弯处和壕内纵射设备,以抵近射击、投弹、白刃格斗将其消灭。也可移动壕内障碍物堵塞堑壕、交通壕,阻敌沿壕扩张,并乘敌克服障碍的有利时机,将其消灭。当敌步兵从两翼同时进入壕内时,战士应灵活机动,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主动与邻兵协同,先打威胁大的,后打威胁小的。如敌我胶着在一起,来不及装弹或弹药用尽时,应利用地形、工事,以小镐、小锹、刺刀消灭敌人。

本文来自: 国防教育网络课堂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bf78949.html,/onews.asp?id=219

=================

一、单兵战术动作的要求

单兵在攻防战斗中,通常在班(组)内行动,以手中武器和爆破器材,打、炸敌坦克、战斗车、消灭敌步兵。因此必须坚决执行命令,贯彻近战歼敌的思想,树立敢打必胜信心,发扬英勇顽强、孤胆作战、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勇敢沉着、机智灵活的战斗动作,积极主动地与友邻战士密切协作,坚决完成战斗任务。二、单兵战术基本动作

单兵在战斗时所采取的各种不同动作,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重要手段,是不被敌人发现和敌火力杀伤的最有效的方法。

1、卧倒

左脚向右脚尖前迈出一大步,左腿弯屈,上体前倾,两眼注视前方,左手顺左脚方向伸出,掌心向下,手指稍向右,以左膝、左手、左肘的顺序着地,迅速卧倒,左小臂横贴于地面上,右手腕压在左手腕上;两手握拢,手心向下,两腿伸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外。卧

倒时,也可右脚向前一大步,左手撑地迅速卧倒。

携枪卧倒时,右手提枪并握背带,其余要领同徒手;卧倒后,右手将枪轻贴身体右侧,枪面向右,枪管放在左小臂上。

2、起立

转身向右,两眼注视前方,左腿自然微弯,左小臂稍向里合,以左手、左膝、左肘的支撑力将身体支起,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左脚再迈出一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携枪时,在转身向右的同时,右手提枪并握背带,然后按徒手要领起立,成持枪立正姿势。

3、直身前进

直身前进是在距敌较远,地形隐蔽,敌观察、射击不到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要领:目视前方,右手持枪(筒),大步或快步前进。

4、屈身前进

屈身前进是在遮蔽物略低于人体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要领:目视前方,右手持枪,上体前倾,头部不要高出遮蔽物,两腿弯曲(屈身程度视遮蔽物高低而定),大步或快步前进。

5、跃进

跃进是在敌人火力下迅速通过开阔地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跃进时要做到跃起快、前进快、卧倒快。跃进前,应先观察前方地形,选择好前进路线和暂停位置,尔后,迅速、突然地前进。

6、滚进

滚进是在卧姿时,为避开敌人观察、射击而左右移动或通过棱线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要领:将枪关上保险,左手握枪于表尺上方,右手握枪颈附近或两手握上护木,枪面向右,顺置于胸、腹前抱紧,两臂尽量向里合,两脚腕交叉或紧紧并拢,全身用力向移动方向滚进。运动中,也可在卧倒的同时向移动方向滚进。其要领:左(右)脚向前一大步,左手在左(右)脚前着地,身体尽量下塌,右手将枪置于小臂内,身体向右(左)侧,枪面向右,在右(左)臂、肩着地同时,向右(左)滚进。滚进时,右(左)腿伸直,左(右)腿微曲,滚进距离长时可两腿夹紧。

7、匍匐前进

匍匐前进是在通过敌方步枪、机枪火力封锁较短地段或利用较低的遮蔽物前进时采用的运动方法。根据遮蔽物的高低分为低姿、高姿、侧身匍匐和高姿侧身匍匐四种。

(1)低姿匍匐

低姿匍匐是在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采用的动作方法。要领:腹部贴于地面,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脚内侧的蹬力和左手的扒力使身体前移,在移动的同时,屈回左腿,伸出右手,用左腿内侧的蹬力和右手的扒力使身体继续前移,依次交替前进。携冲锋(步)枪时,右手掌心向上,枪面向右,虎口卡住机柄,并握住背带,枪身靠紧右臂内侧,也可右手虎口向上,握枪的长背带环处,食指卡住枪管,将枪置于右小臂上。

(2)高姿匍匐

高姿匍匐是在遮蔽物高约8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要领:用两小臂和两膝支撑身体前进。携枪方法同低姿匍匐前进,可将枪托向右,两手托握枪前进。

(3)侧身匍匐

侧身匍匐是在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要领:身体左侧及左小臂着地,左大臂向前倾斜支撑上体,左腿弯曲,右腿收回,右脚靠近臀部着地,右手握枪,用左臂支撑力和右脚跟的蹬力使身体前移前进。

(4)高姿侧身匍匐

高姿侧身匍匐通常是在遮蔽物高约80—10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要领:左手和左小腿外侧着地,右手提枪,以左手的支撑力和右脚的蹬力使身体前移。

战术基础学习知识动作教案

战术基础动作 科目:单兵战术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悉熟练掌握单兵战术基础动作的要领,为以后的训练、执勤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持枪姿势 二、卧倒与起立 三、运动姿势 四、利用地形地物 时间:49课时 方法:理论提示、动作示范、讲解要领、组织训练、小结讲评 地点:战术训练场 要求:一、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二、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三、互帮互学,能者为师,共同提高。 四、严格遵守武器使用规定,爱护武器装备,严防事故发生。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10分钟 ⒈清点人数,验枪,整理着装(护具),向在场首长报告; ⒉组织活动身体,进行适应性训练; ⒊宣布作业提要; ⒋提示有关理论。 作业实施 持枪姿势 持枪是士兵在战斗中为了便于运动,便于观察,便于射击而采用的一种携带武器方法。在不同的地形和距离条件下,士兵应根据敌情和任务采用不同的持枪动作。主要在运动当中采用。 一、单手持枪 单手持枪通常是在受敌直接威胁,需要快速机动、迅速占领或转移位置等时机采用的持枪方式具有携枪方便、机动快速等优点。 口令:“单手持枪,停”。 右臂微屈,右手虎口正对上护木握枪,用五指的握力将枪身固定,枪身轴线与地面略成45度,枪身距身体约10厘米(持95式自动步枪时,右手也可握提把卡槽,使枪身与地面略呈水平,右大臂轻贴身体)。左臂自然下垂,运动时自然摆动(大步前进)。持班用轻机枪和四0火箭筒时,右手握提把,右大臂轻贴身体,运动时随身体自然运动。 1.练习方法:个人体会、集体练习、模仿练习、互助练习(以集体练习和模仿练习为主)。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批准人:年月日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战术基础动作 内容:一、持枪 二、卧倒、起立 三、前进 标准: 1.掌握战术基础动作要领,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成卧倒姿势,先从低姿、高姿和侧身匍匐前进中确定2种姿势各前进10米,再屈身前进15米,自下达“前进”口令起,男军人30秒、女军人40秒内连续完成全部动作。 2.会结合战斗情况运用战术基础动作。 时间: XX小时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训练、小结讲评 要求: 1.树立以练为战的思想,把训练场当作战场,做到既练战术、技术又练思想作风。 2.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做到苦练,巧练相结合。 3.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爱护武器装备,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地点:战术训练场 器材:自动步枪、携行具(内装四个弹匣、四枚手榴弹)、防毒面具、捺包(内装笔记本、钢笔)、水壶(装满水)、指挥手旗。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装具,组织验枪。 2.宣布作业提要:课目、内容。 3.组织活动身体。 4.判定方位,介绍有关地形和训练场地设施。 5.进行编组。 6.理论提示 战术基础动作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战斗技能,是一切战术训练的基础,战场上单兵能否在敌火威胁下很好地发扬火力,隐蔽自己,消灭敌人,战术基础动作运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业实施

第一个训练内容:持枪 [理论提示] 持枪是士兵在战斗中为了便于运动、便于观察、便于射击,携带武器的方法。在不同的地形和距离条件下,根据敌情和任务应采用不同的持枪动作。其内容包括:单手持枪、单手擎枪、双手持枪、双手擎枪。 [讲解示范] (一)单手持枪 口令:“单手持枪”。 (通常在肩枪的基础上进行,听到持枪的口令后,右手迅速握提把,背带自然下落) 右臂微屈,右手虎口向前抓握提把,背带顺肩自然下落,用五指的握力将枪身固定,枪身轴线与地面略成45度,枪身距身体约10厘米。左臂自然下垂,运动时自然摆动。 (二)单手擎枪 口令:“单手擎枪” 右手正握握把,食指微接扳击,将枪置于身体的右侧,枪口向上,提把末端贴于肩窝,枪身微向前倾,枪面向后,右大臂里合,枪托贴于右胁,背带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左手自然下垂或攀扶,运动时自然摆动。 (三)双手持枪 口令:“双手持枪” 左手托握下护盖或小握把,右手握握把,食指微接扳击,将枪身置于胸前,枪口向前,枪身略成水平,背带自然下垂或挂在后颈上。 (四)双手擎枪 口令:“双手擎枪” 在单手擎枪基础上,左手托握下护盖或小握把,枪身略低,枪口对向前上方,背带自然下垂或压于左手下,身体与射向略成30度。 动作要求:重点掌握单手持枪和双手持枪的动作,动作迅速、协调、连贯。[组织练习] 1.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 ①单手持枪时,右手抓握提把的位置和枪身轴线与地面成45度; ②双手持枪时,枪的运动路线和左手接握下护盖或小握把的位置; ③单手擎枪时,左手向右后上推枪的路线和右小臂自然上移; ④双手擎枪时,左手托握下护盖和小握把使枪身略低、身体与与射向成30度。 (2)分解练习 ①单手持枪分为三步 左手接二是右手将枪向前送出、背带自然脱落;,一是右手迅速移握上提把 握下护盖或小握把、右手将背带上挑;三是右手抓握提把将枪收回。左手迅速放下。 ②双手持枪分为两步 一是右手将枪向前送出,左手接握下护盖或小握把;二是右手移握大握把。 ③单手擎枪分为两步 一是两手协力将枪向上向后送;二是左手迅速放下。

排球基本知识复习过程

排球基本知识

排球基本知识 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由中线将球场分为两个相等的场区,中线设置长9.50米、宽1米的球网。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球由皮革制成外壳,内装用橡皮或类似物质制成的球胆,重260~280克。比赛方法采用每球得分制,为五局三胜,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为胜,第五局先得15分者为胜,若出现24平或14平时,要继续比赛至某队领先2分才能取胜。双方上场的运动员必须轮转位置。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每方必须在3次以内将球击过网。 基本技术 1 排球基本技术概念 排球基本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未完成击球动作必不可少的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是排球运动中5项完整的击球动作,又称有球技术。凡属没有触及球的各种准备姿势、移动、起跳以及前仆、滚翻、鱼跃、倒地等均为配合动作,或称无球动作。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首先要符合规则的要求,符合人体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同时要结合个人的特点。完成动作时要做到协调、轻松、正确、省力,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体能和技能,能充分运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排球技术主要有步法移动和击球手法组成。排球规则允许比赛中运动员可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球。

基本技术分为六大项: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 1)准备姿势和移动:准备姿势就是准备迎接各种来球的身体姿势。在排球比赛中攻防的多数技术都是在准备姿势或快速移动后完成的,因此它是完成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移动的作用是为了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以保证击球动作的合理。 比赛中常用的移动步法有滑步、交叉步、跨步和跑步。 2)传球:传球是在额前上方用双手(或单手)借助蹬地、伸臂动作,通过手腕手指的弹击力量来完成的击球技术动作。传球主要作用是把接起的球传给前排队员进攻。一个队的进攻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队的传球水平。为了争夺网上优势,使进攻战术快速多变,二传手更起着核心作用。 3)垫球:是在距腹前一臂距离处借助蹬地、抬臂动作,用双手前臂的前部,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的技术动作。垫球在比赛中多用于接发球、接扣球和接拦回球,是比赛中争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动变主动的重要技术。 4)发球:由队员自己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空两标志杆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发球是比赛和进攻的开始。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别人制约的技术动作。攻击性强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能破坏和削弱对方的进攻,打乱对方的部署,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威胁。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 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 1:100万地图的编号 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全球统一分幅编号。 列数:由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o为一列,直到南北88o(南北纬88o至南北两极地区,采用极方位投影单独成图),将南北半球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 表示。 行数:从经度180 o起向东每隔6 o为一行,绕地球一周共有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 由于南北两半球的经度相同,规定在南半球的图号前加一个S,北半球的图号前不加任何符号。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短线连接。例如北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如图14所示)。 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o的经差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 o-76 o间的图幅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 o,纬差为4 o);在纬度76o-88o间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o,纬差为4o)。这些合并图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后。例如北纬80o-84o,西经48o-72o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编号应为U-19、20、21、22。

足球基础训练最系统最全面方法

亠、最基本技术(10课,练习两次) 第1课: 使球和身体进行蛇形移动练习,是练习中基本的移动方法。 第2课: 往返跑动进行。这组练习是基本练习。直线加速跑+弯道匀速跑。 第3课: 用右脚的脚尖将球截回,然后使左侧脚外脚背将球向前推送出去;接着,用左脚的内侧脚背将球截回,反复练习。 第4课: 用右脚将球拨到自己身体下,接着用左脚的内脚背将球推踢出去。反复进行。 第5课: 球正在向自己左侧滚动,用右脚的脚背外侧将球停住。(此时,支撑腿位置距球相当后面)与右侧外脚背扣球同时,身体也向球移动的方向移动过来。然后用右脚的脚背内侧将球推出,然后再用右脚脚背外侧扣回球。重复练习。 第6课: 右脚的足尖内侧将球拨到身体下,然后用右脚外足尖外侧将球推出去;右脚脚背外侧再把踢出的球扣住,身体一起向球移动的一侧移动,用右脚足内侧再将球推踢出。 第7课: 用右脚的外侧置于正在滚动的球的前面,将球停住(此时支撑脚在球的后面)。以右脚为轴转身180度,然后用右脚背外侧向前推出。 第8课:

用右脚内侧,放在正在向右方滚动的球的前面,将球停住。再用右脚背内侧将球推出,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 第9课: 用左脚的脚尖将球向自己的身体这边拉回来,然后用右脚背外侧将球推出去,接着用右脚尖将球拉向身体方向,继续反复上述练习。 第10课: 用右足的脚尖将球扣住,以左脚为轴使身体转90度、然后用左脚背内侧将球向前推踢出。 二、力量和韧性发展,体能训练(每次) 1、训练热身 手腕脚踝侧拉腿侧跑腰部绕环膝部绕环踝部绕环小腿後拉头顶高压腿低压腿蹲跳压肩跑跳步 1000米慢跑,短线冲刺,渐速跑,折返跑,绕筒跑,绕筒侧并步跑,绕线跑 2、发展颈部和上肢力量的练习 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两人面对两腿左右分开站立,两手紧扶对方的肩,两人的额中夹一球,互相用力顶住。 双手传抛实心球,足球或用实心球掷界外球。 3、发展腹背力量 跳起空中转体和收腹用力顶球。 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向上跳几次后,跳起将球甩给对面同伴。 两脚夹球原地纵跳2?3次,然后向前方甩出,立即跳过蹲撑着的人,再追球射门。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批准人:年月日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战术基础动作 内容:一、持枪 二、卧倒、起立 三、前进 标准: 1.掌握战术基础动作要领,动作正确、协调、连贯。成卧倒姿势,先从低姿、高姿和侧身匍匐前进中确定2种姿势各 前进10米,再屈身前进15米,自下达“前进”口令起, 男军人30秒、女军人40秒内连续完成全部动作。 2.会结合战斗情况运用战术基础动作。 时间: XX小时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训练、小结讲评 要求: 1.树立以练为战的思想,把训练场当作战场,做到既练战术、技术又练思想作风。 2.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做到苦练,巧练相结合。 3.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爱护武器装备,严防各种事故 的发生。

地点:战术训练场 器材:自动步枪、携行具(内装四个弹匣、四枚手榴弹)、防毒面具、捺包(内装笔记本、钢笔)、水壶(装满水)、指挥手 旗。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装具,组织验枪。 2.宣布作业提要:课目、内容。 3.组织活动身体。 4.判定方位,介绍有关地形和训练场地设施。 5.进行编组。 6.理论提示 战术基础动作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战斗技能,是一切战术训练的基础,战场上单兵能否在敌火威胁下很好地发扬火力,隐蔽自己,消灭敌人,战术基础动作运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业实施 第一个训练内容:持枪 [理论提示]

持枪是士兵在战斗中为了便于运动、便于观察、便于射击,携带武器的方法。在不同的地形和距离条件下,根据敌情和任务应采用不同的持枪动作。其内容包括:单手持枪、单手擎枪、双手持枪、双手擎枪。 [讲解示范] (一)单手持枪 口令:“单手持枪”。 (通常在肩枪的基础上进行,听到持枪的口令后,右手迅速握提把,背带自然下落) 右臂微屈,右手虎口向前抓握提把,背带顺肩自然下落,用五指的握力将枪身固定,枪身轴线与地面略成45度,枪身距身体约10厘米。左臂自然下垂,运动时自然摆动。 (二)单手擎枪 口令:“单手擎枪” 右手正握握把,食指微接扳击,将枪置于身体的右侧,枪口向上,提把末端贴于肩窝,枪身微向前倾,枪面向后,右大臂里合,枪托贴于右胁,背带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左手自然下垂或攀扶,运动时自然摆动。 (三)双手持枪 口令:“双手持枪” 左手托握下护盖或小握把,右手握握把,食指微接扳击,将枪身置于胸前,枪口向前,枪身略成水平,背带自然下垂或挂在后颈上。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战术基础动作 科目:单兵战术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悉熟练掌握单兵战术基础动作的要领,为以后的训练、执勤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持枪姿势 二、卧倒与起立 三、运动姿势 四、利用地形地物 时间:49课时 方法:理论提示、动作示范、讲解要领、组织训练、小结讲评 地点:战术训练场 要求:一、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二、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三、互帮互学,能者为师,共同提高。 四、严格遵守武器使用规定,爱护武器装备,严防事故发生。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10分钟 ⒈清点人数,验枪,整理着装(护具),向在场首长报告; ⒉组织活动身体,进行适应性训练; ⒊宣布作业提要; ⒋提示有关理论。 作业实施

持枪姿势 持枪就是士兵在战斗中为了便于运动,便于观察,便于射击而采用的一种携带武器方法。在不同的地形与距离条件下,士兵应根据敌情与任务采用不同的持枪动作。主要在运动当中采用。 一、单手持枪 单手持枪通常就是在受敌直接威胁,需要快速机动、迅速占领或转移位置等时机采用的持枪方式具有携枪方便、机动快速等优点。 口令:“单手持枪,停”。 右臂微屈,右手虎口正对上护木握枪,用五指的握力将枪身固定,枪身轴线与地面略成45度,枪身距身体约10厘米(持95式自动步枪时,右手也可握提把卡槽,使枪身与地面略呈水平,右大臂轻贴身体)。左臂自然下垂,运动时自然摆动(大步前进)。持班用轻机枪与四0火箭筒时,右手握提把,右大臂轻贴身体,运动时随身体自然运动。 1.练习方法:个人体会、集体练习、模仿练习、互助练习(以集体练习与模仿练习为主)。 2.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持枪不稳,枪身不能与地面成45度角。纠正的方法:把握好枪的重心,虎口用力大小适当。同时要求战士养成挑握背带的习惯。 二、双手持枪 双手持枪通常就是指与敌近距离接触,需要迅速、准确抢占有利位置,快速出枪射击与沿堑壕搜索等时机采用的持枪方式(如冲击前进、沿壕搜索等时机),具有机动迅速、射击及时准确等优点。 口令:“双手持枪,停”。

实战化要求下军事基础训练的几点思考

实战化要求下军事基础训练的几点思考 实战化要求下的基础训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军事训练转变深入推进,应当继续跟踪分析特点,进一步揭示本质规律,在实践中努力破解其内容、方法、形式与要求,有利于厘清组训思路,把握重点全面抓落实,促进基础训练按照体系作战能力生成要求不断加强。 一、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内容及趋势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要求部队综合运用多种作战能力训练方法,设置最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其内容及变化趋势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重心由专业基础向融合基础转移传统基础训练突出单个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样式,部队基础训练重心发生了转移,要求以融人体系的训练为着眼,在训练准备、实施、考评等环节上,遵循由上而下整体设计、由下而上体系集成的规律,将作战体系融合的知识和技能植根于各个层面的基础环节中,由此生成系统互联、信息互通、行动互动的基本能力。 (二)训练方式由封闭手工向开放集约发展。传统基础训练大多采取大兵种小集中、小兵种大集中和官兵混训、新老兵同训为主的方式,分专业同步展开,封闭练习手工作业技术,各自满足本身战斗力形成与增强,专业岗位之问只有协同配合没有融合。信息化条件下,强调各岗位、终端操作人员从上装、上机训练开始,就要走出孤立地进行专业岗位训练的状态,以系统平台为载体,按照标准化的教学练考规范严抠细训,实现单装终端精准协同和作战模块融合集成。 (三)训练目的由发挥力量功能向发挥信息功能转变传统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体能域、物理域、认知领域充分发挥人力、机械力的作用,苦练米、秒、环的过硬功夫,为逐级形成整体战斗力提供支撑。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只有聚焦体系作战能力分级确定作战单元、模块和单装

体育基础知识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1.从技术原理看,器械投掷的远度取决于出手的(高度)、(角度)、(初速度)三个因素。 2.动作示范的方向有正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3.铅球成绩的丈量方法是钢尺的(前端)对准铅球落地的近沿,钢尺通过(中心点),丈量落地最近点至抵趾板内沿的最近距离。 4.体育教学的科研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成。 5.头手倒立时,两手与前额的着地点应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形状。 6.排球的进攻战术主要有(边一二)、(中一二)、(后排插上)、(两次球及其转移)等。 7.篮球比赛时,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原则是(盯人)为主,(人球)兼顾。 8.《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9.体育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外,还要遵循的特殊教育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10体操中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和(利用器材保护)。 11在接力比赛判定运动员是否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动作,应以运动员的(接力棒)为准。 12曲线行进主要包括(圆形行进)、(螺旋形行进)和(蛇形行进)。 1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4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有行政班、(男女分班或合班)、(按兴趣爱好分组)、小班化教学。 15课程资源的种类有(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 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脏功能增强,表现在心肌收缩(强)、心脏容量(大)、安静状态频率(低)、大强度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快)。 17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生理功能) 18跳远按起跳后空中动作不同,分(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姿势。 19推铅球技术的重点是(最后用力),其成绩主要取决于推铅球时出手的(角度)和出手时的(初速度)。 20正式比赛篮球场地规格长度为(28*15)米,3分线的划法是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米为半径画半圆,然后由两切点分别与端线作垂直连接。 21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场地向上至少7米无障碍空间。 22排球击球手型:(叠指法),(抱拳法)。击球点:腹前约一臂距离。击球部位: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的位置 23有氧代谢是在氧供充足的条件下,(肌糖元)、(氨肌酸)或(脂肪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分解代谢。 24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与(练习数量)、(时间)、(强度)、(密度)及(动作质量)有关。25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动力定型三个阶段。 26评定运动技术的标准是(实效性)和(经济性)。 27在体操练习中,撑的姿势主要包括:(俯撑)、(仰撑)、(侧撑)、(蹲撑)、(跪撑) (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 28课程标准是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的,即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分别相当于(1—2)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 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概论 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 地图的基本特性: 1、严密的数学法则 2、科学的地图概括 3、特定的符号系统 地图的组成要素: 1、数学要素 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 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 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 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 3、辅助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 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 地图的功能 1、信息载负功能 2、信息传输功能 3、客观模拟功能 4、认知与感受功能 现代地图分类 (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 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 普通地图:

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 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 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 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 第二章: 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 一、地图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 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 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 地理坐标系: 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 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 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一战术基础教案持枪动作

战术基础教案 课目:战术基础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学会战术基础的基本动作要领,为下步的综合战术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内容:手枪基本持枪动作 时间:一小时 地点:本训练场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示范,个人体会,分组练习,集体合练,评比验收。 要求: 1.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2.积极开动脑筋,苦练加巧练,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武器操作规程,严禁自行摆弄枪支,严禁枪口对人。 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以上要求希望同志们在训练中贯彻执行) 器材保障:64(92)式手枪,枪套 着装:训练服,特警小帽,腰带,511特警靴 理论讲解: 同志们,基本持枪动作在我们特警的日常训练工作中经常使

用,它通常是射击综合动作与战术综合动作的基础,熟悉掌握基本持枪动作,能够提高队员在以后的射击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同时减少发生意外的机率。一般分为高姿持枪和低姿持枪。在平常的训练工作中,手枪的动作通常为高姿持枪动作。其动作的口令下达为“高姿持枪!枪入套!”。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完整、直观的印象,大家看我示范(教练员做一遍示范动作) 其动作要领,下面由我边讲边做。 当听到“高姿持枪”的口令后,在立正的基础上,双手取捷径靠近枪套,左手打开枪套扣,右手将枪从枪套里取出,取出枪后,左手恢复立正姿势,右手单手持枪,肘部弯曲约45度,大臂自然下垂夹紧身体肋部,与身体平行,小臂与身体成90度,枪面与小臂平行,枪口45度朝上,枪体约与人头同高,食指放于扳机护圈外。当听到“枪入套”的口令后,双手取捷径靠近枪套,左手打开枪套,右手将枪放入枪套并扣好。然后恢复立正姿势。 刚才讲解的就是高姿持枪的动作要领。 组织练习: 1.个人体会 (调整队伍;进行个人体会;纠正个别错误动作;集合队伍讲评体会情况) 2.分步细训 (高姿戒备的分解练习;低姿戒备的分解练习) 3.分组练习

地图基础知识练习

1 地图基础知识练习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 ) A 、所有地图 B 、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 、带经纬网的地图 D 、带指向标的地图 2.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城市地形图 D 、城市旅游交通图 4.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绘制中国地图比江苏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 、绘制江苏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 、绘制扬州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江苏省地图更为简略 D 、绘制安宜高中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5.站在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 ) A 、北 B 、南 C 、西 D 、东 6.读右上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A 点位于 B 点的西北 B .A 点位于 C 点的东北 C .C 点位于A 点的西南 D .B 点位于A 点的正东 7.甲地位于390 N 、1120 E ,乙地位于120 S 、600 E ,问甲地位于乙地的什么方向?( ) A 、西南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北 8.从A 到B 再到C ,方向是( ) A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 、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正南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9~11题。 9.若bd 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bd>ab>cd D.bd=ac>ab=cd 10.若a 点比b 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①a 点在d 的西北方 ②a 点在d 的东北方 ③bd 的经度为90°W ④bd 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在ac 经线上,若由c 点至a 点,各地日出的时刻越来越早,则 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B.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早于6点 C.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 D.此时是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13题。 12.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13.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假设图3表示纬线圈,A 、B 、C 、D 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孤,其中AB 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回答14-15题。 14.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在B 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 .A 在B 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 .A 在B 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 .A 在B 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16.图中C 处日出时间为 A .2 l 时 B .3时 C .6时 D . 9时 6月22日,甲、乙两地处在北半球同一经线上,当甲、乙两地日影最短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完成17-18题。 17、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当天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乙两地一定使用相同的区时 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D .甲、乙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60° 10° c d b a 120°E ● ● ● ●

军事基础知识类简介

1我军历史上只有两人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他们是;(A) A黄继光杨根思B邱少云黄继光C孙占元罗盛教D董存瑞胡修道 2被称为沙漠之狐的是(B) A蒙哥马利B隆美尔C艾森豪威尔D朱可夫 3下列人物中,不是共和国元帅的是(A) A陈赓B罗荣桓C聂荣臻D徐向前 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阵亡最高级别的将领是(B) A赵登禹B张自忠C宋哲元D佟麟阁 5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115,120,129,请问120师师长是 A贺龙B林彪C刘伯承D徐向前 6请说出三位共和国开国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罗瑞卿、张云逸、王树声、许光达。任意答出三人即可)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进行了一次决定性战役。自这次战役后苏联掌握了卫国战争的战略主动权。这是哪一战役?(B)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库尔斯克会战 8、(B)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A、1965年10月16日 B、1964年10月16日 C、1966年10月16日 9、海湾战争是(B)爆发的。 A、1986年 B、1991年 C、1999年 10、(B)北约空袭了南联盟。 A、1986年 B、1999年 C、2000年 11、阿富汗战争爆发于(C)。 A、1990年 B、1994年 C、2001年 12、目前,全国分为(C)大军区 A 5 B 6 C 7 D 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任国防部长是(C)。 A、徐向前 B、聂荣臻 C、彭德怀D贺龙 14、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始于(D) A、1958年 B、1956年 C、1988年 D、1955年 15.洲际导弹的射程通常在(A ) A.8000公里以上 B.8000公里以内 C.5000公里以内 16.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正,副总指挥是(朱德),(彭德怀). 17*我军十大将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他是谁(A). A粟裕B黄克诚C罗瑞卿D张云逸 18. 在北伐战争中赢得"铁军"称号的是(C )率领的独立团. A叶剑英B陈庚C叶挺 19.美国现役的航空母舰中,有八艘为“尼米兹级”。请问以“尼米兹”命名航母是为了纪念(C)

战术基础动作组训方案

批准人:年月日 战术基础动作组训方案 作业提要 课目:战术基础动作 内容:低姿匍匐前进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掌握低姿匍匐前进时的动作要领和运用的时机,为下一步战术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时间:30分钟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地点:战术训练场 要求: 1.大家要树立以练为战的思想,把训练场当战场,刻苦练习低姿匍匐前进的动作; 2.动作练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懂就问。虚心向掌握要领较好的同志请教,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今天我们携枪进行训练,大家要做到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爱护手中武器装备,严防事故发生。 4.根据当时的天气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A:今天天气比较炎热希望同志们克服外界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把本课训练搞好;B:今天天气比较凉爽,希望同志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刻苦训练,把本课训牢训实;C:今天天气比较恶劣,但是我们作为钢铁红七连的钢铁战士要发扬不畏艰难困苦和善于打硬仗的作风,把本课训练搞好,大家有没有信心“有”下面我们开始训练)

(在训练前应视情况)根据训练强度适当活动身体 器材保障:战斗着装、教学挂图、低桩网、限制线、夹本、秒表等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3分钟1.清点人数,组织验枪、整理着装、装具(向在场的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3.介绍训练场地; 4.提示与本训练内容相关的理论。 [提示] 同志们,士兵要想在战场上有效地躲避敌火力杀伤和消灭敌人,就必须掌握和能灵活地应用战术基础动作。在实战过程中,灵活利用各种前进姿势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战术基础动作中的匍匐前进,根据遮蔽物的高低,匍匐前进可分为:低姿、高姿、侧身、高姿侧身匍匐前进四种。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低姿匍匐前进,低姿匍匐前进是在前方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所采用的一种运动姿势,其口令下达为:“向XX处低姿匍匐前进”,为了便于下步训练,同志们先跟我复诵两遍口令(略),口令就复诵到此。 作业实施………………………………………………………25分钟 一、讲解示范 1. 示范引路。为了给同志们一个形象直观的印象我首先做一遍连贯动作。请同志们注意看。(班长做连贯动作:要求动作要标准) 2.边讲边做(由班长讲一动,做一动,直到受训者看清弄懂为止) 其动作要领由我边讲边做,请同志们注意看、认真听。(低姿匍匐前进是在

(二)战术基础教案(戒备动作)知识分享

(二)战术基础教案 (戒备动作)

战术基础教案 课目:战术基础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学会战术基础的基本动作要领,为下步的综合战术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内容:持枪戒备(手枪) 时间:一小时 地点:本训练场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示范,个人体会,分组练习,集体合练,评比验收。 要求: 1.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2.积极开动脑筋,苦练加巧练,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武器操作规程,严禁自行摆弄枪支,严禁枪口对人。 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以上要求希望同志们在训练中贯彻执行) 器材保障:64(92)式手枪,枪套 着装:训练服,特警小帽,腰带,511特警靴 理论讲解:

同志们,持枪戒备动作在我们特警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正确的使用戒备动作,不但能够提高队员敌情意识,在处理突如其来的突发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规范的戒备动作也能给对方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起到更好的保护自己,打击犯罪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敌情级别,通常分为高姿戒备,低姿戒备与肩平戒备,敌情级别较低的一般使用高姿戒备;敌情级别较高的一般使用低姿戒备;敌情级别非常高的一般使用肩平戒备。其动作的口令下达为“高姿戒备!停!”;“低姿戒备!停!”;“肩平戒备!停!”。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完整、直观的印象,大家看我示范(教练员做一遍示范动作) 其动作要领,下面由我边讲边做。 首先,讲解高姿戒备的动作要领,当听到“高姿戒备”的口令后,在高姿持枪的基础上,右脚向右后方退一步,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外,身体与对方约成140—150度,两腿自然伸直,上体稍微含胸,双手持枪向下自然伸直,枪口朝下约45度,两眼目视危险来源的方向,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为突如其来的情况做好准备。当听到“停”的口令后,右腿靠左腿,恢复高姿持枪姿势。 下面讲解低姿戒备的动作要领,当听到“低姿戒备”的口令后,在高姿持枪的基础上,右脚向右后方约45度退一大步,两脚分开比肩约宽25cm,两脚尖稍向外,身体与对方

战术基础动作组训方案低姿匍匐完整版

战术基础动作组训方案 低姿匍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批准人:年月日 战术基础动作组训方案 作业提要 课目:战术基础动作 内容:低姿匍匐前进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掌握低姿匍匐前进时的动作要领和运用的时机,为下一步战术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时间:30分钟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地点:战术训练场 要求: 1.大家要树立以练为战的思想,把训练场当战场,刻苦练习低姿匍匐前进的动作; 2.动作练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懂就问。虚心向掌握要领较好的同志请教,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今天我们携枪进行训练,大家要做到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爱护手中武器装备,严防事故发生。 4.根据当时的天气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A:今天天气比较炎热希望同志们克服外界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把本课训练搞好;B:今天天气比较凉爽,希望同志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刻苦训练,把本课训牢训实;C:今天天气比较恶劣,但是我们作为钢铁红七连的钢铁战士要发扬不畏艰难困苦和善于打硬仗的作风,把本课训练搞好,大家有没有信心?“有”下面我们开始训练) (在训练前应视情况)根据训练强度适当活动身体 器材保障:战斗着装、教学挂图、低桩网、限制线、夹本、秒表等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3分钟1.清点人数,组织验枪、整理着装、装具(向在场的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3.介绍训练场地; 4.提示与本训练内容相关的理论。 [提示] 同志们,士兵要想在战场上有效地躲避敌火力杀伤和消灭敌人,就必须掌握和能灵活地应用战术基础动作。在实战过程中,灵活利用各种前进姿势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战术基础动作中的匍匐前进,根据遮蔽物的高低,匍匐前进可分为:低姿、高姿、侧身、高姿侧身匍匐前进四种。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低姿匍匐前进,低姿匍匐前进是在前方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所采用的一种运动姿势,其口令下达为:“向XX处低姿匍匐前进”,为了便于下步训练,同志们先跟我复诵两遍口令(略),口令就复诵到此。 作业实施………………………………………………………25分钟 一、讲解示范 1.示范引路。为了给同志们一个形象直观的印象我首先做一遍连贯动作。请同志们注意看。(班长做连贯动作:要求动作要标准) 2.边讲边做(由班长讲一动,做一动,直到受训者看清弄懂为止) 其动作要领由我边讲边做,请同志们注意看、认真听。(低姿匍匐前进是在出枪卧倒基础上进行的“卧倒”)当听到“向XX处低姿匍匐前进”的口令时,右手迅速将枪收回,此时掌心向上,右手虎口卡住机柄,枪面向右枪身紧贴右大臂内侧,腹部紧贴地面,屈回右腿,伸出左手,利用右脚内侧的蹬力和左手的扒力使身体前移,同时屈回左腿伸出右手,利用右手的扒力和左脚内侧的蹬力使身体继续前移,依次交替进行,到达位置后,自行出枪。

足球基础训练最系统最全面方法

2015—2016上学期一二年级足球训练计划 教学人员: 教学对象: 训练时长: 训练地点: 训练用具: 训练时间: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集体主义观,通过训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的能行。使学生掌握小足球的基本技术,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并能够自己组织比赛。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通过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二.训练目标 1、鼓励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倡正当休闲活动。 2、启发学生对正当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益处。 3、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增进学生专长能力。 4、掌握足球的进本技术动作。 三.训练的基本任务、内容要求及手段 (一)训练原则 1、队员应准时参加训练,不得无故缺席。 2、坚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努力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 3、队员们在训练中发扬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队员身体情况提高他们的技,战术能力。 5、在训练中注重个人技术的训练,以及队员配合的训练。 6、在身体,技战术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队员心理和智力的训练。 (二)训练计划及内容 1、球性的各种方法练习,熟悉球性。 2、运球:直线、曲线运球 熟悉球性练习:复习义务教育阶段所学内容,单个部位的颠球 让学生体会用脚不同部位触球的动作感觉,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运球过人基本动作:拨球、扣球 熟悉球性练习:多个部位交替颠球,复习运球 让学生自主体会拨球和扣球时重心移动和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的感觉,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抢断球:正面、侧面抢球、断球熟悉球性练习,二、三人小组颠球 复习运球:让学生自主体会抢、断球的时机,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5、踢球:脚背内侧踢定位球熟悉球性练习:行进间颠球圆圈抢断球 让学生自主体会触球时脚 的部位和球的部位及踢球的合适力量,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6、踢球:脚背正面踢定位球熟悉球性练习:圆圈内互相躲闪运球 复习:脚背内侧踢球 让学生自主体会触球时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7、踢球:脚背外侧踢定位球熟悉球性练习:随意运球中练习运球过人基本动作复习:脚背正面踢球 让学生自主体会触球时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8、组合技术:复习运球,运球过人基本动作和踢球技术等单个动作。多给学生时间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1)运球——传球或射门(2)运球—过人—传球或射门 9、接球:脚掌、脚内侧接地滚球 熟悉球性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消极防守,一人做运球过人基本动作

警用甩棍技战术基础

警用甩棍技战术基础 一、甩棍的使用方法 (一)出棍方法 1 上甩出棍:手握甩棍自然下垂,棍头向下,然后手臂快速向上挥甩,同时手腕上挑,迅速向上抖。然后猛然向下一顿。手向上抖时,棍子整体向上呈快速运动;手向下顿时,手柄会随着手向下运动,由于前两节仍保持向上的惯性运动,手柄与前两节便会形成对争,完成出棍。手一抖一顿的速度越快,棍子锁 定的也就越牢固。 2 下甩出棍:手握甩棍上提,棍头向上,然后手臂快速向下挥甩,同时手腕应下压。挥甩手臂使甩棍整体获得一个加速度,手腕下压的动作则使这个加速度进一步加强,手柄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前两节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完成出棍。手臂向下挥甩及手腕下压的动作越快,锁定越牢固。 3 紧急出棍:紧急出棍是在情况紧急以正手、反手警戒姿势为基础,直接甩出进行打击的出棍方法。 (二)收棍方法 在松软、不平整的地面,难以完成甩棍的收棍,所以要选择坚硬平实的地面,如果怕损伤棍头,可以垫一本书。应避免在地砖、水磨石、大理石地面,更不要在木地板、地毯上收棍,否则会造成地面的损坏。在收棍时,棍身与地面尽可能垂直,如果棍身偏斜会导致收棍时棍头偏滑,无法解锁,也容易造成棍头表面划伤。收棍时应使用爆发力,锁定良好的棍子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收回,如果担心损伤棍子而不敢用力,可以多尝试几次,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力道,直到能让棍子解锁收回。

(三)甩棍的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让甩棍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在不使用时要保持棍身清洁干燥,不要长期放在棍套里,不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要定期拆开擦拭,但除了最细一节的内壁可以蘸少量机械润滑油擦拭以外,其他地方最好不要用油,否则会影响甩出后的锁定。在使用中要避免用力敲击硬物,也不要把甩棍当撬杆用,否则 会导致棍身变形或折断。 二、甩棍技法基础训练 (一)眼睛训练 1 手拿一小布口袋不断抛于空中,眼睛随之移动,每天练习5至10分钟,坚持2周后可以增强双眼 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 2 练习者与陪练者相对站立,陪练者双手握拳向练习者的眼前快速连续地击打,拳面约在离练习者的眼前5厘米处急停。练习者头部固定不动,眼睛不眨不闭,凝神注视来拳。每次30至50秒,可练习3至 5次。这个练习是改变人在受击时闭眼的本能反应。 (二)身体综合训练 两手以五指着地,间距大约与肩等宽,双脚略分,以脚尖着地。开始时双臂伸直,腰胯尽量后弓,臀部突起,腹部内收。然后双臂肘关节屈曲,全身向前向下,以鼻子接近地面为宜。随后双足后蹬助力,塌腰,继续向前向下运动,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贴地面滑过,头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再次向后弓,臀部凸起,恢复起始姿势,如此往复,每组20个,每次可做3到5组,视自身体能而定。在练习时不要太快或太慢,应协调连贯。此动作可以增强指、腕、臂、肩、胸、背、腹的力量。 三、持棍发力练习 左劈:手臂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劈击的动作。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约与肩宽。身体右转,右手握拳提起至右耳侧,拳心向右。然后,身体左转并下沉,以胯带身,以身带肩,以肩带手,右手向左下劈至左腰处,同时手腕翻转。动作过程中手臂应放松,随着身体的动作轻快下劈,不要僵直。 右劈:与左劈相反。 左撩:手臂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撩击的动作。动作过程与右劈相反,身体先下沉,右手置于右腰侧,拳心向左。然后身体左转,带动手臂向左上方撩至左耳侧,同时掌心转为向右。 右撩:与左撩相反。 平扫:手臂从左向右水平扫击的动作。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略与肩宽。身体微左转,右手握拳提起置于左胸前,拳心向上。然后身体右转,以胯带身,以身带肩,以肩带手,右手向右平扫,同时手腕翻转。 在发力练习时应注意体会力量从腿至胯至肩至手节节贯通传递的感觉。 四、甩棍技法 (一)警戒姿势 1 握棍方法:握棍时手握在甩棍手柄的中部略前一点,过于靠前会影响力量的发挥,过于靠后则会降 低灵活性。握棍时应注意不可过紧,否则会影响手腕的灵活转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