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单元质量检测(十四)

3 单元质量检测(十四)
3 单元质量检测(十四)

单元质量检测(十四)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秦国于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建立县制,至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这一进程体现了()

A.秦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B.国家对中央政权的改造

C.贵族力量逐步得到强化

D.秦国首先设置县级政区

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秦国设立县制后不断推广县制,加速了贵族政治的衰落,促进封建官僚政治的兴起,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影响是()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B.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D.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解析:选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使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D项。

3.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

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解析:选A。唐前期政治人物多是北方人,而唐后期及宋南方人增多,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选A项;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其背后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强调政治实力比重增强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社会结构变动,排除D项。

4.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

上述现象可知()

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解析:选A。1902年清政府的士兵还有很多“优秀分子”,到了1905年“优秀分子”已经很少,说明科举制废除部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绝望,开始倾向革命,故A项正确。

5.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将旧制新政斟酌其宜,草定章程”,然后交由有关部门实行。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有军机大臣扬言:“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顺利发展

B.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C.军机处权力被彻底废除

D.机构重叠加剧财政负担

解析:选B。据材料“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可知,维新变法运动阻力重重,故A项错误;据材料“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可知,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故B项正确;据材料“‘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可知,军机处的权力并未废除,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增设新机构引起守旧势力的不满,而不是强调机构重叠,故D项错误。

6.下表反映的是1898年1~5月中国社会各界的若干变法方案及措施。据此判断当时()

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共识

C.改革措施密集推行

D.维新派放弃政治变革要求

解析:选A。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据题干“1898年1~5月中国社会各界的若干变法方案及措施”及表格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社会各界不断提出各种变法方案及措施,逐步推进变法的呼声高涨,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7.(2020·北京海淀区期中)华夏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材料一

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

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月底,孙中山又在致蒙古王公电文中说:“汉蒙本属同种,人权原自天赋,自宜结合团体,共谋幸福……今全国同胞见及于此,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同年,他发表演说指出,辛亥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何则?”满族统治其他各族,“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也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要之,异族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今者五族一家,于平等地位……同心协力,共策国家之进行,使中国进于世界第一文明大国”。

——摘编自陈其泰《20世纪初民族观的历史演变》

(1)商鞅变法是秦发展中的大事。若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补充到材料一表格中,应位于序号( )和序号( )之间,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人活动空间发展变化的特点。概述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历程及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的民族观,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时期华夏认同、商鞅变法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知识。第(1)问材料“孝公迁都至咸阳”和“战国晚期,由于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分别提供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结果,故“商鞅变法”应该补充在序号③④之间。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信息,从秦人迁移方向、活动范围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历程及历史意义,据材料一“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心目中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战争。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民族观,据材料二信息,从各民族组成统一的共和国、各民族平等与团结、各民族共同推进国家的进步等层次归纳。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材料中孙中山的民族观念,从民族观的形成、内容和对中国革命及历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1)序号:③④。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增强秦国的国力。

(2)特点:空间变化——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历程: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为中原华夏诸国所接受和认同。历史意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3)民族观:主张中国是由各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共和国;各民族平等与团结;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的进步。认识:略。(言之成理即可)

8.一百多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戌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辅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康广仁曾说: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张元济编《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原因,据此判定变法的性质。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的措施与不足之处。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指出;

第二小问性质,结合第一小问可得其性质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2)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概括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措施;第二小问不足之处,据材料二“同志太孤……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分析说明。(3)结合材料三“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性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措施: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不足: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

(3)原因: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9.铁路建设引领了日本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868年,日本推翻了幕府政权,开始明治维新。明治政府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交通条件落后,严重影响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京滨铁路(从东京到横滨)于1870年4月动工,聘请英国人莫莱尔为总工程师,于1872年10月全线竣工。此后铁路就在这个岛国迅速延伸。

随着铁路的大量修建,火车成为国内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推动了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1872年6月,铁路运输部门率先采用国际上通行的24小时制。列车要准点出发,旅客必须掌握乘车时间,以免误车。铁路将客车编成列车,进行大量运送,并采用共乘方式,这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由于铁路开通,许多旅客沐浴着大城市的新气象,接触新事物”,“有些人忽然成了时髦的通人,其发型、服装,完全模仿洋式,风度当然更不用说,甚至连每天的饮食、平常的娱乐也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门辉《引领日本近代化之路的铁路》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京滨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滨铁路修建对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期间文明开化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日本社会改革的影响。

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政治、交通条件、西方技术等方面归纳。第(2)问,据材料从新兴产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等方面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

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从教育上、生活习俗上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答案:(1)背景:明治维新推翻幕府政权,开启近代化改革;交通条件落后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西方的技术支持。

(2)积极作用: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产生了新型的人际关系;改变社会生活,加快文明开化。(任答三点即可)

(3)内容: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传播西方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上,大力推行西化。

影响: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

三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ò fáng xiōng púbǎi nònɡliáo kuònǎo nù ()()()()() nà mèn pǔ sùwēi wǔxīn shǎnɡqiān xū ()()()()() 二、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3分) 铅锤(cuíchuí)宿舍(shěshè)作坊(zuōzuò) 前爪(zhuǎ zhǎo )相处(chǔchù)祖宗(zōnɡzhōnɡ) 三、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4分) (郊胶)卷花(瓣辨)进(功攻)(保宝)贵 (流留)意粗(壮状)茂(密蜜)(朴仆)素 四、词语大观园。(13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①争奇斗()②垂头()气③风()仆仆④准确无() ⑤兴高()烈⑥不()思索⑦相提()论⑧一()正经 ⑴用横线画出一对反义词。 ⑵第⑦个词所填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与第③个结构相同的词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赏”字是______结构,一共___画,组两个词:______、_____。 ⑵“视”字按音序查字典应查大写字母_____,按部首查字典应查___部,再查___画。“视”的意

思有:①看;②观察;③看待;④活,生存。下面句子中的“视”字是什么意思,请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②掌声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③今天,上级领导到我们学校视察。() 五、句子万花筒。(12分) 1、那段书被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面词语组成不同的两句话。 峰顶你这么一定高不上去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列病句。 ⑴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赵洲桥因为十分坚固,所以非常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训练(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人生匆匆,韶光易逝,回首往事时,美轮美奂 ....的青春年华总是令人格外怀念,而抚今追昔,难免会黯然神伤。 ②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出神入化 ....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门。 ③参加这次书法展览的作品很多,有的虽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但入木三分 ....,极见艺术功力,令参观者大为赞叹。 ④某著名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是很难一蹴而 ...就.的,光环的背后往往是无数晨昏的默默付出。 ⑤凡事要有全局意识,善于从大处着眼,如果目无全牛 ....,难免纠缠细节,无法作出合理的整体规划。 ⑥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是啊,高中三年的生活不经意间就灰飞烟 ...灭.,但我们的师生情、同学谊不会因岁月而褪色。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解析:选D ①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不合语境。②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使用正确。③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使用正确。④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此处使用正确。⑤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此处望文生义。⑥灰飞烟灭: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干净。多指人死了或事物彻底消失,不复存在,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国家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高度出发,确定了长期向香港供应农副产品的惠港政策,今年又专门制定并启动了供港澳鲜活农产品相关工作及应急机制。 B.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蕴涵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非凡的执政能力。 C.不断加剧的日本核电危机不仅可能促成世界核电安全保障机制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核能发展走向,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反思。 D.“亮剑”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铲除了许多制假售假窝点,迅速形成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 解析:选B A项,“制定并启动……相关工作及应急机制”搭配不当。C项,逻辑错误,“可能促成世界核电安全保障机制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核能发展走向”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反思”应互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迅速形成了”后应加“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最新版】

第一单元 质量检测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 识, 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加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8 分) 1、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 yàn zi yuān yāng ǒu ěr pí juàn huā bàn 2、下面带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河豚.(tún) 伶俐.(línɡ) 电杆.(ɡǎn) 膜. 翅(mó) B .距. 离( jù) 瞎. 子(xiā) 紧挨.(ái) 缭. 绕(liáo) C .联络.(luò) 平凡.(fán) 有益.(yì) 翩. 翩起舞(piān) D .荡漾.(yànɡ) 羽翼.(yì) 闲散.(sàn) 纤. 细(xiān) 3、下列词中的两个字意思都相反的一组是( )。(4 分) A.动静 活泼 得失 聚拢 B.爱憎 始终 破裂 奖惩 C.进退 详略 轻快 吞吐 D.呼吸 善恶 攻守 是非 姓 名 班级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

4、仿写,注意词语的构成特点。(9 分) (1)例:乌黑( )白( )绿( )黄 (2)例:翩翩起舞 (3)例:挨挨挤挤 5、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8 分) ( )粼粼光彩( ) 咯咯( ) ( )合缝伶俐( ) 颜色( ) (1)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墙壁,犹如一 整块石头。(2)站在舞台上的这一刻,她是那么_。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3 分)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2)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 天。( )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 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7、按要求写句子。(9 分) (1)叶圣陶先生被一池的荷花陶醉了。(改为“把”字句)

选修3 第1章 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

新人教化学 选修3 第1章 单元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 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 A.RO B .RO C .RO D .RO -3-52-4-4答案 D 解析 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 23p 1或者为3s 23p 5,分别为Al 和 Cl ,Cl 、A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分别为ClO 、AlO 。- 4-2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图1-1所示方法形象地表示: 图1-1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 A 解析 由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可知,核外都有1个电子,原子核内都是一个质子,但①无中子, ②有1个中子,③中有2个中子,应分别为H ,H ,H 。区分概念:同素异形体和同位素。同12 131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从而否定B ;再由原子结构知识推断正确选项。 3.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 A.1s 22s 22p 5 B.1s 22s 22p 43s 2 C.1s 22s 22p 63s 23p 63d 44s 2 D.1s 22s 22p 63s 23p 63d 34s 2 答案 BC 解析 基态是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即按照电子排布规则和原子轨道排布顺序进行核外电子的排布得到的结果。激发态是基态电子获得能量发生跃迁后得到的结果。B 项的基态应为1s 22s 22p 6,C 项基态应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4.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O 2- B .S 2- C .Mg 2+ D .Cl - 答案 B 解析 ①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看核电荷数:对电子层数相同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③看核外电子数:对核电荷数相同的,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5.用R 代表短周期元素,R 原子最外层的p 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下列关于R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R 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R 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 2RO 3 C.R 都是非金属元素 D.R 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 答案 C 解析 短周期元素的原子中,p 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1s 22s 22p 2(C)、1s 22s 22p 4(O)、1s 22s 22p 63s 23p 2(Si)、1s 22s 22p 63s 23p 4(S),有四种元素,其中SiO 2不溶于水,Si 、S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 4SiO 4、H 2SO 4,CO 不与NaOH 溶液反应。此题考查原子结构中未成对电子,p 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为短周期,即为第二周期元素或第三周期元素;p 能级有2对未成对电子,由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知:p 能级只有2个电子或只有2个成单电子,另一个p 能级轨道全填满,故答案有多重性。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单元检测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某校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知识竞赛中,通过激烈角逐,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胜出,他们的成绩如表: 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同学去参加市级比赛,应选() A.丁B.丙C.乙D.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比较平均数得到甲和丙成绩较好,然后比较方差得到丙的状态稳定,即可决定选丙去参赛. 【详解】 ∵甲、丙的平均数比乙、丁大, ∴甲和丙成绩较好, ∵丙的方差比甲的小, ∴丙的成绩比较稳定, ∴丙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是丙,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 2.某校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参赛10名选手的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那么,这10名选手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85.5和80 B.85.5和85 C.85和82.5 D.85和85

【答案】D 【解析】 【分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只一个;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 数据85出现了4次,最多,故为众数; 按大小排列第5和第6个数均是85,所以中位数是85.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3.某实验学校女子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众数、平均数分别是() A.15岁,14岁B.15岁,15岁 C.15岁,15 6 岁D.14岁,15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即可. 【详解】 观察图表可知:人数最多的是5人,年龄是15岁,故众数是15. 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平均数是:123131142155161 14 12 ?+?+?+?+?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平均数,熟练掌握众数、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单元质量检测三(含答案)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或.(或者)百步而后止假.(借助,利用)舆马者 B.不爱.(吝惜)珍器重宝于其身.(自己)也 C.士大夫之族.(家族) 非抗.(匹敌,相当)于九国之师也 D.君子生.(个性)非异也谷不可胜.(尽)食也 解析:A项,或,有人;C项,族,类;D项,生,通“性”,资质,禀赋。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数罟.不入洿池罟:网 B.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盾牌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解析:C项,绝,横渡。 答案:C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指示代词,这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连词,表递进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 D.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以:连词,表目的 解析:C项,其: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A项,“受”通“授”;B项,“景”同“影”;D项,“知”同“智”。 答案:C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履.至尊而制六合 C.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却.匈奴七百余里 解析:D项,是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D 6.下列句式不属于被动句的是(3分)( ) A.不拘于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shìyàn jiāo nèn zhèn jìng kān shǒ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hī rùn chōng jǐng yáo yuǎn dīng ní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庆(_______)历(_______)真(_______) 床(_______)厉(_______)具(_______) 搭(_______)官(_______)托(_______) 塔(_______)管(_______)拖(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鲜红色的梨兵来将挡耳听为虚 深紫色的樱桃不入虎穴近墨者黑 浅黄色的李子眼见为实水来土掩 紫檀色的黑母鸡近朱者赤焉得虎子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1)秋天的雨(____)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______)还藏着非常也闻的气味。 (2)(____)冬天就要来了,(_____)杨树的叶子都掉了。 (3)(____)秋雨轻轻地来了,(_____)没有一丝凉意。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露出微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秋在隔壁(节选) 入秋以来,一直借住在城郊一个叫“松树林”的村子里,院子的西墙外,是一片浩浩荡荡的玉米地。庄稼是季节的代言人。与庄稼为邻,就是与秋天为邻——这邻居,我喜欢。 我常会步出院门,沿着玉米地的田间小道,漫无目的地溜达。抬头看天,秋高气爽,棉花糖似的云朵,绽放在天鹅绒般湛蓝的天幕上。 两旁的玉米棵是列队的士兵,披着绿装,站得整整齐齐,等待着我的检阅。只是怀抱的不是钢枪,而是头顶粉红穗子的棒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仔细嗅起来,是玉米、青草与野花混合在一起的那种好闻的味儿。 田间的路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柔软得让我想脱掉鞋子,走在上面亲近它。路,在绿色的包围中延伸,我独自一人只是慢慢地踱着,什么也不去想。一群麻雀本来聚在前面“开会”,看我来了,轰的一声,以笨拙的姿态飞起来,陆陆续续落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上,定格成五线谱上的音符。偶尔会遇到斑鸠栖在路上,往往是成双成对的,嘀嘀咕咕说着情话。看到我,却并不慌张,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 (2)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

了龙。 20世纪70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fǔmōchuàng zào huǎng yán shīpiān róu ruǎn fāméi féi wòqíshí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宿(________)怒(________)经(________)支(________)缩(________)努(________)茎(________)吱(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轻快的树林轻轻柔柔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波澜壮阔的呢喃细语 幽深的山中小曲充满力量的海洋大合唱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陆续继续连续 (1)快到中午了,钓鱼的人(______)回家了。

(2)爸爸工作很忙,经常(______)几天加班。 (3)在多次失败面前,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______)努力。 仍然竟然果然 (4)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5)白求恩(______)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6)我们俩的想法(______)不谋而合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蘑菇钻出泥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让小沙耿耿于怀 ....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大嘴巴和小尾巴 所有美丽的金鱼都被移到金鱼馆里去了。水池里只剩下两只最难看的小鱼。 一条嘴巴大得出奇,占了身体的一半,另一条尾巴小得可怜,只是一个小叉叉。没人给它们换水,更没有人喂它们食物。 大嘴巴饿极了,它去吞落在水底下的海棠核,海棠核堵在它的嗓子眼儿里,难受极了。小尾巴钻进大嘴巴的嘴里,一点一点把海棠核咬了出来。池水

高考总复习 化学3单元质量检测

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米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富有的象征,一直用来制做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 A.Na B.Fe C.Si D.Cu 解析: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而Fe(OH)3是红褐色物质,NaOH是易溶于水的,Cu(OH)2是蓝色的,硅酸盐也不是红色的,故只有B正确.答案:B 2.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 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 D.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解析:Al13和Al14都是由多个Al原子构成的超原子,不是Al的同位素;Al13超原子中铝原子间是通过金属键结合的,不是离子键;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3×14=42个价电子,比稳定结构(40个最外层电子)多2个电子,应与ⅡA族元素性质相似;Al13具有3×13=39个最外层电子,比稳定结构少1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应与卤素性质相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答案:C 3.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三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卷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班级:姓名:成绩: ☆看清想好再动笔,卷面整洁得两分。 一、基础(44分) 1.抄写下面的字。(3分) 漾碧翩赤疲载黎雁暑禁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chèn shān pán chán shúxīxiàn mù ()()()()3.用下面的字组词。(8分) 裁( ) 愉( ) 嘱( ) 墨( ) 载( ) 愈( ) 属( ) 默( ) 4.我会填。(6分) 光彩夺目的()清澈见底的() 弯弯曲曲地()和颜悦色地() 鲜花开得()时间过得() 5.请用“\”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4分) (1)、大家(连续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才把这件事完成了。 (2)、妈妈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排除去除)衣服上的污迹。 (3)、老师把这一条意见当作最(宝贵珍贵)的礼物。 (4)、老师对我们提出了(严肃严格)的要求。 6.我会在括号里填入句中带点词的反义语。(6分) (1)、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 (2)、只有不怕失败 ..的人,才能获得()。 (3)、学习一定要认真 ..,来不得半点()。 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大象的耳朵大大的。(改成比喻句) (2)、这难道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改成陈述句)

(3)、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不能嘲笑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改成反问句) 8.符号“/”表示停顿,朗读下面这个句子时,停顿最恰当的是()(3分) A.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B.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C.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D.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二、积累(14分) 1.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8分) 惊弓之()苍()欲滴()而不厌和颜()色 亡羊补()竭()全力()览群书群芳()艳 2.我会连。(6分) 等闲识得东风面,蜻蜓点水款款飞。 不知细叶谁裁出,万紫千红总是春。 穿花蛱蝶深深见,二月春风似剪刀。 莫看江面平如镜,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人无再少年。 花有重开日,要看水底万丈深。 三、阅读。(20分) 《和时间赛跑》片段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2分) ()——()()——() 2.“以后我常常做这样的游戏”中“这样的游戏”指的是哪些游戏?(4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fúzhuāng guīzéshèng xiàqiáng bì yǒu qùbiàn dìjīdòng yáo huàng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列(________)哺(________)喳(________)成(________) 烈(________)脯(________)渣(________)诚(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南辕北辙目光短浅,思路狭窄 画蛇添足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井底之蛙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揠苗助长做事之前要找准方向,不能背道而驰。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无论……总是……除了……还有……一……就……不是……而

是…… (1)我国的首都(________)南京,(________)北京。 (2)他发现(_________)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________)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 (3)蜜蜂(________)飞到哪里,(________)可以回到原处。 (4)他(________)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________)悄悄地躲起来。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例: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1)在我看来,完成这项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妹妹看来,自己穿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今年春天,奶奶送我一只小鸡。 奶奶今年春天送我一只小鸡。 (3)今天上午,我们在操场上举行了体操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青蛙和大雁 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_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人教(部编](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9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 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里。(20分) 1.下面带点字中与“纪律”的“律”读音相同的是() A.给予.B.记录.C.绿.色D.旅.行 2.“蹭”字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似或相同?() A.跺B.蹋C.宗D.嶒 3.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旅行救命刚才喊叫B.等侍斧头劈柴剩下 C.拼命流泪算术疼痛D.可怜咱们摇晃煤油 4.看蚂蚁搬食物时我会联想到的成语是() A.有勇有谋B.齐心协力C.怦然心动D泰然处之 5.“柴”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A.田地B.木头C.土石D.高山 6.与词语“吱吱嘎嘎”结构相同的词是() A.跑来跑去B.轰隆隆C.乒乒乓乓D.叮咚叮咚 7.下面句子中,哪一句没有语病?() A.妈妈去超市买了许多水果,有西瓜、芒果、西红柿、草莓和香蕉。B.认真听讲,成绩进步了。 C.他穿着校服和红领巾参加升旗仪式。

D.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干净了。 8.“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这句话应放在() ①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②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③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④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A.①之前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D.③和④之间 9.《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讲了种子的历程,下列不属于课文中种子的历程的是() A.长成一棵高大的树。B.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C.做成了一张大床。D.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 10.对“红头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嘴—食管—肚子—小肠—大肠 B.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 C.食管—胃—肚子—小肠—大肠 D.嘴—食管—肚子—小肠—嘴里 二、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ēng kāi jiēshòu jiù mìng

三年级语文试卷(质量检测)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三年级 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积累与运用】(42分)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括号内)(10分) 1.下列词语中都有“挑”字,找出“挑”字注音不同的一项( )。 A.挑战 B.挑水 C.挑错 D.挑选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秋高气爽 B.五彩缤纷 C.争分夺秒 D.波澜状阔 3.“引人注目”一词中“引”的意思是( )。 A.领、招来 B.拉、伸 C.引起、吸引 D.退却 4.与词语“吱吱嘎嘎”结构相同的词是( )。 A.跑来跑去 B.轰隆隆 C.乒乒乓乓 D.叮咚叮咚 5.将“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改为反问句,正确的是( )。 A.那声音充满力量,怎么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B.那声音难道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C.那声音充满力量,难道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D.那声音充满力量,不怎么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6.下面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写日记时,不需要注意格式,自由发挥就好。 B.为了更好地预测,我们要多关注文中的细节。 C.默读时用手指着读,是提高速度的好方法。 D.所有目字旁的字,都表示“看”的意思。 7.对下面句子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小蜘蛛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 A 、小蜘蛛在屋檐上。 B.又大又漂亮的网。 B 、屋檐上织网。 D.小蜘蛛织网。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句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 A 、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9.《小狗学叫》一文中小狗第一次是跟着( )学叫的。 A 、狐狸 B.杜鹃 C.小母牛 D.小公鸡 10.“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爱”的意思是( )。 A 、喜欢 B.热爱 C.因为 D.爱护 学校 班级_________ _ 姓名 座号 不得 在密 封 线内 答 题 密 封 装 订 线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单 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 24 B. 25 C. 28 2.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A. 5×4 B. 5×3+4 C. 5×4-1 3.根据下图,列式不正确的是()。 A. 3×5+1 B. 3×6-1 C. 3×5+2 4.把3+3+3+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A. 3×3 B. 3×4 C. 3×4+2 5.4连续加4,需要加()次结果是20。 A. 4次 B. 5次 C. 6次 6.下面图形中,的个数最多的是()。 A. B. C. 7.1千克桃子4元钱,买5千克桃子多少元钱?用()算比较简单。 A. 加法 B. 乘法 C. 减法 8.有2、6、9三个数,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求和,得数有()种可能。 A. 2 B. 3 C. 6 9.6+6+6+6+3可以写成()。 A. 6×4+3 B. 6×4 C. 5×6 10.与36-6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 30 B. 3×6 C. 6×5 11.4个4再加上1个4是( )。 A. 8个4 B. 1个4 C. 5个4 12.6个8相加的算式是()。 A. 8×6 B. 6+6+6+6+6+6+6+6 C. 8+6 二、填空题 13.5个6相加的和是________,它比6个6少________。 14.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独立的正方形至少需要________根小棒,摆两个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________根小棒。

A.5 B.7 C.8 15.2+2+2+2表示有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 ×”、“ ÷”。 24=6________4 17=9________8 8________1=1________7 48________6=7________6 17.4个6的和是________,再加1个6的和是________。 18.在横线上填上“>”、“<”或“=”。 42-8________36 18________4×5 15________5+5+5 19.算式 5×4=________,计算时所用口诀:________,这个算式读作:________。20.在横线上填上“+”“、-”或“×”。 6________6=0 4________3=12 5________5=10 三、解答题 21.小明(6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公园玩,成人票价:8元一张,儿童票价:5元一张,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 22.一件衣服有6个扣子,4件这样的衣服有多少个扣子? 23.买5副手套和6双袜子一共多少元? 24. 一共可以坐乘客多少人? 25.小华和他的三个好朋友去参观动物园,每张门票6元,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钱? 26.李爷爷家的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前3行每行有7棵,第4行有5棵。李爷爷家的果园里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

第一单元 质量检测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 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加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8 分) 1、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 yàn zi yuān yāng ǒu ěr pí juàn huā bàn 2、下面带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河豚.(tún) 伶俐.(línɡ) 电杆.(ɡǎn) 膜.翅(mó) B .距.离( jù) 瞎.子(xiā) 紧挨.(ái) 缭. 绕(liáo) C .联络.(luò) 平凡.(fán) 有益.(yì) 翩. 翩起舞(piān) D .荡漾.(yànɡ) 羽翼.(yì) 闲散.(sàn) 纤. 细(xiān) 3、下列词中的两个字意思都相反的一组是( )。(4 分) A.动静 活泼 得失 聚拢 B.爱憎 始终 破裂 奖惩 C.进退 详略 轻快 吞吐 D.呼吸 善恶 攻守 是非 姓 名 班级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

4、仿写,注意词语的构成特点。(9 分) (1)例:乌黑( )白( )绿( )黄 (2)例:翩翩起舞 (3)例:挨挨挤挤 5、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8 分) ( )粼粼光彩( ) 咯咯( ) ( )合缝伶俐( ) 颜色( ) (1)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墙壁,犹如一整块石头。 (2)站在舞台上的这一刻,她是那么_。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3 分)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2)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 )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 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7、按要求写句子。(9 分) (1)叶圣陶先生被一池的荷花陶醉了。(改为“把”字句)

三年级语文质量检测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练习题 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写对一字得半分,写美一字得半分) rónɡ qiúɡuī zé méi yóu qiánɡ bì nǎo dài 二、给加点字注音。 1.今天,我参()加了一个生日聚会,吃了美味的海参(),感觉有点热,就找来一把扇()子使劲地扇()呀扇,一会儿就不热了。 2.夏天的夜空真美呀,我坐在院子里的空()地上, 抬头看天空()的星星,数()量真多呀!怎么也数()不清。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忙()乱摇()晃()提()吊()()红()赤 2.天()云()()林()染金()()香一()()秋 3.百()百()四()八()七()八()一()二()(1)从第一小题所填的字中,你发现这些词语都含有()都和()有关,请你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2)第二小题的词语都是描写()的,请你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3)第三小题的成语都含有(),请你再写两个这样的成语()()。 四、默写古诗《望天门山》,(别忘了作者和年代哟!)再填一填。 望天门山 [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古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请你写出这首诗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日积月累我最棒! 1.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4.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人多力量大。 六、我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20)

深圳罗湖区三年级语文(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卷面书写要求:1.字体规范、美观;2.卷面整洁清晰。 一、请认真听录音两遍,之后完成下列题目。(5分) 1.“大汉海昏侯——刘贺与他的时代”展览()展出。(1分) A.深圳博物馆 B.南昌博物馆 C.深圳图书馆 2.以下哪个时间在深圳看不到“大汉海昏侯——刘贺与他的时代”展览?()(1分) A.2019年6月10日 B.2019年7月10日 C.2019年8月10日 3.“本次展览一共分为个一级单元,包含条叙事线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 数字,正确的是()(1分) A.3;2 B.4;2 C.2;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2分) A.本次展览是刘贺的玉印首次离开出土地南昌外出展览。 B.参观“传奇刘贺”单元,可以了解刘贺的故事与生平。 C.本次展览每天只有一场定点讲解。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5.拼一拼,写一写。(10分)huān yíng lìhài 如果罗尔德?达尔来到你家,你一定会尖叫着他吧!他可 jiāo ào qímiào jǐn còu 了,是儿童文学界的,他的作品构思 ,情节 qiǎo kèlìliǎo bu qǐhúli 《查理和工厂》《的爸爸》是dài biǎo 他的作。 6.下列三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这个香蕉有点青,要放熟.一点才好吃。 这条路我已经很熟.了,可以自己走回去。 B.我最喜欢妈妈身上的味道 ..,总是香香的。 一闻到烤鸡翅的味道 ..,我的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C.小丽换了双运动鞋,走起路来就轻快 ..多了。 春游的路上,我们一起唱着轻快 ..的歌。 7.读句子,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用合适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填空。(5 (1) 他还会画国画,最喜欢画的就是花中君子——。 (2)你不出去干活挣钱,整天想着不劳而获,像极了寓言故事《》里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