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pt课件
*
.
ABI
Diabetes
*
.
脉搏波
*
.
多普勒血管超声
*
.
CTA
CTA
*
.
MRA
*
.
经导管血管造影
.
*
经皮氧分压
ABI、Dupplex、CTA、MRA和经导管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动脉慢性闭塞后末梢血供情况 反映末梢血供的指标 足趾绝对收缩压 末梢氧饱和度 经皮氧分压 皮温
TABLE 非侵入性血管检查
*
.
Revascularization的反指征
缺乏目标血管 没有合适可用的大隐静脉 足中后部出现不可逆性坏疽 这些情况血运重建可能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这些患者治疗应该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和大截肢
*
.
Revascularization
血管腔内介入主要用于血管病变比较局限,特别的近端大血管狭窄 现代导管、支架和球囊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血管内介入可以做到小腿动脉,球囊扩张甚至可以做到足背动脉 血管搭桥手术适应所有需要血运重建的情况并且维持疗效时间长于血管内介入
85*
27.56
60*
49.19
66.67**
0
20
40
60
80
100
脑梗死 冠心病 主动脉钙化 颈动脉内膜斑块
ABI>0.9 ABI<0.9
* P<0.01
** P<0.05
患病率 (%)
*
*
.
治疗症状性 PAD
康复训练 Programs call for at least 3 months of intermittent treadmill walking three times per week. Exercise therapy has minimal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is likely to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profile 内科药物治疗 Pentoxifylline: The results of postapproval trials, found that it does not increase walking distance to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extent. Cilostazol: The use of this drug is contraindicated if any degree of heart failure is present due to concerns about arrhythmias Others 预防性足护理 A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AD should receive preventive foot care with regular supervision to minimize the risks of developing foot complications and limb loss

糖尿病课件ppt(共125张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课件ppt(共125张PPT)可编辑全文
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 浆
白蛋白测定
GHbA1c 3%~6% GHbA1 8%~10% 果糖胺 ~
五、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 空腹5~20mu/L
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
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 肽 空腹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2型 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 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一) 制订总热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休息时 25~30kcal/kg/日 轻体力劳动 30~35 kcal/kg/日
中度体力劳动 35~40kcal/kg/日 重体力劳动 40kcal/kg/日以上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一、尿糖测定 肾糖阈
二、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血糖是反应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 指标 葡萄糖氧化酶法
静脉血 血浆、血清
毛细血管 全血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
OGTT 75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 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
起病方式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或肥胖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PPT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PPT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骑车或游泳,增强心肺功能和 代谢水平。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和超重。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心血管和糖尿病的 预防和治疗都有积极作用。
控制血糖和血压
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
了解自己的血糖和血压状况,及时发现并控制异常。
遵循医嘱治疗
02
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 害
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害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心血管疾病对糖尿病 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与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 而影响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脂肪代谢,导致 脂肪堆积,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腺功能受损, 进一步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影响血 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后 ,其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更 高。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助于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04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习 惯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患者支持
建立患者支持平台,提供 疾病管理、心理支持等方 面的帮助,提高患者的自 我管理和生活质量。
THANK YOU
并发症管理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糖 尿病足、心血管事件等,需要进行 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降低风险 和改善预后。
05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的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1 2 3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更有 效的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药物干预,采用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 生。降糖药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采用高血压最佳 治疗试验(HOT)以及其他抗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进行血压控制,采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进行血脂控制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年龄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种心血管 危险因素者,应口服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对于阿司匹林过敏者或合并有溃疡者,可用氯吡格雷进行糖尿 病大血管病变的预并发症
01 高危人群
03 发病机理
目录
02 病变特点及累及部位 04 预防
基本信息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iabetic macrovascular disease)为糖 尿病长期并发症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约占糖尿病 患者死亡的三分之二。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
糖尿病大血管疾病的病因是复杂和多因素的,它是由一系列代谢危险因素,如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氧 化应激、基因表达等相互作用所致,其潜在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速。高血糖导致血糖过度氧化和晚期糖基化 终产物的积累而产生胰岛素抵抗;脂质的过氧化导致动脉壁内形成泡沫细胞;胰岛素抵抗为内皮功能障碍的先兆, 其与炎症蛋白(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和生长因子(对平滑肌增殖和血小板聚集有刺激作用)的释放增加有关, 最终导致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
预防
预防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风险因素。在糖尿病确诊后,应每年进行心脑血 管病变风险因素的筛查,如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腹型肥胖、早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静息心电图等。 临床证据显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和死亡发生的危险。因此,对糖 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防,需要全面评估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并适当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PPT课件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PPT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血管病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可以降低心血 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心血管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以控制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联合治疗的策略
综合评估
对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血管 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协同治疗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长期管理
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定 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Part
05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营养与运 动管理
糖尿病的营养管理
血糖波动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 性,导致血糖波动,增加糖尿病 并发症的风险。
心血管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影 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 血糖控制。
胰岛素分泌异常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延迟,加重糖 尿病病情。
心血管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01
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高糖、高淀粉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
以控制血糖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02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糖尿病患者应多
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三多一少
多饮 多食
多尿
体重 减轻
六、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 致女性外阴搔痒
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
六、临床表现
(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感染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足
视网膜可见出血点,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和 棉绒斑 膜缺氧的表现
IV期 视网膜开始出现新生血管
V期 新生血管引起玻璃体出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I期。 玻璃体增殖膜引起视网膜 牵引性脱离
2、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
眼:致盲原因 ➢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 其他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
状体病变等
2、微血管病变(肾脏病变)
病史常> 10年,分五期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
病微血管病变之一 肾小球硬化症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
死亡原因 在2型,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
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Diabetic Nephropathy
❖ 实验室: ❖ 血糖33.3mmol/L(600mg/dl)以上; 一般为33.3~66.6mmol/L ❖ 血钠可在155mmol/L以上 ❖血浆渗透压可达330~460 mmol/L
3、感染
➢ 皮肤:化脓性感染有疖、痈等可致败血 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足癣、甲 癣、体癣等也较常见
➢ 泌尿系统: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为常见的 感染,以女性多见,且常合并真菌性阴 道炎
启动) 3、第三期―免疫学异常(胰岛及胰岛素自身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汇报ppt课件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汇报ppt课件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定期筛查
对于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大血管病变的筛查,以及时发现并干预病变进程。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延缓大血管病变的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延缓病变进展
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建立多学科协作的诊疗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等,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内,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发病机制
定义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流行病学
包括高龄、男性、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家族史等。此外,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医疗团队、社区组织、志愿者等。提供定期的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病友交流会等,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同时,鼓励患者加入相关组织或团体,与病友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07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1
2
Hale Waihona Puke 3由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诊断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饮食与营养教育
指导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血糖稳定。
药物治疗与血糖监测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告知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PPT课件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PPT课件

3.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 In Textbook of Diabetes 1997.
7
5.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65%
IDF Diabetes Atlas, 4th ed.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9.
糖尿病 有关终点
糖尿病 有关死亡
脑卒中 微血管终点
风险降低百分率(%)
(p=0.0de Mbanya(IDF主席). 2012CDS年会大会报告.
3
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外周动脉疾病
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中指国南》2型(2糖01尿0)病.防治指南》(2010).
外周血管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 肢手术的主要原因5
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确诊时50%的患者已存在并发症
1.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2.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13
防治大血管并发症强调综合管理
控制高血糖
HbA1c<7% 或<6.5%
生活方式干预
严格降压
<130/80mmHg
积极调脂
LDL-C水平
无CHD: <2.6mmol/L 有CHD: <2.1mmol/L
预防微血管并发症
降低大血管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
7/2/2020
糖尿病神经病变
非外伤性远端截肢 的首要原因
大血管病变
心脏:冠心病等,表现为胸闷、胸痛、 头晕、心慌、呼吸困难
大脑:缺血性脑病、出血性脑病、脑卒 中:表现为头痛、恶心、昏迷、 四肢活动障碍
下肢:周围血管病变:表现为下肢疼痛 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
7/2/2020
4.高糖使纤维蛋白糖基化,导致血栓结构改变,不 易溶解
7/2/2020
(三)氧化应激
1.高糖时,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增加,炒股呼吸链 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单电子传递,线粒体内活 性氧化簇(ROS)产生增加
2.ROS可导致细胞凋亡、组织损伤、加重胰岛素抵 抗、慢性炎症和血栓前状态,从而加重氧化应激, 形成恶性循环,引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3.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强调综合治疗,要按 照指南达标
7/2/2020
7/2/2020
血脂、家族史
7/2/2020
(二)器械检查:
1.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运动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心肌显像可
诱发心肌缺血:如发现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可提 示糖尿病性心肌病
7/2/2020
(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如:1.休息时心率(坐位)高于100次/分 2.握拳时舒张压过度反应 3.体位性低血压 4. 心率变异性减小
心梗、心绞痛、外周动脉病、缺血性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年龄:男>50,女>60

·年龄:男<50,女<60,但合并下列≥1项因素:
使用阿司匹林
①高脂血症②吸烟③心血管疾病家族史④蛋白尿
总结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是 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2.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有其特点,在临床上要引 起注意
恢复慢
7/2/2020
(三)糖尿病性周围动脉病
1.人种差异:西方人下肢动脉闭塞性粥样硬化更多 2.性别特点:DM女性下肢病变增加多于男性 3.不同部位:
①下肢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基础 ②颈动脉病变预示脑血管意外、脑部缺血性症状 ③颈内动脉病变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④肾动脉病变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 4.预后不良:发生早、进展快、远端重、截肢多
响,特别是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要避免低血 糖的发生
7/2/2020
3.血压控制——首选ACEI、ARB
人群 正常人群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 老年或伴有严重冠心
病的糖尿病患者
7/2/2020
目标值 <140/90mmHg <140/85mmHg <125/75mmHg <140/90mmHg

降低50%
HDL-C>1.0mmol/L
HDL-C>1.3mmol/L
TG
TG<1.7mmol/L
7/2/2020
7/2/2020
5.抗血小板治疗
①高危DM患者可以考虑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作为一级 预防,推荐剂量以75-160mg/d的阿司匹林作为DM患 者的二级预防
②对伴有ACS的DM患者,推荐用一种P2Y12受体阻滞剂 治疗1年,而对于接受了PCI的患者,持续时间取决 于支架类型。对于ACS进行了PCI的患者最好应给与 普拉格雷或替加瑞诺
③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 抗血小板治疗
7/2/2020
糖尿病患者
是否服用阿司匹林 是
继续治疗

□阿司匹林禁忌症:
·出血体质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肝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
是 禁用阿司匹林
·心功能衰竭
·正在服用氨甲嘌呤
·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盐过敏
·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已发生过心血管病变
7/2/2020
(四)亚临床心血管病的检测
1.症状:跛行、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颈动脉杂音 3.实验室检查:微量白蛋白尿 4.心电图:心肌肥厚 5.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
7/2/2020
六、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综合 防治
7/2/2020
A-Aspirin: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扩血管药物 B-Blood Pressure:抗高血压治疗 C-Cholesterin:调脂治疗 D-Diabetes: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 E-Education: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戒烟
7/2/2020
4.血脂控制——首降LDL-C、其次 HDL-C、TG
血脂谱 LDL-C HDL-C
人群 T1D M T2D M
男 女
目标值
无论基础LDL-C水平如何,均应使用他汀 类将LDL-C降低至少30%
高危DM患者
LDL-C<2.6mmol/L
极高危DM患 LDL-C<1.8mmol/L或至少
2
血栓前状态
1
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7/2/2020
(一)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1.高糖、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代 谢物质通过NF-kB通路使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 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增多
2.高糖等代谢紊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由中 膜向内膜迁移,参与形成纤维帽,血管平滑肌细 胞还可以产生胶原及硫酸软骨素等增加动脉硬度
7/2/2020
五、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评估
7/2/2020
评价危险因素
器械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亚临床心血管病的检查
7/2/2020
(一)首先评价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当前或
以前心血
⑥肾脏损害: 管病史 尿白蛋白↑
②年龄
⑦房颤:可导
⑤血脂谱: 致中风
HDL↓
③腹型肥胖

TG↑ ④常规的心血管
危险因素:吸烟、
合理配伍
Combination rationality
低血糖预防 Hypoglycemia prevention
7/2/2020
注意: ①综合考虑DM的病程、伴随疾病和年龄,采用个体化
的方式确定降糖目标,HbA1C的目标是≤7% ②进行降糖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a.降糖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 b.降糖药物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使用 c.低血糖:低血糖对于心血管系统有许多不良影
2.心自主神经病变:静息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 3.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衰治疗效果差、静脉输液耐受差
7/2/2020
(二)脑血管病
1.人种差异:东方人种糖尿病脑血管病更突出 2.性别差异:糖尿病女性脑血管病相对增多 3.病种差异:缺血性远多于出血性、多发性腔隙性
脑梗塞突出 4.预后差异:死亡率、病残率、复发率较高,病情
3.由于代谢异常持续存在,故而存在持续的慢性低 度炎症状态,造成内皮损伤
7/2/2020
(二)血栓前状态
1.正常内皮产生的NO和前列环素具有抗血小板粘附 聚集功能。高血糖等代谢异常导致内皮功能受损 使NO释放减少,造成血小板易于黏附聚集
2.糖尿病患者凝血因子Ⅶ,vWF因子增多,血栓易 于形成
3.代谢异常还可导致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增 加,抑制血栓溶解
7/2/2020
(四)内皮祖细胞(EPC)异常
1.EPC来源于骨髓,可再内皮受损部位归巢、增 殖、分化、修复受损内皮
2.糖尿病患者循环中EPC数量减少,内皮修复功 能下降
7/2/2020
四、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 特点
7/2/2020
(一)心血管病
1.冠心病 ①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 ②无痛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梗 ③造影多支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差 ④男女性别差异缩小
7/2/2020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率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34.20% 高血压
12.60% 脑血管病
17.10% 心血管病
5.20% 下肢血管病
7/2/2020
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
7/2/2020
4
内皮祖细胞异常
3
氧化应激
7/2/2020
1.生活方式的干预
A
B
C
①戒烟
②饮食
③运动
7/2/2020
①戒烟的5个A策略
A—询问(ASK)
一有机会就系统性询问吸烟 者的吸烟状态
A—建议(ADVESE) 明确地力劝所有吸烟者戒烟
A—评估(ASSESS)
确定吸烟者烟瘾程度及戒烟 准备情况
A—协助(ASSIST) 与吸烟者戒烟方案达成共识
二、概述
7/2/2020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在中等或较大的动 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 脑动脉、肾动脉和周围血管等大血管,临床常见疾 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和下肢动脉硬化、坏疽等。糖 尿病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4倍,使大 血管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 早。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目录
1 病例报告 2 概述 3 发病机制 4 临床特点 5 临床评估 6 综合治疗
7/2/2020
一、病例报告
7/2/2020
回顾:糖尿病慢 性并发症
7/2/202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
脑血管病
脑梗死患病率为 非DM患者4倍
心血管疾病
80%的糖尿病患者死 于心血管事件
7/2/2020
③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min的中度到剧烈程度的体力活 动,而且最好是有氧运动和阻抗训练两者结合。
7/2/2020
2.血糖控制——REACH策略
危险因素管理 Risk factors management
早期血糖干预 Early interv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