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中国》:萧乾的贡献与所受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萧乾的书评研究

浅谈萧乾的书评研究

第9卷第4期V ol.9,"o.4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8年6月Jun. ,2018浅谈萧乾的书评研究高莉娜(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萧乾(1910—1999)作为中国文坛上的一名雄才大将,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战地记者,还是杰出的 现代作家和有名的翻译家。

除此,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即书评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曾不佘遗力地进行 书评的编辑写作和组织策划。

那么,对时代文明具有如此影响力的一位书评家在他的书评世界会呈现何种 形态。

关键词:萧乾;书评活动;《书评研究》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8)04 -163 - 031934年利用燕大直接接触国内外专家与文献,绘制 了一副书评领域活动不低的地图。

《书评研究》于1935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七万字,全书仅177页,分7章,外 加附录4篇。

书中讨论有关书评的方方面面,诸如书评 家的知识与审美素养、书评家的社会良知与人格、书评 的标准与手法、书评与出版界和读书界的关系等。

但这 些具体的阐述,其基本立意,则在于强调书评所应有的 责任以及书评家的社会良知。

这是先生的第一部著作,也是20世纪以来,我国书评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先生 在书中,以饱蘸感情的笔墨,确凿翔实的资料,优美流畅 的语言,就书评的重要性、书评家、书评的标准和艺术 性,书评写作的方法,以及书评与读者界的关系等间题,深人浅出地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从中,我们看得 出,先生得益于早年外国文学的学习,把大量西方文艺 批评的理论移植于书评研究中,充实了书评研究的理论,使这部论著至今还蕴藏着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先 进的内涵。

一.萧乾的书评活动如果说《书评研究》已为先生书评实践作了思想和 理论上的铺垫,那么,主办《大公报•文艺》副刊,则为他 创造了实现理想的良机。

一年间,萧乾先生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任编辑期间,曾充分利用这块阵地,不遗余力 地开展书评活动。

埃德加·斯诺、鲁迅及《活的中国》

埃德加·斯诺、鲁迅及《活的中国》

沙汀的 《 法律外 的航 线》 。这些短小 的故事 ,把真实的中国人
刻 画 得 人 木 三 分 , 它如 同一 部 感 人 肺 腑 的 纪 录 片 ,用 文 字 的
形式记录下中国社会变革中最艰苦的岁月。

译者 埃德 加 ・ 斯诺 是美国著名记者。12 98年 ,斯诺 刚冈
踏 上 中 国这 片 土 地 时 ,还 是 个 年 仅 2 的 青 年 。 他 不远 万里 3岁 来 到 这个 东 方 国度 只 为 一 时 新 奇 ,憧憬 一 段 刺 激 的 冒 险旅 程 。
批 中 国文化 的精 英 和 精 神 领 袖 。
其 中,与鲁迅的会见 更是直 接促
成 了 《 的 中国》 的编 译 。 活 说 到 斯 诺 和 鲁 迅 的结 识 ,就
的美国朋友埃德加 ・ 斯诺和妻子海伦 ・ 福斯特倾尽五 年心血为中西文化交流献 上的一份珍贵礼物。
不能不提 到另外一 位中国学者姚 克。如 果说鲁迅 是 斯诺 “ 了解 中 国 的钥匙 ” ,那姚 克就是 帮助 斯
《 福 》 《 筝 》 和 《 婚 》 等 7 短 篇 作 品 。 第 二 祝 风 离 篇
部分题名为 “ 其他中国作家的小说” ,共计收入 1 4位 作 家的 1 7篇作品,它们是 : 柔石的遗作 《 为奴隶的
读 中 国文 学 和 戏 剧 专 业 时 ,常 用 英 文 投 稿 给 上 海 英 文 报 刊 。 13 92 埃德 加 ・ 斯诺
世界 文化

撰国介密化 《《“够和”—- ! 编一文国评把茶报一国它,~ l; 稿海绍勒,天华 的看头 ’叩 辑外报传论西北巴活的的有 _ ,人刊统报方女 时 心灵 一i 向 中氏还津》 至 脏 。 - 为士《文》《周 甚 见脑 —. 上 英 和花》 中 魂 能 -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34张PPT)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34张PPT)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梳理思路
借助这些提纲挈领的句子,我们可以梳理出
文章层次。文章以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开篇,先

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即“做了再

说,做了不说”;再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
联系现实,思考探究
对本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你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你 还知道哪些与之有着相同特质的人或者与之做出不同选择 的人?请结合文本及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任务1:反复诵读文章,勾画精彩语句,批注其含义和表达效 果,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注:精彩语句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界定,比如运用了 某种手法的句子、特别有表现力的句子、句式整齐凝练的句子 或者有着深刻含义的句子。
的方面”,即“‘说’了就‘做’”。最后高度
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梳理思路
3
副标题提示了本文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具体来说,
文章写到了哪些言行片段呢?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勾画出相关信息,并从
“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 言行片段有:编写《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15)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 的。
阅读训练
(16)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 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 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囯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 他经历复杂,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 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 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

18.吆喝

18.吆喝
吆喝
萧 乾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老 北 京 印 象
1、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口味分析。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 者合理地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 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4、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
活的有心人。
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 北京人,近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 三十年代步入文坛,在1939年至1946年, 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讲师,并兼 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 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驰骋欧洲战场, 是二战时期中国唯一的欧洲战地记者。 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说、 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 《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 ,及翻译作品《好 兵帅克》和《培尔·金特》。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五年时 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为世人瞩目。
秫秸( shú jie
吹嘘( xū ) 荸荠( bí qi )
吆喝( yāo he )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叫卖声。 2、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显得散乱, 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
起来的?
(注意把握关键句和过渡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顺序
课文结构
引 器乐 入 从早到晚 5—9段 叙 声乐 述

萧乾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探索与成就

萧乾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探索与成就

萧乾就出版了《莎士比亚故事集》、《大伟人江 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关键是要符合 惊叹,并表现了其将西方文学的优秀作品介
奈生·魏尔德传》及《好兵帅克》等西方文学名 对原著感情上的真实,而不在于文字与结构, 绍给中国的美好愿望与追求。1998 年底,萧
著。萧乾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不但忠实于原 要注重“神”,而不是“形”。1955 年,萧乾不满 乾病重住进了医院,就是在病房里他仍然坚
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撰写了 300 多万字的散 图本的方式对原著的句法与结构进行了相 生异化的情况下,萧乾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结
文、特写及翻译作品等。萧乾在对西方文学作 应的更改与重新划分,并将其中的人物对话 合,并能够始终保持归化的西方文学作品的
品翻译的选择与探索上有着其独特的视角, 通过小的段落来展现,这就让读者阅读起来 翻译策略,这也彰显了其作为一个自由知识
事西方文学的翻译工作,并在 1955 年被中国 典雅的语言有一定的出入,这实际上也是翻 《里克科小品选》等,特别是在其八十岁高龄
作家协会吸纳为成员,在这期间萧乾主要从 译规范制约的结果。萧乾归化的翻译思想基 时还翻译了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的鸿篇巨著
事的还是国外文学的翻译工作。在 1956 年, 本上适应了其灵活、意译的翻译观。萧乾认为 《尤利西斯》,这令当时世界及中国文坛为之
赏。三是直译和意译的关系。直译和意译一向 是翻译界一桩无头公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 有理。在朱光潜看来,翻译的语言和创作的语 言差不多,很多时候就凭的是一种感觉,既要 体会原作者的意思,又能用最精确的语言和
参考文献 [1]刘全福.美学翻译家朱光潜[J].外语教学,2005(3). [2]李斌《. 悲剧论》:朱光潜在国内最早介绍其悲剧 理论之文[J].现代中文学刊,2010(2). [3]侯敏.朱光潜译介西方文论的三大特色[J].天中学 刊,2005(4).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京派小说主要内容:1、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总的创作倾向。创作

京派小说主要内容:1、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总的创作倾向。创作

京派小说主要内容:1、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总的创作倾向。

创作倾向: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

远避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小说样式。

2、废名与芦焚等其它京派小说作家(1)废名主要作品,特色和贡献及其影响(2)芦焚主要作品与艺术个性。

(3)萧乾、林微因、李健吾(4)“京派”的历史变迁一、京派及其主要作家“京派”是指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文学的独立与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

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授与大学生。

这是不同于在上海商业文化中生存的文人,而是一群学者型的非职业化作家。

他们既反对左翼文学将文学从属于政治的文艺观,又反对海派将文学商业化的功利主义,是维护文学纯艺术性立场的理想主义者。

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萧乾、芦焚、林徽因、凌叔华等人,另外文艺理论批评家有朱光潜、李健吾。

京派文学的主要文艺阵地有:1930年5月创刊于北平的《骆驼草》,接续《语丝》的余续;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由沈从文主编,成为京派文学开展期的重要文艺刊物,其1936年颁发的大公报文艺奖获奖人多为京派文学代表;1934年靳以、卞之琳与巴金、郑振铎合办《文学季刊》、《水星》等;1937年5月京派刊物《文学杂志》创刊,由朱光潜主编,一如既往的标榜京派文学“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原则。

二、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世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世界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三、京派小说的特征1,首先是独立的文学立场,文化保守主义色彩2,诚实、从容、宽厚的审美感情注意挖掘出普通人生命的庄重与坚忍,特别是女性的纯良。

主张个人自由,情绪内敛,理性节制。

3,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小说体式抒情体小说讽刺体小说文化小说:探索民族性格心理。

四、京派主要作家及其创作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1924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读书期间开始创作。

萧乾是她一生的宗教

萧乾是她一生的宗教
书 和 杂 志 ,且 略 显 凌 乱 。 凌 乱 也 是 好 事 , 每 次 来 回 的 路 上 ,车 里 总 有 谈 不 完 的 故 这说 明这 些 书 的幸 运 ,书 之 幸 运 在 于 有 人 事 , 说 往 事 , 说 故 人 , 也 说 萧 乾 。 文 老 看 。于 是 ,这 些 书 们都 兴 高 采 烈地 摊 在 茶 在 讲坛 上讲 过 巴金 ,讲过 冰心 ,讲 过 日 几上 , 在 书 桌上 , 在 床 铺 上 , 被 翻 开 , 本 文 学 的 概 貌 , 讲 过 大 江 健 三 郎 , 讲 过 摞 堆 或
文洁若与萧乾互相黠 月,她对 丈夫至 今仍抱
采 访 这 位 老 人 时 ,i I
满 了大 大4 4 a Nf‘ 乾从青年到 老 画淡妆 ,佩 戴简单首饰 ,不 讲活时态 度 , ,' l ,萧 J , 年 的风 采尽收眼底 。就像 萧乾还生活 在 娴 雅 。 这 I 屋子里 .从没 离开 过一样 在一 张 被俊朗的萧乾拥在 『里 ,幸福单纯地笑 。 不 黑 白照片上 ,扎 着两个蝴蝶结 的文洁若 语文 学 系,在她 翻 泽过的 众 多著作 中,
1 2 年 问世 的 《尤 U 92 西
斯 》 ,到1 9 年 中国才 出 了全 94
译 本 ,讲起 来不是 很光 彩。然
而 也 正 因 为 我 们 动 手 迟 了 ,工
在 一 个 春 日下 午 ,我 如 约 是 邀 请 文 老 想象 的一 样 ,真 正 的知 识 分 子 的 居 所 ,不 来 讲 课 ,文 老 欣 然 应 允 。
就是为 了去见文 老。宗远先 生是藏 书家 ,
在 朝 阳 区文 化 馆任 文学 刊 物 芳 草 地
俩儿是忘年之交 。
的 主 编 。我 在 朝 阳 图 书 馆 任 职 , 我 们 爷 是 聊 天 的 十 几 分 钟 里 ,壶 把 儿 的 圆 弧 背 上 ,刻 出 了 工 整 的 隶 书 “ 乾 ” 两 个 字 。 萧

二战中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特写作家——萧乾

二战中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特写作家——萧乾

Xiao Qian:The Only Chinese War Correspondent & Feature Writer in European Theater 作者: 王俊义
作者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萧乾 战地记者 文学笔法 新闻特写
摘要:萧乾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但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二战风云中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他的新闻特写融入文学笔法,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他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采写经验和新闻理念,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依然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德加 ・ 斯诺编译的《 活的中国》 13 于 96年 1 由伦敦 乔 治 . 勒 普 书 店 出 版 , 是 第 一 部 0月 哈 这
在欧 洲 出版 的较 为全 面系统 介 绍我 国现代 进步 短 篇小 说 的著作 , 后 还 被 部 分 转 译成 了其 他 外 国 此 文字 , 至到上 个 世纪 8 代仍 有美 国汉 学家 据 甚 0年
行初译 , 还帮助斯诺直接与“ 左翼” 作家进行沟通 与交往 。在 与斯 诺交 往的过程 中, 萧乾也 受益匪浅 , 斯诺 的翻译观 以及
新 闻观都对萧乾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 并直接改变了萧乾的人生道路与方 向。
关键词 :斯诺 ;《 活的中国》 ;萧乾 ;贡献 ;影 响
中图分类号 :I0 . 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4 3 ( 0 2 0 0 1 0 0 3— 70 2 1 )4~ 0 3— 5
多数 情 况 下 , 已 尽 可 能 地 保 存 了 原 作 的 词 我
作给《 活的 中国》 配发的相关评 论而对鲁迅就 中 国现代 文学各 方 面发展 进行 采访 的 问题 表 。斯诺
基 " 』L 至

情 ” I。此 时 , 乾正 扮演 着 斯 诺 学生 和助 手 的 ¨6 萧
角色 , 值得追 问的是 : 萧乾在此书编译过程中作 出 了哪些 贡 献 , 在 哪些方 面受 到 了影 响与启迪 ? 又
斯 诺是 在 13 90年 “ 联 ” 立 后 知道 鲁 迅 名 左 成 字 的 。 当读 了有 关 鲁 迅 作 品 后 , 认 为鲁 迅 的作 他 品“ 主要 是他 所 生 活 的那 个 环境 的产 物 。他 笔 下
通 过萧 乾认识 的 , 那么郑 振铎 也可 能有 这层关 系 。
遍 再 定 稿 。萧 乾 说 自己 那 时 的 英 文 是 “ 脚 蹩
的” 杨 刚主要 协助 “ , 对作 品 的分 析 ” 自己搞 的翻 ,
译多一些 ¨3 』 。《 活的中国》 分两大部分 , 第一部
分 是鲁 迅 的作 品 , 二 部 分 l 第 4位 作 家 , 盾 、 茅 萧
此对 中国作家进行 分析 。因此 , 此书对 中国现代 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提供 了巨大帮助 , 并有助于各 国人民认识那个时代“ 活的中国” ——“ 这个居住
着五 分之 一人 类 的 幅 员 辽 阔而 奇 妙 的 国家 , 过 经 几 千年 漫 长 的历 史 进程 而达 到一 个崭 新 的文化 时 期 的 人 们 , 有 怎 样 簇 新 而 真 实 的 思 想 感 具
经历 后 , 即邀请 萧 乾 帮 助 他 继续 进 行 作 品集 的 立
编译工作。当时斯诺住在海淀军机处 8 号一所舒 适的平房 , 一天他把萧乾请来 , 自己在姚克帮助 把 下译成英文 的鲁 迅 的五篇 小说 : 药 》 《 《 、 一件小 事》 《 、孔乙己》 《 福》 《 、祝 、 离婚》 和两篇杂文《 风 筝》 《 他妈的” 的手稿 , 出来给萧乾看 , 、论“ 》 抱 说 这是计划 中的 中国新 文艺选集 《 的中国》 活 的第 部分。他问萧乾还有哪些作家值得介绍 , 萧乾
新 闻系就读 的萧 乾 。
藻。 萧乾为此书的翻译完成 了第一道坚实的 ”
工序 。
萧乾 13 年暑期从福建返回, 93 从辅仁转学燕 大 , 新 闻系三年级 就读 , 修斯诺 开设 的 “ 入 选 特
写—— 旅行 通 讯 ” 课 程 , 而 与 斯 诺 相 识 。 由 等 从 于在 辅仁 时 , 乾 曾帮 助 美 国青 年 安 澜 编 辑英 文 萧
里的变革所创造的气氛使大地空前肥沃。在伟大 艺术 的母 胎 里 , 的生命 在 蠕 动 ” 。虽 然 当时 新 ¨
专 门 向西方介 绍 中 国的 书 , 不管 是 中 国人 自己写
的还是外 国人写的, 已数以百计 , 但它们几乎都把 “ 过去” 也即早 已被时代埋葬 了的内容当作重点 , 要 么对现代中国加以贬低 , 要么抱着取悦外 国读 者的想法 , 一味投合他们的偏见 , 或者满足他们对
正在创造一个新 的文化来代替” “ , 到处都沸腾着 那种健康的骚动 , 孕育着强有力的、 富有意义的萌 芽。它将使亚洲东部的经济 、 政治、 文化的面貌大
为改 观 ” 今 天 , 活 的浪 涛 正 在 汹 涌澎 湃 。这 。“ 生
年春来到北平 , 担任英国《 日先驱报》 每 驻北京记 者, 同时去燕京大学新 闻系任教。姚克一开始受 邀 北 来 , 不 久 因故 又 回 了上 海 。此 时 找谁 帮 助 但
如是的话 , 郑振铎的推荐也有着萧乾 的“ 间接” 贡 献。在编《 中国简报》 , 时 萧乾对那么多作家作品 进行 了介 绍 , 里有 重叠 , 这 不能排 除萧 乾此 时也 对
斯诺 进行 了推荐 。13 96年 四五 月 间 , 斯诺 再 赴 上 海, 准备 从此潜 赴延 安 , 去 了夫人 海伦 为准备 写 带

住在燕京大学蔚 秀园夏云家里 , 萧乾于此时认识 了巴金。13 94年《 文学季刊》 水星》 和《 在北平创 刊, 地址设 在三座门 1 , 4号 巴金 、 以等移 住那 靳
里, 萧乾 于是成 了那 里 的常 客 , 那 里 他 “ 时 地 在 不 会 遇到郑 振铎 、 之琳 和 何其 芳 ” 卞 。郑 振铎 此 时是上 述两本 杂 志 的 主编 , 既然 巴金是 斯 诺 此 时
于异 国情调 、离奇古怪” 传奇式” “ 和“ 的欲求。这
不是真正的现代中国。斯诺决心编译一本中国现 代 作 家作 品集 , 仅 让 世 界 “ 不 了解 中 国 知识 分 子 真 正 是怎样 看 自己” 更 要 让人 们 “ , 了解 正在 改 造
着 中 国人 的 思 想 的 那 种龄谈话 时即表示要在 《 的中国》 活 中选人他们的作品 , 因此把柔石的作品也可 以算 作上海期间的翻译。此书共 2 4篇作品 , 中大部 其 分篇 幅经 过 了萧 乾 ( 以及 杨 刚 ) “ 译 ” 的 粗 。斯 诺 往往对 萧 乾他 们 的 翻译 是赞 同 的 , 斯诺 说 :在 大 “
12 98年 , 诺来 到 中 国 , 他 自己的话 说 , 斯 用 那
时 他“ 很年 轻 , 满 了好 奇 心 , 世 界 上 一切 都 还 充 对
的 一切都 来 自新 旧中 国交替 时期 所给 予他 的主 观
印象 ”-” - 。于是他准备首先从 翻译鲁迅作品入 手。由于不懂汉语 , 他先请东吴大学毕业 , 创作兼 翻译 , 同时是鲁迅“ 知友” 的姚克与他合作 。通过
刊物《 中国简 报》 并 负责文 艺栏 目。在此 刊物 , 上, 萧乾翻译 了鲁迅 、 茅盾 、 郭沫若 、 闻一多 、 郁达 夫 等人 的作 品 , 为沈从 文 出 了个 专辑 , 并 同时配发 了较长的评论 , 称沈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讽刺作家。 随后又帮助辅仁大学英文月刊《 辅仁杂 志》 翻译 了郭沫若的《 昭君》 田汉 的《 王 、 湖上的悲剧》 熊 、 佛西的《 艺术家》 三个剧本。斯诺得知萧乾这一
姚克 , 斯诺 与鲁迅 直接 交往 , 并获 得 了鲁迅 的高度 信任 。13 92年 底 , 诺 和 海 伦 去 东 京 结 婚 , 二 斯 第
感 到新 鲜 ”很 快他 就感 受 到 “ 活在 一 个 动 荡不 , 生 安 的社会 环 境 中 。世 界 上最 古 老 的 、 未 间 断过 从 的文 化解 体 了 , 个 国家 对 内对 外 的 斗争 迫 使 它 这

恐怕大部分落在萧乾、 郑振铎 和杨刚身上。斯诺 曾明确说 :通 过萧 乾 , “ 还得 到 沈从 文 和 巴金 的协 助, 这两位对现代 中国文学 的发展都有过 巨大影 响 。 I 也就 是 斯 诺 与 沈 、 ”1 巴二 位 建 立 联 系 是 通
过萧 乾 的 “ 中介 ” 。沈 、 巴二 位 作 家作 品 的入 选 就 落 在萧 乾 的身上 。杨 刚是通过 萧 乾介入 此项 工作 的, 孙席 珍 的入选 与杨 刚有关 , 么杨 刚的推 荐 问 那 接地应 归功 于萧 。在 编译 《 国简报 》 , 乾通 中 时 萧 过杨 振声 认 识 了沈 从 文 。 13 93年 , 金 北 来 , 巴 先
可 否像姚 克那 样帮 他选译 。萧 乾认 为这 正好可 以 继 续夭 折 了 《 国简 报 》, 然 同意 。 至此 , 乾 中 欣 萧 介 入《 的中 国》 活 的编译 工 作 中 , 为它 的最终 成 并
集 出版 作 出了贡献 。
其一 , 帮助斯诺对入选的部分作品进行 了初 译 。斯 诺 曾说 , 了鲁 迅作 品之外 , 翻译 方面最 除 在 主要的是得到了萧乾和“ 失名 ” 的帮助。据萧 乾 自己回忆 , 那些 选 中的小 说 分 别 由他 和 杨 刚 译成 英文 , 经斯诺润色 , 或者经 由斯诺用打字机重新打
21 0 2年 8月 第 3 第 4期 1卷
安庆 师范 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n l f qn e c esColg ( o il ce c d in o ra igT a h r l e S c in e E i ) o An e aS t o
Au 2 1 g. 0 2 V0. 1 I3 N0. 4
军、 丁玲各两篇 ; 柔石、 郭沫若 、 巴金、 沈从文 、 林语 堂、 孙席珍 、 郁达夫 、 张天翼 、 沙汀 以及萧乾 、 失 “ 名 ” 一篇 。第一 部 分鲁 迅 作 品 的 翻译 在 上 海 即 各
已确定 并 得 到鲁 迅 认 可 , 左 联 ” 烈 士 牺 牲 后 , “ 五
《 的中国》 萧乾 的贡献 与所受 的影 响 活 :

( 安徽工商导报编辑 部 , 安徽 合肥
静 , 传 玺 李
2 00 ; 30 1 安徽省委统战部 , 安徽 合肥 2 00 ) 3 0 1

要 :萧乾对斯诺编译《 的中国》 出了很多贡献 , 活 做 他不仅 向斯诺推荐 了优秀的 中国作家作品 , 对入选的作 品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