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贵州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贵州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引言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地理特点是山多、地质复杂。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人类活动,加上天然条件的限制,导致贵州的石漠化问题严重。
石漠化是指由于土地退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石质地表的覆盖,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州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为了解决贵州石漠化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支持相关的治理工作。
政府鼓励农民进行石漠化治理,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补贴。
政府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石漠化治理工作,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治理石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贵州政府通过在受石漠化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和草场恢复,来提高土地的覆被率和保护性绿地面积。
植被恢复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文环境,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如保护水源、减少土壤侵蚀等。
水土保持工程贵州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程来防止石漠化的进一步蔓延。
这些工程包括修建防护林带、建设护坡和隔离区、修建沟渠等。
这些工程可以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减轻石漠化的程度。
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石漠化治理意识和技能,贵州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农民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习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石漠化治理,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这些教育和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科研和技术创新贵州还积极推进科研和技术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提高石漠化治理的效果和质量。
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开展石漠化治理相关的研究,并通过实践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效地推动了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增效和提质。
合作与交流贵州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石漠化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贵州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石漠化治理的最新进展,学习先进的治理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当地的实际工作中。
结论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教育和培训、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合作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贵州取得了石漠化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石漠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层的砂土和砾石暴露在地表,形成裸露的岩石和砂漠景观,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石漠化不仅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石漠化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土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移民和经济多元化等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对策和建议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土地植被恢复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对策之一。
由于石漠化地区土地裸露程度高,植被覆盖度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袭,导致土地贫瘠,生产力下降。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荒漠植被修复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环境。
植被恢复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生态移民也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对策之一。
由于石漠化地区土地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水平低,生活条件艰苦,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通过生态移民政策,可以将部分石漠化地区的居民迁往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减轻石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降低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有利于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经济多元化也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对策之一。
在石漠化地区,由于土地生产力低,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困难,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单一,生活水平低下。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种植特色农作物、养殖特色动植物、开发矿产资源等方式,可以为石漠化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多的经济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有利于石漠化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产能力提升。
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土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移民和经济多元化等方面,全面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促进土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为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质地貌,特点是地表上多为石灰岩、石膏岩等岩石,溶蚀作用明显,地下水循环不畅,河流水源缺乏。
这种地形条件导致喀斯特地区容易发生石漠化现象,即土壤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稀少。
石漠化对环境、农业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
以下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一些常用方法:1. 林业措施:在喀斯特地区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尤其是一些能够适应石质土壤环境的植物。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壤固结和水源涵养能力,减缓土壤侵蚀。
合理的林业管理措施,如定期修剪、补栽和病虫害防治等,也能够提高植被的稳定性和覆盖率。
2. 土壤保持措施: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如合理耕地整理、水土保持种植结构调整等,以减缓土壤侵蚀和水的流失。
还可以采用梯田、隔沟保留等技术手段来改善流域的水土保持条件。
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喀斯特地区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有梯田、植被带和防护林等。
梯田能够减缓坡面径流速度,减少泥沙侵蚀;植被带和防护林能够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4. 建设水库和拦河坝:由于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水循环不畅,常常面临着水源紧缺的问题。
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过程中,可以修建水库和拦河坝来调节水资源,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5. 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适合该地区的治理方法。
也需要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包括林业措施、土壤保持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水库和拦河坝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
通过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石漠化现象,保护环境和农业生产,促进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_苏维词

第37卷第3期2006年6月土壤通报Chinese Journal o f So il Sc ienceV o.l37,No.3J un.,2006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苏维词1,2,杨华1,李晴1,郭跃1,陈祖权1(1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系,重庆400047;21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摘要:土地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山区一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阐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的现状分布:土地石漠化面积约10.51万k m2,占喀斯特山区总面积的20%,并集中出现在贵州和广西;分析了土地石漠化的危害: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加剧人畜饮水困难、旱涝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着重以贵州为例,从岩性、地表结构、特殊的土体剖面、钙性环境、降水和超载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八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机理,并指出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因素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诱因和主导因素。
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地质环境本底调查、制定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建立高标准的土地石漠化治理种苗基地、优化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就业结构、加强土地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大土地石漠化治理试验示范力度等八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石漠化;成因机理;防治对策;西南喀斯特山区中图分类号:X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06)03-0447-05喀斯特土地石漠化指的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受喀斯特作用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干扰,喀斯特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基岩大面积裸露,呈现出一种无土无水无林、类似于荒漠化的景观现象与过程[1]。
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土地石漠化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
在我国的/十五政府工作报告0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整治0,它对构筑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实现本地区持续发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西南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与防治

浅谈西南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与防治摘要: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顶级形态。
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2.96万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123.34万平方公里。
石漠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如强烈的岩溶化过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因素;植被生长环境,又有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和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等。
主要防治措施有:(1)提高认识,加强调研。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3)科学论证,深入分析。
(4)制定规划,开展专项治理。
(5)强化科技,提高治理成效。
(6)石漠化治理和群众利益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7)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
关键词:岩溶区;石漠化;岩溶化;综合治理0引言我国西南岩溶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与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脆弱环境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黔桂滇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把石漠化治理提到了国家目标的高度”。
在新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更是将石漠化地区的“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作为西南地区的工作方针,推进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整治工程。
然而,对石漠化的确切含义、特点和成因都还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石漠化形成究竟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石漠化究竟有那些危害?至今人们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这对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非常不利,本文拟以对石漠化的定义、分布及其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入手进行初步的探讨,已加大人们对石漠化的认识,指导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1石漠化的概念石漠化[1](Rockydesertification)即石质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或称“石化”、“石山化”、“岩漠化”。
浅析石漠化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 保 持林 和 水 源 涵 养 林
流失
,
提 升 陡坡 的 植 被 覆盖 面 积
。
降低 水 土
变化
,
无论 是 土层 厚 度
另外
,
、
土 壤 肥 力 还 是 土地 生 产 力 都 大 幅 度 的
、
改 善流 域水 文 循 环 和 生态 环 境
.
降低 发生
。
石 漠 化 还 可 能 导致 农 田淤 积
,
覆 盖 庄 稼 等情 况 的
。
[ 关 键词 」 石 漠 化 治 理 措 施
目 U青
然 而 这 一 策 略 大 面 积 的 破 坏 了植 被
,
,
水 土 流 失 加剧
,
本就 脆 弱
石 漠化 主 要 集 中在我 国 西 部 高 山 地 区
由于 思 想 落 后
,
人 盲
的生 态 环 境 变 得 更 加 的恶 劣 了生 存 的 基本 生 产 资料
1
、
石 漠 化 综合 治 理应 充 分 的 考 虑地 域 的 实 际 情况 ( 石 漠 化 特 征 )
、
,
石 漠化 概况 疏 幼林 地 及 荒 山 荒 坡上
,
选 取针 对 性 的 治 理 办 法
,
,
以 小 流 域 为 单元 落实 综合 配 套 技
、
石 漠化 主 要 发 生 在坡 耕
。
由 于流
,
术措 施
。
(5 )
根 据 现 有 牲 畜数 量 和 农 户 养 畜意 愿
、 、
,
结 合舍 饲 圈 养
,
是 村 民 的主 食
。
农 民 食 用 的 稻 谷 基本 靠 购进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石漠化是指在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受降水量减少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结皮破坏,草地和水源散失,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石漠化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面我们就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石漠化综合治理,首先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政府应加大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要加大对水源、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开展水土保持和草原恢复工程,加强生态补水,增加植被覆盖率,修复沙化土地,恢复地表植被,控制沙漠化扩展。
二、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依靠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石漠化治理领域的科技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要鼓励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石漠化治理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众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认识和支持,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沙漠化地区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国际交流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国际交流,形成合力。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统筹和管理。
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治理经验和技术,借鉴国外的相关政策和做法,努力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水平和效果。
五、加强监管和问责制度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加强监管和建立问责制度,确保治理工作的效果。
政府应加强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治理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石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石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成因: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
统计分析显示,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过度樵采形成的占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21.2%,开垦形成的占15.1%,乱砍滥伐形成的占13.4%,过度放牧形成的占8.2%。
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石漠化的扩展,占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积的10.7%。
2、治理措施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
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扩展资料:分布特征:一、分布相对比较集中。
以我国为例,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
二、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
发生在16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1100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4.9%。
三、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
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
四、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
监测区的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28.7%,而县财政收入低于2000万元的18个县,石漠化发生率为40.7%,高出监测区平均值12个百分点;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个县,石漠化发生率高达52.8%,比监测区平均值高出2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六)对石漠化地区的耕地进行改造,改革传统的农业耕作技 术,保持水土,如进行坡改梯、修筑拦土坝,采用横坡垄作技 术、生物梯化等技术减少水土流失;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六)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利用有特色的喀斯特洞穴景 观和地下水及森林资源,开展生态旅游;
THANKS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成因
(一)自然原因
地形: 地势起伏大,加剧了地表侵蚀作用 降水: 降雨集中,多暴雨,暴雨冲刷力强
地质: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土层较薄,容易被冲刷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成因
(二)人为原因 — 破坏地表植被
陡坡耕种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无序的工矿建设开发
三、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一)导致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粮食减产
(二)地形
以高原为主,喀斯特地 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地壳运动活跃。位于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一、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少雨.气温年较差 小,降水季节与年际 变化大,(西双版纳 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一、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的自然地理特征
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监测区总 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
一、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2、纬度位置 3、相对位置
一、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石质荒漠化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 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 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 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2004年~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三)大力发展沼气池,种植速生经济林和薪炭林,发 展小水电,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四)控制乡村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五)有步骤的实施生态移民和开发式移民计划,减少环境压力;
三、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二)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西南地区漠化的危害
(三)加剧地区贫困,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四)导致植被群落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五)严重影响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四、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一)封山育林,封、造、管相结合,恢复植被;
(四)水文
河流径流量丰富,水位 季节变化较大,汛期主 要集中在夏季,含沙量 小,冬季没有结冰期.
一、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五)植被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 主.覆盖率较高,多为人工 次生林。
一、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六)土壤
基岩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较薄,肥力相对较低。
• 有些烦恼都是自找的,因为怀里揣着过去而放弃了现在的努力。有些痛苦也是自找的,因为无所事事而一直活在未来的憧憬里。 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靠天,也不是靠运气,而是坚持和付出,是不停地做,重复的做,用心去做,当你真的努力了付出了, 你会发现自己潜力无限!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 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就可 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间。原地徘徊一千步,抵不上向前迈出第一步;心中想过无数次,不如撸起袖子干一次。 世界上从不缺少空想家,缺的往往是开拓的勇气和勤勉的实干。不要被内心的犹疑和怯懦束缚,行动起来,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 己。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不谈以前的艰难,只论现在的坚持。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要认输!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年龄无关!生活要有激 情,只要你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负能量的脑袋不会给你正能量的人生!简简单单,学最好的别人,做最 好的自己。路是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 ,只有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雨,坚持走下去,阳光灿烂的笑容,在风雨后 等着你我。笑着走下去,一定会见到最美的长虹。每个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每一次付出,都会在以后的 日子一点点回报在你身上。生活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勒奋的人。别让未来的你怨恨今天的自己。耐心点,坚强点; 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 尊。喜欢一个人,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而爱一个人,即使不开心也想和他在一起。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宵。时间没 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们就这样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从此天各一方,两两相忘。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考的越多, 得到的越多。因为思考可以释放能量。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因为清楚地明白 得不到我想要的,所以就选择了放弃;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那么就让时间来裁决吧。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 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少年的时候想逃家,青年的时候想成家,成年的时候想离家,老年的时 候想回家。生命中,不断的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的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 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 在于追求的过程。学会宽恕就是学会顺从自己的心,“恕”字拆开就是“如心”。人生的道路是何其地漫长,在这漫长的人生道 路之上,唯有不断地求索才能真正地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我爱你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爱你时,你说你是什么。人生是需 要用苦难浸泡的,没有了伤痛,生命就少了炫彩和厚重。没有汽车是郁闷的生活,有了汽车是闷气的生活;没有好车是羡慕的生 活,有了好车是提防的生活。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出来;有时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 白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保持了沉默。真正的放弃是悄无声息的。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还记得你说 世界美好事情真的特别多,只是很容易擦肩而过。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承认自己 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主张和个性,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人,同样,也不要被他人所改变生活,匀 速的是爱,不匀速则变成一种伤害。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遇上什么人是命运的事,但爱上什么人离开什么人,则 是自己的事。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风雨 不是天象,而是锤炼;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初恋:就想一见钟情!热恋:就想以身相许!留恋: 就想百依百顺!失恋:就想你东我西!爱情如花,友情如酒,花开一阵,酒香一生。即使没有风,我也可以飞舞。即使逆着别人 的方向,我也可以前进。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我只能拼,因为我想赢。轻装上阵,不要让太多的昨天占据了你 的今天。人需要沉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当你觉得你可以为之奋斗的时候,别放弃。等待是很难 过,但后悔会更难过。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 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书是知识的宝库;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高级 营养品。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获得大量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当你抓住一件东西总不放时,或 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旧观念不放弃,新观念难产生!生活不能游戏人生,否则就 会一事无成;生活不能没有游戏,否则就会单调无聊。你永远也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