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渔具网目选择性

合集下载

渔业捕捞渔具选择与渔获物保鲜技术指南

渔业捕捞渔具选择与渔获物保鲜技术指南

渔业捕捞渔具选择与渔获物保鲜技术指南第一章渔业捕捞渔具选择概述 (2)1.1 渔业捕捞渔具的分类 (3)1.1.1 按捕捞对象分类 (3)1.1.2 按作业方式分类 (3)1.1.3 按结构特点分类 (3)1.2 渔具选择的基本原则 (3)1.2.1 符合渔业法规要求 (3)1.2.2 适应渔场环境和作业条件 (3)1.2.3 提高捕捞效率 (3)1.2.4 降低生产成本 (4)1.2.5 保护渔业资源 (4)1.2.6 提高渔产品质量 (4)第二章渔网渔具的选择与应用 (4)2.1 拖网渔具的选择 (4)2.2 围网渔具的选择 (4)2.3 刺网渔具的选择 (5)2.4 张网渔具的选择 (5)第三章渔船与渔具的匹配 (6)3.1 渔船类型与渔具的匹配原则 (6)3.2 渔船动力与渔具的匹配 (6)3.3 渔船结构与渔具的匹配 (6)第四章渔获物保鲜技术概述 (7)4.1 渔获物保鲜的重要性 (7)4.2 渔获物保鲜技术的分类 (7)4.2.1 物理保鲜 (7)4.2.2 化学保鲜 (7)4.2.3 生物保鲜 (7)第五章冷藏保鲜技术 (7)5.1 冷藏保鲜的基本原理 (7)5.2 冷藏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8)5.2.1 冷藏设备的选择 (8)5.2.2 冷藏设备的应用 (8)5.3 冷藏保鲜的操作与管理 (8)5.3.1 操作要点 (8)5.3.2 管理措施 (8)第六章冻结保鲜技术 (8)6.1 冻结保鲜的基本原理 (8)6.2 冻结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9)6.3 冻结保鲜的操作与管理 (9)第七章渔获物处理与包装技术 (10)7.1 渔获物的初步处理 (10)7.1.1 清洁处理 (10)7.1.2 分级处理 (10)7.1.3 预处理 (10)7.2 渔获物的包装材料选择 (10)7.2.1 包装材料的要求 (11)7.2.2 常用包装材料 (11)7.3 渔获物的包装方法 (11)7.3.1 真空包装 (11)7.3.2 冷冻包装 (11)7.3.3 现场包装 (12)第八章渔船渔获物保鲜设施配置 (12)8.1 渔船保鲜设施的类型 (12)8.2 渔船保鲜设施的配置原则 (12)8.3 渔船保鲜设施的操作与管理 (12)第九章渔获物保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3)9.1 渔获物保鲜技术的推广策略 (13)9.1.1 引导与政策支持 (13)9.1.2 技术培训与普及 (13)9.1.3 建立保鲜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13)9.1.4 加强保鲜技术研发与创新 (13)9.2 渔获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实例 (13)9.2.1 冷藏保鲜技术 (13)9.2.2 冷冻保鲜技术 (13)9.2.3 真空包装保鲜技术 (14)9.3 渔获物保鲜技术的市场前景 (14)9.3.1 市场需求增长 (14)9.3.2 技术升级与创新 (14)9.3.3 产业链整合 (14)9.3.4 国际市场拓展 (14)第十章渔业捕捞与渔获物保鲜的政策法规 (14)10.1 渔业捕捞与渔获物保鲜的相关法规 (14)10.1.1 法律法规概述 (14)10.1.2 具体法规内容 (14)10.2 渔业捕捞与渔获物保鲜的政策措施 (15)10.2.1 政策措施概述 (15)10.2.2 具体政策措施 (15)10.3 渔业捕捞与渔获物保鲜的监管体系 (15)10.3.1 监管体系概述 (15)10.3.2 具体监管措施 (15)第一章渔业捕捞渔具选择概述1.1 渔业捕捞渔具的分类渔业捕捞渔具是渔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如何正确使用钓鱼拖网

如何正确使用钓鱼拖网

如何正确使用钓鱼拖网钓鱼拖网是一种常用的渔具,用于捕捉鱼类。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钓鱼拖网,不仅会对渔业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还可能带来其他环境和法律问题。

因此,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钓鱼拖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正确使用钓鱼拖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渔场和时间使用钓鱼拖网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渔场和时间。

切勿在禁渔期、禁区或禁止使用拖网的区域操作,以避免违法行为和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同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尽量避免在繁殖期或其他敏感时段使用钓鱼拖网,以保护鱼类的繁衍和生态平衡。

二、了解渔场环境在使用钓鱼拖网前,应该对所在渔场的环境和地理条件进行了解。

熟悉渔场的水深、水流、地形等情况,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拖网和操作方式。

同时,应该注意是否有其他渔业活动或设施,以避免拖网与渔网、鱼排等相互纠缠的情况发生。

三、选择合适的拖网根据渔场的具体情况和所需捕捞的鱼类,选择合适尺寸和网目大小的钓鱼拖网。

太大的拖网可能会造成过度的底摧,破坏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太小的拖网则影响效率。

同时,确保拖网的质量和材料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保证捕捞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四、正确操作正确的操作是确保使用钓鱼拖网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关键。

操作时,应尽量避免拖网与底部物体的直接接触,以减少对底栖生物的破坏。

适量的拖动速度和拖网张力可以提高捕获效率,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拖动或过大的张力,以防止拖网损坏。

在操作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渔网的情况,及时清理捕获的非目标物种或尺寸不合适的鱼类。

五、充分利用捕获物正确使用钓鱼拖网除了捕捉目标鱼类外,还应合理利用捕获物。

将适宜尺寸和品质的鱼类留下,放回水中;而过小或有损伤的鱼类应及时释放,保护渔业资源。

如果有渔业监管机构的要求,应及时上报所捕获的信息,以便统计和保护工作。

六、遵守法律法规在使用钓鱼拖网时,务必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渔业管理措施。

不仅要了解当地的渔业政策,还应注意国际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避免非法捕捞和跨界行为。

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尺寸

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尺寸

• (三)有翼张网 三 有翼张网 主捕带鱼的有翼张网网囊最小网目尺 毫米(SC4013-1995)。 寸:50毫米 毫米 。 以上网具网目尺寸的表示和测量方法 分别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附后 执行。 附后)执行 分别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附后 执行。 有关其他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 有关其他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我 部将适时公布。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最小网目尺寸 年 月 日起全面实施最小网目尺寸 制度。本文下发之日起至2004年6月30日 制度。本文下发之日起至 年 月 日 为实施过渡期。 为实施过渡期。
三、管理要求
• (一)过渡期间,由网具所有者、使用者自行按 一 过渡期间 由网具所有者、 过渡期间, 网目尺寸标准对现有网具进行全面清理和调整。 网目尺寸标准对现有网具进行全面清理和调整。 凡小于上述网目尺寸标准的网具或网具部位, 凡小于上述网目尺寸标准的网具或网具部位, 应在2004年7月1日前更换。 日前更换。 应在 年 月 日前更换 • (二)从2004年7月1日起,禁止使用低于最小网 日起, 二从 年 月 日起 目尺寸的网具从事渔业生产。 目尺寸的网具从事渔业生产。凡使用低于最小 网目尺寸网具从事渔业生产的, 网目尺寸网具从事渔业生产的,由各级渔业行 政执法机构依据《渔业法》第三十八条及其他 政执法机构依据《渔业法》 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 (三)从本文下发之日起,各级《渔业捕捞 三 从本文下发之日起 各级《 从本文下发之日起, 许可证》 许可证》核发机构在核准捕捞渔船的渔 具规格和种类时, 具规格和种类时,属国家或地方已公布 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的网具, 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的网具,必须按规 定核定并填写相应内容, 定核定并填写相应内容,不得为空白 • (四)因科研等特殊需要,使用低于最小网 因科研等特殊需要, 四 因科研等特殊需要 目尺寸的网具从事捕捞作业的, 目尺寸的网具从事捕捞作业的,需报经 我部批准同意,取得《专项(特许 特许)渔业捕 我部批准同意,取得《专项 特许 渔业捕 捞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捞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 (五)制造、销售禁用渔具的,依照《渔业 制造、 五 制造 销售禁用渔具的,依照《 第三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钓鱼渔网的种类和选购要点

钓鱼渔网的种类和选购要点

钓鱼渔网的种类和选购要点钓鱼是一项古老而受欢迎的活动,因为它能带给人们放松身心的乐趣,同时也提供了美味的食物。

而钓鱼渔网则是钓鱼中必备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钓者捕捉更多的鱼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钓鱼渔网的种类和选购要点,旨在帮助钓鱼爱好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渔网。

首先,钓鱼渔网的种类有多种多样,每种渔网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适用条件。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渔网:1. 捕鱼篮:捕鱼篮是用于捕捉较大的鱼类的一种渔网。

它通常由金属丝网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耐用性。

捕鱼篮的大口径设计使得鱼类更容易进入篮中,而设有盖子的捕鱼篮可以防止鱼类逃脱。

2. 圆形渔网:圆形渔网是最常见的一种渔网,其主要特点是口径较小,网目细密,适用于捕捉小型鱼类和昆虫等。

这种渔网通常由纤维材料制成,比较轻便易携带。

3. 方形渔网:方形渔网的网目较大,适用于捕捉中型鱼类。

它通常由耐用的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

4. 投掷渔网:投掷渔网是一种用于捕捉鱼群的特殊类型渔网。

它通常由圆形或方形的织物制成,具有较大的面积和网目,可以迅速捕捉到较多的鱼类。

在选购钓鱼渔网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考虑:1. 渔网材质:渔网的材质直接关系到其耐用性和性能表现。

常见的材质包括纤维材料、金属丝网等。

确保选择具有良好质量的材料,这样渔网才能经受住长时间使用的考验。

2. 渔网大小:选择合适的渔网大小取决于您钓鱼的目的和捕捉鱼类的大小。

较小的渔网适合捕捉小型鱼类和昆虫,而较大的渔网则适用于捕捉大型鱼类。

3. 网目尺寸:网目尺寸影响着渔网的捕捉效果。

较细密的网目适用于小型鱼类和昆虫,而较大的网目则适用于大型鱼类。

根据钓鱼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网目尺寸。

4. 渔网的强度和耐用性:渔网通常需要经受住水中的拉力和其他外部压力。

因此,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用性的渔网非常重要,这样渔网才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

5. 渔网的便携性:如果您经常需要携带渔网,选择折叠式或可分解的渔网将更加方便。

桁拖网渔具分隔网片对蟹类的分隔效果

桁拖网渔具分隔网片对蟹类的分隔效果

布数据 的拟合 发 现 , 随着 网 目尺 寸 的 增 大 , 分 隔 网 片对 三 疣 梭 子 蟹 ( P o r t u n u s t r i t u b e r c u l a t u s ) 、 细 点 圆趾 蟹
( O v a l i p e s p u n c t a t u s ) 的5 0 % 留存 甲宽 和留存率 范围均有所增 大 ; 而上 述 2种蟹类 个体接触 不 同网 目尺寸分 隔
第3 5卷 第 2 期
2 0 1 3年 05 月
海 洋 渔
Ma i r n e

Vo 1 . 35 , No . 2
Ma y , 2 01 3
Fi s he r i e s
文章编 号 :1 0 0 4—2 4 9 0 ( 2 0 1 3 ) 0 2— 0 2 1 7— 0 7
s e p a r a t o r p a n e l s o f d i f e r e n t m e s h s i z e s( 6 0 am,7 r 5 m m a n d 9 0 m m)w 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t h e L v s i F i s h i n g
要 :传统捕虾桁拖 网渔具 网目小 、 渔获对象繁杂 、 选择性能差 。使用 网片式分 隔装 置 、 实现渔具 的选择性
捕捞是缓解这一 问题 的有效手段之一 。2 0 0 5年秋汛 期 间 , 在 吕四渔 场桁 拖 网渔 业 中开展 了网 目尺寸 分别 为 6 O 、 7 5和 9 0 m m分隔 网片 的海上生产试 验 , 本文 通过蟹 类渔 获为研 究对 象 , 分析 分 隔网片 对其 的分 隔效果 。 试验结果显示 , 使用 以个体接 触分隔 网片概率 和网片对 个体 的留存率 为基 础 的分 隔效率模 型 , 对 蟹类 甲宽 分

渔业捕捞工艺规范

渔业捕捞工艺规范

渔业捕捞工艺规范渔业捕捞作为获取水产品的重要手段,其工艺规范对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渔民的安全生产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渔业捕捞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拖网捕捞、围网捕捞、刺网捕捞、张网捕捞等。

每种捕捞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拖网捕捞是一种主动式的捕捞方法,通过渔船拖拽网具在水中行进,将沿途的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捕捞入网。

这种捕捞方式效率较高,但对渔业资源和海底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拖网捕捞时,网具的规格、网目大小以及拖网速度等都需要严格规范。

网具的网目大小应根据捕捞对象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以确保幼鱼能够逃脱,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拖网速度也不宜过快,以免过度搅动海底泥沙,破坏海底生态。

围网捕捞则是先将鱼群包围起来,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将鱼群集中捕捞。

这种捕捞方式通常适用于鱼群密集的海域。

在实施围网捕捞时,准确判断鱼群的位置和行动方向至关重要。

此外,围网的长度、高度以及网目大小等也需要根据捕捞对象和海域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为了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误捕,围网捕捞作业应避开海洋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

刺网捕捞是利用网具上的刺钩挂住鱼类的身体来实现捕捞。

这种捕捞方式对鱼类的损伤相对较小,但容易导致鱼类在网具上滞留时间过长而死亡。

因此,刺网的设置时间和检查频率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刺网的网目大小和网线材料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捕捞的选择性和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张网捕捞是将网具固定在一定的水域,利用水流的作用将鱼类引入网中。

在张网捕捞中,网具的位置选择和固定方式非常关键。

应避免在航道、海洋保护区等敏感区域设置张网,以免影响正常的航运和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张网的网目大小和网具的维护也不容忽视,要定期检查网具是否破损,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除了捕捞方式的选择和规范,捕捞工具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要求。

渔船作为渔业捕捞的主要载体,其性能和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

南海北部拖网30.3mm方形网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分析

南海北部拖网30.3mm方形网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分析

Ab t a t sr c :Ba e n me h s l cii aa o a lc d n e td i h f h r tr fN rh r o t h n e n O tb r1 9 s d o s e e t t d t f r w o e d t se n te of o e wae s o o t e n S u h C i a S a i co e 9 7 vy t s a d i o e e 0 0, c t h s l cii f 0 3 mm q a e me h e e d wa n ls d h e ut n iae h t h v rg s a e n n N v mb r2 0 ac ee t t o . vy 3 s u r s m n sa ay e .T e rs l i d c td t a e a ea e e c p s t rt so 0 3 mm s u r s o e d f rc th we e2 . 6 ae f3 . q a e me h c d n o ac r 9 7 % i u e n . 6 n n mb ra d 8 4 % i ih .T ee w r e s ra d fw ri o n weg t h r e e l se n e e n c n—
cp a u o sc mp s d 9 . % i u e n 6 0 e h ls my p o r e 5 4 i n n mb r d 8 . % i ih fs mp ec t h i h o e e .r s e t e y h eh g ec n a e a n weg t a l a c n t e c v rn t e p ci l .T ih p r e tg o v
尾数 逃逸 率 为 2 . 6 ,平 均 重 量 逃 逸 率 为 84 % ;出 现 在 套 网 中 的 经 济 种 类 少 、数 量 少 ,条 尾 绯 鲤 、金 线 鱼 、 97 % .6

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尺寸相关标准

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尺寸相关标准

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或网囊)尺寸相关标准
2 / 6
3 / 6
本表格中出现的“—”指列入上述目录中的过渡渔具,“—”指列入上述目录中的准用渔具。

. 网具分类第一列中的网具适用于所在栏右侧对应的全部海域,第二列中的网具只适用于本网具所在小栏右侧对应的海域。

如:拖网中的单船有翼单囊拖网()和双船有翼单囊拖网()均适用于黄渤海和东海的54mm以及南海的40mm最小网目尺寸标准;但单船底层单片拖网()和双船底层单片拖网()只适用于南海的40mm最小网目尺寸标准。

4 / 6
5 / 6
6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套网法缺点:
• 由于套网的安装,可能会产生套网依附在 网囊网片上的情况,从而阻止了鱼类的逃 逸而滞留在网囊中,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 “覆盖效应”,覆盖效应会使网具选择性 研究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 套网网目都很小,因此套网网具内外流体 的流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 套网网线的视觉效果也会影响到鱼类的行 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到鱼的逃逸行为和游 泳能力等;
交替作业试验法
• 对于一些特殊的作业,如大型深水拖网作 业,采用双囊网法或平行作业法是不切实 际的。这时,往往使用交替作业法。交替 作业法就是使用一艘渔船(单拖)采用两 顶不同的拖网交替进行作业。一顶网具称 为试验网具,而另一顶称为对照网具(或 称为标准网具)。
• 由于一次只能使用一顶网具进行作业,带 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不能保证两次 作业过程所对应的相对资源密度的相同, 这给选择性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样 需要增加网次的数量并提高了试验成本); 其次,无法保证不同网具进行作业时的努 力量的一致,结果往往使得选择性结论存 在一定的偏差。
套网法
• 套网法是运用最广的传统的试验方法。这 种方法通常在作业渔具网囊外安装一网目 较小的套网。套网法有很多的优点,一方 面,套网法收集资料比较容易,数值化计 算方便,费用低;另一方面,套网法是现 行的拖网选择性研究试验方法中唯一可以 直接观察到从网囊中逃逸鱼的尾数的方法, 其所得数据可以直接用于网囊网目选择率 的计算。
• 从理论上来说,水下观察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性 研究试验方法,一方面,它可以对一顶网具进行 研究(甚至是一个网次),避免了裤网法和交替 作业法中的种种因为网目大小不同所引起的缺陷; 另一方面,直接观察法还能直接知道鱼类对网目 的逃逸行为,这有助于网具和选择性装置(如分 隔网片)的设计和安装等。
• 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直接观察法一 般很难实现。例如,当底拖网作业时,由于网具 的作用,拖网所在范围内的环境往往变得非常浑 浊,采用摄像机很难完全辨别出鱼的行为;而在 深水拖网中采用这类试验方法,由于光线随水深 增大而减小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由于 摄像机或潜水员所能观察的范围有限,不能顾全 大局把整个网囊部都进行观察;此外,由于收集 的资料有限,要进行数值化计算也较为困难。正 是由于这些不足,使得直接观察法运用得相对较 少。
• 套网的安装,增加了整个网具的水阻力, 致使网具部分网衣的网目比没有安装套网 时更为闭合,从而阻止了鱼类的逃逸,进 而影响了网具的选择性能。
对比试验法
• 包括双囊网法(或称裤网法),平行作业 法和联体作业法等。
• 采用对比试验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试验网 具(不同网具或同一网具的不同网囊)的 捕捞努力量保持相等,同时克服像上述套 网法的种种缺点如套网的覆盖效应和增加 阻力效应等。
二、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 选择性试验方法的设计对于渔具选择性研 究非常重要。对于特定条件下的选择性试 验选取合适的试验方法,既可以简化实际 作业操作、节约试验成本,还可以方便数 据统计、优化选择性数据及其模型处理。
• 试验主要方法归纳为4种:套网法、对比试 业法是直接使用一艘渔船拖曳两顶 独立的网具 。其中一顶网具就是所研究对 象(可能是经济渔业的拖网),同样称为 试验网具;而另一顶通常使用小网目网囊 网具(用以确定相对资源密度),称为对 照网具(控制网)。
图11-7 联体作业法示 意图
• 联体作业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双囊网法中网 囊之间相互覆盖等不利影响,但是联体作 业法对网具作业操作技术要求很高。而且 使用联体作业法时,要保证两顶网具除了 网囊部分以外的所有部分完全相同也是不 切实际的,因此作业时可能会产生网具形 状不一致,网口扩张不同等影响渔获效率 的问题。
双囊网法
• 网具的大部分与商业渔 业中所使用的网具相同, 只是使用两个网囊,对 渔获进行相互比较。通 常,其中一个网囊采用 实际作业时的网囊结构, 一般称它为试验网囊; 另一网囊网目比较小
图11-6 双囊网结构的拖网
• 双囊法(裤网法)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 处,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设计用以分隔网 囊的中间分隔网片:如果设计不合理,则 两个网囊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覆盖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两者的选择性效果。
拖网渔具网目选择性
内容
• 一、鱼类对拖网渔具的行为反应 • 二、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 三、拖网渔具网囊网目尺寸选择性研究的
方法
一、鱼类对拖网渔具的行为反应
• 拖网在拖曳过程中,网具、网板、手纲等 刮起泥浆,能起到惊吓鱼类的作用,鱼类 通过视觉或触觉刺激感受到拖网后,立即 作出反应。如果鱼类游泳能力较强则能从 网口的四周逃逸,而大多数鱼类在最初阶 段可能被驱赶集中至拖网网口处。
• 由于鱼类具有向流性,因此进入拖网渔具的鱼类在它们通 过渔具各部分时企图与拖网中的水流保持相对运动。在经 过了一段时间后,各种鱼类开始疲劳(疲劳程度取决于不 同的鱼类),这时疲劳的鱼类在拖网中上浮并逐渐进入拖 网网囊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区域是鱼类逃逸发生的 地点,因为它们聚集得更为集中,集群的平衡性被打破, 密度增加引起鱼体间相互碰撞,或者因为碰到网片而出现 恐慌状态,引起了鱼类向外逃逸的反应。同样,也有人认 为鱼类在网囊中还能进行有效的逃逸,但是,大多数鱼类 已经丧失了逃逸的能力和机会,因此不管体长多大,只要 通不过网目的鱼类就可能被捕获。
• 由于网次作业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进行,因此网次间的差异是交替作业中最 需要关心的问题。影响拖网选择性的因素 除了拖网的网目、网具结构等可控因素以 外,作业条件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不 同的拖速、不同的天气、不同水流状况、 作业时不同的水深、不同的网次作业时间 等。
直接观察法
• 直接观察法是采用水下摄像机等试验器械对拖网 网囊部的鱼类行为进行观察,或者采用潜水员在 拖网作业时目视观察的方法。
平行作业法
• 平行作业法是使用两艘渔船在相同的条件下(比 如同时进行、在相近的水域以相同的拖速和拖曳 方向)进行独立作业的方式。这种试验方法避免 了网具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简化了作业的方式, 但同样存在着网具不能完全相同所导致的选择性 差异,而且,由于渔船的差异、操作人员的能力 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对选择性研究的影响也不容 忽视。这一方法与前面两种方法相比,最大的缺 点就是不能保证两顶网具所对应的可捕资源的相 同,通常需要增加作业网次数来减少对资源的取 样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