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预处理修饰的玻碳电极

合集下载

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抗坏血酸

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抗坏血酸

干, 即制得聚 L一 精氨酸修饰 电极.
1 . 实验 方 法 3
收 稿 日期 :0 6—0 20 9—0 7
基金项 目: 安徽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基金 (0 4 J2 、0 5 J4 ) 安徽省绿 色化学 重点实验室项 目基金 ( L F 10 ) 2 o K 3 0 20 K 1 0 ; K s ()7 ;淮北市科技计划基金 资
中胶原的形成 , 参与体内许多物质的代谢过程和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建立测定抗坏血酸的分析方法具有重 要 的现实 意 义 . 目前 测定 抗 坏 血 酸 的方 法有 分 光光 度法 …, 光 法 [和 电化 学 法 b. 荧 2 1 由于抗 坏 血酸 氧化 产 物 对 电极有 钝 化作 用 , 在 空 白电极 上有 较 高 的过 电位 , 且 因此 抗坏 血 酸 的测 定仍 是 电化 学 的 重要 研 究课 题 之 化 学修 饰 电极能 降低 过 电位 , 高分析 的灵 敏度 , 生物 物质 的测定 中已有 广 泛应用 H , 用 氨基 酸作 提 在 但 为修饰剂测定抗坏血酸的报道不多 . 】 本文研究了聚 L一 氨酸修饰 电极 的制备及抗坏血酸在修饰 电极上 精 的电化 学行 为 , 立 了线 性扫 描 伏安 法测 定抗 坏 血酸 的新 方法 , 建 用于 药物 中抗 坏血 酸 的测定 , 获得 了满 意 的
一 .
结果 .
1 买 验 部 分
11 仪器 与试 剂 .
L 9 C电化 学综 合 测试 系统 ( K8 天津 , 兰力科 ) p S一3 ;H C型 酸 度计 ( 上海 康仪 仪 器 有 限公 司) K ; Q一20 5B 型超 声波 清洗 器( 昆山超 声波 仪器 有 限公 司) 电化学 实验 用三 电极 系统 , ; 玻碳 电极或 聚 L一精 氨酸 修饰 电极

实验4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4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4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华南师范⼤学实验报告学⽣姓名:学号: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年级班级:17新能源1班课程名称:电化学基础实验实验项⽬: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实验指导⽼师:吕东⽣实验时间:2019年3⽉25⽇⼀、实验⽬的1. 了解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及应⽤2. 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实验技术和有关参数的测定⽅法。

⼆、实验原理循环伏安法(CV )是最重要的电分析化学研究⽅法之⼀。

该⽅法使⽤的仪器简单,操作⽅便,图谱解析直观,在电化学、⽆机化学、有机化学、⽣物化学等许多研究邻域被⼴泛应⽤。

循环伏安法通常采⽤三电极系统,⼀⽀⼯作电极,⼀⽀参⽐电极,⼀⽀对电极。

外加电压加在⼯作电极与辅助电极之间,反应电流通过⼯作电极与辅助电极。

循环伏安法加电压的⽅式如图a 所⽰。

对可逆电极过程,如⼀定条件下的3/46()Fe CN --氧化还原体系,当电压负向扫描时,36()Fe CN -在电极上还原,得到⼀个还原电流峰。

当电压正向扫描时,46()Fe CN -在电极上氧化,得到⼀个氧化电流峰。

所以,电压完成⼀次循环扫描后,将记录出⼀个如图b 所⽰的氧化还原曲线。

图a.循环伏安法加电压的⽅式图b.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还原曲线在循环伏安法中,阳极峰电流i pa ,阴极峰电流pc i 、阳极峰电势pa E 、阴极峰电势pc E 以及a i p /c i p 、p pa pc -E E E ?()时最为重要的参数。

对于⼀个可逆过程:p pa pc -57~63/n m 25E E E ?≈()() V (℃)。

⼀般情况下,p E ?约为58/n mV (25℃),pa pc i /i 1≈。

正向扫描的峰电流p i 为:3115222p i =2.6910n v AD C ?从p i 的表达式看:p i 与12v 和C 都呈线性关系,对研究电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电极电势为:o pa pc =+/2E E E ()。

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doc

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doc

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循环伏安扫描法。

(2)学习测量峰电流和峰电位的方法。

(3)掌握受扩散控制电化学过程的判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循环伏安法也是在电极上快速施加线性扫描电压,起始电压从Ei开始,沿某一方向变化,当达到某设定的终止电压Em后,再反向回扫至某设定的起始电压,形成一个三角波,电压扫描速率可以从每秒数毫伏到1V。

当溶液中存在氧化态物质Ox时,它在电极上可逆地还原生成还原态物质,即Ox + ne → Red反向回扫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的还原态Red则可逆地氧化成Ox,即Red → Ox + ne由此可得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

在一定的溶液组成和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从循环伏安法图中可以确定氧化峰峰电流Ipa、还原峰峰电流Ipc、氧化峰峰电位φpa和还原峰峰电位φpc。

对于可逆体系,氧化峰峰电流与还原峰峰电流比为Ipa/Ipc =125℃时,氧化峰峰电位与还原峰峰电位差为△φ=φpa- φpc≈58/n (mV)条件电位为φ。

′=(φpa+ φpc)/2由这些数值可判断一个电极过程的可逆性。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 1,电化学分析仪;的惰性电极,具有导电性好,硬度高,光洁度高,氢过电位高,极化范围宽,化学性稳定,可作为惰性电极直接用于阳极溶出,阴极和变价离子的伏安测定,还可以作化学修饰电极)、Ag/AgCl电极、铂电极3. 铁氰化钾标准溶液(50mM)4.氯化钾溶液(0.5M)四、实验步骤1.溶液的配置1)铁氰化钾标准溶液(50mmol/L)50mL容量瓶中。

2)配置1、2、5、10mM 一系列浓度的溶液。

(分别移取0.5,1.0,2 .5,5.0mL的铁氰化钾标准溶液于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5mL的KCl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2.体系换成浓度工作电极的预处理用Al2O3粉末在湿的抛光布上抛光玻碳电极表面,在用蒸馏水冲洗干净.3.调试(1)打开仪器,电脑,准备好玻璃电极,Ag/AgCl电极,和铂电极并清洗干净。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
Brown等M将直径12nm单层金溶胶颗粒修饰二氧化锡电极,实现了溶液中的直接、可逆电化学,且无需任何预处理步骤。金溶胶颗粒可看作是空间紧密而独立的微电极组合体。但随着纳米颗粒的聚集,的电化学变的准可逆或者不可逆,表明纳米金属尺寸和形貌在实现蛋白质的直接电子传递中也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Zhu等122首次利用1,5或二硫醇交替连接Au、Ag胶体制备多层Au/Ag膜,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氯金酸溶液去除成孔物质纳米Ag,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了纳米多孔金膜。保持其生物催化活性,电子转移速率为!1。同时,该第三代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其检出限达到/L,线性范围是~/L。
如图3所示,Tian课题组[43首次在锥状、棒状和球状3种不同形貌的纳米金表面上同时实现了SOD的直接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SOD在不同界面上的电子转移速度,与纳米金的形貌有关Or分别转化成Oi和&O2(如图4A)。此过程可看成是分别在两个电极上独立进行的两个反应。一方面,在阳极反应中图(4B),电解液中的被MnOi+的氧化生成O2,同时MnOi+被还原成Mn2+。而生成的Mn2+能够在电极上失去电子,重新被氧化成MnO2+。另一方面,在阴极反应中(图4C),O;-氧化Mn2+生成MnO2+,而生成的MnO2+在电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成Mn2+。因此,在O〗-存在的情况下,通过Mn2+修饰电极上的氧化或还原电流检测O2’_。因此,通过两极上氧化或还原电流信号的变化,即可实现对O2’_的检测。电化学信号表明此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细胞应激反应产生0厂自由基的可逆响应,暗示02’_自由基可作为_种癌症生物标记物,为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环境来实现其直接电子传递,致使阻碍其在活体检测方面的实际应用。通过界面设计使修饰电极可以建立理想的接触界面,暴露酶的电活性中心,实现酶与电极之间快速的直接电子传递,并利用其对自由基的选择性达到预期的检测目的,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抗氧化药物的研发都具有现实意义。

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钯(Ⅱ)

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钯(Ⅱ)

() Ⅱ一直 受 到人们 的关 注 。电化学 分析 法测 定钯 ( Ⅱ ) 多 用 络合 吸附 法l 、 _ 1 催化 波法 [ 。 ] 5 ] 这些方 法 中 , 多数 是利 用 P ( 在 汞 电极上 还 dⅡ ) 原 或催 化还 原 进 行测 定 , 由于使 用有 毒 的汞 电极 且 在 负 电位 区有 氧 波 和其 它还 原 物 质 的干 扰 , 其 方 法 应用 受 到 一 些 限制 。近 年来 , 化学 修 饰 电极 伏 安 法测 定 钯 ( _ , 高 了方 法 的 灵 敏 度 和选 Ⅱ6 提 ) ] 择 性 。而壳 聚糖 作 为 新 型 的 化 学修 饰 剂 , 于具 由 有 良好 的吸 附 性 , 广 泛 应 用_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被 9 ] 以其 独 特 的结 构 形 态 , 异 的导 电性 和 良好 的稳 优 定性 , 电化 学 分析 中应 用较 多l ] 在 1 。本 文 制 备 ¨ 了一 种 新 型 的壳 聚糖一 壁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玻碳 电 多
1 ~ 1 6 ×1 mo/ 范 围 内呈 良好 的线 性 关 系, 出限为 3 1 ×1 。mo/ 0 .9 0 lL 检 .0 0 lL。该修 饰
电极 具 有 良好 的稳 定性 和重 复性 , 在含 有 1 0 O mo/ . ×l lL钯 的溶 液 中 , 续 l 次 测定 , 连 1 其相
壳聚 糖一 多壁 碳 纳米 管修 饰 玻碳 电极 差 分 脉 冲 溶 出伏 安 法 测 定 痕 量 钯 () Ⅱ

( .南 京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 苏 南 京 1 江
蕾 齐 同喜 ,
254) 5 0 9
2 0 9 ;.山东 理 工 大学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 东 淄 博 1032 山

纯玻碳电极的oer曲线

纯玻碳电极的oer曲线

纯玻碳电极的OER曲线1. 引言氧化还原反应(OER)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反应,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能源转换、电解水制氢等。

纯玻碳电极是一种常用的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可调控性,被广泛应用于OER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纯玻碳电极的OER曲线,包括其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2. OER曲线的定义OER曲线描述了在不同电位下纯玻碳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与所施加电位之间的关系。

通常,OER曲线以电流密度(I)作为纵轴,以施加电位(V)作为横轴绘制。

3. 纯玻碳电极的制备纯玻碳电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如热处理、化学气相沉积等。

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将高纯度石墨材料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得到。

制备出来的纯玻碳电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导电性能。

4. OER曲线测量方法4.1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OER曲线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纯玻碳电极上施加一系列不同电位的正弦波信号,测量相应的电流响应,从而得到OER曲线。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扫描速率、电位范围等参数来调节测量条件,进一步研究纯玻碳电极的OER性能。

4.2 线性扫描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也是常用的测量OER曲线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纯玻碳电极上以恒定速率改变施加电位,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扫描速度、起始电位等参数来探究纯玻碳电极的OER特性。

5. OER曲线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得到的OER曲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5.1 峰值位置在OER曲线中,通常会出现一个峰值位置,对应着OER反应的最大速率。

通过比较不同纯玻碳电极样品的峰值位置,可以评估其OER活性。

5.2 峰值电流密度峰值电流密度是指在OER曲线上峰值位置处的电流密度数值。

较高的峰值电流密度意味着更快的OER反应速率,表明纯玻碳电极具有较好的OER活性。

5.3 Tafel斜率Tafel斜率是指在OER曲线上峰值位置附近的斜率数值。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核黄素含量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核黄素含量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核黄素含量周琴;尚永辉;毛茹;商娟;杨会议;冯克逸【摘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核黄素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核黄素在pH值为3.2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底液中产生良好的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1063、-0.2762 V,核黄素在修饰电极上的峰电流明显高于玻碳裸电极,建立了测定核黄素的电化学新方法,方法应用与维生素片中核黄素测定,样品回收率在96%~104.8%,结果令人满意.【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7(034)011【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核黄素【作者】周琴;尚永辉;毛茹;商娟;杨会议;冯克逸【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5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是人体内的13种维生素之一,微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能够在强酸溶液中稳定地存在,是动植物中黄素酶辅基的主要组成部分,核黄素参与机体复杂的生物氧化过程和食物的吸收以及利用,同时还参与身体内部的能量的转化过程,与细胞的生长代谢,与机体内铁的吸收储存和动员有关,它是黄素根据异咯嗪环上N(10)位置上所连集团的不同,是核黄素的主要组成部分[1-4]。

它还具有抗氧化性,因此它在人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生理作用。

缺乏核黄素也会使人体出现不适,人体的新陈代谢将会变慢,细胞生长将会受到阻碍,甚至使得视网膜脱落。

核黄素还可以预防炎症并对相应的病变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随着对核黄素深入地研究,除这些典型的核黄素缺乏病外,更多的研究表明像癌症、高血压等都与核黄素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5]。

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基金项 目: 兰州城市学 院教学研究项 目( 2 o l 2 - J Y 一 4 1 ) , 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 目( 2 0 1 3 B - 0 6 9 ) , 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生导师项 f i( o 8 1 1 — 0 7 ) 。
作者简介 : 孙 看 军( 1 9 7 8 一 ) , 女, 副教授 , 博士 , 主 要研 究 领 域 : 分析检测及表面功能材料 。
极在磷酸盐( p H = 6 . 5 ) 缓 冲溶液和苯酚( 1 . 0 x l 0 m o U L )
子式 C 6 H , O H, 是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要 的化工 原料 , 主要 用 于生产 酚
目前 , 苯酚 的检测方法 主要有紫外l 4 J , 可见光分光 光度法【 5 J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 和电化学方法同 , 电化学方 法具有仪器简单 、 灵敏度高 、 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 玻碳是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 中广泛使用 的一
种 电极材料 ,它具有背景 电流小 ,可使用的电位范围
宽, 以及表面容易被修饰等特点i s ] , 而且 , 研究表明玻碳
电极材料 的电化学性能可通过预处理得 以改善 ,已报 道 的预处理方法很多 ,其 中研究较多的是 电化学预处
理法【 9 J , 玻碳 电极 经过 电化学方法处理后其 分辨率 、 灵 敏度、 电极 的重现性 以及催化性 能等方面都较处理前
2l
工 业 科 技
极体 系 : 裸玻碳 电极 ( C H I 1 0 4 ) , 铂 电极( 雷磁 2 1 3 ) , 饱 和甘汞电极( S C E ) ; 酸度计 ( H A N N A P H 2 1 1 ) ; 电子分析 天平( A L 2 0 4 ) ; 数 显鼓风干燥箱 ( G X Z 一 9 0 7 0 M B ) ; 数控 超声波清洗仪( K Z 3 2 0 0 D E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仪器

9917年第l期

综述

电化学预处理修饰的玻碳电极

张汉昌左孝兵王兆荣(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合肥230026

)

摘要本文从表面结构与形貌化学组成电催化吸附等方面对电化学预处理修饰的玻碳电极

(GCE)

进行了综述并对实验方法与条件分析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玻碳电极电化学预处理电催化吸附

一引言GCE是电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传感器其性

能除与本身材料有关外还极大地依赖于其表

面性质对某些反应未经处理的GCE呈现活性低可逆性差等现象为了提高电极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人们试用了各种方法对GCE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如电化学法真空热处理法,’〕激光处理法〔`一’〕射频等离子体法),。」等其中电化学法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电化学预处理修饰的GCE性能较处理前显著提高近年来人们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二次离子发射谱法(SIMS)仁,’〕椭圆光谱法〔`,]相检测显微镜(pDM)〔,4’s〕等技术对电化学处理后的GCE表面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处理前后电极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别探讨电催化吸附等过程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本文着重对这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时间的阴极还原处理卿23〕以达到最佳效果电解质溶液可以是酸性)`,州中性哪一川或碱性二,`’5’`2,〕外加电势电解质的成份与pH氧化还原时间是主要变化条件咖〕三电极的表面结构与形貌电化学处理后GCE的表面结构依赖于底液组成和处理时间在HZSO。溶液中处理电极表面长出花瓣状结构l2[〕随处理时间延长表面层由单层到多层山’卜,,川表层颜色也随

之变化最后形成富含官能团的多孔水化膜厚

约1拌m膜内微孔的平均直径在1~Zlun之间图〕NaOH溶液中处理的GCE表面构形与在HZSO`溶液中的结果不同利用PDM可观察到表面形状如平顶高台状结构,

,s]高5

30尸m直径20~50拌m约550

个c/m,在电极

表面的分布为外密内疏(见图1)长时间阳极

化能形成链状平顶高台表面粗糙度增大

二实验方法与条件电化学处理采用三电极系统经抛光超

声波清洗后的GCE作工作电极常用的方法

有:恒电位阳极氧化仁,``4一,吕]恒电流氧化[,’]循环扫描电势咖川有的在氧化后接着进行短

Y一9502尸mX=9681

m

图1Na0H溶液中处理的GCE表面构形1997年第1期分析仪器

表面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高电位下酸性溶液中阳极处理时玻璃碳(GC)表面的多芳环带间某些交联发生断裂形成疏松多孔性膜山〕NaOH溶液中处理时OH从易浸人区浸人表层以下在局部区域聚积膨胀成平顶高台状结构〔,`’5〕AAGkw谊h等[3,〕用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高秩热解石墨(HOPG)HZSO;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认为表面石墨氧化物的形成为成核生长机理与表面缺陷或棱面有关GCE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应和HOPG类似在NaOH和HZSO;溶液中处理时均有氧的析出哪州FITR反射光谱还观察到GCE的处理过程还伴有H+的变化总之电化学预处理的GCE表面层的形成与表面缺陷O:的产生及某些电解质离子的参与有关具体过程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层电容的大小受处理时电解质溶液的pH值影响〔4S]在H:OS`溶液中处理后背景电流增

大la[’“川在循环伏安图上有两明显的峰(见图

2)一般认为是醒类基团氧化还原峰0z[〕也有

人认为是H+的吸收和释放产生的卿〕在pH为

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处理的GCE背景电流

也明显增大TNagaoka等则认为这主要由

于表面粗糙度增大引起〔,`〕GCE在NaoH溶液中处理后背景电流和双电层电容则大大减

J/、[2,1

i/”A

四、表面化学组成

GCE

伏安图的影响

〔川

利用XPS研究发现电化学预处理后

GCE表面化学特性最显著的变化是氧

含量

大增加O/C比增大无论在HZSO。溶液中〔,’`2’,33〕还是在NaOH溶液中〔,a〕均是如此

从高分辨率的XPS谱看出表面含氧基团为酚

类醒类拨基类梭基类环氧类等,这些

含氧基团主要分布在电极表面l[’`,〕

各种含氧

基团所占比例大小受预处理条件如氧化电位电解质溶液等的影响SIMS研究还发现表面还存在其他离子,2〕这可能与吸附及处理过程中某些电解质离子的参与有

图2电

化学处理对

iMHZs04

溶液

实线处理后的电极虚线新抛光的电极

五、电化学特性1背景电流与双电层电容

背景电流与双电层电容密切相关表面双电层电容主要决定于电极表面晶体微结构表面积与表面官能团l[,.20川处理后的电极表面变粗糙微观表面增大但有效表面变化不明

显如〕电化学预处理的GCE背景电流和双电

2表面

吸附

GcE电极表面有丰富的芳环和其他官能

团刚抛光的GCE表面是疏水的当电极插人

溶液中的时间延长疏水性消失这一现象说明表面吸附了杂质咖〕GCE对有机配合物、无

机离子都有吸附作用处理后电极的吸附

有不同酸性溶液中处理的GCE对儿茶酚抗坏血酸多巴胺[,,〕TMN(NN二甲基!

蔡胺的二聚体)[lz]等的吸附大大加强儿茶酚

甚至能扩散进人微孔内发生吸附郎〕处理前Ru(bpy”+〔,o]DMN(NN二甲基I

胺)lz[〕等无吸附处理后有强吸附许多物质的

吸附是不可逆的124三经基苯

属Lagm

uir

型吸附[`〕Ru(bpy滩+符合Temkin等温吸附咖〕还有许多物质系多层吸附la[

吸附作用力复杂嘟〕实验发现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及双电层电容与吸附量有密切关

系〔,”,,,,,5]e阮ber。等〔,01在研究Ru分析仪器年第期

y蒙的吸附时认为由于Ru(bpy)聋+分子

中的部分芳基与电极表面官能团中的7t电子或n电子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而引起吸附此外多孔性表面能富集无机离子具有离子交换功能:l[’,〕这种吸附是通过电化学电荷吸引离子产生的咖〕属静电作用型在NaOH溶液中处理的GCE对多巴胺的吸附显著减弱)〕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表面官能团及微孔的静电作用是产生吸附的重要原因.3GCE上的电化学响应去极剂的电化学行为对电极的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表面结构及组成的变化必将引起电化学行为的改变人们常用Fe(CN):一/`一抗坏血酸多巴胺儿茶酚等作为电极活性的指示物由于电极材料不同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的差异伽〕文献报导的数据也不尽相同但都显示了很大的活化效果如有HZSO`溶液中处理的GCE可使eF“+/,+电对的△Ep显著减小峰电流增大`,2〕(见图3)多巴胺JL茶酚〔,’〕02叫抗坏血酸,”’门等在处理后的电极上反应的过电位均大大减小可逆性增加根据报导电化学处理的GCE可使Fe(CN)息一/`一的反应速率提高10~10倍阁硫化物的电极反应速率能提高几个数量级)」将两者的微分脉冲响应信号分开卿〕同时处理后的GCE对某些离子的电沉积效果也有改

善如可使铜的电沉积密度增大等

EV/

圈4抗坏血酸儿茶酚对苯二酚混合物的循环伏

安图[”]实线处理后的电极虚线未处理的电极

近来TNagaoka等〔,4〕研究了GCE经电化学预处理前后对离子物质的电势响应行为

图5是iL斗的流动注射响应显然处理后(曲

线B)较处理前(曲线A)响应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业增大约1个数量级同时发现处理后

电极对两价离子的电势响应较一价离子灵敏对阳离子比阴离子灵敏此外,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物质也影响电极电势电势变化与加人的

氧化还原剂的量成正比

下|旅le

二lesarì

图35.MFeZ+在iM伏一安图实线处理后的电极zHso.

溶液中的循环

虚线新抛光的电极电化学预处理不仅可改善GCE反应的可逆性在分辨率和选择性方面也明显提高在

未处理的GCE上抗坏血酸儿茶酚和对苯二酚混合物的氧化峰不能区分处理后三个峰可完全分离[,,1如图4NaOH溶液中处理

的GC

E

可在微量的多巴胺与大量的抗坏血酸共存时

图5)〕iL十

的流动注射晌应曲线

(A)在新抛光的GCE上的响应

(B)在处理后的GCE上的响应

流动相10产m的TEAP水溶液流速。6mlmin,注射样品溶液15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