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饰电极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2024年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范文

《2024年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范文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及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并针对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电场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2.1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电极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阳极,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在阴极,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沉淀或气体逸出。

此外,电化学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等,可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2.2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领域。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电化学技术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有机物的含量。

此外,电化学技术在电解制氢、电解制氧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三、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3.1 电催化电极的种类及特点电催化电极是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目前,常见的电催化电极材料包括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不同的废水处理需求。

3.2 高效电催化电极的研究与进展为了提高电催化电极的性能,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型材料和制备方法。

一方面,通过开发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导电性和良好稳定性的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电极的制备工艺,如热处理、表面修饰等,进一步提高电极的抗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制备及应用综述_许文娟

碳糊电极和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制备及应用综述_许文娟
[ 8]
由于
CM CPE 的优点及特殊功能 , 使其在金属离子的分析 测定 方 面 有了 很 大发 展。常 测定 的 金 属离 子 有 Cu 、 Fe 、 Au 、 Pb 、 Mg 、 Cd 等。同样也可以 [ 24] 测定其它金属离子, 如测定矿样中的痕量钯 、 水 样中的银离子
[ 25] 2+ 2+ + 2+ 2+ 2+
[ 5 6]
; 可以借富集、 分离、 催化和选择等反应对众多
的物质进行分析测定。
收稿日期 : 2010 03 16 修改稿日期 : 2010 03 24

基金项目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009011015 2) 作者简介 : 许文娟 ( 1985- ), 女 , 山西大同人 , 中北大学在读硕士 , 师从焦晨旭副教 授 , 从 事化学修饰 碳糊电极的 制备及应 用研究。电话 : 15035171502 , E - m a i: l xuw en juan4329@ 126. com
[ 9 M CPE 在药物分析研究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如诺 氟沙星的测定 , 诺氟沙星又称氟哌酸, 属于第三代喹 诺酮类抗菌药物
[ 19]
; 奥美拉唑的测定, 奥美拉唑应
用于十 二 指肠 溃 疡、 胃溃 疡、 反 流 性食 管 炎的 治 [ 20] [ 21] 疗 ; 洛哌丁胺 ( 一种止泻药 )的测定 等。 3 . 2 . 3 CMCPE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我国和其它 许多国家均将苯酚纳入环境监测物的黑名单中, 黎 国兰等利用 CTAB 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伏安法测定 [ 22] 废水中的苯酚 , 此法快速、 简便、 灵敏度也高 ; 还 可应用于土壤监测、 大气监测、 水质监测、 生物监测 等环境监测中 。 3 . 2 . 4 CM CPE 在金 属离子分 析中的应 用

过氧化氢在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上的伏安性质

过氧化氢在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上的伏安性质

过氧化氢在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上的伏安性质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的电化学特性和反应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技术领域。

本文研究了H2O2在类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催化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modified electrode,CME)上的伏安性质。

通过研究电极表面行为,阐明了类普鲁士蓝催化电极在H2O2氧化反应中的性能。

研究表明,当电极电位稳定为-0.2V时,H2O2可在低浓度(至少在2 mM以下)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子转移过程完成氧化反应。

而且,当电极电位大于-0.2V 时,H2O2会经历一系列反应,并最终形成水和氧气。

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改善类普鲁士蓝催化电极的结构,进而提高它们在H2O2氧化反应中的性能。

Introduction: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由于它具有极低的毒性和无机污染,而且它当作氧化剂时可产生水和氧气,因此它在各种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医药、军事、环保等领域。

H2O2的电化学响应过程对于分析研究以及技术应用都十分重要。

类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催化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modified electrode,CME)可以用于检测H2O2,以及研究H2O2的电化学反应。

因此,研究H2O2在PB-CME上的伏安特性及其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Body:PB-CME是一种有效的H2O2传感器,它由PB和添加剂构成,它们能够检测H2O2的活性,从而可以利用它们研究H2O2的电化学反应。

在PB-CME中,首先H2O2被PB催化,然后PB再和添加剂CME结合,产生一个电极。

在电极表面,H2O2可以被氧化,并通过电化学过程产生电子,这些电子可以用来探测H2O2的活性。

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H2O2在PB-CME上的伏安特性。

为了研究H2O2在PB-CME上的反应过程,首先我们将PB作为活性物质,分别与CME结合形成电极。

电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电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电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难降解废水的产生和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电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电极材料作为电催化氧化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对于推动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难降解废水的特点和处理难点,阐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

然后,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电极材料(如金属电极、碳基电极、复合电极等)在电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还讨论了电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性能优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对未来电极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电催化氧化技术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电催化氧化技术原理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强氧化剂,如羟基自由基(·OH)等,对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将其转化为低毒性或无毒性的物质。

电催化氧化过程涉及电子转移和化学反应两个主要步骤,其中电极材料的性能对反应效率和废水处理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主要场所。

当施加一定的电压时,阳极材料表面的电子被激发,形成高活性的氧化物种。

这些氧化物种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其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同时,阴极上也会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等副产物。

电极材料的选择对电催化氧化技术的效果至关重要。

理想的电极材料应具备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高导电性和长寿命等特点。

目前,研究较多的电极材料主要包括贵金属(如铂、钯等)、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铱等)和碳基材料(如活性炭、碳纳米管等)。

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增长的压力,废水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难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废水成为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维电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处理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废水处理。

该技术采用了三维电极,具有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等优点。

本文就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探讨这项新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一、三维电极技术的特点三维电极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解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染物质降解。

与其他电化学处理技术相比,三维电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三维电极表面积较大,导致反应速度更快。

2. 三维电极材料成本低、耐腐蚀,寿命长。

3. 三维电极技术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大规模应用于废水处理。

4. 三维电极技术对环境无污染。

二、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三维电极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等方面的处理,可用于降解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化学氧化还原物、艾滋病病毒等。

1. 三维电极技术在钼溶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铜冶炼中钼溶出废水中含有比较高浓度的钼元素,处理难度较大。

研究表明,三维电极技术对钼溶出废水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在不加任何辅助电解质的条件下,三维电极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污染物质浓度,将污染物质通过电化学反应降解。

2. 三维电极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染料废水是一种难以处理的高有机物质废水,传统处理方法效果不理想。

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染料废水,能够降低COD、BOD 等指标,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污泥产量较小。

3. 三维电极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城市污水处理常使用A2/O 法等传统处理方式,但是存在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三维电极技术被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研究表明无论是总污染物还是有机质等关键指标,三维电极技术都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核黄素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核黄素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范 围 内呈 良好 的线性 关 系, 出限为 3 检 . 1- lL 2× 0T / 。对 1 x 05 l mo . 1- / 0 mo L核 黄素 连 续 1 1次测 定 , 相对 标 准偏 差为 1 %, 别制作 7个修饰 电极 , 对标 准偏 差 为 47 . 分 2 相 . %。进行 样 品 片剂核 黄 素 的 分析 . 结果 满意 。 关键 词 : 黄 素 ; 核 多壁碳 纳 米 管 ; 电化 学 ; 玻碳 电极 中 图分类 号 : 6 65 0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2 1 (0 8 0 — 0 3 0 1 7 — 9 4 2 0 )2 0 4 " 3
自从 I i t 19 imal 9 1年发 现碳纳 米 管 以来 , 纳 对 极 为 P 丝 电极 。 j l 在 碳 t 50 x 0 m l . 1 o/ 核 黄 素 储 备 液 :准 确 称 取 0 L的 米管 以其 独 特 的物 理化学 性 能 ,如 独 特 的金属 或 半
导 体导 电性 、 高 的机 械 强度 、 极 良好 的 吸 附能 力 , 以 00 19 . g核 黄素 ( 0 天津 市化 学试 剂 三厂 )用 00 mo , .  ̄ 5 及 作 为 新 型 准 一 维 功 能 材 料 而 日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L磷 酸缓 冲 液(B ,H= .) P S p 7 溶解 并 定容 至 10 0 0mL容 视 。特 别是在 电分 析 化学 领域 , 其研 究非 常 广泛[1 2 。 量 瓶 中 ;该 储 备 液 置 于 冰 箱 中 保 存 ;使 用 时 用 - - 3 核 黄素( 生素 B r o ai) 具 有一 个核 糖 醇 00 mo L磷 酸 缓 冲液 稀 释 。 N, 二 甲 基 甲酰 胺 维 i f vn 是 bl . l 5 / N一 侧链 的 异咯 嗪 的衍 生物 .为黄 素酶 类 的辅 酶 组成 部 ( MF, 安 化 学 试 剂 厂 ) 多壁 碳 纳 米 管 ( D 西 , MWN T, 分 , 生 物氧 化 的 呼吸链 中起传 递氢 的作用 , 神 经 深圳 市 纳米 港 有 限公 司)00 mo L磷酸 二氢 钾 ( 在 对 ,.5 l / 西 细胞 、 网膜 代谢 、 垂 体促 肾上腺 皮 质激 素 的释 放 安 化 学 试 剂 厂 )01 o L氯 化 钾 ( 安 化 学 试 剂 视 脑 ,.m l / 西 亦 有影 响。 碳水 化合 物 , 肪 和氨 基 酸的代 谢 与核 黄 厂 ) 脂 。实 验 中所 有试 剂均 为 分析 纯 , 实验 用水 为 二次 素 密切 相 关 。 因此对 核 黄素 电化学 行 为 的研 究 具有 蒸馏 水 。 很重 要 的意义 。L uoT Ku oa ̄ a r . b t4 [ 等研 究 了核 黄素 在 12实 验方 法 . SO 胶 体 和铌 氧 化 物 修 饰 的 S0 溶胶 一 胶 修 饰 的 1 . i2 i2 凝 . 1纳米管的纯化 2

化学修饰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


这种电子转移媒介体引起的电催化反应如图所示。 这里,修饰层中媒介体(聚甲苯胺蓝O)的氧化态与 溶液中待测物的还原态(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反应后,再生出媒介体的还原态, 即修饰剂催化了溶液中NADH的氧化,因为 NADH在裸电极上的直接电氧化需要更正的过电 位。二茂铁、二酚类化合物也是典型的电子转移 媒介体和修饰剂,可用于催化一些直接电化学活 性不佳的被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分析化 学中,一般认为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是用来 放大检测信号,其催化电流往往与被测物浓度成 正比。

化学修饰电极已广泛用于无机、有机和生 化物质的分析检测,也是研究分离和合成 化学的重要实验平台。例如,在环境和食 品分析中,常用于重金属离子及亚硝酸盐 等多种污染物的高敏检测;在生物分析方 面,用于蛋白质、DNA、神经递质以及代 谢调控分子的检测和传感。
Sabahudin Hrapovic等使用不同的金属纳 米材料(Pt、Au、Cu)与溶于Nafion的单壁 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制备得到复合型 传感器,通过吸附溶出伏安法来检测三硝 基甲苯TNT和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 华南师范大学的杨勤燕通过简单的绿色无 污染方法制备了铂纳米粒子包覆的金纳米 孔膜及其双金属纳米复合膜修饰电极,并 成功应用于对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其它文献也表明各类化学修饰电极对食品 中肾上腺素、抗坏血酸、多巴胺及细胞色 素C等也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方法。
方式,形成化学键或生成表面配位化合物等物质,从而发生
的吸附。
(3)基于氢键、亲疏水作用力、-堆积力的吸附。这些吸附 也属于物理吸附的范畴。通过氧化还原或研磨等简单的电极
处理方式,在金属电极表面可产生-OH等含氧基团,而碳电
极表面则可产生-OH、C=O、-COOH等含氧基团,这些含氧 基团可通过氢键去捕集溶液中的相应组分。导电碳材料具有 碳原子的共轭结构,故碳基电极可通过-堆积力去吸附含 有苯环类似结构的分子。另外,表面处理干净的碳电极具有

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在亚硝酸根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在亚硝酸根检测中的应用
分 析纯 , 水 为 2次蒸 馏水 . 1 . 2 氧化 石墨 烯 的制备
格检测 以保证人体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检 测亚 硝 酸 盐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光 度 法 、 色 谱 法 及 电化 学方 法 _ 9 等, 其 中电化学 分 析法 具 有
仪器简单、 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 成本低廉等特 点 而 得 到广泛 应用 . 自从 2 0 0 4年 K. S . N o v o s e l o v等 J
1 0I _ o t o l・ L 和 8 . 1 3×1 0一 一8 . 5 6×1 0~ mo l・ L~, 灵 敏度 分 别 为 4 2 . 6 8和 l 0 . 9 1 A ・( m mo l・ L ) ~, 检 出限为 8 . 6 8×1 0 t o o l ・ L ( 3 s ) . 利用该方 法测定 了土壤样 中亚硝酸 根 的含量 , 结果 令人
成 功发 现 了石墨 烯 以来 , 石 墨烯 以其 比表 面积 大 、 导
电性好及优异的电催化活性等物理化学性质 , 在 电分析 化学 中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 .
本 文 以氧化 石 墨烯 溶 液 为 前 驱 体 , 采 用循 环 伏
采用修正 H u m m e r s 法 和文献 [ 1 9 ] 的方法制 备氧化石墨. 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用 2 次蒸馏水分散 ,
C HI 6 6 0 D型 电化 学工 作 站 ( 上 海晨 华 仪 器 有 限
白, 使得血红素失去输送氧的能力 , 从而导致组织缺
氧. 另 一种 是亚 硝酸 盐 可 以和芳 胺 或 者 甲胺 发 生 反 应 生成 亚硝 胺 而致癌 . 因此 , 对 环境 中亚 硝酸 根 的严
公司) , 三 电极 系统 : 工作 电极为石 墨烯修 饰 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修饰电极应用研究进展 姚长斌,景丽洁,宫柏艳,张丽梅 (吉林化工学院环境化工系,吉林吉林 01 ) 摘 要:化学修饰电极(C e) 是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着重评述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在生物样品、药物分析、金属离子测定、环境监测及其它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化学修饰电极;电化学;电分析化学;应用 前言 化学修饰电极是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在电极表面进行分子设计,将具有优良化学性质的分子、离子、聚合物固定在电极表面,造成某种微结构,赋予电极某种特定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以便高选择性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在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利用化学修饰电极表面上的微结构所提供的多种能利用的势场,使待测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富集,并借控制电极电位,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同时把测定方法的灵敏性和修饰剂化学反应的选择性相结合,成为分离、富集和选择性三者合而为一的理想体系。 国内最早开辟这一研究领域的董绍俊[ ]在 994年 出版的专著中系统地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由来、制备、表征及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化学修饰电极以其独特的性能正日益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而且呈现出多种有用效应。特别是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其在电化学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着重评述近几年来化学修饰电极在 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2 化学修饰电极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研 究发展极为迅速,应用各种修饰电极对儿茶酚类神经递质的研究报道较多,特别是神经递质的在体测定是目前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微电极由于体积小可以插入单个细胞而成为当前对活体内神经递质的变 化跟踪测定的唯一手段。孙元喜等[ ]利用聚中性 红膜修饰电极同时测定了多巴胺(DA)及肾上腺素(ep) ,基本上消除了抗坏血酸(AA)对DA及ep测定的干扰。方禹之等[ ~4]根据碳纤维表面的多孔性,分别用Nafion和硫辛酸来修饰碳纤维微电极表面,在抗坏血酸共存下选择性测定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不仅有效地消除了高含量AA的干扰,而且大大降低了电极的本底噪音,使电极对 DA的灵敏度大大提高。施国跃等[5] 首次将六氰合亚铁酸镍(Ni~CF) 修饰电极用于色谱电化学检测,测定了大鼠脑尾核处的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发现Ni~CF修饰电极对DA等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氧化作用,拓展了电 分析化学在生物活体分析中的应用范围。此外,对于痕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测定可利用钅我配位聚合物和Nafion双层膜修饰碳基电极或采用在铂微盘电极的表面沉积一层铁氰化镍薄膜修饰微电极。 由于分子自组装修饰对仿生界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日益受到重视。徐静娟等[6]研制了硫堇衍生化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并用于测定多巴胺。陈俊等[7]利用铂黑的庞大表面积及其催化活性,在玻璃电极表面均匀地沉积一层亚微米粒度铂黑粒子,并在其上修饰一层胆碱氧化酶膜制成了电流型胆碱酶电极,用于测定胆碱,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新研制的用于测定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修饰电极,还有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电极、Nafion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亚甲绿碳糊修饰电极等。黄素是生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辅基。阳明福等[8]采用电化学聚合法研制的黄素修饰电极活性中心浓度大,用于还原性辅酶I(NAD~)的选择性测定,稳定性较好。张胜义等[9]首次利用合成的氮氧杂大环双乙酸(NOM)作为修饰剂,与邻苯二胺(O-PO)共聚,修饰在玻碳电极(IC)上,得到性能优良的NOM-PPD/IC修饰电极,并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肺癌病人血清铜。通过苯胺在分子筛内的电聚合及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可测定溶液中的Cd2+和抗坏血酸。 还有一些修饰电极用于测定血液中的一氧化氮、在体p~值测定等,在生化活性物的检测中显示出特殊功能。测定生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化学修饰电极的研制,为生物样品中不同结合状态的金属辅基组分的分析测定提供了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化学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研究最多的是对抗坏血酸的测定。研制的修饰电极有二茂铁修饰青椒籽碳糊电极、四氰基醌二甲烷修饰碳糊电极、钴-5,10,15,20-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修饰玻碳电极、聚吡咯碳糊电极、聚血红素修饰电极等。抗坏血酸(Vc)广泛存在于食物、药物及人体中,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成分之一,利用化学修饰电极的测量方法,其突出的特点是电极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对Vc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检测药物中的Vc;同时,电极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近年来,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孙元喜等[10]将中性红(NR)在弱酸性溶液中于玻碳电极表面电氧化聚合成膜,对Vc和亚硝酸盐等有电催化作用,可用于定量测定Vc和NO2-的浓度。药剂中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测定分别采用四氰基醌二甲烷修饰碳糊电极和聚吲哚乙酸修饰电极。另外,Nafion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用其修饰的玻碳电极可进行活性阳离子药物地尔硫卓的痕量测定。胡劲波等[11]在0.1mol/L~Ac-NaAc(p~值4.62)缓冲溶液中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定了尿样中的阿酶素。用二茂铁作为过氧化物酶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体,通过Nafion把二茂铁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Nafion-二茂铁修饰电极,然后以牛血清白蛋白—茂二醛交联剂把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固定在修饰电极上,制备了Nafion-二茂铁—双酶修饰的葡萄糖传感器,用于测定葡萄糖,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线性范围宽,抗坏血酸、尿酸及氨基酸等一些电活性物质对测定均不产生干扰。 "化学修饰电极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修饰电极对金属离子的测定有着特殊的功能,并且这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愈来愈广泛。特别在金属Cu2+、Fe2+、Au+、Pb2+、Mg2+、Cd2+分析测定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赵凯元、王吾攵清[12]研究的1-(2-吡啶偶氮)-2-苯酚(PAN)修饰的铅笔芯电极,可用来测定头发中的微量铜,因其对Cu2+有富集作用,并且铜在其上的阳极溶出峰电流与铜浓度成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测定。魏小平等[13]研制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碳糊修饰电极(APDC),在p~值为2.5的~2SO4溶液中,对Cu2+具有电位响应,可用于Cu2+的测定。李慧玲、刘崇清等[14]研制的生物大分子肝素修饰电极,是利用肝素与金属离子之间强烈的亲合作用设计成一种新型的伏安传感装置,用于痕量Cu2+的测定,张海丽等[15]研制的2-苯偶酰二肟修饰碳糊电极可对水样中Cu2+进行测定。另外,用于Pb2+测定的化学电极也较多,有卟啉修饰电极、壳聚糖修饰电极,对一些工厂排放水测定结果表明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杨天鸣等[16]研制的PVC膜粉末微电极,可以用来测定自来水中的铅,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运用电位范围宽,选择性较强,是一种优良的、有前途的电极。近年来,分子筛修饰电极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分子筛是电绝缘体,因此大多是通过把分子筛与导电炭粉等混合制备修饰电极。而姜明霞等[17-18]则用分子筛单独作为电极的修饰材料,分别制得了MCM-41分子筛修饰电极和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前者对Fe(!)和Ca(!)的1,10-氮杂菲的配合物有较好的响应,后者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的Cd2+和抗坏血酸。周益明等[19]研制的13X型分子筛修饰的玻碳电极对溶液中Fe(!)的测定效果良好,阳明福等[20]将微分方法用于聚苯并咪唑 修饰电极(PBI)的溶出伏安分析,扩宽了PBI修饰电极的应用,同时提出了一个测定铁的灵敏方法。化学修饰电极对其它离子的测定应用也较多,如8-羟基喹啉合镁碳糊修饰电极,用于水泥熟料中Mg2+的测定。脱乙酰壳多糖化学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用于矿样中金的测定,无需分离。聚吡咯肝素共聚膜修饰电极,可用于儿童发样中钙的测定。 5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对水样中NO-2的测定的报道较多。由于NO-2在电极上的直接还原需要很大的过电位,因此,通过化学修饰电极使一些在裸电极上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完成。吴鸣虎等[21]研制的磷钼镍杂多酸—聚吡咯膜修饰玻碳电极,对酸性水溶液的N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与空白玻碳电极相比,降低过电位1000mV以上,用于环境水样中的NO-2含量测定,效果良好。兰雁华等[22]报道的一种对NO-2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甲壳素修饰碳糊电极可直接富集和测定水样中NO-2,大多数离子无干扰,简便适用。孙玉堂等[23]研制的铅基磷酸铅化学修饰电极,是一种磷酸盐离子敏感电极,可用于水样中PO3-4的测定。吴建人等[24]在玻碳旋转圆盘电极上用均匀、稳定的Ag-AgSO4膜修饰,制得的电极可简易快速地测定试液中的SO2-4浓度,检出下限达10-6mol/L,适用于水质及低硫酸盐含量样品的分析测试。硅钼杂多阴离子薄膜修饰电极可用来测定水中可溶性硅酸盐。PVC膜修饰粉末微电极对水样中铅的测定效果显著,应用于自来水和湖水中微量Pb2+的直接测定,结果与滴汞电极一致。但德忠等[25]则用制得的PVC膜修饰碳微电极建立了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改善了固体电极的选择性。 6化学修饰电极在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离子注入是一种新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是材料科学中极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在国外已有相当广泛的研究,在国内也已开始起步。李启隆等[26]研究了离子注入钴和注入镍的玻碳电极在0.1mol/LHAc-NaAc缓冲溶液中硝基苯的行为,并用于纯苯胺中微量硝基苯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施清照等[27]报道的电流型乙醇生物传感器,以甲苯胺蓝键合修饰浸蜡石墨电极为基体电极,将醇脱氢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同时固定在蚕丝蛋白膜上,成为无试剂的醇传感器,用于测定啤酒中乙醇含量,结果与气相色谱法一致。汪振辉等[28]研究磷酸三丁酯(TBP)修饰玻碳电极,并首次用于天然胡椒中胡椒碱含量的测定,选择性好。金利通等[29]将C60修饰电极电位传感器用于十六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的检测和应用,为C60在电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之后,他又制备了一系列噻吩烷基衍生物修饰电极,并研究了他们对Br-的电催化作用[30],成功地将聚乙基噻吩化学修饰电极应用在苯胺-H2SO4-KBrO3化学振荡体系中,发现振荡周期的对数与苯胺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废水中苯胺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7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修饰电极应用于分析,前景广阔,无论是无机物、有机物,还是生物样品的测定,化学修饰电极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需要,研制出各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修饰电极,测定在常规电极上无响应的某些分子。化学修饰电极已成为电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沿课题,但这类电极特别是聚合物修饰电极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进而方便、准确地用于各种分析。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