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对社会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概念,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惯习资本”(habitus)和“场域”(field)概念。
这两个概念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解社会中的权力、文化、认知、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重点对惯习资本和场域这两个概念进行浅析,探讨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1. 惯习资本概念惯习资本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身体式的知识”,这种知识无形无质,却贯穿于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之中,成为个体在实践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机制。
惯习资本既不是自觉的知识,也不是纯粹的习惯,而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历史性和结构性的“感性常识”。
它贯穿于个体的生活方式、习惯、态度、价值观等方方面面,是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内在塑造和约束的结果。
惯习资本的形成受到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包括了个体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不同社会场域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受到文化、习惯、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惯习资本使得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适应和表现出特定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模式和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本”和“身体资本”。
2. 场域概念场域是布尔迪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领域,这些领域内部存在着一定的规则、结构和关系,影响着其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和选择。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生活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场域交织而成的,这些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关联,但又各自拥有自己的规则和逻辑。
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场域具有多重的意义和功能,它既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空间和背景,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结构的聚集点。
不同的场域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资源和权力,这些资源和权力的分布和运作方式决定了场域中的行动者的地位和处境。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运用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运用摘要:本文阐述了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并运用场域理论对新闻场进行分析,包括从新闻场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分析行动者的惯习三方面。
关键词:场域;新闻场;布尔迪厄一、布尔迪厄及其思想核心布尔迪厄出生于法国西南部贝亚恩地区的一个小镇,由于地处具有独特方言和文化的乡村山村,使布尔迪厄非常熟悉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心态,布尔迪厄在《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中回顾了他”在社会科学场的不同时期的经历中所处的位置开始……还要谈及在科学社会学这个亚场域中的作为”[1](p163),笔者从这里参考他的”自我分析”,帮助呈现其学术历程。
大致看来,布尔迪厄的学术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他1951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到1968年,直到他1956年入伍,随军驻阿尔及利亚两年,在服役期间撰写了《阿尔及利亚人社会学》一书。
1960年,他返回巴黎,他听过列维-斯特劳斯在法兰西学院开设的讲座,并担任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阿隆的助手以及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校的研究中心主任这两个职位。
从1968年起到1981年进入法兰西学院,应该算是其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他成立了”欧洲社会学中心”,创办了社会学刊物《社会科学研究行为》,出版了《社会学家的技艺》,可以说这是他确立自己的社会学地位和风格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其进入法兰西学院后,布尔迪厄早期隐含在科学话语中的政治关怀开始公开表露出来。
1984出版的《学术人》批判了法国教育制度和名牌学校体系,1989年出版的《国家贵族》揭示了法国统治阶层的社会再生产的过程,1993年他和20余位社会学家参与的《悲惨世界》出版。
在布尔迪厄的晚年,他通过公开演讲(包括在电视上揭示电视的符号暴力)、公开信、创办出版社、独立发行系列小册子等方式,来参与和干预社会讨论和社会运动。
二、场域1、概念渊源“场”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念,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电磁力的空间。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理论家,他的社会学思想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许多有关社会课题的理论和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惯习资本(Habitus Capital)和场域(Field)的概念。
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和场域概念深刻影响了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就布尔迪厄的惯习资本和场域概念展开浅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一、惯习资本的概念惯习资本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观念的总和。
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深刻的、可传承的社会素养。
惯习资本来源于个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根植于个体的身体和心灵之中,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惯习资本包括了多方面的要素,如观念、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不断地从社会中吸取各种经验和知识,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和观念。
这些习惯和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惯习资本是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它隐藏在个体的内心深处,却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和行为方式,限定了个体的选择和可能性。
惯习资本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轨迹,也塑造着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场域的概念场域是布尔迪厄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关系。
场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它具有自己的规则、价值观和权力结构。
不同的场域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结构。
场域可以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各种社会实践的空间。
在每一个场域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它们通过参与和竞争来争取各自的利益和话语权。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其著作《观念与社会实在》中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
这一概念是布尔迪厄研究社会实践和符号功能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描述人们在具体社会领域中不同的实践方式和符号规范。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实践和符号功能是相互交织的,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场域来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
而每个社会场域都有自己的规则、符号和惯习,构成了特定的资本场域。
在不同的资本场域中,个体具备不同的能力和知识,并能通过运用这些能力和知识获取权力和地位。
这种能力和知识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被称为“符号资本”或“文化资本”。
符号资本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包括语言、知识、教育水平、社会网络等。
通过掌握符号资本,个体可以在资本场域中获得社会认可和资源分配的优势。
不同的资本场域对符号资本的需求和评价标准也不同,从而导致了个体在不同场域中的地位和机会的差异。
在教育领域,知识和学历是人们获取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在艺术领域,创造力和审美观念则被认为是重要的符号资本。
除了符号资本外,实践能力也是布尔迪厄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
他认为,社会实践是通过身体动作和技艺来进行的,不同的实践方式展示了个体在不同领域中的能力和经验。
这种实践能力在不同的资本场域中也存在差异,具有特定的规则和技巧。
在体育运动领域,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技巧,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商业领域,商人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和谈判技巧,才能获得商业成功。
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强调了社会实践和符号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的场域中获取和运用符号资本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中的不平等和权力分配问题,并提醒我们在不同的场域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
翻译社会学中的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比研究

1 翻译研究 中的布尔迪厄 场域理 论
拉 图尔明确表明“ 行 动 者 网 络 理 论 和 社 会
在《 实 践 感 一 书 中布 尔迪 厄 提 出 了场 学 研 究 中 的 社 会 网 络 毫 不 相 干 ” ( i b i d. : 的 应 用 忽 略 了 如计 算 机 辅 助翻 译 工 具 和 先 域的概念并将 其定义为“ 在各种位 置之 间 3 6 9 ) 。 严 格 意 义 上来 讲 , 行 动 者 理 论不 是 一 前 翻 译 记 忆 这 些 因素 的 影 响 , 资 深 译 者 会 存 在 的客 观 关 系 的 一 个 网络 , 或一个构型” 种 理论而 是一种 方法 , “ 一 种 网 络 追 踪 活 受 到 先 前 翻译 实践 中逐 步 内化 的 翻 译 规 则 ( 布 尔 迪厄 , l 9 9 8 : l 3 3 一l 3 4 ) 。 具 体 到 翻译 场 动 ” ( i b i d . : 3 7 8 ) 。 网络 中的 “ 行动者” 之 间关 的 约束 和 制 约 , 或 之前 译 本的 影 响 , 在翻 译
争 的概 念 以 及 译 者惯 习 已经 在 翻译 研 究 中 者 所 指 的是 其 符 号 学 上 的 定 义 , 一 个 行 为 意 识 行 为的 参 与 者 才 可 能 会 参 与斗 争 获 得 取 得 了丰 硕 的 成 果 并 对当 代 社 会 翻 译学 的 体 , 也就 是 能 够 参 与行 动 的 物 体 , 或被 赋 予 更 多 资 本 , 所 以 布 氏所 讨 论 的 参 与 者 指 的 发 展 产 生 了很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 相 比 于 前 者 能 动性 的物 体 。 ( L a t o u r , 1 9 9 6 : 3 7 3 ) 。 非人 的 是 有 思 想 的 人 类 和 机 构 代 理 人 。 这 样 就 忽 在 翻 译 研 究 中 的广 泛 应 用 , 行 动 者 网 络 鲜 行 动 者 通过 有 资 格 的 代 言 人 来 获得 主 体 的 略 了 非 人 类 、 无 意 识 的 参 与者 , 而 这 一 点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揭示其理论框架的核心观点及其对当代社会科学的贡献。
布迪厄,作为法国社会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理论具有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深刻的现实洞见,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本文首先将对布迪厄的生平及学术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他的理论产生背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随后,本文将重点阐述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布迪厄理论对社会科学的贡献,包括它如何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来审视社会问题,以及它如何推动社会科学的跨学科发展。
本文将对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理论优势与局限性,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精髓,并引导读者运用这一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
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概述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是一个全面且深刻的社会科学框架,它试图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结构和动力。
布迪厄特别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他的理论旨在揭示这些不平等和权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构造、维持和再生产。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社会实践被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行动者(agents)与他们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不断的互动和交换。
这些行动者不仅仅是理性的决策者,而是受到他们的习惯、直觉、情感、以及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的深刻影响。
社会实践因此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其中行动者试图通过他们的行动来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被他们的社会地位所限制。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field)和“习性”(habitus)这两个核心概念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实践。
场域是一个由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构成的网络,它规定了行动者可能的行动范围和策略。
从“底层文化资本”到“底层的文化资本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分析

然而,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并不仅仅揭示了社会权力分配的不平等,他 还强调了文化资本的可变性。他认为,文化资本是可以被改变和再生产的,这主 要依赖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改变自己的文化 资本和社会地位。
从认知维度看,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它提示我们, 我们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认知结构也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行动。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可能性。
对布尔迪厄的“资本场域惯习” 概念的解析
1、从定义上解析布尔迪厄的 “资本场域惯习”
布尔迪厄的“资本场域惯习”是指特定场域中行为者所遵循的一种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反映了场域的特定规则、惯例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特定的行为策略, 通过这种策略,行为者在场域中获得利益并积累资本。
2、探究“资本场域惯习”在不 同场域中的应用情况
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底层的文化资本通过特定的语言、符号和行为方式 得以表现。这些表现形式反映了底层群体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同 时,底层的文化资本也通过家庭传承、社区教育和民间组织等方式在布尔迪厄场 域中得到传输和积累。
3、探讨底层的文化资本对布尔迪厄场域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的影响和 意义
感谢观看
2、“资本场域惯习”与文化
在文化政治经济学中,“资本场域惯习”与文化密切相关。布尔迪厄认为, 文化资本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教育、修养、品味等方面表现出来。特 定的场域会有特定的文化资本形式,而“资本场域惯习”便是这些文化资本在实 践中的运用。
3、“资本场域惯习”与艺术
艺术领域是“资本场域惯习”概念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布尔迪厄指出,艺 术市场和艺术生产是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场域惯习”在这一过程 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艺术家通过特定的行为模式将自身的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 本,同时又通过这种转化使文化资本得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