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法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法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法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工法

1.前言

电力电缆线路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电网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缆敷设的质量、进度是整个电缆工程能否顺利投入运行的关键。电缆敷设是通过人工、机械或人机组合的方法,将电力电缆按设计要求展放到预定位置的施工过程。电缆敷设包括隧道电缆敷设、夹层电缆敷设等方式。电力电缆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常用有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目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由于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已有取代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的趋势。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柔软、富有弹性,适用于移动频繁、敷设弯曲半径小的场合,主要作为矿用、船用电缆以及采掘机械用电缆。本施工方法主要介绍使用电缆输送机进行电缆敷设,将电力电缆按要求展放到预定位置的施工方法。

电力电缆敷设施工传统采用人工和机械牵引敷设。人工敷设电缆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由于人多,行动上很难取得一致,施工组织相对困难,电缆敷设施工质量与安全难以保证;机械牵引敷设容易造成电缆在转弯处受到过大的侧压力而损伤电缆以及采用牵引网套牵引时因牵引力过大容易造成电缆损伤。公司通过对电缆敷设施工系统研究,决定采用以机械输送为主,牵引为辅、集中同步电气控制的施工方法,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适用的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法。此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能够提高电缆敷设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强度,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编制了隧道内电力电缆敷设施工工法。

2.工法特点

2.1本施工方法采用电缆输送机为主和牵引为辅展放电缆,能有效分散电缆敷设时的牵引

力,控制侧压力,防止电缆展放过程中对电缆造成机械损伤。

2.2在电缆牵引头与牵引绳之间串联防捻器,及时消除了钢丝绳或电缆的扭转应力,避免

损坏电缆结构以及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2.3本施工方法能在电缆就位时通过调整电缆位置随时调整蛇形波幅,有利于控制电缆蛇

形敷设工艺,确保施工快速、高效。

2.4每台电缆输送机处装设分控箱,敷设中总控箱和分控箱均设专人控制全线电缆输送机

的启动、停止和输送方向。分控箱处设跳闸按钮,紧急时刻,可使全线电缆输送机停止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2.5全线采用调频载波电话或步话机等进行通信,信息畅通,实现电缆敷设工程的统一指

挥。

2.6本施工方法特别适合大截面电缆或电缆在转弯多、坡度大的环境下敷设,能够提高工

作效率,保证电缆敷设质量,同时能有效保护原有运行电缆的运行安全。

3.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压等级110kV~500kV,截面240mm2~2500mm2电力电缆导管内、构筑物中、桥梁上以及直埋敷设施工(充油电缆除外)。

4.工艺原理

采用电缆输送机和牵引组合的敷设方法,在敷设路径上布置电缆输送机和滑车,布置并调试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施工人员拆除电缆盘护板,将电缆牵引端引下,在电缆牵引头和牵引绳之间安装防捻器,通过机械或人工将电缆牵引至电缆输送机,电缆到达电缆输送机后,启动电缆输送机。电缆输送机由三相电动机提供动力,齿轮组、复合履带将输送力作用于电缆。电缆在多台电缆输送机共同作用下,实现电缆的输送。整盘电缆输送完成后,将电缆放至指定位置,调整蛇形波幅,按要求进行绑扎和固

定。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图见图5.1。

5.2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审核,核对电缆敷设路径、位置、固定方

式等。

2)核对电缆线路与所连接设备相位,确保相位正确。

3)根据电缆的型号、规格选取电缆输送机与滑车。

4)计算电缆敷设过程侧压力:

敷设通道检查

现场布置、调试通信、动力设备

敷设电缆

电缆固定

质量检验

施工准备

图5-1 施工流程图

R T p /=

式中 P —侧压力,N/m ;

T —牵引力,N ;

R —弯曲半径,m 。

5) 计算电缆牵引力,电缆线路牵引力计算公式见表5.2.1-1,各种牵引条件下的摩擦 系数表5.2.1-2。 牵引部分 示意图 计 算 公 式 水平直线 部 分

μWL T = 倾斜直线 部 分

)

sin cos (WL T )sin cos WL(T 112111θθμθθμ-=+=

水平弯曲

部 分

布勒算式 WR

T sinh WRsinh T 1

1

2)

(-+=μθ 李芬堡算式 )()(μθμθsinh (WR)T cosh T T 221 1

2++= 简易算式 μθ

ε12T T =

垂直 弯曲 部分

凸 曲

μθ

μθεθεμθμμ1

22

2T ]cos 2)sin -[(11WR T +-++=

)( 当2

π

θ=时 2

1222T ]2)[(121WR T π

μπμεμεμμ++-+=

μθμθεθεμθμμ

122

2T ]cos 1sin [21WR

T +---+=

))(( 当2

π

θ=时 2

1222T ])(1[221WR T π

μπμεεμμμ+--+=

曲 面

] cos 2)sin [(11WR

T T 22

12)(θεμθμμ

εμθμθ-+-+-

= 当2

π

θ=

时 ]2)[(11WR T T 222

2

12π

μπμμεμμε

+-+-= ]cos 1sin [21WR

T T 22

12))((θεμθμμ

εμθμθ---+-

= 当2

π

θ=

时 ])(1[21WR T T 2222

12π

μπμεμμμ

ε

--+-= 表5.2.1-1 电缆线路牵引力计算公式

T T

T 1

T 2

θ1

θ

R T 1

T 2 T 2

T 1 R θ

T 2 T 1

R

θ

R

θ

T 1

T 2

T 2

T 1

R

θ

倾斜 面内 垂直 弯曲 部分

凸 曲 面

] cos 2)sin [(11WRsin T T 22

12)(θεμθμμ

α

εμθμθ-+-++

= ]sin 2cos )[(11WRsin T T 22

12θεθμμ

α

εμθμθ---++=)( 凹 曲

]cos 2)sin (1[1WRsin T T 22

12)(μθμθεθμθμμ

α

ε-+--++

=

]sin 2cos )[(11WRsin T T 22

12θμεθμμ

αεμθ

μθ+-++-

=)(

注:混凝土管包括石棉水泥管。

6) 一般电缆均绕在电缆盘上进行拖放,在牵引电缆时尚需克服电缆盘轴孔与轴间的摩擦

力。在孔和轴的配合较好的情况下,摩擦力可以折算成15m 长的电缆重量。在核算总的牵引力时,还需要计入牵引钢丝绳的重量,一般可折算成相当于5m 长的电缆重量。 7) 计算施工设备的功率及损耗,确定临时施工电源方案。 8) 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或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2. 现场准备

1) 根据电缆分段长度、地面交通状况及空间选定最优放线点。 2) 安装临时施工动力电源及照明。 3. 人员准备

施工前,对敷设电缆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和安全工作细节。 4. 施工工器具准备

主要机具包括吊车、凹型拖车、发电机、电缆放线支架、电缆输送机、滑车、载波电话及配套的辅助工具。

牵引时的条件 摩擦系数 牵引时的条件 摩擦系数 钢管内 0.17~0.19

混凝土管,有水 0.2~0.4 塑料管内 0.4 滚轮上牵引 0.1~0.2 混凝土管,无润滑剂 0.5~0.7 砂中牵引

1.5~3.5

混凝土管,有润滑

0.3~0.4

T 2 T 1

R θ

α

R θ T 1 T 2

α

T 2

T 1 R θ

α T 2

T 1

R θ α

表5.2.1-2 各种牵引条件下的磨擦系数

5.2.2敷设通道检查

5.电缆隧道、电缆沟通道、工井通道清理,保证电缆敷设通道内畅通、无积水。

6.电缆排管疏通检查及管口保护

对电缆敷设所用到的每一孔排管管道进行检查,先用软布清洗排管管内泥沙,再用排管疏通器,进行双向疏通清理,处理排管接头毛刺;排管疏通器是长约600mm、外径为0.85倍排管孔内径的短段厚壁钢管,钢管的重量宜相等于同长度电缆,两端焊接有牵引环,其后串接一个橡胶塞组成,如图5.2.2-1所示,在试通一段排管孔后,如发现钢管表面有纵向刮伤痕,表明管内壁有毛糙尖角。橡胶塞是为了排除管孔内残余的屑末或淤泥等。

图5.2.3-1 排管疏通器

7.复测电缆路径长度及敷设位置,复核电缆接头位置。

5.2.3现场布置、调试通信和动力设备

1.在电缆盘、牵引端、转弯处、竖井、隧道进出口、终端、电缆输送机及控制箱等关键部

位设置载波电话,载波电话应由同一电源供电,调试载波电话(其他通信设备)保证通信畅通。

2.电缆敷设前,在电缆盘处、电缆隧道内搭建电缆放线支架,放线支架要求平稳、牢固可

靠。安装井口滑车,井口滑车与井圈牢固固定,避免坠入井下。搭建好的放线支架和井口滑车的布置位置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要求。

3.排管口、高差起落处均安装环型滑车,以防电缆划伤、跳位。电缆排管敷设,牵引电缆

时,由于工井内工作面积小,牵引设备一般设置在地面上,这时就需要在工井内临时安装开口单轮滑车,以便改变自上而下的牵引力方向,滑车的规格应和牵引力相配,滑车开口是为了便于取出或放进牵引绳,校正安放滑车挂钩位置。

4.根据牵引力计算结果,确定电缆输送机布置方案。一般每隔20m左右放置一台电缆输送

机,每隔3~4m放置一个滑车(以电缆不拖地为原则),在敷设路径转弯、上下坡等地方应增加电缆输送机,并加设转弯滑车。敷设机具布置见图5.2.3-1。

5.电缆敷设工作井垂直落差较大时,应根据电缆本体重量计算结果,在工作井口放线架处

或工作井垂直向下中间部位加设电缆输送机。

6. 牵引机、电缆输送机、电气控制系统全部安装好后应进行调试,确保所有输送机同步运

行,且运行性能良好。

1) 按主控箱正转按钮,听到接触器吸合声后,检查主控箱和分控箱电压正常,分控箱上指

示灯指示正常;

2) 把电缆输送机电源线插到分控箱上,转动电缆输送机上倒顺开关,使电缆输送机运行方

向与实际相符后,输送机上开关位置不能转动;

3) 各输送机运行方向调定后,按主控制箱上停止、正转、反转按钮电缆输送机应能同时停

止,正转启动,反转启动。

4) 启动电缆输送机,按动任何一个分控箱上停止按钮都可使全线停止工作。

5.2.4 电缆敷设

1. 电缆盘运至施工现场后,核对电缆型号、盘长、拆盘、检查电缆外观。如采用现场电缆

放线架,电缆按敷设方案运输到位,现场吊装电缆盘安放至的电缆放缆架(钢轴)架起。

图5.2.3-1 敷设机具布置示意图

电缆输送机5

分控箱5

电缆输送机1

分控箱1 控制箱

放缆机1

放缆机2放缆机3……

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

电源线、控制线

施工电源

施工电源 总控箱1

总控箱2 电缆输送机4

总控箱,控制左侧所有电缆输送机 总控箱,控制右侧所有电缆输送机

……

电缆输送机2

电缆输送机3 …

电源线、控制线

电源线、控制线 控制箱 2放缆机1

放缆机2

放缆机3放缆机4

放缆机5放缆机6

……

……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

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

电源控制箱,控制右侧所有放缆机电源控制箱,控制左侧所有放缆机电源线、控制线

电源线、控制线

施工电源

控制箱 2放缆机1

放缆机2

机3

放缆机4

放缆机5

放缆机6

……

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

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

电源控制箱,控制右侧所有放缆机

电源控制箱,控制左侧所有放缆机

电源线、控制线

电源线、控制线

施工电源

控制箱 2

放缆机1

放缆机2

放缆机3

放缆机4

放缆机5放缆机6

……

……

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拐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拐弯处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电源控制箱,控制右侧所有放缆机

电源控制箱,控制左侧所有放缆机电源线、控制线电源线、控制线

施工电源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 转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转弯处

转弯滑车,布置于路径上转弯处

直线滑车,布置于路径上直线处

电缆输

送机6

分控

箱3

分控箱2 分控箱4 分控箱6

2. 将电缆尾端固定在电缆盘上,隧道、电缆沟一般通过人力展放牵引绳,一般电缆出厂都

装有牵引头,如果缺少这种牵引头,安装钢丝网套,由于钢丝网套只是将牵引力过渡到电缆外护层上,而护层的允许牵引强度小,因此不能代替牵引端,只有经过计算,牵引力小于护层允许牵引力时才能使用,一般只做辅助牵引用。在电缆牵引头和牵引绳之间安装防捻器。机械敷设电缆时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表5.2.4的规定。

3. 电缆隧道井口,排管口处专人看护,防止硌伤电缆。

4. 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盘处设1~2

名人员负责检查电缆外观有无破损,协助牵引人员把电缆牵引头从电缆盘上端引出,顺利送到井口下方或牵引至电缆输送机上见图5.2.4-1。 5. 将电缆导入滑车和电缆输送机,操作

分控箱启动电缆输送机,旋紧电缆输送机紧固螺杆使履带夹紧电缆。电缆

在人工和电缆输送机的共同作用下向前输送,电缆到达下一台电缆输送机时,重复上述操作。 6. 使用电缆盘制动装

置控制电缆盘停止和转动速度,电缆盘线速度应与电缆输送速度同步,电缆盘制动装置控制见图5.2.4-2。电缆敷设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一般取6m/min 。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 2

) 表5.2.4 牵引方式 牵引头

钢丝网套 受力部位 铜芯 铝芯 铅套 铝套 塑料护套

允许牵引强度

70

40

10

40

7

图5.2.4-1电缆入隧道井口

图 5.2.4-2控制电缆盘制动装

7. 敷设过程中, 如果电缆出现余度立即停机、刹紧电缆盘制动装置,将余度拉直后方可继

续敷设,防止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撞坏电缆。

8. 当电缆脱离滑车时,操作电缆输送机人员在出线方向扶正电缆; 发生异常情况马上按

动跳闸按钮, 及时向主控台负责人报告情况, 主控台负责人允许后方可排除故障。 9. 当盘上电缆剩约2圈时,应立即停机、刹紧电缆盘制动装置,在电缆尾端捆好绳,将电

缆用人力缓慢放入井下,防止电缆坠落。

10. 电缆敷设过程见示意图5.2.4-3电缆隧道内敷设,图5.2.4-4工井、排管电缆敷设。

5.2.4-4电缆在工井、排管敷设示意图

5.2.4-3电缆隧道内敷设示意图

电缆输送机

放缆车

转弯滑车

电缆盘刹车装置 直线滑车

11. 电缆终端头预留安装余度1~1.5m 。中间接头处同相两条电缆一般重叠3m 以上,作为

接头安装余度。不同相电缆中间接头之间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临时切除电缆余度后,应立即对电缆头部进行密封处理,电缆切断口套上配套的聚乙烯热缩管及热缩帽,采用热缩喷枪(汽油喷灯)对其进行加热、密封。必要时进行金属护套搪铅封金属帽。 12. 每条电缆标识路名,将相色带缠绕在电缆两端的明显位置。 13. 检查电缆密封端头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14. 检查电缆外护套是否损伤,如有损伤,采取修补措施。 5.2.5 电缆固定

8. 电缆就位后,施工人员用拿弯机具调整电缆的波幅,测量波幅符合设计要求。 9. 按设计要求使用电缆固定金具、电缆抱

箍和皮垫将电缆固定在支架上或地面槽钢上,见图5.2.5。

10. 紧密品字型排列的电缆用尼龙绳每隔

1m 进行绑扎。

11. 在电缆隧道转弯两侧的切点和坡道引

上、引下部位进行连续固定。

12. 电缆抱箍固定电缆时,橡胶垫要与电缆

贴紧,露出抱箍两侧的橡胶垫基本相等,抱箍两侧螺栓应均匀受力,直至橡胶垫与抱箍接触紧密。

13. 外护套试验通过后,电缆抱箍或固定金具安装防盗螺母。

5.2.6 质量检验

1. 电缆支架、电缆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弯曲半径应满足最小弯曲半径、蛇形波幅应

符合设计要求。

2. 直埋电缆隐蔽前填好签证记录。直埋敷设电缆的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规程要求,一般

0.7-1m ,覆土的土层或黄沙填实,电缆盖板应前后衔接,不能有间隙。 3. 排管内电缆敷设后排管孔密封严实。

4. 电缆敷设完毕后做好三级检验工作,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确认,施工相关记

录归入工程竣工资料。

图5.2.5金具固定后的电缆线路

5.2.7人员组织

电缆敷设应根据工程量和施工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具体施工人员组织见表5.2.6。

表5.2.6 劳动力组织情况表

序号岗位数量职责划分

1.现场总指挥 1 负责现场组织、工器具调配、关系协调等工作

2.技术负责人 1 负责现场的敷设技术指导把关工作

3.质量负责人 1 负责现场的质量监护和检查工作

4.安全负责人 1 负责现场的安全监护和检查工作

5.施工人员30 负责现场施工工作

6.起重人员 4 负责设备吊装工作

6.材料与设备

本施工方法无特别需要说明的材料,采用的机具设备见表6-1、消耗材料表见表6-2。

表6-1 机具设备表

(以隧道内敷设220kV 2500mm2,电缆段长500m为例)

序号工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用途

1.吊车60吨辆 1 电缆吊装

2.凹型拖车20吨辆 1 电缆运输

3.发电机80kW 台 1 电源

4.电缆输送机JSD-5B 台30 电缆敷设

5.井口滑车-个 1 电缆敷设

6.转弯滑车ZCL 个8 电缆支撑

7.直线滑车HCL 个150 电缆支撑

8.控制系统-套 1 电缆输送机控制

9.载波电话HB925 台20 隧道内通信

10.防捻器-个 1 消除扭力

11.电缆校直器CB-160 套 1 调直或弯曲电缆

12.电锯HRB-300 把 1 电缆切断

13.有害气体检测仪PGM-2000 台 1 有害气体检测

表7-2 消耗材料表

(以敷设220kV 2500mm2,电缆段长500m为例)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用途

1.无水酒精-瓶 1 清洁

2.丙酮-瓶 1 清洁

3.玻璃3mm m20.05 去除外电极

4.电源线 2.5mm2m 500 临时电源

5.医用手套-付 2 清洁

6.保鲜膜-卷 1 清洁

7.Φ28尼龙绳-m 30 牵引

8.相色带20mm/(黄、绿、红) 盘 3 做标记

9.记号笔-支 1 做标记

7.质量控制

7.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516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7.2.质量控制措施

7.2.1电缆转弯处最小弯曲半径符合验收规范要求。详细见表7.2.1。

表7.2.1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型式多芯单芯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无铅包、钢铠护套1OD 裸铅包护套15D

钢铠护套2OD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无铠装15D 2OD 有铠装12D 15D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7.2.2电缆敷设允许最低温度符合厂家要求,厂家无要求时,应符合验收规范规定的电缆

允许敷设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度时应采取加热等措施。详细见表7.2.2。

表7.2.2 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

电缆类型电缆结构允许敷设最低温度(℃)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5 铅护套钢带铠装-7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0 7.2.3电缆穿管或穿孔时设专人监护,防止划伤电缆。

7.2.4电缆及其管、沟穿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墙、板孔洞处,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如安装阻水法兰,应密封严实,其材质为非铁磁性材料。

7.2.5排管内经过清理后仍有疑问时,应在排管电缆敷设时用ф6-8尼龙绳缠绕电缆保护

避免外护套损伤

7.2.6电缆就位应轻放,严禁磕碰支架端部和其它尖锐硬物,调整蛇形波幅时,严禁使用

有尖锐棱角铁器。

7.2.7电缆敷设时,控制转弯处的侧压力符合厂家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kN/m。

7.2.8设专人看守转弯滑车两侧,防止电缆出现余度损伤电缆。每台输送机间需派专人随

时调整滑车的位置,防止滑轮移动与翻转。

7.2.9电缆敷设完成后,对电缆外护套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直流耐压试验,如试验未通过,

应及时查找电缆外护套破损点,对破损处外护套进行绝缘密封处理,直到试验合格。

7.2.10每条电缆标识线路名称,将相色带缠绕在电缆两端的明显位置,电缆线路名称及两端

相色带正确清晰,确保相位正确。

7.2.11电缆蛇形波幅误差一般控制在±10mm以内。

7.2.12电缆悬吊固定、引上固定过程中应多处固定,防止局部受力过大,损伤电缆。

7.2.13电缆引上位置裕度符合设计要求,端部密封良好。

7.2.14电缆敷设位置、排列及固定正确、可靠,牢固美观。

7.2.15电缆敷设完成后,及时填写敷设记录和相关资料并整理归档。

8.安全措施

8.1电源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接电源时,两人操作,做到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8.2隧道内临时照明电源电压应为 36V。

8.3施工时井口四周装设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设专人看护,夜间施工井口处应装设警示

灯。

8.4电源配电箱应接地良好,漏电保安器安装符合要求,电缆输送机及控制箱接地良好。

8.5在隧道内使用电源,遇潮湿结露地段导线接头必须用防潮接线盒,防止人员触电。8.6电缆敷设施工人员进入隧道前,要进行有害气体检测,氧气、一氧化碳、可燃性气体、

硫化氢气体含量合格后方可下井工作,不符合要求时采取通风措施,符合要求后方可下井工作。在隧道内工作区域应持续监测或定时监测,并应做好记录。

8.7工作人员上下井时配备速差自控器。

8.8在工作井起重、运输重物时,如电缆输送机、转弯滑车等,使用机械吊装或人工吊装

的方法,并采取保护措施,保证设备和其它附件完好。

8.9吊装电缆盘前,检查起重工具,如钢丝绳型号是否符合要求,钢丝绳套有无断股,轴

承座及吊装环是否开裂等,吊装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设专人指挥。

8.10电缆凹型拖车水平就位,防止电缆盘偏向一侧受力。

8.11在电缆敷设中注意对运行电缆的保护,勿登踏、磕碰运行电缆。

8.12敷设电缆过程中,主控箱处设专人指挥工作,保持通信畅通, 如果失去联系应立即

停止敷设, 通信畅通后方可继续敷设。

8.13每人看守电缆输送机不能超过两台,重点部位一人一台。

8.14每台电缆输送机要有专人经常检查,发生故障及时处理。

8.15电缆牵引时,施工人员严禁在牵引内角停留。

8.16电缆输送时,严禁用手在滑车进线方向调整滑车或垫放东西。

8.17电缆上、下支架时动作一致,防止电缆碰撞电缆支架。

8.18隧道内动火必须履行动火手续,专人监护,并配备消防器材。

8.19进入隧道人员配备手电等应急照明器材。

8.20电缆外护套试验时,电缆对端专人看护,试验区域设好围档,试验完毕对电缆放电接

地。

8.21每天工作结束后清点人数,人员全部上井后盖好隧道井盖,无人看守时断开电源。

9.环保措施

9.1施工前,合理选择电缆敷设地点,尽量避免占用土地植被、林地树木等地区。

9.2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做到少破坏植被,余土、弃渣妥善处理。

9.3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土建成品的保护,对施工中临时做的施工标志在施工后及时进

行清除。

9.4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资源调配做到节能降耗,减少施工过程对电能、车辆等的使用。

9.5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杂物和包装物品集中存放、及时运走,做到工完、料

尽、场地清,恢复地貌。

10.效益分析

10.1电缆敷设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空间狭小,转弯较多,安全和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且采

用人工敷设截面超过800mm2的电缆时,难度很大。本施工方法解决了高电压大截面电

缆在隧道内敷设的难题。

10.2 本施工方法采用机械和人工组合的敷设方法,保证了电缆敷设质量,避免由于施工质

量问题给电缆线路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10.3 本施工方法采用凹型拖车,体积小巧,减少了临时占地空间,对社会交通影响小。电

缆输送机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

10.4 本施工方法可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经济效益明

显。采用本施工方法与传统人工敷设相比,敷设一条长500m 截面为800 mm 2

的电缆可节约人工约70工日,节约成本2600元左右。若一个电缆工程敷设双回截面为800 mm 2

电缆36盘,共18000m ,就可节约成本93600元。

11. 应用实例

11.1 西-上-六220kV 部分架空线路入地工程 11.1.1 工程概况

工程中上庄~知春里220kV 架空线路入地段为新建I 路电缆,上庄~八里庄220kV 架空线路入地段为新建II 路电缆,路径长度约8.2km 。

工程中共敷设220kV 2500mm 2

电缆49176m 。电缆敷设于电缆隧道及夹层内,均采用非接触式品字型排列。电缆全线敷设于电缆隧道内,电缆呈正三角形放置于地面槽钢和第一档支架上(槽钢上放置2根,支架上放置1根),间距350mm 。

工程全线电缆于电力隧道及变电站夹层内均需蛇形敷设。蛇形波节均为6m ,每隔3m 硬固定一次,蛇形波幅为125mm 。 11.1.2 施工情况

工程于2004年12月29日开工,2005年6月24日竣工。

该工程使用2500mm 2

超大截面电力电缆,电缆直径154mm ,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施工过程中,电缆的蛇形敷设难度大,我们通过对多年电缆敷设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现场实际现场情况应用本施工方法,前期精

心组织、周密计划,合理选择放线点,确定了电缆输送机的布置方案和敷设过程中安全、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控制电缆敷设,电缆敷设过程见图11.1.2-1

。施工中全线使用调频载波

图11.1.2-1 电缆敷设过程

电话统一指挥,做到全线电缆施工在可控状态。电缆采用随时就位随时调整蛇形波幅方法,

美观性,敷设固定完成后电缆线路见图

11.1.2-2。应用本施工方法施工不仅节

省人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电缆敷

设的质量。这也是国内首条使用

2500mm2超大截面电力电缆长距离进行

电能输送的电缆线路。工程共完成分项

工程144个,合格率100%。

11.1.3结果评价

图11.1.2-2敷设固定完成后电缆线路电缆敷设固定完成后,试验人员对电缆的外护套进行了耐压试验,各条电缆均一次性通过试验,电缆敷设质量达标。

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快速、高效的可控状态;现场机具布置合理,简便;电缆凹型拖

车占地面积小,对繁忙的道路交通影响小;电缆敷设时仅需少量人员进行牵引,电缆敷设速

度稳定,遇到突发问题及时停止敷设,问题解决后再进行电缆敷设,保证了电缆敷设的质量;

节约人工、保证了施工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干扰,维护了社会和谐

稳定。

在施工过程使用本施工方法,解决了在深隧道(约15m),现场空间狭小,电缆排列固定要求高等诸多难题,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按期完成了电缆敷设任务,为下一步的附件安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工程质量优良,得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运行单位等各方的好评。

11.2长椿街220kV变电所第三电源工程

11.2.1工程概况

工程自八里庄220kV变电站新建单回电缆线路至长椿街变电站,路径长度约9.9km。

共需敷设220kV 1000mm2电缆 29862m。电缆敷设于电力隧道及变电站夹层内,工程中电缆过京密引水渠段为倒三角形排列,电缆相间距为250mm、太平桥大街段由于倒数第一档

支架距地面较近为水平排列,每相电缆中心距为205mm,其余部分均为品字形接触排列。八

里庄站内及里程段大部分敷设于西侧(或南侧)倒数第一档支架上,除过京密引水渠圆管段敷设于南侧倒数第一档和倒数第二档支架上、航天桥圆管段敷设于南侧倒数第二档支架上外;

其余阜外大街、西二环路、王府仓路、太平桥大街、闹市口大街(即里程3+991~9+515)均敷设于步道西侧(或南侧)地面槽钢上。

工程中电缆全线除在京密引水渠圆管内受支架长度局限外,其余均需蛇形敷设,蛇形波节均为6m,蛇形波幅分别为: 60mm(支架上品字形接触排列时)、70mm(地面上品字形接触排列时)、40mm(地面上水平排列时)。

11.2.2施工情况

工程于2006年2月23日开工,2006年7月20日竣工。

本工程是北京地区目前单路最长的220kV电力电缆线路,由于路径中上下坡转弯较多,电缆排列有部分变化,蛇形波幅大小要求不一。我们在施工前进行明确、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严格按照工法控制电缆敷设的安全技术质量等重点环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程共完成分项工程63个,合格率100%。

11.2.3结果评价

电缆敷设固定完成后,试验人员对电缆的外护层进行了外护套耐压试验,各条电缆均一次性通过试验,电缆敷设质量达标。

11.3英春-安兜220kV 线路开断进围里变线路电缆工程

2008年6月10日-2008年09月25日福建省第二电力建设公司进行了英春-安兜220kV 线路开断进围里变线路电缆工程电缆敷设施工,该线路全长 3.8公里,两回电缆各分为9个敷设段,共敷设电缆54根(盘),使用电缆:YJLW03-127/220kV-1×2500mm2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电缆埋设方式为电缆沟、涵洞、隧道、顶管等,福建省第二电力建设公司按照所编制的电缆敷设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确保了工程保质保量按工期完工。该工程于2008年9月竣工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已经稳定运行1年多,经过回访,运行单位反馈线路运行状况良好。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43017

110kV变电站工程 电缆及管道光缆敷设安装施工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 2013年2月25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三、组织技术措施 (4) 四、施工方案 (7)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16)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23) 七、环境保护的措施 (33)

一、编制依据 1.1设计总说明、技术要求及施工图纸。 1.2施工组织设计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2010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92 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92 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3《电缆外护层》GB2952

2.4《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6995 2.5《电力电缆铜芯铝导线芯》GB3957 2.6《电工圆铜线》GB3953-83 2.7《电工圆铝线》GB3955-83 2.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3048 2.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5589 3.0《电线电缆交货盘》GB4005 3.1《交流110kV电缆及附件订货技术规范》DL509-93 3.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401-91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简述: 工程名称:***110kV变电站工程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1.2工程规模: 1、新建LNG 110KV专用变电站2回110KV进线,其中1回电缆进线

电缆铺设施工方案

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生态停车场照明设施工程 电 缆 敷 设 施 工 方 案 编制:许策 审核:王永栋 批准:卢小清

目录 (1)施工组织方案 (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施工技术人员组织及安装人员配备情况(4)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5)施工工期及进度保证措施 (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8)施工安装调试方案

(1)施工组织方案 (一)电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电缆施工图。与电缆安装施工有关的设计施工图包括:设计说明、电气系统图、施工平面图、施工断面图、电气互连接线图和电缆清册。 (1)设计说明。从设计说明中,可以了解工程的输配电过程、输配电线路及敷设方式的概况,对看懂全阅电缆施工图具有指导性作用。 (2)电气系统图。与电缆施工有关的电气系统图包括高压变配电系统图、低压配电系统图、动力配电系统图和照明配电系统图。在系统图上,一般都标注有电缆的末端位置;电缆型号、规格和敷设方式;电缆回路编号。 (3)施工平面图。在施工平面图上,指明了电缆敷设的具体路径,包括室外电缆施工平面图和室内电缆施工平面图。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中规定的路线施工。 (4)施工断面图。施工断面图也叫施工详图。常见的详图有:直埋地沟电缆敷设详图,地沟支架及电缆敷设详图,竖井内电气详图等。 (5)电气互连接线图。电气互连接线图是反映电气设备(或部件、元件等)与电气设备(或部件、元件)之间的电线或电缆连接关系及接线的电气图纸。在互连接线图上,表述了设备之间联系电缆的型号、规格、敷设方式及回路编号,是电缆敷设(尤其适于控制电缆)的指导性图纸,其作用相当于电气系统图和电气接线图。 (6)电缆清册。电缆清册也称电缆表,它以表格型式反映了建筑区内全部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在清册中表明每根电缆的编号、型号、截面、起讫点及长度,用于与其它电缆施工图核对,指导电缆工程施工;同时,电缆清册也可作为施工图预算和施工及用料订购计划的参照或依据。 2.电气安装标准图集。电气安装标准图集是电气设备、部件、元器件及材料安装施工的标准做法图集。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电气安装图集和地方及设计单位自行编制的电气安装图集。 3.制定电缆工程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上,除阐述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外,还应阐述安全注意事项。 电缆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电缆敷设方法、电缆头的做法及对环境条件的要

电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新建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光伏示范基地左云县东周窑5万千瓦项目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章) 2016 年,4—月

编写: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1、施工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新建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光伏示范基地左云县东周窑5万千瓦项目电缆敷设。 2、编制依据: 2.1 工程图纸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2002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 — 2007)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2007 ) 2.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3、施工准备: 3. 1技术准备: 3. 1 . 1施工图准备: A. 电缆支架布置: 认真审阅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设计不合理地方及时提出来。电缆敷设工艺的好坏,与 电缆布置是否合理,有很大关系。如果通道不合理,势必造成敷设混乱,交叉多,甚至堵死通道, 致使电缆敷设无法正常进行 电缆敷设前,电缆桥架层间防火隔板应按设计进行安装,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 敷设。 B. 电缆敷设图 仔细查看,确认设备位置,查看电缆的最佳途径,确保准确、到位,并查看电缆管是否有漏埋, 或者型号和电缆是否匹配。并对图纸与现场、尤其是其他专业配合的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并 应有书面见证材料。 C. 电缆清册及节点图 认真校对清册中每根电缆,必要时,要进行现场实际测量。 3. 1. 2技术资料准备: 对施工图纸中的设计问题,及时以设计变更单及工程联系单的形式反馈到施工第一线,特别是 设计接口问题尤应引起注意。 3. 1 . 3编制敷设计划:

电线电缆安装方式、敷设方式

电线电缆安装方式、敷设方式 导线穿管: 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塑料硬管FPC-阻燃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PR-塑料线槽 RC-水煤气管 导线敷设方式: 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梁内CLC-暗敷柱内 WC-暗敷墙内CE-沿天棚顶扳敷设CC-暗敷天棚顶扳内 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面下敷设SR-沿钢索敷设 BE-沿屋架,梁敷设 动具安装方式: CS-链吊DS-管吊W--壁装C--吸顶 R--嵌入S-支架CL-柱上 标注安装方式的文字符号 导线敷设方式的标注(新标准) 1 K 瓷瓶或瓷珠敷设Wiring on porcelain knob or isolator 2 PR 塑料线槽敷设Installed in P.V.C.wireways 3 MR 金属线槽敷设Installed in metallic wireways 4 SC 穿焊接钢管敷设Run in welded steel conduit 5 MT 穿电线管敷设Run in electrical metallic tubing 6 PC 穿硬聚氯乙烯管敷设Run in rigid P.V.C.conduit 7 F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Run in flame-retardant semiflexible P .V.C.c onduit 8 CT 用电缆桥架敷设Installed in cable tray 9 PL 用瓷夹敷设Laying by porcelain clip 10 PCL 用塑料夹敷设Laying by P.V.C. clip 11 FMC 穿蛇皮管敷设Run in Flexible metal conduit 12 DB 直接埋设Direct burial 敷设部位的标注(新标准) 序号文字符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1 M 用钢索敷设Supported by messenger wire 2 AB 沿梁或跨梁敷设Along or across beam 3 AC 沿柱或跨柱敷设Along or across column 4 WS 沿墙面敷设On wallsurface 5 CE 沿天棚面或顶板面敷设Along ceiling or slab surface 6 SCE 吊顶内敷设Exposed laying in hollow spaces of ceiling 7 BC 暗敷设在梁内Concealed in beam 8 CLC 暗敷设在柱内concealed in column 9 W 墙内敷设In wall 10 FR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In floor or ground 11 CC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oncealed in ceiling or slab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110kV XX 10kV电缆出线管沟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XXX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0日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工程名称:新建110kV XX 10kV电缆出线管沟工程编号: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方案 (4) 三、施工方法 (6)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7) 五、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新建110kV XX 10kV电缆出线管沟工程; 2、工程地点:xx市xx小区; 3、工程规模及特征:沈海高速公路南湾地下通口电缆盘井至XX汽车南站桥头电缆转弯井,全长435m,电缆沟缚设φ150镀锌钢管15根、1根φ100碳素波纹管(电信备用),全线C20混泥土包封,新建电力电缆直线型工井8个,转角型工井1个,四通型工井1个;水泥路面开挖与恢复400*4米,施工过程地下排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弱电管道、煤气管道、国防通信管道的调整和改造等。 4、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3月13日,施工工期定为90历日/天完工。 5、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xx市xx小区,地势平坦,居民区密集,属交通要道,地下管线复杂,纵横交错,施工难度较大。 二、施工方案 1、本工程地处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区,为了工期和周边群众来往安全起见,开工后实行分两段施工;一段为高速路互通口下电缆井至高速交警,二段为高速交警至汽车南站桥头,为确保安全,本工程施工期间实行区域封闭施工,全段架设钢结构安全护栏。 2、施工期间实行交通管制措施:施工前报请交警部门审批,由交警协助维持交通秩序,在施工路段立安全警示标志。 一段施工水泥路面为施工区域,宽7米,房屋后面道路为施工期间摩托车、机动车临时通道。 二段施工实行路面半封闭,路面一半通行、一半为施工区域。 3、本工程主要工序: ①、破水泥路面,使用机械开挖,及人工配合开挖。 ②、电缆沟开挖、地下排水、污水管道调整与修复。

电力电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电力电缆施工方案及技 术措施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电力电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2、编制依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S()15-gi。《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88。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及其支撑性文件。 2.1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2.2.1电缆出库:电缆出库应根据施工图认真核对需出库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标示清楚。电缆盘外观完整无损,合格证等产品文件齐全。对由多根电缆缠绕在同一个盘上的电缆盘,应记录其内外层电缆的长度和缠绕次序,以利于合理安排敷设。 电缆出库运输过程中,采用机械吊装和运输,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同时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贮存。短距离的运输可采用滚动电缆盘的方法。但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缠紧方向滚动。 电缆出库后应集中分类存放,尽可能存放在开始敷设电缆处的附近。盘间留有通道,存放处不得积水。 2.2.2电缆敷设前建筑工程应具备的条件:电缆沟、隧道、竖井、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电缆夹层、电缆沟、桥架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建筑废料已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夹层门窗安装完毕。 2.2.3电缆敷设前电气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a、电缆的起点及终点设备已安装完毕,位号标识准确清楚。 b、电缆敷设表编制完毕,表册中应标明每根电缆使用的电缆盘号,敷设的先后次序, c、敷设次序应是先远距离,后近距离。根据设计和电缆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浪费和接头。 d、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已做完,并存记录卡。 e、当电缆沿桥架敷设时,若没有人行通道应事先沿全长搭设脚手架,绑扎牢固。 f、辅助材料供货到位,如电缆扎带、电缆标牌、电缆标志桩等。电缆的电气绝缘已检查,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①测量绝缘电阻,即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和线芯间的绝缘电阻。1)电压为6-10KV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1000兆欧。2)电压为6K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60兆欧。3)电压为IK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40兆欧。4)电压为0.5K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30兆欧。 ②直流耐压试验及泄露电流测量(其试验要求见GB50150-91) a、敷设电缆使用的电线滑车(滚轮),牵引设备已安装到位,电缆滑车每3米1个,以电缆不拖地为原则。大规模敷设电缆时,事先应准备好广播器材,对讲机、半导体、喊话器等。 b、针对敷设电缆时的具体情况,技术人员和施工负责人应编制出劳动力分布图,指明每个关键部位的负责电工及所需人数,责任到人,在技术交底时予以公布。 2.2.4桥架内电缆敷设a安装质量要求:

电力电缆敷设方法

电力电缆敷设方法 电缆的分类、电力电缆的选用、电缆的质检、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电缆的敷设工序、直埋电缆的保护措施、电缆的地下埋设要求等; 1、电缆如何分类? (1)电缆按其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装备用电线电缆和电信电缆等。 (2)电力电缆按其绝缘类型可分为: 油浸纸绝缘、塑料绝缘、橡皮绝缘、气体绝缘和新型缆等。 (3)在电气安装工程中,习惯上将电缆分为两大类,即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1)输配电的电缆,称为电力电缆;电力电缆按其电压等级可分为中、低压电力电缆和高压电缆。 通常把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称为中、低压电缆,而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称为高压电缆。 常用的电力电缆为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2)用在保护和操作回路中来传导电流的电缆,称为控制电缆。 2、电力电缆的选用通常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1)电力电缆品种的选择: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要求和产品技术数据等因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型号。 (2)电力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按线路的电压等级选择电缆的额定电压。 (3)电力电缆导线截面的选择:在考虑到与保护装置相配套、长距离传输时的电压损失以及将来发展的需要等前提下,根据要求的传输容量,按产品额定载流量进行导线截面选择。 (4)电力电缆保护层的选择:根据电缆使用环境正确选择电缆保护层,才能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寿命。 3、电缆的质量检查验收有哪些要求? 电缆到达现场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等有关人员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长度等是否符合订货要求。 (2)材质证明资料是否齐全。 (3)电缆的外包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产品标签应标明型号、规格、标准号、厂名和产地。 (4)电缆外皮上的标志是否齐全。 (5)检查电缆外皮是否受到损坏,封端是否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或试验。 检查完毕,并确认符合验收条件时,应办理验收手续,方可使用。 4、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检查电缆通道:在敷设电缆前,应把电缆所经过的通道进行一次检查; (2)制订电缆敷设方案:在复杂条件下用机械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5、电缆的敷设工序是什么? 电缆的提领→电缆盘的架设→电缆的检查→电缆的敷设 6、电缆的敷设有哪几种方法? (1)机械拖放敷设;(2)机械牵引敷设;(3)人工敷设。 7、电缆的敷设方式有哪几种? 主要有沿电缆桥架敷设、管内敷设、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地下直埋等。 8、直埋电缆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1)机械损伤:加电缆导管;(2)化学作用:换土并隔离(加陶瓷管); (3)地下电流:加套陶瓷管或采取屏蔽;(4)振动:用地下水泥桩固定; (5)热影响:用隔热耐腐材料隔离;(6)腐殖物质:采取换土或隔离; (7)虫鼠危害:加保护管等。 9、电缆地下埋设应注意什么?

(完整版)电力电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电力电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2、编制依据 1.2.1承包合同或协议。 1.2.2施工图及其它设计文件: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S()15-gi。《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88。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及其支撑性文件。 2.1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2.2.1电缆出库:电缆出库应根据施工图认真核对需出库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标示清楚。电缆盘外观完整无损,合格证等产品文件齐全。对由多根电缆缠绕在同一个盘上的电缆盘,应记录其内外层电缆的长度和缠绕次序,以利于合理安排敷设。 电缆出库运输过程中,采用机械吊装和运输,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同时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贮存。短距离的运输可采用滚动电缆盘的方法。但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缠紧方向滚动。 电缆出库后应集中分类存放,尽可能存放在开始敷设电缆处的附近。盘间留有通道,存放处不得积水。 2.2.2 电缆敷设前建筑工程应具备的条件:电缆沟、隧道、竖井、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电缆夹层、电缆沟、桥架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建筑废料已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夹层门窗安装完毕。 2.2.3电缆敷设前电气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a、电缆的起点及终点设备已安装完毕,位号标识准确清楚。 b、电缆敷设表编制完毕,表册中应标明每根电缆使用的电缆盘号,敷设的先后次序, c、敷设次序应是先远距离,后近距离。根据设计和电缆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浪费和接头。 d、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已做完,并存记录卡。 e、当电缆沿桥架敷设时,若没有人行通道应事先沿全长搭设脚手架,绑扎牢固。

电力工程电缆施工方案模板

电力工程电缆施工 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地点: 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及必备条件 1、施工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 1人 电工 5人 辅助工 10人 2、技术准备 2·1认真熟识、审核施工图纸, 领会设计意图, 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电缆敷设; 2·2电缆必须报经监理进行严格的检验, 合格后方可施工; 2·3针对工程情况, 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4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流水段,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及材料需用量及施工人数; 3、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3·1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培训操作工人,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2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环境。 3·3对电缆知识应相当了解,具有敷设电缆的施工经验。4、机械、工具准备 4·1电缆敷设机、电缆支架及电缆轴、电缆滚轮、吊链、滑轮、尼龙绳、钢丝绳;

4·2皮尺、钢锯、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4·3对讲机、绝缘摇表、万用表。 5、劳动力准备 5·1劳动力实行专业组织, 按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 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关率, 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5·2根据本工程阶段施工重点, 相应调配劳动力, 实行动态管 理。 5·3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建筑施工安全教育,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作业、未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 严禁上 岗作业。 5·4每日上班前, 班组负责人必须集所辖全体人员, 针对当天任务, 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状况、本队人员 技术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 有针对性地 进行班前安全活动交底, 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并跟踪落实, 做好活动 记录。 5·5严格按劳务用工政策法规进行施工用工管理。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doc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HFWX·QB/1-6-008-2004) l、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 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电缆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方式与代号 线管的代号及敷设方式 一、线管的代号 SC:焊接钢管 TC:电线管 PC:硬质塑料管 CT:电缆桥架 CP:金属软管 SR:钢线槽 RC:水煤气管 二、导线敷设部位: SR:沿钢索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的吊顶在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子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FC:预埋在地面内 CC:暗敷设在顶板内 根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 73页规定:线路敷设方式标注: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用钢索敷设: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 电缆沟敷设:TC 混凝土排管敷设:CE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 暗敷在梁内:BC 沿或跨柱敷设:AC 暗敷设在柱内:CLC 沿墙面敷设:WS

暗敷设在墙内:WC 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 吊顶内敷设:SCE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 另外,JDG--紧定式电线管,KBG--扣压式电线管一,导线穿管表示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 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法要点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工法 1.前言 电力电缆线路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电网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缆敷设的质量、进度是整个电缆工程能否顺利投入运行的关键。电缆敷设是通过人工、机械或人机组合的方法,将电力电缆按设计要求展放到预定位置的施工过程。电缆敷设包括隧道电缆敷设、夹层电缆敷设等方式。电力电缆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常用有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目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由于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已有取代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的趋势。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柔软、富有弹性,适用于移动频繁、敷设弯曲半径小的场合,主要作为矿用、船用电缆以及采掘机械用电缆。本施工方法主要介绍使用电缆输送机进行电缆敷设,将电力电缆按要求展放到预定位置的施工方法。 电力电缆敷设施工传统采用人工和机械牵引敷设。人工敷设电缆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由于人多,行动上很难取得一致,施工组织相对困难,电缆敷设施工质量与安全难以保证;机械牵引敷设容易造成电缆在转弯处受到过大的侧压力而损伤电缆以及采用牵引网套牵引时因牵引力过大容易造成电缆损伤。公司通过对电缆敷设施工系统研究,决定采用以机械输送为主,牵引为辅、集中同步电气控制的施工方法,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适用的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法。此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能够提高电缆敷设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强度,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编制了隧道内电力电缆敷设施工工法。 2.工法特点 2.1本施工方法采用电缆输送机为主和牵引为辅展放电缆,能有效分散电缆敷设时的牵引 力,控制侧压力,防止电缆展放过程中对电缆造成机械损伤。 2.2在电缆牵引头与牵引绳之间串联防捻器,及时消除了钢丝绳或电缆的扭转应力,避免 损坏电缆结构以及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2.3本施工方法能在电缆就位时通过调整电缆位置随时调整蛇形波幅,有利于控制电缆蛇 形敷设工艺,确保施工快速、高效。 2.4每台电缆输送机处装设分控箱,敷设中总控箱和分控箱均设专人控制全线电缆输送机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展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 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2.3.1.1 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3.1.2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 积水。 2.3.1.3 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2.3.1.4 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2.3.1.5 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 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2.3.2.1 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3.2.2 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线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直埋电缆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 准备工作→ →水平敷设 →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挂标志牌 →垂直敷设 埋标桩→管口防水处理→剥麻刷油→挂标志牌 3.2 准备工作:

电力电缆头制作施工方案.

江苏华鹏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目录 编制目的 1 适用范围 1 编制依据 1 作业准备 1 作业条件 2 作业顺序 3 作业方法 3 应做的记录和提交的资料 4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5

编制目的 为了指导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电气电缆头制作安装工作。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溧阳别桥3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电缆头作业电气(高、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 2 编制依据 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2.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 5190.5-2004 2.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02 2.4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 2.6 《施工组织设计》 3 作业准备 3.1 人员准备

3.4 技术、措施准备 341 已核对汇流箱与盘柜侧的接线位置。 3.4.2 已对一次接线图与就地设备进行核对。 3.4.3 已对汇流箱、逆变器、升压变、开关柜进行编号核对。 3.4.4 对环境及气候的要求 1) 当在室外制作高压电缆终端接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度 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也可搭设临时工棚。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2) 在室内施工现场应备有消防器材,室内施工应有临时照明电源。 3.4.5 所用电缆头材料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和环境要求一致。 3.4.6 电缆绝缘状态良好、无受潮,电气性能试验已完成,并符合标准。 4 作业条件: 4.1 人员配置: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员已到齐,并经过培训与考核,都参与了安全技术 交底并明白作业流程和安全质量要求。 4.2 工器具配备:工器具齐全,并经过检查确定在有效期内。 4.3 材料配备:施工器具及施工材料已运至现场。 4.4 照明配备:现场照明充足,应能满足施工。 4.5 现场环境:保证施工场地清洁、无杂物。 4.6 安全配备:施工现场已具备安全施工的条件,已完成交接。 4.7 消防配备:在施工现场,配置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过检查。 4.8 施工协调:施工过程中应及时与该区域施工的其它施工专业人员进行协调。 5 作业顺序:

电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电线、电缆线路敷设 (1)导线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线在箱、盒内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法,可使用接线端子及铜(铝)套 管、线夹等连接,铜芯导线也可采用缠绕后搪锡的方法连接;单股铝芯线宜采用绝缘螺旋接线钮连接,禁止使用熔焊连接。 2)导线的电器具端子间的连接。 a.单股铜(铝)芯及导线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可直接连 接,但多股铜芯导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后再连接。 b.多股铝芯导线及导线截面超过2.5mm2的多股铜芯导线应压接端子后再 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设备自带插接式的端子除外)。 3)铜、铝导线相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可使用铜铝过渡端子、铜铝 过渡套管、铜铝过渡线夹等连接,铜、铝端子相连接时应将铜接线端子做搪锡处理。 4)使用压接法连接导线时,接线端子铜(铝)套管、压模的规格应与线 芯截面相符合。 5)铜芯导线及铜接线端子搪锡时不应使用酸性焊剂。 (2)线路中绝缘导体或裸导体的颜色标记: 1)交流三相线路: 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地线(PE 线)为黄绿相间颜色。 2)直流线路: 正极(+)为棕色;负极(-)为蓝色;接地中线为淡蓝色。

3)绿黄双色线只用于标记保护接地不能用于其它目的。淡蓝色只用于中 性线或中间线。 4)颜色标志可用规定的颜色或用绝缘导体的绝缘颜色标记在导体的全部 长度上,也可标记在所选择的易识别的位置上(如端部或或接触到的部位)。 (3)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 减少电缆接头。 (4)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6)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 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7)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表DQ5-2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正式 版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空敷设等几种方式。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是最佳的敷设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 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重复投资,避免了反复开挖路面,但初期投资巨大。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较少的。相

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电力电缆的选型 常用的电力电缆有油浸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延伸为不同种类的特种电缆。目前,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已成为使用最

电力电缆管线敷设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顺序安排 根据本工程特征及施工进度要求,我们作了精心组织,合理按排,充分利用公司类似工程施工中的宝贵经验,进行流水施工作业,保质保量控制在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全部工程量,根据施工安排,从进场开工时间至完工时间总工期为41天。(具体见下页)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

二、施工方案 非开挖施工方法 1、管道设置 以道路环境特点拟定施工管线位置;为避开道路交错及十字路口,特把工作井位置设置在偏道上。管线设置相对低深度的埋设物,及避开多管线,人均流动少的慢车道上及绿化草坪上,停机工作井断面尺寸为2.8*5.0m2,穿管工作井断面尺寸根据电力管线井大小开挖。 2、管线工作井放样 根据工作井及管道布置图上注明的尺寸位置,用经纬仪测出管线位置,再顺管线位置用钢尺定出工作井位置,用白灰线画出工作井的尺寸。 3、工作井开挖 根据灰线尺寸,采用人工开挖放坡系数为1:0.25,在挖土过程中把弃土放到离工作井边缘1m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上,以防弃土压塌工作井及弃土坠落伤人。并在沟底两侧设立排水边沟和集水井,以便用水泵及时抽干槽内积水,防止槽底被水浸泡。因场地限制沟槽挖出土方无法全部堆放在绿花草坪及人行道上,故有一部份土方需运走,余土堆放不能阻碍交通及减少损坏苗木。 4、钻孔回拉管道施工方法 (1)先导孔施工阶段

先导引的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阶段,它决定管线穿越位置的科学与合理性,必须要考虑到D160(HDPE)管材的物理特性及最小弯曲半径。入孔角度不应超过10度,因扩孔直径较大且大曲率半径钻进,可使PE管回拖时阻力减小、弯曲平滑。 为保证导向孔钻进的精确定位,采用进口仪器英国雷迪公司RD386型定位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对钻头定位要进行多点、精确测量,每钻进2m测一次,防止过度纠偏;控制好钻孔轨迹的走向,并使之与设计轨迹相吻合;曲线段的纠斜,要根据钻头面向位置及倾角变化值,运用软件及经验数据,及时计算和预测出纠斜钻孔位置的变化;小角度钻进及水平钻进阶段,可根据倾角变化适当增加测点距离;通过原有地下管线时,测点要精确,当深度和倾角与设计轨迹不符合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钻孔按预定轨迹出土。 (2)扩孔阶段 导向孔施工完毕后,在下管位置将导向钻头拆下,换上扩孔钻头,分级多次将钻孔扩大到需要的孔径(D160管材);扩钻时冲洗液采用优质膨润土泥浆,并使用钻液宝(液体Drispac聚合物)添加剂,保证孔壁完整、光滑;适当增加泥浆比重,提高泥浆粘度;同时降低钻杆转速,适当加大拉力,减少对地层的冲蚀;有砖石地段,要采取慢拉多扩的方法,将砖石尖角磨掉以免对PE管有严重的划伤。 (3)拉管施工阶段 扩孔完成以后,将PE管与扩孔钻头通过分动器连接好。为防止管头拉入孔内的过程中有水进入管中,在按装拉管头时应事先把封水堵头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方案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方案 通达路为新建道路工程,本次设计电力线路全部采用电缆排管埋地敷设,本工程包含电力电缆排管及检查井;主管线预埋15孔电力电缆排管,过路采用2孔、8孔、12孔电力电缆排管;人行道下电力电缆排管的管材采用玻璃钢夹砂电缆导管(CGCT-150/5),车行道下电力电缆排管的管材采用玻璃钢夹砂电缆导管(CGCT-150/8)。 电力管道正常路段位于道路中东24米处,渠化路段电力位于道路中东27米处;电缆排管在人行道下埋深不小于0.5米,车行道下埋深不小于0.7米;当管道覆土不满足要求,或与其他管线交叉的间隔未满足最小净距时,采用C15素混凝土包封。 电缆井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6,电缆井内的钢构件均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电缆井覆土0.2m。电力井中心位于道路中东24米处和27米处,电缆排管向工作井侧排水坡度不小于0.3%,道路交叉口之间、道路西侧工作井均位于距道路红线外3.7米处,现场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前期准备 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控制测量工作;原材料检验,砂浆、砼配合比设计;钢筋加工场地的建设;施工用水;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疏导;管线调查;施工材料等统筹安排;进场人员安全教育等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人员组织

根据合同要求和总体施工计划,为顺利完成道路管线工程,我处组织具有丰富施工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项目主管和技术主管,并组织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的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业。计划投入施工人员计划70人: 技术准备 2.3.1、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了解并掌握设计意图,并对施工现场作进一步的实地察看,然后根据管线所处的位置以及技术要求的不同来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3.2、及时办理相关报验报批手续; 2.3.3、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交底。 施工工艺流图: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

编号:SY-AQ-0074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 Laying method of power cable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空敷设等几种方式。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是最佳的敷设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 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重复投资,避免了反复开挖路面,但初期投资巨大。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较少的。相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电力电缆的选型 常用的电力电缆有油浸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延伸为不同种类的特种电缆。目前,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已成为使用最广的电缆产品。在电缆选型时,应根据使用的不同环境和条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采用直埋和浅槽敷设方式时,应考虑使用加钢铠的电缆。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关系到投资多少、线路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电缆的使用寿命等。如选用的电缆截面积偏小,会导致电压质量下降。线路损耗过大,严重的甚至电缆过热烧毁;截面积过大,则会使初期投资太高。因此应根据负荷预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使电力电缆满足最大工作电流下的缆芯温度要求和电压降要求,最大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要求。由于负荷预测工作难度性高、准确性较低,因此,选择电缆截面积时,还要满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和《城市电力网规划导则》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