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94版)

1总则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和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1.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1.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和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1.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直流熔断器和相关回路配置

基本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2.1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

2.1.1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和其他回路混用。

2.1.2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112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的配置原则:

2.1.2.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2.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2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接线原则:

2.2.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负电源。

2.2.2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入的直流正、负电源。

2.2.3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负电源。

2.3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触点输出。

2.4找直流接地点,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连接,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回路恢复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置的运行。

2.5所有的独立保护装置都必须设有直流电源断电的自动报警回路。

2.6上、下级熔断器之间必须有选择性。

3.保护装置用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合)闸出口继电器及相关回路

3.1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于0.09mm,如用线圈线径小于0.09mm 的继电器时,其线圈须经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圈断线;如果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220V电源用于110V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联电阻的方式时,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电源。

3.2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下列要求的消弧回路:

3.2.1不得在它的控制触点上并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3.2.2用电容或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极管上都必须串入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极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短接。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圈的端子上。

3.2.3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绝不允许低于600V。

3.2.4注意因并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延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

3.3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50%,以防止继电器线圈正电源侧接地时因直流回路过大的电容放电引起的误动作;但也不应过高,以保证直流电压降低时的可靠动作和正常情况下的快速动作。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5W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允许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如果适当提高了起动电压还不能满足防止误动作的要求,可以考虑在线圈回路上并联适当电阻以作补充。

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由于连线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但不要求快速动作。

3.4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的出口触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联自保持的继电器回路,并保证:

a.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触点不断弧。

b.断路器可靠跳、合闸。

3.4.1对于单出口继电器,可以在出口继电器跳(合)闸触点回路中串入电流自保持线圈,并满足如下条件:

3.4.1.1自保持电流不应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50%左右,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5%。

3.4.1.2出口继电器的电压起动线圈和电流自保持线圈的相互极性关系正确。

3.4.1.3电流和电压线圈间的耐压水平不低于交流1000V、1min的试验标准(出厂试验应为交流2000V、1min)。

3.4.1.4电流自保持线圈接在出口触点和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

3.4.2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可能同时跳闸时,宜由防止跳跃继电器KBJ实现上述任务,防跳继电器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小于跳闸电流的50%,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10%,并满足第3.4.1.2~ 3.4.1.4条的相应要求。

3.5不推荐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

3.6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圈或回路并联使用时,应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连线引出。

4信号回路

4.1应当装设直流电源回路绝缘监视装置,但必须用高内阻仪表实现,220V的高内阻不小于20kΩ;110V的高内阻不小于10kΩ。

4.2检查测试带串联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必须保证在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件下分别保证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

5跳闸连接片

5.1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跳闸回路外,其他直接控制跳闸线圈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连接片应装在跳闸线圈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间。

5.2经由共用重合闸选相元件的220kV线路的各套保护回路的跳闸连接片,应分别经切换连接片接到各自起动重合闸的选相跳闸回路或跳闸不重合的端子上。

5.3综合重合闸中三相电流速断共用跳闸连接片,但应在各分相回路中串入隔离二极管。5.4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检查并确证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

6保护屏

6.1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使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连接,然后在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排和控制室接地网连通。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100mm2。

6.2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6.3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6.4所有用旋钮(整定连接片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必须加铜垫片,以保证接通良好,特别注意螺杆不应过长,以免不能可靠压接。

6.5跳(合)闸引出端子应和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6.6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过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

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

6.6.1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

6.6.2经抗干扰电容后,引入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和这些导线捆绑在一起。

6.6.3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6.7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6.8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入)线使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5mm2。

6.9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其布置也应明确分区。

6.10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

7保护装置本体

7.1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7.2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圈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7.3外部引人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触点,进入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7.4半导体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触点或光耦输出。

8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

8.1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触点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和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

8.2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8.3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靠紧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小于100mm2两端接地的铜导线。

8.4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和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

8.5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

9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

9.1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9.2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接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9.3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将N600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断路器或接触器等。

9.4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如认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 I max V。其中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9.5宜取消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B相接地方式,或改为经隔离变压器实现同步并列。

9.6独立的、和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内也可以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

9.7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三次回路的2(3)根开关场引入线必须分开,不得公用。

9.8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绕组接入保护回路的接线原则如下:

9.8.1装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母线侧。

9.8.2保护接入的二次绕组分配,应特别注意避免当一套线路保护停用(为了试验)而线路继续运行时,出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时的保护死区。

9.9新安装及解体检修后的电流互感器应作变比及伏安特性试验,并作三相比较以判别二次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和一次导体有无分流;注意检查电流互感器末屏是否已可靠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伏安特性需和接入的电流继电器起动值校对,保证后者在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能可靠动作。

10整流电源及储能电源

10.1用整流电源作浮充电源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

10.1.1直流电压波动范围应小于±5%额定值。

10.1.2波纹系数小于5%。

10.1.3失去浮充电源后在最大负载下的直流电压不应低于80%的额定值。

10.2新设计变电所不应采用储能电源作操作电源。对现有系统,其操作电源应分为如下的各独立组,并定期作操作试验。

10.2.1配一组出线瞬时动作保护,保证可同时供3台断路器跳闸和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再可靠跳闸;此外,当线路故障使母线电压低于60%的额定电压时,保护必须瞬时动作切除故障。

10.2.2配一组出线带时限动作的保护(瞬时和延时保护用同一出口继电器的例外)。

10.2.3每台变压器设保护一组,能同时跳开各侧断路器。

10.2.4信号电源。

10.2.5试验用电源。不得以运行中的保护电源为试验电源。

11保护二次回路电压切换

11.1用隔离开关辅助触点控制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应有一对电压切换继电器触点作监视用;不得在运行中维护隔离开关辅助触点。

11.2检查并保证在切换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反充电。

11.3手动进行电压切换的,应有专用的运行规程,由运行人员执行。

11.4用隔离开关辅助触点控制的切换继电器,应同时控制可能误动作的保护的正电源;有处理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和同时不动作等异常情况的专用运行规程。

12保护原理

12.1110kV及以上线路保护,包括各套保护装置间的相互配合,应按“四统一”技术原则有组织地进行分类检查,凡属严重影响保护性能部分,应安排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更新或改进。

12.2处理原有相同距离保护不满足先单相后延时,发展成两相不接地短路或对称三相短路情况下的无选择性跳闸的原则:

12.2.1 220kV线路一般由纵联保护保证。

12.2.2没有振荡问题的线路,特别是110kV线路,要求距离一、二段不经振荡闭锁控制。

12.2.3新设计的距离保护,凡有可能的宜增设不经振荡闭锁而用延时躲振荡的一、二段保护(或相应的功能)。

12.3重申如下原则:

12.3.1高频相差保护用两次比相。

12.3.2距离保护用电流起动;振荡闭锁第一次起动后,只能在判别系统振荡平息后才允许再开放;距离保护瞬时段在故障后短时开放。

12.3.3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为确保多相故障时可靠不重合,宜增设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触点两两串联解除重合闸的附加回路。

12.4采用相位比较原理的母联差动保护在用于双母线时,必须增设两母线先后接连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切除后一组母线故障的保护回路。

12.5远方直接跳闸,必须有相应的就地判据控制。

12.6不允许在强电源侧投入“弱电源回答”回路。

12.7有独立选相跳闸功能的保护和经公用重合闸选相回路的保护装置共用时,前者仍应直接执行分相出口跳闸的任务;如有必要,可同时各用一组触点相互起动非全相运行的闭锁回路。

12.8纵联保护的逻辑回路必须和通信通道的特点和收发信机的特性相协调;对收发信机的输入/输出的工作信号时延特性、在通道各种强干扰信号下(包括故障点电弧产生的5ms左右的强干扰),可能丢失信号及误收信号的特性等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

12.9电压二次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失压,都应发出警报,闭锁可能误动作的保护。

12.10原设计要求用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构成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保护,如果只用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时,必须注意解决因此而带来的电压断线闭锁失效的问题。

12.11双母线断路器失灵保护:

除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断路器非全相开断的保护外,均应设有足够灵敏度的电压闭锁控制多触点回路,闭锁触点应分别串接在各跳闸继电器触点中,不共用。为了适应降低电压闭锁元件的起动值的需要,应在零序电压继电器的回路中设三次谐波阻波回路。

12.12采用三相电压自产零序电压的保护应注意当电压回路故障时同时失去相间及接地保护的问题。

12.13所有发电机、变压器等的阻抗保护,都必须经电流起动,并应有电压回路断线闭锁。

12.14电力载波允许纵联保护只用相一相耦合通道;但当发生多相故障时,原理上也可能拒动,应以此考虑配合要求。

12.15采用解除闭锁式纵联保护,当反方向故障时,也必须提升导频功率至全功率,两侧时间配合关系要求和一般闭锁式一样。

12.16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采用零序方向纵联保护时,应有健全相再故障时的快速动作保护。

12.17重合闸应按断路器配置。

12.18发电机变压器组的高压侧断路器、变压器的高压侧断路器、母线断路器和采用三相重合闸的线路断路器等均宜选用三相操作的断路器。

13现场试验

13.1有明显的断开点(打开了连接片或接线端子片等才能确认),也只能确认在断开点以前的保护停用了。如果连接片只控制本保护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线圈回路,则必须断开跳闸触点回路才能认为该保护确已停用。对于采用单相重合闸,由连接片控制正电源的三相分相跳闸回路,停用时除断开连接片外,尚需断开各分相跳闸回路的输出端子,才能认为该保护已停用。

13.2不允许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他测试工作;也不允许在保护未停用的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钮(除闭锁式纵联保护的起动发信按钮外)作试验。

13.3所有的继电保护定值试验,都必须以符合正式运行条件(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为准。

13.4分部试验应采用和保护同一直流电源,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供电。

13.5只能用整组试验的方法,即除由电流及电压端子通入和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外,保护装置处于和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下,检查保护回路及整定值的正确性。不允许用卡继电器触点、短路触点或类似人为手段作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

13.6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外部接线进行改动,即便是改动一根连线的最简单情况,也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13.6.1先在原图上做好修改,经主管继电保护部门批准。

13.6.2按图施工,不准凭记忆工作;拆动二次回路时必须逐一做好记录,恢复时严格核对。

13.6.3改完后,做相应的逻辑回路整组试验,确认回路、极性及整定值完全正确,然后交由值班运行人员验收后再申请投入运行。

13.6.4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现场和主管继电保护部门修改图纸,工作负责人应在现场修改图上签字,没有修改的原图应要标志作废。

13.7不宜用调整极化继电器的触点来改变其起动值和返回值;厂家应保证质量并应对继电器加封。

13.8应对保护装置做拉合直流电源的试验(包括失压后短时接通及断续接通)以及直流电压缓慢地、大幅度地变化(升或降),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有误动作或信号误表示的情况。

13.9对于载波收发信机,无论是专用或复用,都必须有专用规程按照保护逻辑回路要求,测试收发信回路整组输入/输出特性。

13.10在载波通道上作业后必须检测通道裕量,并和新安装检验时的数值比较。

13.11新投入或改动了二次回路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变压器由第一侧投入系统时必须投入跳闸,变压器充电良好后停用;然后变压器带上部分负荷,测六角图,同时测量差动回路的不平衡电流或电压,证实二次接线及极性正确无误后,才再将保护投入跳闸。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变压器的重瓦斯保护均应投入跳闸。

13.12所有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的纵差和横差等)在投入运行前,除测定相回路及差回路电流外,必须测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以保证回路完整、正确。

13.13对于集成电路型及微机型保护的测试应注意:

13.13.1不得在现场试验过程中进行检修。

13.13.2在现场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拔出插板测试,只允许用厂家提供的测试孔或测试板进行测试工作。

13.13.3插拔插件必须有专门措施,防止因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片;厂家应随装置提供相应的物件。

13.13.4在室内有可能使用对讲机的场所,须用无线电对讲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对保护做干扰试验。如果保护屏是带有铁门封闭的,试验应分别在铁门关闭和打开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过程中保护不允许出现有任何异常现象。

13.14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时不能自动起动的直流逆变电源,必须更换。

13.15所有试验仪表、测试仪器等,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接地(在被测保护屏的接地点)后,才能接通电源;注意和引人被测电流、电压的接地关系,避免将输入的被测电流或电压短路;只有当所有电源断开后,才能将接地点断开。

13.16所有正常运行时动作的电磁型电压及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必须严防抖动;特别是综合重合闸中的相电流辅助选相用的电流继电器,有抖动的必须消除或更换。

13.17对于由3U0构成的保护的测试:

13.17.1不能以检查3U0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U0回路是否良好。

13.17.2不能单独依靠“六角图”测试方法确证3U0构成的方向保护的极性关系正确。

13.17.3可以包括电流及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连接和方向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试验,以确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13.17.4最根本的办法是查清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所有由互感器端子到继电保护盘的连线和盘上零序方向继电器的极性,做出综合的正确判断。

13.18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应以包括两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和继电器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整组试验,以保证回路接线及极性正确。

13.19多套保护回路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停用其中一套保护进行试验时,或者和其他保护有关联的某一套进行试验时,必须特别注意做好其他保护的安全措施,例如将相关的电流回路短接,将接到外部的触点全部断开等。

13.20在可靠停用相关运行保护的前提下,对新安装设备进行各种插拔直流熔断器的试验,以保证没有寄生回路存在。

14现场运行

14.1纵联保护(如高频相差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等)的任一侧需要停用或停直流电源时(例如为了寻找直流电源接地等),必须先报调度,请求两侧都停用,然后才允许作业。作业完后,两侧保护按规定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程序恢复运行。

14.2平行线的横联差动保护,当一侧的断路器断开,形成一回线送电、一回线充电的运行方式时,如果横联差动保护没有经检查邻线过电流控制,则两侧都应断开运行中一回线的横联差动保护的跳闸连接片(即停用保护),但处于充电状态的一回线的连接片不应断开(保护继续运行)。操作顺序应在一次系统操作完后,才断开连接片;恢复时先投连接片,然后进行一次系统操作。

14.3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每年的投入运行时间不得小于330天;配置双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任何时候都应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在运行中,特殊情况须经领导审批。

14.4线路基建投产,相应的保护包括纵联差动保护,必须同步投入运行。

14.5电力线高频保护,必须每天交换通道信号,保护投入运行时收信电平裕量不得低于8.68dB(以能开始保证保护可靠工作的收电平值为基值),运行中当发现通道传输衰耗较投运时增加超过规定值3.0dB时,应立即报告主管调度通知有关部门,以判定高频通道是否发生故障、保护是否可以继续运行;运行中如发现通道电平裕量不足5.68dB时,应立即通知上述调度机构请求将两侧纵联差动保护一起停用,然后才通知有关部门安排相应的检查工作。

14.6允许式纵联差动保护的发信及收信信号和闭锁式纵联差动保护的收信信号应进行故障录波。

14.7触动外壳时有可能动作的出口继电器,必须尽快更换。

15厂用电保护

各网、省局应结合运行经验分别制订相应的反事故措施,避免厂用电事故引起全厂停电。

16其他

16.1为了保证静态保护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最高的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40℃,安装装置的室内温度不得超过+30℃,如不满足要求应装设空调设施。

16.2用水银触点的气体继电器必须更换。

16.3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必须以实测值为准。

16.4故障录波器盘的电流、电压回路及其接线端子等,必须满足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质量要求,其接入电流应取自不饱和的仪表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回路,否则取自后备保护的电流回路,并接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末端。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应按继电保护回路的绝缘和抗干扰要求进行试验。

16.5导引线电缆及有关接线应满足如下要求:

16.5.1引入高压变电的开关场的导引线电缆部分,应采用双层绝缘护套的专用电缆,中间为金属屏蔽层,屏蔽层对外层的耐压水平可选用15kV、50Hz、1min。

16.5.2对于短线路,可以采用上述专用电缆直接连通两侧的导引线保护,但注意:

16.5.2.1导引线保护用的芯线,必须确证是一对对绞线,不允许随便接入情况不明的其他两根线。

16.5.2.2导引线电缆的芯线,接到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绕组,隔离变压器的屏蔽层必须可靠地接入控制室接地网,隔离变压器屏蔽层对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的耐压水平也应是15kV、50Hz、1min。所有可能触及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的操作,均应视为接触高压带电设备处理。

16.5.2.3同一电缆内的其他芯线接入其他控制室设备时,也必须先经耐压水平15kV的隔离变压器隔离。不允许在变电所接地网上接地,更不允许出现两端接地的情况。

16.5.2.4引到控制室的导引线电缆屏蔽层应绝缘,保持对控制室接地网15kV的耐压水平;同时导引线电缆的屏蔽层必须在离开变电所接地网边沿50~100m处实现可靠接地,以形成用大地为另一连接通路的屏蔽层两点接地方式。

16.5.3对较长线路,可以只在引入变电站开关场部分采用双层绝缘护套的专用导引线电缆,并在距开关场接地网边沿50~100m处接入一般通信电缆。除遵守上一条原则外,并注意:16.5.3.1导引线保护用的一对通信电缆芯线,也必须是对绞线。

16.5.3.2通信电缆屏蔽层和专用导线屏蔽层连通,将通信电缆的屏蔽层在连接处可靠接地,形成以大地为另一通路的屏蔽层两点接地方式。

16.5.3.3通信电缆的其他缆芯线不允许出现两端接地情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求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320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求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求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3由不合熔断器供电或不合公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庇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承诺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求,必需经空接点输入。 12.3一切的继电庇护定值实验,都必需以适合正式运转前提(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等)为准。 1.4找直流接地,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公用端子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联贯,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公用端子对放纵的一切庇护装置,在直流回路复原优秀后再复原庇护装置的运转。 1.1.5采用“近后备”绳尺只要一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新版)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40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新版)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发生,保障电气设备、发电机组、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措施。 1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电厂送出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电动机保护,电气自动装置应参照执行。 2主要依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水电电生字(1987)108号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电生供字第254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调[1994]143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584—19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59—1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623—199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DL/T684-1999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3术语和定义 双重化——指继电保护装置按两套独立、采用不同原理并能瞬时切除被保护范围内各类故障的主保护来配置。其中“独立”的含义为:各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取自不同的蓄电池,各套保护用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各自独立,各套保护分别经过断路器的两个独立的跳闸线圈出口,各套保护拥有各自独立的载波(或复用)通道等。

安全生产事故定性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定性标准 1总则1.1本标准依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并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和特点修订而成,对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障碍、异常作了具体规定。 1.2本标准适用于广舜热力有限公司,是对各类生产事故及不安全情况定性的主要参考依据。 1.3广舜热力公司各车间发生各类不安全情况,应实事求是填报不安全情况原始报表、组织调查,查明原因,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 1.4各级领导应支持安监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各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和违反。 1.5任何车间和个人不得对本标准做出降低事故性质标准的解释,任何车间和个人对违反本标准、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越级反应。 1.6各车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车间负责人报 告,并逐级上报至安全部、生产经理。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算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 1.7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并迅速抢救伤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后,才能进行紧急抢修恢复运行的工作。 1.8事故发生后,参加事故调查的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立即记录,并对事故现场和损坏的设备进行照像,收集资料,事发单位必须做好配合工作。 1.9事故发生后当值值班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和在场的其他有关人员在下班离开现场前,应尽快分别如实提供现场情况和写出事故原始报告,并保证其真实性。 1. 10 一般及以上生产事故(含人身轻伤及以上)发生后,事发车间应在一小时内电话 通知安全部,由安全部组织调查处理 1.11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车间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有关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反事故措施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反事故措施 目录 1. 防止汽轮机烧瓦事故的技术措施 2. 防止汽轮机严重超速的技术措施 3. 防止汽轮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 4. 防止汽缸进冷汽冷水的技术措施 5. 防止油系统着火技术措施 6. 防止除氧器超压爆破的技术措施 1?防止汽轮机烧瓦事故的技术措施 1.1.1机组检修后启动前,在冷油器充油和油系统投运前,各油箱油位应符合规程要 求,并将各冷油器充油后,将冷油器进出口油门开启。 1.1.2 油质不合格或机组启动时油温低于30C时禁止机组启动。正常运行油 温控制在35至45 C。 1.1.3 直流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至少满足该泵维持60分钟 以上的额定负荷)。 1.1.4 任何一台油泵工作失常时,禁止机组启动。 1.1.5油系统投入后,应认真检查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要求 装设齐全、指示正确。 1.1.6 投盘车前开启盘车油门、顶轴油泵,大修后需确认大轴顶起高度为0.02mm 以 上。 1.1.7 机组启动中应及时调整油温,严禁油温大幅度摆动。 1.2机组运行中 1.2.1运行中油系统进行切换(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必须在汽机 班长的监护下按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操作中必须排尽各处空气并严密监视润 滑油压的变化。 1.2.2 在班长的监护下,按照定期工作要求,定期辅助油泵的开停试验。试验结束 后,备用油泵的出口门必须在开启状态。

1.2.3 每次开机之前,定期试验低油压联动装置,润滑油压的数值以汽轮机中心线标高距冷油器最远的轴瓦为准,运行中,禁止低油压保护退出。 1.2.4 各油箱油位保持正常,主油箱滤网前后油位差达 100mm 时,即时进行清理。 润滑油高位补充油箱必须充满合格的润滑油。 1.2.5 保持润滑油压的最低值(在 8米平台现场开机盘显示数值)在 0.1 以上。 任一轴瓦的进口油压值,不小于 0.06 兆帕。 1.2.6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机 1.261推力轴承温度高110C。 1.262支持轴承温度高110C。 1.2.6.3轴承冒烟 1.2.6.4润滑油压低0.06Mpa,同时直流油泵联起。 1.2.6.5油箱油位低—150mm补油无效。 1.3 停机中 1.3.1 机组盘车期间低油压保护必须投入,交流润滑油泵运行时,直流油泵不得 退出备用。 1.3.2 正常盘车期间,当汽缸温度在149C以上时不可中断盘车和油循环。 1.3.3 机组惰走或盘车过程中,严密监视油压的变化。 1.4 机组启动、停机、正常运行中严密监视推力瓦、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温度。当温 度超标时,应按规程果断处理。 2. 防止汽轮机严重超速的技术措施 2.1 在额定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 机组转速控制在危急保安器转速以下。 2.2 各种超速保护均能正常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机组启 动。 2.3 机组大小修后应做调速系统的静态试验或仿真试验。 2.4 机组的转速表显示不正确或失效时,严禁机组启动,运行中的机组在无任何有效 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行。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 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新版) 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新颁布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及相关规程。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继电保护专业管理

1.1充分发挥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权限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防止由于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稳定破坏和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等事故的发生。 1.2高度重视继电保护队伍建设,充实配备技术力量,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相对稳定,并不断培养新生力量。 1.3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在工程初设审查、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阶段,都必须实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的原则实行技术监督、报告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1.4不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以及未经技术鉴定和未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产品严禁使用。所有入网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配置,从初步设计阶段至投产运行前都必须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发挥社会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电力生产建设的永恒主题。电力生产安全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尤其要杜绝电力生产的人身伤亡事故。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安全再生产机制和安全教育机制。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工作核心和基础,加强对电业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以确保电力工业的稳步发展。 1、电力安全生产的含义 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着三方面的含义:确保人身安全,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确保电网安全,消灭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确保设备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这三方面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互不可分,缺一不可。 2、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基本方针 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电力能源转换、传输、分配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是供给国民经济能源的基础行业,也是关系城乡人民生活的公用事业。电力工业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发、供、用同时完成的特点。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网运行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事故,都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重的事故则会使电网运行中断,甚至导致电网的崩溃和瓦解,造成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损害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形象。所以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此,我国电力工业一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从电网的技术管理、规程制度建设、职工思想行为的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建设等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的水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由电力工业的特点和电力生产的客观规律

电气反事故措施

编号:AQ-JS-0699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气反事故措施 Electrical anti accident measures

电气反事故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彻落实部、局“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重点要求”,根据《电力技术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并结合现场新设备投运、试运的特点,为防止人身伤事故,特制定如下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 1.1在心中要时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八字方针,防患于未然。 1.2在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坚持“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 1.3抓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规程考试,严格执行考制度和补考制度,切实做到考试合格上岗。 2防止人身触电措施 2.1电气设备一经受电后,应督促运行人员对带电设备做好醒目、正确的带电标志,施工的设备与带电运行设备要做好安全隔离,

现场任何人员不得私自移动搬走这些安全措施。 2.2电气设备停电作业,必须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验电和装设短路接线,地线和接地端必须合格,严禁用缠绕法装设地线,严禁攀登设备构架或验电。 2.3在室内配电装置上工作,对可能脱落的母线侧刀闸或触头也要加装绝缘板,其他形式的电源侧刀闸或触头也要加装绝缘套或其他装置。 2.4发电厂和变电所配电装置的网门必须加锁。配电前后标志清楚,严禁单人开网门和装、拆地线工作。 2.5电气设备检修作业,必须严格危险点分析的规定。 2.6调试人员因工作需要,予合线路侧接地刀闸时,通知运行人员进行操作,验明无电后,方可合上接地刀闸。 2.7线路作业两端虽已装设地线,各工作位置必须装设临时小接地线。 2.8在配电变压器台上工作,高、低侧必须有明显的断开点,并设专人监护及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跌落式保险,必须使用绝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公共部分 (1) 第二部分线路保护 (13) 第三部分变压器保护 (17) 第四部分母差、失灵及母联保护 (21) 第五部分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 (23) 第六部分故障录波装置 (25) 第七部分直流电源系统 (27) 附有关规程、标准清单 (32)

前言 1、本文对近几年湖南电网继电保护配置、设计、原理、运行和维护等有效的反事故措施条文进行了汇编和部分说明。 2、本文并未涵盖全部的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有些措施在已颁发的国网公司规程、技术标准中已明确规定,未一一列出,作为清单附后。 3、部分反事故措施可能体现在不同的文件或规定中,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用语。 4、已废止或不适用的部分反事故措施条文未一一列出。 5、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不适用于智能化变电站及配套的对侧保护。 6、以下是部分文件的简称: ①、湖南电网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实施细则(湘电公司生〔2006〕868号)以下简称“十八项反措湖南实施细则”。 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调继〔2005〕222号)以下简称“十八项反措国网实施细则”。 ③、《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预防继电保护事故措施》(华中电网调〔2006〕273号)以下简称“华中电网十八项反措”。 ④、《湖南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选型原则》(湘电公司调〔2009〕139号)以下简称“选型原则”。 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原电力部电安生[1994]191号)以下简称“94反措要点”。 ⑥、《湖南电网220千伏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运行导则》(湘电公司调〔2010〕576号)以下简称“现场运行导则”。 7、本文由湖南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局负责解释。 8、本文为2011年版本,由湖南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局不定期进行修编。 9、本文主要编写人:李勃、刘伟良、徐宇新、潘伟、黄勇、刘韬文、刘宇、向为、张延、周立梅、刘春艳、郑显贵、周伟、王军、刘颂凯、谭剑辉、邹婞。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6873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发生,保障电气设备、发电机组、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措施。 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电厂送出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电动机保护,电气自动装置应参照执行。 2 主要依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水电电生字(1987)108号

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2018.5

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国家能源局官网数据 2018年5月份,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8起、死亡9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减少3人。其中,发生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5人,同比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减少5人。 5月份,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减少1起。未发生电力安全事件,同比持平。 5月份,全国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电力人身伤亡事故 1.5月2日,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热电项目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北京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公司分包单位甘肃新西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热电项目,进行引风机屋面防水卷材吊运过程中,施工人员随吊装机械坠落,造成1人死亡。 2.5月3日,河南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人身死亡事故。河南能源集团所属河南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外委单位鹤壁圣益电力服务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鹤淇1 号炉储水罐测量装置伴热带更换验收工作中,从70.4米平台格栅开口处坠落到49.6米平台,造成1人死亡。 3.5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电业局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红房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中,承建单位四川广安智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业人员从塔上坠落,造成1人死亡。 4.5月20日,江西赣州供电公司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国网江西赣州供电公司赣南电力实业总公司在220千伏潭东变电站开展线路改造后参数测试工作时,工作人员发生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

变压器、互感器反事故措施安全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变压器、互感器反事故措施安全 措施(通用版)

变压器、互感器反事故措施安全措施(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提高电站变压器、互感器设备(以下简称开关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根据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变压器、互感器设备管理规定》和《变压器、互感器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各项条款以及事故分析和各地区、各部门的经验,提出以下反事故技术措施,电站各有关设计、基建、安装、运行、检修和试验人员均应认真执行。公司根据运行具体情况和经验,制订适合本厂变压器、互感器设备的补充反事故技术措施。各级部门要加强对开关设备安装、运行、检修或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之熟悉和掌握所辖范围内开关设备结构性能及安装、运行、检修和试验的技术要求。 防止水及空气进入变压器 (1)变压器在运行中应防止进水受潮,套管顶部将军帽,储油柜顶部,套管升高坐及其连管等处必须良好密封。必要时应进行检漏实验,如已发现绝缘受潮,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对大修后的变压器应按制定说明书进行真空处理和注油,其真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 赤峰新胜(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 应认真贯彻《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及相关规程, 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安全生产部应高度重视继电保护工作, 充实配备技术力量, 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 保持继电保护队 伍的稳定。

2、要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3、安全生产部继电保护专责人员应根据电网结构的变化, 贯彻执行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运行规程, 运行人员严格执行电网下发的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为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需要, 积极稳妥采用继电保护新技术新设备, 安全生产部继电保护专责人员组织编写新装置的检验规程。进一步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充分发挥继电保护效能,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防止由于保护拒动、误动引起系统稳定破坏和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4、安全生产部要进一步发挥专业管理的职能作用, 强化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力度, 指导、协助运行各值加强继电保护工作, 提高继电保护工作水平。 5、确保大型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安全生产部应参与并重视大型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 包括与相关线路保护的整定配合。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 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发挥社会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电力生产建设的永恒主题。电力生产安全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尤其要杜绝电力生产的人身伤亡事故。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安全再生产机制和安全教育机制。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工作核心和基础,加强对电业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以确保电力工业的稳步发展。 1、电力安全生产的含义 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着三方面的含义:确保人身安全,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确保电网安全,消灭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确保设备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这三方面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互不可分,缺一不可。 2、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基本方针 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电力能源转换、传输、分配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是供给国民经济能源的基础行业,也是关系城乡人民生活的公用事业。电力工业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发、供、用同时完成的特点。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网运行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事故,都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重的事故则会使电网运行中断,甚至导致电网的崩溃和瓦解,造成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给社会造成重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 版

公司反事故措施(2017年版) 1总则 公司设备反事故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公司将定期归纳总结设备事故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炼相关技术性防范措施,作为公司反事故措施发文执行。每次反措发文过程中,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均需梳理上次反措条文的执行情况,当反措要求已执行完毕或相关要求已纳入到技术标准中时,该条反措即可作废,否则将继续实施执行。本次发文中时效性要求明确为“有效期至下次公司反措发布时”,是指该条文将长期实施执行,待下次反措发文时,通过评估条文实施执行情况,再次明确条文将继续实施执行或作废;时效性要求明确改造时间的,应在限期内完成改造。所有反措条文均适用于存量及增量设备。 公司反事故措施的实施执行应以防止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保证电网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原则,对可能导致电力安全事故事件后果较严重的,无论是否已签订合同或完成设计,都应执行反措进行整改,涉及合同或设计变更的,各单位应加强与供应商及设计单位的协调沟通,确保整改到位。 各单位在抓好本反事故措施落实的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4月印发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要求,做好落实执行工作。 本反措自发文之日起实施,原则上“南方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2015年版)”终止执行,但对于新接收的县级子公司新增资产尚未完成改造的,旧版反措应依然持续有效,各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整改完成时间,并尽快完成整改。 2防止变电类设备事故 防止事故 变压器交接、大修和近区或出口短路造成变压器跳闸时应进行绕组变形试验,防止因变压器绕组变形累积造成的绝缘事故。禁止变压器出口短路后,未经绕组变形试验及其它检查试验就盲目将其投入运行。对判明线圈有严重变形并逐渐加重的变压器,应尽快吊罩检查和检修处理,防止因变压器线圈变形累积造成的绝缘事故。 级以上地震危险区域内的主变压器,要求各侧套管及中性点套管接线应采用带缓冲的软连接或软导线。 新建直流工程换流变压器投运前应逐台进行局放试验。

风电场二十六项反事故措施

风电场二十六项反事故措施 实施细则 批准: 审核: 编制: 2020年01月01日

目录 一、目的 ...................................................... - 3 - 二、适用范围................................................... - 3 - 三、编制依据................................................... - 3 - 四、具体措施................................................... - 5 - 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措施........................................ - 5 - 2、防止交通事故措施........................................... - 15 - 3、防止误操作事故措施......................................... - 17 - 4、防止电气设备火灾事故措施................................... - 18 - 5、防止风电机组倒塔措施....................................... - 20 - 6、防止风电机组火灾措施....................................... - 24 - 7、防止机舱、风轮和叶片坠落事故措施........................... - 29 - 8、防止风电机组超速事故措施................................... - 30 - 9、防止风电机组雷击事故措施................................... - 32 - 10、防止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措施............................ - 33 - 11、防止全场停电事故措施...................................... - 36 - 12、防止变压器(含箱式变压器)和互感器损坏事故措施............ - 40 - 13、防止开关设备事故措施...................................... - 43 - 14、防止电气设备雷击事故措施.................................. - 48 - 15、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 - 51 - 16、防止直流系统事故措施...................................... - 55 - 17、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措施.................................. - 58 - 18、防止风电机组电缆绞断事故措施.............................. - 59 - 19、防止接地网事故措施........................................ - 60 - 20、防止污闪事故措施.......................................... - 61 - 21、防汛事故措施.............................................. - 62 - 22、防暴风雪措施.............................................. - 64 - 23、防止风力机发电机损坏事故措施.............................. - 66 - 24、风电场防寒防冻措施........................................ - 68 -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997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 术措施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完 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新颁布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

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基本情况汇编

2013年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故事件案例汇编 一、2013年度电力安全生产情况 根据原国家电监会及国家能源局通报汇总,2013年1-12月,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60起,死亡(或失踪)77人。 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50起,死亡58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7起,死亡(或失踪)10人;因自然灾害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3起,造成9人死亡(或失踪)。 损失超过100万元的电力设备事故2起。 电力安全事件27起。 2013年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简要情况参见附录。 二、2013年电力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统计与分析: 图一:2013年人身伤亡事故类型和死亡(或失踪)人数统计 图二:2013年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时间统计 图三:2013年高处坠落、触电、坍垮塌压埋事故月度统计 1.人身伤亡事故分析:

(1)从图一看,高处坠落、触电、坍跨塌压埋事故是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占人身伤亡事故总起数的26.7%、26.7%、21.7%;死亡人数分别占人身伤亡总人数的23.4%、23.4%、29.9%。特别是垮塌事故,造成的群死群亡事故较多。 外包、分包和协作队伍造成的较大人身伤亡事故多。2013年外包、分包和协作队伍共发生27起人身伤亡事故,死亡41人,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5%、53.3%。其中发生较大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16人。 (2)从图二看,4月、7月、8月、9月、10月、12月事故多发,在春检、设备检修改造和基建施工高峰期、年底生产冲刺阶段,发生人身事故较多,占人身伤亡事故总起数的70%。 7月、8月,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 (3)从图三看,1月、7月、9月,高处坠落事故多发;7月份,触电事故多发;8月份,坍塌、垮塌及压埋事故多发。 2.电力安全事件情况 2013年全年发生电力安全事件27次。其中,涉及发电企业原因的有9次事故,特别是发生火电厂全厂(站)停电事故4次、水电厂水淹厂房事故4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详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详解 点击次数:66 发布时间:2011-11-24 1总则?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1.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1.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1.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 基本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2.1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 2.1.1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2.1.2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112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的配置原则:? 2.1.2.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2.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2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接线原则:? 2.2.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负电源。? 2.2.2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入的直流正、负电源。? 2.2.3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负电源。? 2.3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何电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96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 T584-1995)、《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59-199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调[1994]143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

警钟长鸣---2016年上半年电力系统不安全事件汇总

警钟长鸣 2016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人身伤害汇总 2016年上半年至今,全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人身死亡事故频发,为了便于对事故情况进一步了解,并通过学习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现将所收集的事故通报情况做一粗略汇总转发,便于大家学习讨论。资料来源于网络。 大同云岗热电1.25 事故快报 大唐国际大同云冈热电公司汽车卸煤沟清理蓬煤作业现场“1.25”人身死亡事故快报,2016年1月25日,繁峙县鑫茂建筑工程公司,在所承包的云冈热电公司一期汽车卸煤沟清理内部蓬煤作业过程中,煤堆坍塌,发生一起一人煤煤炭掩埋死亡事故。 暴露的问题 1.赵某某(死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擅自进入卸煤沟,严重违反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 2.未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有限空间作业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重点要求》,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防护措施、对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 3.违反“两票”规定。双工作负责人均未履行工作负责人变更手续,私自指定临时工作负责人,并且工作票措施未有效落实。 4.外包管理不到位。“三措两案”没有针对性,安全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现场监督管控未落实。 长山热电2.25 事故快报 2016年2月25日,大唐长山热电厂在1号炉C磨煤机入口热风道内检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热烟风灼烫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详细情况正在调查中,简要情况如下。 事故经过 2016年2月23日,长山热电厂检修维护部锅炉车间工作负责人张某某办理了“1号炉C磨煤机内部检查”工作票,于当日中午开始检修工作,计划25日16时30分结束。2月25日13时40分,制粉班班长李某某(死者,男,48岁)和2名工作班成员王某某(死者,男,29岁)、谭某(死者,男,30岁)进入1号炉C磨煤机入口热风道内进行作业,另一工作班成员王某某在热风道外监护。14时13分,C磨煤机热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