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方案

中药材种植方案
中药材种植方案

马埠杨梅基地项目运作方案

一、枳壳

枳壳是常用中药,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的干燥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江枳壳(臭橙、香橙)被公认为地道药材,具有皮青、肉厚、色白、味香、口面翻卷之特点,名闻中外。

(一)投入

1、投入成本:每亩56株,每株15元,计56*15=840元/亩

2、种植人工、施肥、打药、管护等:约2000元/亩

3、小计:840+2000=2840元/亩

(二)产出

1、枳壳:1250kg/亩,单价8元/kg,价值1250*8=10000元/亩

(三)利润

1、产出减去投入:10000-2840=7160元/亩

2、先试种60亩:7160*50=42.96万元

二、三叶青

野生濒危药用植物“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又名金钱吊葫芦、石老虎(江西)、石猴子(湖南)、三叶对(浙江)、三叶爬崖藤,是葡萄科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其中浙江产的三叶青葫芦块根的颜色为金黄色,药性最佳,为三叶青中的极品,目前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其他省产的葫芦快根为黑褐色,是目前市面是最常见的。

(一)投入

1、投入成本:每亩6000株,每株0.8元,计6000*0.8=4800元/亩

2、种植人工、施肥、打药、管护等:约1200元/亩

3、小计:4800+1200=6000元/亩

(二)产出

1、三叶青块:150kg/亩,单价600-700元/kg,价值150*600=90000元/亩

2、三叶青藤蔓:200kg/亩,单价15元/kg,价值200*15=3000元/亩

3、小计:90000+3000=93000元/亩

(三)利润

1、产出减去投入:93000-6000=87000元/亩(2-3年)平均每年每亩为87000/3=29000元/亩·年

2、先试种20亩:87000*20=174万元(2-3年)平均每年纯收入为580000元。

三、三叶木通

三叶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属落叶木质藤本野生稀有植物,其果通常在农历八月成熟,果熟后果皮炸开,故俗称八月炸。三叶木通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藤、果实、种子、叶子均可入药,可谓全身是宝。其果实形状与人类的肾形状相似,又具有良好补肾功效,因而得名“金肾果”。在中国南部、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发现有一定量的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西、贵州、陕西等省分,通常生长于雨量丰沛地区400m~1300m 海拔的灌木林中。

(一)投入

1、投入成本:每亩1000株,每株1.2元,计1000*1.2=1200元/亩

2、种植人工、施肥、打药、管护等:约1800元/亩

3、小计:1200+1800=3000元/亩

(二)产出

1、三叶木通果:800kg/亩,单价25元/kg,价值800*25=20000元/亩

2、三叶木通根、茎:100kg/亩,单价15元/kg,价值100*15=1500元/亩

3、小计:20000+1500=21500元/亩

(三)利润

1、产出减去投入:21500-3000=18500元/亩

2、先试种20亩:18500*20=37万元

四、广东紫珠

广东紫珠是目前紧缺的一种医药原料,栽培简单、易繁殖,为多年生落叶灌木,适生于海拔100~1000米的山地,全株均可入药,是我国珍贵药材

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生肌、散瘀、抗癌等作用。广东紫珠适应能力强,抗酸耐碱,抗旱怕涝,抗寒抗高温能力强,在我国南北的水田、坡地、丘陵、林下都可以栽培,目前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都有栽培,其中以江西和湖南栽培面积最大。其病虫害少,管理简单省事,且一年种植可多年收获。

(一)投入

1、投入成本:每亩3000株,每株0.5元,计3000*0.5=1500元/亩

2、种植人工、施肥、打药、管护等:约1000元/亩

3、小计:1500+1000=2500元/亩

(二)产出

1、紫珠草:1500kg/亩,单价2元/kg,价值1500*2=3000元/亩第一次

2、紫珠草:1000kg/亩,单价2元/kg,价值1000*2=2000元/亩第二次

3、小计:3000+2000=5000元/亩

(三)利润

1、产出减去投入:5000-2500=2500元/亩

2、先试种20亩:2500*20=5万元

五、钩藤:

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以干燥带钩茎枝入药,中药名[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别名:鹰爪风、双钩、双钩藤、倒挂刺、吊风根、金钩草等。主产于江西、广东、浙江、福建、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安徽、陕西、湖北等省区。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胞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病症。

(一)投入

1、投入成本:每亩2700株,每株0.2元,计2700*0.2=540元/亩

2、种植人工、施肥、打药、管护等:约500元/亩

3、小计:540+500=1040元/亩

(二)产出

1、鲜钩:400kg/亩,单价5元/kg,价值400*5=2000元/亩

2、叶、茎:300kg/亩,单价2元/kg,价值300*2=600元/亩

3、小计:2000+600=2600元/亩

(三)利润

1、产出减去投入:2600-1040=1560元/亩

2、先试种20亩:1560*20=3.12万元

六、综合

综合上述各项分析,有:

1、试种面积:

枳壳60亩,其他四个均为20亩,其中三叶青、广东紫珠均为套种,故种植面积为:60+20*4-20*2=100亩

2、利润:

枳壳42.96万元,三叶青58万元,三叶木通37万元,广东紫珠5万元,钩藤3.12万元,合计146.08万元。

3、上述品种枳壳要5—6年,三叶青3年,三叶木通2年,广东紫珠2年,钩藤1年才会有效益,且效益时间不等。

4、为什么要种不值钱品种,因为有些品种稀缺,政府有项目补助,且市场价在上扬。

七、运作模式

1、土地归原主所有,公司有偿提供种苗和技术,产品按市场价回收,产生的项目收益五五分成。

2、成立一合作社,原主以土地重新计价入股,公司以种苗技术和一定的流动资金入股,股权为五五开,由公司操作,产品按市价交饮片厂包销,产生的效益(或亏损)按股权比例分摊。

3、修一小水库,做休闲养生项目运作,搞中药材养生理疗服务。

钩藤的市场发展潜力以及投资效益分析

一.发展潜力:

钩藤(gou teng)别名又叫大钩丁、双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攀援状灌木可达10m。其临床上用途广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小儿惊厥,儿惊痫,高血压,盘肠内钓,伤寒头痛,全身麻木,半边风,面神经麻痹,呕血等。为我国大宗用药,是很多制药厂的制药原材料,同时还供应出口。

1999年产地每公斤双钩藤为6.5-7元,统钩藤4.5-5元。到2000年则分别上升至7.5-8元、5-6元,进入2001年走势继续加快,价再上扬,分别升至9.5-10元,6.5-7元,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价格升幅分别高达30-46%、40-45%。2013年初,每公斤统货达到了50元,比1999年高出40元,价格上扬了500%。从未出现过滞销,供不应求。

随着人们开荒造林,野生资源益益减少,人工种植钩藤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二.投资及效益分析:

投资成本:(1)、种苗,每亩300株,每株2元,需要种苗钱600元,人工费100元,肥料80元,其他20元,合计800元;

效益分析:

(1)当年每株每株产干品0.5两,300株可产15斤,每斤25元=375元,产小棒子15斤,每斤6元=90元;合计465元,扣除采收成本100

元、投资成本800元,第一年亏损335元。

(2)第二年,每株产干品0.2斤,300株可产干品60斤,小棒子60斤,合计1800元毛收入,扣除第一年投资成本335元,肥料200元,人

工费300元,纯收入965元。

(3)第三年进入丰产期,每株平均产干品1斤以上,此后产量逐年增加,保守地按一斤计算,每亩产钩子干品300斤,每斤25元=7500元,

棒子300斤,每斤6元=1800元,毛收入9300元,扣除人工费2000

元,肥料500元,其他费用100元,纯收入达6800元。

种植100亩钩藤,三年后,年纯收入达68万元以上。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内容 (一)种植区域布局工程 根据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园区实际,将园区按照设计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具体划分为六大种植片区: 1、主打品种培育区:以展示筛选培育的主打品种黑枸杞、黄枸杞、甘草、银柴胡、小茴香、板蓝根、香草籽、黄芪、黄芩、大黄、地黄、秦艽、柴胡、红花培育为主,进行种植方式、管理等对比试验,编写形成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4、引进品种试验区:以引进外省区药用植物适应性试验为主, 如西洋参、新疆红花、四川贝母、浙江菊花、云南三七、安徽山药等; 5、林药间作示范区:在乔木树下及四周间作药材,探索、推广 林药间作的最佳品种,以宁夏优势品种牛蒡子、柴胡、板蓝根、防风、款冬花、月见草、菟丝子等为主; 6、药用花卉展示区:重点展示既有景观效应又有药用功效的花卉,品种以芍药、牡丹、百合、剑兰、菊花、玫瑰花、薰衣草、山 茶等为主。 (二)园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在保留园区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以六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为界,用2米宽的小道隔开,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所有道路两旁依据地 形路况栽植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药用花卉,形成花环和花带。栽 培的品种以板蓝根、荷兰菊、牡丹花、玫瑰花、金鸡菊、石竹、百合、地被菊、马兰花、剑兰等为主。同时,在园区主干道可以铺设

刻有中华传统回药中药名称及古代诗人对中草药的名诗名句为内容的路石,烘托造景,提升档次。 (三)标牌规划 为提升档次,增加美感,达到坚固耐用目的,将原有药材标牌全部改换为水泥立柱,上面用大理石刻字加以说明,统一用黑底红字,整齐划一,丰富园区内容。6个分区大牌采用树桩或山石造型水泥碑牌,以不同造型加以区分。 (四)门景区规划 (五)展厅工程 1、一层为“宁夏同心县中药材展示大厅及中药材电商物流交易大厅”,面积500平方米,内设中药材品种展示区及药用植物活体标本,丰富展厅内容;制作仿古式展柜,配以立体镭射灯,提升展厅档次。 2、二层为园区管理办公区及科技研发中心500平米,配备相应的办公和值班设备,使园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4、四层为专家服务中心300平米。 三、完成时限 2017年上半年完成园区布局规划;在2017年10月前种植结束;适宜春季种植的中药材和药用花卉,要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种植任务;园区道路和花带建设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门景区基础设施、展示厅工程要在2018上半年完成。 四、项目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选用预旺小学10亩土地,建设办公场所和专家服务中心,中药材展厅,培训中心。 2、中药材科技园核心示范种植区及种子种苗繁育区用地流转预旺镇南塬村耕地500亩。 七星关区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及其加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河南圣光集团 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二○○八年五月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二、项目区药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已查明的中药材资源共计2196种,常年收购野生、家生品种达340多种。已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河南省道地药材GAP试验示范品种的有6个,目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河南圣光集团是平顶山地区大型医药支柱型企业,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旗下企业主要有平定山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舞钢市三恩药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医疗用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年生产、经营规模达30亿元。圣光集团致力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更快、良性地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规范化,逐步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群。促进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药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药业科技进步,提高药业科技含量,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圣光集团决定发展、实施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中药材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已鉴定的有5000多种,其中较常用的有500多种,需求量较大,主要依靠栽培的有250多种。目前我国发展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4.2万公顷,中药材收购量约30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随着药品生产规范化的发展,对中药材

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

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 篇 篇一: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概述(企业简介、项目背景、建设地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一、公司简介 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XX年,注册资本726万元。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综合型生态企业。公司目前总的生产面积是9200平方米,主导产品:生物中药养生系列产品,佛茶系列产品。公司下辖3个分厂,3个专业合作社。 20XX年、20XX年分别被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XX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九华佛茶入选中国国际佛茶研究会重点推荐产品, 20XX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世界茶文化保护协会,茶文化遗产保护品种。

20XX年公司被选定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20XX年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 20XX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黄精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XX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20XX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第四批创新试点企业。 公司与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作协议和技术合同,聘任了一批权威教授、专家参与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实战能力强。五年来先后取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七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型专利,十二项外观发明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高新技术产品,构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生物中药、佛茶、黄精一流的研发能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赵国利

中药材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2018修订版)

中药材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中草药种植项目 1.1.2 项目性质:新建、扩建 1.1.3 项目实施地点:XXX 1.1.4 项目承担单位:XXX 1.1.5 项目建设期限:XXX 1.1.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布局 本项目的建设依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的要求,以公司基地为产业发展示范基础,按照开发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干群积极性高。 (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种源基地建设 ①建设药材种质资源圃。建立中草药、重楼和白芨种质资源圃150亩。 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00亩。 2)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公司按照中草药GAP标准,建立1000亩的三种植中草药示范基地;扩建1000平方米中草药粗加工厂。 3)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 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按照GAP要求,与林业部门合作在全县4个项目乡镇建设4000亩的规范化种植推广

基地。 4)科研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全县中草药科技服务中心一处,基地技术服务中心4个。 1.1.7 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流动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 1.1.8 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企业自筹13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申请农业银行贷款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4%。申请国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 1 产品规模和方案 1.1 中草药、重楼等三种中草药规 范种植亩 1000 增收800万 元 1.2 中草药、重楼等三种中草药推 广种植亩 4000 增收2400万 元 1.3 安置劳动就业人600 1.4 人均年增收元1000 2 总投资万元2100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中药材生产研究是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中药材的生产、采收、饮片加工的规范标准,对于保证中药材产品以至中成药产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首先必须从中药材的质量抓起。建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规范,并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发展为传统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国际标准,从而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应在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研究工作,制订每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 ),建立和完善药材生产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材,推进我国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发展。为指导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我中心根据专题合同要求,经征求专家意见制订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供专题承担者参照实施。 一、项目研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即将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 ,)为基本原则,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 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2.突出药材质量第一的原则,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因此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坚持质量优先。 3.科学、真实的原则,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的基础上,确保所有结论、数据、规程、标准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4.鼓励新技术的应用。 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药材GAP 内容包括中药材的产前(产地环境生态;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生态因子的要求;种质和繁殖材料:正确鉴定物种,种质资源的优质化)、产中(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要点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产后(采收与产地加工,确定适宜采收期及产地加工技术,包装、储藏、质量管理等)的系统原理。 根据目前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栽培特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研究的应注重以下主要内容: 1.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及种子种苗的标准化 (1)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稳定或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单有新品种的选育,而无大量高质量的良种种子供推广应用,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良种繁育是品种选育工作的继

全自治县中药材发展实施方案

全自治县x年中药材发展实施方案(最新) 为加快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助推作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充分发挥全中药材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改善为根本,以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致富工程的有效途径,是我县发展山地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产区为依托,以标准化种植为抓手,扩大以黄精、金丝黄菊、青蒿、白术、苦参、牡丹、缬草、续断、五倍子、党参等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升全地道药材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体,推动中药材产品销售和精深加工。以做大规模、提高效益为目标,着力培育优势中药材品种。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依托刀坝、天堂、罗场、板溪、杨柳、合水等乡镇的中药材基地,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我县中药材产业。 (二)发展目标。x年计划种植20800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基

地4个,重点扶植培育2—3家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中药材种植土地5000亩以上,培育发展各类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8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经营企业4家),产业发展区域带动农户12300余户46000余人,带动贫困户1800余户5900余人,中药材种植、加工、运销产业链实现收入1.5亿元以上。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建立中药材重点种植基地。合理利用气候、区位优势,优化种植结构,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积极争取与省内外大中型中药饮品生产企业联合,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种植生产模式。充分发挥我县北部、南部山区林地面积大、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壮大我县中药材产业。主要发展乡镇、品种、面积(见下表):略(二)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立足优势产区,科学规划布局,稳定黄精、金丝黄菊、花椒、青蒿、白术、苦参、牡丹、缬草、续断、五倍子、党参大宗中药材种植面积。研究制定大宗中药材在不同区域生态条件下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积极推广育苗移栽、地膜栽培、配方施肥、机械化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鼓励贵州和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民康药业有限公司、牡丹花卉芊红有限公司、重庆正旭农业有限公司、刀坝华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刀坝天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家企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整体承包、农民土地入股等形式,在优势主产区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开

最新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概述(企业简介、项目背景、建设地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一、公司简介 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726万元。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综合型生态企业。公司目前总的生产面积是9200平方米,主导产品:生物中药养生系列产品,佛茶系列产品。公司下辖3个分厂,3个专业合作社。 2008年、2010年分别被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九华佛茶入选中国国际佛茶研究会重点推荐产品, 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世界茶文化保护协会,茶文化遗产保护品种。

2009年公司被选定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2010年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 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黄精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2011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第四批创新试点企业。 公司与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作协议和技术合同,聘任了一批权威教授、专家参与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实战能力强。五年来先后取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 七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型专利,十二项外观发明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高新技术产品,构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生物中药、佛茶、黄精一流的研发能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中药材种植扶贫方案(范本)

XXXX中药材种植扶贫方案 一、目标任务 XXXXXXXX年计划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其中:发展板蓝根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 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发展草果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发展砂仁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 XXXXXXXX年计划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其中:发展板蓝根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 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万户;发展草果种植面积XX.XXXX 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发展砂仁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 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其他中药材种植面积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 万户。 XXXXXXXX年计划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其中:发展板蓝根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 万户,建档立卡户XX.XXXX万户;发展草果种植面积XX.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建档立卡户

XX.XXXX万户。 XXXXXXXX年至XXXXXXXX年三年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XXXX万亩,涉及农户XX.XXXX万户,其中建档立卡户XX.XX万户。 二、帮扶模式 按照“村集体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帮扶项目+建档立卡户+金融政策”“龙头企业+互联网电商+专业合作社+金融扶贫+建档立卡户”“贫困户个人发展”“资产收益”“引进社会资本(PPP)”等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农村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三、扶持方式 (一)保底收购。对农户种植的中药材由公司、企业进行保底收购,收购时优先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金融支持。通过金融部门向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单户授信额度起点为XXXXXXXX元,最高不超过XX万元(含),投入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四、扶持措施 (一)建立保底收购机制 板蓝根保底收购价格定为XX~XX元/公斤,公司负责向发展种植板蓝根的贫困户签订中药材收购合同,实现公司统一向贫困户供应板蓝根种苗、统一价格、统一收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经营和种植,既为市场提供了货源,又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财富之源。那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1 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实施方案 为增强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的药用元素和景观效果,丰富和体现中药文化内涵,加大驯化保护、开发利用力度,把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宁夏珍稀药用回药的核心园区,展示宁夏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促进宁夏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将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宁夏珍稀药用中药的核心区、主打品种的培育区、珍稀物种的保护区、传统品种的优选区、引进品种的试验区和中药材文化的展示区,全力以赴把中药材科技园区建成保护繁育、旅游观光、养生保健、繁育推广为一体的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 二、建设内容 (一)种植区域布局工程 根据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园区实际,将园区按照设计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具体划分为六大种植片区:

1、主打品种培育区:以展示筛选培育的主打品种黑枸杞、黄枸杞、甘草、银柴胡、小茴香、板蓝根、香草籽、黄芪、黄芩、大黄、地黄、秦艽、柴胡、红花培育为主,进行种植方式、管理等对比试验,编写形成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2、珍稀物种保护区:以宁夏珍贵稀有、濒临灭绝的药用植物保护繁育为主,如盘贝母、苦豆子、锁阳、黄精、九节菖蒲、桃儿七、红景天等; 3、传统品种展示区:以展示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宗品种为主,如枸杞、圆枣、防风、款冬花、月见草、板蓝根、牛蒡子、白芍、薄荷、地榆、生地、射干、淫羊藿、肉苁蓉等; 4、引进品种试验区:以引进外省区药用植物适应性试验为主,如西洋参、新疆红花、四川贝母、浙江菊花、云南三七、安徽山药等; 5、林药间作示范区:在乔木树下及四周间作药材,探索、推广林药间作的最佳品种,以宁夏优势品种牛蒡子、柴胡、板蓝根、防风、款冬花、月见草、菟丝子等为主; 6、药用花卉展示区:重点展示既有景观效应又有药用功效的花卉,品种以芍药、牡丹、百合、剑兰、菊花、玫瑰花、薰衣草、山茶等为主。 (二)园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在保留园区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以六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为界,用2米宽的小道隔开,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所有道路两旁依据地形路况栽植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药用花卉,形成花环和花带。栽培的

中药材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镇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科学、有序、合理发展,充分发挥我镇海拔高,病虫害少、环境污染轻,产出药材品质好、药用成份含量高、农药残留少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我镇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和“三变”改革的重要机遇,以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打赢农业攻坚战。通过政府撬动和商郧路道沿线村为主、其它村为辅种植特色中药材的点线带动,突出发展白芨、连翘、苍术等中药材,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展订单种植,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强市的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二、工作目标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5个,中药材种植大户19个; 其中种植中药材苍术445亩,艾蒿340亩,白芨231亩,白芷100亩,丹参14亩,黄姜95亩,黄精24亩,桔梗171亩,连翘3380亩,元胡100亩,五味子30亩,猪苓3亩,合计种植中药材4933亩。

建成一套网络销售体系,从种子、种苗到药材成品销售,利益号网络销售平台,积极相应“互联网农业”。多渠道的打入市场和开拓市场。争取实现线上线下两不误策略。 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相应药材,构筑中药材种植基地,制备优质药材标准品和质量标准鉴定方法规范 ,有计划地完成我镇药材的标准化的建成。5年后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相应药材,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和药材的天然分布,建立“点、片、面”相结合的示范推广模式,加强规范种植技术研究和产品深度开发,强化质量控制形成试验、示范、辐射推广相结合的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生产示范推广体系,实行产供服务,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 三、工作举措(一)创新模式和机制,推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1、创新模式,推广农民大力种植中药材。巩固土地确权改革成果,切实维护农民对自有土地的合法承包经营权。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鼓励农民自行利用山地、旱地种植中药材。大力发展协会,鼓励农民通过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实行品种、育苗、管理、采摘、销售“五统一”,所得收益按照股份或协议分配,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2、实行多形式联合开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大户承包、专业合作社模式、企业投资开发、利润分成等方式,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或者企

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南的简介

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南的简介 在总论部分,扼要地介绍了中草药种植的基础理论,使读者能概括地了解中草药的基本情况、获得基础知识,从理论上能得到提高;各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主要栽种的、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草药的种植技术,包括人参、西洋参、远志、党参等中草药84种,并以简明列表的形式介绍了其他50种常用中草药的栽植要领。 上篇总论 第一章我国中草药种植概况 一、中草药种植的意义 (一)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 (二)有益于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三)丰富了祖国及世界医药学宝库 二、中草药种植的历史 三、中草药种植的发展概况 四、我国中草药的分布概况 五、中草药栽培的特点 (一)中草药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二)产量与中草药的道地性 第二章中草药种植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中草药的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的统一 (一)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周期 (二)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统一及其生态适应

二、中草药种植与气侯条件的关系 (一)光照与中草药 (二)温度与中草药 (三)水分与中草药 (四)空气和风与中草药 三、中草药种植与土壤的关系 (一)土壤与肥力的概念 (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土壤与肥力的因素 (三)土壤有机质 (四)土壤养分 (五)土壤水分 (六)土壤酸碱度 (七)土壤的改良 四、中草药种植与肥料的关系 (一)中划药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 (二)肥料种类、性质及使用方法 (三)合理施肥 第三章中草药的繁殖 第四章中草药的田间管理 第五章中草药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六章中草药的采收与加工 第七章中草药种植品种选择与销售的一些基本知识下篇各论

第八章根及根茎类中草药的种植 第九章种子果实类中草药的种植 第十章全草类、叶类中草药的种植 第十一章花类中草药的种植 第十二章皮类及树木类中草药的种植 第十三章真菌类中草药的种植 第十四章50种中草药的主产地、功用及栽培技术简介 参考文献 1.种植中药材之前,一定要了解药材市场行情及种植技术。向有关专家或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推广单位的技术顾问咨询,也可就近到药材市场、药材公司了解实情。 2.因地制宜,选择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水分、温度和光照等)以及自身的人力物力来确定种植品种和面积,不适应当地种植的品种坚决不种,最好请技术员实地考察后合理安排种植品种。药材种植利润大,风险也大,一定要稳步发展,待掌握一定经验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3.把好种子种苗关。

盘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盘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 中药材利用是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的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存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药用植物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质量越来越高,仅依靠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已经远远不能人们的需求。在医药界,西药制品的毒副作用使人们产生很大的畏惧感,人体对其抗药性表现日益明显。而中药以其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顺应回归大自然的未来趋势,展示出无穷的魅力。中医药在保健、预防疾病、治愈慢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开发栽培中药材,成为农民致富的良好途径。 盘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适宜于多种中药材生长,主要包括深山区的贾壁乡和陶泉乡及浅山区白土镇、都党乡、黄沙镇和观台镇等,药材种植面积2000多亩,主要种类有柴胡、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连翘等。中部丘陵地区,药材主要种类是金银花和山药,面积1000多亩。我县东南部大面积的漳河古道沙壤土地,适宜栽培多种中药材,药材种植面积近3000亩,主要种类有山药、甘草、生地、板蓝根、防风等。

全县药材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主要种类有:山药面积2000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漳河古道的沙壤地,丘陵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包括讲武城镇、高臾镇、辛庄营乡、东原`州镇、花官营乡、南城乡、时村营乡及岳城镇。金银花面积1500亩,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和山区,包括南城乡、东原`州镇、贾壁乡和陶泉乡等。柴胡面积1000亩,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的贾壁乡和陶泉乡。甘草面积700亩,主要分布在东部沙壤地的辛庄营乡、高臾镇和花官营乡。生地面积300亩,主要分布在东部沙壤地高臾镇。 野生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县西部的深山区,贾壁乡和陶泉乡,主要品种有柴胡、元知、冬凌草、黄芪、荆芥、茵陈、桔梗、连翘、当归、天麻、知母、瓜蒌等120余种,面积5万余亩。尤其是柴胡,品质优良,全国著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发展开发中药材是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我县的沙壤地和山、丘区,受土质的影响和水源条件的限制,种植大宗农作物历来是产量低,效益差。在近些年的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中,逐步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模式和作物,其中种植中药材,对提高当地的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非常显著。 发展开发中药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中草药种植方案

和平牧场中草药种植方案根据中药材市场的变化,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我场绿色农业体系发展,根据牧场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牧场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指导,农艺、农机、水利等措施相结合,集成高产技术,树立典型示范区,辐射周边,积极推中草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我场的中草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牧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培训核心示范户90户以上,辐射带动种植户400户以上。 2、总结一套适合和平牧场的中草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 3、种植中草药3万亩,家庭农场实现利润1800万元。 三、实施具体要求 依据牧场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生产实际的需要,紧紧围绕中草药作物的植物保护、土壤耕作、肥料、品种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优化、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 1、注重质量,增加投入

在实施过程中,把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放在工作首位,克服在实施过程中规模求大,数量求多,水平低,技术标准不高的弊端,做到精细管理,把有限的技术资源,财力资源,集中投放到中草药种植上,不断提高中草药生产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确保人、财、物及时到位,成立了以农业副场长为组长,各管理区主任及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中草药种植发展领导小组。 2、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备春耕生产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务实求效,真正提高牧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质。 在中草药生长关键环节,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参观学习,真正把中草药种植技术教给职工,增强农户实施技术的理性认识。 3、加大宣传力度,力促全场涉农力量广泛参与 在实施过程中,做到高起点,高层次,大容量,高标准的做好宣传工作,不但积极向职工宣传中草药种植的重要性,还利用各种手段、媒介,力促全社会涉农力量共同关注中草药种植活动。积极宣传主推技术,教会职工群众使用新技术。 4、以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实施中草药种植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中药材种植简介及方案

中药材简介 一、四季青 四季青又名冬青,冬青科植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常生于疏林中。其根和叶均可入药,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止血。 冬青为常绿乔木,可高达12米,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无毛,叶片革质,狭长椭圆形,边缘疏生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期5月,果期10月。 适于种植在向阳、温暖湿润的气候、土层深厚的肥沃土壤中。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常用)。 四季青除了药用之外,还可绿化,小苗全国各地苗圃均有售。 二、紫灵芝 紫灵芝又名中国灵芝。性平、无毒、微苦、无任何副作用,为上上品。生于洁净的山坡上,比较珍稀,全国量产有限。主用于调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等,长期服用能抗肿瘤、保肝护脏、延缓衰老,对人体有益无害,适合长期保健用。

一、中草药简介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以根入药,祛瘀止痛,活血调经,降脂减肥,清心除烦。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肥厚,肉质,外面朱红色,内面白色。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弱酸、弱碱均可生长,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 白术别名术,山姜,冬白术等,以根入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菊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叶椭圆边缘有刺。喜凉爽气候,地下部的生长以26-28度为最适宜,排水较好的弱酸性粘土、弱碱性沙土均可种植,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旱半夏别名地文,麻玉果等,块茎入药,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块近球形,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忌高温,夏季宜在不阴不阳中生长,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土或不太粘的土均可种植,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 桔梗以根入药,止咳祛痰,宣肺排脓。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喜温和湿润凉爽气候,苗期怕强光直射,需遮荫,适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主产于东北、四川、安徽,江苏也可种植。 板蓝根以根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爵床科植物的根,二年生草本。适应性强,耐寒,喜温暖,适宜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主产于江苏、甘肃等。

镇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镇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镇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实施 方 案 为了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科学、有序、合理发展,充分发挥我镇海拔高,病虫害少、 环境污染轻,产出药材品质好、药用成份含量高、农药残留少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我镇 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特制定 本方案。 一、 总体要求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和“三变”改革的重要机遇,以 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 贫困户发家致富, 打赢农业攻坚战。通过政府撬动和商郧路道沿线村为主、其它村为辅种植特色中药材 的点线带动,突出发展白芨、连翘、苍术等中药材,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展订单种植,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强市的支柱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二、 工作目标 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5个,中药材种植大户19个;其中种植中药材苍术445亩, 艾蒿340亩,白芨231亩,白芷100亩,丹参14亩,黄姜95亩,黄精24亩,桔梗171亩,连翘3380亩,元胡100亩,五味子30亩,猪苓3亩,合计种植中药材4933亩。 建成一套网络销售体系,从种子、种苗到药材成品销售,利益号网络销售平台,积极 相应“互联网农业”。多渠道的打入市场和开拓市场。争取实现线上线下两不误策略。 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相应药材,构筑中药材种植基地,制备优质药材标准品和质量 标准鉴定方法规范 ,有计划地完成我镇药材的标准化的建成。5年后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相应药材,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和药材的天然分布,建立“点、片、面

中草药种植计划及方案

XX镇XX村 今秋冬种植品种及效益分析及种植安排 一、白芍: 1、白芍又名:芍药、杭芍、亳芍、川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茎,其全株均可入药。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肺经。功效作用: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功能主治:肝血亏虚、头晕目眩、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虚汗不止等病症,临床应用于月经不调,养血补阴。 白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中被列为上品,原名芍药。经中记载:“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疝瘕,利小便,益气。” 2、白芍喜温暖湿润气候.栽植时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土壤为好,粘土与低洼地不宜栽种,该品种秋、初冬两季均可种植,每亩需用种苗3000株,可同时套种其它品种,每株种苗:0.45元,每亩种苗需投入:1350元;种收期为:四年,每亩产干品:1200公斤。现市场收购价:18-20元。亩产效益:21600元

--24000元。(不含地租)年平均亩产效益:5400--6000元。 3、该品种第2、3、4年可采摘白芍花: 1)第2年可采摘白芍花(干品)25--30公斤,40元/公斤,亩产效益为:900元--1200元;采摘人工2人,300元,亩净 利润效益:600元-900元; 2)第3年可采摘白芍花(干品)100公斤,40元/公斤,亩产效益为:4000元;采摘人工4人,600元,亩净利润效益: 3400元; 3)第4年可采摘白芍花(干品)150公斤,40元/公斤,亩产效益为:6000元;采摘人工6人,900元,亩净利润效益: 4100元; 4、种植、管理、维护、收成、纯利润效益列表分析: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沙营乡中药材种植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响‘南国药都’品牌,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号召,使中药材在我乡逐步形成产业优势,为发展我乡现代农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中药材种植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和谐新洲?建设,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领群众发展多元化经济,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了保证落实并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中药材种植计划,经研究,决定成立中药材种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小组成员安排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任务目标 2012年全乡计划发展中药材面积亩,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自然条件,种植品种主要为桔梗等,分布在全乡6个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三年城乡绿化?工作,大力开展桔

梗种植,完成 5000 株 100 亩以上的桔梗种植任务。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大力扶持和发展重点村、重点户、专业合作社和重点企业,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乡中药材种植,特别是桔梗种植,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工作重点 (一)明确任务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各村要进一步提高对中药材种植的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明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加大宣传中药材种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市场效益分析,种植能手现身说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户的认识,使之能自觉从事中药材种植,自上而下营造一个中药材生产的良好氛围,推动我乡中药材种植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二)合理谋划布局,促进规模发展。一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乡村规划,充分利用旧村庄改造复垦的土地,采取拍卖,租赁或分户承包的方式,发展中药材生产;二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适度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采取林药间作,菜药间作等套种模式,着力解决粮药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引导有经验的药农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培育

中药材种植基地创业策划书

中药材种植基地策划书 名称:金川农富中药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 发展背景:生态农业、种业将会成为2014年热点话题,粮食安全和土地改革的关注度会贯穿整个2014年,一号文件再度锁定农业,传统农业的升级之路已经越来越宽阔,社会各界闲置资金也争相涌入农业中。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一号文件第五部分第22条,规定"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上内容的总体精神就是鼓励财政资金流向合作社,无论是项目资金还是形成的资产,都要向合作社靠拢。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社还要有"搞创新",目标无非是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合作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的大力支持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点。中医走向世界中草药的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仅去年短短一年时间,市场上537种常用中药材中,涨幅一般在5%~180%之间。其中,太子参涨幅达350%,党参价格涨幅达160%,三七涨幅达70%以上。 专家分析,部分药材价格暴涨,主要还是因种植面积缩减,供不应求因素造成的。比如:桔梗,因为持续低价4年之久,又加上种植管理费时费工,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尽管价格已从12元/公斤左右涨至100元/公斤上下,但是依然没有大量货源可供。三七,也因多年

低价,生产大幅减少,又加上干旱造成大量减产,才出现价格大幅上涨。 未来药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近10年来,中药材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幅度在10%之间。且行情每隔3~4年会形成一个涨跌周期。在这个周期形成过程中,最低谷后往往也是反弹最强烈的阶段。而行情达到最高值后,第二年往往会延续一个相对高价位期。另外,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中药材生产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恢复;同时,随着物价整体上扬,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中药材价格已很难跌落到早先较低价位。一些生产尚未恢复、价位不高的药材,后市价格仍有望维持高位。 当前野生类药材货源紧张,可长期发展。具体的品种有:关防风、野生桔梗、野生柴胡、苍术、川贝、重楼、猫爪草、穿山龙、紫草、野生灵芝等;动物类药材如:水蛭、天龙、地龙、刺猬皮、蜂房、大将军、桑螵蛸、蝉蜕、蜥蜴、蛇蜕、龟板、牛黄等,市场行情一直较好。 国家目前重视三农,农业政策好,再加上国家对于藏区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的大力支持以及农村产业结调整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自身来说本人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及经营,对于网络销售也是有着不错的成就能够独立架构网站以及后期管理、优化等,这对基地后期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帮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售也有着一定的助。并有着强大的合作伙伴:成都农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立足“财富之都、西部药都”与多家制药厂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公

中药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暨中药材种植项目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暨中药材种植项目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驻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步伐,促进我社健康稳步发展,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概况:##县巡检镇地处华山之阳,位于秦岭东南麓,北依莽莽秦岭与潼关、华阴相邻,南邻洛水接石坡、石门、寺耳等地,东距##县城45公里,北距潼关县城42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林地33.6万亩。全镇下辖15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3404户,农业人口12803人。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在800至1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5℃,年降水量754.8㎜,降霜初霜日从9月30日到11月6日,终霜日是3月7日到5月15日。一般霜期170天,实际降霜55天。降霜期多在10月到翌年4月。无霜期19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为三类水体,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项目区距的国家级AAA景区“巡检老君山风景旅游区”“##县禹坪川秦岭原乡风景区”4公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依托巡检镇高山河村2组、驾鹿村3、8、9、10、11、12、13组黑彰村1、3、4、5组等三村12个组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展中药材、花椒等农产品种植、

加工、销售,带动周边村、组发展高效农业。 二、项目发展规划: ##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由陕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巡检镇高山河村、驾鹿村、黑彰村等639户群众组建,于2017 年注册登记。合作社采取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模式,由陕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出资,群众以土地入股,群众除在合作社务工取得工资性收益外,还可以按照入股的土地取得固定收益。 项目涉及驾鹿村和黑彰村12个村民小组。示范区通过流转土地2100余亩,引进国内领先的北五味子、花椒、连翘、榛子、紫玉土豆等优良中药材品种,建设##北部山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500余万元,栽植北五味子400余亩、花椒800余亩、榛子50亩,种植紫玉土豆50亩,利用荒山荒地栽植连翘300亩。整修机耕道路7.5公里、打深水井4眼、修建多功能高位水池4个、铺设微喷滴灌管道7.5公里,建成园区内完善的水、电、路综合配套系统,惠及周边群众,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脱困。 合作社将依托中药材种植项目,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探索旅游、观光、采摘、加工等多种经营模式,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通过3-5年的着力打造,到2020年前后实现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带动周边发展中药材3000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