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病历书写谈中医教育
中医人文教育中叙事医学的运用探索

中医人文教育中叙事医学的运用探索
林宇虹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24(16)7
【摘要】叙事医学是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是一种临床实践手段。
中医学上的“医者意也”与叙事医学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理论立场。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中,实践叙事医学有独特的人文背景,更加体现对于中医学的精神传承。
叙事医学的实践分为两部分,即医学人文作品阅读和平行病历写作。
医学人文作品阅读让学生体会到敬畏生命的理念,体会到中医诊疗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原则,中西医诊疗的区别,“共情”能力也得到训练。
平行病历的写作让学生体会到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理解疾病背后病因的多元化,以及规范病历和平行病历的结合书写也得到训练。
通过叙事医学这一手段的训练,学生在具备中医诊疗技能的同时,沉下心来体及患者背后的真实生活,对病痛的真实体现反应,并且结合中医的诊疗思路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诊疗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叙事素养得到提升,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中医人文基础。
【总页数】6页(P178-183)
【作者】林宇虹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
2.叙事医学在中医慢性疾病诊疗中的运用与模式探索
3.“叙事医学”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4.将“叙事医学”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等卫生学校《中医学基础》实践教学思考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 .22CHI NA FOREI GN M EDI CAL TREATM ENT管理与教育通过对我校中医保健、临床、护理办学的教学历史回顾和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在培养中等卫生学校医学生的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验项目设置单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演示性实验多,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大学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中医学实验课程的独立设置重视不够,实验课时数太少,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不多;(3)实验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的设备陈旧、老化等现象未得到改善,使实验项目更新不能有效进行;(4)实践效果评价体系单一,实践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建立实验考核题库,传统的以观看标本而形成实验报告的做法,难以对实验教学效果做出合理评价,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
2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2.1高标准建设中医示范教学病房我院在传统中医诊疗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中医示范教学病房的建设,注重在床边加强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能力及病案分析能力的培养。
近期,借助我院与基础医学院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合作这一平台,加强了双方在中医临床诊疗特色的探索与研究,并和临床教学紧密结合。
基础医学院的教师来到临床第一线,到门诊,下病房,直接参与临床医疗工作,此举不仅提高了大学教师的临床水平,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也提高了包括实习学生在内的各级医生的中医理论水平,整体推动了该中心的中医学术发展,也使得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完善和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对于培养青年教师正确的职业态度,强化科研素养、临床思维和技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传统中医药师承教育的一种衍生形式。
另一方面加大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患者姓名,李小姐性别,女年龄,35岁职业,教师。
初复诊,初诊就诊日期,2023年1月10日。
主诉,月经不调、腹痛、情绪低落。
现病史,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周期不定,量少色淡,伴有腹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后出现情绪低落,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差,体重波动较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月经不调,给予益母草颗粒、调经灵颗粒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患者平素饮食规律,不挑食,无过量饮酒,不抽烟。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妇科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患者证属气滞血瘀、肾虚血亏证。
中医诊断,月经不调。
治疗方案,调经活血、温肾补血。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熟地黄、黄芪、女贞子、枸杞子、山药、肉桂、炙甘草等,煎服。
指导意见,1.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 加强营养,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3.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4.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随访,患者随访1周,月经周期有所缩短,量少色淡,腹痛明显减轻,情绪状态有所好转。
继续原方治疗,加减适宜。
患者自来我院就诊,诉月经不调、腹痛、情绪低落,经详细询问病情,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周期不定,量少色淡,伴有腹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后出现情绪低落,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差,体重波动较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月经不调,给予益母草颗粒、调经灵颗粒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来我院就诊。
患者平素饮食规律,不挑食,无过量饮酒,不抽烟。
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妇科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肾虚血亏证,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明确的书写标准:制定统一的病历书写标准,明确每个项目的内容、格式、规范要求,以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2. 定期进行病历质量评审:定期对医务人员的病历进行质量评审,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书写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3. 强化病历审核与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病历审核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不规范的病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 推行电子病历系统: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规范的病历模板和自动化的数据管理,有效提高病历书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不断进行培训与教育:为医务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病历书写管理的重要性和要求,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书写技巧。
6.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中医护理病历通常需要与其他科室的病历进行联系和协调,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可以有效减少信息遗漏和错误,提高病历质量。
7. 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系: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系,对病历数据进行定期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确定改进措施,持续改进病历书写管理的质量。
总之,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病历书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病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

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公布日期】1999.03.05•【文号】•【施行日期】1999.03.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1999年3月5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领导1、临床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中医类专业教学重要的环节。
中医学实践性强,搞好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以培养中医师为目标,造就合格中医人才的基本保证。
各级卫生行政和中医主管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要从全面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中医药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提高振兴中医、教育优先和临床教学对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育人观念和教学意识,把加强临床教学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2、高等中医药院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中医主管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共同组成的中医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指导和调控临床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统筹本地区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定期研究解决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同时建立由中医主管部门的职能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临床教学基地参加的临床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各级卫生行政和中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政策指导与检查监督。
在医院管理综合指标中,要把临床教学工作的地位与评价摆到重要位置,作为医院考核、评审的重要内容和指标。
经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医主管部门审定建立的临床教学基地,要按《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每3~5年进行一次认可性评估,实行滚动式管理。
中医病历范文30份(通用10篇)

中医病历范文30份第1篇一、医院应加强病历管理,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二、医院必须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院病案(门诊、急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至少要为医疗与工伤保险、急诊留观与住院患者建立病历及保存病案。
有条件的医院应为所有患者建立与保存病历。
三、对病历应有适宜的编号系统,病历编号是患者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性的编号。
四、医院要求医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书写病历,并加强病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是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监控,为提高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五、病人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首页后,由病案管理人员在出院(死亡)后24 至72小时内回收病历,并注意检查首页各栏及病历的完整性,不得对回收的病历进行任何形式修改,同时要做好疾病与手术名称的分类录入,依序整理装订病历,并按号排列后上架存档。
六、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应妥善借用病历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
除公、检、法、医保、卫生行政单位外,其它院外单位一般不予外借,持介绍信,经医疗管理部门核准,可以摘录病史,七、有病历的安全管理制度、设施与具体措施能到位,病历封存,或提供病历复印服务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的规定。
八、本院医师经医疗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纠纷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九、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门诊病历至少保存15年,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中医门诊病历

中医门诊病历现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一周曾有感冒病史,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
伴有咳嗽,痰少而稠,咽痛,乏力,呼吸急促。
曾自行服用感冒药,但症状无改善。
处方: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感冒清热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阿莫西林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
医嘱: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饮食宜清淡;如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复诊。
现病史:患者近期出现腰痛,尿频,尿急,尿痛。
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
曾自行服用消炎药,但症状无改善。
处方: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三金片,每次4片,每日3次;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每次2片,每日2次。
医嘱: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饮食宜清淡;如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复诊。
医师签名:李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成为了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护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强调个体化、整体性及预防性的护理原则,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然而,目前中医护理的开展主要集中在住院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的中医护理相对较少。
因此,建立中医护理门诊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护理门诊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在确定目标时,应考虑患者的需求、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医院的发展方向等因素。
中医护理门诊的服务内容包括: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中医养生知识;进行疾病预防与调理,如针对不同体质进行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等。
中医护理门诊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包括中医护理专家、针灸师、推拿师、理疗师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中医护理门诊需要配备先进的中医护理设备,如针灸床、艾灸仪、理疗仪等。
同时,门诊环境应舒适、温馨,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关于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第十三条
• 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 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 目。
•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 等项目。
第十四条
•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 历记录。
•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 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中医四诊情况,阳性体 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 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第六条
• 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 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 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 点正确。
第七条
•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 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 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 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 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 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 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 • 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二条
•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 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 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等。
•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 中医四诊情况,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十五条
•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 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十六条
• 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 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 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 患者去向。实施中医治疗的,应记录中医 四诊、辨证施治情况等。抢救危重患者时, 应当书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 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 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中医病案的发展历史、病案书写规范化训练在中医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 目前中医病历书写中常见的问 题,论述 中医病案 的中医特 色与中医教学 内容的关联性 ,强调病案书写规范化的中医教育不仅关系到 中医院校合格人才 的培养 ,而 且关 系到 中医学的生存。
以从 小范 围 、少量课 时开 始 ,循序 渐进 ,从 尝试 中开 始 , 在 比较 中取 舍 ,在 实践 中总结 ,在 总结 中推 广 ,提 高 医 学生 的培养质 量 。
参 考 文献 [1] Wood DF.Problem based learning[J].BMJ,2003,326(7384):
328.330.
[2] 焦 光 宇 ,李 响 ,马 宁耶 ,等 .双 向 引 导 PBL对 医 学 生 学 习 方式 影 响 的研 究 [j].医 学 与哲 学 :人 文 社会 医学 舨 ,2009(6):71-72,74.
(本文 校对 :庞 春渝 收 稿 日期 :2010—05—26)
从 中医病历 书写谈 中医教 育
中医病案记 载着 前 人从 事 中医 I 床 实 践 的成 果 。 当今不少 成果就 是在 前人 诊 疗 经验 基 础 上 ,总结 整 理 和提高而 形成 的。 中医病 案是 中医学 教学 和科 研 的宝
总 之 ,获 取 知 识 是 一 种 主 动 过 程 ,让 学 生 有 机 会 参 与 进 来 ,承 担 一 定 的教 学 工 作 ,从 亲 身 体 会 中 掌 握 新 知 识 ,知 道 什 么 知 识 重 要 ,用 于 什 么 场 合 。 融 入 式 教 学 法 特别适合 于医学 这样 实践 性 很强 的学科 :在 实 践 中善 于思考 、收集资料 、提 出问题 、分 析问题 、解决 问题 。可
A 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hylogen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record is introduced,the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of medical record writ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education is emphasized.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mistak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record writing,it is dissertat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record associate with the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education.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 foster th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schooI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urviva1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scienc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record;Medical record writ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al
1 中 医病 案的历史 沿革及 其意义 中医 病 案 有 悠 久 的 发 展 历 史 ,始 见 于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史 记 ·扁鹊 仓公 列传》记载 了西汉 初 名 医淳于 意 在狱 中 自陈 治病 的 “诊籍 ”25则 ,是 我 国 、也是 世界 医 学史上 现知最早 的病 案 。宋 代许 叔微 所 撰 的《伤 寒 九 十论》可 谓是 中医 医案 的第 一部 专 著 。清 代 喻嘉 言 的 《寓 意草》载 有 “议 病式 ”,所 列项 目较 全 ,是 中医病 案 书写 的雏 形 。近 代也 出 现 了不 少 著 名 医 案 。1953年 卫生 部将 医案 、诊籍 等正式命 名为 “病 案”。1991年 国 家 中医药管 理局颁 布 了《中 医病案 书写 规 范》,从 而使 中医病 案 的书写逐步 走 向规 范化 。
关键词 :中Leabharlann 病历 ;病案书写;中医教 学;中医学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12.135 文章 编 号 :1003·8914(2OLO)一12·2348-02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 edical record writ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eal education Jiang Xinghuo Medical Record Room,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
· 2348 ·
光 明 中 医 2010年 l2月 第 25卷 第 12期 CJGMCM December 2010.Vol 25.12
言 :“文章 要 由学 生 自 己读 懂 ,疑 问 要 由学 生 自 己提 出 ,问题要 由学生 自己分析 解决 ,知识 要 由学生 自己发 现 获 取 ,规 律 要 由学 生 自 己 去 概 括 掌 握 。”这 与 融 入 式 教学 法的精髓 如 出一 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