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56 课内实验时数:0

学分:3.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并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思想内容。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树立辨正唯物主义观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先修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植物学等相关课程,具有这些课的基础,方可开设此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与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必须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以免内容重复或脱节。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2];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展望[1];

重点:植物生理学定义、内容及重要学术名人、史实

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填空题:(1)( )1917年在国际刊物上公开发表“钡、锶、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论文, 是中

(2)荷兰的( )国人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的第一篇文献,被称为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

用柳树枝条试验探索植物长大的物质来源。(3)( )于1882年编写了《植物生理学讲义》,他的学生( )则在1904年出版了《植物生理学》一书,他们被称为植物生理学的两大先驱。(4)( )、( )和( )被认为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

思考题:

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

2.重要学术名人、史实。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植物的含水量[2];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3];

重点:水分的生理作用

难点:自由水、束缚水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水分跨膜运输的途径[3];水分跨膜运输的原理[3];细胞间的水分移动[2];

重点:水势与细胞水势

难点:水势的定义及细胞水势的组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1];根系吸水[3];△水分向上运输[1];

重点: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难点:主动吸水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部位和指标[3];气孔蒸腾[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3];

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与指标;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难点:气孔运动的机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作物的需水规律[2];合理灌溉的指标[1];△节水灌溉的方法[1];

重点: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难点:水分临界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土壤温度过高对根系吸水有什么不利影响?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根压、蒸腾拉力、蒸腾速率、蒸腾系数、蒸腾比率、水势、蒸腾作用、水分临界期、质外体、共质体

二、英文缩写与中文译名转换题:

水势、压力势、渗透势、溶质势、衬质势、MPa

三、问答题

1.简述气孔运动的机理。

2.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与代谢关系如何?

4.水分代谢包括哪些过程?

5.蒸腾作用有什么生理意义?

6.简述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植物体内的元素[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确定[3];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2];△作物缺乏必需矿质元素的诊断方法[1];

重点:植物必需元素及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难点: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生物膜[1];离子的跨膜运输[2];

重点:离子的跨膜运输

难点:离子的跨膜运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3];根部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3];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3];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

重点: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

难点: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四节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矿质元素运输的形式[2];矿质元素运输的途径[2];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2];

重点:矿质元素运输的形式

难点:矿质元素的利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植物对氮和磷的同化

氮的同化[2];○磷酸盐的同化[1];

重点:硝酸盐的代谢还原

难点:氮的同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作物的需肥规律[1];○合理追肥的指标[1];○发挥肥效的措施[1];

重点:作物的需肥规律

难点:发挥肥效的措施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简述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矿质元素、溶液培养法、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生物膜、胞饮作用、单盐毒害、矿质营养、根

外营养

2.英文缩写与中文译名转换题

NR 、NiR

3.简述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的概念[3];光合作用的重要性[3];

重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难点: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叶绿体及其色素

叶绿体[2];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2];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2];叶绿素的合成及降解[1];

重点:光合色素化学特性和光学特性

难点:光合色素化学特性和光学特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光合作用过程

原初反应[3];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2];碳同化[3];C3、C4与CAM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1];

重点:原初反应、碳同化

难点:原初反应、C4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C3、C4与CAM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叶片结构[2];生理特性[2];

重点:C3、C4与CAM植物的生理特性比较

难点:C3、C4与CAM植物的生理特性比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光呼吸

光呼吸的途径[2];光呼吸的生理功能[3];

重点:光呼吸定义及途径

难点: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3];内部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

重点: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光合速率

难点:净光合速率与真正光合速率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七节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植物的光能利用率[2];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

重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难点: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英文缩写与中文译名转换题:

Pheo、P680、Cytf、PC、PQ、P700、Cytb6、PSⅡ、PSⅠ、RuBP、PEP、OAA、PGA、DPGA、PGAld、Fp(FNR)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作用中心、作用中心色素、聚光色素、光合单位、爱默生效应、荧光现象、光合链、光合磷酸化、C3途径与C3植物、C4植物、CAM植物、光呼吸、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CO2补偿点、光能利用率。

二、问答题

1.光合作用有何重要意义?

2.为什么夏天叶片常呈绿色,而秋天常变成黄色?

3.光合作用可分为哪三大步骤?各个步骤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4.为什么C3途径是光合碳同化的最基本途径?

5.C4植物为什么比C3植物光合效率高?

6.在农业生产上怎样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呼吸作用的概念[3];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2];

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难点: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呼吸代谢途径

糖酵解[3];△发酵作用[1];三羧酸循环[3];戊糖磷酸途径[2];

重点:呼吸代谢途径

难点:呼吸代谢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电子传递链[3];氧化磷酸化[3];末端氧化酶[2];

重点:呼吸电子传递链和末端氧化酶

难点:呼吸电子传递链和末端氧化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贮存能量[1];利用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2];

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难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

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3];三羧酸循环的调节[2];腺苷酸能荷的调节[2];

重点:糖酵解的调节;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难点:糖酵解的调节;腺苷酸能荷的调节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节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因素

呼吸作用的指标[3];○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1];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2];

重点: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呼吸作用的指标

难点: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七节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1];○呼吸作用与粮食贮藏[1];○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1];

重点:呼吸作用与粮食、果蔬贮藏

难点:呼吸作用与粮食贮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长时间无氧呼吸植物为什么会死亡?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呼吸速率、呼吸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糖酵解、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巴斯德效应、能荷

二、英文缩写与中文译名转换题:

EMP、TCA、PPP、UQ、cyt、DNP、RQ

三、问答题:

1.什么叫末端氧化酶?主要有哪几种?

2.粮食贮藏时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

3.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呼吸速率为何加快?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第一节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运输途径和方向[3];运输的速率和汁液成分[1];

重点: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难点: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韧皮部装载

质外体途径装载[2];共质体途径装载[2];

重点: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难点:共质体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韧皮部卸出

同化物卸出途径[2];依赖代谢进入库细胞[1];

重点:同化物卸出途径

难点:同化物依赖代谢进入库细胞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压力流学说[2];○胞质泵动学说[1];○收缩蛋白学说[1];

重点:压力流学说

难点:同化物运输的机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同化物的分布

配置[2];分配[2];

重点:配置与分配概念

难点:配置与分配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名词解释:

韧皮部装载韧皮部卸出代谢源代谢库配置分配

思考题:

目前被普遍公认的同化物运输的机理假说是哪一个?这个假说的要点是什么?

第六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信号与受体结合

信号[2];受体[2];

重点:信号与受体定义

难点:信号与受体定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跨膜信号转换

双元系统[1];△受体激酶[1];

重点:跨膜信号转换概念

难点:跨膜信号转换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

第二信使[1];蛋白质可逆磷酸化[1];△蛋白降解[1];

重点:Ga2+/CaM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难点:IP3/DAG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哪些过程?

思考题:

名词解释: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受体、信号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一节生长素类

生长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2];生长素生物合成和降解[1];△生长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3];

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难点:生长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赤霉素类

赤霉素的结构和种类[2];赤霉素的分布和运输[2];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1];△赤霉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3];

重点: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难点:赤霉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2];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和运输[1];△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1];△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细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3];

重点: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难点: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乙烯

乙烯的分布、生物合成和代谢[1];△乙烯的信号转导途径[1];乙烯的生理作用和应用[3];

重点:乙烯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难点:乙烯的生物合成及代谢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脱落酸

脱落酸的化学结构和分布[2];脱落酸的生物合成、代谢和运输[1];△脱落酸的信号转导途径[1];脱落酸的生理作用[3];

重点:脱落酸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难点:脱落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节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

油菜素甾醇类[1];水杨酸[1];茉莉酸[1];多胺[1];

重点: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

难点: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促进剂[1];植物生长抑制剂[1];植物生长延缓剂[1];

重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

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填空题:

在植物激素中,诱导黄瓜分化雌花的有()和(),诱导分化雄花的有();促进休眠的是(),打破休眠的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打破顶端优势的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是();促进器

官脱落的是()和();促进果实成熟的是();延缓植物衰老的是();促进气孔关闭的是();诱导α-淀粉酶形成的是();促进细胞分裂的是()。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极性运输、激素受体

二、问答题: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三、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ABA、NAA、2,4—D、IBA、GA3、CK、IAA、KT、6—BA、ETH、BR、JA、SA、TIBA、CCC、S—3307、PP333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一节种子萌发生理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2];种子的寿命[1];

重点: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难点: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细胞生长生理

○细胞分裂生理[1];○细胞伸长生理[1];○细胞分化生理[1];

重点:细胞分化的生理

难点:细胞伸长的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植物营养器官生长

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2];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2];

重点:营养器官的生长

难点:植物生长大周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根和地上部的相关性[3];主茎和侧枝的相关性[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3];

重点: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难点:根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光敏色素的发现性质[2];○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1];

重点:光敏色素的性质

难点:光敏色素的性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节植物的运动

向性运动[2];感性运动[2];生理钟[1];

重点: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难点:生理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种子萌发的?

思考题:

1.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高山上的树木为何比平地的矮小?

4.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名词解释:

生长、种子萌发、种子生活力、生长大周期、植物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种子的寿命、细胞分化、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第九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一节幼年期

△幼年期的特征[1];△提早成熟[1];

重点:幼年期及其特征

难点:幼年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成花诱导

春化作用[3];光周期现象[3];

重点: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难点: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花原基和花器官原基的形成

花原基的形成[1];花器官原基的形成[1];影响花器官形成的条件[1];

重点:影响花器官形成的条件

难点:花器官原基的形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受精生理

花粉的成分、寿命和贮存[2];柱头的生活能力[1];外界条件对授粉的影响[2];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1];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2];△自交不亲和性[1];

重点:花粉的寿命与贮藏;外界条件对授粉的影响;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

难点: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春化作用临界暗期光周期现象短日植物长日植物临界日长光周期诱导

二、问答题:

1.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2.受精后雌蕊组织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第十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第一节种子成熟生理

主要有机物的变化[3];其他生理变化[2];外界条件对种子成熟和化学成分的影响[1];

重点:主要有机物的变化

难点:外界条件对种子成熟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果实成熟生理

果实的生长[2];呼吸跃变[3];肉质果实成熟时的色、香、味变化[3];果实成熟时植物激素的变化[1];

重点:呼吸跃变;肉质果实成熟时的色、香、味变化

难点:呼吸跃变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植物休眠的生理

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3];延存器官休眠的打破和延长[1];

重点:种子休眠的原因

难点:种子休眠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植物衰老的生理

△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影响衰老的条件[1];△植物衰老的原因[1];

重点:衰老;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难点:植物衰老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植物器官的脱落

△环境因子对脱落的影响[2];△脱落时细胞及生化变化[1];△脱落与植物激素[1];

重点:环境因子对脱落的影响

难点:脱落时细胞及生化变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作业:试述种子休眠的原因。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呼吸跃变衰老种子休眠

二、问答题:

肉质果实成熟时的色香味变化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性生理

第一节抗性生理通论

逆境对植物的伤害[2];植物对逆境的适应[2];

重点:基本概念

难点: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植物的抗冷性

冷害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2];冷害的机制[1];影响冷害的内外因素[1];

重点:冷害的定义;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难点:冷害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植物的抗冻性

植物对冻害的生理适应[2];冻害的机制[2];内外因素对植物抗冻性的影响[1];

重点:冻害及植物对冻害的生理适应

难点:冻害的机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植物的其他抗性

△植物的抗热性[1];○植物的抗旱性[2];△植物的抗涝性[1];○植物的抗盐性[2];△植物的抗病性[1];

重点:植物的抗旱性;植物的抗盐性

难点: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植物对冬季低温来临之前的适应变化主要有哪些方面?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逆境抗逆性抗性生理冻害冷害交叉适应旱害盐害渗透调节

2.英文缩写与中文译名转换题

SOD POD CA T

3.简述冻害机制。

4.概述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四、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方法:笔试;

3.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100分=平时30分+期末考试70分

平时成绩:

考勤考纪:18分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大学美育论文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论 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风景如画,别具风格,历史悠久,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是东方园林的典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代园林在造园时,注重以整体为美,以期达到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古典美学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和阐释。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古典美学审美情趣以和为美 中国古典美学自先秦到清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民几乎是靠天吃饭,使得人们对自然、对天地都有一种敬畏的精神。这也就促使古典美学风格的形成。其间儒家、道家、释家、禅宗美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及学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以宇宙整体和谐为基础,以整体为美,以整体的和谐为美。在以和为美的思想影响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中国古代伟大的园林艺术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东方古典园林。同时,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西方美学,更加注重意境的美感。道家美学认为道是浑然虚无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生息变化的整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美学产生的根源。受道家的影响,古典美学兼重虚实相生,追求若有若无的那种飘渺之美。 据典籍记载,最早的园林始于商周的囿,秦汉的苑,明清时达到创作的高峰。总的来说,看过这些园林的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园林的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这一点和西方的园林有极大的区别,对比之下,中国古代园林做到了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回到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有仔细观察,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名字。他们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大学美育2019尔雅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 《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A ?A、 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B、 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C、 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D、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认识美 1 【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B ?A、《尼科马克伦理学》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D、论语》 2 【单选题】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B ?A、格拉底 ?B、卡尔 ?C、拉图 ?D、里士多德

【单选题】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D ?A、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B、美是生活”命题关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C、尔尼雪夫斯基斯基通过“美是生活”命题强调了美的理想性?D、“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4 【单选题】“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D ?A、《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单选题】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D ?A、 “礼”

?B、 “中庸” ?C、 “仁” ?D、 “兼爱” 6 【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C ?A、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A ?A、人生境界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D、中庸思想 自然美之美育 1 【单选题】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D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C、性的选择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2 【单选题】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植物生理生化(生化部分)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生化课程(生化部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名称:植物生理生化(生化部分) 2.课程名称(英文):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plant 3.课程编号:B16034 4.课程总学时:40学时(均为理论教学) 5.课程学分:2学分 6.课程分类:必修课 7.开设学期:第3学期 8.适用专业:农学教育(S)、植保教育(S)本科。 9.先行课:《物理学》、《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等。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植物生物化学是农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各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其先行课为物理学、化学、植物学。本课程的作用是为后续植物生理学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其任务是掌握植物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了解和掌握有机物代谢的途径和基本条件,了解代谢调控的方式、过程及意义。从而为更好地认识植物、利用植物、影响和改造植物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能运用基本理论指导相关的实践过程。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绪论 (一)目的要求:掌握植物生物化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了解植物生化的发展和现状;了解植物生化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植物生化的定义;植物生化的内容;植物生化的任务;植物生理生化的发展及现状;植物生化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学习生物化学的方法。 (三)重点:植物生化的定义、内容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四)难点:植物生化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 (一)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氨基酸:氨基酸的化学结构与分类;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第二节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三节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两性性质及等电点;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三)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四)难点: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章核酸 (一)目的要求:了解核酸的种类、存在位置及其在生物界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核酸的组成、结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 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 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正式版1)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英文名称:operating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54 学分:4 适用对象: 全校本(专)科计算机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 二、课程简介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x) 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和维护。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x) 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和维护。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新名词、术语及设计思路和方法技巧,掌握一种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简单维护。 课程基本要求: (1)熟悉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命令、图形、系统调用等); (2)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功能、结构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4)具有初步的操作系统开发和维护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 1.操作系统的概念 2.操作系统的历史 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4.操作系统的功能 5.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熟练掌握: 1、几种有代表性OS的特点。 2、OS五大管理功能。 3、从资源管理、进程管理、用户界面及结构等几个角度来定义 OS,从而得出什么是操作系统的概念。 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和、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第二章作业管理 内容: 1.作业的基本概念 2.作业的建立过程(重点SPOOLING系统). 3. 用户接口 4. 分时作业管理 熟练掌握: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安徽新华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业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说明:本调查表由《大学美育》课程组教师设计,目的在于了解选修该课程学生的基本状况,真实回答是唯一要求,不做最后成绩评定的依据。请同学们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作为我们了解情况,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载后打印纸质稿一份,完成后,于第二次上课时交给授课教师。 院系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认真阅读以下题目,在你认定的选项后面画√,可以多选. 1.你的基本状况 性别 A男 B女 专业 A文 B理 C经管 D医药 E艺术 F其他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2. 你选修大学美育的目的 A增加审美修养 B获得学分 C其他 3. 你对大学美育课程的理解 A知识学习类课程 B思想品德类课程 C审美教育类课程 D其他 4. 你以前学习过艺术类的课程主要有 A绘画 B音乐 C舞蹈 D书法 E其它 F无 5. 你学习过美育或者美学方面的课程吗? A学习过一段时间 B深入学习过 C听说过 D从来没有 6. 你认为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没有作用?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不明显 C没有作用 7. 如果你认为审美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作用的话,这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拥有关于美的知识 B提升审美能力 C美化日常生活 D改变精神气质 8. 在美育与智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 美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B 美育影响智育的发展 C美育和智育没有必然联系 9. 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美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B美育影响德育的发展 C美育和德育没有必然联系 10. 你对着装方面的时尚风格的看法是: A时尚的必定是美的 B时尚的不一定是美的 C时尚的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美的11.在美感和性感问题上,你的看法是: A美感就是性感 B性感包含美感 C美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性感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D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12. 分辨一幅人体图片是属于艺术或者色情的主要依据是: A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精神方面的美感 B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快感C无法区分 13. 你希望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 A分清美丑的界线 B能学到与艺术有关的知识(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C日常生活美化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D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方面的知识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目的。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构成的。美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 美根源于实践之中。美最初是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美和真、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 2、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园林专业)(20200919034443)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4106 适用专业:园林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教学时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一切结论都源于科学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做到手、脑并用,无论是重新演示前人的某些结论还是利用所学的实验技术得出某些新结论,对初学者来讲,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学习方式是读书、听课所绝对不能代替的,因此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课程。2、地位和任务: 近年来,实验课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是学好植物生理理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随着国家教改的进行,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这方面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 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课与理论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应为促进理论教学和为科研、生产实践需要而选定,应尽量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总体要求: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包括: 学生能自己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解释。 能够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能够借助教材(或说明书)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普通化学、通用物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5、修订的依据: 本大纲修订的依据如下: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对本科生人才培养定位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大纲内容 教学重点:常规生理指标测定实验原理及方法。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University Aesthetic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1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学院航服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要求了解美育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和美育的关系。 2、第二章要求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以及美根源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了解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色彩、形状、声音;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3、第三章要求了解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本质和特征。了解风光美的三种类型和风光美的构成;掌握风光美的主要风格。掌握人的美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生活美、社会环境美的构成。 4、第四章要求艺术美和科技美之间的区别。了解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以及科学美、技术美的本质特征。 5、第五章要求掌握审美的四种基本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第六章要求了解艺术的分类和社会功能。 7、第七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以及它的虚构问题是什么。 8、第八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 9、第九章要求了解形象思维的定义,掌握它的特点以及一些潜思维与灵感的关系。 10、第十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构成的细节,了解它的结构与情节。 11、第十一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论大学美育的功能、困境及对策

论大学美育的功能、困境及对策 近年来,大学美育在课程内容、改革发展以及功能等领域成就显著。而与此同时,大学美育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依然亟待解决,因此,应辩证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美育在高校发展中的功能与意义、所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大学美育的对策探究与理论探讨,来进一步科学推进和发展完善我国新时期的大学美育。 标签:大学美育素质教育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由此可见,美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大学美育是一种以德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主要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贯通,以及精神上的陶冶和启发为方式和目标,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是实施美育,美育是在高等教育中使素质教育的成果更加完美光亮的一种教育形式载体。 一、大学美育的功能与意义 在大学中开设美学课程,使学生接受美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还能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美育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培养新型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是高等教育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课程体系内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我们应充分认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 1.大学美育能升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在实施大学美育的过程中,它能为学生提供纯净的思想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认识和发现“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和道德情操,并对学生在一定领域里的认知能力和视线维度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不仅如此,在提高精神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在接受大学美育的过程中,自身的某些探索能力和梳理能力得以较好地发展提高,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能够获取更多更优质的知识储备,并可以很好地对一些自然社会规律进行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的素养,丰富新一代人才的道德审美诉求。 2.大学美育能滋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大学美育对于协调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灵净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接近单纯而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慰藉,其心灵的符号也可以在漫无边际中找到共鸣,就像是寻觅到了可以让人吸收了便可以获得力量的阳光,心灵得以在愉悦的状态下得到强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滋养和净化学生的心灵。接受美育对学生的审美情怀也有着独特的熏陶作用。通过学习美育,学生得以获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或者说,他们的眼界因此多了些宽阔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ng System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201313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1学时(其中实验 9 学时) 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方法和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1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上机实践教学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5 hours, Lab 0 hour) Main Points: Short history,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Objectives, Functions, Multiprogramming, Real-Time System, Batch system, Time-sharing system,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Chapter 2 Computer-System Structures ( 1.5 hours , Lab 0 hour)

浅谈美育实践活动: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浅谈美育实践活动: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基于学习《中外名歌赏析与比较》课程的体会 内容摘要:美育,通常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活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使一个人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美育修养是作为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如今美育实践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问题,必须集家庭、学校、社会之力,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美育体系,让美育实践真正起到培养理想的、完美的、和谐发展的人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实践完美人格误区展望 在大一下的一个学期里,笔者参加了《中外名歌赏析与比较》课程的学习,了解到许多关于的音乐艺术欣赏的知识,领略到了歌剧的独特魅力,并且在老师的讲解下比较了歌剧《图兰朵》不同版本之间处理手法、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上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基于亲身的感受,对于美育实践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将自己对于美育实践活动浅薄的认识梳理、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美育的重要地位 美育,通常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如果从1912年民国政府把“美育”写入《教育宗旨令》1算起,中国教育中的美育实践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笔者参加的《中外名歌赏析与比较》的课程,算起来就是美育实践的一种形式。前半部分张宁老师通过向我们介绍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形式,让我们的耳朵丰富、敏感起来,培养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感悟。同学们先用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来体会一首音乐作品“好听”与否,然后在老师对于作品的背景、作者、演绎者、情感内涵等角度的深度剖析之下,来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理解,从而懂得应该怎样鉴赏美。这就是美育的最朴素的形式。 “美育”源于西方,最早出现在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2)一书中。《美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在理论的层面上阐释了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成为了“第一部美育宣言书”。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会进行了对比:在古希 1王学珍,张万仓. 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 1861-1948).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99. 2审美教育书简.百度百科.2013-0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