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水杨酸钠合成实验
药合实验2讲义

《药物合成》实验2讲义实验一 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了解药物成盐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2. 掌握对氨基水杨酸钠合成的反应原理二、实验原理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带咸。
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中。
本品是抗结核病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合用治疗各类型结核病,但不做首选药物应用。
特点是结核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速度较慢。
抑菌机制是与结核杆菌叶酸的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结核菌的叶酸合成受阻。
酚是弱酸性化合物,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故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成盐,而羧基酸性较强,可与碳酸氢钠成盐。
OH NH 2COOH NaHCO 3OHNH2COONa三、实验步骤在附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水浴锅的100ml 四口瓶中加入碳酸氢钠6.5g ,水20ml ,亚硫酸氢钠0.04g ,水浴温度控制在40℃,向反应瓶中加入对氨基水杨酸11g ,加料速度以不溢出为宜。
加料完毕,装上温度计逐渐升温使二氧化碳放出,内温升至55℃,如对氨基水杨酸未全部溶解,可提高至60℃,加入适量活性炭脱色,以对氨基水杨酸或碳酸氢钠调节反应液pH9,搅拌15min ,趁热过滤,滤液冷至0℃,析出钠盐结晶,放置使析晶完全,抽滤,以10ml 乙醇分两次洗涤。
得白色结晶,45~50℃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四、注释对氨基水杨酸水溶液不稳定,易脱羧,在还原剂保护下,于温和条件中制成钠盐,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五、思考题1. 本实验中为何加亚硫酸钠?2. 本实验中的碳酸氢钠能否改为氢氧化钠?3. 试比较对氨基水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稳定性。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 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 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醋氨酚,也称扑热息痛,它是—种白色、无臭单斜行结晶。
味微苦,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易溶于热水。
对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4.席夫碱3红外图谱
5.席夫碱3紫外图谱
1.4 乙二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席夫碱(席夫碱4)
1.合成工艺
COOH OH NH2
CH OHC CHO CH OH COOH
N N
OH COOH
对氨基水杨酸熔点 156℃,乙二醛熔点 15℃; 产物熔 点为 140℃。初步判断生成新化合物。
2.席夫碱4红外光谱
•
•
研究内容
•
将对氨基水杨酸分别与四种不同的醛 (对苯二甲醛,戊二醛,对氰基苯甲醛, 乙二醛)进行反应合成水杨酸类席夫碱化 合物。并探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 熔点测定、紫外吸收法、 红外光谱法对其 进行结构表征。
1.1 对苯二甲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席夫碱(席夫碱1)
1. 合成路线
NH2 CHO CH N COOH
结论
本文以水浴加热回流方式进行合成反应。实验得出: (1)对氨基水杨酸和对苯二甲醛合成席夫碱1,最适宜工艺条件 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 50℃,产率93.9%。 (2)对氨基水杨酸和戊二醛合成席夫碱2,最适宜工艺条件为, 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 50℃,产率 46.8%。 (3)对氨基水杨酸和对氰基苯甲醛合成席夫碱3,最适宜工艺条 件为,反应时间4.5 h,反应温度40℃,产率98.62%。 (4)对氨基水杨酸和乙二醛反应,生成席夫碱4,产率 8.17%。 对粗产物通过重结晶的方式进行提纯。最后通过熔点测定、紫外 吸收法、 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为对应的席夫碱 产物。
3.席夫碱2紫外图谱
1.3 对氰基苯甲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席夫碱(席夫碱3)
1.合成路线
CHO
NH2
CH
N
COOH
OH
OH COOH CN CN
对氨基水杨酸钠

对氨基水杨酸钠Dui’anji ShuiyangsuannaSodium Aminosalicylate书页号:2005年版二部-174[增订]【检查】有关物质避光操作。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7m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A。
另取间氨基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2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B。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检测波长为280nm测定,理论板数按对氨基水杨酸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氨基水杨酸钠峰与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对照溶液A 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对氨基水杨酸钠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25%。
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A与对照品溶液B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5倍。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间氨基酚峰保留时间一致的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其含量不得过0.25%,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A主峰面积的1/10(0.1%),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A主峰面积(1.0%)。
[删去]【检查】间氨基酚取本品,研细,称取3.0g,置50ml烧杯中,加用熔融氯化钙脱水的乙醚25ml,用玻璃棒搅拌1 分钟,注意将乙醚溶液滤入分液漏斗中,不溶物再用脱水的乙醚提取2次,每次25ml,乙醚液滤入同一分液漏斗中,加水10ml与甲基橙指示液1 滴,振摇后,用盐酸滴定液(0.02mol/L) 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盐酸滴定液(0.02mol/L) 不得过0.30ml。
[修订]按干燥品计算,含C7H6NNaO3应为98.0%~101.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氢二钠-0.05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400:400:200:1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
对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实验结果

对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实验结果引言氨基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对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实验结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实验目的了解氨基水杨酸的合成方法并掌握其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氨基水杨酸(Salicylic acid)的合成反应主要通过水杨酸(Salicylic acid)的酯化反应得到。
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下:1.首先,将水杨酸与适量的醋酐加入反应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2.在冷却条件下,缓慢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并进行搅拌以促进反应进行;3.反应接近尾声时,加入适量的冷水,将反应溶液中的硫酸、醋酐和醋酸以及其他杂质进行混合沉淀;4.将沉淀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进行分离,得到粗品;5.粗品可以通过次级结晶进行纯化,得到氨基水杨酸。
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试剂及设备,并进行消毒、清洁;2.将水杨酸称取适量放入反应瓶中;3.加入适量的醋酐,并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4.将反应瓶放入冷却装置中,并开始进行搅拌;5.慢慢加入浓硫酸,控制反应的速率,以免产生过多的副产物;6.反应接近尾声时,加入适量的冷水,调节溶液的pH值;7.将反应溶液进行过滤或离心,得到粗品;8.使用次级结晶方法纯化粗品,得到纯净的氨基水杨酸。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实验,可以得到纯净的氨基水杨酸。
通过实验操作能够熟悉氨基水杨酸的合成方法,并且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实验操作按照预定步骤进行,未出现异常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2.反应溶液的混合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反应速率,避免产生过多的副产物;3.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酯化反应成功合成了氨基水杨酸。
实验操作符合预期,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熟悉了氨基水杨酸的合成方法,并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结束语氨基水杨酸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实验结果

对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实验结果一、实验背景氨基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消炎等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杨酸和对氨基苯酚的缩合反应,合成出氨基水杨酸。
二、实验原理氨基水杨酸的合成反应式为:其中,R为苯环。
该反应是通过对水杨酸和对氨基苯酚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的。
首先,将水杨酸与NaOH溶液混合,在加入过量的HCl后,产生了沉淀的白色结晶物——水杨酸。
然后将其与过量的对氨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黄色结晶物——氨基水杨酸。
三、实验步骤1.制备水杨酸:取一定量的水杨酸粉末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过量的HCl溶液直至出现白色沉淀。
将沉淀用冷水洗净并过滤干净。
2.制备氨基水杨酸:将水杨酸与对氨基苯酚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再滴加过量的HCl溶液至pH=2左右。
然后将反应物在水浴中加热1小时,过滤并用冷水洗净产物。
3.干燥产物:将产物放在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所得到的氨基水杨酸为黄色结晶体,产率为90%。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得产物的主要吸收峰出现在3200-3400cm-1和1650-1680cm-1处,分别对应着N-H键和C=O键。
同时,在2700-2900cm-1处还有一个弱吸收峰,对应着C-H键。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出氨基水杨酸。
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比例,以保证产率和纯度。
此外,在红外光谱分析方面,可以从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重视对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以确定所得产物的结构和纯度。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水杨酸和对氨基苯酚进行缩合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氨基水杨酸。
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出氨基水杨酸,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比例,以保证产率和纯度。
同时,在红外光谱分析方面需要重视对产物的分析,以确定所得产物的结构和纯度。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分析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分析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Salicylate)作为一种醇和酸混合物,在药物、食品及其他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综述氨基水杨酸钠的性质、合成原理以及结构分析。
一、氨基水杨酸钠的性质氨基水杨酸钠是一种醇和酸混合物,其分子式为C7H5NaO3,分子量为158.09 g/mol。
它的形状是白色的结晶粉末,无异味,具有苦味,析水性和溶解性良好。
它与水及醇可充分溶解,有利于体内吸收,但不能溶于乙醇和乙醚中。
二、合成原理氨基水杨酸钠可以通过硫酸氨基酸的反应来进行合成,所需的原料包括硫酸钠、氨基酸和硫酸氢钠。
首先,将氨基酸溶于硫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硫酸氢钠,产物为氨基水杨酸钠。
其化学方程式如下:H2N-CO2H + Na2SO3 + NaHSO3 H2N-CO2Na + Na2SO4 + H2O三、结构分析氨基水杨酸钠分子内部具有三层结构,包括一个氨基酸羟基和一个卤素离子。
氨基酸羟基部分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双键相连,形成一个稳定的羟基框架。
在氨基酸羟基的基底,还有一个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着一个氨基基团。
卤素离子部分则由一个氢原子、一个钠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钠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之间形成一个正离子,而其他两个氧原子则形成一个负离子。
总之,氨基水杨酸钠的结构由一个氨基酸羟基部分和一个卤素离子部分构成,这些元素之间通过各种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分子结构。
四、总结氨基水杨酸钠是一种醇和酸混合物,它主要用于药物、食品和其他行业。
它的分子式为C7H5NaO3,分子量为158.09 g/mol。
它具有无异味、苦味、良好的析水性和溶解性,易于吸收。
氨基水杨酸钠可以通过一种硫酸氨基酸反应来合成。
它的结构由一个氨基酸羟基部分和一个卤素离子部分构成,这些元素之间通过各种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分子结构。
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生产工艺与质量研究

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生产工艺与质量研究作者:范友宏陆怡雯魏杰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改进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生产工艺,确保效期内产品质量。
方法:工艺中加入预胶化淀粉制粒,提高可压性;包衣时增加包衣隔离层后再包肠溶衣。
结果:片芯质量得到提高,肠溶包衣片释放度符合质量标准。
结论:所建立的新工艺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的生产。
关键词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预胶化淀粉隔离层释放度中图分类号:R9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7-0047-04对氨基水杨酸钠是二线抗结核药物,用于治疗结核分支杆菌所致的肺及肺外结核病。
临床上常与磷霉素和异烟肼合用,能延缓结核分枝杆菌对前两者耐药性的产生[1]。
由于对氨基水杨酸钠对胃刺激较大,一般都制成肠溶衣片,国内也曾有制成对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的相关报道,但也仅仅处于研发阶段[2];另有一些文献就对氨基水杨酸钠不稳定性、贮存期变色等现象进行了探讨[3-4]。
国外文献[5]中也提到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衣的包衣工艺、使用的包衣液处方等,但其主要针对颗粒剂型。
本公司采用包肠溶衣后再包糖衣,原生产工艺存在缺陷:片芯硬度不足,包衣时常发生破边,裂片现象;成品在有效期内会发生释放度酸液2 h裂解、崩解或软化现象,导致产品效期内不合格。
本研究旨在改进片芯和肠溶包衣工艺,确保效期内产品质量。
1 材料与设备1.1 材料对氨基水杨酸钠原料(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糊精、淀粉(嘉兴市白浪淀粉制品有限公司);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HGW7591118)和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HER5681602、HER5681566)(上海浦力膜制剂辅料有限公司);95%乙醇(太仓新太酒精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LM-50搅拌制粒机(瑞安市林敏机械制造厂);FL-5沸腾制粒机(上海华发制药机械成套发展有限公司);ZP-19冲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BGB-10F高效包衣机(浙江小伦制药机器有限公司);YPD-300C型硬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CJY-300B片剂脆碎度监测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LB-812A型崩解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ZRS-8G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分析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分析
氨基水杨酸钠(Sodiumsalicylate)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发烧和疼痛的抗炎药物,它结构由一个氨基基团、一个水杨酸基团和一个钠原子组成。
由于它在引发肠胃不适时被拉贝宁和其他抗炎药物所取代,因此缓解和治疗发烧的作用也逐渐减弱。
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是一个环形结构,包括一个氨基基团和一个羧基基团,它们之间通过一个碳原子键连接在一起。
结构中心位于氨基基团和羧基基团之间的桥联键上。
在其环状结构中,氨基基团上有三个氢原子,而羧基基团上有三个羧基氢原子,以及一个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钠原子组成的离子。
氨基水杨酸钠有着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辅助疗法。
它的活性物质是水杨酸,它可以参与脂质形成、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抑制酶的活性。
因此,它可以用于抑制炎症、改善抗菌剂的作用、抑制免疫性抗原作用和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缓解发烧、肌肉痛、咳嗽和哮喘等症状。
此外,氨基水杨酸钠可以抑制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分解,并能促进激素、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
因此,它可以有效提高肝脏、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健康,缩短病程,改善过敏性症状。
总而言之,氨基水杨酸钠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结构简单、性质稳定,而且有着广泛的抗炎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过敏性症状和发烧等症状。
它的结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它的活性物质,以及它在治疗发烧疼痛等症状中发挥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四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P-Aminosalicylate )稳定性实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加强对实验中防止药物氧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 )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尤适用于肠结核、骨结核及渗出性肺结核的治疗。
对氨基水杨酸钠化学结构式为:
.NH 2
COONa
OH 2H 2O
对氨基水杨酸钠为白色或银灰色结晶性粉末,mp.142~145℃,难溶于水及氯仿,溶于乙醇及乙醚,几乎不溶于苯。
对氨基水杨酸钠盐水溶液很不稳定,易被氧化,遇光热颜 色渐变深。
在铜离子存在下,加速氧化。
如有抗氧剂或金属络合剂存在,可有效地防止氧化。
用光电比色计测定透光率(T )可看出其变化程度。
反应如下:
NH 2
OH CO 2
NH 2
OH
[O]
O HO H 2N O OH NH 2
[O]
O HO HO O OH OH
三、实验方法
取5支试管,编号,各加入0.025 % PAS-Na溶液10 mL。
除1号试管外,各试管分别加入双氧水(10 mL ~50 mL)12滴。
在3号试管中加入Na2S2O5试液(10 g ~ 30 mL)20滴。
在4、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Cu2+试液(2 mg ~ 10 mL)6滴。
在5号试管加入EDTA试液(10 mg ~ 10 mL)20滴。
各试管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一致。
将所有试管同时置入80~90℃水浴中,记录置入时间,维持此温度,间隔30 min取样,放置至室温,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440 nm处测定各样品的透光率。
思考题:
1. 药物被氧化着色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采取措施防止药物氧化?
2. PAS-Na氧化后生成何物?写出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