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期末复习资料

数据库期末复习资料
数据库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5、概念模型的描述

6、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数据独立性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

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__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4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__.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 E-R 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5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①。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②。由计算机硬件、DBMS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③.

① A .文件的集合 B .数据的集合

C .命令的集合

D .程序的集合

② A .命令系统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库系统

D .操作系统

③ A .文件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软件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6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 .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大,易移植;统一管理和控制

B .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C .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互换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D .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7 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 .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8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结构化的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结构

9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10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 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11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12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 .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3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__。

A.数据库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B .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

C .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无联系,记录之间存在联系

D .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14 数据库技术采用分级方法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①A .数据规范性 B .逻辑独立性

C .管理规范性

D .数据的共享

②A .数据独立性 B .物理独立性

C .逻辑独立性

D .管理规范性

15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S 包括DB 和DBMS B . DBMS 包括DB 和DBS

C . DB 包括DBS 和DBMS

D . DBS 就是DB ,也就是DBMS

16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__.

A .数据存储量太大

B . 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 .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 .数据冗余

17.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

A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 .一组硬件

C .一组系统软件

D .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18 对于数据库系统,负责定义数据库内容,决定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及安全授权等工作的是__.

A.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B .终端用户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人员

19.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称为.

A.数据描述语言 B .数据库子语言 C. 数据操纵语言 D .数据结构语言

20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这类功能称为

A .数据定义功能

B .数据管理功能

C .数据操纵功能

D .数据控制功能

21 从软件的角度考虑,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

A .操作系统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定义语言

D .数据操纵语言

22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

A .外模式

B .内模式

C .存储模式

D .模式

23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 .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取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24 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用三级模式来描述数据库,其中①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是应用程序可见到的数据描述,②是对数据整体的③的描述,而④描述了数据的⑤ .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摸式

D .逻辑结构

E .层次结构

F .物理结构

25 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改变会引起内模式的改变.为使数据库的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必须改变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这样,使得数据库具有__。

A .数据独立性

B .逻辑独立性

C .物理独立性

D .操作独立性

26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 .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B .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C .实体、属性和联系

D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27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划分原则是__。

A .记录长度

B .文件的大小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D .数据之间的联系

28 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__.

A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父结点

B .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

c .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父结点

D .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29 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但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不同的数据模型。在常用的数据模型中,不包括__.

A .网状模型

B .链状模型

C .层次模型

D .关系模型

30 除了面向对象数据库外,还有以下3 种数据库.

( 1 )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只有一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①数据库.

( 2 )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也有多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②数据库。

( 3 )不预先定义固定的数据结构,而是以“表”结构来表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③数据库.

A .关系型

B .集中型

C .网状型

D . 层次型

31 关系数据模型__。

A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 : 1 联系

B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l : n 联系

C .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 : n 联系

D .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

32、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像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33、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 )。

A. 层次数据模型

B. 网状数据模型

C. 关系数据模型

D.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二、填空题

1.从数据管理的历史来看,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

数据库管理三个阶段。

2.一般地讲,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数据模型的是关系的,就说该模型是关系模型。

3.在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最普遍认可的逻辑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几种。目前数据库用得最普遍的模型是关系模型。

三、简答题

1、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

数据结构化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恢复)

2、关系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关系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数据操纵、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优点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第二部分关系数据库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__.

A .能惟一决定关系的字段

B .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 .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 . 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2、在关系R ( R NO , RN , S NO )和S ( S NO , SN , SD )中, R 的主码是R NO , S 的主码是S NO,则S#在R 中称为__.

A .外码

B .候选码

C .主码

D .超码

3、关系代数的5 个基本运算是__。

A .并、差、选择、投影和自然联接

B .并、差、交、选择和投影

C.并、差、交、选择和笛卡儿积 D .并、差、选择、投影和笛卡儿积

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 .排序、索引、统计

B .选择、投影、联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 .显示、打印、制表

5、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6.等值联接和自然联接相比较,正确的是__.

A .等值联接和自然联接的结果完全相同

B .等值联接的属性个数大于自然联接的属性个数

C .等值联接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自然联接的属性个数

D .等值联接和自然联接的联接条件相同

7.参加差运算的两个关系__。

A .属性个数可以不相同

B .属性个数必须相同

C .一个关系包含另一个关系的属性

D .属性名必须相同

8. 有两个关系R ( A , B ,C)和S ( B , C,D)则R S 结果的属性个数是

A . 3

B . 2 C.1 D.不一定

9. 有两个关系R ( A , B , C )和S ( B , C,D),则R S 结果的属性个数是__。

A . 3

B . 4

C . 5

D . 6

10 有两个关系R 和S , 分别包含15 个和10 个元组, 则在R S , R - S . R S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__

A . 15 , 5 , 10

B . 18 , 7 , 7

C . 21 , 11 , 4

D . 25 , 15 , 0

11、两个关系在没有公共属性时,其自然联接操作表现为__。

A .结果为空关系

B .笛卡儿积操作

C .等值联接操作

D .无意义的操作

12、在n 元关系R 中,公式3>’4’(R)表示__.

A .从R 中选择值为3 的分量(或属性)大于第4 个分量值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B .从R 中选择第3 个分量的值大于第4 个分量值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C .从R 中选择第3 个分量的值大于4 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D .从R 中选择第3 个分量大于4 个元组组成的关系

13、关系R 和关系S 只有一个公共属性,T1是R 与S 等值联接的结果,T2 是R 和S 自然联接的结果,则__。

A . T1 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

B . T1 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

C . T1 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

D . T1 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

14、对关系R 进行投影运算后,得到关系S,则

A .关系R 的元组数等于关系S 的元组数

B .关系R 的元组数小于或等于关系S 的元组数

C .关系R 的元组数大于或等于关系S 的元组数

D .关系R 的元组数大于关系S 的元组数

15、有属性A, B , C , D ,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__.

A . R ( A )

B . R ( A , B ,

C ,

D )

C . R ( A×B×C×

D ) D . R ( A , B )

16、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

A .投影

B .选择

C .笛卡儿积

D .除

17、关系表A有p1个属性t1个元组;关系表B有p2个属性t2个元组。则A与B的笛卡尔积A×B分别有( ) 属性和元组。

A. p1+p2、t1×t2

B. t1×t2、p1+p2

C. p1+p2、t1+t2

D. p1×p2、t1×t2

18、下面关于关系的叙述,( )是不正确的。

A.直观上说,关系就是二维表B.二维表的任何两列不能全同

C.二维表的任何两行可以全同D.二维表允许有些分量取空值

19、在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

A. 由一个或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 由一个属性组成

C. 不能由全部属性组成

D. 可由一个或多个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

三、简答题

1、关系的实体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A不能取空值。

2、关系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 上的值必须为:

或者取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四、填空题

1、设一个关系模式为R(A,B,C),对应关系内容为

R={{1,10,50},{2,10,60},{3,20,72},{4,30,60}},则ΠB(δc<70(R))的运算结果中包含有_2元组,每个元组包含有__1__分量。

2、设D1,D2,D3的域的基数分别为2,3,4,则D1×D2×D3的元组数为24,每个元组

有 3 分量。

第三部分SQL语言

主要内容:

1、SQL语言的基本功能

2、基本表、视图的概念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SQL 语言是的语言,易学习.

A .过程化

B .非过程化

C .格式化

D .导航式

2 SQL 语言是语言.

A .层次数据库

B .网络数据库

C .关系数据库

D .非数据库

3 SQL 语言具有的功能.

A .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 .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 .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4 SQL 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 和。

A . 提示式SQL

B .多用户SQL

C .嵌入式SQL

D . 解释式SQL

6 在SQL 的查询语句中,对应关系代数中“投影”运算的语句是

A . WHERE

B . FROM

C . SELETE

D . HA VING

7 在SQL 语言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是_.

A . SELECT

B . INSERT

C . UPDATE

D . DELETE

8 在SQL 的SELECT 语句中,与关系代数中“选择”运算对应的命令动词是_

A . SELECT

B . FROM

C . WHERE

D . ORDER BY

9 SELECT 语句执行结果是.

A .数据项

B .元组

C .表(关系)

D .数据库

10 在SQL 语句中,对输出结果排序的语句是_

A . GROUP BY

B .ORDER BY

C . WHERE

D . HA VING

11 . 在SELECT 语句中,需对分组情况满足的条件进行判断时,应使用

A . WHERE

B . GROUP BY

C . ORDER BY

D . HA VING

12 在SELETE 语句中使用*表示_。

A .选择任何属性

B ,选择全部属性

C .选择全部元组

D .选择主码

13 在SELECT 语句中,使用MAX (列名)时,该“列名”应该

A .必须是数值型

B .必须是字符型

C . 必须是数值型或字符型

D . 不限制数据类型

15 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建立的是_.

A .数据库

B .表

C .视图

D .索引

16 下列SQL 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_.

A . ALTER

B . CREATE

C . UPDA TE

D . INSERT

17 在SQL 中使用UPDA TE 语句对表中数据进行修改时,应使用的语句是_.

A . WHERE

B . FROM

C . VALUES

D . SET

18 在SQL 中,谓词“EXISTS ”的含义是.

A .全称量词

B .存在量词

C .自然联接

D .等值联接

19 SQL 中,与“NOT IN ”等价的操作符是_.

A .=SOME

B . <> SOME

C .=ALL

D . <> ALL

20 视图建立后,在数据字典中存放的是

A .查询语句

B .组成视图的表的内容

C .视图的定义

D .产生视图的表的定义

第21~24 题基于这样三个表,即学生表S 、课程表C 和学生选课表SC ,它们的结构如

S (S NO,SN , SEX ,AGE , DEPT )

C (CNO , CN )

SC ( S NO,C NO,GRADE )

其中,S NO为学号,SN 为姓名,SEX 为性别,AGE 为年龄,DEPT 为系别,CNO为课程

21 检索所有比“王华”年龄大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正确的SELECT 语句是

A .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SELECT AGE FROM S WHERE SN=’王华’)

B .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SN=’王华’

C .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SELECT AGE WHERE SN=’王华’)

D . 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

E AGE>王华.AGE

22 检索选修课程“C2 ”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学号。正确的SELECT 语句是。

A .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C2’AND GRADE >=(SELECT GRADE FROM SC WHERE CNO=’C2’)

B . SELECT SNO FROM S

C WHERE CNO=’C2’AN

D GRAD

E IN (SELECT GRADE FROM SC WHERE CNO=’C2’)

C .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C2’AN

D GRAD

E NOT IN (SELECT GRADE FROM SC WHERE CNO=’C2’)

D . SELECT SNO FROM SC WHER

E CNO=’C2’AND GRADE >=ALL(SELECT GRADE FROM SC WHERE CNO=’C2’)

23 检索学生姓名及其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正确的SELECT 语句是

A . SELECT S.SN,https://www.360docs.net/doc/c0794452.html,O,SC.GRADE FROM S WHERE S.SNO=SC.SNO

B . SELECT S.SN,https://www.360docs.net/doc/c0794452.html,O,SC.GRADE FROM S

C WHERE S.SNO=SC.GRADE

C . SELECT S.SN,https://www.360docs.net/doc/c0794452.html,O,SC.GRADE FROM S,SC WHERE S.SNO=SC.SNO

D . SELECT S.SN,https://www.360docs.net/doc/c0794452.html,O,SC.GRAD

E FROM S,SC

24 检索选修4 门以上课程的学生总成绩(不统计不及格的课程),并要求按总成续的降序排列出来。正确的SELECT 语句是。

A . SELECT SNO,SUM(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60 GROUP BY SNO ORDER BY 2 DESC HA VING COUNT(*)>=4

A . SELECT SNO,SUM(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60 GROUP BY SNO HA VING COUNT(*)>=4 ORDER BY 2 DESC

A . SELECT SNO,SUM(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60 HA VING COUNT(*)>=4 GROUP BY SNO ORDER BY 2 DESC

A . SELECT SNO,SUM(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60 ORDER BY 2 DESC GROUP BY SNO HA VING COUNT(*)>=4

25 假定学生关系是S ( SNO,SNAME , SEX , AGE ) ,课程关系是C ( CNO,CNAME , TEACHER ) ,学生选课关系是SC ( S NO , CNO,GRADE )。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

A . S

B . S

C , C C . S , SC

D . S , C , SC

27 若有如下SQL 语句创建一个表student :

CREATE TABLE student

(NO CHAR(4) NOT NULL,

NAME CHAR(8) NOT NULL,

SEX CHAR(2),

AGE INT

)

可以插入到student 表中的是。

A . ( ' 1031 , ’曾华’,男,23 )

B . ( ‘1031’, ’曾华‘, NULL , NULL )

C . ( NULL , ’曾华’, ’男’, 23 )

D . ( ' 1031’, NULL , ’男’, 23 )

28、一般说来,( ) 完全可以像一个基本表那样进行更新。

A. 由多个基本表导出的视图

B. 在定义视图的语句中带有集函数的视图

C. 在定义视图的语句中带有DISTINCT关键词的视图

D. 行列子集视图

29、查询姓“张”的学生的详细信息的SQL语句是( )。

A.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

B. SELECT * FROM STUDEN T WHERE SNAME =‘张%’

C.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_’

D.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 ‘张_’

30、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 ),而不存放视图的(),视图是一个()。

A.定义、对应的数据、虚表B.定义、对应的数据、实表C.对应的数据、定义、实表D.对应的数据、定义、虚表

31、以下( )事件不会引起数据库触发器触发。

A. 在表中插入记录行

B. 修改记录行

C. 删除记录行

D. 创建一个表

第四部分数据库安全性

主要内容:

1、数据库安全的两种存取控制方法(DAC和MAC)

2、SQL中的授权和回收(GRANT和REVOKE)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__.

A .安全性

B .可移植性

C ,完整性

D .并发控制

2 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数据的

A .安全性

B .完整性

C .并发控制

D .恢复

3 数据库的__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A .安全性

B .完整性

C .并发控制

D .恢复

4、下列SQL 语句中,能够实现“收回用户U4 对学生表(STUD )中学号(XH)的修改权”这一功能的是__。

A . REVOKE UPDATE (XH)ON TABLE FROM U4

B . REVOKE UPDATE (XH )ON TABLE FROM PUBLIC

C . REVOKE UPDATE (XH )ON STU

D FROM U4

D . REVOK

E UPDATE (XH )ON STUD FF0M PUBLIC

5、将查询SC 表的权限授予用户U1,并允许该用户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实现此功能的SQL 语句是__。

A . GRANT SELECT TO SC ON Ul WITH PUBIJIC

B . GRANT SELECT ON S

C TO U1 WITH PUBLIC

C . GRANT SELECT TO SC ON Ul WITH GRANT OPTION

D . GRANT SEIECT ON SC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6、用于实现数据存取安全性的SQL 语句是

A . CREATE TABLE

B . COMMIT

C . GRANT 和REVOKE

D . ROLLBACK

7、在数据库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称为

A .命令

B .授权

C .定义

D ,审计

8、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

A .可靠性

B .一致性

C .完整性

D .安全性

三、简答题

1、存取控制机制包括哪两部分?

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登记到数据字典中

合法权限检查

2、自主存取控制

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拥有不同的存取权限。

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对象也有不同的权限。

用户可以将其拥有的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3、强制存取控制

每一个数据库对象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被授予某一等级的许可证级别。对任意一个对象,只有具有合法许可证的用户才可以存取。

第五部分数据库完整性

主要内容:

1、三类完整性的定义

2、触发器的作用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如果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SC表上建立了参照完整性约束: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

则()操作可能会违背该约束。

A.在Student表上增加一行记录B.在Course表上增加一行记录

C.在SC表上删除一行记录D.在SC表上增加一行记录

2. 如果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SC表上建立了参照完整性约束: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

则()操作可能会违背该完整性约束。

A.在Student表上增加一行记录B.在Course表上增加一行记录

C.在SC表上删除一行记录D.更新SC表上的记录

3. 如果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SC表上建立了参照完整性约束: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

则()操作不可能会违背该约束。

A.更新SC表中的选课记录B.更新Course表中的课程记录

C.在Student表上增加一个学生的记录D.删除SC表中的一条选课记录

4.下面()属于数据库完整性控制。

A.禁止未经授权的用户登录数据库B.开启审计功能

C.不允许学生的考试成绩小于0分D.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

5.下面()一定不属于数据库完整性控制。

A.在SC表上建立一个触发器

B.给数据表的某一列建立一个默认值

C.规定Student表中学生的性别只能取“男”,“女”

D.将数据库中易改变的数据和不易改变的数据分开存放

6-10题Student、SC、Course表中已有数据如下:

7.若在SC表上建立外码: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则下面能够正常执行的选项是()

A.删除Student表中学号为1234501的基本信息

B.将Course表中的课程号C01修改为C100

C.在SC表上删除所有课程号为C01的选课记录

D.在SC表上插入一行选课记录:学号为1234502,课程号为C02,成绩80 8.若在SC表上建立外码: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则下面能够正常执行的选项是()

A.删除Student表中学号为1234501的基本信息

B.将Course表中的课程号C01修改为C100

C.修改SC表上第二行选课记录,使得课程号由C02变为C20

D.修改SC表上第一行选课记录,使得课程号C01变为C11

9. .若在SC表上建立外码: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则下面不能正常执行的选项是()

A.在Student表中插入一个新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号1234510,姓名ddd,系别CS,性别女,年龄21)

B.将Course表中的课程号C12修改为C13

C.删除SC表上第二行选课记录。

D.将Course表中的课程号C01修改为C15

10. 若在SC表上建立外码: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NO Action,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NO Action,

则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在Student表中删除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号1234501,姓名aaa,系别CS,性别男,年龄21),则SC表中第一行、第二行选课记录均被删除;

B.将Course表中的课程号C12修改为C13

C.删除SC表上第二行选课记录。

D.将Course表中的课程号C01修改为C15

第六部分关系数据理论及数据库设计

主要内容:

1、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2、函数依赖及三种函数依赖的定义:完全、部分、传递

3、范式及1NF/2NF/3NF/BCNF的判定

4、模式分解

5、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6、概念设计(E-R图)

7、逻辑模型(E-R图转换为逻辑模型的方法)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数据库需求分析时,数据字典的含义是__.

A .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属性和文件的名称集合

B .数据库中所涉及到字母、字符及汉字的集合

C .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

D .数据库中所涉及的数据流、数据项和文件等描述的集合

2 下列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是__。

A .分析用户活动

B .建立E-R图

C .建立数据字典

D .建立数据流图

3 数据流图是在数据库__阶段完成的.

A .逻辑设计

B .物理设计

C .需求分析

D .概念设计

5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 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6 概念模型独立于__。

A . E-R 模型

B .硬件设备和DBMS

C .操作系统和DBMS

D . DBMS

7 E-R 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概念模型

B .逻辑模型

C .结构模型

D .物理模型

8 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__.

A.形象模型 B .物理模型

C. 逻辑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9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E-R 图和说明书

B .创建数据库说明

C .建立数据流图

D .把数据送入数据库

10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____的任务。

A .需求分析阶段

B .概念设计阶段

C. 逻辑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11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 图中,用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属性在E-R 图中用表示。

A .矩形

B .四边形

C .菱形

D .椭圆形

12 从E - R 模型向关系模式转换时,一个m : n 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__。

A . m 端实体的码

B . n 端实体的码

C . m 端实体码与n 端实体码的组合

D .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13 当局部E-R 图合并成全局E-R 图时可能出现冲突,不属于合并冲突的是__.

A .属性冲突

B .语法冲突

C .结构冲突

D .命名冲突

14 E-R 图中的联系可以与实体有关.

A . 0 个

B . 1 个

C . l 个或多个

D .多个

15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 : n , 则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

A .需要

B .不需要

C .可有可无

D .合井两个实体

16 数据流图(DFD )是用于描述结构化方法中__阶段的工具.

A .可行性分析

B .详细设计

C .需求分析

D .程序编码

17 从E-R 图导出关系模式时,如果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 : 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 .将m 方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 方的属性中

B .将n 方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 方的属性中

C .在m 方属性和n 方的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D .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 方和n 方的码

18 若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 : m ,则实现1 : m 联系的方法是.

A .在“m ”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加入“l ”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

B .将“m ”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加入到“1”端的关系中

C .在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

D .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19 下列属于数据库物理设计工作的是__

A .将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式

B .选择存取路径

C . 建立数据流图

D .收集和分析用户活动

20 下面不属于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应考虑的问题是__。

A .存取方法的选择

B .索引与入口设计

C .与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有关的问题

D .用户子模式设计

21 下列不属于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应考虑的问题是__。

A .概念模式

B .存取方法

C .处理要求

D . DBMS 特性

22 下列不属于概念结构设计时常用的数据抽象方法的是__.

A .合并

B .聚集

C .概括

D .分类

23 下列关于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

A .只要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就标志着数据库设计工作的结束

B .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维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C .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发现错误,修改错误

D .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开始

24 E-R 图是表示概念模型的有效工具之一,E - R 图中的”菱形框”表示的是__.

A .联系

B . 实体

C .实体的属性

D .联系的属性

25 要将m:n的两个实体的E-R 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可以转换为__关系模式.

A .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26、.数据库设计中,( )不参加需求分析工作。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数据库设计人员D.用户

27、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工作离不开用户的参与。

A.设计数据库模式B.设计数据库外模式

C.设计数据库内模式D.进行需求分析

28、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部门到职员的联系类型是( )。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29、在关系数据库中,从关系规范化的意义看,如果关系R中的非主属性对码有传递函数依赖,那么R至多是( )

A.1NF

B.2NF

C.3NF

D.BCNF

30、设有关系W(I,J,K,X,Y),且有函数依赖集合F={I→J,I→K,K→X,X→Y},今若分解关系W为W1(I,J,K)W2(K,X,Y),试确定W1,W2的范式等级( )。

A. W1是1NF,W2是2NF

B. W1是BCNF,W2是1NF

C. W1是BCNF,W2是2NF

D. W1是2NF,W2是2NF

31、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

A. M端实体的关键字

B. N端实体的关键字

C. 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

D. 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二、填空题

1.数据库设计分为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和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最常采用的设计工具是E-R模型。

3.建立局部E-R图;消除各个局部E-R图之间的冲突,建立系统的基设计中本E-R图。这是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要做的事。

4.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中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做的工作。

5.根据关系数据理论将关系模式进行优化,这是数据库设计中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做的工作。

6、在设计局部E-R 图时,由于各个子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应用,而且往往是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所以各个局部E-R 图之间难免有不一致的地方,称为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有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3 类。

7、设有关系为R(A,B,C,D,E,F),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D->E,E->F},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AD-。

8、设有一个关系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C->E},则该关系满足2NF 范式。

三、判断题

1、.E-R图中一个m:n的联系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式,不能与任意一端实体合并。()

2、E-R图中一个1:1的联系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式,不能与任意一端实体合并。()

3、E-R图中一个1:n的联系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式,不能与任意一端实体合并。()

4、.E-R图中一个1:n的联系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式R,则R的主码可以是N端实体的码,也可以是1端实体的码。()

5、.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的时候,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只能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不能跟任何一端实体合并。()

6、.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的时候,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其中任何一个实体的码都可以当作该关系模的码。()

7、.在概念模型设计中,有些事物既可以设计成属性,也可以设计成实体。设计原则是能当作实体的尽量设计成实体。()

8、.在数据库设计中所建立的数据字典就是专门用来存放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就好比我们的Student表用来存放学生信息的一样。()

9、.数据库设计中的数据流图是用户亲自设计出来的。()

10、索引能帮助系统更快地进行查询。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在系统中建立索引。()

四、简答题

10、设有如下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

教师: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

系:系名称、电话

上述实体中存在如下联系:

( l )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

( 2 )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

( 3 )一个系可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系.

试完成如下工作:

( l ) 设计该系统的E-R 图。

( 2 )将该E-R 图转换为等价的关系模式结构.

(2)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

教师(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系名称)

系(系名称,电话)

选修(学号,课程号)

讲授(课程号,教师号)

11、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书,一种书可由多名读者借阅;

?一种书只在一个书库存放,一个书库可存放多种书;

?一个书库有一个管理员,一个管理员只负责一个书库;

?读者信息包括读者编号、姓名、单位等;图书信息包括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书库信息包括书库号、面积等;管理员包括管理员编号、姓名等。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内容:

(1)设计系统的E-R模型;

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标出关系的码。

(2)将设计的E-R

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书库号)

书库(书库号,面积,管理员编号)

管理员(管理员编号,姓名)

借阅(读者编号,书号,借书日期,归还日期)

12、某校教学管理系统需要保存课程、教师、研究生、系所及他们之间的信息。课程的属性包括课程号、课程名、学分等;教师的属性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等;研究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系所的属性包括系所名称、电话等。

?一个系所可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系所;

?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门课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

?每个研究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内容:

(1)设计系统的E-R模型;

(2)将设计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标出关系的码。

五、简答题

1、关系模式的四种异常问题

数据冗余

更新异常

插入异常

删除异常

2、数据库设计的六个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第七部分并发控制及数据库恢复

主要内容:

1、事务的概念及四个特性

2、数据库恢复机制中建立冗余数据的技术(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

3、并发操作带来的三类数据不一致性

4、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重要技术,封锁的概念及封锁的两种类型。

5、可串行化调度的定义

6、两段锁协议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写一个修改到数据库中,与写一个表示这个修改的运行记录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对这两个操作的顺序安排应该是

A .前者先做

B .后者先做

C . 由程序员在程序中作安排

D .哪一个先做由系统决定

2、“年龄在15至30 岁之间”这种约束属于DBMS 的__功能.

A .恢复

B .并发控制

C .完整性

D . 安全性

3、在第一个事务以S 封锁方式读数据A 时,第二个事务对数据A 的读方式会遭到失败的是__.

A .实现X 封锁的读

B . 实现S 封锁的读

C .不加封锁的读

D .实现共享型封锁的读

4、用于实现数据存取安全性的SQL 语句是

A . CREATE TABLE

B . COMMIT

C . GRANT 和REVOKE

D . ROLLBACK

5、在数据库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称为

A .命令

B .授权

C .定义

D ,审计

6、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

A .可靠性

B .一致性

C .完整性

D .安全性

7、是DBMS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A .程序

B .命令

C .事务

D .文件

8、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9、事务是数据库执行的基本工作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执行失败,则已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像整个事务从未有过这些更新,这就保持数据库处于状态。

A .安全性

B .一致性

C .完整性

D .可靠性

10、事务的一致性是指__.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1、事务的隔离性是指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2、事务的持久性是指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3、多用户数据库系统的目标之一是使它的每个用户好像正在使用一个单用户教据库,为此数据库系统必须进行__.

A .安全性控制

B .完整性控制

C .并发控制

D .可靠性控制

14、设有两个事务Tl 、T2 ,其并发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其并发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16、设有两个事务Tl 、T2 ,其并发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17、设有两个事务Tl 、T2 ,其并发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A

18、设Tl 和T2两个事务,它们对数据A 的并发操作如图所示(其中SLOCK A 表示对数据A 上S 锁,UNLOCK A 表示对数据A 解锁,COMMIT 表示提交操作)。对这个并发操作,下面5 个评价中的和两条评价是正确的.

安全培训考试资料

安全培训考试资料 备注:(此岗位操作人员考试复习题;如有答案错误请告知;卷子分ABC卷,80分为及格) 一、判断题 1. 从业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 2. 在易燃易爆区域及要害部位动火后可以补办动火手续。(错) 3. 严禁风管吹扫、高空抛灰等各类人为污染行为是环境保护十禁令之一内容(对) 4. 班组标准化创建虚惊提案中虚惊事件主要有三种(按体验分类):身体上的虚惊事件、精神上的虚惊事件、预想的虚惊事件(对) 5. 测试高压时,必须戴符合安全要求的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错) 6. 停、送能源介质和动力源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程序、规定、要求等(对) 7. 生产设备故障、问题处理完毕后,未及时恢复安全装置及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可暂时生产(错) 8. 氧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是5米(错) 9.新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之一是: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制度(对) 10. 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阻塞(对) 11.一点、二核、三执行、四验是操作确认制(错) 12. 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中黄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错) 13、运转的设备,不准跨越、横跨运转部位传递物件(对) 14、在车间内用天车吊运物体时,可以从人员的头顶通过(错) 15.检查巷道必须有内向外就能行(错) 16.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体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对)。 17. 检修设备时,应该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牌,以提醒人们注意(对) 18. 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对) 19.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职工因事请假一天内由班长批准(错) 20. 一看、二问、三点动、四操作是机动车驾驶确认制(错) 2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本章内容: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本章主要考点:数据、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概念模型、■ ER 图、三种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 Base,简称DB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 ,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幵 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 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2、对于DB DBS DBMS勺关系,下列哪一种描述是正确的(B) A、DB包括DBS DBMS B 、DBS包括DB DBMS C、DBMS包括DBS DB D 、以上都不对 3、概念模型中的术语: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4、目前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数据库定义功能(2)数据存取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 6、实体联系图(E—R图)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 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1或1: n或m:n)。 ▲例:假设教学管理规定: ①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一门课有若干学生选修; ②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一门课只有一个教师讲授; ③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仅有一个成绩。 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学生姓名;教师的属性有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课程的 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要求: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图,要求在图中画出实体的属性并注明联系的类型; 解:根据以上规则画出对于的E—R图如下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书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书1.1 课程设计目的 编写的这个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第一是为了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 实际中去,第二也是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加深自己对C#和SQL的理解。 1.2 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如何利 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高校管理的水平,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课题。各种各样的网上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1.3 需求分析 1.4 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环境。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 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可以用来创建Windows 平台下的Windows 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络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和Office 插件。 2.1 系统功能描述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档案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奖惩管理模块、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帮助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括添加新用户,对已有用户的查询修改,用户密码采用md5加密方法进行加密,以提高用户帐号的安全性。 档案管理模块:对学生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档案的录入,档案的查询,档案的修改,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无需传统的手填表式管理,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 成绩管理模块: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包括成绩的录入,成绩的修改,成绩的查询,方便管理人员适时的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操作,同时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对学生成绩的了解。 奖惩管理模块:对学生的奖惩信息进行记录,修改,查询,让每个人的信息可以及时的体现在档案上,方便以后的查询。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对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及时的修改学生的基本信息,可做到及时

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114道题,每题1分,共11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救钾、钠、镁等金属着火。 B.泡沫灭火器可以用来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柴等引起的火灾。 C.1211灭火器不能用来扑救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引起的火灾。 2、如果家中发生燃气泄漏应() A.立即关闭角阀、开窗、开门通风。B.迅速关掉室内的电灯、电视等电器。 C用明火寻找燃气泄漏处。 3、火灾报警电话是() A.120 B.119 C.122 4、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方法() A.高挂低用 B.低挂高用 C.将绳打结使用 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为() A.红、黄、蓝、绿 B.黄、红、绿、白 C.蓝、红、黄、白 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放射性物质 B.有毒气体 C.有毒液体 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缴纳() A.失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社会保险 8、“一班三检”是指()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C.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9、民用照明电路电压为() A.直流电压220V B.交流电压380V C.交流电压220V 10、下列高层楼房避震方法错误的是() A.迅速躲进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卫生间、储藏室等面积小的开阁内 B.迅速躲进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墙根、墙角等处。 C.迅速乘电梯逃生。 11、在()米及以上的高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A.3 B.2 C.3.5 12、气瓶必须有明显的颜色标志和钢印,氧气瓶的颜色标志为() A.天蓝色 B.深绿色 C.黄色 13、如果有人处于高压电线意外落地的危险区内,()脱离危险区的方法容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A.单足跳 B.并拢双足跳 C.快步跑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或导线失火,如果没有灭火器,可以用水灭火。 B.设暗线,应加绝缘套管 C.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但不能用铁丝代替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 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DELETE FROM表名”表示(从基表中删除所有属性); 2.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的四个特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3.在数据库理论中,用二维表结构表示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4.在数据库系统结构中,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称为(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冗余 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数据库具有完全的数据独立性 6.在关系数据库中,用于关系代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运算); 7.封锁机制主要用于实现(并发控制); 8.转储的冗余包括(日志文件、数据库后背副本) 9.在局部视图设计中,分E-R图之间的冲突包含下列哪一个(A); A.属性冲突 B.实体冲突 C.联系冲突 D.关系冲突 10.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 11.并发控制:把关系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 12.转储方式可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 13.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实现分组查询的子句是(GROUP BY); 14.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返回是(逻辑值真“true”假“false”); 15.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实现“投影”操作的语句是(SELECT); 16.SQL语言提供的功能不包括(A); A.修改表结构 B.删除属性列 C.删除元组 D.授权 17.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G*); 18.下面列出的关于“视图”的条目中,不正确的是(C) A.视图是外模式 B.视图是虚表 C.加快查询语句的执行速度 D.简化查询语句的编写 19.事务定义不正确的说法是(C) A.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 B.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安全生产考试复习资料.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③经费和物资落实;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⑤治理时限和要求;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以下15个方面: (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二)瓦斯超限作业; (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 (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 (七)超层越界开采; (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 (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 (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 (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 (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 (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一)辨识、分级记录;(二)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三)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四)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五)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八)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九)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十)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十一)其他文件、资料。 应急响应程序按照过程可分为接警、确定响应等级、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二○一六年十月

第一章系统简介 第一节研发背景 随着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同。另外,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人们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这样,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更高的问题。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面临着如下新的应用需求和挑战: 档案类型繁多、层出不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管理的档案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所有的档案信息,包括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这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几乎要包容所有的档案实体类型和电子档案类型,并能管理好。同时,还要适当兼容将来可能出现的档案实体类型和电子档案类型。 信息档案化。各行各业的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各种信息系统,但在经过一定的产生和利用后,这些系统中的信息累计得越来越多,这些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的出口却是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按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企业级应用。在较大的集团化行业或单位中,存在着多级单位管理和跨地域单位管理的要求,因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管理某一具体单位的封闭的系统,而应具有跨地域管理全集团、全行业的能力。 开放性应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管理系统,它应是整个信息化平台中的重要应用系统。它需要与几乎所有的信息系统、尤其是业务系统进行一体化联接,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共享。因而,要求档案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数据兼容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为现实工作服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被认为是起到保管过期资料的作用,而被要求深入到各个业务过程中,从信息的产生阶段和现行阶段就介入,以便为现实工作服务。这样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新应用要求和新技术集成。随着档案管理应用需求的不断深入,需要集成进入更多的新技术成果。这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集成新的应用技术。 异构数据海量存储。在档案管理围不断扩大、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不得不面临日益增长的海量档案数据的存储问题,并且这些档案数据是异构的多种类型的。因而,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灵活高效的存储体系结构。 针对上述出现的新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在总结17年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经验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之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了针对

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试题及答案

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一、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仁爱即爱人。安全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把人看作世间最宝贵的。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凡是漠视甚至鄙视人本身的行为,都是一种罪恶,一种对天理、国法、人情的践踏。严是爱,松是害,事故出现害几代。安全是一种尊严,尊严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失去尊严,人活着便无意义。遵纪守法,遵章守纪,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三不伤害”就是尊严的体现。一个不按科学规程作为的人,就是不自尊,没有尊严。无知的冒险,无谋的英勇,无常识的松懈、倦怠、大大咧咧,都是对生命的不珍惜,将导致人间悲剧。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技术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一句话,靠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文明相对于野蛮,不文明的行为也可视为野蛮的行为。“三违”行为就是野蛮的行为。野蛮是和愚昧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野蛮和愚昧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呼唤安全,呼唤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安全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普遍认同并追求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重视安全、尊重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忽视安全,轻视生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一种文化的形成,要靠全社会的努力。生产区内大量的安全警示语、标示牌就是一种文化,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是一种幸福,幸福是一种美好状态。当人谈到幸福时,有谁会联想到瓦斯爆炸、轮船沉没、大厦倾覆、断肢残臂、血肉模糊有谁会把没有安全感的生活当作幸福生活有谁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安全考试题(含答案)

安全教育试卷 工种: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在空位上填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序号,每题3分,共60分) 1.工人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工种的(B )及有关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听从技术员的旨意做到(D )。 A、操作技术 B、安全操作规程 C、应知应会 D、不违反劳动纪律 2.对触电者进行抢救时,必须立即(B ) A、送医院或医疗部门 B、做人工呼吸 C、喂药打针 3.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C )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绝缘导线的绝缘体受到磨损破坏,是造成短路的原因之一。 A、寒冷 B、暴晒 C、高温、潮湿或腐蚀 4.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告厂保卫部门,及打电话(B )的警。 A、120 B、119 C、117 5.《劳动法》规定,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未成年工人指(B ) A、未满16周岁 B、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C、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 6.工人在生产场所(A )时发生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 A、检查工作、机械设备和电气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情况B、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 C、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文明生产 7.劳动保护用品在指保护劳动者在(A )人身安全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 A、生产场所 B、日常生活 C、生产过程中 8.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断开电源开关,或用(C )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 A、手 B、铁管或铁棒 C、干燥的竹枝、木杆 9.非防爆的台扇、手电筒、行灯、电炉、电热杯等,(B )带入防爆场所使用。 A、经班长批准,可以 B、严禁 C、准许 10.各种机器设备维休后,凡有拆卸防备装置的,一定要(C )才能投入使用。 A、将防护装置擦干净 B、交回仓库,保管好 C、重新安装复原 11.简易式防尘口罩适用于(A ),也可以用于低剂量、低浓度的气容胶作业。 A、一般的粉尘作业 B、高浓度的粉尘作业 C、低浓度毒物作业 12.出现先兆中暑式轻度中署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阴凉处休息,并饮适量(A ),几十分种或几小时后就会症状消失恢复体力 A、食盐饮料 B、冰冻饮料 C、荼水或矿泉水 13.安全色有(A )四种。 A、红、黄、蓝、绿 B、黑、白、黄、绿 14警告标志采用(B )色,应急按扭用(A )色,非紧急情况(D )使用 A、红 B、黄 C、黑色 D、不可以 E、都可以 15.进入焊接科工作区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戴(A ),焊接线上的直接操作人员,必须穿(C )和(D )戴(A )和(E )。 A、防护镜 B、工作帽 C、长袖工作服 D、工作鞋 E、防护手套 16.氧焊、二氧化碳焊、起重机、厂内车辆,须经(A )持(B )发放的上岗证才允许上岗。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一: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一、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用户是有负责学籍管理的教师(下称为管理员)、任课老师、和学生,系统包括院系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照片管理、学生奖惩管理、休学及调转管理、选课信息管理等主要功能,具体功能如下:(1)院系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此功能为学生档案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2)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3)学生教育经历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4)学生奖励和处罚信息管理。 (5)学生学籍变动信息管理,包括休学,转专业,休学,留级和调转管理。 (6)学生政治信息的变动,包括变动的各个阶段。 (7)学生每学期成绩信息,包括补考、及重修。 (8)用户信息的注册,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9)选课信息管理,包括选修学期、教员信息。 1

(一)理解需求 1.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涉及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用户权限分类,例如:用户管理员具有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雪上档案管理系统的四项子功能,而用户任课教师和学生只能查询该系统,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又分为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在校信息管理两个子系统。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在校信息管理是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录入完整、有效的新生信息是学生课程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奖惩信息管理的基础。 课程信息管理系统 在此系统中,包括学生各个年级和学期所选的课程信息,这是学生成绩管理的基础,只有有了课程才能在期末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这里包括了对学生课程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成绩管理系统 2

全员安全培训试题(带答案)

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时间:班组:得分: 一、填空题:(共30空、每题1.5分共45分)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 )( )。安全生产“五要素”( )( )()( )()。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 ),采取有效的( ),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 ),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4、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 )和应急处理能力。 5、从业人员发现( )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6、消防工作方针:( ) 7、上班要集中精力搞好(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 ),认真做好各种纪录,不得串岗、脱岗、严禁在岗位上睡觉、打闹和做其它违反纪律的事情,对他人( ) 加以劝阻和制止。 8、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有权拒绝一切( ),并立即越级向上级汇报。 9、对于危险作业,必须先( )在实施。危险作业对于( ),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10、公司常见的消防设施、器材有( )( )()() 11、我公司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以人为本,营造( )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的“三零”目标。 12、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则容易引起( )。 13、《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 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结构化(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 D. 信息 6.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安全培训内容试题及答案

安全培训内容试题及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c079445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前言 1.对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与思考 2.WTO与新世纪对安全生产的要求 3.站在人权的高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章安全生产方针与政策 第一节安全生产方针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定义 定义:在劳动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安全生产目的: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保障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安全第一“的提出与认识 三.“安全第一“是企业生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预防为主”是落实“安全第一“的基础和前提 五.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要点 1.真正树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2.认真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3.须十分重视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与安全矛盾时,应优先处理安全问题。 4.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利益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5.强化对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的教育,特别是各级领导人员的教育。 6.安全工作要强调预防为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7.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不断地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新情况。 第二节.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政策 一.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制度 1.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权; 2.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的方式; 3.对生产性建设项目的监管; 4.对特种设备的监管; 5.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管; 6.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管; 7.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管; 8.事故监管 2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 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 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 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 7.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8.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9.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 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10.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1.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 计的主要工具。 12.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 范化的二维表。 13.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4.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 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5.· 16.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7.数据库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 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8.数据库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 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有多个外模式。 19.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活动。 3.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3个阶段。 4.!

安全考试试题资料

安全教育考试答卷 哈尔滨蔚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16年3月7日 姓名:成绩评定: 安全生产守则 1.“安全生产”,()。全体职工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确保安全生产。 2.公司全体职工及新招聘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需经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3.进入工作现场的员工,包括生产服务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 )、凉鞋、高跟鞋、赤膊、赤脚、敞衣、穿连衣裙上岗。 4.工作中,应()集中,坚守岗位,不说笑打闹和做与本职无关的工作;工作结束后,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切断电源,清理好现场。 5.公司区域、车间、库房的道路要平坦,地面应保持清洁;安全通道标志要明显,严禁占用安全();原材料、半成品应分类存放,工艺装备、工具箱应定置摆放。 6.检修设备,必须()进行,要悬挂停电警示牌,并设有专人监护,警示牌应有专人取挂;二人以上的集体作业,必须设主要负责人,统一指挥。 7.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信号与保险装置,应完好()可靠;各种装置、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或( )。 8.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天车轨道等,必须有可靠的( )安全措施;非( )人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 9.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 )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的电压不准超过( )伏,在容器内和潮湿地点不准超过( )伏。 10.高处作业,必须扎好( ),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从高处( )工具、材料等物品。 11.各种气瓶在搬运中,安全帽要( ),防震圈要齐全,严禁( );严禁与其他物品混运,禁止( )。

数据库_档案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档案管理系统 学生:阳渊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081103 学号:08110327 指导教师:小林王红玲 2009年12月13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时间、地点 (3) 二、系统分析 (3) 三、课程设计目的 (4) 四、课程设计要求 (4) 五、实现思路 (5) 六、实验过程 (13) 七、课程设计总结 (15) 八、心得体会 (18)

(一)课程设计题目、时间、地点: 档案管理系统 2009-12-13 软件楼506 (二)系统分析: 四十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现代社会正朝着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特别是个人台式计算机,已经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有办公设备,而且近几年个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逐步走后门向我国普通家庭,成为“家用电器”中的一员。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除硬件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微机所使用的各种软件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升温,由其是“因特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网民人数在飞速增长,除了获取信息外,网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档案是科学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决策的权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档案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 .成为最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动态档案结构的概念,系统没有固定的档案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类型,在运行过程中根据使用单位的需求动态生成档案结构,实现了在一个数据库字段存取任何类型电子文件,并自动从数据库提取、识别和运行电子文件的方法,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通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档案管理;通用性;动态管理;电子档案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集档案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检索、输出和发布于一体的档案数据处理中心,是实现各单位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根本途径。“通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促进了档案管理部门以新的观念、新的制度、新的模式与手段开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软件实现了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增强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性和易操作性,改变了传统繁琐的档案管理模式。该软件的通用性设计避免了各类型档案系统的重复投入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研究通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各单位各行业档案系统的普遍特征,研发适合各类型层次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通过通用性的研究,将该系统的可应用拓展到其他单位或者行业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以期提高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

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及答案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卷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a)五类伤方事故为建项业常发生的事故。 A、坍塌 B、灼伤 C、食物中毒 2、新进场的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c)班组教育。 A、技术教育 B、专业教育 C、项目教育 3、移动操作平台面积不应超过(c)。 A、10m2 B、5 m2 C、8 m2 4、施工现场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a)。据统计,70%以上事故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A、违反操作规程 B、违反有关规定 C、违反劳动纪律 5、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c)。 A、36V B、10V C、24V 6、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a)。 A、30mA B、28 mA C、10 mA 7、钢筋冷拉机冷拉场地在两端地锚外侧设置警戒区,装设防护栏杆及警告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在此停留。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离开钢筋至少(b)以外。 A、3m B、2.5m C、1m 8、施工中的污水(b)。 A、不得在现场内随意流淌,应排到场外 B、不准排到场外,可以只在现场内流放 C、应通过管道或流水漕流入沉淀池集中处理 9、发现火险(c)。 A、赶快拨打119电话 B、火势不大时先报告领导,再进行补救 C、火势较大无力扑救时,应立即拨打119电话 10、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应(c)。 A、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 B、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

C、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和紧好工作服 11、支设高度在(c)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A、2m B、2.5m C、3m 12、阳台、楼板、屋面、基坑周边等临边应设(a) A、防护栏杆,外挂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B、防护栏杆 C、外挂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13、在施工过程中存有各种孔、洞、为防止发生事故,应(c)。 A、根据洞口大小,在现场寻找木板盖好 B、按洞口大小寻找木板盖好并进行固定 C、按施工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封闭牢固 14、砼拌合机在运转中,(c),搅拌机运转时,不准进行维修工作。 A、柯以工具伸入拌合机筒内扒料 B、不准出料 C、不准将工具伸入拌合机筒内扒料 15、使用机械设备,作业完毕操作人员离开时,必须(b) A、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B、拉闸断电 C、注意防雨措施 16、商品混凝土振捣器的电缆不得在钢筋网上“拖来拖去”,防止电缆破损漏电,操作者应(c) A、戴绝缘手套 B、穿胶靴 C、穿胶鞋(靴)和戴绝缘橡胶手套 17、高处作业的定义是凡在坠落高处基准面(b)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 A、1.2m B、2m C、3m 18、三级动火审批单有效期为(c)天。 A、1 B、3 C、7 19、正确戴安全帽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帽衬与帽壳应有一定间隙,不能紧贴;二是(b)。 A、应把安全帽戴正 B、必须系紧下颚带 20、(c)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 A、安全保证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B、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2、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

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 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 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 500 克。 ( 2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系统( DataBas 。 Sytem ,简称 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 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 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 IBM 公司的 DBZ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 Oracle 公司的 orad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s 油 ase 公司的 s 油as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 SQL Serv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等。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