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地貌资料

张掖丹霞地貌资料
张掖丹霞地貌资料

大佛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3A级景区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

西来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来寺巷

景区简介西来寺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寺寺巷。建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为慈云精舍,是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所创。国师念甘郡无番藏经,奏请当朝康熙皇帝准颁红字藏经108部。康熙五十一年,慈云精舍改为寺院。建山门、中殿,还建楼五楹,以...

甘泉公园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环路

甘泉公园位于张掖市县府北街北端,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299亩。南北中轴线上各开一园门。南门为正门,前接县府北街,北门前临环城北路,两门内由宽甬道连通。甬道上,南连荫墙,北建拱桥,东西二湖在桥下相通。进南门后,左侧(西)有草坪、花苑、喷泉及方塘,...

牍侯堡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乡新沟村

位于张掖城东南15公里处的碱滩乡新沟村,建于汉代。途经新沟,举目东望,巍然而独存者即为牍侯堡。相传匈奴铸金人祀天于此。牍侯堡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墙残高6米,底宽6.8米,顶宽5.5米,以北垣最为完整。四角有园形角墩,直径底8,...

东山寺和西武当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合黎山中

东山寺位天张掖城东三十余华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维护殿堂的安全。殿堂雕梁画栋,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殿顶上“二龙戏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别致。门额上书写“灵宫殿”三字。.

山西会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大街183号

位于张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已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帝庙改建...

唐钟

甘肃省张掖市镇远楼上

现在悬挂在张掖市镇远楼上,且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钟的外壁略呈黄色,黄中又带铁青色。钟高1.3米,纽高15厘米,孔径10厘米,唇高9厘米,口径1.15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形,口沿为六耳,口耳较直。重约600公斤。钟身饰图...

民勤会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在张掖二中院内,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筑。是民勤县商人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作为聚会议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古朴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大殿,陪殿,厢房,钟鼓楼,牌坊等,既对称,又陪衬,高低错落,气势雄伟。构成了古建筑物...

二郎庙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年东街

座落在张掖青年东街。解放前设甘泉镇公所,县民众教育馆,现改建为张掖市食品公司。庙内,东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宫,明天顺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输殿(即鲁班庙),在武烈宫西,祖师庙在武烈宫东。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四善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座落在张掖城北门外。取义于财、官、丁、寿四善,清嘉庆初年提督苏宁河建造。是护城河(亦称城壕)上的一座下有青石构筑底座,上有牌楼的石孔拱桥,甚为壮观。这座桥有石雕,上刻龙虎互相搏斗、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菊竹等图案。这些浮雕均衡相称,刀工粗放,线条苍劲,...

镇远楼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景区简介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

木塔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县府南街

木塔寺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张掖中学校园内,原名为万寿寺。初建于北周,后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现存木塔重建于1926年,是张掖市五行塔之一。塔高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木塔寺塔主体为...

钟鼓楼

甘肃省张掖市北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处

鼓楼也叫钟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位于张掖城中心。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刻记载,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焚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鼓楼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砖包砌...

明粮仓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明粮仓地处张掖城区东大仓院内,旧名甘州仓,俗名大仓。明朝洪武二十五年由甘肃都督宋晟建造。此后经过历次翻新增建,至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达4659平方米,可储存粮食770万公斤。现存廒房9座54间,建筑面积1982.8平方米。廒房建造全是土木结构,设计科...

屋兰古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古张掖郡辖十县,屋兰即为其中之一。屋兰亦作屋阑。《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有屋兰县。《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呼,屋、乌同...

五松园遗址

甘肃省张掖市新墩镇青松村

赵氏五松园位于张掖城西一公里新墩镇青松村,为唐代赵武孟与赵彦昭父子宴游之别墅。文人雅士常在这里把酒入诗。园内五松亭有明代诗人李鹤题诗“其枝那漪,其节坚贞;百物改观,四时留春:赋诗谐韵,把酒入林;兴酣落笔,为五松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点。相传赵彦昭官位...

西武当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祁连山中

西武当山为中国道教风景名胜区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城城东,因形似笔架,古又称“笔架山”。西武当山紧邻红军渡,2008年携手红军渡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占嘉陵江三百里,根寻巴国五千年。”地处嘉陵江中游的四川苍溪自西晋太康...

万寿木塔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县府街路西

万寿木塔位于张掖城内县府街路西。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有山门、殿堂、佛塔、藏金楼、僧舍等,现仅存建于中轴线上的木塔和藏金楼。1983年至1987年,张掖市拨专款按万寿寺原布局,迁建了原老寺庙过去时殿、大殿、配殿,形成了寺院建筑群。

七彩丹霞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南台子村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

平山湖大峡谷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乡政府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海拔高度1500至2550米。其地质构造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距今已有一亿八百万至两亿四千万年。峡谷以流水沟壑为基本特征,山势低且平缓,以沙石山为背景。

马蹄寺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

七一冰川

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景区简介位于嘉峪关市南约200公里处的祁连山脉中,号称中国规模最大的内陆型冰川,也是距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总长度有20多公里,最高海拔5150米;因中国登山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初和苏联专家于7月1号建党纪念日联合攀登成功而得名。景色特点该冰川的冰舌部...

祁连山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景区简介祁连山是古南祁连东段,又名南山,界青海与甘肃两省,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巨大的边缘山系,由几条平行排列的山岭和谷地组成,包括托来山、疏勒南山、大通山、冷龙岭等,长达1,000多公里,最宽处达250公里。景色特点祁连山谷地颇为宽广,有不少河流和湖...

张掖冰沟丹霞景区

冰沟丹霞景区在国内是发育最完整,造型最为奇特的,气势磅礴,奇险灵秀,置身冰沟,随便往哪个方向抬头一看,都会有奇异的发现,冰沟景区现已成为旅游新热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河西走廊一颗璀璨的明珠

金塔寺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金塔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金塔寺的石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马蹄寺东南面。该石窟距地表60余米。沿211级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可先进入东窟。这是一座宽9.70米,残深7.65米,高6.05米的纵长形石窟。窟顶为覆斗式,"中间有一...

康乐草原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榆木庄村

美丽如画的康乐草原,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色彩绚丽的彩色丘陵交相辉映,将祁连山草原映衬的五彩缤纷,登高远眺康乐草原,山峦起伏,碧海松涛,满目青翠,让人心旷神怡,驻足赞叹。清新凉爽的气候,山花烂漫的原野,驰骋骏马的豪迈,更有裕固人为你精心准备的醇香扑鼻的...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00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景区和彩色丘陵景区两大景观区。冰沟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彩色丘陵景区主要...

冰沟丹霞景区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

作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冰沟景区享有“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盛誉,是国内干旱地带最具典型的丹霞地貌。冰沟丹霞景区位于梨园河北岸,核心景区总面积约300平方公...

马蹄寺千佛洞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都麻乡马蹄寺内。

千佛洞为马蹄寺的重要区域,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这里的僧侣着装和寺院建筑也都是汉传佛教的风格。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

三十三天石窟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都麻乡。

普光寺的“三十三天”石窟,上下有七层共21个石窟,整齐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悬崖上,外形象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绝壁中央,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石窟造型别致,规模之大都为全国之最,佛经上讲,须弥上顶中央有释帝天,四边有八天,共为三十三天,它是诸神游戏之处。古人凭大...

圆通寺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城堡内

圆通寺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城堡内。圆通寺塔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甘肃省政府拨出专款对该塔进行维修。2001年6月25日圆通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扁都口滑雪场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扁都口

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脉中段,有一个贯通南北的峰口,它就是被古人称为“大斗拔谷”的险关要隘——扁都口。扁都口滑雪场设有高山雪圈集体道“S”回转道,儿童雪车道,儿童戏雪区,雪雕,冰灯区,全省单板公园,雪地摩托车道,初中高级滑雪道。 ...

扁都口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227国道附近。

绵延起伏的祁连山脉中段,有一个贯通南北的峰口,它就是被古人称为“大斗拔谷”的险关要隘——扁都口。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南通祁连县峨堡镇,北达甘肃民乐炒面庄,地势险要,山势峻峨,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族通行的重要通道之一。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香古寺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东柳村

香古寺,位于甘肃西部张掖市临泽县境内,距县城36公里,是丝绸路上的古刹之一,北依明长城,南眺黑水河,占居了河西走廊最中间的理优势。自古以来,历代高僧大德都路经此地讲经说法,留有鸠摩罗什牙舍利塔的神奇传说和仙姑护佑霍去病将军西征凯旋的传奇故事,使香古寺...

月牙湖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人民西路

月牙湖位于张掖高台县城西郊1公里处,人称“小江南”。整个湖面屈曲环绕,状似新月,故名月牙湖。月牙湖公园占地总面积560亩,水域面积186亩。曲、拱、平桥交错铺架,亭、殿、台相映成影。岸上小道通幽,垂柳依依,曲径环绕;湖内芦苇摇曳,浮萍露面,舟荡楫行,...

骆驼城遗址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石台村

骆驼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一座苍凉肃穆的土垒废墟静卧在荒漠碱蒿之中,与不远处红砖亮瓦、绿树成荫的移民新村形成了鲜明对照。居高鸟瞰就像盖在现代画卷上的一方古印章,凝睇近视却又分明是组合起来的大型泥塑群,每一道缺口、每一...

大湖湾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5A级景区

古称海底湖、苇场湖,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公里,总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5平方公里,水域内最深水位约4米,周围是广阔的农田、林网和绿地。水库南傍高罗公里,北依黑河,湖面宽广,春、夏、秋三季水势浩渺、波光粼粼,有...

祁连葡萄庄园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

祁连葡萄庄园旅游区位于高台县南华镇,总面积2158.32公顷,有葡萄种植园、园艺科技园、葡萄酒生产工业园三大园区组成。根据三大园区功能,建成了集企业文化宣传、酒品展示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展示厅。景区内栽植有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琼瑶浆、佳里酿、西腊、...

小海子水库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高台县南华镇小海子村小海子水库是一座中型平原洼地水库,从黑河引水调蓄。始建于1958年,2001年被,列为西部专项资金病险水库处理项目,加固工程于2004年10月完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图木舒克市小海子水库是西北地区最大平原水库,库容7亿立方米,...

山丹新河驿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

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

龙首山自然保护区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

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东经100度55分-101度,北纬38度55分-38度58分之间,面积25.6平方公里。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和大陆性草原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

山丹军马场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

山丹军马场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跨越甘肃、青海两省6个县,本部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部祁连山下大马营草滩,全场总面积2192.5平方公里,约合329万亩,拥有草原100万亩左右,是我国自汉代以来最大的军马基地,养马最多时达7万余匹,今天马...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直径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的例证。中国丹霞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中国南方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发育了一种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的特殊地貌景观,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独特的自然区域。中国丹霞突出而完整地代表了最具世界特色的由东南季风驱动下发育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生理生态过程,是冰后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中国丹霞是Udvardy (1975) 世界生物地理系统中2个生物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代表。位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全球200个生物区的“中国东南部-海南潮湿林生态区”,具有区系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始性,栖息着近400种各级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具有区域特有的生物物种40多种,有突出的保护价值。 中国目前已知的1 003处丹霞地貌分布在28个省区,东北至黑龙江省宁安市的牡丹江凹岸的红石砬子,南至海南省琼海市白石岭,西至新疆乌恰县的柯孜勒苏河两岸,东到浙江象山沿海。从4 500 m左右的青藏高原面到海平面,涉及青藏高原半旱区、半湿润区,中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暖温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北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北热带湿润区,14个气候区内都有丹霞地貌的分布,且均以丹崖赤壁为其基本特征。 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甘肃张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江苏新沂马陵山;湖南怀化溆浦县思蒙(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万佛山、邵阳新宁县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四川江油的窦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酉阳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约有1300平方千米);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雨石山、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2010年8月2日凌晨,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梧州的太平狮山;陕西凤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 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 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地理奇观张掖七彩七彩丹霞地貌

地理奇观张掖七彩七彩丹霞地貌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境内,距张掖市40公里。方圆100平方公里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彩色丘陵地貌景区是中国丹霞丘陵地貌景观中的精品。张掖彩色丹霞地貌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位于白庄子一带的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全国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站在张掖彩色丹霞地貌的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张掖丹霞地貌被誉为“彩色丘陵中国第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张掖丹霞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之美。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即险峻之美。“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之美。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之美。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

张掖丹霞地貌简介

张掖丹霞地貌简介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分为遥相呼应的南北两大群块。北群位于张掖市北侧合黎山脉,距市区约25公里。北群山势低且平缓,主要以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南群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距市区约有40~50公里。南群丹霞地貌地势相对险峻,以层理延绵,纹理清晰,色彩斑斓而称奇。 张掖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景观特征;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科教旅游价值;认为张掖丹霞地貌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考察的最佳场所。..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摘要: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经过雨水洗润,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内色彩斑斓的戈壁丹霞地貌令游客流连忘返。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县白银乡交界处,总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这里的丹霞色彩艳丽,气势磅礴,造型奇特,深邃辽远,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雄奇壮美,鬼斧神工,在甘肃张掖丹霞地貌面前,这些形容词都如此黯然失色,这个与九寨沟、黄龙、野柳、澎湖列岛、天山托木尔冰川一同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的张掖丹霞地貌,色彩之绚丽、风情之粗犷、气势之磅礴、造型之奇特、场面之壮观,让其PK掉西部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是中国丹霞地貌发

介绍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合集

介绍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合集 介绍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1 兰州城隍庙在兰州市张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120_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现有建筑按中轴线依次为牌坊、享殿、正殿、寝官、客堂,牌楼由节园颜妃墓前的贞列遗旰牌坊改建而成(属明代建筑),院内石狮一对,有200多年历史。 自1998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市总工会多方集资800多万元,重建修茸城隍庙,并以崭新的面貌向社会开放。现城隍庙交易市场拥有经营古玩的商户100多户,经营的种类有古玩、书画、瓷器、奇石、铜器、玉器、钱币、邮品、木器等近百个品种,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介绍甘肃旅游景点导游2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

丹霞地貌特点

丹霞地貌特点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丹霞地貌的典 型特点: 一是色红。这在 观赏地貌中是 很显眼的,也是 很少见到。无论 春夏秋冬,日出 日落,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山岩都呈现一派“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壮观景象。 二是多洞穴。丹霞地貌中的洞穴有三多:数量多,形状多,成因 多,而且 大小不 一。且其 大型洞 穴均为 扁平洞,

这种洞穴不像石灰岩中的洞穴,不封闭,由于岩层的走向很大,洞的规模很大,长度可达数十米到数百米,高度一般也有七八米到数十米。这种大型的特殊的扁平洞穴是丹霞地貌特有的。 三是植被繁茂。丹霞地貌大部分都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这里高温多雨,物理和化学风化 作用表现都很强烈,但下的地貌成土作用很显著。加上丹霞地貌沉积岩的水平纹理更利于成土作用,即使在很陡的丹霞陡坡上,只要有一点点的水分,就可以生长成苔藓地衣。再加上丹霞地貌中的砂砾岩的夹层中会往往会出现泥质的夹层,为植物生长土工了必要的土壤。 四是“顶平,身陡,麓缓”的独特外形。中山大学的黄进教授经 过多年研 究,提出 了丹霞地 貌的外形 是“顶平, 身陡,麓缓”,这是十分形象和符合实际的。 中国最美的大丹霞:

1.丹霞山:中国的红石公园 2.武夷山:碧水丹山甲东南 3.大金湖:水上丹霞奇观 4.龙虎山:炼丹之处红崖显 5.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奇峰壁丹霞魂 6.张掖丹霞地貌:宫殿式丹霞天地造 7.赤水丹霞地貌: 瀑飞泻映丹崖 性质: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为砂岩类,由于地壳抬升会导致其发生流水侵蚀。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毕业设计论文-张掖丹霞地貌的旅游资源评价word文档下载

张掖丹霞地貌的旅游资源评价 摘要以甘肃张掖地貌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记分评价其风景资源质量、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结果表明:张掖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中自然美学要素占到61%,环境要素比例占到18%,张掖丹霞地貌景观总和达到87%。总体来说,张掖丹霞地貌风景区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关键词丹霞地貌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张掖 引言 张掖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被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2009年又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1.张掖丹霞地貌区位概况 本区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沿梨园河两岸及其各支流连片分布,分为南北两大群,中间夹张掖绿洲盆地,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根据地层的相对完整性和与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即梨园河两岸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马蹄寺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平山湖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文殊山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和皇城丹霞地貌综合体,相应划分为五个丹霞地貌旅游景区。 张掖丹霞地貌省级地质公园范围,行政区划上涉及肃南县的大河乡、康乐乡、白银乡和临泽县的倪家营乡。旅游区东临刀山—梨园河口一线,南界从大瓷窑河与敖河之间穿过,西界至白庄子一线,北界为冰沟沟脑,以白垩系地层出露或丹霞地貌界线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 99°33′—100°08′30〞,北纬 38° 51′—39°04′25〞;面积约 410 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约 40 平方公里。旅游区北距张掖市区 35 公里,南距肃南县城 5 公里,省道 213 线(三级路面)呈东北—西南向穿过旅游区中部,且在康乐、白庄子分别有康(乐乡)马(场滩草原)公路和白庄子—元山子公路与之交汇,交通较为便利。

丹霞地貌介绍

丹霞地貌 一、什么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1928年冯景兰等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二、丹霞地貌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三、我国最美的丹霞地貌 中国东南部是最大片的分布区,主要位于南岭、武夷山、仙霞岭附近。 如下:(标注双市名的后者为县级市) 第1名: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第4名: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 第5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实际上这两处景观基本在一起,因为均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处) 第6名: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四、中国丹霞文化遗产 2009年,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和万佛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的方岩和江郎山共同组成的“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当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2]。2010年8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3]

五、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丹霞山的导游词3篇

丹霞山的导游词3篇 丹霞山现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丹霞山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丹霞山的导游词范文1: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行程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丰仔。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韶关的丹霞山。丹霞山也叫淡夏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自然遗产。现在我们出发,看景点,在路上记得不要乱扔垃圾。Let's go! 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阳元山风景区。它因有阳元石而有名起来,景区游览面积达6平方公里。它的主要景点是阳元石,高米,差不多有13个姚明那么高!另外还有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桥等景点。阳元山与阴元山之间,分别是男人和女人的生殖器官样的石头,说到这两块石头,就不得不说说这个传说了:很久以前,有一对情侣被木佛精捉住了,他们是阿丹和阿霞。一天,他们想逃出去,结果被木佛精发现了,被木佛精的火葫芦烧得通红,变成人面石,也就是现在的焦岩人面石。现在可以自由活动,15分钟以后回来集合。 好,大家都注意啦!现在我们去锦江游赏吧!锦江上游可以到阳元山景区,下游可以到望江亭。它像一条玉带一样穿行在丹霞山的群峰

之中,游程10公里,沿岸赤壁临江,朱碧辉映,翠竹夹岸,秀色可餐。江上的景色各式各样,今人赞叹不已。 现在,请大家自由游览,17时30分请在大门集合,我们会在酒店住宿,明天继续我们旅程,祝大家旅程愉快!17时30分我们再碰面,再见! 丹霞山的导游词范文2: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在距今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

张掖丹霞地貌资料

简述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一、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张国臂掖(腋),以通西域”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的裕固族风情,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她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 二、地貌群 这里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简介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2] 张掖丹霞地貌区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县,面积约4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距张掖市区35公里,南距肃南县城5公里。本区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沿梨园河两岸及其各支流(沟)连片分布,分为南北两大群,中间夹张掖绿洲盆地,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北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以单斜脊为主,以山体纹理、脉络清晰见长;南群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称奇,是张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区。 按照区域的相对集中度,又可以划分为五个小区:北岸的肃南大河乡冰沟-神鹰大峡谷-榆木沟丹霞地貌小区、南岸的肃南康乐乡大小勒巴沟丹霞地貌小区、肃南白银乡熬河彩色丘陵-芦苇沟丹霞地貌复合景观小区、肃南红湾寺镇白庄子大红山丹霞地貌小区、临泽南台子丹霞地貌小区。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是张掖丹霞地貌中分布最广、发育最好的丹霞地貌类型,尤其肃南白庄子一带是全国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分布之广、种类之多数全国第一,白庄子大红山就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历史

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篇一:张掖临泽丹霞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美丽的张掖丹霞旅游,我是景区讲解员小时。现为景区的一名实习生。由于是初次讲解,所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有什么失误,请大家谅解。 现在咱们的观光车要去的是一号观景台,所以在去景区的过程中,我就对咱们的景区做以下简单的介绍。咱们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市区4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它是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有51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的张掖丹霞的一部分。现为3a级旅游景区,正规化升级为4a级旅游景区。 其实我们通常所听说的丹霞,它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是指巨厚的红色砂砾岩体,在风力侵蚀和流水冲蚀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奇峰怪石的总称。它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著称,所以被称为是丹霞地貌。其实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著名的矿床学家,现中科院资深院士,曾经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冯景兰就已经发现了地球上存在着这么一种由红色砂砾岩体所组成的地质地貌类景观,也许是因为太忙的原因,并没有为这种地貌景观取名。在经历了一段时期之后,我国中科院的另一位院士程国达教授,他在经过多年研究以后,为这种地貌景观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写到丹霞景观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取其其中的两个字丹霞,于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丹霞便应运而生了。大家请看车窗右边,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像贝壳一样的景观,在咱们景区叫大扇贝,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呢,那是因为它真的像海滩上的贝壳一样美丽。这样的贝壳在咱们景区共有九个,所以景区人员又将其称作九龙腾云,待会儿到观景台了,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哦!大家再看车子的两边。你就会发现两边的山体都是表层被薄薄的一层红色岩体覆盖,所以大家在待会儿登上观景台之后,请以栏杆为界,彩色山体是禁止攀爬的,因为如果你留下一个脚印,它的自然恢复时间需要60年。现在咱们的车子要上一个比较陡的坡,请大家抓好扶手注意安全!大家请看我左手边,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主景区了,咱们景区的门票等各种对外宣传册上采用的都是这里的景区,大家在看我右手边,刚才给大家讲的大扇贝和九龙腾云都在这儿,朋友们在这儿

丹霞地质景观概述

丹霞地质景观概述 摘要:本文针对丹霞地质景观的成因,形成条件、分类及丹霞地质景观在我国的分布展开论述,并以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丹霞地质景观及讨论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丹霞地质景观;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1928年,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1939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1961年地理学家李见贤首次指出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1丹霞地貌成因 丹霞地貌主要形成于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中,并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随后的地质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中红色岩系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消失,形成缓坡丘陵。而因我国地区气候的差异性,丹霞地貌类型也有所区别,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降雨量充足,流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较强,常形成一些溶沟、石崖及溶洞。在湿润及半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则多以台地和方山类型为主。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丹霞地貌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有时在顶层还有黄土覆盖,称为类丹霞地貌类型。 2 丹霞地貌分类 1992年黄进先生等从地层倾角大小、红层之上有无盖层、丹霞地貌所在气候区、发育阶段、形态和有无喀斯特现象等六个方面对丹霞地貌进行不同系列的分类。2002年中山大学彭华教授又对丹霞地貌分类进行统计归纳, 将丹霞地貌分类按其它物质、碎屑特征、气候区、地貌形态、组合形态、发育阶段、成因、岩层产状等划分出多种类型。此两种分类方法皆过于繁琐,在此不一一详述。2017年,傅中平及黄春源将丹霞地貌按顶端地貌形态细分为两类, 其峰顶圆盾的称为盾丹霞地貌,其余峰顶棱角分明、相对尖锐的称为矛丹霞地貌;正和负指的是微地貌, 凸起为正, 凹下为负。该分类方法对所有红色岩系构成的宏观和微观的地貌形态进行分类, 不受山体地质时代和岩相、产状等因素的限制。适用于从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丹霞地貌且容易向国外推广。[1]

介绍丹霞山的导游词5篇合集

介绍丹霞山的导游词5篇合集 丹霞山的导游词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李_,大家可以叫我小李,这位是司机,邓师傅。我们代表我们的旅行社欢迎你们参加这次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大家假如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们将会倾尽全力满足大家的要求。 昨天晚上,我从全陪那里得知大家不仅对广东的风景名胜感爱好,而且还对广东的语言也就是粤语感爱好。因此,我们旅行社特意为大家每人打算了一小本[粤语快易通],别看它长得小小一本噢,用广东话说,它可是人细鬼大,里面囊括了大量的粤语信息。有了它,大家就可以轻松地掌握很多粤语的日常用语,而且也可以让大家在广东游览的日子里不再感到生疏啦。说到这,我给大家说两句简单的粤语,看大家能否听明白。哈哈,看来大家在没有[粤语快易通]之前,表现是一筹莫展啊!是这样的,我刚才是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写过一句诗,“桂林山水甲天下,尚有广东一丹霞”。何解?大家游览过便知。下面就由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丹霞山以及所在地的概况。 丹霞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的仁化县,它与南海的西樵山肇庆的鼎湖山博罗的罗浮山一齐被称为广东的四大名山。此刻,我们立

即离开韶关市,向东北方向行驶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它的得名与古代的一个皇帝有关。相传上古帝王舜帝南巡来到这里,在就近的山上演奏韶乐,所以这里最早叫做“韶州”。到了明清,曾经先后在这里设立关卡,因此,后人就将这里称为“韶关”丹霞山导游词丹霞山导游词。韶关市可以去旅游的地方很多,历史古迹也很多,有纪念南北朝侯安都的风烈路,唐代名相张九龄的风度路,北宋名相余靖的风采楼;还有大成殿,中山公园等景观。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团就不在韶关停留了,等以后大家再来粤北旅游时,再慢慢地欣赏和游览。 此刻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进入了仁化县境内。仁化是在1961年设县,此刻全县面积有1812平方公里,人口约万。全县山地多平原少,矿产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我们要去的丹霞山景区就坐落在仁化县以南9公里的地方。 丹霞山景区在1980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对外开放,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以独特的红色沙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丹山碧水而名扬四海,被誉为中国的红石公园。丹霞山风景区总面积达180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丹霞山风景区,东南部的韶石山风景区,西部的大石山风景区以及中部的锦江风景区。这次我要陪大家参观游览的是景色秀美的丹霞山景区和锦江景区。 “丹霞”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猜出来为什么这里的山叫丹霞山呢?是这样的,是因为这里的山是红色的。我们可以发明四面山峰的’颜色是红色的,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崖,给人

丹霞地貌考察报告

丹霞地貌考察报告 篇一:张掖丹霞地貌简介 张掖丹霞地貌简介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分为遥相呼应的南北两大群块。北群位于张掖市北侧合黎山脉,距市区约25公里。北群山势低且平缓,主要以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南群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距市区约有40~50公里。南群丹霞地貌地势相对险峻,以层理延绵,纹理清晰,色彩斑斓而称奇。 张掖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景观特征;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科教旅游价值;认为张掖丹霞地貌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考察的最佳场所。..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摘要: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经过雨水洗润,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内色彩斑斓的戈壁丹霞地貌令游客流连忘返。张

掖丹霞地质公园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县白银乡交界处,总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这里的丹霞色彩艳丽,气势磅礴,造型奇特,深邃辽远,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XX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雄奇壮美,鬼斧神工,在甘肃张掖丹霞地貌面前,这些形容词都如此黯然失色,这个与九寨沟、黄龙、野柳、澎湖列岛、天山托木尔冰川一同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的张掖丹霞地貌,色彩之绚丽、风情之粗犷、气势之磅礴、造型之奇特、场面之壮观,让其PK掉西部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是中国丹霞地貌发 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丹霞地质公园内悬崖峭壁、峰石林立,“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宫殿、瀑布、千年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 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 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来观赏旅游。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 旅游观赏价值。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 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竖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 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千米。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千米,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面 积约3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 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 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拍案惊奇》、钱雁秋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 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各位朋友,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位于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东西长约 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 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 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

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导游词

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 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区西南隅,因寺内大佛殿是身长约三十五米的释迦牟尼涅盘像,故又名“卧佛寺”,为张掖一大胜景,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解的是张掖大佛寺,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古代被称为“金张掖”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张掖大佛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掖这一方沃土。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历时五载,在西夏贞观三年竣工。历史上明朝永乐九年敕赐为宝觉寺,在康熙十七年又改称为宏仁寺,现在张掖大佛寺的别名有“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宏仁寺”。说道张掖大佛寺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是有一个叫嵬咩(mie )的国师,一日静坐,忽听附近有丝竹声音,于是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建起了这座做东面西的佛殿。 说到大佛寺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建筑,首先大佛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建筑,这在我国古代是最高的建筑形式,在殿门的两 1 / 12

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作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如三摩地、元演法。大殿面宽九间纵深七间规模宏大给人以精神震撼。在大殿的屋脊上蹲坐有吻兽,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鹿等象征威武吉祥的珍禽异兽。张掖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多,为亚洲最大的室内木台泥塑卧佛,如果大家还不能想像这尊佛有多大,我就更形象的描述一下,这尊大佛的一根手指就能平躺一个人,他的耳朵可以容8个人并排坐下,大佛侧身而卧,金装彩绘,面容慈祥、体态丰满。在大佛的胸前有一个“ ”字表示佛法常转,吉祥万德。由于大佛是木台泥塑的,所以大佛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用来储存物品,1966年就在大佛腹部发现了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等。1977年还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下出土了五枚波斯银币,这五枚银币就成了中外交往的有利见证。细心地游客不难发现,大佛双眼微启,似睡似寐,这不正映衬了大佛寺山门的楹联吗!“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有些游客也许不明白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前一联就是大佛的实体形象,卧佛在那千百年来无声无语;而后一联则是无数的的人来到大佛前哭诉自己人生苦恼,许下心愿,大佛双眼微启仿佛在认真倾听却默默不语。等到若干年后,这些经历了世事沧桑的人回想起他们笑了,而后又像卧佛一样眼观世间变化笑看苍生前来询问。 大家听了大佛的故事也许会疑问为什么佛教会盛行?这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的因素,古代君王用佛教教义来愚化大众,使他们甘于压迫,2 / 12

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 分析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直径在2—的碎屑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森林广泛覆盖。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的例证。中国丹霞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中国南方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发育了一种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的特殊地貌景观,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独特的自然区域。中国丹霞突出而完整地代表了最具世界特色的由东南季风驱动下发育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生理生态过程,是冰后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中国丹霞是Udvardy (1975) 世界生物中2个生物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代表。位于全球200个的“中国东南部-海南潮湿林生态区”,具有区系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始性,栖息着近400种各级珍稀物种,具有区域特有的生物物种40多种,有突出的保护价值。 中国目前已知的1 003处丹霞地貌分布在28个省区,东北至黑龙江省宁安市的牡丹江凹岸的红石砬子,南至海南省琼海市白石岭,西至新疆乌恰县的柯孜勒苏河两岸,东到浙江象山沿海。从4 500 m左右的青藏高原面到海平面,涉及青藏高原半旱区、半湿润区,中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暖温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北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北热带湿润区,14个气候区内都有丹霞地貌的分布,且均以丹崖赤壁为其基本特征。 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甘肃张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江苏新沂马陵山;湖南怀化溆浦县思蒙(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万佛山、邵阳新宁县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四川江油的窦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酉阳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约有1300平方千米);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雨石山、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2010年8月2日凌晨,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梧州的太平狮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河北承德;山东临沭岌山;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齐云山;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的红石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