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电台网模型研究
超短波信道建模方法

超短波信道建模方法刘广凯;全厚德;崔佩璋;桂伟龙;豆建斌【摘要】Aiming at the complexity of the VHF channel and the lack of relevant mature method and model,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existing models of the VFH channel and the channel modeling method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VHF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channel parameters and existing model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he modeling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for VFH channel o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is focused,the method of the Stochastic Propagation Graphs are focused mainly and the validation of model based on the channel parameters are summarized. 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the related methods are discussed.%针对超短波信道传播条件复杂,缺乏相关成熟方法和模型的现状,对当前国内外现有超短波信道模型和建模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归纳。
简单介绍了超短波传播特性、信道参数以及现有模型,重点梳理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用于超短波信道建模的方法。
然后,针对基于随机传播图理论的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基于信道参数的模型验证方法。
2024年超短波电台市场分析现状

超短波电台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本文将对超短波电台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超短波电台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主要用于广播、应急通讯等领域。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超短波电台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该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广播行业的发展、应急通讯的需求以及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和旅游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短波电台的功能和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其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巩固。
市场需求超短波电台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在广播行业中,超短波电台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传输和接收,实现无线广播的功能。
在应急通讯领域,超短波电台具有可靠的通讯功能,适用于突发事件和灾害时进行紧急通讯。
此外,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和旅游者也需要超短波电台进行远距离通讯。
竞争格局目前,超短波电台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品牌,如Motorola、Kenwood等,它们都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特点。
此外,市场还存在一些小型厂商和新进入者,它们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对市场竞争造成一定冲击。
市场前景超短波电台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播行业、应急通讯和户外活动等领域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为超短波电台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同时,新兴领域如物联网等的发展也将为超短波电台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结论总之,超短波电台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需求广泛且稳定。
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前景乐观。
超短波电台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讯设备,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广播行业、应急通讯和户外活动等领域提供无线通讯解决方案。
有关利润等细节,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超短波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仿真精确建模方法研究

通常情况下 , 在超短波通信仿真系统中, 物理层 因素 的影响是使用经验模型公式实现的, 其仿真的精确性受限
于所使用的经验模型公式。然而, 这些经验模型公式在考
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时. 只是根据经验的统计信息或者理论 计算获得数据, 而没有与具体的场景 、 设备等相结合 , 无法
精确地刻画场景设备间的差异。
通信仿真建模是通信系统仿真建模的关键环节。 超短波位
于无线电波中的甚高频波段,其传播方式为直线传输 , 地
理环境 以及 电磁干扰等因素对通信链路的性能具有很大 影响. 在超短波通信仿真系统的物理层建模时必须考虑这
些因素的影响。
于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和有限状态 自动机理论的无线局域
网物理层协议仿真建模方法, 建立的物理层仿真模型能够
实 际 情 况 。 了提 高 仿 真 模 型 的有 效 性 , 对 超 短 波 通 信 系 统 的特 点 以 及 物 理 层 信 道 模 型 和 地 形 为 针
因 素 对 超 短 波 通 信 的 影 响 . 文 设 计 了 一 种 结 合 O E + 通 信 模 型 、i l k信 道 模 型 和 WI 本 MN T + Smu n i 模
() iun 信道仿真模型 2 S lk m i
宽带短波信道特性和建模研究

&Intelligence Correlated Hopping Enhanced Spread Spectrum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etemainistic Phase Function Delay Power Profil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ystem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Institute of Telecom Science
述这一现象本章详细给出了阿普尔顿一哈特里方程,从电磁场理论的角度分析
极化模式分离这一重要的短波电波传输现象;本章还讨论了宽带短波天波信号 传播的多径分布情况和衰落特征,为宽带信道的建模提供了依据;最后本章给 出了短波信道的传输损耗以利于系统设计时进行链路预算。
第三章描述了信道统计特性建模的概念,建模的思想和验证方法。着重诩 论了信道二维动态特性的散射函数作为建模的依据的原因以及实现散射函数和 考察衰落统计特性来验证信道,为第五和第六章的论述做准备。
channel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bout scattering function and fading Stat. characteristic are discussed as emphases to validate the simulated model which will discussed in chapter 5 and 6.
we can see the complexities of WBHF channel characteristic In this study,we study the WBHF channel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introduce and evaluate WBHF modeling methods,finally realize a WBHF channel model which is efficient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for WBHF channel.
超短波海面传播特性模型研究与软件设计

超短波海面传播特性模型研究与软件设计超短波海面传播特性是电磁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经典模型计算繁杂,且适用范围各不不同,文章对各种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比对,得出了适宜应用于海面传播环境的应用模型,并进行了软件开发、仿真计算和数值比对,为快速工程计算打下了基础。
标签:传播特性;自由空间模型;Okumura-Hata模型;Egli模型1 概述超短波通信传输一般比较稳定,但不同地域和环境下的传输衰减情况不同,这使得信号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也各不相同。
在其传播预测方面,业界广泛应用的有几个经典模型,但这些经典模型复杂且计算繁琐。
文章结合经典模型对超短波信号海上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对超短波海面传播规律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并运用Visual C++6.0编制了基于这几种常用模型的应用软件,使传播损耗工程计算得以快速实现。
2 超短波传播特性模型研究2.1 视距传播理论超短波波段通信频率较高,电波沿地面传播时衰减很大,遇到障碍时绕射能力又很弱,难以利用地波传播方式。
而高空电离层又难以将其反射回地面,因而不能利用天波传播方式,超短波通常是利用视距传播方式。
所谓视距传播,是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处于相互能看见的视线距离内的传播方式。
设发射天线高度为h1、接收天线高度为h2,视距公式为:式中,h1和h2的单位为米,考虑大气的不均匀性对电波传播轨迹的影响时,视距公式应修正为:实际上电波是在各种空间场所(如沿地表、海面、低空大气层、或在電离层内)传播的。
在传播过程中,媒质吸收使信号衰减,媒质的不均匀性、地貌地物的影响、多径传输等都会使信号畸变、衰落或电波传播方向改变等。
因此超短波尤其临界频段在海上实际环境下应用视距公式不太准确。
2.2 超短波传播预测的主要模型超短波传播模型一般分为三类,分别为经验模型、半经验半确定模型,以及确定模型。
经验模型是由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导出的公式,该方法简单且不需要精确的地理信息,但该方法估算路径损耗的精度较低。
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

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超短波(Ultra-Short Wave,简称USW)电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的设备,通常用于远距离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包括其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应用场景。
一、超短波电台的工作原理超短波电台主要利用无线电技术将音频信号通过电波传播。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音频输入、射频调制与发射、接收与解调。
1. 音频输入:音频输入是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一般而言,超短波电台会配备麦克风或其他音频输入设备,将实际声音输入系统。
2. 射频调制与发射:在这一步骤中,音频信号将通过射频调制成可传播的电波。
超短波电台会执行一系列的编码和调制过程,将音频信息嵌入到射频信号中。
一旦射频信号调制完成,它将通过天线传输出去。
3. 接收与解调:当射频信号到达目标接收器时,它将由该接收器的天线接收。
接收器将信号解调,并恢复音频信息。
通常,解调的过程包括滤波、解调和放大。
二、超短波电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超短波电台中,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调频器、电源、天线、扩音器等。
1. 调频器:调频器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
它能够将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调制和放大,输出高频的射频信号。
2. 电源:电源是为超短波电台提供所需电力的装置。
电源可以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以保证超短波电台的正常工作。
3. 天线: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电台信号。
它是信号的传输工具,负责将射频信号从电台传递到目标接收器,或从目标发射器传递到电台。
4. 扩音器:扩音器是用于增强音频信号的装置。
它将音频信号从电台中放大,以提高声音的音量和质量。
三、超短波电台的应用场景超短波电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广播电台、航空通信、海事通信、紧急救援等。
1. 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是超短波电台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们通过超短波频段向广大听众传播音频信息。
广播电台广泛应用于新闻、音乐、体育比赛等领域,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信息。
短波通信组网研究

短波通信组网研究在短波通信广泛应用的今天,它不再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远程通信手段,而且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信息传递的便利。
短波通信主要是采用组网通信的方式来实现,但是依然有着局限性,包括:信道不稳定、噪声较大、容易受到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
由于设备简单,体积小,建设简便,所以电路调度容易,临时组网更为方便,因此其灵活性很大,更方便使用。
并且结合研究的结论,依据理论结合实际,针对军事方面的设备性能和实用性,结合实践参数对比,来填补军事上存在漏洞。
标签:短波通信;组网;通信技术引言短波通信应用的范围非常广,通常应用在山区、戈壁、海洋等超短波覆盖不到的区域。
短波通信与卫星通信相比来说,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也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
但是短波通信组网具有很大局限性,其通信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由于短波网络的移动点较多,这样就会造成网络相当不稳定,如网络节点丢失、跑包等。
文章通过对短波通信组网的结构、传播方式、常用的调制技术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
并经过数据对比,加强在短波网络设计中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保证通信质量等。
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能够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短波通信组网,为短波通信组网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1 短波通信的概述短波通信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一种主要手段。
因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不一,所以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但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自适应技术、猝发传输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差错控制技術、扩频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处理器的出现和应用,使短波通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由于短波通信设备具备使用方便,组网灵活,价格低廉,抗毁性强等固有优点,仍然是支撑短波通信战略地位的重要因素。
普通通信组网结构也就是指网络拓扑设计的结构,主要是通过通信业务量和终端节点的位置,达到确定中间某个节点的位置与网络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
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

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概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广播系统的远程控制与监测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研究人员开始对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系统整体架构、远程控制功能、监测功能等方面介绍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系统整体架构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一般由主控端与被控端两部分组成。
主控端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运行着远程控制与监测软件,并通过网络连接被控端的短波广播发射机。
被控端则是指实际的短波广播发射机设备,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与主控端进行连接。
目前,主控端常用的网络连接方式为以太网。
主控端与被控端之间的通信主要通过TCP/IP协议完成,这种通信方式稳定可靠且效率较高。
另外,一些研究也尝试了无线通信方式,如基于无线网络的控制与监测系统。
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但也存在信号干扰等问题需要解决。
二、远程控制功能远程控制功能是短波广播发射机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通过该功能,运维人员可以在远程地点对短波广播发射机进行操作和设置,无需亲临现场。
典型的远程控制功能包括频率切换、功率控制、设备启停等。
频率切换功能是短波广播系统中常用的功能之一。
通过该功能,运维人员可以远程切换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频率,以适应不同的广播需求。
功率控制功能则可以远程调节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以达到所需的覆盖范围。
设备启停功能则可以实现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自动开关机,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监测功能监测功能是对短波广播发射机远程控制与监测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要求。
通过监测功能,运维人员可以在远程地点实时获取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状态、参数和性能指标,以便进行实时的故障分析和性能优化。
典型的监测功能包括:工作状态监测、参数监测和性能指标监测。
工作状态监测主要是监测短波广播发射机的开/关机状态、设备连接状态等。
参数监测则主要是监测短波广播发射机的频率、功率、工作温度等各项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5-06-05修回日期:2015-07-17作者简介:周明(1975-),男,江苏海门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运筹学。
摘要:超短波通信是军事通信中广泛应用的通信方式,如何根据应用需要建立适合的网络与通信模型是作战建模与仿真中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当前超短波通信建模研究的现状,在详细探讨建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超短波电台网网络模型,给出了有效通信距离简化模型,以及考虑战场电磁环境和地理环境的通信链路质量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作战模拟中超短波通信效果对于作战效能影响分析的问题,简化了模型设计,提高了模型应用性,也为短波、微波、卫星等其他类型网络模型设计提供了参考建模方法。关键词:超短波通信,网络模型,作战模拟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超短波电台网模型研究周明,曾广军,鲁云军,王龙(国防信息学院,武汉430010)
ResearchonUltrashortWaveRadioNetworkModelZHOUMing,ZENGGuang-jun,LUYun-jun,WANGLong(DefenseInformationAcademy,Wuhan430010,China)
Abstract:Ultrashortwavecommunicationiswidelyusedinmilitarycommunication,howtoestablishasuitablenetworkandcommunicationmodel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practical
applicationisoftenencounteredandneedtobesolvedinthemodelingandsimulationofoperation.Thecurrentresearchsituationofultrashortwavecommunicationmodelingisanalyzed,onthebasisofdiscussingmodelingrequirementsindetail,ultrashortwaveradionetworkmodelisputforward,effectivecommunicationdistancesimplifiedmodelispresent,andconsideringthebattlefield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andgeographicalenvironmentofcommunicationlinkqualitymodelisgiven,thesimulationexperimentiscarriedonfinally.Thismodelcaneffectivelysolvetheultrashortwavecommunicationeffectanalysisforoperationaleffectivenessinthewarfaresimulation,andthemodeldesignissimplifiedtobeapplied,areferencemodelingmethodissuppliedforothertypesofcommunicationmodeldesign,suchaswave,microwave,satellite,etc.
Keywords:ultrashortwavecommunication,networkmodel,warfaresimulation
0引言超短波通信由于具有频带宽、稳定性好、建立迅速、机动灵活等优点,在战术指挥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础通信手段。作战模拟作为一种研究军事问题的重要方式,关键在于能否近似真实地描述作战过程,通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符合应用需求的超短波电台网模型,合理描述其对作战的影响效果,对于达成作战模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超短波通信模型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电台设备、通信信道和电磁信号等方面,而根据作战模拟的需求,从网络层次来分析超短波电台网运行状态和通信效果则较少。例如,文献[1-3]从超短波传播特性的角度建立和分析了超短波通信链路模型,文献[4-6]探讨了使用OPNET、SIMULINK、ADS等仿真工具研究超短波跳频信道的变化状态特征,文献[8-9]研究了各种干扰方式条件下超短波通信效果和对抗
文章编号:1002-0640(2016)08-0097-05Vol.41,No.8Aug,2016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Control&CommandControl第41卷第8期2016年8月
97··(总第41-)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年第8期
策略。这些分析方法或研究内容虽然较为深入细致,但主要致力于超短波电台设备和信号级别的建模与仿真,存在着模型建立复杂、输入数据要求高、运算量大等不足。本文针对上述超短波通信建模与仿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超短波电台网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描述超短波通信网络特征,反映网络运行状态对作战的影响,同时简化了模型设计,减小了模型的运算量,提高了模型运行效率。1建模需求超短波电台网模型由于建模目的和应用条件各异,其描述重点、建模精度、作用体现等要求不尽一致,但总体来讲,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需求。1.1模型应以达成应用目的为建模标准超短波电台网模型可用于作战指挥对抗模拟、网系组织运用训练、装备作战效能验证等许多方面,核心在于能够体现超短波电台网对作战指挥过程中掌握情况、分析判断、定下决心和作战组织等指挥活动的影响与作用,而不是描述电台本身或部件的工作运行状态。同时,一般模拟想定会设定一些特定场景,建模的重点在于能够支持这些场景,而不需要面面俱到。1.2模型应体现通信网络特征许多作战模拟往往通过部队拥有的电台种类和数量来描述通信保障能力,但这样做无法体现信息化作战特点,根本原因在于通信保障能力的大小不直接取决于通信设备,而是体现在应用这些通信设备所构成通信网络上,因为通信对作战影响的根本在于作战信息能否实现快速、准确和正确地传递,而信息的传递必须通过通信网络,因此,超短波电台网模型必须着重描述网络特征。1.3模型应体现战场环境影响战场环境是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模拟过程中,是部队作战行动的重要约束条件,对电台设备的组织运用和效能发挥也是一样。指挥信息的传递状况与超短波电台网络运行状态密切相关,而网络运行状态除了取决于电台的工作状态,还受到战场环境的影响。建模时,需要根据电台的工作特性和想定中的设定条件作适当考虑,尤其是战场电磁和地理环境对超短波通信的影响。1.4模型应满足模拟系统运行效率要求模拟系统运行效率与模型准确性是一对矛盾体。从建模的角度,为了能够精确地描述各种条件下的通信状态和作用过程,最大程度地贴近真实情况,当然需要模型非常细致,但这往往会导致模型非常复杂、计算量大,从而影响到模拟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尤其是当前采用分布交互式仿真体制的联合作战模拟,具有战场实体多、交互信息量大、协同动作复杂、对通信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要求超短波电台网模型在尽量减少计算量的同时,能够提供满足模拟要求的通信保障效果结果数据,这意味着必须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为了满足上述建模需求,首先需要建立超短波电台网网络模型,然后针对其中关键性问题,在考虑一定战场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简化模型。
2超短波电台网网络模型
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被称为某类型的网络,主要由点和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超短波电台网是由两部以上有相互关系的超短波电台组成。在军事上,为了便于组织和分析,即使战场上存在着许多超短波电台,也会人为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区分为多个超短波电台网,例如按电台的使用频率、工作模式和使用单位等。建模时,根据军事习惯和网络的组成要素,将网络的点称为节点,对应的是某部超短波电台设备,网络的线称链路,对应的是两部无线电台之间的关系,这样,任何超短波电台网均可通过以下模型描述:NET::=,其中,N表示网络节点数组集合,L表示网络链路数组集合,A表示网络属性;N::=,其
中,NID表示节点标识,NEquip表示节点关联的超短波电台设备,NLinks表示节点连接的链数组集合,NNet表示节点所属的网络,NState表示节点状态,如未开通、开通中、已开通、失效、静默等;L::=
LQuality>,其中,LID表示链路标识,LNode1表示链路连接的一个节点,LNode2表示链路连接的另一个节点,LNet表示链路所属的网络,LConnected表示链路的连接状态,LQuality表示链路的通信质量;A::=,其中,AID
表示网络标识,ANodes表示网络拥有的节点数组集合,ALinks表示网络拥有的链路数组集合,AState表示网络状态,如未开通、开通中、已开通、静默等。模型中链路的连接状态(或通断状态),即LConnected的值,由两端节点关联的超短波电台设备工作状态决定,连通条件为:①均处于开机工作状态;②传输速率相同;③距离在有效通信距离以
98··
1402(总第41-)内;④链路通信质量满足最低质量要求;⑤工作模式(定频、跳频或扩频等)相同;⑥定频模式下,工作频率、业务种类相同;⑦跳频模式下,跳频表号、跳频网号、跳频密钥号、跳频业务种类相同。如果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该条链路为断。从模型中可以看出,除了有效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外,其他数据都可以通过超短波电台设备参数和运行参数直接获取,因此,需要重点解决。3有效通信距离模型超短波通信为视距通信,传播电波为自由空间波,两电台间的最大通信距离为:Rmax=C4仔f(PtGtqrPr1)12(1)式中,C为光速(m/s),f为电台工作频率(Hz),Pt为电台发射机功率(W),Gt为发射天线增益,qr为接收天线增益,Pr1为接收机灵敏度。由于该式计算量较大,需要的电台参数数据多,而且多是出厂数据,通信距离与实际应用可能有较大出入,因此,计算结果不一定准确。但由于电台的通信距离与工作频率成反比,与发射功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电台测试数据,通过简单的比例关系,得出在某一工作状态下的有效通信距离为:12R=fsft(PtPs)Rs(2)式中,fs为测试时的工作频率(Hz),ft为当前工作频率(Hz),Ps为测试时的发射功率(W),Pt为当前发射功率(W),Rs为测试得到的通信距离(m)。4通信质量模型4.1传播损耗的计算通信传播损耗模型有很多,但根据作战模拟的特点,为了减小运算量,可以使用近似模型来确定实际应用中的传播损耗。两部超短波电台的天线高度和某一电台的发射频率决定了传播损耗中的相位抵消与扩散损耗哪一个更明显,采用的传播损耗模型也不一样。如果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低于菲涅耳区距离,则为视距传播,否则,则为双线传播。菲涅耳区距离由下式计算得到:FZ=4仔hthr/姿(3)式中,FZ为菲涅耳区距离(m),ht为发射天线高度(m),hr为接收天线高度(m),姿为波长(m)。视距传播损耗为:Lp=32.44+20log(f)+20log(d)(4)式中,Lp为传输损耗(dB),f为发射机频率(MHz),d为电台间距离(km)。双线传播损耗为:Lp=120+40log(d)-20log(ht)-20log(hr)(5)式中,Lp为传输损耗(dB),ht为发射天线高度(m),hr为接收天线高度(m)。考虑战场地理环境因素,电台信号传播路径上经常遇到山峰或若干孤立障碍物,此时的传播损耗与刃峰绕射(KED,Knife-EdgeDiffraction)估计所得的损耗近似:Lp=32.44+20log(f)+20log(d)+1.5(6)4.2信噪比的计算信噪比(SNR,Signal-NoiseRatio)是接收机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与干扰噪声的比例。有用信号是发射机发送的传播损耗后的信号强度,而干扰噪声有自然辐射、军用设备和民用设施电磁辐射等诸多来源。接收机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为:Pr=Pt+Gt-Lp(7)式中,Pr为接收功率(dBm),Pt为发射机发射功率(dBm),Gt为发射天线增益(dB)。作战模拟重点关注干扰机对通信的影响,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因此,可以将干扰源分为背景干扰和干扰机干扰两类,然后分别建模。对背景干扰,可以采用网格法处理,具体方法为:将作战地域按横轴和纵轴均匀切割形成网格;依据平时测试得到的因自然辐射和民用设施电磁辐射而形成的电磁环境数据,计算得出网格中每一格的电磁信号功率;采用前面有用信号功率的计算方法,计算战场上军用设备电磁辐射在每一格上的信号功率;最后,将前两类信号功率叠加,计算得出每一格上的背景干扰功率。对于干扰机的干扰,需要根据干扰机的干扰方式和超短波电台的工作模式来确定,本文仅探讨阻塞式干扰和瞄准式干扰对采用定频和跳频工作模式的电台的干扰影响。首先计算超短波电台是否受到干扰,主要是根据干扰机的干扰范围,看定频工作模式下电台的工作频率点是否落在干扰频段范围内,或跳频工作模式下电台的跳频频段范围与干扰频段范围是否有交叉,如有,则需要采用前面有用信号功率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一台干扰机的干扰功率。如果电台不受干扰机干扰,则信噪比为:SNR=Pr-KePe(8)式中,SNR为接收机端信噪比(dB),Ke为背景干扰周明,等:超短波电台网模型研究99··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