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 5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食品营养与健康 5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食品营养与健康 5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和我一起探讨谷类、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利用。

谷类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小麦、稻谷、玉米、小米、高粱等都是我们食谱中的常客,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热能来源。

谷类种子除形态大小不一样外,其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其结构都是由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谷胚四部分组成。

谷皮为谷粒的最外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防和维生素,含较多的矿物质。

糊粉层位于谷皮与胚乳之间,纤维素含量较多,并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和矿物质。

谷胚位于谷粒的一端,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谷胚在谷类加工时也容易损失。

在分析完谷类种子的结构后,我们来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组成。谷类蛋自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如稻米约为8%,小麦约为10%。

(2)脂肪。

谷类脂肪含量较低,约为2%,玉米和小米可达3%,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谷胚中,谷类脂肪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质量较好。

(3)碳水化合物。

谷类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中,含量为70%左右,是我国膳食能量供给的主要来源。而淀粉的特点是能被人体以缓慢、稳定的速率消化吸收与分解,最终产生供人体利用的葡萄糖,而且其能量的释放缓慢,不会使血糖突然升高,这无疑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4)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1.5%~3%,主要分布在谷皮和糊粉层中。在

矿物质中以磷的含量最为丰富,占矿物质总量的50%左右;其次是钾,镁的含量也较高,但多数谷类钙含量低。

(5)维生素。

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泛酸等,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谷胚中。谷类加工越細,上述维生素损失就越多。因此,为提高谷类的营养价值,最好采取多种粮食混合食用的办法,即粗细粮、米面杂粮混食。那么常见谷类食物具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1)稻谷的营养价值。

稻谷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大多为10%以下,稻谷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般为77%左右。稻谷中的脂类含量一般为2.6%—3.9%,谷胚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谷皮和糊粉层。相对糙米而言,精米中维生素B1的含量很低,因此长期食用精白米面,又不注意其它副食的补充,易引起机体维生素B1不足或缺乏,导致患脚气病,损害神经血管系统等后果。

(2)小麦的营养价值。

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稻米,一般在10%以上。小麦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4%~78%,小麦淀粉对面制食品特別是对面条等品质影响较大。由于小麦的谷胚含有活力很强的脂肪酶,会使脂类反应而酸败变味,为了进免小麦粉在储藏中因脂类分解产生的游离脂防酸而影响品质,在制粉时应使谷胚与胚乳分离,不使其混入小麦粉中。

(3)玉米的营养价值。

与大米和小麦比较,玉米蛋白质的生物价更低,主要原因是玉米蛋白质不仅赖氨酸含量低,色氨酸和苏氨酸也不高。在玉米粉中掺入一定量的食用豆饼粉,可提高玉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玉米胚的脂肪含量丰富,出油率达16%~19%。玉米油是优质的食用油,人体吸收率在97%以上,食用玉米油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症等有辅助疗效。玉米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这里,大家要注意一点,因为玉米中所含的烟酸多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在做玉米粥、窝头、贴玉米饼时,应加入少量小苏打或食碱能使结合烟酸分解为游离型。

那么如何合理利用谷类食物,使其营养价值发挥最大呢,这就是我们下一个要谈论的问题。

(1)合理加工。对谷类加工有利用食用和消化吸收。但由于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粒表层和谷胚中,故加工精度越高,糊粉层和胚芽损失越多,营养素损失就越多。

(2)合理烹调。烹调过程可使一些营养素损失。如大米淘洗过程中,维生素B1、B2、烟酸、矿物质都会受到损失。淘洗次数愈多、浸泡时间愈长、水温愈高,损失愈多。米、面在蒸煮过程中,B族维生素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烹调方法不当时,如加碱蒸煮、油炸等,则损失更为严重。

(3)合理贮存。水分含量高、环境湿度大、温度较高时,谷粒

内酶的活性增大,呼吸作用加强,会使谷粒发热,促进霉菌生长,导致蛋白质、脂肪分解产物积聚,酸度升高,最后霉烂变质,失去食用价值。故谷类食品应保持在避光、通风、阴凉和干燥的环境中贮存。

薯类食物在我们生活中主要有马铃薯、红薯和木薯、山药、芋头等,是中国居民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制作淀粉、饲料和酿酒等。

薯类能量低,但是其他营养素并不少。薯类中含有叶酸、烟酸、镁、钾、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

薯类广为人知的一大特点是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都是精制米面中较为缺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

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合理利用谷类和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平衡饮食结构。我们下次再见!

各种食物营养成份表

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1.粮谷类食物——不可缺少 粮食是人国人民的主要食物。膳食中60% ~ 70%的热量、70%的碳水化合物、50%左右的蛋白质以及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是由粮食供给的。小米、玉米中还含有胡萝卜素,谷类的胚芽、谷皮中含有维生素E。 粮谷类中的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因此不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必须与豆类一起吃才能达到互补作用。 2.豆类和豆制品——健康的保证 豆类是我国的特产,在膳食中可重要呢!豆类包括黄豆、蚕豆、豌豆、绿豆、黑豆等多个品种,而以黄豆营养价值最高。豆类富含蛋白质, 约含20% ~40%,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性蛋白质近似,是优质完全蛋白质。而且还富含植物油脂,约含15% ~ 20%,是不饱和脂肪酸和B 族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除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无机盐。豆腐、豆浆、豆芽菜等豆制品营养价值也很高,而且比干豆类容易消化吸收 3.畜肉及内脏——蛋白质及铁的主要来源 畜肉指猪、牛、羊、马、驴、狗肉等,大多数人都以吃猪肉为主。 畜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占10% ~ 20%,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利用率均较高。肉类中所含的脂肪因部位不同而异,含脂肪量自10%到30%不等, 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少量的胆固醇、卵磷脂。肉中碳水化合物较少,约含1% ~ 5%。肉类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畜类动物内脏一般含脂肪较少,肝、肾等内脏主要是铁的理想来源,并富含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

4.水产品——优质蛋白质 鱼类及虾、蟹等水产品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品,易于消化吸收,是小孩和老年人的最佳补品。 20%,其中必需氨基酸与畜类近似,但脂肪含量较低,因此生理价值较高。鱼肉纤维较短易于消化,肉松软,一鱼类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 ~ 3%左右,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常呈液态,很容易被吸收,脂肪的消化率可达98%左右。般蛋白质消化率可达87%-98%。鱼类脂肪含量在1% ~ 水产品含无机盐丰富,特别是碘、钙和脂溶性维生素。除此之外,鳝鱼、河蟹、海蟹等产品还含有丰富的核黄素。 5.奶及奶制品——天天吃终生受益 3.5%。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奶类食品营养丰富,牛奶与人奶近似,区别在牛奶蛋白质含量高,人奶乳糖含量高。牛奶蛋白质含量约为3% ~ 相对含量与鸡蛋近似,利用率较高。牛奶含脂肪约3.5%,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容易消化吸收,同时含有必需脂肪酸、卵磷脂等。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5%,以乳糖形式存在,可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牛奶中的无机盐,特别是钙、磷、钾的含量很丰富,钙的含量可达115mg,而且吸收率很高。奶中的碱性元素含量高于酸性元素含量,有助于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但铁的含量较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婴儿必须从4个月开始补充优质含铁食品。牛奶中还含有维生素A、D、抗坏血酸(维生素C)、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 6.蔬菜、水果——餐桌上不可缺少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约占每日食物摄入量的40%,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和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的蠕动,并是某些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蔬菜中的绿叶菜,如油菜、苋菜、雪里红、菠菜和韭菜等,富含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核黄素,也是钙、磷、铁等无机盐的宝库。根茎类菜,如马铃薯、山药、芋头、藕等,含有丰富的淀粉,可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胡萝卜素。瓜茄类菜,如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富含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鲜豆类蔬菜,如扁豆、毛豆、绿豆芽、黄豆芽等,所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硫胺素都比其他蔬菜高。 新鲜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以鲜枣、山楂、柑桔、柠檬、柚子等含量较高,猕猴桃等野生水果含量更高。此外桔子、杏、菠萝、柿子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也较丰富。水果同样是钙、磷、铁、铜、锰等无机盐的很好来源,此外因水果中含有果酸、纤维素和酶,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和排泄。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表

种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粮谷类 8%-12%。缺乏赖氨酸、苏氨 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 氨酸。小米中色氨酸和蛋氨 酸较多。 生物价:大米77;小麦67; 小米57;高粱56;玉米60。 1%-2%,小米和玉米在4%。 主要是甘油三脂和少量植物固醇和 卵磷脂。玉米和小米的胚芽油,80% 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60%是亚油 酸。 70%-80%,主要是淀粉。 利用率高,90%以上。 1.5%-3%。含丰富的磷、 钙、铁、锌、锰、镁、铜、 钼等。含植酸。 含丰富的B1、B2、 B6、PP和泛酸,谷 胚中含较多E。不含 A、D、C。 大 米 8%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 油酸占39%,亚油酸占30% 紫黑米含铁、钙、蛋白质 和脂肪, 紫黑米含血红素可治疗和 预防贫血 小 麦 粉 精白粉10.3% 标准粉11.2% 麦胚粉36.4% 亚油酸40%以上 麦胚芽具有增加细胞活力,改善人 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抗衰老, 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 小麦胚芽富含E、B1、B2、 钙、锌、硒,硒的含量是 小麦纷的10倍 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蔬菜叶菜 类 1%-2%不足1%2%-4% 膳食纤维1.5% 丰富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 根茎 类 1%-2%不足0.5%低者5%,高者20%以上 膳食纤维1% 丰富 硒:大蒜、芋头、洋葱含量最高。 胡萝卜中胡萝卜素为4130μ g/100g 瓜茄 类 0.4%-1.3%微量0.5%-3%, 膳食纤维1% 辣椒:含丰富的硒、铁、锌胡萝卜素:南瓜、番茄、辣椒最高 抗坏血酸:辣椒、苦瓜较高 鲜豆 类 2%-14%0.5%(毛豆 出外) 4%左右 膳食纤维1%-3% 丰富的钾、钙、铁、锌、硒 铁:发芽豆、刀豆、蚕豆、毛豆最高,3mg/100g 锌:蚕豆、豌豆、芸豆较高,1 mg/100g 硒:玉豆、龙豆、毛豆、豆角、蚕豆最高,2μ g/100g 胡萝卜素普遍较高,200μg/100g 左右 1

食品营养与健康 2.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10-2.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在质和量上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了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及其相互比例是否合理以及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营养价值有高低之分,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及比例适宜,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食物,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否则,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图片10-1) 食物的营养价值具有相对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几乎所有天然食物中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种以上的营养素,但没有一种食品的营养价值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不同的食物中热能和营养素的含量不同,同种食物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产地、不同成熟程度之间也会有差别;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会受储存、加工和烹饪的影响;有些食物中存在天然的抗营养因素或有毒物质。 所以能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就可以指导我们科学地选取食品和合理地搭配营养,平衡膳食,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图片10-2)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食物的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两个概念。 营养素密度是指食物中某营养素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营养素密度公式表示为,一定量食物中的某营养素含量,除以该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值。 公式为: 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 或适宜摄入量AI 食物的能量密度是指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这里的人体需要,是以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依据的。能量密度公式表示为,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除以能量推荐摄入量RNI值。 公式为: 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及其应用。

各种粮食的营养及食疗价值

各种粮食的营养及食疗价值 1、【大米】:又称梗(geng)米,大米中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易于消化吸收,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去餐馆,米饭都是必不可少的。煮粥最为养人,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效。煮粥时不要放碱以免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糯米】:又称粳(jing)米和江米,糯米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其粥为温养胃气妙品之称,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肾脏病的患者尽量少吃。 3、【黑米】:黑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能减轻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有止血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 4、【小米】:又称粟米,富含维生素B1、B12,具有滋养肾气、和胃安眠、清虚热、止泛胃、呕吐、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之功效;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小米粥有“代参汤”之美称。常吃小米的人一般不易患失眠症。

5、【高粱米】:高粱米补气、健脾、养胃、止泻、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对老人痰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适宜于肺结核病人食用。糖尿病患者,大便燥结者以及便秘者应少食。 6、【玉米】:(玉米馇、玉米面)粗粮中的保健佳品。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抗眼睛老化,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常食长寿。 7、【糯玉米】:(糯米馇、糯米面)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蛋白质、VA、VB1、VB2均比稻米多,脂肪和VB2的含量最高,黄色糯玉米还含有稻麦等缺乏的甲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糯玉米wx 基因的遗传功能,是使糯玉米胚乳淀粉类型和性质发生变化,糯玉米淀粉分子量高,食用消化好。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常食长寿。 8、【小麦米】: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营养价值高,小麦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能够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中药味甘,性凉。养心安神,除烦。益气,除热,止汗。治心神不宁,失眠,妇女脏躁,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悲伤欲哭。治自汗,盗汗,骨蒸劳热。进食全麦可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的含量,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 9、【大麦米】:具三高两低的特点即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精)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影响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 种类: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 数量:是否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比例: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是否适宜 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 ★储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 (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 1、测定方法: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法、酶分析法 实际工作中,常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他们之间的各种比值,初步评定食物的营养价值 2、评价: 营养素的种类和营养素的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表示该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二)营养质量指数 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 ):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是Hansen 在1979年推荐作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公式如下: 营养素密度: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 能量密度:指该食物中所含能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 1、INQ 的计算方法: (1)查《食物成分表》,找出某种营养素含量; (2)查膳食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确定某一人群能量与营养素膳食参考摄入量; (3)计算某种食物的营养素密度: 公式: 营养素密度=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INQ 某营养素密度 某种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所含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 能量密度

(4)计算某种食物的能量密度: 公式: 能量密度=能量含量/能量素参考摄入量 (5)计算某一食物中营养素INQ值: 公式: 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2、评价 (1)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与能量含量对该摄入量的人的营养需要达到平衡; (2)INQ>1:表示食物该营养素的摄入量高于能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3)INQ<1:表示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摄入量低于能量的摄入,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其营养价值低。 (三)食物利用率 食物利用率:是指食物进入体内后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公式: 食物利用率=(饲养期间动物的增重值(g)/饲养期间总的饲料消耗量(g))*100% (1)意义:常用于整体食物或混合食物的营养评价。常被作为新食物资源、婴幼儿食品的评价方法。 (2)方法:一般用动物饲养方法来测定,选用成长期的大鼠或小鼠,计算饲料利用和体重增加的多少 (3)影响因素: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4)评价:结果的百分数越高,说明该食物在体内越能够充分利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反之则该食物的营养价值较低。 (四)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1981年由美国Jenkins提出。 公式: 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100% 食物血糖耐量曲线: 被试者在清晨抽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100g(或1.75g/kg体重)葡萄糖,隔0.5、1、2小时各测定血糖一次。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成曲线如图1,此曲线一般称糖耐量曲线。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食品营养价值的 高低,取决于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及相互比例是否适宜;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2.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食品中所提供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的营养价值就越高。食物品种、部位、产地、成熟程度也会影响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2)营养素的质量: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高。动物性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蛋白质高,因此,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要比植物性蛋白质高。 (3)营养质量指数(INQ):是指某食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素密度)与该食物能满足人体能量需要的程度(能量密度)的比值。 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供给与能量供给达到平衡。 INQ>1,表示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能量的供给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INQ<1,说明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少于能量的供给,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因此该食品的营养价值低。 3.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谷皮: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不含淀粉。 糊粉层:含较多的磷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矿物质)。 胚乳:含大量的淀粉及一定量的蛋白质。 胚芽: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2)营养成分 1)蛋白质:谷类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7.5%一15%.存在于胚芽及胚乳中,主要由谷蛋 白、白蛋白、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组成。 2)氨基酸特点:一般谷类中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含量偏低。赖氨酸为其第一限制氨基酸,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赖氨酸强化,或利用蛋白质互补原理将谷类与豆类等含赖氨酸丰富的食物混合食用,以弥补谷类食物赖氨酸的不足。 3)脂肪:谷类食品中脂肪含量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 4)碳水化和物:是谷类的主要成分,主要为淀粉,我国居民膳食55%一65%的能量来自谷类碳水化台物。 谷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丢失越多,故全谷类食物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5)矿物质主要为钙和磷,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消化吸收差。 6)维生素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部。淘洗和加工越多,维生素的损失就越多。谷类几乎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C。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物是未经特殊加工制作的食物和食品的原料,食品往往指经加工制作后的具体食物。 ?食品品质(或食品质量):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 ??°食品的食用性能?±是指食品的营养价值、感官性质和卫生安全性;?°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是指食品的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主要是指消费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经济上对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和热能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组成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容易消化吸收。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内容: ?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 ?营养素的质量 ?营养素在加工、贮存、烹饪过程中的损失和变化 ?各类食物包括五大类

2、动物性食物(鱼、肉、禽、蛋、奶及其制品) 3、豆类及制品 4、蔬菜水果类 5、纯热能食物: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 第一节谷类食物 一、谷类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特点 (二)谷类营养素的特点 ? 1.蛋白质(6.5%~14%) ?(大米:6%~7%、小麦:11%~12%) ?赖、苏、色、苯、蛋 (少)(大米/面粉:赖、苏) ?谷、脯、亮(多) (玉米:赖、色) ?生物价:大米77,小麦67,玉米60,小米57,高梁56?蛋白质互补: ?大米、小麦(赖少)与豆制品(赖多)混吃 ?玉米(赖少、蛋多)与黄豆(赖多、蛋少)混吃 ? 2.碳水化合物(70%~77%) ? 3.脂类(2%~4%) 亚油酸:小麦胚芽油:50%

中国各种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中国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绝对经典~)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 类别食物名称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碳水化 合物 (克) 热量 (千卡) 无机盐 类 (克) 钙 (毫克) 磷 (毫克) 铁 (毫克) 谷类大米7.5 0.5 79 351 0.4 10 100 1.0 小米9.7 1.7 77 362 1.4 21 240 4.7 高粱米8.2 2.2 78 385 0.4 17 230 5.0 玉署黍8.5 4.3 73 365 1.7 22 210 1.6 大麦仁10.5 2.2 66 326 2.6 43 400 4.1 面粉12.0 0.8 70 339 1.5 22 180 7.6 干豆类黄豆(大豆)39.2 17.4 25 413 5.0 320 570 5.9 青豆37.3 18.3 30 434 5.0 240 530 5.4 黑豆49.8 12.1 19 384 4.0 250 450 10.5 赤小豆20.7 0.5 58 318 3.3 67 305 5.2 绿豆22.1 0.8 59 332 3.3 34 222 9.7 花豇豆22.6 2.1 58 341 2.5 100 456 7.9 豌豆24.0 1.0 58 339 2.9 57 225 0.8 蚕豆28.2 0.8 49 318 2.7 71 340 7.0 鲜豆类青扁豆荚(鹊豆) 3.0 0.2 6 38 0.7 132 77 0.9 白扁豆荚(刀子豆) 3.2 0.3 5 36 0.8 81 68 3.4 四季豆(芸豆) 1.9 0.8 4 31 0.7 66 49 1.6 豌豆(准豆、小寒豆) 7.2 0.3 12 80 0.9 13 90 0.8 蚕豆(胡豆、佛豆)9.0 0.7 11 86 1.2 15 217 1.7 菜豆角 2.4 0.2 4 27 0.6 53 63 1.0 豆类制品黄豆芽11.5 2.0 7 92 1.4 68 102 6.4 豆腐浆 1.6 0.7 1 17 0.2 - - - 北豆腐9.2 1.2 6 72 0.9 110 110 3.6 豆腐乳14.6 5.7 5 30 7.8 167 200 12.0 绿豆芽 3.2 0.1 4 30 0.4 23 51 0.9 豆腐渣 2.6 0.3 7 41 0.7 16 44 4.0 根小葱(火葱、麦葱) 1.4 0.3 5 28 0.8 63 28 1.0 大葱(青葱) 1.0 0.3 6 31 0.3 12 46 0.6

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谷类食物:为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主要有小麦、稻米、玉米、高粱及小米等。谷类食品在中国人民膳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提供每日膳食73%的热能和65%的蛋白质,又是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谷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变动在7-16%之间,其氨基酸组成以赖氨酸最为缺乏。谷类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式为淀粉,含量可达70%以上。谷类所含B族维生素是膳食中维生素B1及尼克酸的主要来源。 豆类食品包括大豆及其他杂豆。大豆含有36-40%的蛋白质、15-30%的脂肪。大豆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质的最好来源,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提高其营养价值。大豆油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达50%,是优质食用油。此外,大豆还含有较多的钙和硫胺素,核黄素也是植物性食品中含量较高者。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人们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B族维生素,其含量都高于谷类,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此外,大豆还含有多种有梳健康的成分,如大豆皂苷、大甄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 蔬菜水果:是人们膳食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其成分的主要特点为:水分含量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但维生素C、胡萝卜素、无机盐及膳食纤维却十分丰富,为人们膳食中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蔬菜有深色和浅色两类区别,深色的营养价值一般较优于浅色蔬菜。水果以柑橘类的营养价值较高,而许多野果,如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的维生素C含量较柑橘等水果高处20-100倍。此外,蔬菜、水果还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色素等成分,这些物质虽非营养素,但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丰富膳食等具有重要意义。蔬菜含水分多,能量低,是提供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一般新鲜蔬菜含水分在80%~95%,多数在90%以上。蔬菜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淀粉、糖类等,大部分能量较低。蔬菜也是胡萝|、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钙、磷、钾、铁的良好来源。 蔬菜可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尤其p一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深色蔬菜还含有多种色素,如叶绿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以及其中的芳香物质,它们赋予蔬菜特殊的色彩、风味和香气,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常见的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芹菜、西兰花、茼蒿、韭菜等。

第三章(二)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三章(二) 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的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齐全、数量的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易被消化吸收。一般来说,食品中所提供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越高。 不同食物因营养素的构成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如粮谷类食品,其营养价值体现在能供给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但其蛋白质、脂肪含量极少。 一、谷类: 谷类食品主要包括小麦、稻米、玉米、高粱等。其中以稻米和小麦为主,我国居民膳食中50~70%的能量、55%的蛋白质、一些无机盐及B族维生素主要来源于谷类食品。谷类食品在我国膳食构成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蛋白质:谷类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 2、碳水化合物:谷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含量在70%以上。我国居民膳食中50~70%的能量来自谷类碳水化合物。 3、脂肪:谷类含脂肪量低,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 4、矿物质:约为1.5~3%,主要分布在谷皮和谷类的表皮层。主要是磷和钙,但其消化吸收比较难。 5、维生素:谷类是膳食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在表皮层(糊粉层)。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维生素损失就越多。 二、豆类及其制品 豆类分为大豆(黄豆、黑豆和青豆)和其他豆类(豌豆、蚕豆、绿豆、小豆、芸豆等),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1、大豆中含有35~40%的蛋白质,是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品。 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较为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故大豆蛋白为优质蛋白。 2、大豆所含脂肪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亚油酸最多。大豆油中还含有1.64%的磷脂和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E。 3、大豆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一半是可供利用的淀粉、蔗糖等,而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可引起腹胀) 4、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二)大豆的功能: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降血压和减肥的功效,并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可以治疗便秘,极适宜老年人食用。 ①.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有大豆皂甙,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②防止血管硬化: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