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远端骨折pilon骨折手术技巧
Pilon骨折手术治疗

路外,还有Konrath等乜]报道的后侧入路,在该入路中屈 肌重叠覆盖于胫骨侧钢板,且经该入路可同时固定胫骨 和腓骨,因此减少了严重软组织损伤后深部组织感染及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良好的术野暴露对于复位和 固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前路切口有时很难完全 看清关节面,对内植物植入造成一定的困难。基于上述 考虑,Kao等∞1报道了“前中后”联合切口,该入路仅有一 条切口,可从前中后方向清晰显露关节面;在45例Pilon 骨折中,无一例因该人路而发生神经血管束损伤,仅有2 例发生坏疽,且经治疗后愈合。 关于青少年Pilon骨折的报道很少。因为这类骨折 邻近长骨生长部,其处理很棘手。Letts等口1报道7位青 少年病人8例Pilon骨折(3例类似于Reudi II型骨折,2例 类似于Reudi[]]型,3例因伴有踝关节脱位而不适合Reudi 分类系统),所有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平均随 访16个月,结果发现有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发生 生长受限,优良率为63%;建议实行一种新型的儿科Pi— Ion骨折分类法。 2外固定支架相关治疗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过去十几年在高能量暴力所 致、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支架 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中包括很多方法,可单独应用,但更 多的是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应用。在软组织情况允许植入 内植物之前,外固定支架仍是复位及早期固定的首选工 具。大部分研究,尤其是高暴力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研究 均报道,外固定支架固定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满 意率,且术后感染率降至10%以下。但单纯的治疗方法 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Pilon骨折旧j。 2.1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 Mitkovic等[93报道了26位病人28例经动力型外固 定支架治疗的AO分型口型Pilon骨折病例,平均愈合 时间为14周,其中3例出现成角畸形(7。~20。),无一例出 现骨不连和深部感染;认为闭合复位动力型外固定支架 适用于C3型Pilon骨折治疗,且术后可早期活动。 “等[10]报道了14例经动力型轴向外固定支架联合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病例,术中采用
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解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背景介绍 • 术前评估与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处理 •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 • 案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背景介绍
pilon骨折概述
•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导致, 如车祸、跌落等。由于pilon骨折涉及到关节面,因此治疗难度 较大,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骨折不愈合等。
拓展临床路径应用范围
在总结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推广至其他类型的骨折或外科领域。
THANKS
感谢观看
坚强固定
固定时要求稳定、牢固, 以保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的顺利进行。
04
术后处理
术后疼痛管理
药物镇痛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非甾体消炎药或阿片类镇痛药
物,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有助于减 轻术后肿胀和疼痛。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疼 痛阈值。
提升医疗服务体验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优化了医疗服务流 程,使患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治疗 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少感染风险
通过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伤口管理,加速康复临床 路径有效降低了pilon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
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
通过完善的术后康复训练和抗凝治疗,加速康复临床路径有 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减少了并发症对患者的危 害。
术前准备
预防感染
根据骨折部位和手术切口情况 ,术前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word精品文档6页

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Pilon骨折最早由法国放射科医师Destot命名,Pilon在法语中是锤子的意思,这个“锤子”指的是距骨。
Pilon骨折指胫骨远端波及踝关节的骨折。
目前认为Pilon骨折应包括:踝关节和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通常伴有踝关节面的粉碎或压缩骨折。
Ⅰ、Ⅱ型Pilon骨折的治疗相对简单,疗效满意,而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比较棘手,成为创伤骨折研究的热点之一。
回顾我院1996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Ⅲ型Pilon骨折,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无双侧Ⅲ型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
年龄17~68岁,平均39.3岁。
致伤原因为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伤7例,其他伤3例。
开放骨折10例,闭合骨折18例。
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3 h~16 d,平均6.8 d。
1.2方法10例开放性骨折全部急诊手术,6例行清创后钢板固定,4例清创后行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
闭合骨折在伤后3~16 d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9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4例,分期手术及微创固定5例。
手术切口:腓骨骨折选用后外侧切口;胫骨骨折选用前方或前内侧切口。
两切口间距离≥7 cm,胫骨切口不作皮下游离,以防皮肤坏死。
腓骨骨折常规选1/3管形钢板固定,亦可选用克氏针,拉力螺钉等固定。
手术一般先行腓骨骨折固定,这对肢体长度的恢复至关重要。
在腓骨复位固定的基础上,以距骨上关节面为参考层,行胫骨远端骨折块的复位。
关节面骨块复位顺序由大到小,先恢复大体结构,再逐步完善小骨折块复位,最后形成一个胫骨远端平滑的关节面,克氏针逐一临时固定。
复位时重点复位内踝、前外侧骨块、后唇骨块,特别是前外侧骨块常常与下胫腓前韧带相连,在外踝复位后可作为关节面复位的基准点。
胫骨骨折复位后,再根据软组织情况、伤口污染情况,选用钢板固定、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等各种固定形式的有机结合。
Pilon骨折处理原则及治疗选择

Pilon骨折处理原则及治疗选择张闻【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35)006【总页数】3页(P357-359)【作者】张闻【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2014年9月26日至28日,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基金会在上海成功举办AO下肢创伤大师学习班,来自英国Bristol皇家医院的Mark Jackson教授就“Pilon骨折处理原则及治疗选择”作了精彩报告。
我作为现场翻译,聆听学习后受益匪浅。
现经Jackson教授同意,将报告内容整理如下,供骨科同道们分享交流。
Pilon骨折于1911年首先由法国医师Destot描述,特指累及胫骨远端负重面的骨折,骨折线通过关节面。
Pilon骨折多由高能量轴向外力所致,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因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多,感染、骨不连的发生率高。
作为下肢负重的关键部位,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块的精确复位多需手术,因为恢复下肢力线和长度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非常重要,而闭合复位很难对粉碎、塌陷及严重移位的关节面骨折块进行复位。
然而如何既能解剖复位关节面,重建下肢力线和长度,又能保护软组织,减少皮肤坏死和感染发生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有时也难免为此陷入困境。
了解Jackson教授的报告,对摆脱这种困境大有裨益。
1 手术治疗原则1969年,为达到理想的Pilon骨折复位与固定效果,Rüedi和Allgöwer根据当时的AO原则,提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4个步骤:①恢复下肢长度;②重建干骺端轮廓;③干骺端植骨;④重新连接骨干和干骺端。
这一经典步骤至今仍在临床上沿用,依此步骤处理低能量损伤造成的Pilon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
但对于较为复杂的病例,尤其是高能量损伤所致Pilon骨折病例,采用传统手术入路对软组织剥离范围广,术后伤口并发症多,术后感染率高达13%~55%[1]。
Pilon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 关键词 】P o 骨折 l fn
脱位 内固定
解剖 复位
退后再用克 氏针或螺 钉固定 。 合并韧带损伤及下胫腓联合分 ④ 离, 在固定 内、 外踝后透视正位片 , 若踝关节 内侧 间隙增宽但小
于 5mm, 在胫 骨下关 节上方 2c 3c m~ m处 自腓骨 中点进针 , 保
■ 嘧回国窝固
Pln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i o
胡景 阳 翁润 民 王 芝英 杨 杰
( 渭南市中心医院, 陕西 渭南 7 4 0 ) 1 0 0
【 要 】 目的 摘
果进 行 随访 。结 果
探 寻 Po 骨 折 的最佳 治疗方 法 。方 法 l fn
6 例 患者 随访 3个月 ~ 5 5年 , 平均 2.个 月 , 5 8
按 L e, ed踝 3 良
2 6例 , 6 , 良率为 9 . 可 例 优 0 %。 1 8 例发 生胫腓 固定螺钉断裂 , 3 例轻度 骨关节 炎改 变, 例皮肤坏死合 并软 组织感染。结 论 1
口。 若合 并后踝骨折 , 骨则取后侧切 口, 腓 胫骨及后踝骨折多用 空心松质骨螺钉 。若骨折复杂 , 可选用胫骨下端外侧解剖 型钢
板、 T形钢板或三 叶钢板 。 骨多用重建钢板及 1 腓 / 3管形钢板。 c
对于 P o l f n骨折的治疗, 应根据受伤机制、 骨折及脱位 情况选择 相应的手术方法, 力争达到骨折解剖复位 , 损伤韧带愈合 良好 ,
最 大 限 度 恢 复踝 关 节功 能 。
形臂 x线机透视下可避免螺钉及碎骨块进人关 节间隙。 ③若骨
类 型的 Pl i n骨折 6 o 5例进行切 开复位 内固定 ,取 得 良好效 果。
Pilon骨折PPT课件

按骨折部位分类
胫骨远端骨折
Pilon骨折最常见的类型,涉及胫骨 远端关节面。
胫骨近端骨折
较少见,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涉 及胫骨近端关节面。Biblioteka 按骨折形态分类简单骨折
单一条骨折线,关节面保持完整 。
粉碎性骨折
多条骨折线,关节面碎裂成多块。
压缩性骨折
骨折部位受到压缩,关节面塌陷。
按软组织损伤分类
闭合性骨折
体格检查
检查患肢是否肿胀、 畸形、疼痛、活动受 限等情况。
检查足部感觉和运动 功能,判断是否有神 经损伤。
观察踝关节和足部皮 肤颜色、温度,判断 是否有血液循环障碍 。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X线检查
初步了解骨折的类型、位置和 移位程度。
CT检查
进一步了解骨折细节,为手术 提供准确的参考。
MRI检查
骨髓炎。
为预防感染,术后应保持伤口清 洁干燥,定期换药,遵医嘱使用
抗生素。
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是Pilon骨折术后常见的 远期并发症,主要由关节面不平整、 关节内骨折未完全复位等因素引起。
为预防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应早期进 行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 时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关节面愈合 情况。
Pilon骨折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Pilon骨折概述 • Pilon骨折的分类 • Pilon骨折的诊断 • Pilon骨折的治疗 • Pilon骨折的并发症 • Pilon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01
Pilon骨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远端关节 面的骨折,通常伴有严重的软组 织损伤和关节面塌陷。
PiLon骨折诊断治疗ppt课件

Pilon骨折的Rüedi-Allgǒwer 分型
Ⅰ型 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无移位的劈裂骨折
Ⅱ型 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的劈裂骨折,但无粉碎
Ⅲ型 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压缩、粉碎性骨折
另外,胫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也常被应用,事实上已远远超出了Pilon骨折的范畴。因为只有B3型与C型属波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而A型与B1、B2型则不属于Pilon骨折 。
螺钉:干骺端前外侧骨折块和后缘较大的骨折块用松质骨螺钉固定,骨干部位的骨块则用皮质骨螺钉固定。内踝骨折根据情况选用拉力螺钉或张力带固定。 钢板:弧型钢板、“T”型钢板都有很好的固定作用,但目前最常用的还是三叶型支撑钢板,与胫骨远端解剖更相吻合。因胫骨内侧软组织薄弱,手术时应注意微创操作,保护骨的血运。
B型亚型
B1型:单纯的经关节面劈裂骨折 B2型:经关节面劈裂骨折,伴有轻微的压缩骨折 B3型:经关节冠状面劈骨折,后踝有大的游离骨折块
C型亚型
C1型:单纯关节面和干骺端骨折 C2型:单纯关节面骨折伴有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C3型:关节面和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三、诊 断
(开放性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般主要包括个四个主要步骤: 腓骨骨折的复位固定 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 干骺端骨缺损处植骨 重新连接骨干与干骺端
1. 腓骨骨折的复位固定 选择腓骨后缘的小腿外侧切口,骨折复位后,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或半管形钢板固定。腓骨骨折复位固定后,可以恢复肢体的长度,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牵拉作用,使移位的骨折块得到部分复位。
六 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及并发症的防治
2.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 采用小腿前内侧弯向内踝的切口,显露胫骨穹顶和干骺端。胫骨与腓骨两切口间隔至少应相距7cm以上,以防皮肤坏死。 内踝骨折块、与下胫腓前韧带相连的胫骨前结节骨折块、与下胫腓后韧带和横韧带相连的后缘骨折块可做为复位的参照。当合并腓骨骨折时,腓骨的复位常会导致胫骨前结节骨折块因下胫腓前韧带的牵拉而发生进一步回缩移位。寻找骨折块向前内侧牵拉,使韧带紧张,此时胫骨前结节骨折块就成为关节面复位的最主要的标志。然后根据内踝骨折块与后缘骨折块的皮质边缘标志进行复位,先用克氏针做临时固定,直视下或拍X线片证实复位满意后再做终末固定。有时胫骨干骺端发生严重压缩、粉碎,使复位缺乏明显标志,此时牵引患足,保持距骨中立位,利用距骨顶的模板作用进行间接复位。
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

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12月~2013 年1月对18例Rüedi-Allg?werⅡ、Ⅲ型 Pilon 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
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按疗效进行评分: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
结论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具有高稳定性,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关键词】 Pilon骨折胫骨远端锁定钢板骨折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43-02Pilon骨折是指涉及负重关节面及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多为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暴力所致,约占下肢骨折的1%及胫骨骨折的7%~10%,大多数(75%~85%)合并腓骨骨折[1]。
该骨折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且骨折类型复杂,并发症及致残率较高,属临床难治性骨折之一。
我科于2009年12月~2013 年1月对18例Rüedi-Allg?werⅡ、Ⅲ型 Pilon 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7岁:男13例,女5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6例,挤压伤2例。
参照Rüedi-Allg?wer分型方法[2]Ⅱ型11例,Ⅲ型7例。
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6例,合并腓骨骨折13例。
急诊清创手术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7 ~14 d。
1.2 方法术前常规拍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胫腓骨正侧位片,踝关节3DCT 重建,观察骨折碎片移位的情况。
开放性骨折均须急诊清创缝合,跟骨牵引,应用抗生素预防创口感染,抬高患肢,消肿治疗,待肿胀消退,软组织条件满意后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及骨折分型决定手术方案;闭合性骨折先行跟骨牵引,并抬高患肢,脱水消肿治疗,伤后7~14d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用2根直径2.5 mm头端有螺 纹的克氏针进 行复位。 先复位后外 侧方骨块。
③用1.25mm克氏针从胫骨前上方斜向固定住 后外侧骨块。
④也可从腓骨方向固定。
⑤或双重固定。
⑥另两根1.25mm克氏针复位内侧骨块。
⑦或作2个小的戳创,利用复位钳,夹住内侧块 与后外侧块靠拢达到复位目的。
⑧用2根1.25mm直径克氏针经皮插入,将内侧 块和后外侧块固定在一起。
别是内踝暴露很差 b.向上端延伸也很有
限
图示胫骨远端骨折,43-C型。可 以用前外侧切口。
❖ 手术时机与分期手术
1.最好挑选皮肤已有褶皱时手术,通常已在伤 后5 - 10天内。
2.低能量损伤可以采用一期四步法手术。
3.高能量损伤往往皮肤挫伤严重,要考虑分期 手术。
❖ 高能量损伤 — 移位骨折伴重 度软组织损伤,但不是 开放性骨折。
内固定视伤口情况。装外固定支架。 2.第二期:48 – 72小时第二次清创检查伤口,
并完成软组织覆盖(皮瓣移植)同 时重建胫骨关节面。 3.第三期:软组织覆盖已完成后可再次手术内 固定。也有将第二、三期手术同时 完成的。
手术技巧
①用钩子将前外侧方骨块扒开,清理骨折块之 间原始骨痂与血肿以利复位。
⑨将前外侧块原位内旋复位,用复位钳将前外 侧骨块和后外侧骨块夹在一起。在直视下看 到关节面已平整。
④在切口远端,切开 伸肌短肌筋膜,牵向 内侧方,可以暴露距 骨颈,以备打钉装牵 引器。
⑤在合适部位切开关 节囊,暴露骨折块可 以分离、复位。
如何挑选切口 前内侧?前外侧?
①取决于前外侧骨折 块的大小
②前外侧骨折块足够 大,使它的内侧骨 折面已临近内踝, 推荐使用前内侧切 口
③如果该骨块较小, 骨折线偏向外侧方, 以选用前外侧切口 较利于复位
因此术前放射学评 估十分重要
①关节面的三块主要 骨折块如何选用内 固定物与干骺端骨 折粉碎程度、手术 途径、软组织覆盖 度有很大关系
②按压力侧为粉碎骨 折,张力侧为横行 骨折原则,附图pilon 骨折有内翻畸形, 干骺端内侧有粉碎 性骨折,强烈支持 经前内侧切口在内侧干骺端处 有粉碎骨折,内侧 处于张力所致。如 图示,外侧或前外 侧需放强有力内固 定物,而内侧不需 十分坚强内固定物。 根据有外翻畸形和 干骺端前外侧方有 粉碎骨折,以前外 侧切口在前外侧方 安放钢板比较合适
❖ 经典的四步手术法 ❖ 第一步:重建腓骨 ❖ 腓骨钢板内固定, ❖ 一旦腓骨重建完毕, ❖ 胫骨骨折也会得以改善。 ❖ 高位腓骨骨折伴有骨间膜破裂的,可以以胫
骨复位为手术 第一步。
❖ 第二步:重建关节面 ❖ 以距骨关节面作为模板 ❖ 整复关节面,以克氏针 ❖ 暂时固定,也可以用空 ❖ 心松质骨螺钉固定骨折块。 ❖ 第三步:植骨 ❖ 因复位操作造成的骨缺损空腔填充松质骨。
②在胫前肌腱内侧切 开骨膜,保持腱鞘 完整。
③少量剥离骨膜暴露 骨折块。
④在腱鞘的后方向处 侧方剥离可以复位 前外侧骨折片。
⑤矢状面切开胫距关 节,切开处通常在 两个主要骨折块之 间。
⑥有时为了暴露好些 需横行切开前关节 囊。切口尽可能短 些,以免剥夺了骨 折块来自胫前血管 分支的血供。
⑦用牵引器有助于显 露关节面。
④准确判断关节面粉碎情况和嵌插部位。嵌插 通常在关节面中央或内侧面。 嵌插的关节面必须复位,必须挑选合适的切 口直接进入嵌插区。
⑤关节面内侧粉碎 与嵌插十分常 见,典型的部位 在内踝的外侧面 与前外侧骨块的 内侧面。
⑥粉碎的内侧关节 面可以经前内侧 切口直视下复位 嵌插。图示前外 侧骨块有嵌插, 用骨膜剥离器对 着距骨关节面复 位,继发性骨缺 损需植骨。
❖ 第四步:安放钢板
内侧面
前面
❖ 手术体位 ①仰卧位
②伤肢略抬高,髋部垫薄垫 以免下肢外旋
③C-臂机放在对面 ④消毒范围从足趾尖至大腿
上部
⑤有植骨可能的供骨区一并 消毒
⑥消毒气囊止血带
❖ 切口选择 1.前内侧切口 ①切口方向:从胫骨
嵴外侧方距踝关节 5 - 8 cm处开始, 直切口至舟状骨基 部。
⑦有外翻畸形的可 以有关节面外侧 部分粉碎与嵌插。 虽然前内侧切口 与前外侧切口都 可以达到关节的 外侧面,但直视 下复位嵌插还是 用前外侧切口较 好。
⑧前外侧切口还适 用于:
a.完全性关节面骨 折(43 - C)
b.部分性关节面骨 折,劈裂处在前 方或前外侧
c.部分胫骨远端关 节外骨折
缺点是: a.踝关节内侧部分特
⑧必须注意:腓骨内 固定手术已有了一 个切口,两个切口 间距不小于7cm。
❖ 切口选择 2.前外侧切口 ①远端起自第4跖骨基
部,近端止于胫骨 与腓骨之间。长度 不宜超过踝上7cm。
②腓浅神经就在皮 下,整个手术过 程中必须保护。
③前方骨-筋膜室在胫 骨远端,腓浅神经下 方切开,踝关节前方 支持带一并切开, 骨-筋膜室内容物全 部牵向内侧方,这样 可以显露前胫腓韧带。
1.第一期:首先考虑闭合复位, 重点是复位腓骨,保 留长度,视伤口情况 选用内固定物(只限 于单纯性骨折)。选 用外固定支架。注意 外固定支架进针点不 要妨碍二期手术的切 口。
2.第二期:5 – 21天内皮肤褶皱时 再次内固定手术。
❖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 1.第一期:急症处理,伤口清创、冲洗。腓骨
复杂性关节内骨折---胫骨远端骨折 手术技巧
(胫骨pilon或plafond骨折)
❖ 胫骨pilon骨折,不单是胫骨问题,腓骨也可 有问题。发生在胫骨的有两种情况:
❖ ①爆破性骨折 ❖ ②压缩性骨折 ❖ 发生在腓骨有三种情况: ❖ ①腓骨完整 ❖ ②腓骨骨折:单纯性 ❖ ③腓骨骨折:复杂性
❖ 按排列组合,可以发生许多情况
❖ 完整腓骨:
胫骨远端爆破骨折
胫骨远端压缩骨折
❖ 单纯性腓骨骨折:胫骨远端爆破骨折
胫骨远端压缩骨折
❖ 复杂性腓骨骨折:胫骨远端爆破骨折
胫骨远端压缩骨折
❖ 非手术治疗指征:骨折没有移位;关节面保 持正常;全身情况差,难 以耐受手术。
❖ 手术治疗指征: 骨折移位;嵌插,缺损;关 节面不平整大于 2mm;伴 有神经血管损伤;出现旋 转畸形不能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