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系与专业列表

招生院系与专业列表
招生院系与专业列表

招生院系与专业列表

1.帝国理工电气与电子工程系4个专业,最多录取20人。

—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s)

—通信与信号处理(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Analogue and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未来电网(Future Power Networks)

2.帝国理工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四个方向共20专业,最多录取20人。

(1)高级结构工程方向: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混凝土结构及可持续发展(Concrete Structur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地震工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

—通用结构工程(Gener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钢结构设计(Structural Steel Design)

(2)环境工程方向:

—水文和水资源管理(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水文学及商业管理(Hydrolog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水文学及可持续发展(Hydr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环境工程及商业管理(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环境工程及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离岸、沿海及建成环境的工程流体力学(Engineering and Fluid Mechanics for the Offshore, Coastal and Built Environments)

(3)土工技术方向:

—土力学(Soil Mechanics)

—土力学及商业管理(Soil Mechan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土力学和工程地震学(Soil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eismology)

—土力学及环境土工学(Soil Mechanics and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土力学及可持续发展(Soil Mechan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交通方向:

—交通(Transport)

—交通及商业管理(Transport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交通及可持续发展(Transpor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帝国理工材料系共2个专业,最多录取20人

—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先进核工程(Advanced Nuclear Engineering)

4.帝国理工公共卫生系共2个专业。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人类分子遗传学(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5.帝国理工商学院共11个专业,最多录取20人。

—经济学与商业战略(Economics and Strategy for Business)

—金融(Finance)

—金融与会计(Finance and Accounting)

—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投资与理财(Investment and Wealth Management)

—管理学(Management)

—国际医疗管理(Intern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战略市场营销(Strategic Marketing)

—创新、创业与管理(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

—气候变化、管理与金融(Climate Change, Management & Finance)(该项目为商学院与Grantham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院合办)

6.帝国理工机械系2个专业,可录取5-10人。

—先进机械工程(Advanc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可持续性能源前景(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s)

7.帝国理工化工系共5个专业,最多录取5人。帝国理工欢迎化工、控制、能源,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申报。

—先进化学工程(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先进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Biotechnology)—先进化学工程与过程系统工程(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

—先进化学工程与结构产品工程(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Structured Product Engineering)

—过程自动化,仪表及控制或过程自动化、仪表化及过程控制(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8.帝国理工数学系共4个专业,最多录取5人。

—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

—数学与金融(Mathematics and Finance)

—理论数学(Pure Mathematics)

—统计学(Statistics)

9.帝国理工计算机系8个专业,共可录取5-10人。

—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

—先进计算(Advanced Computing)

—计算机(人工智能)(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计算机(计算管理)(Computing (Computational Management))

—计算机(机器学习)(Computing (Machine Learning))

—计算机(安全可靠性)(Computing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计算机(软件工程)(Comput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计算机(视算和机器人)(Computing (Visual Computing and Robotics))

10.帝国理工化学系7个专业,最多录取20人。

—生物成像学(Bioimaging Sciences)

—催化作用:化学与工程(Catalysis: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化学生物学:为新一代生物学、生物医学及药学的研究与发展培养多学科的物理学家(Chemical Bi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al Scientists for Next Generation Biological,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药物发现与研制:致力于新一代治疗法的多领域科学(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for Next Generation Therapeutics)

—绿色化学、能源与环境(Green Chemistry,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

—植物化学生物学:致力于新一代农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Plant Chemical Biology: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for Next Generation Agri-Sciences)

11.帝国理工生命科学系7个专业,最多录取20人。

—应用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Applied Bio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生物信息学与理论系统生物学(Bioinformatics and Theoretical Systems Biology)—生态与进化中的计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保护科学(Conservation Science )

—生态学应用(Ecological Applications)

—生态、进化与保护(Ecology, Evolution and Conservation)

—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Taxonomy and Biodiversity)

12.帝国理工物理系2个专业,最多接受10名学生。

—光学与光子学(Optics and Photonics)

—纳米光子物理学(Physics with Nano Photonics)

13.帝国理工环境政策中心2个专业。

—环境技术(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可持续的退休投资和管理(Sustainable Retirement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14.帝国理工Grantham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院1个专业。

—气候变化、管理与金融(Climate Change, Management, Finance)(该专业系与商学院合办)

其中,帝国理工环境政策中心与帝国理工Grantham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院共计招收5名

学生。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

历史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2001年初,经过数年发展,已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群体。历史学科现有教师10人,教辅人员1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人。另本学科拥有兼职教授3人,外籍客座教授1人。在职教师中,1人为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2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指导教师罗家祥教授曾获选2005~2006年度中美富布莱特学者,并应邀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进行学术交流;刘金华博士曾应邀赴香港浸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根据学校长远发展战略,历史学科发挥所有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招收国学、两宋学术文化史、中国政治文化史、中国民俗文化史、历史文化与旅游、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史学思想史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罗家祥教授同时招收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两宋学术文化史、中国政治文化史方向学术带头人罗家祥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所所长,除担任本校博士生导师外,还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两宋政治史和学术文化史研究,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从新学到理论—11世纪后半至13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等研究课题,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项,并参与多项重大攻关课题,其《北宋党争研究》、《宋代政治与学术论稿》、《北宋王氏新学的兴衰及其理论价值》、《王氏新学的历史命运及其内在原因》等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民俗文化史、历史文化与旅游方向学术带头人雷家宏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历史所副所长。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参与承担重大攻关课题、省部级社科研究课题多项,在宋史、中国古代社会史、民俗文化史、湖北地方文化史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所著《宋代社会与文化管窥》、《中国古代乡里生活》、《湖北通史·宋元卷》(合著)等均获得学术界的较高评价,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奖各一项,湖北地方文化史相关成果曾被武汉市有关部门采纳,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史学思想史方向学术带头人李传印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参与承担国务院特批项目《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中国古代史学与政治关系及其现代启示》、教育部人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精心整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教育部 2012年9月 说明 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 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 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 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

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经济统计学 0202 财政学类 020201K 财政学 020202 税收学 0203 金融学类 020301K 金融学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4 投资学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2 贸易经济 03 学科门类:法学 0301 法学类 030101K 法学 0401 教育学类 040101 教育学 040102 科学教育 040103 人文教育 040104 教育技术学(注:可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40105 艺术教育(注: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40106 学前教育 040107 小学教育

0402 体育学类 040201 体育教育 040202K 运动训练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4K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040205 运动人体科学 05 学科门类:文学 050216 缅甸语 050217 马来语 050218 蒙古语 050219 僧伽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 乌尔都语 050222 希伯来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 豪萨语 050225 斯瓦希里语

院系专业研究方向

院系、专业、研究方 向导师 招 生 人 数 初试考 试科目 复试考 试科目 备注 001基础医学院15 100501中医基础理 论 10 01基于中医经典 著作的中医学术 体系发生及演变 规律研究 邢玉瑞 ①101 政治理 论 ②201 英语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 02中医体质理论 的实验与临床应 用研究 孙理军 03中医基础医学 学科的分化研究 张养生 04内经理论的临 床应用及多学科 研究 陈震霖 05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李翠娟田丙坤 06中医藏象理论 的实验与临床应 用研究 张景明100504方剂学5 01方剂配伍规律 与辨证论治技巧研究周永学 ①101 政治理 论 ②201 英语或 203日 语 方剂学 该方向不招 同等学力学 生 02配伍与中药功 效的靶向作用研 究 曹兰秀

03脾胃病证的方药研究文颖娟 ③307 中医综 合 002中医临床医学 院 10 100502中医临床基 础 10 01经方治疗肾脏 病的研究 李小会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07中医综合伤寒论 02中医临床评价方法研究*何丽云 *胡镜清 03经方治疗妇科 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焦俊英 金匮 要略 04经方辨治糖尿 病及其并发症的 临床与实验研究 杨景锋 05温病方药临床应 用研究 周永学 温病学该方向不招同等学力学生 06中医药防治感 染性疾病的实验 与临床研究 郑旭锐 003中西医临床医 学院 3 100505中医诊断学3 01肝病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殷鑫 ①101 政治理 论 ②201 中医 诊断学 02证实质的临床郭小青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附件一(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 01学科门类:哲学 0101哲学类 010101哲学 010102* 逻辑学 010103* 宗教学 02学科门类:经济学 0201经济学类 020101经济学 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财政学 020104金融学 03学科门类:法学 0301法学类 030101法学 03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302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2*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0303社会学类 030301* 社会学 030302社会工作 0304政治学类 030401政治学与行政学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2国际政治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3* 外交学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4思想政治教育 (注:可授法学或教育学学上学位) 0305公安学类 030501治安学 030502侦查学 030503边防管理 04 学科门类:教育学 0401教育学类 040101教育学 040102学前教育 040103特殊教育 040104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或理学) 0402体育学类

040201体育教育 040202*运动训练 040203社会体育 040204*运动人体科学 040205*民族传统体育 05学科门类:文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1汉语言文学 050102 汉语言 050103* 对外汉语 05010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可注明藏、蒙、维、朝、哈等语言文学)050105* 古典文献 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英语 050202俄语 050203* 德语 050204* 法语 050205* 西班牙语 050206* 阿拉伯语 050207日语 050208△波斯语 050209* 朝鲜语 050210△菲律宾语 050211△梵语巴利语 050212△印度尼四亚语 050213△印地语 050214△束埔寨语 050215△老挝语 050216△缅甸语 050217△马来语 050218△蒙古语 050219△僧加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乌尔都语 050222△希伯莱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豪萨语 050225△斯瓦希里语 050226△阿尔巴尼亚语 050227△保加利亚语 050228△波兰语 050229△捷克语 050230△罗马尼亚语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院系及专业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院系及专业 设置介绍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echnischeUni.Clausthal)学校建立于1775年,属于公立大学,是德国著名的工业大学之一,是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位于下萨克森州的小城克劳斯塔尔·采勒费尔德(Clausthal-Zellerfeld)。大学的前身是一所由“亨宁·卡沃尔”(HenningCalv?r)于1775年发起建立的采矿、铸造学校,1864年转为矿业学院。1968年大学扩充了新的学科(化学、物理、数学、机械制造),与此同时注册学生的数量也大量增长。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拥有95名教授,410名教工以及超过3000名大学生,他是德国大学中直属教育部的较小的公立大学。通过与外国大学(32个伙伴)的合作以及未来将设立的学科(如:放射性、化学类废料处理),学生人数中超过40%为国际学生,中国留学生约占该校学生总数的20%。 院系设置 *自然、物质科学系Fakult?tfürNatur- undMaterialwissenschaften *能源、经济科学系Fakult?tfürEnergie- und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 *数学/信息、机械制造科学系 Fakult?tfürMathematik/InformatikundMaschinenbau 专业设置 学士硕士专业 应用数学AngewandteMathematik(Bachelor/Master) 运算研究OperationsResearch(Master) 企业管理学Betriebswirtschaftslehre(Bachelor)

工业企业管理学TechnischeBetriebswirtschaftslehre(Master)化学 Chemie(Bachelor/Master) 能源及原料学EnergieundRohstoffe(Bachelor) 能源及原料学供应供给学Energie- undRohstoffversorgungstechnik(Master) 石油工程PetroleumEngineering(Master) 地理环境保护技术 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Geoumwelttechnik(Bachelor) 放射性及有害性物质管理 RadioactiveandHazardousWasteManagement(Master) 信息/经济信息学 Informatik/Wirtschaftsinformatik(Bachelor) 信息学Informatik(Master) 经济信息学Wirtschaftsinformatik(Master) 材料学与材料技术 MaterialwissenschaftundWerkstofftechnik,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ac helor) 材料学Materialwissenschaft,MaterialsScience(Master)材料技术,物质工程 Werkstofftechnik,MaterialsEngineering(Master) 物理Physik(Bachelor) 物理技术PhysikalischeTechnologien(Master)

山西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山西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4个)现有专业(90个)所属院系01哲学0101哲学类010101哲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02经济学0201经济学类 020101经济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2经济统计学经济与管理学院0203金融类020301K金融学经济与管理学院0204经济与贸易类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管理学院 03法学0301法学类030101K法学法学院 0302政治学类030402国际政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303社会学类 030301社会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030302社会工作哲学社会学学院0304马克思主义理论类030503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4教育学0401教育学类 040101教育学教育科学学院 040102学前教育教育科学学院0402体育学类 040201体育教育体育学院 040202K运动训练体育学院 04020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学院 05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1汉语言文学文学院 050103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英语外国语学院 050202俄语外国语学院 050203德语外国语学院 050204法语外国语学院 050207日语外国语学院 050261翻译外国语学院0503新闻传播学类 050301新闻学文学院 050303广告学文学院 06历史学0601历史学类060101历史学历史文化学院060103考古学历史文化学院060104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文化学院 07理学0701数学类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科学学院0702物理学类070201物理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哈工大各院系科研实力转

哈工大各院系科研实力(转) 哈工大各院系科研实力(转) 1、哈工大的一系当然是除了理科中最弱的了,现在能一级学科排名第二,进步是最明显的,在学术带头人谭久彬、孙圣和的带领下,无论是工程和学术论文,发展势头都不错,尤其是将精密机械的学科方向,转变为光、机、电结合,传统学科有了很新的学科方面。谭久彬的学科开口较广阔,包容内容较多.从特种加工到光学,以及计算机安全,局域通信,图象处理,照明设备,什么都搞.搞的太多是否使其老本行减弱了?谭的国际声誉比较高,前几天一个早稻田大学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在了谭这里解决,说明谭课题组的理论和工程能力都很强.孙圣和的课题组理论和工程都很强,但是理论是理论工程是工程,二者没有联系.孙工程方面搞VXI总线起家,其弟子彭喜元和付平继承了这项技能,现在还在做总装的大项目.理论方面做图象安全和数字水印,代表人物是孙的两个百名博:牛夏牧和陆哲明.另外,张毅刚编的那本编的一般呀,怎么这么多学校用呢?孙圣和不当院士简直是国家的损失! 2、老二系的汽轮机、工程热物理和锅炉专业,工程热物理SCI论文

和学科建设都不错,谈和平一人之力,就支撑起该专业的发展,年轻教师成长很快。热能工程以秦裕昆院士和陆慧林为代表,前者侧重工程,后者侧重基础研究,如果燃烧研究所能更偏重基础一些,热能工程学科发展可能更快一些。以王仲奇院士为带头人的热能动力工程,已经从传统的汽轮机完全转变涡轮涡扇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等离子发动机方向,研究方向更加结合军工和航天,但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因素,SCI论文很少。希望于达仁领导的等离子发动机能在不久将来取得突破。整体上,以上几个专业发展得不错。2系很多优秀的年轻博士很多留校了,理论工程都不错,有后进,后继有人。 3、哈工大的三系1)以方滨兴、胡铭增和杨孝宗为带头人的计算机机系统结构学科,以前是国内三强,以容错计算为特色,但由于人才流失,计算机系统结构没有评上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中的主要力量转变为研究网络信息安全,从事并行和系统结构研究的老师较少,部知道当年的MPEC解码芯片方面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可穿戴方面,短时间内获得很大突破,不大可能,容错方向,当年工大计算机的看家本领,还应该重视啊。网络信息安全,希望既有大工程造也有好的基础研究。2)以高文、王晓龙、徐晓飞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学科,近年发展不错,国外论文逐步增多,视频编解码、人脸识别、手语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处理、企业智能计算等方向,在国内有一定地位,生物信息学是新方向,希望引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模板】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9年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 第四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同)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第六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第七条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 第八条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所在地区现设专业及人才供求状况统筹考虑。 第九条基本办学条件未达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的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

院系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院系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外国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001法律学院 030101法学理论01法学理论 02法律语言学03法律方法论201英语或203 日语 611法学理论801法学综合611法学理论专业课:《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著,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法理学导论》马长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法理学专论》徐永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1法学综合(含法理、法律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 法)。 02法律语言学方向由外语学院组织复试。 030102法律史 01中国法制史 02中国法律文化03外国法制史 04西方经济法制史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 或240德语 612法律史(中 国法制史、外国 法制史) 801法学综合612法律史:《中国法制史》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法律制度史》丁凌华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法制 史》(第五版)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外国法制史》(第 二版)何勤华、李秀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01法学综合(含法理、法律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 法)。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中国宪法 02行政法学 03立法学 04教育法学201英语或203 日语 613宪法学与行 政法学 801法学综合61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宪法学》童之伟、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 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沈福俊、 邹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014年10月1日修订后的《行 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 801法学综合(含法理、法律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 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前身造船系1959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受海军委托而创建。学科点分别于1981年、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第一批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95年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本学科面向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众多突出的科研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的长远需求,本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大力发展船舶海洋学科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落实“创新、服务、责任”办学思路,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4月新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积极适应船舶与海洋工程高速发展挑战,在更高起点上谋划船舶的研发、海洋的开发。 本学科点目前已形成以下有特色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性能分析与新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流体力学、船舶阻力、推进、耐波性、操纵性、水质环境监控以及舰船新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等。主要特色是将兴波理论研究与船型设计相结合,改进与开发新船型,推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代平头涡尾船型;将船舶运动响应与控制相结合,提高船舶的操纵性能;将流体力学与水质环境监控相结合,研究水动力作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建立赤潮及水华的预测预报模型。建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筹),完成大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船型优化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新船型的工程应用;开发了舰船运动物理仿真系统,解决了舰船操纵系统的陆上联调试验的关键技术,为舰船操纵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逼真的物理环境。本方向研究工作已获得国防预研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了部级一、二等奖。 2.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性能与声性能分析、控制与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流固耦合分析,水下爆炸,导弹发射等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构振动的主动、半主动控制,声辐射预测和控制及智能型优化设计方法,新型船用复合夹层结构等。该研究方向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新型抗冲击结构,为新一代舰船的发展构造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型结构形式;深入开展舰船各种特殊部位的结构振动和声辐射机理和工程应用研究,为总体设计提供重要

国外大学院系设置

一、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T HOHENHEIM Faculties & institutes https://www.uni-hohenheim.de/faculties-institutes?&L=1 1.学院设置 自然科学学院;生物学学院;农业科学1学院(植物生与生态学);农业科学2学院(农业经济,农业技术与动物生产);经济与社会科学院 2.专业设置 数学;技术化学;毒理学与药理学;食品工艺;营养学;化学;无机物理化学;牛奶工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生物统计学;遗传学;动物重量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葡萄栽培;灌溉;植物生态学;植物种植;应用植物学;植物学;植物病理学与植物保护;作物与植物种植;生态学;植物营养与土壤生物学;气候学;应用动物学;应用植物学;土壤物理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畜牧业;家禽解剖学;动物营养;能量工艺;兽医卫生学;牛奶生产;区域学;税收与管理;社会史与经济史;法律;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市场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新闻学;消费经济学及政策;农村史;商业经济与银行管理 3.研究所 农业化学研究所;种子培育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养蜂研究所 二、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Research http://www.wageningenur.nl/en/Research-Results.htm 1.研究所(不分college和school,仅有program) 农业经济研究所; 农业技术与食品科学组:生物工程工程组、人类营养部门、农场技术组、食品加工工程组、食品化学实验室、食品物理组、生物化学实验室、生物物理学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以及胶体科学实验室、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产品设计和质量管理组、环境技术分部、毒物学分部、开放系统与控制组、植物产品链物价稳定组 奥泰拉-绿色世界研究所 国际土地整治研究所 动物科学研究所 应用植物学研究所 中央兽医学院 发展创新研究中心 国际植物研究中心 食品和园艺质量研究所 三、康奈尔大学Cornell Fields of study: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826620.html,/academics/fields.cfm Colleges: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826620.html,/academics/colleges.cfm Departments

招聘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聘专业及研究方向 学院招聘专业研究方向 教育学院特殊教育、教育经济、发展与教育心理、课程教案论 心理学院网络心理与行为、虚拟仿真实验研究、心理统计与测量、数理心理学或计算行为科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格、社会与管理心理学、 发展、教育、学校心理学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民间文学、对外汉语、古代汉语 语言所汉语言文字学 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基督教史、中国现当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文化 遗产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政治、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工程或金融数学、人力资源或产业组织公共管理学院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法学院知识产权 社会学院社会学、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 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学、英汉翻译、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大学英语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类 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电子商务、管理科学与工程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田径教案与训练方向、运动人体科学、大学体育(田径)、大学体育、体育学(不限方向) 音乐学院声乐表演、弦乐专业、西洋管乐器 美术学院设计学、美术学、游戏与新媒体、当代艺术、艺术管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物理、电子与通信系统、电路与系统化学学院化学(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课程与教案论(化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统计、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学院招聘专业研究方向 计算机学院物联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管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 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或农村社会学) 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 中心 政治学理论、政府经济学、计量政治学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通信与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技术学、智能教育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 中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通信、管理、控制、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研究、信息化促进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智能教育技术、计算 机应用等相关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卧龙岗大学 联合研究院 智能教育技术

详解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及就业领域

详解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及就业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 美国大学一般将地理信息系统硕士课程开设在地理系。在地理数据的获取和收集过程中,GIS 主要研究地理数据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地理数据通常通过野外测量、数字化、遥感等手段获得,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该研究方向讨论的便是如何处理、减少这些误差,以及针对数据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错误进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数据的获取手段和表达处理方式日渐成熟,但数据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却会永久存在,因此该研究方向被视为 GIS 研究领域中富有永久生命力的方向之一。 随着中国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以及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热潮的到来,地理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是当前国内 GIS 领域研究的重点,在中国有着最为广泛的实践和应用空间。其中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包括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海量数据库机构体系(Institutional Aspects of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空间本体论(Spatial Ontologie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时空数据关系及建模(Space and Space/Time Analysis and Modeling)GIS 和 RS 技术的集成(Incorporat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Information in GIS )时空数据语义研究(Geospatial Semantic Web)空间数据共享以及互操作研究(Integration)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doc

附件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教育部 2012年9月 -59-

-60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61 -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 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 (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 (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62 -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忠诚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种学前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良好的育人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现代的思维方式。 4.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5.掌握一种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6.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具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以为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50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4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为10学分。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为90学分,其中,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为25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为28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37学分。

3.教师职业教育课 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最低为25学分,其中,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已包含于专业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类课程共6学分。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为4学分。 六、副修专业和第二学位课程说明 1.副修专业课程说明 副修专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而提供的选择。副修专业的课程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必

法律硕士: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doc.doc

法律硕士 (学科代码: 035101、035102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以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的专业学位教育。北京交通大学自2009 年成为法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确立了在秉承学 校专业构成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原则。 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硕士培养分为两个方向: 1. 法律(法学):培养对象为接受过系统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 2.法律(非法学):培养对象为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为非法学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复合 型知识背景的专业法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优秀法律人才为总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思想道德层面: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信守并勇于实践 公平正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 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2.学术水平层面:掌握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法 律现状与研究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 3.能力水平层面: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和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于专业研究与学 术交流;具备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法律实务知识以及法律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 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活动所需的学术水平和职业技能。 4.成果水平层面:毕业答辩前至少公开发表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至少参加一次调研或实践,至少参与一个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金融系统、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等。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1.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必修环节训练和学位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法 律问题的能力。

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8年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增设专业。 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专业设置条件 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新设置专业必须具备下列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上级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稳定的人才需求的论证报告,招生规模一般为每年六十人(个别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应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应有学校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实验技术人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馆及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第六条普通高等学校申请由原有专业改设新专业者,应符合新专业设置所需条件。 第七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三个。 第八条普通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数一般不超过本校设置专业总数的30%。 第九条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本部门和所在地区的人才供求状况及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专业设置情况统筹考虑。凡学校所在地区义务教育任务重,中等学校教师数量尚供不应求的原则上不增设非师范专业。 第十条未达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未达标准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 第三章审批权限 第十一条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由学校、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下同)和教育部分工负责审定、审批和备案。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9年颁布)》的通知 【颁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日期】19990914 【实施日期】19990914 【章名】通知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尽快形成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并有利于国家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我部对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做了必要的修订。现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所有高等学校(包括国务院部委属学校)。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9年颁布 【章名】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 第四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章名】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同)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

20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及专业研究方向一览表

20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及专业研究方向一览表 院系代码院系所名单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 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导师编号导师姓名导师属性 002中医学院1005Z2中医亚健康学01中医亚健康体系与理论研究002004何清湖1 002中医学院1005Z3中医药膳学01药食同源与药膳食疗应用研究002009黄惠勇2 01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005Z4中医药信息学01大数据与计算中医学011080晏峻峰1 002中医学院100502中医临床基础01仲景杂病证治思想及经方应用研究002026喻嵘1 002中医学院100502中医临床基础02经方临床应用研究002013黄贵华2 002中医学院100502中医临床基础03温病学理法及其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研究002005艾军2 002中医学院100502中医临床基础04基于温病学理论的重症肝病防治研究002002毛德文2 002中医学院100503中医医史文献01中医各家学说研究002003戴铭2 002中医学院100504方剂学01方剂配伍疗效的微生态学机理评价002011谭周进1 002中医学院100505中医诊断学01目诊数字化研究011080晏峻峰1 002中医学院100505中医诊断学01目诊数字化研究002006彭清华1 002中医学院100505中医诊断学02心脑血管病中医证候本质与证治规律研究002007胡志希1 002中医学院100505中医诊断学03中医辨证学与数字中医药研究002009黄惠勇2 002中医学院100505中医诊断学04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002001张秋雁1 002中医学院100505中医诊断学05乙肝与宿主互作分子机制研究002014曹建中1 004第一中医临床学院100506中医内科学01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004037刘建和1 004第一中医临床学院100506中医内科学01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004020陈新宇1 004第一中医临床学院100506中医内科学02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的研究002026喻嵘1 004第一中医临床学院100506中医内科学03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004018胡国恒1 004第一中医临床学院100506中医内科学04心血管疾病研究004021郭志华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