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层次三阶段”的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内涵与理念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流域内协调发展(通用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流域内协调发展(通用版)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流域内协调发展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结合材料,分析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原因、意义及措施。

2.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改善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措施。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概述(1)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

(2)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2.流域特点3.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内的水资源的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2)协作开发的必要性角度原因存在利益冲突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需统筹管理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4.协作开发的措施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1.调沙减淤的实施背景(1)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下游河床抬高→洪涝灾害多发。

(2)黄河沙患的解决方法——减少入河泥沙量——减少河道淤积2.调沙减淤的主要措施(1)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①根本措施:水土保持。

②具体措施: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措施具体做法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③治理效果: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地减少了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的泥沙量。

(2)下游地区河道淤积的治理①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水资源合理配置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

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

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

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来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

因而,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不仅应适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还应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水资源系统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具有如图1所示的密切关系。

其中一个系统的变化将会同时影响另外两个系统朝正负两个方向产生相应的变化。

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不仅提供生活生产材料(a),而且具有气候调节(b)、水土保持(c)、环境美观(d)、旅游娱乐(e)等功能;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力.林业、渔业等生物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f)对生态系统的天然平衡会造成破坏。

生态系统依赖于水资源,水源的枯竭会导致植被退化(g)、土地荒漠化(h)、动植物大量消亡(i)等严重生态事件,而水质的退化(j)也会造成水资源使用功能的下降,造成对植被、鱼类等生态系统主体的严重损害。

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系统也具有重要的调节、涵养以及水质净化(k)等功能。

城市与流域的水关系识别及内涵分析

城市与流域的水关系识别及内涵分析

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的盲目开发往往会产生城市与流域的问题,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布局关系密切。

根据流域上下游之间取水—用水—耗水—排水的关系,上游城市的排水直接进入天然河道,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天然河道再次净化,成为下游城市的水源。

1.城市与流域水关系的演进历程水资源在流域内的改变会促使城市规模布局发生相应变化;流域水资源的质量和功能受到都市内在构成调整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与流域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以初级矛盾、扩张矛盾、适应矛盾和适应协调为主的动态演变过程。

图1 城市与流域的演变关系1.1第一阶段——初级矛盾。

在天然状态下,生态环境良好,人类傍水而居,城市分散独立,城市需水量较小,水资源开发强度不高,故供水不能完全满足城市用水需求,此时人类处于被动适应水环境的阶段。

水是城市的自然基础,人类沿着水源居住,生存环境按照河流岸线进行拓展。

作为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河流的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城市的生活范围围绕河流而展开,河流沿岸的滨水空间通常成为城市生活中最活跃的公共空间。

1.2第二阶段——扩张矛盾。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生态环境恶化,城市需水量随着城市扩张而大幅增加,且用水需求依靠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可供水量来满足,城市用水现状决定了水环境现状,这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和开发的模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沿河城市从单岸逐渐向两岸发展,如圣彼得堡、新德里、伦敦、巴黎、武汉、重庆、天津、广州等均为跨江河发展,滨江城市跨江发展已成为拓展城市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为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大规模工业生产,河流因具有交通运输功能成为工业选址的关键因素,工业生产污染河流,城市生活空间向背靠河流方向发展。

1.3第三阶段——适应矛盾。

在合理的干预程度下,人类对当地水利工程开发已达到最大限度,水资源此时充分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用水效率和减少用水量,全面推广水资源节约、改善产业内部结构等。

基于模糊优选和CRITIC法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以漳卫南子流域为例

基于模糊优选和CRITIC法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以漳卫南子流域为例
个指 标 的客观权 重 为

效性则 要求 将水 资源 向用水 效率 高 的地 区倾 斜 ,以充
分发挥 水 资源 的作 用 ,实现 更高 的经 济效益 。可持续
性就 是要保 证所 分配 的水 资源 足 以保 证地 区 的生态环
境安全 ,满 足人类 生存 发展 的需 要 。 初 始水 权分 配指 标体 系是对 水权 初始 分配 系统 的
o fZha we na n 1 ng i n Ca a . Ke y wor ds: alc to fwa e iht rt ra i l o a in o tr rg ;c ei mpot n e h o g n e cie i or lto i ra c tr u h i tr rt ra c re ain;f z y o tmiai meh d; Zh ng u z pi z t on to a ・ Wena na i n Ca 】
收 稿 日期 :2 1 —10 0 1 1—9
基金项 目:全球环境基金( F 海河流域水 资源 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 GE ) 目资助 ( WN Z05) Z O J1 。
作 者 简 介 :李 磊 (9 2 ) 18 一 ,男 ,河南 平 顶 山人 ,博 士 研 究 生 。
W ae s uc n do o rEn ie r g V l4 tr Reo r s a d Hy rp we g n e n o 3 No 7 e i
w t eC I I ( r ei o a c ru hitrr ei c r lt n m to , ute m r , h l c t np o o in f h i t R T C ci r i  ̄ n e ho g eci r or ai ) eh d fr r oe tea o ai rp r o so te hh t a mp t n t a e o h l o t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三、黄河的调沙减淤
1.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 (1)表现:⑭_含__沙__量___大,居世界带泥沙数量多。 (3)影响
地上悬河
2.解决措施
(1)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
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⑰_水__土__保__持___是减少入黄泥
沙的根本措施。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
理。
措施 生物措施 耕作措施 工程措施
具体做法 封山育林、⑱__退__耕__还__林__还草等 沿等高线耕作、⑲__留__茬__少__耕__、免耕等 修建梯田和水平沟、⑳__打__坝__淤__地__、挖鱼鳞坑等
(2)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 利用水库对黄河㉑_调__水__调__沙___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
流域从源头到河口、从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从支流到干流之间 通过④_水__流___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二、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水资源功能 具有⑤_农__业__灌__溉___、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 水能发电、⑥_生__态__保__护___、旅游等多种功能。 2.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冲突 原因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
探究主题二 黄河流域的协作开发
探究活动 黄河流域的治理
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座谈会召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黄河流域各省省委书记参 加会议。会议中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 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 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 流域高质量发展。
2.调配措施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摘要:通过对水资源合理配置概念的简单阐述及在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探索性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1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概念水资源合理配置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

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

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

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说,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

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寻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疏勒河流域概况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也是甘肃百万亩大型自流灌区之一。

流域管辖昌马、花海、双塔三大灌区,承担着向玉门市、安西县16个乡镇、5个国营农场的农业灌溉供水、昌马总干渠13座梯级电站的发电供水以及甘肃矿区四零四厂工业用水的供水任务。

灌区除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外,已经形成了棉花、孜然、啤酒花等经济作物为主的主导产业。

目前流域共包括昌马、双塔、赤金峡3座水库,总库容4.78亿m3,总干渠6条,长197.58km,分(支)干渠21条,长327.71km,支渠120条,长569.27km,斗渠298条,长627.25km,农渠180条,长158.60km,渠道衬砌率达80.50%,建筑物6 474座。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及发展思路2400字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及发展思路2400字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及发展思路2400字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确保能够更好的满足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下面是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1水资源合理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坚持公平性的原则在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时,需要对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从公平的角度出发,确保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水源环境。

因为水资源的分配会涉及到一些权益问题,所以为了确保各自的权益最大化,就需要遵循公平性原则,由此才能够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有利的条件。

1.2坚持全局性的原则对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做好全局性的统筹规划,平衡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就需要对水资源的分布进行详细的调查,然后进行合理的调度。

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地区,就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度,保证区域经济的正常运行。

对于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区域,要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只有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确保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1.3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在时代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应该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充分的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整体管理。

针对不同的管理环节应该使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但是从总的方面来讲,还应该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充分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在政府的号召下,共同参与水资源的保护以及优化配置。

整体性原则还体现在水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方面,应该对水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合理的调查评估,从而与水资源的配置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促进全局的经济发展。

1.4坚持综合性的原则水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大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的配置状态会对其他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时,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考虑。

经济、社会、资源以及环境等都是水资源配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需要借助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水权分配与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权分配与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权分配与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水权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科学研究问题。

水权是指对水资源合法的占有、使用和管理权,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水权分配是指在保障各类水利用对象的合法使用和合理开发前提下,按照法律程序和程序规定将水资源分配给各类使用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农民等等。

分配的公平、合理与否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国家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水资源进行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公平性,增强各方对水资源分配的信任和认同。

同时,不同流域的水资源分配模式和方法也会不同,需要建立针对各流域的水权分配模式,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因此,本研究将针对流域水权分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不同流域的初始水权分配方式及其对各类利益主体的影响,为完善我国水权分配体系、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参考。

二、研究内容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流域水权分配现状及其对各类利益主体的影响,分析初始水权分配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深化我国水权分配制度改革和水资源管理的能力。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分析我国流域水权分配的组成部分、水权分配的现状和问题。

(2)统计不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数据,并探究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3)基于实证数据,以不同流域为例,研究各利益主体的权益保障情况,探究不同水权分配模式对各利益主体的影响。

(4)对比不同流域的水权分配模式和政策,提出针对不同流域的水权分配政策和建议,为改善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平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分析采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不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s ni au e ,fr ,a d p a t e ie fte t re s e a d t - v l i ia ae ih s h r o i s al ain se t f t r s oms n r ci d a o h e -t wo l e nt w tr r t a m no o t l a e c s h g a n e i l g u lc o me o r rp e rte p r o eo l it g c n it d r gw tr ih salc t n. i me o rvd s e r t a h td ae p o o d f up s f e ai o f cs u i ae g t l o ai s o h l a v n l n r o T s t d p o ie oe i h h h t c l s p otfrp oe t g w trr s u c sa d t e e oo ia n i n n ,p p r o r i ai gw tr ihs o p t a a d u p r o rtci ae o r e c l gc e vr me t r e l c o n t ae g t f s e m n  ̄ n h l o o y d n r u r n
权和谐配置指标体系, 建立初始水权预配置模型, 得
到 的预 配置方 案 已经非 常接 近和谐 配置方 案 ; b 分 析水 权 冲突 中的焦点 问题 , 建 和谐性 判 . 构 别 指标 , 通过 和谐性 判别 准则 , 判别 预配置 方案 是否 在各方 可接 受 的范 围内 ;
和谐 配置 的基本 内涵如下 : 流域 初始 水权 和谐 配置 ,
CHE Ya p n Z N w i g, HOU , U e g p n Ye W r n - ig
( ui s Sho,H h i nv i B s e col oa i  ̄t ns U e y,N n 1 10 hn a g2 10 ,C i a)
Abt c:Am to fhe—aeadtoee bs ia wt gthroi saoao r oe ,nodro s at e do t esg n —vl ai itl a r h s a n u l tnipo sd i re t r h r t w l n n i e r m o l c i s p i
就 是实 现 了“ 流域 的和谐 ” 。
3 流域 初始 水权和谐 配置的本质特征
a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必须 以公平为基本 .
从 流 域 初 始 水 权 和 谐 配 置 的 基 本 内 涵 可 以 看 出:
a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 配置追求的是一种多层 . 面的和谐 , 具体包括 3 个层面: 区域 内部 的和谐 。 ① 强调 区域 内部 产业 结 构 之 间水 权 配 置 的和谐 , 即结
构 和谐 ; 区域 之 间的 和谐 。强调 各 区域 所分 配水 ② 权 总量 的和谐 , 即总量 和谐 ; 流域 的和谐 。在 保证 ③ 生 态用水 和政 府预 留水 量 的前 提 下 , 权 配 置 结果 水 同时满 足“ 区域之 间 的 和谐 ” “ 域 内部 的和 谐 ” 与 区 ,
第 2 卷第 2 8 期
V0 . 8 No. 12 2






W A E S RC l r CⅡO T R RE 0U ES P Ⅱl N
D :0 36 / . s .0 46 3 .0 2 0 .2 OI 1 .99 ji n 10 -9 3 2 1 .2 0 2 s

种没 有 冲突与对 抗 , 域水 资源 、 流 生态环 境 和社会
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状态 , 极大地降低了协调成本。
2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 的核心思想
为 了解 决 区域 之 间 、 各行 业 之 间 的初 始水 权 分
构成要素完美和最优 , 而通过系统要素合理构成来 实 现系统 功能 。组织 和谐是 指 如何 通 过组织 手段 达
Co c p nd i p ia i n ft r e・t g n wo lv lb sn i i a tr n e ta m lc to so h e ・ a e a d t -e e a i nt lwa e s i
rg t r o i u lo a i n i h s ha m n o s a l c to
cne t o c p
随着社 会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 国水 资 源供 需 矛 我 盾 日益 突 出 。水资 源短 缺 、 污 染加 剧 、 态 环境恶 水 生
期 长 , 本高 , 率往往 较低 。为 了解 决流 域初 始水 成 效 权配 置 中的这 一 难题 , 者试 图对 流 域 初 始水 权 配 笔 置 中 的民主协 商 过 程 进 行 理 论 概 化 , 出 “ 域 初 提 流 始水 权 和谐 配置 ” 的理 论 , 水权 配 置方案 接近 于协 使 商后 让不 同区域普 遍接 受 的水权 配置 结果 。 本 文 分 别 从 流 域 初 始 水 权 和 谐 配 置 的基 本 内 涵、 核心 内容 、 质 特征 、 现形 态 及 实 践 理念 等 方 本 表
和谐 。
C 若预配置方案未通过和谐性判别准则 , . 则通
过演化 博弈分 析 或 者 交互 式 决 策方 法 , 方 案 进 行 对 和谐性 进 化处理 , 至方案 通过 和谐性 判别 , 终 的 直 最 方案 即为初 始水 权 和谐 配 置方案 。 这 3 阶段 之 间具 有 严 格 的 先后 顺 序 关 系 , 个 其 逻辑 框架 如 图 1 示 。 所

91
部 诸要 素之 间 以及 各子 系统之 间在 横 向空间 意义上 的协调 和均 衡L 1 引。系统 和谐 分 内部 和谐 、 部 和谐 外 和总体 和谐 , 中 内部 和谐 又 分 为 构成 和谐 与 组织 其 和谐 。构成 和谐 是 指 系统 要 素 及其 构 成 的 和谐 , 要 求各 要素 有合理 的 匹配 , 有一定 协调 性 , 不追 求 具 但
h r n o ss it a mo iu o ey. c
Ke od : ai ia w t gt; a ri t a oa o ; a oi s l a o ; o i ; oslt n ipi tn yw rs b ni t a r h s w t g s l tn hr no o t n cn c cnu a o ; l ao ; s ni l er i e rh c i l m u a ci l l f t ti m c i
d w te ra a d ig t n lf b k , p mo ig o nsr a ae s n r h a d e m t a s n o r t wae r s u c s amo iu al ain, n d o sr ci g n tr eo re h r no s l o to a c n tu t a c n
面来 阐述 。
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 颈 。长期 以来 , 国内外学 者从 水权 配 置机 制 、 配置模 式和配置方法等方面进行 了大量研究_ , 1 但是很多
研 究仅 停 留在理 论层 面 , 缺乏 操作 性 , 用水 纠纷 事件
有 增 无 减 。针 对 用 水 纠 纷 事 件 , 前 大 部 分 学 目
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核心思想、 本质特征、 表现形态, 以及实践理念 , 在有效缓解水权分配过程 旨 中的冲 突与 矛盾 , 为保 护 流域 水 资源和 生 态环境 , 调 上 下游 和 左 右岸 区域 的正 当用 水权 益 , 进 协 促 人 水和谐 , 构建 和谐 社会提 供 理论 支撑 。 关键 词 : 流域 初始 水权 ; 水权 配置 ; 和谐 配置 ; 突 ; 商 ; 冲 协 内涵 ; 理念 中图分 类号 :479 F0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4 63 (020 —0 10 10 —932 1)209 —4
slete po lmso ak o p rbl d hg o s l t n cssw e s g c r n nt ae ihs al ain ov rbe flc fo ea it a ih c nuti ot h n u i ur tiia w trr t o t h i n y ao n e i l g lc o
是指在遵循公平与效率并重 、 流域社会经济 可持续 发展等水权配置原则 的前提下 , 依据生活 、 生态 、 生 产 用水 序位 , 兼顾历 史 、 现状 和未来 , 调上下 游 、 协 左 右岸区域关系等配置规则 ,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 充
分 吸收用 水 户 的意见 , 使水 权 配 置 结果 得 到 流 域各 区域 、 域 内各 行 业 的 普 遍 认 可 , 而 实 现 人 水 区 从
者[1者强调通过民主协商机制避免和解决水事 纠 81 5 -J 纷, 即在流域内各省之间、 内各区域 之间、 省 各用水 户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问 , 建立一套完善 的民主协 商机制 , 通过反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但是 , 这种民
主协商机制的协商 主体涉及多个组织 部门 , 协商周
l,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 的基本 内涵 s
和 谐 是各 子 系 统 内部 诸 要 素 自身 、 子 系统 内 各
基金项 目: 国家 “ 十一 五” 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 目(0 7 A 2 B 3 ; 20 B B 8 0 )江苏省级重点学科 工程管 理与项 目管理 “ 工程管理决策与优化” 作者 简介 : 陈艳 萍(97 )女 , 17 一 , 讲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 、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Em i:hnp h .d .n - a cey @hu euc l
到合 理确定 系 统 功能 , 保 证 系 统 功能 的实 现 。外 并 部 和谐是 指 系统 与环 境 的和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