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 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既是对象也是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和质量。

关于学生的发展分为三个方面:1.身体发展 2.心理发展3.社会适应

学生的身体发展分为三个方面:1.身体形态发育 2.身体机能发育 3.体能发展

(一)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具有不平衡性和阶段性

(二)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

1.神经系统。小学直观形象占主导,中学形象和抽象相互协调完善,高中抽象起主要调节

2.骨骼肌肉系统。儿童少年主要表现为长骨的快速增长,适当的生理负荷有利于骨的生长。

肌肉的增长主要表现为长度的增加。小学肌肉力量小,易疲劳,恢复较快。高中增强。

3.呼吸系统。小学初中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肺容积小,肺活量也较小,呼吸调节机

能较弱。高中以后,呼吸机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加大。

4.心血管系统。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随年龄增长,心收缩力逐渐增强,心率逐渐减慢。(三)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体能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可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全面发展体能。体能的发展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发展体能

的目的。

3.提高技能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得到提高

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2.根据学生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主要包括:1.认知发展,2.情感和意志发展 3.个性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知。小学生感知能力较差,中学阶段有很大提高。高中阶段抽象能力有较大提高。

2.注意。小学注意水平不高,中学阶段有意注意发展显著,稳定性提高。。。

3.思维。

(二)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1.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小学生情感体验丰富、生动、表现强烈、

鲜明,但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力不够。中学生表现为:情感强烈且容易冲动,情感丰富而不稳定:情感表现具有间接性,情感发生的心境性,情操的逐渐形成。

2.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实现预定的任务和心理过程。小学生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坚

持性、和自制性都比较差。中学生的独立性和坚持性都迅速发展,果断自控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个性发展的特点

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也指某人区别于他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

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1.心理特征 2.个性倾向性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社会适应两种方式:一是改变自己,二是改变环境使其适合自己发展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社会化’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1.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精神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分为:

一:运动教育

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

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3.课余体育训练

4.课余体育竞赛

二: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1.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2.家庭中的体育

整个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是: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课余运动训练目标等

学校体育目的: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学校体育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课程分目标:一.运动参与二.运动技能三.身体健康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运动参与的分目标: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成功与运动乐趣

运动技能的分目标:1.学习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 3.增强安全意识

身体健康的分目标: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势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就是课程。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课程设计思路:

1.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2.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3. 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4.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5. 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3:课程性质: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以“技艺性”为主,“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

技艺——求异思维,多种风格;(反映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

情意——发展人的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自然——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人文——赋予课程以人文精神,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

4:体育课程的功能

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

3)、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知识、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

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

体育课程的延伸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